第六章 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展开——清末新政第一节 近代化变革:困境中的选择一、19世纪举步维艰的中国近代化历程
19世纪的改革是防御性的,缺少连续性、系统性。
二、20世纪初面临新的危机
1、以传统方式御侮的终结
2、外力的压迫和外患的加深三、学习西方,进行全面改革
1、保守势力的削弱端郡王载漪,先撤去一切兼差,交宗人府严加议处,复革去爵职,暂交宗人府圈禁,再行发往盛京,永远圈禁,次又改发新疆,永远监禁,末复定为暂监侯,因属懿亲,加恩发往极边新疆,永远监禁,
辅国公载澜,先议处停公俸,降一级调用,复发往新疆永远监禁,末复定为斩监后,因属懿亲,加恩发往极边新疆,永远监禁,
庄亲王载勋,先革去官职,复交宗人府圈禁,再行发往盛京,永远圈禁,末复赐令自尽。
怡亲王溥静,先革去官职,复交宗人府圈禁。
贝勒载滢,先革去官职,复交宗人府圈禁。
大学士徐桐,定为斩监后,因已殉难自尽,业经革职撤消典恤,故免再议。
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因已病故,追夺原官,复定为斩立决,因已故,免议。
刑部尚书启秀,先革职,复定照会各国,交回正法。
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先议处降二级调用,复革职定为斩监侯,末复赐令自尽。
山西巡抚毓贤,先革职发往极边充当苦力,永不释回,复传旨正法。
前四川总督李秉衡定为斩监侯,因已殉难自尽,业纪革职撤消恤典,故免再议。
甘肃提督董福祥,先革职留任,复即行革职。
2、全面变法谕旨的颁布
1901年颁布中国近代第一道全面改革的谕旨,主要内容如下: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易》,损益可知著于《论语》。盖不易者三纲五常,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伊古以来,代有兴革……播迁以来,皇太后宵肝焦劳,朕尤痛自剖责,深念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成此大衅。现今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懿训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前事之长,乃可作后事之师。康逆之谈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今者恭承慈命,一意振兴。严禁新旧之名,浑融中外之迹。查中国之弊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公事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误国家者在一私字,祸国家者在一例字。至近之人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原也。居上宽,临下简,言必信,行必果。我往圣之遗训,即西人富强之始基。中国不此之务,徒学其一言一行、一技一能,而佐以瞻徇情面,自私身家之积习;舍其本原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能富强?法令必更,锢习必破,欲议振作,当议更张。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奏议以闻。
意义在于:不仅提出了改革的主张,而且认为在此存亡之秋,兴衰之际,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革,以近代文明为参照系,进行全面改革。这大体奠定了清末新政改革的基调。
三、《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成为改革总方案:
1、关于改革的构思第一,必须进行全面变法,“欲救残局,惟有变法”。
第二,必须循序渐进。“中国积习太深,欲求变通,必须从容易处下手。循序渐进,坚定不摇,乃有实济,不至中辍”。先从“皮毛”学起,再进行“精华”的改革。
2、对改革的规划
《三折》不再认为任何一方面的改革可以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改革方案。第一折强调人才的培养,第二折着重内政的整顿,第三折侧重对“西用”的拓展。
(1)、教育改革的措施对教育改革非常重视,指出“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不弱于兵而弱于志气”,强调“保邦致治,非人无由”,提出4项措施:设文武学堂,斟改科举,停罢武科,奖励留学。
( 2)经济改革的主张强调农工商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指出“富国足民之道,以出土货为要义,无农以为之本,则工无所施,商无所运”。提出:改良农业,发展工业,颁布经济法律,建立经济秩序等。
(3)政治改革的思路
整顿吏治,破格用人,简文法,省虚文,废题本,提高行政效率,改革法律和审判方式,重新审视满汉关系,消弭民族矛盾等。
《三折》是在“残局”的形势下,中国社会寻求到的一个救亡图存的方案,它提出的一整套解决这个问题的主张,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戊戌变法的范围,时隔仅仅两年,而由刘坤一、张之洞这样的重臣提出,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危机意识的高涨,促使改革意识的勃兴。体现了中国人急切寻找出路的心态,折射了中国近代化演变的历史轨迹。
