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植物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植物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寄主植物与病原物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包括人的活动的影响下相互作用的结果。植物从遭受病原物的侵染到发病,从植物个体发病到群体发病,以及一种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都需经过一定的过程,并且受许多条件的影响而不断地变化着。了解植物传染性病害发生和流行的规律,是制定防治病害的策略和方法的重要依据。
第一节 病害循环
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是指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开始发生的整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病害发生前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病原物越冬、越夏以及病原物从越冬越夏场所传播到寄主植物体表的阶段。
(一)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作物收获后,病原物在什么场所、以什么方式越冬或越夏,这涉及病原物的来源问题。
1.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
1)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 在作物生长后期,有些病原物可以侵染种子或无性繁殖材料,有的则从病株体内蔓延到种子或无性繁殖材料中。如稻瘟病菌可以侵染水稻种子;甘薯黑斑病菌可以侵染块根等。在作物收获脱粒过程中,有些病原物如小麦腥黑穗病菌可以沾附 在种子的表面,小麦粒线虫病的虫瘿可以混在种子中。这些带有病原物的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经过越冬、越夏到下一生长季节,就成为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
2)病株残体 病株或染病器官死亡后,死体营养生物可以在病组织内以腐生或休眠方式越冬、越夏。如稻瘟病菌可以在染病的残株中越冬;如小麦赤霉病菌可以在稻桩、玉米等残体中越冬。
3)田间的病株 活体营养生物在自然间只能在活的寄主植物上寄生。如小麦条锈菌在我国平原冬麦区小麦收获前,随气流转移到高山的春麦上越夏,秋天又随气流转移到平原地区的冬麦苗上越冬。
如小麦黄矮病毒在小麦收获前转移,到玉米、鹅观草上越夏;烟草花叶病毒可以在多年生野生植物的宿根中越冬。
4)土壤 许多病原物可以在土壤中越冬、越夏。有些病原物随病株残体进入土壤中越冬,病株死体腐烂分解后,病原物就不能单独长期在土壤中存活,这类病原物称为土壤寄居菌,如稻白叶枯病菌。有些病原物在病组织腐烂分解之后仍能在土壤中较长期存活,这 类平原物称为土壤习居菌,如棉花枯、黄萎病菌等。还有些病原物产生各种休眠体,如玉米黑粉病菌的冬孢子、稻纹枯病菌的菌核等,都可以较长时期地在土壤中休眠越冬。
5)粪肥 有些病原物可以随病株残体混入肥料中。有些病原物如谷子白发病菌的卵孢子随病株残体被牲畜吃食后,经消化道并不死亡,可随牲畜粪便混入粪肥中。
6)昆虫 有些病毒可以在传毒的昆虫体内越冬,如水稻普通矮缩病毒在黑尾叶蝉体内越冬。
7)温室内或贮藏窖内 有些病原物可以在温室内生长的作物上或在贮藏窖内贮存的农产品中越冬。如马铃薯环腐病菌等都可以在贮藏运输期间存活。
各种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的场所各不相同,一种病原物可以在几个场所越冬、越夏。
如棉花枯萎病菌,可以在种子、病株残体、土壤、棉子饼和粪肥中越冬,而小麦散黑穗病菌则仅能在种子内越夏、越冬。
2.病原物越冬、越夏的方式 有三种:
1)休眠 有些病原物产生各种各样的休眠体,如卵孢子、厚壁孢子、菌核、冬孢子、闭囊壳等。这些休眠体能抵抗不良环境条件而越冬、越夏。
2)腐生 有些病原物可以在病株残体、土壤及各种有机物上腐生而越冬、越夏,如油菜菌核菌、棉苗立枯病菌等。
3)寄生 有些活体营养生物只能在活的寄主上越冬、越夏,如小麦锈菌和植物病毒等。
3.影响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因素
病原物能否顺利越冬、越夏以及越冬越夏后存活的菌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凡环境惫件如温度、湿度、雨水、积雪等有利于作物越冬的都有利于病原物的越冬。夏季高温潮湿有利于遗留田间的病株残体分解,可以减少越夏的病原物。
高温堆肥,加速病残组织的分解,就可以减少粪肥中的病原物。
(二)、越冬、越夏后病原物的传播
1、主动传播:病原物靠自身力量进行传播,例如线虫和游动孢子,能短距离移动。绝大多数的病原物都需要借助于外力才能传播。
2、被动传播
(1)人为传播 播种带有病原物的种子、块根、块茎就可以把病原物从越冬、越夏场所传到田间,引起病害发生,如水稻白叶枯病、棉花枯萎病等。在田间施用带有病原物的粪肥,就把病原物传到田间,引起病害发生,如谷子白发病、花生线虫病等。
(2)气流传播 许多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的真菌,生长季节遇到适宜的温湿度,就可以产生大量的孢子,随气流传播到田间引起发病,如稻瘟病、玉米小斑病等。
(3)昆虫传播 有些越冬带毒的昆虫迁到田间作物上,就可以引起病毒病的发生,如玉米粗缩病、水稻普通矮缩病等。
(4)雨水和流水 水滴的反溅和地面的流水,都可以传播在土壤中越冬、越夏的病原物,如稻白叶枯病菌等。
病原物的越冬、越夏阶段是病害循环中薄弱的一环,控制或消灭越冬、越夏菌源是预防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三)、病原物和寄主接触
病原物从接触寄主植物开始到侵入寄主之前的一段时间称为接触阶段。接触阶段时间的长短,因病原物种类和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短的几十小时或几天,长的要经过几个月。许多由昆虫传播的病毒,病毒接触寄主和侵入寄主几乎是同时完成的。真菌的孢子、细菌等接触寄主后,如条件适宜很快就可以萌发或繁殖和侵入,否则就要待环境条件适宜时才能侵入。有些病原物,如小麦腥黑穗病菌的冬孢子、谷子白发病菌的卵孢子,可在种子表面越夏或越冬长达数月之久,待种子播人土壤中后才萌发和侵人。
害在寄主植物个体中的发展阶段(病程或侵染过程)
指病原物从侵入寄主到开始发病这一阶段称为病程。当病原物作用于寄主时,寄主必有相应的反应,因此病原物的侵人和扩展以及寄主的抗侵入和抗扩展,无不在外界条件影响下激烈地进行着。病害是否能发生和发生程度,决定于寄主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害发展可分以下几个过程:
(一)、侵入和抗侵入
从病原物开始侵入寄主植物到侵入后建立寄生关系为止的一段时间称为侵入阶段。
这段时间的长短,一般为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病原物在侵入寄主的过程中,要遇到寄主的抵抗,病原物必须能克服寄主的抵抗才能侵入。
1.各类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的途径和特点不同。
