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冯谖客孟尝君
1
一篇。
作者,刘向 编,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四,。它的编者刘向。西汉末年,光禄大夫 刘向奉诏校书,见到了皇家藏书中有六种记载纵横家说辞的写本,内容庞杂,编排错乱,文字残缺。它们有,国策》,(并非今本《战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几种不同的名称,刘向依其国别,
略以时间编次,定著为《战国策,33 篇。东汉高诱为此书作注。隋代已残缺不全,今存 10 篇。《冯谖客孟尝君》是其中十分精彩的
类型,记叙文,成文时间:西汉末年。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写冯谖客居孟尝君门下,冯谖无功而屡次要求增加待遇,孟尝君从之。
2,第二部分: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的经过。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经营三窟经过的叙述,突出了冯谖超人的才干智谋与远见卓识,
反映了战国士阶层在复杂激烈的社会斗争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展示了士阶层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揭露了统治阶层内部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以及争权夺利的倾轧行为。
中心旨意,如何巩固政治地位。
冯谖的性格特征,
1,深谋远虑(主要性格特征) 。
2,不敢屈居人下。
3,报效知己。
孟尝君的性格特征,
1,礼贤下士。
2,宽容大度——冯谖再三弹铗。
3,目光短浅——冯谖焚券市义。
艺术特点,
1,欲扬先抑,层层深入——先说冯谖无好无能,且再三要求提高待遇,再写为孟尝君营就三窟。
2,反衬手法,相互映衬(冯谖与孟尝君) 。
(1)对比反衬:冯谖焚券市义,孟尝君不悦。
(2)侧面映衬:下人对冯谖“贱之”、“笑之”、“恶之”。
3,一波三折——三弹铗(故意深藏不露,假意试探)、营三窟。
三个成语,焚券市义,狡兔三窟,高枕而卧 。
狡兔三窟,
1,市义于薛——体现了冯谖的民本思想。
2,游说于梁张势。 体现了冯谖的深谋远虑。
3,薛地建庙立根基于封地。
战国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
1,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左右皆笑之,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
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 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⑴这两段文字出自何书?
《战国策,
⑵冯谖与孟尝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食客与家主的关系。
⑶冯谖使人属孟尝君曰“客无好”、“客无能”的目的是什么?
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孟尝君。
⑷冯谖、孟尝君的性格特征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何关系?
冯谖深藏不露,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有容人之量。通过二者的对比,使人物之间的性格相互映照,是全文波澜迭起,姿态横生。
⑸“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表现了孟尝君的什么心态?
宽容大度,礼贤下士。
2,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⑴“矫命”是什么意思?
冯谖假借孟尝君的指令。
⑵冯谖为什么要把债权全部烧掉?
为孟尝君市义,彰显恩德,收买人心。
⑶这体现出怎样的政治思想?
以民为本。
⑷这里体现出冯谖怎样的性格特征?
深谋远虑,有政治头脑。
3,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
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⑴“孟尝君就国于薛”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孟尝君已失掉齐王的信任,被罢了官,面临严重的危机。
⑵从哪里可以看出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效果?
“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得到了百姓的拥戴。
⑶“今君有一窟”,这“一窟”指的是什么?
已取得民心。
⑷“请为君复凿二窟”,这“二窟”指的是什么?
一是游说结交西梁,虚张声势,齐王恐惧,重新重用了孟尝君;二是“立宗庙于薛”,巩固了孟尝君的根基,使其进退有据,有备无患。
⑸冯谖为孟尝君凿“三窟”的实质是什么?
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
⑹这里表现出冯谖怎样的性格特征?
深谋远虑。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
垓下之围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所著,史记,是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12,书 8、表 10,世家30,列传 70
五大部分。本文选自《项羽本纪,。
文体:人物传记。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写四面楚歌中把霸王别姬。
2,第二部分:东城快站,项羽英勇无比,也暴露出他爱逞匹夫之勇的弱点。
3,第三部分:写愧对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的个性也展现了他走投无路,只能以死了之的陌路英雄的心情。
4,第四部分:太史公对项羽一生的评价。
中心思想:主要记叙了项羽最后失败、身死乌江的一些史事片断。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在对项羽做盖棺定论时,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有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
写作特点,
1,场面描写生动形象。
2,恰当的心理描写。
3,善于在史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
1,三个场面描写及其作用。
本文通过场面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
①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同时也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
众叛亲离的困境。
②在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说到做到,展露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同时也表现出他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
③因愧对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宁死不辱,揭示了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
2,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细节描写——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是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情致丰瞻,艺术效果十分显著。
①虞兮虞兮的悲歌,成为霸王别姬的典型环节。
②天之亡我在项羽口中先后三次重复出现,充分表现出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
③嗔目而叱,吓退汉将杨喜数里,在失败关口仍见出项羽的英武气势。
④将宝马赠与乌江亭长,既是对亭长好意的报答,又是对战马爱怜的深情。
⑤自刎,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则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3,太史公对项羽的评价。
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
也是他从威武的西楚霸王一步步走到众叛亲离而最终乌江自刎的根本原因。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4
4.项羽的性格特征,
①无可奈何心境。
②勇猛无敌气概。
③知耻重义心理。
④宁死不辱性格。
⑤致死不知失败原因。
1.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
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①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场面描写。
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
②这里表现出项羽当时怎样的心情。
英雄末路无可奈何的心情。
③这里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行为描写。
④指出其中的侧面烘托手法。
一是“兵围数重”、,四面楚歌”的整体环境描写,二是“”的周围人物反应。
⑤写出其中包含的两个成语。
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①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
②享誉说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强调自己的失败是天意,而不是由于自己的无能。
③这里表现出项羽怎样的心理?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强调这一心理?
至死不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这里采用了重复修辞的手法,两次强调“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从而突出了这一心理特征。
④从这里可以看出想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不懂政治,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这点,司马迁在“太史公曰”中也说得很清楚。
3.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①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场面描写。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5
因愧见江东父老而乌江自刎。
②这里表现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这对刻画项羽整体形象有何作用?
知耻重义。项羽的主要性格特征是勇猛无底,再加上这里的知耻重义一面,就使他的整体形象内外丰瞻而富于立体感。
③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对话描写和行为描写。
④写乌江亭长的行为和言语,对刻画项羽性格有何作用?
侧面烘托。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6
张中丞传后叙
一、作家作品,
韩愈,字退之,我国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推崇儒学,排斥佛老;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发扬先秦、两汉散文的优长;主张,辞必己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有《昌黎先生集,。
二、课文串讲
第 1 自然段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缺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以文章自名:李翰对自己的文章很自负。自名:自许,自负。
恨:遗憾。
第 1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说明所以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第 2 自然段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材若:材:才能。若:好像。
开门纳巡:打开城门接纳张巡。纳:接纳。
授之柄而处其下:将兵权交给张巡而自己处在张巡的位置之下。
竟与巡俱守死:最后与张巡一起守城而死。竟:最后。
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
虏:被俘。
通知:通晓,理解。
就虏:受俘。
疑畏死而辞服于贼:怀疑他是怕死而向敌人屈服了。辞服:说了屈服的话。
诚:果真。
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
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益:更加。
外无待:城外没有援兵可以等待。
数:计算。
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耶?
乌有:哪里有。
坏:城被攻破。
徒:与张巡、许远一起守城的人。
虽至愚者不忍为:即使是最愚笨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
而谓远之贤而为之耶:难道说像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吗?
第 2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以许远能让位授权,并在外援不至、人相食且尽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死守的事实,驳斥传言许远畏死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7
降贼的错误论调。
第 3 自然段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说者:发议论的人。
诟:辱骂,诽谤。
见:见识。
引:拉扯。
绝:断。
处:地方。
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的谬论,所用的比喻: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然:如此,这样。
尤:责备。
不达于理:不明事理,不近情理。
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美名。
卓卓:超出一般人的样子。
其他则又何说: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第 3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对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的论据理由,把城陷的责任归之于许远的责备进行反驳。
第 4 自然段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
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宁能:岂能,哪能。
卒:最终,终于。
逆遁:预先逃跑。
穷:困窘。
将:带领。
创残饿羸之余:战败受创残剩下来的伤病而又饥饿瘦弱的士兵。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
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讲:议论,考虑。
精:精密,周到。
就尽:渐趋覆没。
日滋:日益增多。
蔽遮:掩护。
沮遏其势:阻止了敌人的攻势。
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8
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弃城而图存者:弃城逃跑、贪图活命的人。
擅强兵:拥有强大的军队。
相环:四周都是。
自比于逆乱:自列于叛逆乱臣之中。比:并列。
设淫辞:制造夸大失实的邪说。
第 4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以,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为比衬,充分肯定了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 的功绩,驳斥了,责二公以死守” 的错误议论。
第 5 自然段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
从事:唐时通称幕僚为从事,这里作动词,犹言任职。
道:经过,来往。
乞救:求救。
嫉:妒忌。
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馀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
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
具:准备,备办。
感激:感动,激发。
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矢著其上砖半箭:箭的半截射进了佛塔上边的砖中。
志:同,识”,作标记。
指以相语:指着佛塔告诉我。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欲将以有为也:想要有所作为。
敢:岂敢。
第 5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叙述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贺兰坐视不救。南霁云城陷被俘,与张巡同时壮烈牺牲的事迹。
全文三个主要正面人物:张巡、许远、南霁云。
全文反面人物:贺兰。
全文主要行文方式:叙述和议论。
全文主要内容:为许远辩诬,补叙许远、张巡、南霁云的英雄事迹,颂扬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功勋。
张巡性格特征: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许愿性格特征:宽厚谦和,为国让贤。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9
南霁云性格特征: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张元性格刻画:肖像描写——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侧面烘托——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许远性格刻画:侧面烘托——贼兵南下,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睢阳被围,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南霁云性格刻画:细节描写——抽到断指,抽矢射塔。
侧面烘托——抽到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抽矢射塔,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1,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1)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什么?