《三折》对新政的启动和实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清末新政的初步展开一、体制内的政治改革
1、统治思路的调整第一,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和裁撤相应的机构,提高行政效率。第二,采取措施,调整满汉关系。
2、吏治的整顿
(1)清除腐败,使政治清明。
(2)设立课吏馆,更新官员知识结构。
3、机构的增减
(1)设置新的办事机构。如1901年4月,清廷为推行新政而专门设立督办政务处,表明了改革的决心,避免内外对中央政策走向的不明而徘徊观望,也避免了衙门之间互相推诿,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2)合并裁撤臃肿机构,陆续裁撤了一些旧衙门。
4、变革的评估
(1)吏治的整顿有利于惩治腐败,成为政治改革的起点,对新政的实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新的机构的设立扩展了中国传统的国家功能,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如商部、学部的设立,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外务部的设立适应了不断增长的国际交往的需要,这些都是传统政治体制所不具备的新内容。
(3)但是,要消除腐败,就必须改革封建制度,这对新政能否顺利实行是一个关键。
二、文化教育改革及其特点
1、文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1)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建立近代教育制度,是清末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也是其较有实绩之处。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表明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近代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
(2)改革并最终废除科举制度废除科举,对中国政治影响很大,从此,政治资源被有计划分配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中央政府失去了笼络知识分子的名缰利索,清政府的政治资源迅速流失。知识分子由依恋传统开始转向革命与立宪。
(3)留学生的派遣
2、教育改革的特点
(1)强调发展师范教育。
清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各地设立师范学校的种类及招收师范学生的名额都做了硬性规定,并对师范学校的学生提供很多优越条件。为此,清廷颁布了《毕业奖励章程》、《师范奖励义务章程》。
(2)重视实业教育第一,清政府实行实业教育,为经济改革提供技术人才,培养人民的谋生手段。1906年,学部颁布《通行各省举办实业学堂文》。此外,还规定各省城须创办农业学堂,颁布《农业商业学堂章程》、《奏定艺徒学堂章程》。
第二,法政教育蓬勃发展。1906年,清廷要求设立以招收士绅为主的法政学堂,1908年清廷率先设立北洋法政学堂,并通令各省划一照办。
(3)重视女子教育女子教育首先有民间推动,并由中外臣工奏请,清廷也认识到“开办女学在时政为必要之图”,1906年2月连续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清末的女子教育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女子教育不再被排除而是被包括在近代教育中,这不仅有利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由于开了女子教育的先河,此后,女子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女子不仅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经济改革清廷推动经济改革表明传统的国家功能开始转变,国家政权开始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1、建立推动工商业发展的专门机构传统国家政权不参预经济事务,在新形势下为更快推动经济的发展,郑观应提出建立商部的主张。20世纪初,这种愿望扩展到统治集团内部的高级官员。1903年8月,中国近代第一个为推动经济发展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商部宣告成立。商部由保惠司、平均司、通艺司、会计司构成,各司职责分明。同时,商部附设商报,提供各种市场行情,使投资者有的放矢,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商会的建立和官商关系的改善清廷成立商会是为了“剔除内弊”,“考察外情”。前者消除了商人与官府之间的隔阂,后者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以广销路,并藉以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联络官商,沟通商情,以与洋商竞争。商会的建立改变了以往官员任意勒索,商无所保的的状况,有利于官商关系的改善。
