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水稻病害(Rice diseases)
水稻侵染性病害(Rice infectiona disease)全世界报道近200种,其中真菌病害140余种,细菌病害12种,病毒及类菌原体病害22种以及与水稻有关的寄生线虫30余种。中国已发现的真菌病害50余种,细菌病害6种,病毒及类菌原体11种,线虫病害4种。在辽宁和吉林省已发现侵染性病害有20多种,但在黑龙江省只发现10余种。全世界引起巨大损失的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白叶枯病和东格鲁病。据估计,全世界水稻每年因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平均约为10%—15%。
在东北地区,苗期病害主要为立枯病、恶苗病和绵腐病,立枯病和恶苗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薄膜棚育苗),绵腐病主要发生在水直播田的苗期。稻瘟病由于推广了抗病品种,般发生较轻,但有些地区(种植年限较久的地区)、有的年份(流行年)发生也较重,如1996年在许多地区大流行。叶鞘腐败病、纹枯病、秆腐菌核病有逐年加重趋势,有必要进行防治。稻白叶枯病、稻干尖线虫病和稻曲病属于检疫对象。
一、稻瘟病(Riceblast)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全世界水稻种植区几乎都有此病发生,分布极为广泛。我国南北稻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在水稻生长前期,如果叶瘟严重发生,稻株在孕穗期枯死,全田呈火烧状;有些稻株虽不枯死,但抽出的新叶不易伸长,植株萎缩,不抽穗,或抽出短小的穗。在水稻抽穗期,如果节瘟和穗颈瘟严重发生,则招致大量白穗和半白穗,损失很大,甚至绝产。在黑龙江省,凡是水稻产区均有发生,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
(一)症状稻瘟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为害幼苗、叶片、节、穗颈、谷粒,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
苗瘟:苗瘟主要是种子带病引起的,由于黑龙江省春季气温低,一般不发生。其症状与叶瘟相同。
叶瘟:本田叶部发病称叶瘟,病斑可分为四种类型。
①急性型:病斑呈椭圆形,两端稍尖;暗绿色,叶片正、背面密生灰绿色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此类病斑是在气候条件利于发病时表现出来,当此类病斑出现,预示病害即将大,发生(流行),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
②慢性型:病斑呈梭形,两端尖,边缘红褐色,中央灰色或灰白色,最外围有黄色晕环,有明显的贯穿病斑中间并延伸到病斑两端之外褐色坏死线。这类病斑又称典型病斑,多由急性型病斑转变而成,其背面霉层较薄(即分生孢子,但数量少)。如气候条件适合时,病部亦可继续扩大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故亦需进行防治。
③白点型:病斑为白色近圆形小点。一般发生于幼嫩感病叶片上,这种病斑系在气候条件适于发病情况下染病以后,又立即遭遇不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如高温、低温干燥或受强烈的阳光照射),从而呈现白点的症状。如当稻株生长情况改变,气候条件又适于发病时,有的会向慢性型病斑转变。
④褐点型:在高度抗病品种的老叶上,病部仅产生针头大小的褐点,局限于两叶脉之间,不产生分生孢子。
节瘟:病节最初生黑褐色或黑色略凹陷的小斑点,以后逐渐环状扩展,可使整个节变成黑色稍凹陷,表面且可生一层灰绿色霉。节部被害早而重时,常生成“白穗”现象。一般近地面和近穗颈的节最易感病。
穗颈瘟:在穗颈节上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可使穗颈成段变褐色或黑褐色。发病早时形成白穗,发病晚时谷粒不饱满或形成秕谷,穗直立。穗部枝梗、穗轴也可受害,其上的小穗不实。
谷粒瘟:谷粒上病斑的形状变化较大,一般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部灰白色。发病早时整个谷粒成灰白色的秕谷;发病晚时谷粒不饱满,表面形成明显病斑。
此外护颖上亦能感病。产生淡灰色或黑色斑点。
(二)病原
1、学名: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属子囊菌亚门,仅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自然界尚未发现。无性世代为灰梨孢菌(Pyricularia oryzae Cav.),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真菌,稻梨孢属。
2、病原形态:病菌以分生孢子侵染水稻为主。病斑上灰绿色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一般3—5根,成束从气孔伸出,一般不分枝,有2—3个分隔,分隔外细缢,基部稍膨大,先端曲折,在曲折处生有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脱落后其疤痕明显;基部淡橄榄色或略带褐色,愈至上端色愈淡。分生孢子洋梨形,顶端尖,基部钝圆,有脚孢突起;初形成时无分隔,成熟后通常具有2个分隔,分隔处细缢,无色或呈淡橄榄色,多数集结时呈灰绿色。
3、病原生物学:稻瘟病菌喜高温。菌丝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8,适宜温度为26℃-28℃。分生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为IO℃-35℃,最适宜温度为25℃—28℃。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28℃。病菌侵入适温24-30℃病菌对低温和干热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对湿热的抵抗能力差。病菌对湿度要求较高。空气中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时,对病菌分生孢子产生、萌发和侵入最为有利。影响孢子形成和萌发主要条件是相对湿度。分生孢子的形成要求相对湿度在93%以上,相对湿度越高分生孢子形成的速度越快,数量越多。孢子必须有水滴存在并且相对湿度在96%以上时才能良好萌发;如空气湿度饱和而无水滴存在时,萌发率下降到1%以下;相对湿度在90%以下时不能萌发。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经6—8小时即可形成分生孢子;经2-3小时分生孢子即可萌发;在适宜的条件下,经6-10小时病菌即可完成侵入。分生孢子的形成要求光暗交替的条件;直射阳光有抑制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芽管及菌丝体生长的能力。稻瘟菌在培养液或发病重的病株组织中可产生五种毒素,即稻瘟菌素(Piricularin)、吡啶羧酸(Picolinic acid)、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稻瘟醇(Pificul01)及香豆素(Coumarin)。这些毒素对稻株有抑制呼吸和生长发育的作用。
4、病原菌生理分化现象:在全国有七群43个中国小种。
(三)侵染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稻草和稻谷上越冬,南方稻区分生孢子亦有越冬能力,稻种带菌率高,播种后易引起苗瘟。但在黑龙江省分生孢子不能越冬。种子上的越冬病菌在黑龙江省因早春气温低,一般不发生苗瘟。所以黑龙江省叶瘟的初次侵染菌源主要来自越冬的病稻草,次为病秕谷或病稻谷。在稻草上的菌丝体越冬后,当来年春季气温上升到15℃以上,相对湿度在93%以上,一遇雨湿便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并不断地连续产生,直至病稻草完全腐烂为止,因此离病稻草近的稻田,叶瘟发生得早而重。病稻谷尤其病秕谷,也可产生分生孢子,侵染水稻引起叶瘟。所以病稻谷等虽然在黑龙江省不能引起苗瘟,但却是叶瘟的初次侵染来源之一。分生孢子传播到叶片上萌发,形成压力胞,再长出侵入丝直接侵入组织。病菌也可从伤口侵入,但通常不从气孔侵入。叶瘟发生后,病叶上产生分生孢子主要靠气流传播(雨水、灌溉水和昆虫也可传病,但是次要的),进行扩大再侵染。拔节后,病菌侵人茎节而引起节瘟。抽穗后,在穗颈处的分生孢子发芽后从鳞片状的苞叶侵人;在枝梗上的分生孢子则从穗轴分枝点附近的长形细胞侵入,引起穗颈瘟和谷粒瘟。
(四)发病条件:
稻瘟病是一种气流传播、具有多次再侵染、与环境和品种关系密切的病害。在一定栽培管理、品种的条件下,稻瘟病的大发生决定因素是当年的温度、雨湿和日照。在黑龙江省稻瘟病有两次发病高峰,一次是叶瘟,一次是穗颈瘟。
1.品种抗病性水稻品种间抗病性有显著差异,所以大面积种植品种的抗病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病害发生程度。有些品种过去表现抗病,因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有些年份发生较重;另外,有些常年种植的品种,常常表现抗病,但由于大多为垂直抗性品种,如一旦生理小种变化,也丧失了抗病性,对产量影响很大。
多数品种在大田推广后3-5年便失去抗性。原因有两方面,菌株致病性变异和品种抗病性退化。病菌变异途径:1)突变。2)菌丝融合。3)准性重组。4)有性重组。5)迁移。6)寄主定向选择。故对种植的品种应经常注意其抗病性变异问题。
水稻生育期不同,抗病性也有明显差异。水稻四叶期至分蘖期以及抽穗期最易感病。稻叶对病害的抵抗性因出叶日数增加而不断提高,出叶当天最易感病,5天后抗病力迅速提高,所以水稻分蘖盛期,新叶增长速度最高时最易感病。穗颈瘟抗病力最弱是在抽穗始期,出穗后一周抗病性逐渐增强。易于感病的生育期,与适合发病气候条件相吻合,是构成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在不同类型的水稻中,籼稻较抗侵入,粳稻较抗扩展,但每一类型水稻的品种间抗病的差异很大,存在着高抗至高感类型。
水稻抗瘟性的机制主要表现在植株的形态、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等方面。
①稻株的叶片宽和披张度大时,有利于分生孢子的降落,同时株型披散容易增加田间相对湿度,叶片上的水滴不易迅速消失,从而增加病菌侵染机会。
②稻株表皮细胞的硅质化程度和细胞膨压度高,有阻碍病菌穿透、入的能力,从而提高品种的抗病性。表皮细胞的硅质化程度和细胞膨压度主要与田间水肥管理条件密切相关,施用富含硅酸盐的肥料(如草木灰、矿渣等物质),以及合理排灌,可增加稻株硅质化程度;过多施用氮肥,增强原生质的透水能力,而使细胞膨压降低。另外,品种间也有差异。
③稻株体内可溶性氮化物的含量高,抗病能力较低。稻株内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可溶性氮含量高时,为病菌提供有利的营养条件,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而且稻株细胞积累可溶性氮过多时,则贪青徒长,组织柔弱,叶片披垂,也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因而表现感病。如果稻株内蛋白质氮(非可溶性氮)较多,则抗病性增强。因此,凡合成蛋白质氮机能旺盛的品种和体内可溶性氮形成与积累少的生育时期,其抗病也较强。
④稻株内多元酚含量高时,抗病性增强。
⑤稻株受病菌侵染后表现过敏性反应的品种,抗病强。抗病品种的细胞在菌丝侵入初期迅速发生过敏性反应变褐坏死。坏死细胞充—满树脂状物质且不收缩,使病菌被限制在侵染点细胞中不久即死亡,因而所引起的褐色小斑不再扩大。过敏性反应是品种抗扩展的主要机制,常在抗病品种上产生,是鉴定抗性品种的主要标志。这种褐变过敏性反应,是水稻组织中的多元酚经多酚氧化酶氧化为醌,再与氨基酸缩合而成黑色素所致。稻瘟病菌所产生的毒素有抑制褐变的作用,但抗病品种中稻株内的绿原酸和阿魏酸含量高,这两种多元酚可以与病菌产生的毒素(稻瘟菌素和吡啶羧酸)结合成复合体而呈无毒状态,使寄主细胞原生质保持正常的机能,褐变反应能迅速进行,因此,褐变不是直接起抗病作用,而是绿原酸和阿魏酸等在植株体内起了抗病作用的结果。⑥感病品种不产生褐点型病斑。感病品种受侵染后,利用寄主细胞内的淀粉酶和蛋白质酶使稻株内的淀粉和蛋白质水解成糖类和氨基酸。病菌从中取得良好营养,迅速扩展蔓延,而且稻株内可溶性氮和某些还原物质(如维生素C、谷胱甘肽等)含量的增加又可延缓褐变速度;病株呼吸作用显著增强大量消耗碳水化合物,甚至绿原酸等也被利用消耗,褐变反应很缓慢。当病斑扩展后,病斑周围变褐,而中央部分的细胞组织受害收缩,最后死亡崩解。