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2)这里用的是什么驳斥方法?
驳斥论点。
(3)概括文中的主要论据?
外无蚍蜉蚁子之援而犹死守,以国亡主灭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而犹死守,这三个“而犹死守”都可推出许远不可能“畏死而辞服于贼”。
2,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1)这段文字驳斥的谬论是什么?驳斥的着眼点是什么?
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驳斥论据。
(2)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类比法,即比喻论证法。
(3)文中运用了什么论据?说明其属类?
一是引绳而绝必有处,二是人之死必有某脏腑先受病。这两个论据都是日常事理论据。
3,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
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歌颂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伟大功绩,抨击逃跑者、坐观者和诬蔑者的丑恶行径。
(2)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对比、反衬。
(3)这段文字的行文有何特点?
气势充沛,充满激情,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
(4)“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中有哪两方面的对比?
千百与百万的数量对比;就尽与日滋的趋势对比。
4,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
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 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
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10
(1)这里表现出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征?
嫉恶如仇,视死如归。
(2)除慷慨陈词外,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南霁云的形象?请概要说明。
细节描写:抽到断指,射矢明志。
(3)除正面刻画南霁云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具体体现在那几个地方?
侧面描写:1.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嫉贤害能,狭隘自私来对比衬托;2,抽到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3,抽矢射塔,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5,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1)这里表现出张巡怎样的性格特征?
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2)这里运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
行为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
(3)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侧面烘托——众见巡起,或起或泣;众泣不能仰视。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种树郭橐驼传
作者:柳宗元,(773— 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 。与韩愈 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 韩柳 。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 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业,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文体:一篇借人物立传的形式生发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文。
中心思想:借为人立传的方式,寓治国之理于种树之道,揭露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主要思想)及给人民带来的祸害,阐发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写作特点,
1,本文说理,总体上采用类比方法,
种树——治民
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
种树要“其莳也若子”——做官要爱护老百姓;
种树要“其置也若弃”——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他植者”种树“爱之太殷,忧之太勤”——“长人者好烦其令”。 他植者种树与长人者治国。
2,文章阐述种树的道理和方法,采用了对比手法:郭橐驼种树——他植者种树。(在原理、
态度、方法和结果诸方面都构成了对比,将种树过程中的是与非、正与误、
利与弊都衬托得十分清晰)
3,传记性,寓言性,类比性,抒情性。
4,详略得当——略写郭的生平,详写其种树的态度和方法;略写他植者态度马虎,详写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种树的基本原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能使“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种树方法: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郭橐驼这个人物是虚构的。
他植者的种树态度:1.马马虎虎、不认真;2,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1.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
(2)橐驼种树技艺高超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是受到众人“争迎取养”;二是树种得好,种的树长相好;三是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3)这里运用了什么变现方法?体现在哪里?
一是侧面烘托,表现在大家“争迎取养”;二是对比翻沉,表现在别人都比不上他。
(4)作者为什么要险些橐驼种树技艺高超?
先写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是铺垫,为下文张本,顺势写其种树原理和方法,即烘托了主旨,又令人信服。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11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12
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共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1)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2)最能体现橐驼种树合乎原理的是哪两句话?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3)除正面阐述外,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方法来凸现橐驼种树方法的正确性?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凸现郭橐驼种树的原理、方法、结果,与“他植者”种树的原理、方法、结果的全面对比。
(4)“他植者”种树违天害理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马马虎虎、不认真;2,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5)作者为什么略写“他植者”种树的马虎态度,而详写其“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态度?
为与下文中“长人者好烦其令”相照应、类比,从而阐发并突出文章的主旨。
3.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1)这里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弊端?
长人者好烦其令,即政乱令繁。
(2)这笔锻造成了怎样的社会危害?
扰民害民,使民不得休养生息,故而“病且怠”,即困苦而疲惫。
(3)这里体现了怎样的治国思想?
养民治国,即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4)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
形象描绘。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作者,司马光,北宋 时期著名 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 山西 运城 安邑镇东北)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是 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 (公元前 403 年),下迄五代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 赵匡胤 (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 959 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文体:记叙文。
中心思想:通过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盛,坚持“胡服骑射”这一改革而终于成功的历史故事,赞扬了勇于变革、坚持变革、善于变革的精神,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写作特点:利用对话进行说理,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十分突出,即 主要人物描写方式——语言描写。
1,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为什么能够成功推行?
他采取了正确方法来推行这一举措,
(1) 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
(2) 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父作为突破口,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
(3) 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成功的主要原因:以利国利民的道理服人;
(4) 敢于打破传统礼仪习惯和华夷有别的观念。
即根本原因是采用正确方法,并且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
2,赵武灵王是怎样说服公子成的?
首先以国家利益为重,派人去说服公子成,公子成不同意。
又亲自登门拜访,耐心地分析国家周边形势,以国家的发展、强盛为目的,细心地向公子成陈述,有理有据有情,终于说服了公子成。
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有何历史意义?
(1) 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战争形式的转变;
(2) 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民族融合的体现;
(3) 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思想文化的变革(主要意义) ;
(4) 赵武灵王勇于变革、坚持变革的精神,善于变革的智慧,值得肯定和学习。
4.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目地是:加强边防,扩张领土。
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中心事件:说服公子成支持胡服骑射。
13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14
1.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1)赵武灵王要进行怎样的改革?
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让老百姓改穿便于作战的胡服,教老百姓骑马射箭,加强军事力量。
(2)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
巩固边防,扩张领土,使赵国强大。
(3)从哪里可以看出赵武灵王进行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认为实行改革是贤者,嘲笑改革是愚者,理直气壮,信心十足。决心: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不怕反对者人多势众,一定要通过改革来达到扩张领土、强盛国家的目的。
(4)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行为描写、语言描写。
2.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
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
(1)赵武灵王说服公子成的目的是什么?
使他支持改革。
(2)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利民为本。
(3)赵武灵王为何要以公子成为突破口?
公子成使赵武灵王的叔父,权重朝野,他若反对,变革不仅难以推行,还会造成统治集团和国家的分裂;
他若支持,不仅消除了变革的最大障碍,而且能带动朝野共同变革。
(4)从这里看,赵武灵王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以利民为根本出发点;二是以公子成为突破口,打通关键;三是耐心说服,以理服人。
3.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熟图之也!,
(1)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公子成以“变古道,逆人心”为由反对变革。
(2)公子成反对胡服骑射的理由有哪些?
一是华夷有别,以“中国”老大自居;二是圣贤之教、礼仪之用是天下准则,不可变;三是“变古之道,
逆人之心”,后患无穷。
(3)从这里可看出,赵武灵王的改革体现出那些进步思想?
1.具有大胆改革精神;
2.以利国利民为本,敢于打破传统观念;
3.民族平等,敢于打破华夷有别观念;
4.坚信事理人心所向,不惧阻力重重。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15
前赤壁赋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 眉州 眉山 (即今四川眉州)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 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 欧阳修 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文体:文赋,继承了赋体主客对话的形式特征。
中心思想(作者的人生态度):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旷达到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写作特点,
1,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主要形式特点),抑客伸主。
2,写景、抒情、议论恰当运用,融合统一。
3,骈句、散句交错运用,行文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4,用韵自由,时疏时密。
《前赤壁赋》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主客对话的实质是什么?
(1) 本文在行文时以作者感情的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 。作者感情在本文中经历了“乐——悲—
—喜”的三次变化。
(2) 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消极面和积极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客”,
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指出文中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地方,说明这些景物描写在文章的抒情、议论方面有什么作用?