真菌侵入寄主有以下几种途径:
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从自然孔口 如气孔、水孔、皮孔等侵入从伤口侵入。 机械损伤、自然伤口如叶片脱落、虫口。
真菌孢子在侵入寄主前,先要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有的芽管顶端与寄主表面接触部分膨大形成附着胞,固着在寄主表皮上,然后从附着胞长出侵染丝侵入寄主。
细菌,从自然孔口
伤口
病毒:微小的伤口,寄主细胞没有死亡。
2.影响病原物侵入的条件 
影响病原物侵入的条件,对真菌、细菌来说主要是水分和温、湿度,特别是水分和湿度更为重要。
多数真菌的孢子只有在水滴中才能顺利萌发,如稻瘟病菌的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率达86%,如只在饱和湿度下,萌发率不超过1%,而相对湿度低于90%时就不能萌发。所以稻瘟病在多雨、多露的季节发生较重。低等真菌的游动孢子只有在水滴中才能释放、游动和萌发。小麦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的情况有所不同,在水滴中的萌发率不如在饱和湿度下高。
温度也有很大的影响,真菌孢子的萌发和细菌的繁殖都有其最适、最高和最低的温度。温度过高过低影响孢子萌发的快慢,甚至抑制其萌发。
天气干旱时有利于传毒昆虫的活动,从而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冬小麦播种过晚、玉米播种过早过深,延长幼芽出土时间,从而延长了小麦腥黑穗病菌和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的时间。
3、寄主的抗侵入
病原物侵染寄主植物时,寄主植物固有的形态、生理特性或对病原物所作出的生理反应,可以抵抗病原物的侵入。
寄主固有的形态:例如寄主表皮的蜡质层、角质层、硅质层、木栓层和表皮细胞壁较厚有抗侵入的作用。
寄主固有的生理特性:从寄主表面外渗的物质,有的可抑制病原物孢子的萌发。有的寄主表皮细胞内含有杀菌或抑菌物质,伤口愈合快的如甘薯块根用高温处理促进伤口愈合,可以阻止黑斑病菌的侵入。
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病原菌侵入时,寄主体内酚类物质急剧增加。
(二)、扩展和抗扩展 (潜育期)
从病原物侵入到寄主开始表现症状为止的一段时间称为潜育期。在真菌性病害中,从病原物侵入到开始在寄主表面出现孢子为止的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潜育期和潜伏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扩展和寄主植物抗扩展的阶段。一方面病原物要从寄主体内吸取养分,分泌各种酶、毒素或其他物质,破坏寄主的正常新陈代谢和细胞组织,从侵染点向周围扩展蔓延;一方面寄主植物要对病原物的侵染作出反应,来抵抗病原物的扩展。潜育阶段时间的长短不一,短的几天,长的将近一年。
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
真菌:多以菌丝在寄主体内扩展,有的穿透寄主细胞壁,在细胞内外蔓延,如腐霉菌、丝核菌等。
有的在细胞间蔓延,侵入细胞内产生吸器,吸收养料和水分,如霜霉菌、锈菌等。
有的则穿透皮层细胞进入导管,沿导管蔓延,如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等。
有的侵入后很快扩展到生长点,然后随生长点蔓延,如小麦腥黑穗病菌等。
有的菌丝只在寄主表面蔓延,侵入寄主表皮细胞产生吸器摄取营养,如小麦白粉病菌。
细菌:侵入寄主后,先在薄壁细胞间繁殖,细胞死亡后进人细胞。
有的能分解细胞间的中胶层,使细胞分离,细胞内含物外渗,造成组织腐烂,如白菜软腐病菌。
有的扩展到维管束中,造成整株萎蔫,如花生青枯病菌。
有的从叶片水孔侵入,在叶片维管束组织中蔓延,如水稻白叶枯病菌。
类菌原体和螺原体病是维管束性病害,由介体传递进入维管束后,多在韧皮部组织内繁殖和扩展。
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先在细胞内增殖,通过胞间联丝再向周围组织蔓延,有的病毒仅在侵染点周围的局部细胞组织中蔓延,如枯斑病毒。有的病毒则进入韧皮部的筛管,沿筛管向寄主周身蔓延,如烟草花叶病毒。
2、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
局部侵染:病原物侵入寄主后,仅在侵染点周围的局部细胞中扩展的,多数病害属这一类,如形成各种斑点的病害(稻瘟病、玉米小斑病、)。
系统侵染:病原物从侵染点扩展到全株的称为系统侵染。
有3种情况:①沿导管蔓延,如棉花枯、黄萎病菌、花生青枯病菌等;
②沿筛管蔓延,如烟草花叶病毒、小麦黄矮病毒等;
③沿生长点蔓延,如玉米丝黑穗病菌、谷子白发病菌等。
潜伏侵染和症状隐蔽
潜伏侵染:是指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在寄主体内潜伏,不立即表现症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或在寄主的不同发育阶段才表现症状。
例如甘薯的块根被黑斑病菌侵染后不一定立即表现症状,而在贮藏期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表现症状。
这与潜育期不同,潜育期是在正常情况下病原物侵入寄主后经过一定的潜育期即表现出症状来,潜伏侵染则不一定表现出症状。
有的潜伏侵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表现症状。例如病毒侵染马铃薯品种爱德华国王后,病毒在其中潜伏表表现症状称为带毒者。棉花枯萎病菌能侵染多种植物,除了在少数植物如棉花上表现症状外,在许多植物中潜伏,并不表现症状。
症状隐蔽:是指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一般表现症状,但在某些条件下例如低温或高温,症状可以暂时隐蔽,如条件适宜又可再表现。例如棉花黄萎病再现症状后在棉株现蕾时由于高温症状又隐蔽或不显著,以后温度降低时又可再表现。
4.寄主的抗扩展
寄主受病原物侵染后在侵染点的周围形成木栓层,阻碍病原物向其他部位蔓延及其毒素的扩散。
在生理生化方面,寄主在侵染点还可以产生植物抗毒素。如甘薯感染黑斑病后产生甘薯酮,能抑制病菌菌丝的生长和子囊孢子的形成。
5.影响潜育阶段的条件
潜育阶段的长短因病害种类不同而异,同时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变化。
病原物侵入寄主体内,湿度不成问题,影响潜育期的重要因素是温度。如稻瘟病在26~28℃时潜育期只有4.5天,24~25 度时为5.5天,17—18 度时为8天,9~11℃时为13~18天。
(三)、发病期
寄主开始显症的阶段称为发病阶段。
在这一时期内,寄主表现出症状,局部侵染的病害只出现局部性症状,系统侵染的病害出现全株性症状。在局部侵染的真菌性病害中,先出现病斑,后出现孢子。细菌性病害则可在病部出现细菌“溢脓”。
环境条件对寄主症状的表现和新的繁殖体的产生有很大影响。如稻瘟病在潮湿情况下,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干旱时则产生很少或不产生分生孢子。马铃薯晚疫病在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并产生白色霉状物,干旱时病斑停止扩大,不产生霉状物。