2.栽培管理在栽培措施中与病害关系最密切的是施肥和灌水。
(1)施肥:在氮、磷、钾三种肥料中,一般是施用氮肥过多,可降低抗病力。因为氮肥施用过多,可使稻株矽化作用减弱,表皮细胞厚度变薄,植株生长柔弱易受感染,所以氮肥施用不当,或过多偏施时极易诱发病害的发生和加重。增施钾肥可以提高抗病性,从而减轻发病;但氮肥施用过多时,增施钾肥不但不能抑制发病,反可起到加重发病作用。磷肥一般影响较小,但土壤缺磷,或冷水灌溉地区,增施磷肥可以减轻发病。所以氮、磷、钾三种肥料要配合得当,并要合理施用,才能减轻发病。
(2)灌、排水:灌水一方面影响田间小气候,另一方面又影响水稻的抗病性。长期深水灌溉,田间湿度高,有利病菌繁育和侵入,而且造成根部氧气不足,稻株生长不良,抗病力降低,会加重发病。实行浅水勤灌,或根据水稻生长情况,适时进行灌、排水,以及落水晒田等,以控制水稻营养生长,可减轻发病。如生长期缺水受旱,灌不上水也会加重发病。尤其孕穗及抽穗期间缺水干旱,穗颈瘟及节瘟均易发生。黑龙江省气温低,水温也低,所以近山冷水灌区或者人水口处,病害常常发生重。另外,地势不平,稻田处于低洼地内,地块水层深浅不匀,整个地块不能及时排水晒田等,均有助病害的发生。
3.菌源当年越冬菌量的多少及稻田离菌源供应地的距离,均直接影响到病害发生程度。一般菌源量大,稻田距菌源近,病害发生重。田间发病后,离发病中心越近,病害也越重。
4.气象条件在黑龙江省叶瘟大发生条件是在水稻分蘖期,如温度下降,7月上旬平均气温在10~(2以下,7月中旬平均气温在19'C以下,旬日照时数60小时以下,则水稻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抗病力下降,到7月下旬至8月上旬平均气温20℃左右,此期多雨,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旬日照时数60小时以下,叶瘟将会流行。不具备上述条件,叶瘟发生轻。穗颈瘟大发生条件是在叶瘟发生的基础上,8月中、下旬温度低,降雨多,相对湿度85%以上,旬降雨量50毫米以上,有利于病菌繁殖,给后期侵染提供一定数量菌源,接着水稻抽穗扬花期温度又下降到18℃以下,水稻生长不利,穗颈瘟往往发生重。此期温度高且少雨,穗颈瘟发生轻。总之,多雨、寡照、温度低的年份病害发生严重。因为上述条件对水稻生长发育不利,使抗病性下降,但对病菌产生孢子、孢子萌发、侵入是有利的,所以多雨、寡照、温度低是促使黑龙江省稻瘟病大发生的主要气候因子。
(五)防治方法防治稻瘟病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较高的防治效果。
1.消灭越冬菌源对病稻草及病秕谷要在春季之前,彻底处理干净,以消灭越冬菌源。收割时发病田的稻草单放,并及时处理。对散于田间、场院及田旁的病稻草亦应处理干净。以减少病菌孢子传播为害。
播种应从无病田选种,有病种子在播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2.选用抗病品种因为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所以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经济有效措施。但应注意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品种,如空育131、合江19等品种较抗病。品种的抗病性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尚应注意本地病菌生理小种分化问题。
3.加强栽培管理为了提高植株抗病性,尤其肥、水管理对抗病性影响最大。
(1)合理施肥:追氮肥宜早不宜迟,追肥时,全部或大部分化肥应在分蘖初期施用,以促进分蘖,加速生长。底肥要施匀、施足,以免诱发病害,形成发病中心,以至导致病害扩展蔓延。此外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抗病力。但一定注意氮、磷、钾肥要合理配合,尤其施用硅酸钙、硅酸镁等硅质肥料更有助提高抗病力。
(2)灌溉:应根据水稻生育阶段不同而采取的灌溉方法也不同。苗期宜浅灌,以利于培育壮苗。在叶瘟有发生趋势,对生长繁茂或徒长的田块,应根据气候条件,进行排水晒田,进行蹲苗,以促进组织坚固,增强抗病力。
4.药剂防治适期应用药剂防治效果良好,而指导适期防治的关键是做好病害预测预报工作。一般防治适期是
①叶瘟防治应着重保护分蘖盛期,自水稻分蘖期开始勤检查,如发现发病中心,或零星出现急性病斑,应立即喷药一次,若病势仍在发展应过5—7天再喷药一次。
②穗颈瘟防治着重保护抽穗期,根据测报估计有可能发病的稻田,应在孕穗末期(破肚抽穗时)、齐穗期各喷一次。防治用的药剂有①20%三环唑(比艳)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25—1.5千克;
②40%稻瘟灵(富土l号)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125;1.5千克;③21.2%加收必热(春日霉素+稻瘟酞)水剂,每公顷用药1.125—1.5升。上述药剂,不论用飞机、机械、人工喷雾,均以喷洒均匀、周到为标准,据此确定对水用量。
二、水稻恶苗病(Rice bakanal disease)
水稻恶苗病俗称“徒长病”等。遍及世界各水稻产区,在我国各主要稻区都有发生,为害较重。黑龙江省水稻产区均有发生,在一些地区发生较重,对产量有一定影响。因此,必须进行种子处理。
(一)症状整个水稻生育期均可发生。
水稻播种后就可发病,带病重的种子于发芽后不久即可枯死。一般病苗尚可生长,当幼苗长到3-4厘米时才开始表现症状,6-10厘米时症状更为明显。
幼苗:病苗比健苗纤细而高,呈淡黄绿色,叶片及叶鞘狭窄而长,根部发育不良,根毛数减少。有的很快枯死,在死苗近地面部分生有淡红色或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有的苗期外表不显症状,成株以后再表现症状。
成株期:病株也比健株长的细长,分蘖少,叶片及叶鞘亦呈淡黄绿色,节间长而节部弯曲,根部发育不良,多从下部节上倒生许多不定须根。多数于孕穗期枯死,少数虽能结实,但穗小而粒也小,有的多为秕粒。枯死病株的茎秆上亦密生淡红色或白色粉状物。
谷粒:重者谷粒变褐,不饱满,或在颖壳接缝处产生淡红色的粉状物;感病轻者仅在谷粒基部或尖端变为褐色;有的外表全无病变,但内部却有菌丝体潜伏。
(二)病原学名:恶苗病菌为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sawad)Wr.],属子囊菌亚门,球壳目真菌,最常见者为无性世代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属半知菌亚门。
病原形态:分生孢子有大、小两种类型。小型分生孢子为卵形、椭圆形、纺缍形,五色,单胞,极少多胞,。大型分生孢子细长,镰刀形或长纺缍形,五色,两端尖,有0—7个分隔,通常为3-5个。大分生孢子散生或群生于孢子座上(图1.2)。无厚壁孢子。菌核深蓝色,球形,直径80-100微米。
病原生物学:病菌菌丝体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3℃-39℃,最适温度为25℃-30℃。侵染寄主以35℃'为最适宜,并以31℃时诱发徒长病状最为明显。分生孢子在25℃的水滴中,经5—6小时即可萌发。
这一病菌喜高温,因此在植株抽穗前后3周时最易感病,有较高的温、湿度时种子受侵染率较高。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恶苗病菌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可以分泌赤霉素(Gibberellin)、赤霉酸(Gibberellicacid)、镰刀菌酸(Fusaricacid)、去氢镰刀菌酸(Dehydrofusarcacid)和脉镰刀菌素(Vasinfusarin)等物质,其中赤霉素和赤霉酸引起稻苗徒长,并抑制叶绿素形成,对其它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而且几乎没有专化性,现已被广泛培养而利用在农业生产上,以促进各种农作物、蔬菜的增产。而镰刀菌酸和去氢镰刀菌酸则有抑制稻株生长的作用。
(三)侵染循环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病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被害株上的分生孢子和菌丝体亦有越冬能力,但不是主要的初次侵染来源。带病种子播种后,幼苗就会受害,重者幼苗枯死。健康种子发芽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从芽鞘侵入而引起发病。一般病株中菌丝体会蔓延到全株,但不扩展到花部。感病或枯死病、株表面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在水稻开花时,分生孢子侵染稻粒,并侵入胚乳、颖、护颖,而使种子带菌。在被害粒内或外颖合缝处产生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座。在脱谷时,穗部的分生孢子也会沾染种子,病菌便在种子表面越冬。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一般种子田未及时收割与脱谷,由于增加了带菌与侵染机会,因为此病一般均从伤口侵入,播种受伤种子比播未受伤种子发病重;秧田灌水不及时,缺水受旱,发生龟裂,使秧苗根部受伤,或拔苗时由于秧田缺水使根部损伤,这种秧苗移栽于本田发病重;旱秧比水秧发病亦重。
(五)防治方法因为该病主要由种子带病引起,因此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留无病种子和做好种子处理,是防治关键。
1.建立无病留种田留种田选无病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留种田及附近一般生产田,发现病苗或病株应及时拔除,以免传播蔓延。留种田应单收、单打、单贮。
2.种子消毒处理进行种子消毒是防治该病的最有效措施。常用药剂有:(1)35%恶苗灵胶悬剂250倍液(即200毫升药加水40升)浸种。水温lO℃—15℃浸种5-7天;水温16℃以上浸种3—4天;水温20℃l~2_k浸种2-3天,每天搅拌2—3次。
(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千克加45%代森铵水剂1.6升,加水800升,水温在15℃以上,浸种4—5天,每天搅拌2—3次。
(3)25%施保克乳油,公顷用种子量用药30毫升,对水3000—4000倍液,浸种48小时。一般浸种水位应超出种子10厘米(种子量与药液比为1:1.5-1:2.0倍为宜),早晚各。—搅拌一次,浸种至少3天以上,一般根据水温而定,水温低,浸种时间长,水温高,浸种时间短。浸后带药直接播种或催芽播种均可。
3.拔除病株结合田间作业及时拔除病苗或病株,防止传播蔓延。
4.农业措施注意防止幼苗、种子受伤,减少病菌侵染。如育秧时防止缺水受旱,损伤稻根;拔秧前先灌水湿润,防秧根受伤;在脱谷时,注意脱谷机转数与间隙,防止种子外壳受伤,均可减轻发病。
三、水稻细菌性褐斑病(Ricebacrerialbtownspot)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又名细菌性鞘腐病,是一种发生于我国东北部稻区的细菌病。在黑龙江省水稻产区均有发生。
(一)症状主要发生于叶片、叶鞘和穗部。
叶片:病斑初期为水渍状褐色小斑点,扩大后呈纺缍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赤褐色,边缘有黄色晕纹;最后病斑中心褪为灰褐色,组织坏死,但不穿孔。病斑常愈合一起形成大形条斑,使局部叶片枯死。当病斑发生于叶片边缘时,沿叶脉扩展成赤褐色长条形病斑。
(二)病原:
褐斑病原细菌(Pseudomonas oryzicola Klement.)为假单胞杆菌属。病菌在20~(2-30~(2间生长发育良好,适温为25℃-30~(2,35℃以上不发育。病菌除为害水稻外,尚可为害野稗、狗尾草、鹅冠草、细画眉草等十余种杂草。
(三)侵染循环:
病菌在病株残体、种子以及各种野生寄主(杂草)上越冬,种子上病菌,播种后直接为害幼苗;杂草上越冬的病菌先为害杂草,而后再借风、雨传播为害水稻,病原细菌除可借风、雨传播外,灌溉水亦可传播。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自然孔口侵入的较少,故风口处稻叶及有机械伤口的叶片,有利于病菌侵入,常发生较重。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7-8月份天气阴冷再加上大风,或7月多雨均有利于病害发生。此外,栽培管理不当,施用氮肥过多,长期深水淹灌,稻株生长不良等,病害常发生较重。