江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明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
清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
作者借这些景物,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事务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作者用来解脱精神苦闷的哲理),是借景抒情、借景议论。
作者是如何描绘萧声的?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洞箫声,有什么表现效果?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作者从三个角度来描写萧声,
(1) 描写萧声的哀怨情调;
(2) 描写萧声细长婉转的余音;
(3) 描写萧声的感人力量。
引发下文关于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哀叹。
“主”的情感倾向:适宜自然,乐观旷达。“主”代表:思想矛盾中的积极面。
“客”的情感倾向:人生无常。“客”代表:思想矛盾中的消极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16
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 )这里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个比喻有什么特点?
以“缕”喻“余音”,是打通视觉与听觉的“通感式比喻”,化抽象为具体。
(3)这段萧声的描写中灌注着怎样的情感基调?与下文有何联系?
情感基调是悲伤。与下文关系:因悲而探究原因,引发下文关于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哀叹。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 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这段文字体现出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人生态度?
①作者失意后思想上确有消极悲观的一面,借此宣泄;
②为适意自然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树靶,便于下文在自我批判中求得精神解脱。
(3)指出其中的比喻及其比喻意义?
“一叶”喻“扁舟”之小;“蜉蝣于天地”、,沧海之一粟”喻生命短暂和人生渺小。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2)这段文字阐发了什么哲理?
“变”与“不变”的相对性。
(2)作者阐发这一哲理的针对性是什么?
批判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
(3)为什么说这里的“水”与“月”既是例证又是喻证?
从万物都处于变与不变的相对之中的普遍道理来看,“水”和“月”的举证只是两个例子,故可视为例证。
作者是用自然之理来阐发人生态度,从这个角度看,“水”与“月”的举证又是两个比喻,故可视为喻证。
(4)这段说理的特点是什么?
有个别见一般,化抽象为具体。
(5) 作者是怎样化抽象为具体的?
运用了水和月亮来比喻变与不变的相对性,把抽象的哲学理念变得具体、形象、明白易懂。
4.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这里表现出怎样的人生态度?
适意自然、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这种人生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社会功利的角度看有消极一面;从个体人生的角度看有积极一面。
(3)这里主要借用哪两种景物来述卿说哩?
清风、明月。
(4)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偶。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17
先妣事略
作者:归有光,明代著名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震川先生。归有光反对明朝中叶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的拟古风气,提倡学习唐宋人的古文,与王慎之、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其中,以归有光的作品成就最高。归有光的散文朴素简洁,恬适自然,善于叙事,亲切动人,为明代著名的散文大家。
文体:追忆忘母的记叙文。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追忆母亲一生多子、早逝。
2.第二部分:写母亲的勤劳、俭朴、关心孩子学习的美德及母亲娘家的概况。
3.第三部分:写母亲死后子女们的情况和周家的情况及我的哀伤之情。
中心思想:通过对母亲短暂一生的记叙,表达了作者深深地对母亲的悼念之情,歌颂了母亲朴实而勤劳的美德。
写作特点,
1.本文文笔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简之中,喻真情于细节白描中——抒情方法。
2.刻画母亲形象多用细节描写(主要描写方法),于细微处见精神。
3.主要表达方式:叙事。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深情?
这是作者追忆忘母的一片记叙文,蕴含着对母亲深沉的悼念之情:悲伤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歌颂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
说说这篇文章叙事的特色?
全篇文字 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易朴质之中。 刻画母亲形象,多用细节描写,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总体说来,作者不动声色而使读者深受感动,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美丽。
作者记叙外祖父家的情况有何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手法。写外祖父家的富有,反衬母亲辛勤劳作、俭朴生活的伟大;写外祖父家对归家时有赠送,对人友善,烘托母亲的美德正是在这样的家教中培养而成的。
母亲的主要品格:勤俭、宽厚 。
表现其品德的句子有,
1.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2.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3.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对其细节描写的句子有,
1.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2.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3.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4.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18
1.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1) 概括这段叙述的大意。
叙写母亲去世时的情景。
(2)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细节描写。
(3)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请略加说明。
侧面烘托。写“诸儿”哭而以为母亲“寝”,是侧面烘托悲情;写二子各肖母一半,是侧面描写母亲的肖像。
(4)指出这里的抒情手法。
寄深情于细节白描之中。
2.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
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铒,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1)这里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格?
勤俭、宽厚。
(2)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细节描写。
(3)这里两次写道母亲娘家人来,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属于什么表现手法?
侧面烘托。娘家经常来人看望、赠送东西,说明母亲在娘家备受关注,然而并不因而就在婆家自居,突出了母亲的宽厚、明理。
(4)这里是怎样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深情的?
通过叙事来抒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19
马伶传
作者: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著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
文体:人物传记。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简介马伶的身份,展示他活动的社会背景。
2.第二部分:记叙马伶和李伶的两次技艺较量,以及马伶先大败后大胜的原因。
3.第三部分:借马伶自得师而学艺成功的事实表明了自己的赞赏态度。
中心思想:着重继续了马伶与李伶的两次技艺较量,马伶先大败而后大胜。马伶的经验说明: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而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吃苦耐劳、
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同时作者写本文,意图还在于借此讥讽朝中权奸。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由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而一举成功,这就有力地揭示出了严、顾二人是一丘之貉。
写作特点,
1.文章详略有度,剪裁得体——(略写生平,详写与李伶的技艺较量先大败而后大胜;略写第二次较量,
详写第一次较量;先写第二次较量胜利,后交待胜利原因) 文组织材料以突出文章中心为主,为了突出马伶反败为胜这个重点,对马伶的性格、家事、交际、人际交往一概略写,而重笔描写马伶第一次失败的戏场情状,说明他原来技艺不如李伶,而后又详写马伶第二次与李伶较量后,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而且华林部专去访问,马伶解释原因(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关键情节),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2.采用倒叙方式——(先写第二次技艺较量大胜,后交待大胜的原因)本文在写马伶失败后,走了三年,
文中先不写马伶三年去做了什么,而是先写三年后回来,请求新安商人重新上演《鸣凤》记,此时演技远胜于华林部的李伶,使他失声败倒在地,然后通过华林部人员的拜访,再写马伶三年前如何去京城到相国顾秉谦的门下做仆人,从而体验生活,提高演技的过程,这就是倒叙的一个例子。达到了使读者急于想了解马伶演技提高了的原因,而继续读下去的目的,同时也使文章曲折生动、艺术效果更佳。
3,场面描写生动形象——如第一次较量,观众不看马伶的戏,却“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
首不复东” (侧面描写烘托、细节描写、行为动作描写) 。致使马伶“易衣遁” (正面行为描写),写李伶技艺高超,观众审往栩栩如生,这种细节对后面的描写也是很好的铺垫。
4.侧面烘托——观众“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侧面烘托第一次技艺较量的惨败;到第二次较量时,写李伶失声,匍匐前称弟子。这是侧面描写的手法。这个细节通过对比说明,现在连技巧本艺高超的、,天下无以易” 的李伶也被马伶折服了,进而突出了马伶转败为胜,得益于能在生活中从师学习、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这个经验对文艺创作者来说,富有普遍的哲理性的启示。
5.对比反衬——通过技艺较量中由大败到大胜的对比来反衬马伶的从艺精神。
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观动机是什么?
想借机讥讽朝中权奸。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由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而一举成功,这就有力地揭示出了严、
顾二人是一丘之貉。巧妙地讽刺了当朝宰相顾秉谦是一个像严嵩那样的奸相。
以今日而言,马伶的成功经验有何启示?
(1)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
(2)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0
作者为什么先写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再倒叙其取胜的原因?
作者采用倒叙方式,将第二次较量移至马伶到京师学艺之前叙述,使两次较量的胜负结果显示出富于戏剧性的起落变化,从而吸引读者探究原委。文中写第一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败采用场面描写 方法,形象生动,
对第二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胜起到了很好的反衬作用,文章的主题思想就在这大败与大胜的反照之中凸现出来。
1.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描述了马伶与李伶第一次技艺较量的情景。
(2)这里整体上是什么描写?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整体上属于场面描写。采用的表现方法是侧面烘托,通过坐客的“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
首不复东”等情景描写,从侧面来烘托马伶的惨败局面。
(3)马伶“易衣遁”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
正面行为描写,表现马伶耻为人下的倔强性格。
2.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交待马伶所以能在第二次技艺较量中大胜李伶的原因。
(2)从这里可看出马伶在第二次技艺较量中获胜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深入生活,潜心体验;二是刻苦磨练,精益求精。
(3)通过马伶口述来交待他“拜顾秉谦为师”的事实有什么好处?
这样叙写比正面直接描述更简明,给读者留有充分的想象余地。
(4)这里讽刺了什么人?