寄主的抗病性也有影响,在水稻抗病品种上,稻瘟病只形成很小的褐点型病斑。在玉米抗病品种上,大斑病产生褪绿型病斑,很少产生孢子,在感病品种上则形成萎蔫型病斑,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害在寄主植物群体中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个体上初次侵染发病后,在植物群体中进行再次侵染和进一步发展直到病害停止发展或作物成熟收获为止。
病原物侵染寄主有初侵染和再侵染。
初侵染:在一个作物生长季节中,病原物越冬、越夏后第一次侵染寄主称为初侵染。
再侵染:在一个作物生长季节中,病原物经初侵染发病后产生新的繁殖体进行再次侵染称为再侵染。
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发展有两种情况:
1)单循环病害:在一个作物生长季节中,除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病害称单循环病害,如小麦腥黑穗病;
2)少循环病害:在一个作物生长季节中,还有1-2次再侵染的病害,称为,如棉花枯萎病、花生青枯病等,这些病害虽然在寄主的生长后期有进行再侵染的可能,但不重要。再侵染有多次的,称为多循环病害。如小麦条
3)多循环病害:在一个作物生长季节中,除有初侵染,又有多次再侵染的病害。小麦锈病、稻瘟病、玉米小斑病等。
病害发生的轻重主要决定于适于发病的环境条件和再侵染的次数。病原物通过各种方式作近距离或远距离传播,病害扩大蔓延直至达到高峰或作物成熟收获为止。
病害或病原物的延续阶段
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发展达到高峰或作物被收获后病害或病原物怎样延续下去呢?一年生的作物收获后,病原物即转入越冬或越夏阶段,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引起病害。有的在一个地方的作物收获前,病原物转移到另一地方的同一作物上,例如稻瘟病菌可从早稻转到中稻和晚稻。有的可从一种作物转移到另一种作物,例如水稻纹枯病菌也可以在小麦、玉米等作物上寄生。有些病害如甘薯黑斑病、马铃薯环腐病等可通过块根、块茎在贮藏期继续发展为害,成为下一生长季节发病的菌源。以上是病害循环的过程,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发生前病原物从越冬、越夏场所经过传播与寄主植物接触、侵入、潜育、发病和形成繁殖体,又经过传播和再侵染,造成植物群体发病达到高峰。生长季节结束,病原物又进行越冬,越夏,到下一生长季开始时,病害的发生过程又开始。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
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各种因素有利于病害发生和发展,就会导致病害大发生。
病害流行: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中普遍而严重发生,对农作物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病害不一定每年都流行。在流行的年份,不一定每个地区都能流行,因此分为常发区和偶发区。
常发区:有些地区的条件,经常有利于病害发生,病害经常流行。
偶发区:一般年份条件都不利于病害发生,只有个别年份病害偶然流行的地区。地方流行病:在地理范围上,多数病害是局部地区流行,称为地方流行病,一些 由土壤传播的病原物,如一些由细菌或线虫所引起的病害,病原物在田间传播的距离不远尤其是这样。
广泛流行病:一些由气流传播的病原物,就可以被传播较远,例如锈菌的夏孢子可以通过气流作远距离传播,锈病发生的面积可达几个省,几个国家。称为广泛流行病。
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
在农业系统中植物病害的消长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农业系统涉及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人的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如能将各因素保持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动态平衡,例如杜绝危险性的病原物的引进、合理进行作物和品种布局、保持合理的栽培管理等等,就能把生产放在稳定的基础上。如破坏这种平衡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病害将大流行。现将各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如下:
1.寄主植物
(1)种植感病的品种,是病害流行的先决条件。在感病品种中,病害的潜育期短,病原物形成的繁殖体数量大,多循环病害的循环周转快,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病害容易流行。
种植抗病品种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但如果种植具有专化抗性的品种和在病原物群体中如出现对它能致病的小种,抗病品种就会表现为感病。
从外地引进新品种,如对当地的病原物小种不能抵抗,就会引起病害流行。如湖南省从东北引进青森5号水稻品种引起稻瘟病流行;河北省从罗马尼亚引进玉米杂交种引起小斑病流行。
(2)种植感病品种面积的大小和分布与植物病害流行范围的大小和为害程度有关。感病寄主植物群体越大,分布越广,病害流行的范围也越大,为害也越重。尤其是大面积种植同一感病品种,即品种单一化,就为病原物繁殖积累和扩大传播创造有利的条件,可以导致在短期内病害迅速流行。
例如1960年前后,碧蚂1号小麦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大面积种植,1964年气象条件对条锈病流行有利,加上其它感病品种,当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的总面积800万公顷。这实例都说明大面积单一种植遗传性同质的感病品种,是人为地为病害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2.病原物 病原物是病害流行的又一基本条件。没有大量的病原物存在,病害是不能流行的。
(1)病原物的毒性 病原物通过变异产生毒力不同的生理小种,导致作物品种由抗病表现为不抗病以至病害流行,是生产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例如稻瘟病菌和马铃薯晚疫病菌等不断发生变异,使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发生困难。
但是有的病原物变异后具有较强的毒力和适应力,可以逐渐增长而导致病害流行。例如美国1970年造成玉米小斑病大流行的玉米小斑病菌小种T,过去早就在美国存在。将1955年的培养物与1970年的相比较,1970年的小种T在形成孢子的能量上要比1955年的大15倍,在感病组织中定殖得较快和能在较广泛的气候范围内引起侵染。1970年遇到大面积种植单一的感病品种和气候适宜于小斑病流行,就爆发了毁灭性的灾难。
(2)病原物的数量 上面已经提过,病害的迅速增长有赖于病原物群体的迅速增长。
各种病原物的繁殖能力不同,有的有高度的繁殖力,在短期内可以形成大量的后代,为病害流行提供大量的病原物。例如小麦条锈菌的一千夏孢子侵入小麦后,可以产生10—100个夏孢子堆,每个夏孢子堆可以产生3000个夏孢子。即一个夏孢子繁殖一代,至少可以产生30 000个夏孢子。有的病原物如引起棉苗立枯病的丝核菌,只以菌丝体在土中蔓延;有的如油莱菌核病菌和小麦全蚀病菌,只形成有性孢子而不形成无性孢子,它们的群体数量都增长较慢,需要多年积累才能引起病害流行。