(五)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品种间抗病差异明显,注意选育与选用抗病品种,用于生产。
2.消灭菌源铲除田边杂草(尤其野生寄主)作积肥,并于7月以前清除田间及池埂上杂草,并及时处理病稻草,进行种子消毒等,目的是减少菌源,减轻发病。
3.药剂防治有的地区用土霉素等抗菌素防治,但成本高,所以应筛选有效药剂用于大面积防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稻苗立枯病(Rice wilt)
稻苗立枯病是寒地水稻塑膜旱育苗和大棚盘育苗常见的重要病害。严重发生时,会引起秧苗成片枯死甚至全床毁苗。在气候失常、管理不当的条件下易诱致本病发生,造成危害。
(一)症状因病原种类、危害时期和环境条件不同,发病症状较为复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芽腐: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芽或幼根变褐色,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
针腐:多发生于立针期至2叶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展,基部变褐,有时叶鞘上生有褐斑,根也渐变黄褐色。种子与茎基交界处生有霉层,茎基软弱,易折断,秧田中常成簇成片发生。
黄枯:多发生于3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逐渐萎蔫枯黄,仅心叶残留少许青色。初期茎基不腐烂,根毛稀少或无,可连根拔起;以后茎基变褐甚至软腐,心叶易被折断。
青枯:多发生于3叶期前后。病苗最初不吐水,在天气骤晴时迅速出现青枯,心叶及上部叶片“打绺”,叶色青绿,最后整株萎蔫,在本田中有成片枯死。其余同黄枯。
(二)病原稻苗立枯病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引起。主要有镰孢菌属中的尖孢镰孢菌
、禾谷镰孢菌、木贼镰孢菌和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等。此外,还有蠕虫菌属和腐霉菌属少量的真菌。
(三)侵染循环:
镰孢菌一般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在多种寄主的残体及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危害。丝核菌是以菌丝和菌核在寄主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靠菌丝蔓延于幼苗间传播,侵染危害。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引起稻苗立枯病的几种病菌都在土壤中普遍存在,营腐生生活。其数量消长和侵染能力虽受环境条件及土壤中拮抗菌的影响,但主要与水稻在不良条件下生长衰弱、抗病力降低有关。凡不利于水稻生长和削弱幼苗本质的因素,都有利于诱发立枯病的发生危害。
1.气候条件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尤以低温影响最大。水稻是喜温作物,发芽最低温度为10T;—12℃,幼苗生长最低温度为13~(2,最适温度为20℃—25℃。如果日平均气温低于12℃-15℃,秧苗生长受阻,抗病力显著削弱。而病菌在10℃以下也能进行侵染。持续低温或阴雨后暴晴,土壤水分不足,幼苗生理失调,也常导致病害急剧发生。
2.种子质量和生活力受伤、受冻、催芽过长、生活力差的种子抗逆力很弱,易于受害。
3.秧田条件和管理床土粘重、偏碱、播种过早、过密、覆土过厚以及施肥、灌水和通风等管理不当,都有利于立枯病的发生。
(五)防治方法
1.精心选种与晒种,提高催芽技术种子要纯、净、健,浸种前要认真晒种,提高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浸种催芽应掌握在气温基本稳定在10℃以上进行,催芽时要掌握好温度和水分,力争稻芽齐、匀、短、壮。
2.提高育苗技术,加强苗床管理床土要选择有机质含量高、肥沃、疏松、偏酸性的土壤;施足基肥,腐熟好可用工业硫酸等调节酸碱度至pH值4.5~5.5。用经精选和消毒的种子播种。播种要均匀,防止过密和覆土过深。苗床管理的关键是掌握好水份和温度条件,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秧,防止徒长。旱育苗,翻前要浇透水,播后注意保湿、保温,促使出苗;并做到早期通风炼苗,防止徒长。
3.药剂防治播前土壤处理,可在做好床,浇足水的基础上,用30%恶霉灵(立枯灵或土菌消)水剂1000倍液,每平方米苗床用药液2—3升,用喷壶均匀浇洒床土,浇后即可播种。或于秧田发病前或秧苗一叶一心期至三叶期、发病始期,用上述药液浇洒,每平方米苗床用药液2-3升,不仅防病效果好,且有促进稻苗生育的作用。
五、水稻胡麻斑病(RiGebrownspot)
水稻胡麻斑病又名胡麻叶枯病,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建国前被视为国内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一般在缺肥缺水稻田内引起水稻生育不良时发病严重。随着水稻施肥水平提高和品种,更新,为害有所减轻,但仍常有发生,并造成一定危害。近年来,黑龙江省局部地区发生较重,并有逐年增长趋势。
(一)症状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植株地上部均能受害,而以叶片发病最为普遍,其次是谷粒、穗颈和枝梗。
叶片:首先出现褐色小点,后扩展成褐色至暗褐色,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的病斑,大小如芝麻粒,病斑边缘明显,外围有狭小的黄色晕环。后期病斑边缘褐色,中央变灰褐色至灰白色。每叶上病斑往往很多,常相互接合成不规则的大斑。当稻株缺钾时,病斑较大,称为大斑型病斑。
(二)病原无性阶段为稻德氏霉菌[Bipolaris oryzae(Breda.De Hann)Shoean],属于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菌。分生孢子梗常2-5个成束,从气孔伸出,基部较粗,暗褐色,愈向上颜色愈淡,不分枝,稍曲折,有多个隔膜。孢子散落后,顶端尚有屈曲状的孢子着生痕。分生孢子为倒棍棒形或长圆筒形,弯曲或不弯曲,两端钝圆,褐色,有3—11个隔膜,一般7-8个隔膜,
病菌的菌丝生长温度为5℃—35℃,最适温度为28℃左右。分生孢子形成的温度为8℃-33℃,以30'E左右最适。萌发的温度为2℃—40℃,以24℃—30℃最适。孢子发芽时不仅需要水滴或水层,同时相对湿度至少要在92%以上。分生孢子在环境适宜时,1小时内便可萌发,在湿度达到饱和,温度为20℃时,经8小时即能侵入寄主组织,在25吧—28℃时,4小时就能完成侵入过程。
(三)侵染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稻草与颖壳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和病草上越冬,成为初次侵染来源。播种病稻谷后,潜伏的菌丝体可直接侵害幼苗。在病草上越冬和由越冬菌丝产生的分生孢子,都可随风散布,在秧田和本田里引起初次侵染,病斑产生的分生孢子可进行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此病发生流行,受土质、肥水管理和品种抗病性影响较大,受气候影响较小。在缺钾发生赤枯病的田块,往往发生更重。
1.肥力土壤瘠薄缺肥时,发病重;特别是缺乏钾肥时,更易发病。
2.土质和翻耕一般酸性土、沙质土和泥质土发病重,并且逐年加重;在土壤缺水或积水田中,发病加重。生产实践证明,适当深耕的稻田发病轻。
3.品种和生育期品种间的抗病性有差异。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期,其抗病性也不一样,一般苗期易感病,分蘖期抗病性增强,但分蘖末期以后抗病性又减弱,此时因叶片内积蓄的养分迅速向穗部转运,叶片随之衰老,愈是下部的叶片愈易感病。
(五)防治方法由于水稻胡麻斑病的侵染与稻瘟病的基本相似,种子消毒、病草处理以及药剂防治等也与稻瘟病相同。应该注意的是,预防稻胡麻斑病应着重于增施基肥,及时追肥,并作到氮、磷、钾适当配合。沙质土可多施腐熟堆肥作基肥,以增加土壤肥力。病田施用钾肥,特别是出现大斑型病斑时,有较好的防病效果。
六、水稻纹枯病(Rice sheath blight)
水稻纹枯病分布很广,于1910年在日本首次报道后,目前在美国、南美的巴西和委内瑞拉、欧洲和非洲等国家的主要稻区均有发生,但以东南亚稻区受害更烈。在我国各稻区均有分布,以长江以南稻区发生普遍,危害也较大。在东北地区,辽宁省发生较重,已成为当地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黑龙江省近几年来也有所发生,并且逐年加重。稻株受害后,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
(一)症状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一般在分蘖期开始至抽穗前后发病最重。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能危害穗部和深入到茎秆。
叶鞘:初在近水面处生暗绿色,中央灰绿色,外围稍呈湿润状病斑。湿度低时,病斑边缘暗褐色,中央草黄色至灰白色。病斑多时,常数个相互接合成不规则云纹状大斑,导致病部上面的叶片发黄枯死。
叶片:病斑与叶鞘上基本相似。
(二)病原学名:稻纹枯病菌有性世代定为瓜亡革菌,属于担子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a solani Kuhn),属于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形态:菌核初为白色,后变暗褐色,球形或肾形,粘附在病斑的一面稍扁平凹陷,因而呈扁球形。菌核借少量菌丝联系于病斑表面,很易脱落(图1.5)。
生理特性:病菌菌丝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IO℃—38℃,最适温度为28℃-32℃。浮于水面的菌核在17℃时开始萌发,20℃时萌发率显著增高,30℃时萌发率可达96%。菌核萌发不需要经过休眠期或后熟期,即新产生的菌核,只要条件适宜就能萌发。侵染稻株的温度范围为23℃—35℃,但要求96%以上的相对湿度。此菌寄主范围广,自然条件下可侵染菊科,伞形科,田麻科,蝶形科,十字花科,柳叶菜科,苋科,蓼科,旋花科,唇形科,桑科,樟科,石竹科和禾本科等14个科50多种植物,其中重要的寄主作物有水稻,玉米,大麦,高粱,粟,黍,豆类,花生,甘蔗,甘薯,芋,菱南,紫云英,苕子,稗,莎草,马唐草和游草等。
生理分化:纹枯菌生理分化现象明显,台湾省应用16个鉴别寄主,鉴定出7个培养型和6个生理小种。
(三)侵染循环纹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田边杂草及其他寄主上越冬,水稻收割前及收割过程中,大量菌核落入田中,成为次年的主要初侵染源。春天灌水耕耙后,越冬菌核漂浮于水面,插秧后菌核附在稻丛近水面的叶鞘上,遇适温、高湿条件下,菌核萌发长出菌丝,从叶鞘内侧表皮的气孔或直接穿破表皮侵入。沉在水中的菌核萌发伸出的菌丝,也可侵染稻株水下的及水面上的叶鞘。发病后形成的病斑,还可产生气生菌丝和菌核进行重复侵染,使病害扩大蔓延。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受病菌数量、气候条件、肥水管理、品种抗病性和稻株生育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栽培管理凡偏施、迟施氮肥的,稻株长势过旺,叶片浓绿披垂,过早封行、封顶、湿度增大,并且稻体内碳氮比下降。因而很有利于病菌滋生、侵入和蔓延。凡长期积水或深灌的田块,稻丛间的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蔓延。特别是孕穗至灌浆期保持深灌,病害更重。
2.气候纹枯病是一种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病害,在品种和栽培条件变化不大情况下,不同年份病害发生轻重主要受该年份温、湿度的综合影响,当日平均气温达22℃,又有雨和潮湿时,开始零星发病,在23℃—35℃并伴有相当湿度的情况下,有利于病情扩展,特别是在28℃—32℃和96%以上的相对湿度时最有利于本病蔓延危害。
3.菌源基数田间越冬菌核残留量的多少与初期发病程度有密切关系。越冬菌核残留量大,初期发病就较重。
(五)防治方法防治纹枯病必须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结合喷药保护。
1.打捞菌核,减少菌源在本田翻耕灌水耙平时,多数菌核浮于水面,混杂在“浪渣”内,被风吹到田边或田咱,可用打捞工具打捞“浪渣”,并带出田外深埋或晒干后烧毁。