巧妙地讽刺了当朝宰相顾秉谦,他像严嵩一样。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1
西湖七月半
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 (今绍兴 )人,客居杭州。清军南下后,他避居山中从事著作。有《琅嬛(láng huán)文集》、《西湖梦寻》、《陶庵梦忆》等。本篇选自《陶庵梦忆,。
文体:写景散文。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写达官贵人游湖赏月附庸风雅。
2.第二部分:写杭州百姓赶凑热闹游湖的情景。
3.第三部分:写我辈文人雅士游湖的乐趣。
中心思想:本文描述了明末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以简练的文笔,重现了当时的西湖景色和世风民情。并通过对各类游客看月情态的描摹刻画,嘲讽达官显贵附庸风雅的丑态和市井百姓赶凑热闹的俗气,
标榜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趣。褒贬不尽妥当,但立意颇为别致。
主旨:描绘的是明末杭州的西湖风光、世风民习,赞美文人赏月之清雅。
写作特点,
1.语言生动传神。
写人:“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装假醉,唱无腔曲”;
写场面:“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拘人,清梦甚惬”。
2.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
写第一类人“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写杭人游湖“避月如仇”;
写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3.善于用不同的情景作对比。
“杭人游湖”与“吾辈”赏月对比:场面不同,氛围不同,情趣各异,通过对比,情景更为生动逼真。
4.擅长场面描写。
5.写人简练传神。
6.善于营造氛围。
比较五类人的游湖心态,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一是,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 的达官贵人——坐著楼船,带著箫鼓,戴著峨冠开著盛宴,灯火通明,歌妓僮仆侍候在旁,声音光亮相互错杂,号称在看月亮而实际上不看月亮的;
二是,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的名娃闺秀——也坐著楼船,旁边是名女人和大家闺秀,带著俊美的男童,笑声娇啼混杂在一起,围坐在露台上面,左看右看,身在月下而实际上却不看月的;
三是,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 的名妓闲僧——也坐著船,也有乐声和歌声,名妓,闲僧,慢慢地喝,
柔柔地喝,管弦轻柔,管乐声和著歌声,也在月下,也看月也希望别人看他们看月的;
四是,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 的市井之徒——不坐船也不乘车,不穿长衫,也不戴头巾,酒醉饭饱,呼叫三五个同伴,跻入人群中,在昭庆寺,在断桥,狂呼乱叫,装假醉,唱的歌不成曲调,月也看,看月者也看,不看月者也看,而实际上什麼也不看的;
五是“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 的文人雅士 ——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壶随时在煮,素雅的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2
瓷杯静静地递送,好友美人,邀请天上的月亮一同来坐,有时藏影在树下,有时逃避喧嚣躲在里湖,看月而别人看不见他们看月的情态,也不十分意在看月的。 (作者最为欣赏的一类)
前四类人都是不会赏月的故作风雅的人,真正赏月的,在人群散去的时候,才停舟靠岸,,呼客纵饮” 。
“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的修辞手法:排比。
“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的修辞受罚:比喻,排比。
写赏月中清雅之士的句子:“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
作者嘲讽的对象,
(1) 达官显贵
(2) 名娃闺秀
(3) 名妓闲僧
(4) 市井之徒
作者赞颂的对象,
(1) 文人雅士
1.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装,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
(1)这里描述的对象是哪类人?
达官显贵。
(2)这类人的“看月”心态是怎样的?
故作姿态,附庸风雅。
(3)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如何?
嘲讽。
(4)这里是什么描写?
场面描写。
2.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
(1)这里的描述对象是哪类人?
市井百姓。
(2)他们的看月心态如何?
赶凑热闹,不故作姿态。
(3)这里是什么描写?
场面描写。
(4)这里的人物描写有何特点?
简练传神。
3.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
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1)这里的描写对象是哪类人?
文人雅士。
(2)他们的看月心态如何?
清高拔俗。
(3)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如何?
赞赏的态度。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3
秋夜
作者:鲁迅,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
年用,鲁迅” 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一生创作近 4 百万字,翻译 5 百多万字,整理古籍近 60 万字,对中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成就。
小说集有《呐喊》、《仿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有《且介亭杂文》等。
其代表作是《狂人日记》、《阿 Q 正传》、《祝福》。有《鲁迅作集》。
文体: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诗。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出文章的主体形象——枣树,统领全文。
2.第二部分(2-10 自然段):依次写出夜空、小红花、枣树、夜游的鸟、笑声、小青虫等艺术形象,意味深长。
中心思想: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赞颂抗击黑暗、追求光明的战士,
具有境界幽深、寓意深远的特点,启发读者无限的联想。
写作特点,
1.运用象征手法抒情(主要表现手法) 。
2.刻意营造了一个萧瑟森然、清寂冷隽的秋夜意境。
3.主要修辞手法:比拟。
1.本文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身处长夜,即决心与黑暗势力誓死战斗,又深感这一斗争的艰险与悲壮,这正是他当时的复杂心态的真实表达。
2.分析本文运用象征手法抒情的艺术特点。
运用象征手法抒情,是本文最主要的艺术表现特点。作品写秋夜在后园和室中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
把自然景物人格化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对这些象征性形象的理解不宜过于指实,但其褒贬分明,作者的感情寄寓与作品的意义指向是十分明确的。天空的形象在作品中是人间生灵与美好事物的虐杀者,显然是黑暗暴虐势力的象征。它冷漠、凶隆而狡黠,又色厉内荏,
作者对它的态度即憎恨又蔑视。小粉红花在秋夜的寒气中瑟缩地做梦,它是作为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象征,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枣树是全篇的主要形象。作品开头关于两棵枣树反复修辞手法的独到运用,意在对后面关于枣树的描写进行铺垫。枣树的苍劲挺拔,无情无畏地刺向夜空,不,制他的死命”
决不罢休的坚韧的战斗精神,正是抒情主人公自身人格、精神的诗意写照。文意最后的小青虫的形象,小得可爱、可怜,却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精神上与枣树暗相响应。文章以小青虫的,敬奠” 作结,含义深长。
3.本文开头对两棵枣树的重复叙述,是为了达到什么表达效果?
枣树是全篇的主要形象。作品开头关于两棵枣树的反复修 辞手法的独到运用,意在对后面关于枣树的描写进行铺垫。枣树的苍劲挺拔,无情无畏地刺向夜空,不,制他的死命” 决不罢休的坚韧的战斗精神,正是抒情主人公自身人格、精神的诗意写照。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4
本文的象征意象有,
夜的天空—— 象征统治者和黑暗现实
枣树——象征 顽强抗击黑暗的勇士,也是 作者的自喻意象
小粉红花—— 象征向往光明的弱者
小青虫——象征 追求光明的战士
火——象征革命、战斗和牺牲
月亮——象征着装点和美化黑暗现实的,帮闲,
,夜的冷气”—— 象征黑暗势力的压迫和迫害
,小粉红花” 的,梦” 意味着被压迫者对光明的向往。
《秋夜》歌颂的对象是,枣树 ——抗击黑暗的勇士。
《秋夜》敬奠的对象是,舍身扑火的小青虫。
文中抗击黑暗势力的象征物,
1.小青虫;
2.直刺天空的枣树;
3.小的粉红花。
文中现实生活中旧势力的象征物,
1.奇怪而高的天空;
2.窘得发白的月亮;
3.夜游的恶鸟。
作者的主要感情,
1.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憎恶;
2.对抗击黑暗的勇士的歌颂;
3.对向往光明的被压迫者的同情;
4.对为追求光明而牺牲者的敬奠。
1.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睞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1)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象征。
(2)这“夜的天空”的寓意是什么?
黑暗的社会现实。
(3)从哪里可看出这夜空对民众的迫害?
夜空对民众的迫害体现在“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象征着统治者对民众的迫害。
(4)这里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拟。
2.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
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
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5
(1)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
象征,比拟。
(2)“小粉红花”的寓意是什么?
象征向往光明的被压迫者。
(3)作者对“小粉红花”表现出怎样的感情?
同情。
(4)“冷的夜气”的寓意是什么?
象征着黑暗社会的压迫和迫害。
(5)“小粉红花”的“梦”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被压迫者对光明的向往。
3.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
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
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睞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1)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
象征,比拟。
(2)这里的“枣树”有何寓意?
象征顽强抗击黑暗的勇士。
(3)归纳“枣树”的性格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是什么?
“枣树” 的性格特征是顽强抗击黑暗现实;对黑暗现实有清醒的认识;虽遭伤害,仍顽强战斗;虽然孤寂,
但更坦荡。其中是主要的是是顽强抗击黑暗现实。
(4)从那里可以看出“枣树”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体现在,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含义是有理想,并为之奋斗,但现实是黑暗残酷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5)这里的“天空”和“月亮”有何寓意?
“天空”象征统治者和黑暗现实,“月亮”象征着装点和美化黑暗现实的,帮闲” 。
4.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1)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
象征,比拟。
(2)“小飞虫”的寓意是什么?
“小飞虫” 象征追求光明的小战士。
(3)“小飞虫”的性格特征是什么?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如何?
性格特征:执著追求光明;有为光明而忘我的牺牲精神。作者敬重他们,爱护他们,惋惜他们。
(4)这里的“火”有何寓意?