(3)病原物的传播 病原物产生了大量的繁殖体后,需要有效的介体或动力,才能在短期内把它们传播扩散,引起病害流行。
气流、风雨(尤其是暴风雨)、流水和昆虫传播病原物与病害流行有较大的关系。
水稻白叶枯病往往在暴风雨后爆发。风雨不仅可以传播病原细菌,还可以使瓋叶与健 叶接触摩擦和造成伤口,有利于细菌侵入。
 田间流水可以把病原物在田间广泛传播。水稻白叶枯病和烟草黑胫病的流行都与流水传播病原物有关。
有许多病毒是由昆虫传播的。传毒昆虫的数量越多、活动范围越大,病害流行就越广和越严重。小麦黄矮病、油菜花叶病等的大流行,与蚜虫的大发生总是一致的。
3。环境条件 与病害流行有较大关系的环境条件是温度、湿度和雨水。
影响病原物侵入寄主前的因素主要是湿度。因为高湿度有利于真菌孢子的 形成、萌发和细菌的繁殖,所以雨水多的年份常引起多种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的流行。如小麦锈病、稻瘟病和水稻白叶枯病等都是这样。
雨水较少的年份有利于传毒昆虫的活动,所以病毒性病害容易流行,如小麦黄矮病、水稻黄矮病等。
在雨水较少但田间湿度较高的情况下,一些不是必须在水滴中而在高湿度下孢子就可以萌发的真菌所引致的病害,如小麦叶锈病和白粉病就可以流行。
田间湿度高、昼夜温差大,容易结露,雨多、露多或雾多有利于病害流行,如马铃薯晚疫病等。,
不同病原物的生长发育,要求最适宜的温度不同,如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玉米大斑病等都在较低的温度下流行,而小麦秆锈病、玉米小斑病、小麦赤霉病等则在较高的温度下流行。
作物生长发育要求适宜的条件,如条件不适宜可以诱发病害。如水稻是喜温作物,苗期遇低温容易引起烂秧,抽穗后如遇降温则易诱发稻瘟病流行。小麦苗期春冻,易诱发根腐病等。
4.栽培管理 耕作制度的改变,就改变了农业生态系统中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往往会影响病害的流行。
例如甘肃张掖地区原为春麦区,后来扩种冬麦,使传毒蚜虫有了越冬场所,于是小麦黄矮病严重发生。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实行棉麦间作套种后,小麦行间杂草丛生,有利于灰飞虱活动,以至丛矮病逐年加重,达到积年流行的程度。
以上是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环节。应该看到,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往往不是孤立地而是综合地起作用的。以稻瘟病为例,如果种植感病品种,施用过多氮肥,冷水灌田或抽穗后雨多并带来低温,稻瘟病就有可能大流行。
也应该看到各因素所起的作用有主有次,在一定的时间内常有一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影响着病害的发展和流行。如上述的稻瘟病流行条件中,即使感病品种、多氮肥等条件都具备,但没有充分的湿度条件,稻瘟病就不能流行,因此湿度条件就是决定性因素或主导因素。
三、病害流行的类型和变化
1.病害流行的类型
(1)积年流行病 单循环或少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的发生程度没有大的变化。 当年病害发生的轻重,主要决定于初侵染的菌量和初侵染的发病程度。这类病害要经过多年积累大量的病原物群体后才逐年加重,最后达到流行的程度。这类病害称为积年流行病。
如河南省的棉花枯萎病在解放初期只有两个县零星发生,60年代蔓延到30多个县,70年代蔓延到70多个县,80年代蔓延到90多个县,在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上都越来越严重。
(2)单年流行病 多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就可以由轻到重达 到流行程度,这类病害称为单年流行病。如稻瘟病、小麦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
病害流行与否取决于当年的气象条件。
病害流行的变化 病害流行既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病害在一定的时间 和空间内是否流行及其流行的程度,也就必然会有变化。可分为季节变化和年份变化。
(1)季节变化 季节变化是指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的消长变化。
有的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没有多大的变化,有的则有很大的变化。
单循环病害没有再侵染。病原物初次侵染多少植株,后期就出现多少病株,病株不再增长。少循环病害虽然病原物有再侵染,但再侵染不重要,病害增长的幅度不大,也没有多大的季节变化。
多循环病害则季节变化大,一般讲有始发、盛发期和衰退三个阶段,
始发期:发病初期病情发展较慢,
盛发期:病害发展很快,几乎直线上升,
衰退期:衰退当植物近成熟或死亡时,病情发展速度又变慢。
多数病害流行的情况都是这样。有的病害如马铃薯晚疫病已经开始流行,但以后天气转旱或温度过低,病害就不能继续发展。
北方水稻和南方晚稻如叶稻瘟发生较重,而抽穗后又有雨并且气温又在20℃以下,则穗颈稻瘟就要大流行。如后期较干旱,即使叶瘟较重,穗颈稻瘟也不一定流行。如后期雨多,即使叶瘟不重,穗颈稻瘟也可能流行。因此叶瘟和穗颈瘟并不一定成正相关。。
有的病害发展呈波浪式的,不止有一个发病高峰。在两个高峰之间,病情可以相对下降。
(2)年份变化 年份变化是指一种病害在不同年份发生程度的变化。
单循环和少循环病害需要逐年积累病原物才能达到流行的程度。当病原物群体和病害发展到盛期后,由于某些条件的改变,又可以下降。例如棉花枯萎病发生普遍严重时,进行轮作或采用抗病品种,病害就可以下降。
多循环病害在不同年份是否流行和流行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因为除了耕作制度、种植的作物和品种以及病原物的毒性有变化外,一般年份间有较大变化的是气候条件,其中尤以湿度变化的差异可以很大。雨、露、雾,其中尤其是以降雨期、降雨日、降雨量和雨日、雨量的分布等与病害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另一方面,许多由昆虫传播的病毒病,则在气候条件有利于媒介昆虫活动的情况下发生较重。所以雨水较少的年份,各种作物的病毒病则发生较为突出。
病害的监测和预报
研究病害流行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预测病害的发生时期和严重程度,以便及时做好防治的准备工作。
要做好病害的预报工作,首先要做好病害的监测。
1.监测:病害监测包括对病原物和环境条件的动态的监测。根据监测的结果,可用数学模式或系统分析对植物病害进行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报。
2.病害预测预报的依据主要是根据病害发生和流行的规律。例如病害循环的特点、病害流行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病害流行的类型和季节变化、年份变化等等,
配合准确的气象预报和病情的准确调查,就可以作出较准确的预报。
3.病害预测预报的类型
1).长期预报 是指在较长时期之前对病害发生进行预报,例如今年预测明年,或上一生长季节预测下一生长季节对病害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预报。