2.湿润灌溉,适时烤田必须根据水稻生长发育状况和气候条件,在比较多肥密植的情况下;分蘖末期以前应以浅水勤灌,结合适当排水露田为宜;分蘖期及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促使水稻青秀老健。
3.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力总的要掌握基肥足、追肥早,基、追肥比例恰当的原则,在施肥种类上,要以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切忌过施、偏施氮肥。
4.适期喷药保护这是当前防治纹枯病的最主要措施。有:①5%井冈霉素水剂,每公顷用1.5升,加水150—300升超低容喷雾,或加水750升常,常规喷雾,或加水6000升泼浇。井冈霉素是当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特效药剂,残效期长,又无药害。井冈霉素还可与杀虫剂噻嗪酮或甲胺磷、杀虫双等农药混用。②20%稻脚青(甲基砷酸锌)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剂750克,可加水1500升喷雾,或加水6000升泼浇,或每公顷用7.5千克药剂拌细土300千克撒施。防治效果极好,残效期长,但对花粉母细胞有破坏作用,使用时要严格掌握在水稻孕穗前,以免发生药害。③20%担菌灵(灭锈胺)乳油,每公顷用药2.0—2.25升,对水喷雾。
七、稻曲病(Rice greensmut) 自学为主主要介绍小球菌核病、小黑菌核病和褐色菌核病的为害症状,其它几种菌核病的。
九、水稻白叶枯病(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水稻白叶枯病在19世纪末期首先在日本发现,目前成为亚洲稻米生产国的一个重要病害。在国外,日本、朝鲜、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和古巴。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生也较普遍。目前除新疆外,我国其他省、”区均已发现,但在许多水稻产区仍多是局部发生。一般受害后造成的损失为10%,严重的可达50%,甚至90%以上。实行检疫的省份有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上海、北京、山西、河北、河南、宁夏、贵州、甘肃和新疆。
(一)症状白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
成株期叶片:由于病菌的侵入时期、侵染部位、环境条件等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同。
①叶缘型病斑:是常见的典型病斑。发病多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出现暗绿色或黄色水渍状病斑,可达叶‘的基部和整个叶片,病斑边缘常呈不规则的波纹状,病健组织交界明显,最后病组织变为枯白色。 ②急性型病斑: 病斑暗绿色,扩展很快,病叶逐渐失水向内侧卷曲,呈青枯状,多见于叶片上部,不蔓延到全株。此种症状表示病害正在急剧发展。
③凋萎型病斑(又称枯心型病斑):多见于杂交系统及一些高感品种,常在移栽后20—25天出现。分蘖期典型症状为失水、青干、皱缩、卷曲。
④中脉型病斑:是一种系列侵染症状。水稻自分蘖期或孕穗期起,在剑叶或其下1、2叶,少数在3叶的中脉中部开始表现淡黄色症状。病叶两侧有时相互折叠。病斑沿中脉逐渐往上、下延伸,可上达叶尖,下达叶鞘,并向全株扩展成为中心病株。此种病株往往未抽穗即死去。
(二)病原学名:水稻白叶枯病菌为稻黄单胞杆菌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1shiyama)Swing],属于黄单胞杆菌属细菌。
形态与生理特性:病菌的菌体单生,短杆状,两端钝圆,极生单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不形成芽孢和荚膜。生殖温度范围为5℃—40℃,最适为25'C—30℃。病菌生长最适宜的氢离子浓度为中性偏酸(pH6.5—7.0)
(三)侵染循环白叶枯病的初次侵染来源,新病区以带病种子为主,老病区以病稻草为主。病菌从气孔,叶片的水孔或伤口,等处侵人。带菌苗或已呈现症状的病苗移至本田,以及病菌在移栽时或以后侵人的稻苗,到分蘖末期,在田间郁蔽荫湿和稻苗抗病力开始下降的条件下,就发展为中心病株。菌脓借风雨飞溅,或被淋洗后随灌溉水流窜,或随田间操作及昆虫等传播,不断进行再次侵染,扩大蔓延。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稻白叶枯病发生的先决条件是有足够的菌源。至于病害流行与否和流行强度,则受品种,抗性、气候条件和栽培因素等影响。
1.菌源白叶枯病的初次侵染源,在老病区主要是由病稻草等病残体进行传播的,新病区则多数是由于引种、调种和北方去南方繁种带回的带菌种子传人。
2.气候条件一般在气温25℃~30%,相对湿度85%以上,多雨,日照不足,风速大的气候条件下发生流行。20℃以下和33吧以上,发病就会受到抑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愈高,潜育期愈短,病害发展愈快。
3.栽培管理长期深水灌溉或水稻受淹,发病常较重,特别是拔节期以后更加明显,而且浸淹时间愈长,次数愈多,病害发生愈重。
偏施氮肥或施氮肥过多、过迟,不仅植株徒长贪青,株间通风透光差,湿度增加,造成适于发病的小气候。
4.品种及生育期在菌源充足环境适宜时,白叶枯病流行与否主要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在目前栽培的品种中,虽未发现免疫品种,但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有很大差异。
(五)防治方法
1.认真做好植物检疫工作
2.选用抗病或无病良种根据品种现状和发病表现,淘汰高度感病品种,尽可能选用发病较轻品种。
3.种子消毒
56℃恒温浸种10分种,200—1000倍液抗菌剂401或代森铵浸种48小时。0.5%盐酸浸种72小时,然后水洗至无酸性。
4.培育无病壮秧自无病田留种,或自无病区换种。搞好种子处理(参照稻瘟病),管理好带病稻草以控制菌源。
5.加强肥水管理要求渠系配套,单排单灌;做到不漫灌、串灌和深灌;防止过多、过晚施用氮肥,合理搭配磷、钾肥。
6.药剂防治
十三、水稻干尖线虫病 自学水稻干尖线虫病最早于1940年由日本传人天津市郊,随后传至全国各主要稻区,以浙江、江苏、山东、云南等省的局部地区发生较重,东北地区也有点片发生。一般发病田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达30%以上。在国外,日本、菲律宾、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美国、南美、俄罗斯、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喀麦隆、多哥、古巴、意大利、匈牙利、斯里兰卡等33个国家均有分布。在我国的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江苏、浙江、江西、安徽、陕西、辽宁、吉林、福建、台湾、新疆和黑龙江省五常市第三良种场。实行检疫的省份有黑龙江、云南和吉林。
十五、水稻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经济有效的措施。尤其是对一些由气流传播,容易大面积流行的病害以及发病时期正值雨季,喷药困难的病害,更显出了它的突出优点。防治稻瘟病应选用空育131、牡交17号、合江19、合江21号、东农112等品种,防治细菌性褐斑病可选发病轻的品种。
2.加强植物检疫工作凡尚未发现有稻白叶枯病、稻细菌条斑病、稻干尖线虫病和稻曲病发生的地区要严格控,制病害传人,引种时,必须经过植物检疫。
3.加强栽培管理加强栽培管理是防治水稻各种病害的重要措施,病害发生轻重及产量高低与栽培管理水平关系密切。水稻立枯病主要发生于水稻育苗期间,采用薄膜育苗,如遇持续低温,出苗晚,生长慢,昼夜温差大,病害加重;土壤偏碱、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有助于此病的发生。因此在防治上,应选择土壤偏酸,土质疏松、保水、肥性强的土壤作床土。稻瘟病和,水稻胡麻斑病的发生轻重与施肥措施关系密切,特别是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时期。注意水份管理,实行合理浅灌,防止深水淹灌与串灌,清理进水渠道,提高水温。清除田间病残体,消灭越冬菌源。
4.精选种子及种子处理许多水稻病害是种子传播病原物或病原物侵染种子使病害加重的,因此,精选种子及种子处理便成为减轻发病的重要措施。水稻恶苗病属种子传播为主的病害,防治上要建立无病留种田,留种田应远离一般稻田,种子要用药剂浸种。种子要精选,剔除秕谷和病粒。
5.药剂防治化学防治水稻病害是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有效措施,具有方法简便、成本低、见效快、效果好等优点。
(1)防治水稻恶苗病
①35%恶苗灵胶悬剂250倍液(即200毫升药加水40升)浸种。水温10~(2-15℃浸种5-7天;水温16'(2以上浸种3—4天;水温20'(2以上浸种2—3天,每天搅拌2—3次。
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千克加45%代森铵水剂1.6升,加水800升,水温在15℃,以上,浸种4—5天,每天搅拌2—3次。
③25%施保克乳油,公顷用种子量用药30毫升,对水3000-4000倍液,浸种48小时。一般浸种水位应超出种子10厘米(种子量与药液比为1:1。5—1:2.0倍为宜),早晚各搅拌一次,浸种至少3天以上,一般根据水温而定,水温低,浸种时间长,水温高,浸种时间短。浸后带药直接播种或催芽播种均可。
(2)防治水稻立枯病:播前土壤处理,可在做好床,浇足水的基础上,用30%恶霉灵(立枯灵或土菌消)水剂1000倍液,每平方米苗床用药液2—3升,用喷壶均匀浇洒床土,浇后即可播种。或于秧田发病前或秧苗一叶一心期至三叶期、发病始期,用上述药液浇洒,每平方米苗床用药液2-3升,不仅防病效果好,且有促进稻苗生育的作用。
(3)防治稻瘟病:在水稻易感病期及发病前喷药,防治用的药剂有:
①20%三环唑(比艳)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125—1.5千克。
②40%稻瘟灵(富士1号)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125—1.5千克。
③21.2%加收必热(春日霉素+稻瘟酞)水剂,每公顷用药1.125—1.5升。喷洒上述药剂时,不论用飞机、机械、人工喷雾,均以喷洒均匀、周到为标准,据此确定对水用量。喷液量人工背负式喷雾器每公顷300升、飞机20-50升。如水稻叶瘟已发生,每公顷用20%比艳可湿性粉剂1.5千克或75%比艳可湿性粉剂300—400克或40%富士一号乳油1.0-1.5升对水喷雾。防穗颈瘟需在始穗期再喷一次。
第二章 麦类作物病害第一节 小麦病害(Wheatdiseases)
世界小麦病害共有200多种,其中中国报道的真菌病害有40多种,细菌病害3种,病毒病害9种,线虫病害3种。在东北三省共发现小麦病害20多种。常见有秆锈病、叶锈病、散黑穗病、赤霉病、根腐病、叶枯病、颖枯病,黑颖病、丛矮病(病毒病)等。其中根腐病、叶枯病、散黑穗病、颖枯病、黑颖病在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根腐病和叶枯病是造成黑龙江省小麦叶片提早枯死的主要病害。根腐病每年都发生较重,重病年份常使发芽率降低,以致造成保苗株数不足,使产量下降。赤霉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仅在个别年份(1960、1971、1991年)发生较重,特别在黑龙江省东部(密、虎、宝、饶)地区穗期多雨年份发生严重。叶锈病在黑龙江省普遍发生,并有逐渐上升趋势。过去虽有抗秆锈、耐秆锈品种,但在个别地区、个别年份秆锈病的发生较为严重。白粉病、丛矮病、黄矮病仅在少数地区发生,并有扩大趋势,今后应密切注意其泊长动态。条锈病和散黑穗病在个别品种中发病率较高,从全省来看有增长的苗头。检疫对象中的粒线虫病和腥黑穗病在极少数地区个别田块仍有发生。
一、小麦锈病(Wheat mst)
锈病俗称“黄疸”,是小麦生产中较为严重的病害,不但分布广,而且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我国过去曾有“黄疸丢一半”之说。小麦锈病有三种,即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黑龙江省以小麦秆锈病为主,小麦叶锈病次之,小麦条锈病一般很少发生。小麦秆锈病是黑龙江省分布最广、危害较重的病害,1948年佳木斯地区,1951年牡丹江地区大流行。1952年开始,黑龙江省推广了一批抗秆锈和耐秆锈品种.