“火”象征革命、战斗和牺牲。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6
香市
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曾任《小说月报》主编,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发起组织" 文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个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推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长篇小说《蚀》《腐蚀》,中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长篇小说《子夜》,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光辉的革命现实主义巨著。
散文集有《风景谈》、《话匣子》、《白杨礼赞》,代表作是《子夜》。
文体:本文是用以小见大手法写成的一篇散文。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1-4 自然段):记叙往昔香市的热闹情景。
2.第二部分(第 5-11 自然段):记叙大革命失败后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家乡乌镇"香市"今昔的变化,由小见大,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的经常侵略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下日益凋敝的社会现实及其对市镇的影响,反映了旧中国由封建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发展繁荣,
写作特点,
1.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本文整体构思特点也是以小见大)
2.采用今昔对比的表现手法,
3.场面描写生动形象,
课后理解
·分析文中关于往昔香市热闹情景的场面描写的层次内容,
先总写一句,概括香市的主要内容.依次写庙前、庙内和声音三个层次,层次十分清楚。
·为什么说作者在描述重兴香市冷落情景时采用了反衬手法?
写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采用反衬手法:重兴香市中的武术班,技艺比往昔香市的杂耍高明的多,票价也极低,但看的人很少,这就更加鲜明地反衬出重兴香市的冷落,
·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说明了什么?
文章开头说往昔香市的主角是农民,结尾说重兴香市是由镇上的小商人发起,农民差不多没来,这一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充分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主旨),从而也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为了突现今日香市的冷落,作者写道:新兴香市的武术班,比往日香市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但是"看客却很少".这种表现法是:对比反衬,
文中开头对于往昔香市热闹情景的描写,属于场面描写,其目的在于反衬今日香市的冷落。
重兴香市冷落的主要原因:农村破产,香市主角农民来得少。
1,"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餐,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
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7
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
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1)概括这种描写的大意。——描述往昔香市的热闹情景。
(2)这段描写属于什么描写?——场面描写
(3)全段四个层次的描写角度有何不同?——第一层着眼整体,后三层分别着眼:庙外、庙内、声音。
(4)说明这段描写的成功之处。——有总述,有分述,内外、气氛立体展开,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5)从全文看,这段场面描写有何作用?——与后文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构成鲜明对比,从而揭示主题思想。
2.天气虽然很好,,市面" 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 光风化日 "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1)概括这段描写的大意——描述重兴香市的冷落场景。
(2)全段分五个层次,中间三个层次的着眼点各是什么?——分别是空气阴惨、声音单调、戏台坍塌。
(3)这里写,天气” 和,乌龙潭” 的作用是什么?——是对香市冷落衰败的反衬,是对社会面目今不如昔的无限慨叹。
(4)作者为什么要写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为了与往昔香市的热闹情景构成对比,突出主题。
(5)文中的,市面” 二字为什么打上引号?——意味着重兴香市十分冷落,,市面” 已名存实亡。
3.在我看来,这所谓 "南洋武术班 "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 "香市 "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 "
香市" 的主角—— 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1),南泮武术班” 的演出为什么会遭冷落?——,往昔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农民没有钱看了。
(2)重兴香市的冷落说明了什么?——农村经济凋敝对市镇的影响。
(3)作者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凸现这冷落场景?——通过双重对比来反托主题:一是南泮武术班的技艺远比往昔的杂耍高明,二是南洋武术班的看客却比往昔少得多。作用:技艺高看客少,技艺低看客多,这种反常现象,强烈地凸现出农村经济凋敝这一主题思想。
《香市》的艺术特点有
1.透过香市今昔变化看农村经济凋敝,以小见大
2.能过香市今昔变化来表现主题,对比鲜明
3.往昔香市热闹情景的场面描写,层次特别清晰
4.结尾处以香市主角的转移暗示主旨,画龙点睛
5.武术班高级但看客反少,铺垫反托手法有力度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8
爱尔克的灯光
作者: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处女作《灭亡,1928 年出版。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
代表作《家》。另有散文集《旅途随笔》《生之忏悔》《静夜的悲剧》等十余部。有《巴金文集》十四卷出版。
文体:本文是一篇夹叙夹议抒情为主的散文。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写我回到阔别了十八年的故居,照壁上“长子宜孙”四个字引发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引发我对死去姐姐的回忆的联想。
第三部分:主要围绕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展开议论和批判。
第四部分:写我又一次离开家乡,在“我的心灵的灯”的指引下,再一次“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中心思想:彻底否定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坚定地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写作特点,
1.行文特点:熔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充满动人力量。
2.以“灯光”为线索,文意清晰。
3.采用象征手法,三种灯光象征意蕴丰厚。
4.抒情方式:在记叙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在夹叙夹议中抒情、直抒胸臆。
概括作者由“长子宜孙”四个字所引发的思想感情,
帮居照壁上的“长子宜孙” 个个字,引发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索:祖辈们所安排的囿于家庭和礼教的“平坦而舒适”的道路,实际上是一条窒息青春和生命的死路,只有冲存旧家庭、旧礼教,到“广大的世界中去”,才是一条光明之路。这里所表现的作者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彻底否定,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
说明文中出现的三种灯光的象征意蕴。
文中写到的三种灯光,都包含着深邃的象征意蕴,
1.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是旧家庭、旧礼教走向礼教走向没落、崩溃的象征;
2.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
3.“我的心灵的灯”则是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
以“灯光”为线索,简要说明文章的内容脉络。
“灯光”不仅使文章充满了诗意,而且是统贯全文的线索。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体现着作者的思绪和感情的逐层推进,标志着文章思想内容的不断深化:由看到旧家庭、旧礼教的败落,到揭露和抨击它的罪恶,
再到指出新的生活道路,这正是全文的内容发展脉落。
姐姐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对姐姐悲剧的回忆,暴露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
激发作者复杂的心情和联翩思绪的直接触发物,
1.阔别了十八年的故居。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9
2.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
3.大门内亮起的微弱灯光。
1.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但是它们的 改变了的面貌于我还是十分亲切。我认识它们,就像认识我自己。还是那样宽的街,宽的房屋。巍峨的门墙代替了太平缸和石狮子,那一对常常做我们坐骑的背脊光滑的雄狮也不知逃进了哪座荒山。然而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1)从这里看,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直接触发物是什么?——“长宜子孙”四个字。
(2)“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这句话有何寓意?——象征着经过十八年的风雨,但中国的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却基本没什么改变。
(3)从这里看,本文的抒情色彩是什么?——抒情与叙事、议论相交融;情感真挚而强烈。
2.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
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1)这段抒情的角发物是什么?——大门内亮起的微弱灯光。
(2)“大门内亮起”的“阴暗的一线微光”有何象征意义?——象征着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敬延残喘。
(3)“哈立希岛上的灯光”有何象征意义?——象征善良希望的破灭和旧生活的悲剧。
(4)“爱尔克的灯光”与作者的姐姐有什么联系?——哈立希岛上爱尔克希望的破灭和可悲的命运,象征姐姐的希望破灭和悲惨命运,寄托作者对姐姐的哀思。
(5)作者姐姐的悲惨命运说明了什么?——控诉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青春、生命的罪恶,说明只有美好的希望还不够,必须有实际被动,起来去革命,冲破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到广大的世界中去,才能真正得到光明。
(6)这段描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惨死的姐姐的无比哀痛和对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无比憎恶。
(7)“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这个比喻的喻义是什么?——比喻受制于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姐姐的悲惨命运。
(8)这段文字在抒情和达意的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在叙事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在类比中达意,在象征中达意;叙事、议论、熔于一炉,比喻、象征、类比交织一体。
3.“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宇!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
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1)“长宜子孙”的本意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恨不得要削去它?——祖父为后代安排好的家庭、礼教、财富和幸福。在作者看来,这是一条摧残青春、摧残生命、摧残心灵的罪恶之路。所以恨不得削掉它。
(2)从这里看,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彻底否定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
(3)“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像姐姐的残死一样,留着作者的只有悲痛和对“长宜子孙”的憎恨,所以这它不会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0
把作者再引回到这条老路上来。
4.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 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1)作者为什么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心灵的灯”不是真实的灯,所以用“仿佛”;因为前文已出现了两种灯光,这是第三种,所以用“又”。
(2)作者“心灵的灯”有何象征意义?——象征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3)作者为什么说“这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心灵的灯”是十几年来一直亮在作者心中的,照耀着他冲破旧家庭、旧礼教,在广大的世界中闯出一条新的生活道路的灯。
(4)作者为什么说“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爱尔克的灯光是充满善良和美好希望,但却受制于旧家庭、旧礼教,所以只能被压抑,当时还不能照亮人生道路。
(5)从这里可以看出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是什么?——三种灯光的依次出现,是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1
纪念傅雷
作者:施蛰存(1905—2003),浙江杭州人,作家、学者。著有短篇小说集《上元灯》,《梅雨之夕》,散文集《灯下集》、《待旦录》,学术论著《水经注碑录》等。
文体:悼念友人的散文。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倒叙的笔法写出对老友傅雷的悼念。
2.第二部分:写几十年间与傅雷交往的事情和友谊,突出了傅雷个性中的“怒”特征。
3.第三部分:对老友傅雷崇高的刚直品德的赞扬。
中心思想: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墨,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展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深情地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写作特点,
1.按时间顺序记述,条理层次清楚。
2.通过“怒”形象地突出了傅雷的个性特征。
3.语言朴实无华而饱含深情。
本文写出了傅雷怎样的个性特征?表现了怎样的主体?