预报的主要依据是:①初侵染的菌源和菌量(种子或土壤的带菌量等);②品种的抗病性;
③环境条件(气象条件和栽培条件等)。
2.短期预报 是在病害发生前不久或病害发生的初期对短期内病害可能发生的趋势和程度作出预报。
主要依据是:①当时田间存在的菌量或发病情况;
②短期内气象预报是否有利于病害发生;
③栽培条件是否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第五章 植物病害防治
一、植物病害防治的概念植物病害防治的目的是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和优质,即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把病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
有些病害在当地是可以彻底消灭的,例如小麦腥黑穗病用药剂处理种子就可以彻底消灭。大多数病害只能要求控制其发生发展,使其危害减少到最低的限度,而不能要求彻底加以消灭。
我国的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对大多数病害来说,尤其是一年生的农作物病害由于目前尚缺少高效、价廉的治疗剂,而作物栽培面积较大,生长期较短,从经济效益考虑,一旦发生病害很少采用治疗的办法,所以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病害的消长,与人的管理有密切关系,所以现在有人将植病防治的提法称为病害管理(disease management),即人对生产的管理,把病害的危害性控制在最低限度,这就是病害管理的目的和要求。
综合防治:就是系统的兼顾自然间和社会上与植物病害有关的各因素,而进行科学的农业生产管理,使之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原物的发生发展,把病害的危害控制在最底水平。
目前国际间在植物保护方面提出“有害生物的综合管理”(integrated、pest management即IPM),即农业生产不仅要防病,也要防虫和其他带有危害性的动、植物,这样就把管理的目标扩大,对作物进行全面的保护。
二、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plantquarantine)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杜绝危险性病原物的输入和输出。
(一)植物检疫的重要性 当某些危险性病原物被传人原来无病的地区或国家中时,就会对当地的农业生产起很大的破坏作用,这种作用有的在短期内就能表现出来,有的则需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才显现出来。在国外,自从60年代烟草霜霉病在法国被发现后,两年内就传遍欧洲,3年后在亚洲和非洲造成几十方吨干烟草的损失。我国农业生产上有些较重要的或属于危险必性病原物,例如引起甘薯黑斑病、棉花枯萎病等的病原菌,在解放前分别从日本和美国传入我国以后,由于对带病(菌)的种苗的调运管理不严,目前终于发展成为我国广大地区普遍发生的病害。此外,国内存在的危险性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小麦全蚀病、马铃薯环腐病等在地区间扩展都十分严重。因此,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实行国内外检疫,禁止危险性病原物的传播是十分必要的。
(二)植物检疫的任务
植物检疫是由国家颁布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的运输、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目的是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在地区间或国家间传播蔓延,以保护农业生产。其主要任务是:①禁止危险性病、虫、杂草随着农作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或由国内输出;
②将在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杂草,封锁在一定范围内,不让它们传播到还没有发生的地区;
③当危险性病、虫、杂草已被传人新区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就地彻底肃清。
(三)植物检疫的对象 进行植物检疫不是对所有的重要病害都要实行检疫,而是要确定植检对象和受检的植物及其产品。
构成植物病害检疫的对象有以下三个条件:
①危险性病害;
②局部地区发生的;
③由人为传播的。有些植物病害,如小麦锈病可借气流作远距离传播,就不列作植检对象。
根据上述三个条件,制定国内和国外的植物检疫对象名单。
1966年9月我国农业部颁布的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大田作物病害有:水稻茎线虫病、小麦矮腥黑穗病、棉花枯萎病、棉花根腐病、黄麻茎腐病、红麻炭疽病、马铃薯癌肿病、马铃薯金线虫病、马铃薯黄化矮缩病毒病、甜菜锈病和烟草霜霉病等共11种。
(四)国内和国外检疫 植物检疫一方面应使在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原物—不被传人国内无病区,另一方面也保护我国农业生产不受由国外传来的危险性病原物的侵袭,以及不将我国发生的危险性病原物传给其它国家。所以,植物检疫工作分为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
国内检疫由检疫机构根据国家颁布的国内植物检疫对象,将在国内发生危险性病害的局部地区划为疫区。不但严格禁止从疫区输出带有病原物的植物及其产品,还应在疫区中对危险性病害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活动的增多,进出口的农产品的数量和品种资源交换的频率大为增加。为了防止危险病害的传人和输出,就需要在国际交通要道如港口、机场、车站和邮局等设立检疫机构进行对外检疫。经检验未发现国外检疫对象时,就允许输入或输出。如发现有检疫对象,或不准进口,或进行切实有效的处理,如用药剂处理农产品,销毁包装材料,将种苗经隔离试种证明无病后再放行。如在隔离试种中或种苗发放后发现有病,则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彻底加以消灭。
三、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优点: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来防治植物病害,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人类利用抗病品种控制了大范围流行的毁灭性病害。对于许多难以运用农业措施和农药防治的病害,特别是土传病害、病毒病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几乎是唯一可行的防治措施。
缺点:
但当前无论在生产实践中或在理论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人们选育和利用作物良种,都希望能从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旦选育出一个农艺性状良好而又抗病的品种时,在病害流行地区种植防病效果显著,就自然地扩大种植这一品种,使一种品种占很大的面积,造成品种单一化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在病原物的群体中就可能出现对这个抗病品种能致病的生理小种并迅速繁殖蔓延起来。原来抗病的品种对这一小种不能抵抗,就在大面积上发病,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这一品种也就失去种用的价值,而不得不重新选育或以其他抗病品种来代替。这不仅是人在利用抗病品种时造成品种单一化有错误,在选育品种时所培育的品种抗性不稳定和不能持久也有问题。所以选育和利用品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应认真做好。现分述如下。
(一)选育抗病品种 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防治病害不仅要利用抗病品种,而且还要使品种的抗性保持稳定和持久。要达到这个目的,在设计抗病育种工作的时候,就得考虑选育什么样的品种才能既抗病而抗性又能稳定和持久。
我国的抗病育种工作过去偏重于选育免疫和高抗品种,这些品种的抗性,常常是由单基因或寡基因控制的,而忽视和抛弃了表面看来有病但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抗性。这些由单基因和寡基因控制的抗性,容易由于病原物小种的变异而被克服,造成抗性不稳定和不能持久。
自从Van der Plank提出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的概念后,有人提倡应选育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种,但也有人仍主张选育垂直抗性品种。应该说这两类抗性各有优缺点。
垂直抗性常表现为高度抗病,保护作用较好,但抗性容易发生变化。
水平抗性一般是由多基因控制的,虽然是中度抗病,保护作用不如垂直抗性好,但抗性比较稳定。至于究竟选育垂直抗性还是选育水平抗性的品种,应因地制宜地考虑,不应该强求划一。
(二)利用抗病品种
1.过去的教训 过去国外许多生产实践的经验说明,当—一个抗病品种大面积推广几年后,就会因病原物出现对它能致病的生理小种而变为严重感病,从而使这一品种不能继续被利用。
我国自建国以来在推广抗小麦条锈病的品种方面,曾经因上述的原因进行过4次品种大更换,现举美国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
1942年美国引进抗冠锈菌所有小种和秆锈病、坚黑穗病和散黑穗病的燕麦品种——维多利亚。这个品种和它的衍生品种1945年在美国的种植面积占整个燕麦栽培面积的97%。由于抗冠锈和秆锈病的抗病性基因与感染叶枯病的感病性基因在遗传中是连锁的,这些品种不抗叶枯病,1946年叶枯病大流行。这是人为地造成品种单一化,为叶枯病流 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美国在1946年燕麦叶枯病大流行后,没能从中吸取教训,在1970年又爆发了玉米小斑病大流行。原因是利用含有T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自交系制种。这个杂交种对小斑病菌T小种分泌的毒素非常敏感,容易导致叶枯。1970年美国种这种含有T型细胞质的杂交种占玉米栽培面积的70%,为小斑病菌T小种大流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造成毁灭性损失。
2.利用抗病品种的方法
根据稳定化选择原理,策略是利用寄主群体的抗性来控制病原物群体组成的变化。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1)合理利用垂直抗病品种:
A 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 也称为基因布署。将具有不同抗病性的品种搭配种植,使抗病的基因型多样化,就为病原物在面上流行设置重重障碍。一些品种抗病,病原物就不能畅行无阻。
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掌握品种抗病性的遗传基础和病原物群体组成的动态变化,以及有较多品种,才能做到品种合理布局。
B 抗病品种轮换 也称为基因轮换(gene rotatton)。
人们可以通过抗病品种的轮换来控制病原物优势小种的形成。例如品种1遇到小种1变为不抗病时可更换品种2,如因小种2上升而品种2又变为不抗病则换品种3,如出现小种3而品种3叉变为不抗病则又可重种品种1。
C 利用多抗性品种 也称为基因累集。即把多种抗性基因集中到一个品种中,不仅可以抵抗多种小种,也可以兼抗几种病害或兼抗病虫害,甚至抗不良环境条件。
(2)利用病害发展速度较慢的品种 田间抗性,水平抗性,—般抗性,减速抗性,在锈病方面称为慢锈性等。这类抗性一般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抗性比较稳定和持久。由于个体植物发病较慢,群体发病也相应地较慢,就能起到群体抗病的作用,在田间尤其是在中后期,病害发
展速度较慢,最终作物受害较轻。
(3)利用耐病品种 尤其是对病毒引起的病害,有许多较耐病的品种。
在利用抗病品种的同时,如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提高利用抗病品种的效果。例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如利用田间抗性再加上喷药保护;防治棉花枯萎病,利用抗病品种再加上轮作等,更可以提高利用抗病品种的效果。
四、栽培管理作物的栽培管理,与病害的消长有密切的关系,有了好的品种,还要有好的栽培技术,才能获得丰产和稳产。栽培管理就是协调农业生态系中的各因素,使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
栽培管理控制植物病害的基本原理:
消灭越冬菌源,减少初侵染源改变田间小气候,形成不利于病菌侵染的条件。
增强寄主的抗病能力。
改变土壤条件,促进土壤中拮抗微生物的活动,抑制病原物的生长。
是寄主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产生避病作用。
(一)选用无病种子、秧苗和无性繁殖材料 
播种或移栽带病的种苗和无性繁殖材料,是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之一。如有这类问题,就应该在播种前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对播种材料进行处理。
有时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并不能用处理的方法来有效地解决携带平原物的问题,例如马铃薯病毒病、甘薯黑斑病等,可建立无病种苗田,选择无病区或隔离区播种,从中选取无病的植株,保留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可以相对地减轻病害的发生。
(二)耕作栽培
1.轮作 作物长期连作,土壤中病原物逐年不断积累,使病害逐年加重。以棉花枯萎病为例,棉花连种一年的发病率为1%-1.5%,连种二年的为4%-31.5%,连种三年的为36%一42%,连种四年的为58%~71%。
轮作适于防治土传病害。实行水旱轮作,可以缩短轮作周期。防治茄子黄萎病需要5-6年轮作,但改种水稻后只需一年。
注意事项:1)首先要考虑用哪些作物轮作,不能用病原物的寄主作物来轮作,例如棉花黄萎病区不能与茄科作物轮作,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考虑轮作的年限,要根据病原物在土壤中存活时间的长短而定,有的2—3年即可,有的需要4~5年或更长的时间。