使小麦秆锈病基本上得到控制,小麦产量也日益提高。目前,在某些年份、个别地区一些品种仍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有时还很严重,小麦叶锈病在黑龙江省发生也较普遍,近些年有逐年加重趋势。小麦条锈病仅在个别年份少数品种上有过发生。小麦严重感染锈病后,病菌夺取寄主体内营养,减少光合作用面积,尤其是大量孢子堆突破表皮,使植株严重失水,影响小麦生育和灌浆,因而造成麦粒瘦秕,降低产量和出粉率。发病越早,受害越重,产量损失也越大。
症状小麦三种锈病共同的症状特点,是在植株感病部首先产生褪绿色的黄色斑点,铁锈色夏孢子堆,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冬孢子堆。
三种锈病的症状主要可以从夏孢子堆来识别与区分。
秆锈病:主要发生于茎秆和叶鞘上,其次为叶片,严重时在穗部也有发生。夏孢子堆在三种锈病中最大,长椭圆形至长方形,深褐色,不规则散生,一般可穿透叶片,且叶片背面的孢子堆比正面更大。后期在夏孢子堆附近形成长椭圆形至狭长形、黑色的冬孢子堆,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黑色冬孢子。
叶锈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其次为叶鞘上。夏孢子堆比秆锈病小,呈圆形至长椭圆形,桔黄色,不规则散生,一般不穿透叶片,如穿透叶片,正面的孢子堆比背面的大或相仿。生长后期在叶鞘或叶背上可产生圆形至长椭圆形、扁平的、灰黑色冬孢子堆,成熟后表皮不破裂。
条锈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其次为叶鞘上、茎秆和穗部。夏孢子堆在三种锈病中最小,狭小至长椭圆形,鲜黄色,在成株上沿叶脉纵向排列成长条状,呈虚线状。夏孢子堆成熟后表皮开裂不明显。冬孢子堆短线状,扁平,浅黑色,常数个聚合,埋伏在表皮内,成熟时不开裂(图2.1)。群众用“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来区别三种锈病,
(二)病原学名:小麦秆锈病的病原菌为禾柄锈菌小麦变种
(Puccinia graminis Pers.Var.tritici Eriks et Henn.),
小麦叶锈病的病原菌为隐匿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Puccinia recondite Rob.Et Desm.f.sp.tritici Eriks.Et P.
Henn.)
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为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tritici Eriks),
均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病原菌可产生五种孢子,并且是转主寄生,五种孢子是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其中担孢子只能侵染转主寄主[秆锈菌的转主寄主为小檗,十大功劳;在国外,唐松草和小乌头是叶锈菌的转主寄主。
叶锈菌的转主寄主(唐松草和小乌头)在我国尚未被证实;条锈菌的转主寄主在自然条件下很少发病,其作用尚不清楚。我国的转主寄主在锈病流行中不起什么作用,以夏孢子多次侵染小麦完成其生活史。
形态:冬孢子形态特点做为锈菌的主要分类依据。
秆锈病菌:夏孢子单细胞,赤褐色或深褐色,长椭圆形,表面有较长的微刺,脱落的黍孢子无柄;冬孢子双细胞,棍棒状,粟褐色至黑褐色,分隔处稍缢缩,顶端厚略有圆锥状突起,有较长的柄。
叶锈病菌:夏孢子单细胞,黄褐色,圆形或近圆形,表面有微刺,无柄;冬孢子双细胞,短棒状,灰褐色至暗褐色,顶端扁平或倾切,柄极短。
条锈病菌:夏孢子单细胞,鲜黄色,球形,表面有微刺,无柄;冬孢子双细胞,短棒状,暗褐色,顶端扁平或倾切,柄较短。
小麦锈菌为活体营养生物(专性寄生菌),只能从活的细胞中获取养分,小麦锈菌的寄主范围很窄。
生理特性:叶锈菌、秆锈病菌菌丝体发育和夏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25℃,夏孢子萌发和侵入适温为18℃-22~(2。夏孢子不耐低温和高温,在东北和内蒙古冬季寒冷地区全部冻死。病害潜育期长短与温度有关。
夏孢子萌发和侵入都要求有水滴或水膜存在。如无水滴或:水膜,即使相对湿度达到90%~100%,也很少萌发或不能萌发。
叶锈病菌对环境的适应性比秆锈病菌和条锈病菌强,既耐低温也耐高温。它对温度的要求高于条锈病菌而低于秆锈病菌。所以在降雨少但田间湿度高的情况下,叶锈病比秆锈病和条锈病发生较重。 条锈病菌生长发育和夏孢子萌发需要较低的温度。菌丝体发育最适温度是13℃—16℃,夏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9℃~11℃,适温下的潜育期为10天左右。条锈病菌对湿度要求与秆锈病菌相同。小麦秆锈病菌具有毒力不同的类型,我国共鉴定出17,19,21,21C1,21C2,21C3,34,34C1,34C2,34C3,34CA,40,1:16,194,207和柯太1型共16个生理小种。
(三)侵染循环以秆锈病为例,在国外,病菌的典型生活史是在小麦和转主寄主小檗上分别产生五种类型的孢子。冬孢子在小麦病残体上越冬后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靠气流传播侵染转主寄主/小檗,在小檗的叶片正面产生性孢子器,叶片背面产生锈孢子器。锈孢子成熟后再由气流传播侵染小麦,在小麦上产生夏孢子。夏孢子再由风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扩展蔓延,到小麦快成熟时产生冬孢子。
在我国,转主寄主在病害流行中不起什么作用,以夏孢子多次侵染小麦完成其病害循环。小麦锈菌的夏孢子具有繁殖快,数量多,且可靠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的特点。例如秆锈菌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几天即可繁殖一代,一个夏孢子一代可以产生近百个孢子堆,释放出30万左右个夏孢子。由于夏孢子小而轻,很适于气流传播。只要稍有一点风,夏孢子即可从夏孢子堆中飞散于空中,菌源少和风力弱时,夏孢子只能传播到邻近的麦田。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秆锈病和叶锈病均是靠气流做高空远距离传播的病害。但每年发生得早、晚与轻、重决定于寄主植物本身、病原菌和环境条件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小麦品种对锈菌侵染的抵抗程度是决定锈病能否流行的主导因素。
1.温、湿度锈菌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夏孢子萌芽要求较高的湿度,甚至要求寄主表面有水膜、水开或结露、大雾条件下才能萌发侵入,尤其结露对夏孢子的萌发最为有利。在适宜的条件下夏孢子从萌发到侵入小麦只需几小时即可完成。秆锈病菌和叶锈病菌夏孢子萌发侵入和病菌在小麦体内的潜育期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温度高低不仅影响锈菌夏孢子的萌发和侵入,对潜育期影响也很大。所以黑龙江省六、七月份多雨、潮湿、多雾的年份,适于锈病的发生而且前期发病的小麦又给后期发病积累了较多的菌源,使锈病逐渐加重而流行。
2.栽培管理播期早晚直接影响小麦成熟的早晚,如适期早播,使小麦提前成熟,对发生较迟的秆锈病菌起到避病或耐病作用,也可减轻叶锈发生。一般多施肥并不一定加重锈病发生,而过多或过迟施用氮肥,往往加重锈病发生,一般施足基肥、种肥,早期追肥,并注意氮、磷、钾肥的适当配合,不但发病轻,产量也高。
3.菌源黑龙江省锈病菌源系来自南方的夏孢子。因此,南部地区锈病越重,发病时期越早,提供的菌源就越早、越多,黑龙江省锈病也就发生越早,发病越重。
防治指标
(六)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在黑龙江省虽然抗秆锈的品种较多,但因秆锈病菌的生理小种也较多,且常发生变化,因此,在推广抗病品种时必须加以注意。目前,黑龙江省各地推广的抗病品种多是抗生理小种21号小种群(21、21C1、21C2、21C3)的,但对34号生理小种群(34、34C1、34C2、34C3、34CA)和40号生理小种是感染的。因此,当34号生理小种群占优势时,一些抗21号生理小种群的品种将被侵染而表现感病,尤其40号生理小种一旦成为优势生理小种,黑龙江省大部分品种将受其为害。很多品种均属抗21号生理小种群的品种,还有些品种对21号和34号生理小种群虽属抵抗的,但不抵抗40号生理小种。所以,今后在选育和推广抗病性品种方面,除了对目前占优势的21号生理小种群有抵抗以外,尚应注意34号生理小种群和40号生理小种的变化,注意秆锈病菌生理小种的群体结构的变化。抗叶锈病的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由于过去重视的不够,所以推广的抗病品种主要是抗秆锈病的,而对叶锈病多数表现为感病,所以叶锈病在大面积生产影响产量很大。今后选育良种时,应注重选育兼抗秆锈病和叶锈病的品种,这项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药剂防治依据锈病的预测预报结果,在预测锈病有可能流行时,应于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喷药时要求早喷,及时喷,喷时要均匀、细致、周到,以提高防治效果。目前常用药剂为25%粉锈宁(百理通、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5千克,对水喷雾。
3.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如适时早播,合理施肥,合理密植以及建立种子田等,以减轻其发病。尤其适时灌、排水更具有重要作用,如低洼易涝地,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可减轻发病;锈病发生后如能及时灌水,以补充由于病斑蒸发量增大所造成的大量水分的消耗,对减少损失的作用很大。
二、小麦赤霉病(Wheat scab)
小麦赤霉病于1884年史密斯在英国首先报道,随后德国、美国、日本和中国等相继报道。全世界各麦区均有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小麦赤霉病分布于全国各小麦种植区,主要发生于小麦穗期湿润多雨地区。我国以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和黑龙江等省发生最重。黑龙江省则以饶河、虎林、密山、宝清、集贤、富锦、萝北等县发生较重。
赤霉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地影响小麦产量,而且降低小麦品质。感病麦粒内含有毒性物质,人畜吃后,可引起人、畜中毒,发生呕吐、腹痛、头昏等现象。