(1)本文通过对几十年与傅雷交往过程的记叙,突出了傅雷具有儒家浩然之气的刚直品德。
(2)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墨,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展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深情地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本文作者将傅雷称为“刚者”,并在文章的结尾说:“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写此文不仅是怀念自己与傅雷的友谊,更是为了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希望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才是对傅雷最好的纪念。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回忆的?开头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是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的,这样把自己与傅雷几十年的交往、生活事情层次清楚地记叙出来。开头用了倒叙的叙述方法。从现在泄气,非常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况。
作者引用俗话“秀才人情纸半张”,表现手法:欲扬先抑。
傅雷性格最突出的是:刚直。
“浩然之气”出自《孟子 公孙丑上,
本文开头所采用的叙述方式是:倒叙。
本文所采用的议论方式是:叙后评议。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出自:《论语》。
贯穿作者所回忆的几件事的中心线索是:傅雷的三次发怒。
傅雷刚直个性的社会品格是:坚持真理,刚正不屈。
写作的主要用意是:“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主要写作特点,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2
(1)开头用倒叙方式。
(2)以“怒”为叙事线索。
(3)人物性格特点鲜明。
(4)采取叙后评议方法。
(5)短小精悍,质朴深情。
1,1966 年 8 月下旬,我已经在里弄里被,示众”过了。想到傅雷,不知他这一次如何,怒,法,就在一个傍晚,踱到他门口去看看。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 。我就踱了回家。大约在 9 月 10 日左右,才知道他们两夫妇已撒手西归,这是怒庵的最后一,怒,。
(1)傅雷是怎么死的?
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而自杀。
(2)傅雷的死显示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和性格特征?
个性特点:刚直易怒。性格特征:坚持真理,刚直不屈。
(3)从这里可以看出本文的叙事聚焦点是什么?
傅雷的“怒”。
2.我知道傅雷的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在那一年,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
我也都一律尊敬。不过,朱梅馥的能同归于尽,这却是我想像不到的,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
(1)傅雷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坚持真理,刚直不屈。
(2)作者为什么要写像傅雷那样不惜生命的人还有好几个?
在于揭示文化大革命是一玚残酷浩劫。
(3)写傅雷妻子的同归于尽,对刻画傅雷的形象来说,是什么表现方法?
侧面烘托。
(4)写出其中的一个比喻及其比喻意义。
用干柴烈火比喻傅雷的性格刚直、易怒、宁死不屈。
3.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所以孔子说:,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
(1)傅雷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刚直。
(2)“浩然之气”语出何处?是什么意思?
《孟子》,至大至刚,充塞天地的正气。
(3)作者为什么说刚直品德“难得见到”?
一是刚直品德及其崇高,是很难达到的人格境界,所以历来少见;二是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刚直品德尤其少见。
(4)作者认为浩然之气的养成根基是什么?
艺术的涵养和知识学问的累积。
4.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1)他的“崇高品德”是什么?
坚持真理,刚正不屈。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3
(2)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召唤中国的知识分子发扬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正气。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4
哭小弟
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当代著名女作家,(其父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小弟是飞机强度冯钟越。)著有小说《红豆》、《三生石》,散文集《丁香结》等。
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充满抒情色彩的写人散文。第一人称。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4 自然段):写小弟过早去世了。
第二部分(5-21 自然段):回忆小弟的往事。
第三部分(22-26 自然段):写对小弟一样的,迟开而早谢” 的一代知识分子的痛惜之情及愿望。
中心思想:通过对小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长期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工作不幸英年早逝的记叙,抒发了对小弟的无限的痛惜之情,赞扬了小弟的无私的奉献精神,也提出了愿为小弟这样的,迟开而早谢” 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有所改变的希望,表达了对当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之情。
本文写作特点,
1.善于将抒情与叙事、写人相结合。作者在叙述往事、描写小弟形象的同时抒发对小弟的悼伤和赞扬之情
2.文章将多方面材料切成块状、交叉垒积的结构方法,使文章内容层出层新、结构错落有致。
3.运用倒叙的手法。
4.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5.巧妙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小弟的忘我工作精神。
1.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线索:,哭,字。 作者始终围绕一个,哭,字把小弟的童年、工作、去世的往事、自己对小弟的伤悼之情、
对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之情等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
2.举倒说明文中的细节描写方法和侧面烘托手法。
细节描写如写小弟在冬天不怕冷生冻疮,用冷水洗脸,几笔就写出他活泼可爱的性格。侧面烘托如通过周围同志对小弟逝世的悲哀,他们赞扬小弟的信等。
3.文章结局,作者由哭小弟延展为哭蒋筑英、罗健夫,这有何寓意?
小弟同蒋、罗一样都是,迟开而早谢” 的无私奉献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长期奋斗抱病而终的无私奉献的优秀知识分子的典范。作者对小弟的痛惜之情自然也推及到这一批英年早逝的知识分子身上,对他们的奉献精神极为赞扬。表现出了作者关心祖国发展、关心祖国命运、
关心为祖国发展而无私奉献的优秀知识分子命运的一腔热忱。
·《哭小弟》中说,我哭小弟,,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含义是(C)
A 病得太重 B 治疗不及时 C 未能及早确诊 D 缺少药物
·下列语句中,使《哭小弟》一文更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是(C)
A 如果他有三次生命,他多方面的和能和精力也是用不完的
B 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
C 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D 如果早一年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小弟还可以再为祖国工作二十年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5
·《哭小弟》中,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 想再看看’,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D )
A 肖像描写 B 语言描写 D 心理描写 D 细节描写
·《哭小弟》与作者情感起伏跌宕相协调的结构特点是(C)
A 倒叙方式 B 以,哭” 为线索 C 材料交叉累积 D 善用侧面烘托
·下列作品中,写到,文革” 中知识分子的人格和命运的有(BC)
A 鲁迅《秋夜,B 施蜇存《纪念傅雷,C 宗璞《哭小弟,D 余秋雨《都江堰,E 史铁生《我与地坛,
·《哭小弟》文笔特色是(CE )
A 生动形象 B 质朴无华 C 真挚缠绵 D 感情激烈 E 哀婉动人
1.我们是在,又红又专,的要求下长大的。当然,有的人永远也没有能达到要求,像我。大多数人则挑起过重的担子,在崎岖的、荆棘丛生的、有时是此路不通的山路上行走。那几年的批判斗争是有远期效果的。
他们不只是生活艰苦,过于劳累,还要担惊受怕,心里塞满想不通的事,谁又能经受得起呢!
(1)概括这段话的大意。——写一代知识分子的坎坷遭遇。
(2),又红又专” 是什么意思?——思想好,业务好。
( 3),那几年的批判斗争” 指的是什么?——文化大革命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4)这段话中什么地方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意义是什么?——,挑起过重的担子,在崎岖的、荆棘丛生的、
有时是此路不通的山路上行走。” 象征着一代知识分子的坎坷道路。
2.父亲为他写挽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我那惟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
(1)写出,父亲”,,我”,,小弟,的名字。—— 分别是:当代著名哲学字冯友兰;当代作家宗璞;飞机强度学家冯钟越。
(2)概括挽联的主要情感内容。 ——赞叹小弟全才罕遇,赞扬小弟无私奉献,痛惜小弟的壮志未酬、英年早逝,痛惜国家推动英才。
(3)这里是用什么表现方法来刻画小弟形象的。——侧画烘托。
3,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1)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痛悼无私奉献英年早逝的一代知识分子。
(2)作者所哭这些人的共同品格和命运是怎样的?
共同品格是无私奉献;共同命运是英年早逝。
(3)这里采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典型细节描写。
(4)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
象征。
(5)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比喻。
(6)贯穿这段文字的一个字是什么?
哭。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6
都江堰
作家作品知识:余秋雨,当代艺术理论家、散文家,主要散文集《文化苦旅》。
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游记,以第一人称来写。
语言知识
1.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
颓壁残垣:倒塌的、不完整的墙壁。
2.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邈远:遥远。
3.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 濡养:滋润哺育。
4.遴选:选拔。
5.直到 20 世纪仍是水得工程的圭臬。
圭臬:原指测日影的圭表,这里比喻为准则或法度。
6.作家由此向现代官场的衮衮诸公诘问。 衮衮诸公:指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
7.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 傩戏:指驱除鬼疫、表现鬼神生活的戏。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将都江堰与长城进行对比,突出都江堰造福千秋万代的功绩。
2.第二部分:写都江堰的壮观景象。
3.第三部分:写李冰父子为民造福的功绩。
4.第四部分: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表达人民对李冰父子的爱戴之情。
本文中心思想:本文描绘了都江堰的壮观景象,对历史进行审视,对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本文写作特点,
1.多处运用对比手法。
2.描写景物时,立足现代对历史人物、事件进行审视,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课后思考
1.本文一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将都江堰与长城对比?