根据生产的要求,一种作物不能多年不种,所以一般都是进行较短年限的轮作,达到减轻发病的程度即可。
轮作还可以改变土壤的条件,使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还可以促进土壤中颉颃微生物的活动,抑制病原物的滋长。
2.播种期 播种时的气象条件对作物和病原物的生长发育都有影响,因而与病害的发生有关。
  播种期的气象条件,有的主要影响作物,例如棉花和水稻是喜温作物,所以棉花早播容易引起立枯病,水稻早播容易引起烂秧;有的影响病原物也影响奇主作物,例如低温有利于小麦腥黑穗菌冬孢子萌发和侵染,不利于小麦幼苗生长,所以冬麦晚播或春麦早播就延长了病菌侵染的时间而发病重。
3.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与病害消长的关系很大。
合理施肥包括肥料的种类、数量、比例、施肥方法和时期等,应因地制宜地处理好。
在肥料种类上,氮、磷、钾应注意配合使用。一般磷、钾肥有减轻病害的作用。例如增施磷肥有减轻小麦锈病的作用,增施钾肥可提高水稻对胡麻斑病的抗性。
在施肥量上,氮肥过多,往往加重稻瘟病、稻白叶枯病、小麦锈病等发生;氮肥过少,往往加重稻胡麻斑病、小麦叶斑病等发生。
在施肥方法和时期上,如基肥过多且不腐熟,或基肥不足而追施过晚,都会造成后期氮肥过多而加重稻瘟病的发生。
田间缺水或积水过多,都会诱发病害。例如稻田缺水,胡麻斑病重;麦田缺水,叶斑病重。
4,田园卫生 许多病原物在遗留在田间的病株残体上越冬、越夏。施用带菌的肥料能把病原菌传到田间。收获后清除遗留在田间的病株残体用以积肥,并使粪肥充分腐熟,或通过机耕将残株深翻入土,对于减少侵染来源有一定的好处。
五、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害,是植物病害综合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优点:见效快,防治效果好,用法简单、方便。
缺点:1)易引起环境污染,影响人畜安全。
2)引起作物要害
3)长期使用一种药剂,会引起病原物产生抗药性。
4)使用不当,无效果,造成浪费。
(一)农药的类型及其作用 防治植物病害用的化学药剂称为农药。
其中有杀菌剂(fungicide)和杀线虫剂(nematocide)。杀菌剂是对真菌和细菌、杀线虫剂是对线虫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化学药剂。
根据防病的作用一般可分为3种:根据农药的作用不同,分别称为保护剂、治疗剂和免疫剂。
保护剂 是指在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前能保护植物的农药,它在病原物 侵入寄主前杀死或抑制病原物从而保护植物使免受病原物的侵染。
缺点:这类药剂仅在植物表面起作用,对已经侵人植物内部的病原物就不起作用,喷药必须全面。优点:使病原物不能进入植物体内。
2.治疗剂 是指能渗入或能被植物吸收到体内作用于已经侵入植物体内的病原物的药剂。
有许多这类杀菌剂是属于内吸杀菌剂。这类药剂除对病原物侵入植物后能起作用外,施在植物表面也能有保护作用。
这种药剂必须具备内吸和传导两种性能,否则就不能起内吸杀菌的作用。应该指出,防治植物病害应该防重于治,在一般情况下,内吸杀菌剂能在病原物刚侵入寄主或病原物和寄主初建立寄生关系的时期才能见效。如已形成病害就不能治疗。
优点:可被植物吸收,对植物体内病菌有杀伤或抑制作用。
缺点:长期使用产生抗药性
3。免疫剂 是指能提高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的化学物质。
优点:无公害。缺点:这种作用往往是短暂的。
杀菌剂的剂型有:粉剂(粉剂和可湿性粉剂)、液剂(水剂和乳剂)和颗粒剂。
(二)杀菌剂的种类和防治对象 人们曾把60年代末以前使用的杀菌剂称为传统杀菌剂
1、传统杀菌剂:非内吸的保护剂。传统杀菌剂的特点是,施药后药物只沉积在植物的表面,不被植物内吸,所以只能起表面杀菌和保护作用;药物没有覆盖到的植物表面或施药后新生长的部分,则得不到保护;沉积在植物表面的药物又会受大气的侵蚀和冲刷。要使植物能得到较长时期的保护,就必须连续多次重复施药。这类药剂尤其是无机杀菌剂对病菌的作用没有专化性,防病谱很广。
2、内吸性杀菌剂(治疗剂)的特点是:药物可被植物内吸,并可在植物体内传导,不仅对已侵入的菌起作用,对施药后新生长的植物部分同样可起保护作用。由于药物被植物内吸,受大气侵蚀、冲刷的影响少,因此施药次数可减少。这类药剂杀菌作用的专化性很强,防病谱较窄,长期单一使用,容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三)化学防治的方法和应注意事项 化学防治的方法主要有种子处理、土壤施药和植株喷药。此外熏蒸和烟雾。
种子处理 是用药剂处理种子以消灭种子内外的病原物,或使种子着药以保护幼苗免受病原物的侵染。
方法:有拌种、浸种、闷种等。
1)拌种:用药剂拌种可使种子表面附着一层药剂,不仅可以消灭种子表面(有的也可以消灭内部)的病原物,播种后还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防止种子周围土壤中的病原物对幼苗的侵染。
2)浸种和闷种浸种:将种子泡在一定浓度药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使药液进入种子后,杀死种子内外的病菌。
闷种:将药液喷洒在种子表面后堆积一定时间。
对杀死种子内部的病菌有较好的效果,但只可以在播种前消灭种子内外的病原物,对播种后的幼苗不能起保护作用。
注意事项:A,采用浸种或闷种时必须严格掌握药剂的浓度和处理的时间,否则会发生药害。
拌过药的种子可以立即播种,也可以贮藏一段时期,这样,不但对种子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可获得更好的防病效果。
B,经浸、闷的种子则应随即播种,如堆集不用就有影响发芽或霉烂的危险。C 如土壤过湿不宜于播种,应把湿种子播在干土里,否则会影响种子发芽或引起死苗。
3)应用种衣剂:利用种衣剂为包衣,杀菌剂可缓慢释放,有效期延长。
2.土壤施药 是将药剂施在土里,以消灭土壤中的病原物或保护幼苗使其避免病原物的侵染。主要防治根病。
一般最好使用有挥发性的或有熏蒸作用的药剂。施用的方法有土表施药——喷雾、喷粉、撒毒土,在翻耙到土壤中;深层施药——穴施、沟施等。
施用挥发性药剂防止侵染幼苗的病害,最好采用拌种和土壤施药相结合。施用土壤熏蒸剂应特别注意有的药剂对人畜有毒,要注意安全。一般在施药后要等候一段时期待药剂散发后才能播种,否则会产生药害,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等候时期的长短,应根据药剂的种类、用量和土壤性质等而定,通常为15—30天。
3.植株喷药 是在植物表面喷洒农药,以保护植物使免受病原物的侵染。施药的方法有喷雾和喷粉。要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应注意下列事项:
(1)药剂的使用浓度 用液剂喷雾时,注意适当的浓度。浓度过高会造成药害和浪费,浓度过低则无效。
(2)喷药时间和次数 喷药的时间过早会造成浪费或降低防效,过迟则大量病原物已侵入寄主,即使喷洒内吸治疗剂收效也不大。应根据发病规律和当时情况,或根据短期预测及时地在没有发病或刚刚发病时就喷药保护。
喷药次数主要根据药剂残效期的长短和气象条件来确定。一般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2~3次,雨后补喷。应考虑成本,节约用药。