(一)症状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腐烂和穗枯。在黑龙江省为害最重的是穗枯。
幼苗:被害时,根鞘及芽鞘变褐,地上部叶色黄绿,重者幼苗未出土即死亡。
茎秆:发生于茎的基部,初变褐,湿润状,后期整株枯死;拔取病株则在茎基腐烂处折断,断口处呈褐色,带粘性,常贴有菌丝和泥土等物。
穗部:常是1-2个小穗被害,有时很多或全穗被害。
被害小穗最初在基部变水渍状,渐失绿褪色而呈褐色病斑 明显的粉红色霉层(分生孢子) 后期病部出现紫黑色粗糙颗粒(子囊壳)。
一个小穗发病后,不但可以向上、下蔓延,为害相邻的小穗,并可伸人穗轴内部,使稿轴变褐坏死,使上部没有发病的小穗因得不到水分而变黄枯死。
(二)病原学名:小麦赤霉病菌为玉蜀黍赤霉菌[Gibberella Zeae(Schw)Perch],属于子囊亚门,赤霉属,无性世代为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属于半知菌亚门,廉孢菌属,此外,黄色镰孢菌和燕麦镰孢菌等多种镰孢菌也可以引起赤霉病。
形态:
生理:禾谷镰孢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3—35'C,最适温度为24℃、-26℃,子囊壳形成的温度为5℃—35℃,子囊和子囊孢子形成温度为13—33℃,而形成子囊壳至子囊孢子成熟全过程的最适温度为20℃—25℃。自然界子囊壳产生的最低日平均气温为5℃,子囊孢子成熟的最低日平均气温为IO℃。分生孢子产生的温度范围为4℃-34℃,最适温度为24℃—28℃;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4℃-32℃,最适温度为28℃。
在温度满足的前提下,田间表土湿度达70%—80%,处于湿润状态的病残体能很快产生子囊壳和子囊孢子。
子囊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光照和通气条件,而子囊孢子形成则不受光照的影响。相对湿度99%以上子囊孢子才能释放,有水滴存在的情况下,子囊孢子释放速度最快。在自然条件下,水滴存在对病菌孢子的发芽有利,而分生孢子的萌发要求96%以上的相对湿度。由于子囊孢子对低温抵抗力很强,所以在黑龙江省能顺利越冬。附着于病穗上的分生孢子,亦有越冬能力。
寄主范围:本菌除为害小麦外,尚可侵染大麦、燕麦、水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以及鹅冠草等禾本科杂草,此外,可以侵染大豆、棉花等。病菌腐生能力强,麦收后可继续在稗草、苣买菜、麦秸、玉米秆、稻草、豆秆等植物残体上生存并形成大量子囊壳。
(三)侵染循环小麦赤霉病菌以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各种寄主植物的残体上越冬,带病种子也是重要的越冬场所。病残体上的子囊壳以及分生孢子和带病种子是第二年发病的初次侵染源。种子带病和土壤带菌是造成苗枯的主要原因,但以前者作用最大。小麦抽穗后,以扬花期最易受病菌侵染。扬花期接种发病率高,与病菌的侵染方式有关,即该病菌侵染小花主要是花药上的孢子萌发后菌丝蔓延进入颖壳内,麦穗其它各生育时期不具备这一条件,虽仍可侵染发病,但侵染率很低,潜育期也较长。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黑龙江省赤霉病的为害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包括四个时期),第一个阶段为小麦生长发育阶段(包括苗期和穗期);第二个阶段为小麦收割以后阶段(包括堆垛期和晒场期)。
1.苗期影响苗期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种子带病程度、土壤带菌量与土壤温、湿度。种子感病重,土壤含菌量大、幼苗被害重。因此种子不进行消毒,重茬地,病苗率高,烂种多,严重地影响保苗株数。此外,整地质量差,保墒不好幼苗出土慢均可加重苗病的发生。
2.穗期影响穗期发病轻重的主要因素是菌源数量和小麦开花到乳熟期的降雨和湿度。穗腐发生轻重的条件有如下几个方面:
(1)侵染时期:小麦自抽穗到收割整个穗期均可受害,但以开花期感病率最高,分析其原因与花粉提供孢子萌发所需营养和颖片开张有利于病菌侵入有关。
(2)菌源:穗期的菌源是多方面的,但以越冬后的子囊孢子和当年产生的子囊孢于为主要的初次侵染菌源。越冬菌源量和孢子释放时间与田间病害发生程度的关系十分密切。菌源量大病害加重,因此有充足菌源的重茬地块和距离菌源近的麦田发病严重。
(3)气象条件:小麦抽穗扬花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的降雨日数、降雨量和相对湿度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其次是日照时数。小麦抽穗期以后降雨次数多,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日照时数少是构成穗腐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开花到乳熟期多雨、高温,穗腐严重。此外,穗期多雾、多露也可促进病害发生,所以山区比平原地区病重。
(4)栽培耕作技术:不良的栽培耕作技术可导致病害加重,如小麦田中杂草多,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麦收后不能及时翻地,或翻地质量差,田间遗留大量菌源,来年病重。此外,小麦成熟后不能及时收割,天气久雨不晴,继续站秆时间过久,不仅产量低、品质下降,赤霉病仍可继续发生。
3.堆垛期人工收割后如遇多雨年份,病害可继续在垛内蔓延,从而迅速传播为害健穗以致造成霉垛。造成霉垛的主要原因是麦秸潮湿,或麦捆内夹有青草,或垛内漏雨,致使垛内温度和湿度增高,病菌继续在垛内为害。
4.晒场期由于收割时短期内大量籽粒进入晒场,常因不能及时晒干出场,籽粒在晒场内发热而引起霉堆。此现象发生除与籽粒带菌率高有关外,与入场后遇有多雨天,不能及时出风、晾晒有关。此外,霉堆还与晒场质地有关,土质晒场在阴天有反润现象,赤霉粒增加得快。
(六)防治方法根据赤霉病在各阶段、各时期发生的特点不同,应采取不同措施。
1.苗期和穗期
(1)消灭越冬菌源:采取一切措施消灭初次侵染菌源,对减轻苗期和穗期发病作用很大。机械收割要将麦秸及时烧掉或拉回,以减少田间菌源数量。麦芋子也应收集成堆并烧掉。脱谷点和晒场上的麦芋子和病粒要及时处理。收割后要全部深翻,并注意翻地质量,翻垡要扣严以利病残体的腐烂,减少菌源。
(2)轮作:由于连作地菌源多,所以苗枯和穗腐均重,麦田应进行1—2年轮作。
(3)种子精选:用扬场机、清选机等精选种子,减少种子的带菌率。
(4)加强田间管理:做到田间无杂草,无积水,早施追肥等。
(5)选用抗病品种:虽无高抗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程度不一,如新克旱9号、辽春4号、龙麦12、龙麦13等品种发病较轻。
(6)穗期喷药:依据当地的预测预报,在小麦初花期至盛花期喷药,最佳喷药时期只有10天左右。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千克,或40%多菌灵胶悬剂每公顷1.5升,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公顷0.75-1.125千克,常规喷雾对水量为450-600升,弥雾喷雾对水量为150—225升。防治穗枯的效果很好。
2.堆垛期
①不顶雨抢割,露水大、麦秆潮湿可割而不捆,干后码大垛。
②麦捆内不能夹青草,‘捆也不能过大。
③麦秸过湿时,临时码成小垛,干后码大垛。堆垛后严防漏雨,一旦漏雨,及时捣垛,干后码大垛,并争取及时脱谷。
3.晒场期
①及时卸车,不能过夜,以防病害进一步蔓延,导致种子在车上变质。
②及时出风。晴天用扬场机,雨天在晒棚内用人工翻动出风。
③麦堆不宜过长、过厚,以便于散热、通风。雨天要盖严,不能漏雨。
④晾晒时要勤翻晒,摊层不宜过厚,以便及时晒干出场。
⑤及时清堆底,随时扫场院,尤其对土晒场更为重要。
⑥种子不干不装袋,不入库。
三、小麦根腐病(Wheat common rot)
小麦根腐病分布极广,凡是小麦种植国家均有发生。中国主要发生在东北、西北、华北、内蒙古等地区,近年来不断扩大,广东、福建麦区也有发现。小麦根腐病在黑龙江省发生普遍,东部地区为害严重,尤其是多雨年份和潮湿地区发生更重。小麦感染根腐病后,常造成叶片早枯,影响籽粒灌浆。
有些地区种子带病率高,发芽率低,导致苗期根腐病重,严重影响小麦的出苗和保苗。
(一)症状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枯死、叶枯和穗枯。由于小麦受害时期、部位和症状的不同,因此有斑点病、黑胚病、根腐病、’青死病等名称。症状表现常因气候条件而不同。
幼苗:严重的病种子不能发芽,有的发芽后未及出土,芽鞘即变褐腐烂。轻者幼苗虽可出土,但茎基部、叶鞘以及根部产生褐色病斑,幼苗瘦弱,叶色黄绿,生长不良。
叶片:幼嫩叶片或田间干旱或发病初期常产生外缘黑褐色,中部色浅的梭形小斑;老熟叶片,田间湿度大以及发病后期,病斑常呈长纺缍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大斑,其上可产生黑色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严重时叶片提早枯死。穗部:从灌浆期开始出现症状,在颖壳上形成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穗轴及小穗梗亦变色,潮湿情况下长出一层黑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重者形成整个小穗枯死,不结粒,或结干瘪皱缩的病粒。
籽粒:发生严重时胚部变黑,故有“黑胚病”之称。
(二)病原学名:根腐病菌为禾旋孢腔菌,属子囊菌亚门,
无性世代为麦类根腐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属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病部黑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介绍形态:
生理:菌丝体发育最低温度为0℃-2℃,最高温度为35℃—39℃,最适温度为24—28~(2。光对菌丝生长发育及分生孢子的萌发无明显的刺激或抑制作用。分生孢子在水滴中或在大气相对湿度98%以上,只要温度适宜即可萌发侵染。
寄主范围:小麦根腐病菌寄主范围很广。除为害小麦外,尚能为害大麦、燕麦、黑麦等禾本科作物和野稗、野黍、猫尾草、狗尾草等30多种禾本科杂草,
侵染循环根腐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部和外表以及病株残体上越冬,如病残体腐烂,体内的菌丝体随之死亡;分生孢子亦能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的存活力随土壤湿度的提高而下降。种子和田间病残体上的病菌均为苗期侵染来源,尤其种子内部带菌更为主要。一般感病较重的种子,常常不能出土就腐烂而死。