长城历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将二者对比,起到了反衬作用,更加突出都江堰造福后代、功在千秋的伟大。
2.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说李冰“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
李冰是蜀郡守,他没有把权力当作捞取私利和更大政治名誉的基础,不像一般的封建官吏,因而作者说他“大愚”、“大拙”;但李冰为了治理四川的旱涝灾,为人民谋利益,他努力学习水利知识,总结出治水三字经和八字真言,设计候选了造福千秋万代的都江堰,因而作者说他“大智”、“大巧”。
3.概括文中描绘都江堰水流部分的层次和内涵。
作者对都江堰水流的描绘,先写声音,再写作者的感觉,然后写水流翻卷咆哮的壮观,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饱含着“壮丽的驯顺”深刻寓意,发人深思。
《都江堰》作者所写都江堰水流壮观景象的主要象征意义是(C)
A 灵动的生活 B 喧嚣的生命 C 庄丽的驯顺 D 强烈的震撼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7
《都江堰》“他是郡守,手据一把长锸”的主要象征意义是(A)
A 扎扎实实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 B 金杖玉玺高高在上的权力观念
C 毫无所求只知贡献的慈母爱心 D 雄奇威严让人顶礼膜拜的神圣境界
《都江堰》中都江堰修建的时代是 (B)[文中有提到战争,且在秦之前。]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西汉时期 D 东汉时期
《都江堰》的中都江堰的主要文化内涵是(A)
A 造福于民 B 大智大勇 C 只知贡献 D 雄伟神圣
《都江堰》的行文特点是 (C)
A 描写细腻 B 抒情委婉 C 思辨色彩 D 幽默风趣
《都江堰》中,下列词语用来歌颂李冰的有(BDE)
A“细细浸润,节节延伸” B“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
C“金杖玉玺,铁戟钢锤” D“通情达理,平适可亲” D“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下列作品中,蕴含强烈现代人文精神色彩的有 (ABCD)
A《容忍与自由,B《我的世界观,C《都江堰,D《蚂蚁大战,E《香市,
1.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
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
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
1.这段文章描写的重点是什么?——都江堰水流的壮观景象。
2.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主要修辞手法。——比拟、排比。
3.本段文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与海水对比。
4.本段文字表达的观点是什么?——描绘都江堰的壮观景象,赞扬李冰父子的科学素质。
2.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1.这里揭示了都江堰怎样的文化精神?——永远的慈祥的全心全意造福于民。
2.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比,象征。
3.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和比拟。,雕塑”和“母亲”是比喻;“老资格”、“不炫耀”、
“毫无所求”是比拟。
3.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1.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
2.“长锸”和“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各有何寓意?——“长锸”比喻和平建设;“金杖玉玺”比喻权力;
“铁戟钢锤”比喻战争。
3.为什么说“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说“他失败了”是因为在专制统治下,他的和平建设,造福与民的愿望不得实行。“终究又胜利了”刚意味着他的理想终究会实现,正在实现。
4.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拟。
4.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本世纪 70 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着长锸。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8
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一位现代作家见到这尊塑像怦然心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站在哪里?
1.作者为什么说这石像即使不是李冰的儿子,“我仍然把他看成李冰的儿子”?——李冰父子是为民造福的人的象征。
2.作者在这段文字中突出了李冰父子怎样的精神?——为民造福,忠于职守。
3.作者最后引述作家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的诘问,含有什么深意?——应在为百姓做贡献中体现人生价值。
5.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1.这里是写李冰还是写都江堰?为什么?——既是写李冰,又是写都江堰。因为现在控制水流的是都江堰,
而都江堰又是李冰父子精神的象征。
2.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长寿”的寓意是什么?——象征。长寿,寓意都江堰造福万代,李冰精神永存。
3.这段描写为什么生动?——因为这里是形象描绘,描绘的是心理想象中的意象,同时也是对都江堰的拟人化,故十分生动。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9
我与地坛
·作家作品知识
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作者以坚强的毅力克服身体残疾的煎熬,创作了一系列关切人生的作品.作品有中篇小说《原罪·宿命》、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集《自言自语》等。
·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记事散文,第一人称,
·课文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写我双腿残疾后十五年来与地坛的不解之缘,
第二部分:写母亲对我的挚爱和我对母亲的思念、痛悔之情(歌颂母爱),
第三部分:以种种事物喻比四季,象征了我对人生的复杂体验,
·本文中心思想
通过对地坛、母亲、四季的叙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母爱、人生的深切的体验,表现也作者在苦痛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
·本文写作特点
1.文章巧地运用行为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表现母爱,生动而感人。
2.文章多处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思想感情。
3.文章第三部分将象征、排比、类比三种手法结合起来,使物象层出,寓意含蓄,韵味悠长。
课后思考
·作品中哪些地方具有象征性意蕴?
1.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似不相干,其实对“我”来说,地坛和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
这在整体上就是一种象征性类比。
2.叙述地坛的“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让人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的精神。
3.描绘古园中那“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雨秋风,则是“我”
倔强“心魂”的象征性显现。
4.特别是对四季相应的多种事物的排比铺陈,则更是各种体验、多种心境、复杂人生、沧桑命运的多重类比和象征。这些地方,都像诗一样寓意无穷。
·说明作品中第三部分中排比、类比、象征三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把四季跟7类28种不同 事物联系起来,表现了作者从他那独特处境和心绪出发对复杂的人生、沧桑命运的多种体验及复杂感触。春夏秋冬跟这 28 种事物的联系,即是排比又是类比又是象征,三者浑然一体,
寓意含蓄、韵味深长。
《我与地坛》中,用多种事物类比四季,这种联想方式是相似联想。地坛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象征。
《我与地坛》中,用种种事物来类比四季,其整体象征意味是 (B )
A对自然景物的复杂感受 B对人生命运的复杂感受 C对社会现象的复杂感受 D对各种知识的复杂感受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40
《我与地坛》中描绘的“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雨秋风,象征
(C)
A 地坛绚丽多姿 B 地坛并不衰败 C“我”倔强的心魂 D“我”对生命的礼赞
《我与地坛》中“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和恋人”指 (A)
A 怎样活的问题 B 关于死的事 C 为什么出生的问题 D 关于自强不息的事
·分析课文“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1.这段文章可划分为两个层次,请概括这两个层次的大意。
第一层写“我”与地坛的不解之缘;第二层写“我”对人生的思考。
2.这两个层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第一层是“我”“窥看自己的心魂”、进行人生思考的前提,第二层是“我”的“心魂”在地坛环境中的具体投射。
3.第二个层次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象征。
4.从整体上看,第二个层次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5.指出统领第二个层次的中心句。——“幸好有些东西的任谁也不能改变它。”
6.指出这段文字中运用比拟手法的地方。——描写雨燕、古柏、落叶三种都用了比拟手法。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万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这段话的中心旨意是什么?——歌颂母爱。
2.这里采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行为描写。
3.说“园子大”的用意是什么?——园子越大,车辙越多,脚印越多,母爱也越深。
4.说“园子大”“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这是什么表现手法?——用“园子大”和“车辙多”来表现母爱,是侧面烘托。
·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
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1.这里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2.这里运用了什么联想方式?——相似联想。
3.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多重类比和整体象征。
4.这里有什么象征意味?——象征作者对人生命运的复杂感受。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1.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和比拟。
2.这段描写有什么特点?——观察细致,描绘细腻。
3.这里描绘了哪几种事物?——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等五种。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41
蚂蚁大战
作者:亨利·梭罗,美国作家、思想家。选自最有名的作品《瓦尔登湖》,是一部长篇记述散文。
文体:散文。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写红、黑两个蚂蚁群体的一场战争。
2.第二部分:重点突出了两只红蚂蚁和一只黑蚂蚁的战斗。
3.第三部分:过去人们以记载过的蚂蚁大战。
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森林中的一场蚂蚁大战,然而作者是一位作家、思想家,由蚂蚁大战联想到人类历史上的战争,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写作手法,
1.场面描写精彩、细致。
2.采用以点带面的手法,让人通过局部了解整体。
3.采用拟人手法来写。
蚂蚁大战有和类比象征意义?
在蚂蚁大战的描写中,作者不是插入关于人类战争的历史事件,这就构成了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类比,
从而使蚂蚁大战成为人类战争的象征,凸现了文章的社会人生大义。
场面描写上有何特点?