(3)喷药质量 喷药量要适宜,过少就不能对植株各部位都加以保护,过多则浪费,甚至造成药害。喷药要求雾点细,喷得均匀。如人工喷雾,就要求喷雾器有足够的压力,对植株应保护的各部包括叶片的正面和反面都要喷到。近年来使用的超低容量喷雾器,就具有高效和降低用药量的优点。
(4)药害问题 喷药对植物造成药害有多种原因。水溶性较强的药剂容易发生药害。 不同作物对药剂的敏感性不同,例如波尔多液一般不会造成药害,但对铜敏感的作物也可以产生药害。不同发育阶段对药剂的反应也不同。一般讲,幼苗和孕穗开花阶段容易产生药害,如用稻脚青防治水稻纹枯病,在分蘖期使用安全有效;若在抽穗期使用,会造成谷粒畸形和不结实。
气象条件也有关,一般以气温和日照的影响较为明显。高温、日照强烈或雾重、高湿都容易引起药害。
(5)药剂混合使用问题
A 一般讲,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农药,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B 混合后产生化学反应能引起药害的农药也不能混合使用。
C 混合后产生乳剂破坏现象或产生大量沉淀的农药也不能混合使用。
具体哪些农药能或不能混合,在植物化学保护教材中有具体的表可查。
有少数农药混合后能起增效作用。
(6)安全使用 有不少药剂对人畜有毒害作用。在贮藏、配制、使用和操作结束后,农药和器具都要有专人负责,要随时注意安全。
(四)抗药性问题
长期使用单一的药剂(主要是内吸杀菌剂),能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性,使所用的药剂失效。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来避免这一问题。
1.用最低的用药量和最少的用药次数,来减轻农药对病原物的选择压力。
2.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要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
3.要了解每类药剂的交互抗性和负交互抗性的情况,对已产生抗药性的农药,应改用与其有负交互抗性的农药品种。
4.加强对抗药性发生的情况的鉴别,及时采取措施,制止抗药性问题的发展。
5.内吸性杀菌剂和传统性杀菌剂混合使用,是减少抗药性产生的方法之一。
当前的问题是病害的预测预报还不够准确,药源不足,药械的功能不够理想,效率低,喷药保护赶不上病害发展的速度,药械的维修工作还跟不上,喷药技术还掌握得不够规格化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改进。
六、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physical control)是指利用物理的方法来防治植物病害。
筛选 淘汰带病种子和混杂在种子间的病株残体和病原物的休眠体。
如油菜菌核病菌、小麦线虫的虫瘿、小麦腥黑穗病菌的菌瘿、菟丝子的子等,都可以和作物的种子在脱粒过程中混杂在一起,随种子转移而传播。在播种前就应该通过机械筛选的方法把它们除掉。
筛选的方法有风选、筛选和水洗(盐水、泥水或清水)等。一般风选和清水选种常不能彻底。用盐水选种,例如清除小麦线虫的虫瘿效果很好,但因用盐水的成本较高,不易推广。小麦线虫虫瘿、大豆和胡麻菟丝子的种子,在小规模情况下用一般筛子就可以筛除,大规模清除有待机械化。
热处理 热火(温汤)处理是用可以杀死病原物但不致于伤害植物的热水 来处理种苗,来消灭内部的病原物。
有些病原物如小麦散黑穗病菌、甘薯黑斑病菌、棉花枯、黄萎病菌、红麻炭疽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等侵人种子或无性繁殖器官的内部越冬,用一般化学药剂处理效果不太理想,需要用热力处理来灭菌。
对种子进行热水处理前,先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若干小时,可以提高种子在热水处理过程中的传热能力,从而提高灭菌效果。
热水处理的温度和时间要掌握好。温度过低或时间过短,就起不到灭菌的作用。可以适当降低温度和延长时间。
有的单纯用热力处理还不能彻底灭菌,需要结合用药剂处理才能见效。例如用热水处理棉子,并不能彻底杀死内部的枯萎病菌,如在热水中加“四O二”药液,将棉子在55~60℃的药液中浸牛小时,就可以彻底灭菌。
国外报道,近年来在研究利用火焰喷射机来消灭田面和土壤浅层中的病菌孢子、越冬害虫和杂草种子,以及地头田边和作物行间长出的杂草,来减少传毒昆虫的潜藏场所,从而减少病毒的来源。
七、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 这里指的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来控制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机制
1.重寄生 有些微生物可寄生于病原物,这种现象称为重寄生现象,这些寄生于病原物的微生物可以抑制病原物的生长发育或致死,例如木霉菌可寄
生于丝核菌,盾壳霉寄生于油菜菌核菌。
2.抗生 有些微生物对病原物有抗生作用。一种微生物对另一种微生物有抑制生长发育甚至消解菌体作用的称为颉颃现象(antagonism)。土壤里和植物根围有大量的微生物群,这些微生物群的存在,会对病原物有影响。人们常利用土壤微生物间的颉颃作用来防治土壤传播的病害。近年来对于叶围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也有发展。将腐生菌如链格孢(Alternaria)或芽孢杆菌(Bacillus)细菌喷在烟草叶上,可以减轻烟草褐斑病的发生。
3.交互保护 交互保护作用原来是用于病毒方面的一个术语,是指在植株中的病毒的弱株系可以保护植株避免同一病毒强株系的严重危害。例如对番茄先用烟草花叶病毒的弱株系接种,可以抑制同一病毒强株系的致病作用,达到减轻病害和保产的作用。
近来发现,在真菌、细菌和线虫中也有类似情况。例如番茄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腐生菌和致病菌等之间都有类似的交互保护作用。
应该指出,在大田作物中利用交互保护作用来防治植物病害是不方便的。一种株系对一种作物或一个品种是弱株系,如传播到另一作物或另一品种上可能表现为强株系,有一定的危险性。此外,效果也不一定好。
生物防治的优缺点,
优点:1、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
2、不易产生抗药性。
缺点:1、防治效果慢,成本较高。
2、防治对象窄,很难商品化。
3、残效期短,受环境影响较大。
上面提到各种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但也都有其局限性。应全面考虑采用综合的防治措施。例如稻瘟病如只注意利用抗病品种而不注意水肥管理;棉花枯萎病如只注意利用抗病品种和轮作而不注意检疫等等,就不能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过去考虑植病防治问题有较大的片面性。例如利用水稻杂交种,只顾丰产性不顾抗病性,结果推广杂交种后,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严重发生;推广只抗条锈的小麦品种,结果白粉病等严重发生等等,都是对病害发生的规律缺乏认识,或对植病防治存在片面性所引致的。
因此综合防治就是综合协调。只有采取多种措施,把植病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处理好,才能把病害的危害性压低到最小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