当气温回升到16℃左右,受病组织及残体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温度和湿度适合条件下,病菌直接侵入或由伤口和气孔侵入。直气候潮湿和温度适合,发病后不久病斑上便产生分生孢子,进行毛多次再侵染。
小麦抽穗后,分生孢子从小穗颖壳基部侵入而造成颖壳变褐枯死。颖片上的菌丝可以蔓延侵染种子,种子上产生病斑或形成黑胚粒。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幼苗期发病程度主要取决于种子带菌率、土壤中菌量、土壤温湿度和播种深度;而成株期发病程度取决于品种抗性、菌源量和气象条件。
1.连作小麦多年连作,土壤内积累大量病菌,不仅苗期发病重,后期病害亦重。
2.种子菌源种子感病程度越重,幼苗感病率和病情指数越高。
3.土地情况土壤湿度过高过低不利于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被害严重。土壤过于干旱,幼苗失水抗病力下降;过湿时土壤内氧气不足,幼苗生长衰弱,抗病力也下降,因此出苗率减少,苗腐病加重。
4.播期与播深小麦过迟播种不仅产量低,幼苗根腐病也重。适期早播不仅产量增高,而且苗腐病明显减轻。幼苗根腐病的发生程度随着播种深度的加深而增加。
5.气候苗期受冻,幼苗抗逆力弱,病害重。穗期多雨、多雾而温暖,种子带病率高。
6.品种抗性但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均属于低抗或感病的。此外,田间杂草多,小麦倒伏严重,耕翻粗糙,病害均有加重趋势。
(六)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25%粉锈宁(百理通,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
2.合理轮作 与豆科作物轮作1—2年。
3.减少越冬菌源 麦收后翻耕,加速病残体腐烂,以减少菌源。
4.加强田间管理 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及时播种,复土不可过厚,干旱及时灌水,涝时及时排水,等,均可提高植株抗病性,以减轻为害。
5.选用抗病品种 但品种间苗期抗病与成株期抗性无相关性,穗部抗病与叶部抗病无相关性,所以在鉴定、选用抗病品种时应当注意。
6.药剂保护依据预测预报,发病初期及时用25%粉锈宁(百理通)可湿性剂,每公顷1.2—1.5千克对水喷雾,可减轻病情。
四、小麦叶枯病(Wheat leaf blotch)
小麦叶枯病在加拿大、俄罗斯、美国、墨西哥等各小麦生产国均有分布。中国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苏、湖北等省(自治区)发生普遍而严重。重病年份,常使叶片早期枯死,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此病近几年在黑龙江省一些地区有逐渐加重趋势。
(一)症状发生在小麦生长发育的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造成叶片枯死。
叶片:叶片上病斑初为淡黄色或淡褐色、卵圆形小斑。扩大后则形成近椭圆形或长条形,亦可互相连结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黄褐色,中部颜色变浅,其上密生黑色小点(病菌分生孢子器),尤其叶片背面小黑点多而明显。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发展,重叶常过早枯死。
(二)病原叶枯病菌为小麦壳针孢菌(Septoria tritici RobeI Deam),属半知菌亚门,壳针孢菌,黑色小点即分孢子器。形态——
病菌的菌丝体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20℃—24℃,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2~(2—23℃,最低温度为2℃-3'12。病菌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96%以上,温度适宜时即可萌发侵染。病菌除为害小麦外,尚可侵染大麦、黑麦等。
(三)侵染循环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在病株残体内越冬,次年6月间释放分生孢子侵染叶片。叶片上的病斑产生分生孢子器,释放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扩大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在小麦生育期内气温高低不稳,干旱与降雨交替进行,病害发生重。此外连作地、低洼地发病重。
(五)防治方法
1.轮作 二年以上轮作。 {
2.药剂防治 用25%敌力脱(氧环宁,丙环唑)乳油,每公顷525~600毫升对水喷雾;或r25%粉锈宁(三唑酮、百理通)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千克对水喷雾。
3.减少越冬菌源 麦收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或及时耕翻。
四、小麦散黑穗病(Wheatsmuts)
小麦散黑穗病俗称黑疸、灰包、乌麦等,普遍发生于各国产麦区。一般发病比较轻,在1%—5%之间,个别发生较重的地区,如在南亚和拉丁美州,发病率在10%以上,在印度西北部,发病率曾高达40%(1967~1971)。国内麦区虽然都有发生,但一般不很严重。相对来说,长江流域麦区发病重于黄、淮、海冬麦区;东北春麦区重于西北、内蒙古春麦区。70年代前,该病在黑龙江省基本得到控制,在田间很难见到,但近几年在一些品种上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997年调查散黑穗病发病率在10%左右。
(一)症状此病为系统性侵染病害,病株在抽穗前症状不明显,一般病株较矮而直立,抽穗早。起初,穗外面包一层灰色薄膜,里面充满黑粉。抽穗后不久,薄膜破裂,黑粉飞散,仅剩下穗轴。一般病株比健株提早几天抽穗。
(二)病原学名:小麦散黑穗病菌为散黑粉菌[Ustilago nuda(Jons)Rostr],属于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
形态:麦穗上黑粉为冬孢子,冬孢子略呈球形或近球形,浅黄色至茶褐色,半边颜色较淡,表面生有微细突起,直径为5~9(微米)。
病原菌的冬孢子及冬孢子萌发冬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5℃,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35~(2。萌发后产生先茵丝,长出单核分枝菌丝,不产生担孢子。
(三)侵染循环散黑穗病菌一年只侵染一次。病穗散出冬孢子时期,恰值小麦开花时,冬孢子借风力送到健花柱头上,孢子发芽产生先菌丝和单核分枝菌丝,亲和性单核菌丝结合后产生双核侵染菌丝,多在子房下部或籽粒的顶端冠基部穿透子房壁表皮直接侵入,并穿透果皮和珠被,进人珠心,潜伏于胚部细胞间隙,当籽粒成熟时,菌丝变为厚壁休眠菌丝,以菌丝状态潜伏于种子胚里。这种内部带病种子播种后,胚里的菌丝口着麦苗生长,直到生长点,以后并随着植株生长而伸展,形成系统侵染。在孕穗期到达穗部,在小穗内继续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菌丝变成冬孢子,成熟后散出,被风传到健穗的花器上萌发侵入,以菌丝状态潜伏于种子胚内越冬,造成下一年发病。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本病一年发生一次,因此每年发病多少,靠上一年病菌侵入多少而定,所以上一年开花期的气象条件与病菌数量和下一年的发病关系密切。小麦开花期遇有细雨和多雾、温度高的环境,有利冬孢子萌发和侵入,发病多。此时期干旱,孢子难以发芽,发病就少。此外,此时期遇有暴风雨,可将冬孢子淋于地下,不利于传播,发病亦少。品种抗病性对病害也有很大影响,抗病性强的品种发病轻,一般颖片开张大的品种较感病。
(五)防治方法
1.药剂拌种由于散黑穗病菌潜伏于种子内部,用一般药剂处理种子不能消灭,必须用内吸性杀菌剂。①用种子重量的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②用种子重量的0.3%的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③种子重量的0.2%的2%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拌种。
2.建立无病留种田繁殖无病种子是消灭散黑穗病的有效方法,留种田要设在一般麦田半里以外,种子要在精选后并严格进行消毒。
3.选用良种种植抗病品种或选用无病种子,最好从无病田选留种子。
五、小麦腥黑穗病(Wheatsdnhnesmut) 自学小麦腥黑穗病在世界各国产麦区均有发生。在我国,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全国各产麦区除华南春麦冬种区外都有发生,以东北、西北、内蒙古春麦区和山东、苏北、皖北和西南、华北等冬麦区发病较重。一般减产达10%—20%。解放后,大力开展防治工作,60年代后大部分地区已基本消灭此病为害。但近年来一些省的局部地区,由于放松了防治,病情有所回升。目前,黑龙江省各小麦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病不仅使小麦减产,而且还降低面粉品质。
此病检疫省份有黑龙江、四川、云南、安徽、山东等省及北京市、天津市。另外,小麦矮腥黑穗病仅在我国新疆有发生,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在我国还没有发现,此两种病害为对外植物检疫对象。
六、小麦白粉病(Wheat powdery mildew)
小麦白粉病在世界各麦区均有分布,以美国和西欧严重。中国过去仅在西南各省和山东沿海地区发生较多,70年代后期全国有20个省、市发生,贵州、四川、河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发生较重。
(一)症状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一般叶片正面病斑比反面多,卞部叶片病情比上部叶片重。严重时也可在叶鞘、茎杆、穗颈上发生。病斑初为圆形或椭圆形,表生一层白色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以后逐渐变灰,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出许多黑色小点(病菌闭囊壳)。
(二)病原学名:白粉病菌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DC.)Speer.f.sp.