3、商法的制订和经济秩序的初步建立先后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奏定矿务章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改订《奖励公司章程》、《制订大清矿务章程》等等。这些章程有利于形成鼓励兴办企业气氛。这种鼓励民间兴办实业的作法,无疑是清政府经济政策的一大变化。
4、官商合作,收回利权清末,由于大力推行保商和奖商的政策,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工商业的发展,而且也使官商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到改善,收回利权运动于是得以发生并取得一定成效。收回利权主要以收回路矿权益为主,各省纷纷成立了铁路、矿山总公司。
矿权收回的主要有:1905年收回沙俄侵占的都鲁沙金矿,1907年从英福公司收回山西矿权,1908年赎回中兴煤矿等等。
路权方面:1905年赎回粤汉铁路,1907年赎回苏杭甬铁路等。
四、文化教育改革的效应和后果
1、异质阶层的形成异质阶层是指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不存在的社会集团和政治派别。清末,新阶层的形成,主要是指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群体出现在社会组织中。他们不仅是现代文明的有力载体,而且也是将改革引向深入的主要推动力量。
2、文化思想的嬗变近代化的改革,必然导致民主思想的勃兴。清末的教育改革,不仅使学生接受了新的教育,而且报刊杂志的创办和翻译书籍的不断问世,也使新思想、新观念得到广泛传播,改变了传统的文化趋向。
第三节 改革政治体制的酝酿一、立宪呼声的高涨危机意识和民主思想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改革意识,“人人知国家,知世界”,认识到“专制政体为亡国辱种之毒药”,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加深了这种认识,立宪呼声高涨。
二、五大臣出洋考政
1905年底,载泽、尚其亨、李盛铎、戴鸿慈、端方奉命出洋考察政治,内容包括:①参观;②请政治家、学者讲解宪政原理;③调查各项制度,比较其优劣;④搜集翻译各类图书。
载泽上密折,指出立宪三大利:“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三、接受立宪方案
1、速变还是缓变
2、清廷、立宪派对宪政道路的选择——预备立宪
3、立宪派与清廷潜在的分歧四、立宪派要求立宪的原因
1、以立宪救亡图存
2、以立宪参与政权
3、以立宪抵制革命第四节 清末的禁烟运动和民众启蒙运动一、禁烟运动的背景
(1)鸦片作为一种毒品,其在中国泛滥是由于以武力为后盾的不平等条约的保护,要废除不平等的鸦片贸易条约,首先就必须禁绝鸦片。将鸦片等同于帝国主义、不平等条约以及民族耻辱,是广大人民要求禁烟的内在动力。
(2)实施宪政的需要二、禁烟运动的主要内容
1906年清政府颁布《禁烟章程》,推出禁吸、禁运、禁种三位一体的禁烟措施。
三、万国禁烟会议会议指出鸦片贸易是不道德的行为,形成了反对鸦片贸易的国际舆论,呼吁在中国有租界的国家,禁止在租界内进行鸦片贸易和制造毒品,并对中国的禁烟运动表示道义上的支持,国际环境坚定了清廷禁烟的决心。
四、国民禁烟会的成立五、成就六、清末的下层民众启蒙运动
1、原因
(1)国际竞争的需要
(2)宪政改革的需要
2、主要内容下层民众的启蒙运动主要是进行识字教育,主要通过开办半日学堂,创办白话报刊,进行白话演说,戏曲改良等方式进行启蒙。
第五节 政治体制改革及其失败一、清廷政治改革的构思
1、以立宪加强中央权力
2、以官制改革作为突破口
3、逐渐向三权分立的政体过渡二、宪政编查馆的成立三、官制改革与清末政局演变
1、清廷始终无法建立一个稳定的权力中心和安定的社会环境,影响了国家政权在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中功能的发挥,引发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2、清政府的政策开始向非理性的方向演变
3、立宪派对清廷由支持到失望四、督抚和绅商导演的国会请愿运动
1、咨议局和资政院的设立
2、国会请愿运动五、皇族集权欲望的膨胀与政局失控
1、清政府铁路政策的演变和皇族内阁出台
1911年干线国有政策的出台,原因在于:第一,各省轨线不一;第二,民办铁路进展缓慢,成效不大;第三,铁路公司内部腐败问题;第四,民众负担加重。
但清廷处置失当,以及借款筑路政策,使一项就其本身来说具有合理性的政策,因动机的差异和措置的失当,加剧了局势的动荡。
同时,对督抚和绅商设立内阁的要求,清廷以“皇族内阁”的出台作为回应。对此,各省咨议局均表示强烈不满,认为它不符合立宪体制,要求重新组阁。一向以稳健著称的张謇也痛切指出,如此一意孤行,“国事焉得而不挫,国势焉得而不落?”。
2、立宪派与革命派联合,政局失控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虽然采取了几条措施,如颁布罪己诏,开放党禁,解散皇族内阁,颁布重大信条19条等,但于事无补,在革命的暴风雨中,清政府土崩瓦解。
六、新政失败原因考论
1、社会动荡与失控
2、变更实践中的变数与弊端
3、正确、理性地处理变更、发展与稳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