tritici Marchal,属于囊菌亚门,白粉菌目,布氏白粉属。
形态,
生物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不需要水滴,在水滴中反而萌发不良,对温、湿度的适应范围极广,在相对湿度0-100%之间以及0℃-18℃之间孢子均可萌发,其菌丝体也可在0℃-40℃之间发育。有性世代的闭囊壳在小麦近成熟时才形成,子囊孢子的成熟放射以及越冬问题在黑龙江省尚不了解。
(三)侵染循环据沈阳农业大学研究证明,小麦白粉菌可以在东北南部大连冬麦区,以菌丝垫形态在冬麦基部叶片和叶鞘上越冬,但越冬菌源量很小,又加自生麦苗上白粉菌越夏十分困难,与东北春小麦无关。经调查,认为春小麦白粉菌初次侵染来自胶东半岛冬麦区,借助高空气流,将胶东半岛冬麦区的白粉病菌分生孢子随偏南气流传播到东北春麦区,随降雨沉落到小麦叶片上,并侵染小麦而引起发病。以后在小麦上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进行扩大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由于白粉病菌对温、湿度等气象条件适应性强,所以发病程度主要取决于寄主抗病力的变化情况。在气候高湿、植株茂密,互相阴蔽、通风透光不良条件下,可使小麦抗病力降低,易发病。干旱也势必导致抗病性降低,发病也重。此外,施用氮肥过多,过早,造成小麦贪青、徒长、生长柔嫩,密度过大及倒伏等均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五)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依据本地实际情况选用优良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密植、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配合,低洼地及时排水,旱地灌水,防止倒伏等,目的是增强植株抗病力,减轻病害的发生。
(3)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①25%粉锈宁(百理通、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2-1.5千克,对水喷雾。②25%敌力脱(氧环宁、丙环唑)乳油,每公顷525—600毫升对水喷雾。
七、小麦丛矮病(Wheat rosette stunt)小麦丛矮病40年代初发生于日本北海道、青森等处。我国于1949年见于河北石家庄,零星发生。1965年曾大流行,至1966年以后开始减退。目前,小麦丛矮病是西北和华北冬麦区的一种常发性病害,在甘肃的河西和黄河、渭河沿岸灌区、陕西的延安地区各县发生频率较高,关中和陕南也有发生。此病流行时,轻病田减产1—2成,重病田减产5成以上,甚至鲍产。
(一)症状
丛矮病的特征是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的条纹,分蘖明显增多,植株矮缩,形成明显的丛矮状。在小麦出土后不久即可出现症状,最初基部叶片的叶色浓绿,在心叶上有黄白色断续龟的细线条,而后发展成不均匀的黄绿条纹。冬前显病的植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的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生长细弱,叶部仍有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病株严重矮化,一般不能拔节抽穗而提早枯死。
(二)病原
病原物为小麦丛矮病病毒。根据此病毒所致病害症状、寄主范围、昆虫介体、病毒形态和大小等方面的特点,认为可能是与日本报道的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CMV)相近似。
病毒粒体为杆状,由核衣壳(核酸中心和蛋白质衣壳)及外膜组成。
小麦丛矮病毒的媒介昆虫最重要的是灰飞虱,次要的是白背飞虱、白带飞虱。
病毒与灰飞虱的关系是一种持久性的关系。病毒能在虫体内增殖,但不能经卵传染。
该病毒寄主范围较广,自然寄主除小麦外,还有大麦、黑麦、燕麦、粟、糜子、早熟禾、毛马唐、马唐、稗草、画眉草、狗尾草和芦草等。人工接种寄主有看麦娘等。
(三)侵染循环
河北省1975-1977年研究结果表明,在河北中南部,秋季麦苗出土后,第四代灰飞虱从带毒杂草和秋作物上迁入麦田而造成秋苗发病。发病早迟和播种期有关,早播田由于出苗早,传毒介体昆虫迁入麦田后时间长,繁殖数量多,从而增加了传毒机会,所以一般在秋苗上即可显病。也有秋苗被侵染后在冬前不显现症状的,这类麦苗却带有病毒。翌年春季随着气温升高,带毒麦株开始显现症状,而且越冬若虫陆续发育,并取食传毒为害,从而使大田在4月上旬和5月上旬(1976年)分别出现一个发病盛期。在早春气温回升快的年份,由于有利于灰飞虱的活动,病毒在虫体循回期以及病害的潜育期缩短,发病盛期可能提前。
水稻、杂草等禾本科植物上取食;夏季则在生长茂盛的秋作物田间杂草或荫蔽的沟边杂草丛中越夏,同时将小麦丛矮病毒传播并保存在秋作物和杂草上;待秋播小麦出苗后,第四代灰飞虱从上述毒源中迂回麦田取食传毒。
在春麦区,如甘肃河西地区及宁夏引黄灌区,灰飞虱以若虫在地埂上及沟渠边的杂草和枯枝落叶下越冬。早春先在杂草上取食,待春麦麦苗出土后即迁入麦田为害,小麦抽穗后的第一代成虫向秋作物(粟、高粱等)田间和杂草转移,秋作物收获后又转入地埂上杂草为害,直至若虫进行越冬。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1.耕作制度和栽培措施
棉麦间作和粮麦间作的麦田比单作麦田发病重,前产二者麦田发病率依次为56.9%和76.5%,而单作麦田的发病率为11%。除了深播和镇压能保护分蘖节不易受冻而减少越冬死亡并提高小麦生活力外,麦田地边发病严重,这是由于糜子和粟既是灰飞虱的越夏中间寄主,也是小麦丛矮病毒的毒源植物,且田间杂生的多种禾本科杂草也是传毒介体的嗜食和带毒植物,这就有利于丛矮病毒及其昆虫介体的发生和发展。
早播麦田发病较晚播麦田为重,这是由于灰飞虱从其越夏(冬麦区)或越冬(春麦区);场所首先迁人出苗早的麦田中所致。
2.气候条件 多雨则有利于杂草滋生,有利于灰飞虱繁殖和越夏而不利于除草整地及影响小麦播种质量;冬暖有利于灰飞虱越冬,而春寒则降低小麦的抗病力。
3.品种抗病性
不同品种的抗、耐病性不同,但还没有发现有免疫品种。
4.麦株生育期
小麦生理年龄越大,抗病性越增强。
(五)防治方法 从长远来看,选育高抗丰产品种是最重要的方向。目前则应以选用较抗(耐)病高产卧种及改进措施为基础,辅以药剂防治,可达到有效地控制丛矮病的目的。
1.改进农业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种植制度:棉麦间作或粮麦间作的麦田有利于丛矮病的发生。因此,实行有计划的倒茬,避免棉麦间作或粮麦间作,并防止粟、糜子与小麦相邻种植,可以减轻此病发生。
(2)提早翻耕,适期播种:播种前及早翻耕,有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和减少田间杂草及毒源植物,从而破坏飞虱的生存条件,减轻丛矮病的发生。
早播麦田由于受到从越夏场所迁来的灰飞虱为害早而长,故发病严重。各地应因地制宜,适期晚播,以避过灰飞虱的发生和迁飞盛期,从而减少本病的发生。·
(3)清除杂草:在冬麦区和春麦区,田间和路边地埂上的某些杂草是灰飞虱和丛矮病毒的越夏或越冬寄主植物,因此清除麦田内、外杂草可以减轻本病的发生。
(4)肥水管理:实践证明,冬麦灌冻水和早春及时浇返青水均能减轻发病。这是由于浇冻水后造成冰冻层并增大土壤湿度,从而不利于灰飞虱越冬而有利于小麦越冬,而早春及时浇返青水,使越冬小麦及早返青生长,可减轻病害的为害程度。病地增施肥料有减轻产量损失的作用。
2.治虫防病
由于麦苗一出土即可遭受灰飞虱传毒和为害,引起的损失最大,所以应抓住小麦播种后至出苗前这一时期内进行药剂治虫防病工作。冬麦区秋季治虫对于减少传毒介体的越冬数量和越冬的虫源数量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春季则应根据田间虫情及气候条件进行喷药防治。
十一、小麦粒线虫病(Wheatgallnematode) 自学小麦粒线虫病又称胡椒子,1743年虽已在欧洲发现,但至1857年对它的生活史才有所了解。目前,世界各国产麦区都有零星发生。我国在解放以前和解放初期,小麦粒线虫病在全国范围内,特别在黄淮海产麦区发生很普遍而较重。解放后,作为重点防治对象之一,至五十年代后期,已基本上消灭此病为害,当前,除个别地区有回升现象外,一般已不易见到。
在黑龙江省东宁、海林、密山、绥芬河市仍有发生。
此病的检疫省份有内蒙古、河南、黑龙江、云南、河北、吉林、甘肃、山东和天津。
八、小麦全蚀病[Gaeumannomycesgraminis var.tritici(C.g.t.)或C.graminisvar,granun~s(g.g.g.)]
是一种典型根病。其主要症状为:在根部和茎基部15厘米以下形成病斑。分蘖期种子根与地下茎变灰黑色,导致植株稍矮,基部黄叶多。拨节期根系表面和根轴变黑,在茎基部表面和叶鞘内侧生有较明显的灰黑色菌丝体层,导致植株矮化,叶片自下而上黄化。抽穗灌浆期茎基部表面布满条点状黑斑(黑色菌丝鞘)形成“黑脚”特征,叶鞘内侧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子囊壳),导致植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枯白穗。
病菌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体从麦苗种子根的根冠区、根茎下节、胚芽鞘等处侵入,然后向上扩展,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土壤、粪肥和种子的带菌越多,病害发生越重。
小麦全蚀病存在自然衰退现象。
防治方法以保护无病区,封锁零星病区,加强栽培管理为主。
九、小麦黄矮病(Barleyyellowdwarfvires)
是一种病毒病。其典型症状为:病苗生长缓慢,分蘖减少,扎根浅,易拨出。心叶自叶尖褪绿变黄,随后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绿相间的条纹,沿叶缘向叶茎部扩展蔓延,黄化部分约占全叶的1/3-1/2。病叶质地较光滑,叶片厚,后期逐渐黄枯,而下部叶片仍为绿色。
病株严重矮化,加粗,不抽穗或抽穗很少。
病毒不能由土壤、病株种子和汁液传播,只能由蚜虫传播。
防治方法参考小麦丛矮病。
十、小麦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根据黑龙江春小麦病虫害的组成及其危害性,病虫防治技术应贯穿于小麦整个生育期,措施上要以品种和农业技术防病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并与小麦健身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 技术。
1.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高产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经济有效措施,当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都抗秆锈病,但不抗赤霉病和叶枯性病害以及白粉病,这些病害仍然依靠药剂防治。现有品种比较而言,新克旱9号对赤霉病与叶枯性病害有一定的抗性,特点是赤霉病病小穗数少,叶枯性病害发生较迟,功能叶受害轻,枯死速度慢。但大发生年损失也很重。
2.翻地灭茬,减少病害来源田间遗留的病株残体是赤霉病和叶枯性病的初次侵染来源,麦茬伏翻或秋翻将植株和杂草残体翻入地下,可大大地减少田间越冬菌源量,从而可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3.深施肥,喷叶肥提高小麦生活力 麦田秋季深施尿素是防止小麦生育后期脱肥的重要措施,小麦生育期内叶面追肥是一项有效地补肥和促进营养平衡的有效技术,是小麦健身防病措施,大大提高小麦生活力,抗病性增强,病害减轻而获高产。
当前市场上叶面肥种类很多,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植保站推荐用北丰牌多元复合肥,每公顷用量2.25-3.0升,或每公顷喷磷酸二氢钾2.25-3.0千克;如果小麦生育后期再加入适当量尿素效果更好。
4;种子拌药,防治苗期病害
苗期病害的菌源一是来自种子;二是来自土壤。不论来自何处,药剂拌种均有效。药剂拌种不仅可以杀死或抑制种子内外的病菌,还可在种子周围形成药剂保护圈,防止来自土壤病菌对幼苗的侵染。
小麦拌种剂最好是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制的小麦种衣剂,可有效地防治幼苗根腐病、苗期白粉病和锈病、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同时还有壮苗促生长的作用,用量为种子重量的1.5%—2。0%。
防治小麦幼苗根腐病还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用量为种子重量0.4%。为防止药、粉脱落,适量加入聚乙烯醇稀释液作粘着剂。
5.及时喷药,控制病害蔓延
根据病害测报确定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单发年,在小麦扬花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量1.5千克;或用80%多菌多微粒剂,每公顷用量1。03千克;或40%多菌灵胶悬剂,每公顷用量1.8千克。
赤霉病与叶枯性病害混发时,喷多菌灵与福美双混合液,每公顷增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千克,或增加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00-800克。叶枯性病害单发年则只喷福美双或粉锈宁。
药剂防治病害的效果除与药剂有关外,与施药期的关系也很密切。防治小麦赤霉病一定要在小麦开花期喷药;防治叶枯性病害要在小麦剑叶感病前喷药。 ‘
第二节 大麦病害(Barley disease) 自学
大麦条斑病、网斑病、黑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