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手法,着重描写红黑三个“武士”的生死鏖战,从而让人透过典型细部而通览全局,这是处理复杂场面的有效途径。
举例说明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本文写森林中的一场蚂蚁大战,观察细致,描写生动,联想丰富,议论精彩。梭罗保持着一颗童心,像儿童一样兴致勃勃、饶有趣味地观看蚂蚁缠斗。表现在不仅有场面的生动描写,而且又重点写了三只蚂蚁的搏斗情况。
通过蚂蚁大战,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对人类战争的思考。
渗透在本文中的作者的基本感情是:对人类战争的嘲讽。
总体来说,本文的描写是:场面描写。
整体场面描写的结构特点是:整体勾勒中突出中心画面。
中心画面是:红黑三勇士的生死对决场景。
本文所体现的现代人文精神是: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
主要表现方法是:象征。
整体象征意义是:人类战争狂热、残酷。
描写生动的原因,
(1)观察细致。
(2)描写细腻。
(3)画面清晰。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42
(4)类比贴切。
(5)拟人传神。
艺术特点有,
(1)场面描写突出中心画面。
(2)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3)整体以象征寓托深意。
(4)整体将蚂蚁与人类类比。
(5)整体将蚂蚁拟人化。
1.放眼远望,我惊叹不已,木柴堆上到处都有这样奋力厮杀的勇士,看来不是单挑决斗,而是一场战争,
两个蚂蚁王国的大决战。红蚂蚁与黑蚂蚁势不两立,通常是两红对一黑。木柴堆上都是这些能征善战的弥尔弥冬军团。地上躺满已死和将死者,红黑混杂一片。
(1)概括这段描写的大意。
描写两个蚂蚁王国生死大战的情景。
(2)这里写出了蚂蚁大战的哪些特点?
一是全体出动,规模庞大;二是势不两立,生死对决;三是残酷无情,死伤遍野。
(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场蚂蚁大战?从这里看,本文的主要表现方法是什么?
作者以蚂蚁大战来暗示人类战争。主要表现方法是象征。
2.这时,如看到他们各自的军乐队,在各方突起的木片上排成方阵,威武雄壮地高奏国歌,以振奋前仆后继的前线将士,并激励起那些奄奄一息的光荣斗士,我不会感到诧异。我自己是热血沸腾,仿佛它们是人。
(1)这里说“如看到”是什么意思?
从“如看到”可知,这段描写是作者的联想,并非真实。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
这联想是由作者看到红黑三武士生死对觉的情景所激发出来的;作者有意让人们联想到人类的情景。
(3)这里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热血沸腾”,似乎是为斗士的英勇无畏而激奋,实际上是对人类战争的惊愕、激愤,特别是对战争狂热精神的揭露和嘲讽。
3.我用放大镜观察最初提到的红蚂蚁,看到它狠狠的咬住敌方的前腿上部,且咬断了对方剩下的触须,
可自己的胸部却被黑武士撕开了。露出了内脏,而黑武士的胸甲太结实,无法刺穿。这痛苦的红武士暗红的眸子发出战争激发出的凶光。它们在杯子下又缠斗了半小时,当我再次观战时,那黑武士已使敌人身首异处,但那两个依然有生命的脑袋,挂在它身体的两侧,犹如悬吊在马鞍边的两个恐怖的战利品,两个红蚂蚁头仍死咬住不放。
(1)这里描绘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描绘的是红黑三武士生死对觉的结局,表现了蚂蚁大战的残酷性。
(2)作者为什么要描绘这种情景?
为了暗示人类战争的残酷,激发人们的善良心性和反战情绪。
(3)从哪里可看出红武士的极度“精神狂热”?
主要体现在:“暗红的眸子发出战争激发出的凶光”;,身首异处”,两颗头颅“仍死咬住不放”。
(4)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联想方式和表现方法?
类比联想,表现方法是象征。
(5)从这里看,作者对人类战争持怎样的态度?
对人类战争及其狂热精神极其憎恶,对人类战争造成灾难极其哀痛。
冯谖客孟尝君
1
一篇。
作者,刘向 编,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四,。它的编者刘向。西汉末年,光禄大夫 刘向奉诏校书,见到了皇家藏书中有六种记载纵横家说辞的写本,内容庞杂,编排错乱,文字残缺。它们有,国策》,(并非今本《战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几种不同的名称,刘向依其国别,
略以时间编次,定著为《战国策,33 篇。东汉高诱为此书作注。隋代已残缺不全,今存 10 篇。《冯谖客孟尝君》是其中十分精彩的
类型,记叙文,成文时间:西汉末年。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写冯谖客居孟尝君门下,冯谖无功而屡次要求增加待遇,孟尝君从之。
2,第二部分: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的经过。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经营三窟经过的叙述,突出了冯谖超人的才干智谋与远见卓识,
反映了战国士阶层在复杂激烈的社会斗争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展示了士阶层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揭露了统治阶层内部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以及争权夺利的倾轧行为。
中心旨意,如何巩固政治地位。
冯谖的性格特征,
1,深谋远虑(主要性格特征) 。
2,不敢屈居人下。
3,报效知己。
孟尝君的性格特征,
1,礼贤下士。
2,宽容大度——冯谖再三弹铗。
3,目光短浅——冯谖焚券市义。
艺术特点,
1,欲扬先抑,层层深入——先说冯谖无好无能,且再三要求提高待遇,再写为孟尝君营就三窟。
2,反衬手法,相互映衬(冯谖与孟尝君) 。
(1)对比反衬:冯谖焚券市义,孟尝君不悦。
(2)侧面映衬:下人对冯谖“贱之”、“笑之”、“恶之”。
3,一波三折——三弹铗(故意深藏不露,假意试探)、营三窟。
三个成语,焚券市义,狡兔三窟,高枕而卧 。
狡兔三窟,
1,市义于薛——体现了冯谖的民本思想。
2,游说于梁张势。 体现了冯谖的深谋远虑。
3,薛地建庙立根基于封地。
战国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
1,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左右皆笑之,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
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 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⑴这两段文字出自何书?
《战国策,
⑵冯谖与孟尝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食客与家主的关系。
⑶冯谖使人属孟尝君曰“客无好”、“客无能”的目的是什么?
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孟尝君。
⑷冯谖、孟尝君的性格特征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何关系?
冯谖深藏不露,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有容人之量。通过二者的对比,使人物之间的性格相互映照,是全文波澜迭起,姿态横生。
⑸“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表现了孟尝君的什么心态?
宽容大度,礼贤下士。
2,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⑴“矫命”是什么意思?
冯谖假借孟尝君的指令。
⑵冯谖为什么要把债权全部烧掉?
为孟尝君市义,彰显恩德,收买人心。
⑶这体现出怎样的政治思想?
以民为本。
⑷这里体现出冯谖怎样的性格特征?
深谋远虑,有政治头脑。
3,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
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⑴“孟尝君就国于薛”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孟尝君已失掉齐王的信任,被罢了官,面临严重的危机。
⑵从哪里可以看出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效果?
“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得到了百姓的拥戴。
⑶“今君有一窟”,这“一窟”指的是什么?
已取得民心。
⑷“请为君复凿二窟”,这“二窟”指的是什么?
一是游说结交西梁,虚张声势,齐王恐惧,重新重用了孟尝君;二是“立宗庙于薛”,巩固了孟尝君的根基,使其进退有据,有备无患。
⑸冯谖为孟尝君凿“三窟”的实质是什么?
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
⑹这里表现出冯谖怎样的性格特征?
深谋远虑。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
垓下之围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所著,史记,是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12,书 8、表 10,世家30,列传 70
五大部分。本文选自《项羽本纪,。
文体:人物传记。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写四面楚歌中把霸王别姬。
2,第二部分:东城快站,项羽英勇无比,也暴露出他爱逞匹夫之勇的弱点。
3,第三部分:写愧对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的个性也展现了他走投无路,只能以死了之的陌路英雄的心情。
4,第四部分:太史公对项羽一生的评价。
中心思想:主要记叙了项羽最后失败、身死乌江的一些史事片断。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在对项羽做盖棺定论时,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有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
写作特点,
1,场面描写生动形象。
2,恰当的心理描写。
3,善于在史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
1,三个场面描写及其作用。
本文通过场面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
①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同时也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
众叛亲离的困境。
②在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说到做到,展露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同时也表现出他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
③因愧对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宁死不辱,揭示了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
2,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细节描写——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是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情致丰瞻,艺术效果十分显著。
①虞兮虞兮的悲歌,成为霸王别姬的典型环节。
②天之亡我在项羽口中先后三次重复出现,充分表现出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
③嗔目而叱,吓退汉将杨喜数里,在失败关口仍见出项羽的英武气势。
④将宝马赠与乌江亭长,既是对亭长好意的报答,又是对战马爱怜的深情。
⑤自刎,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则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3,太史公对项羽的评价。
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
也是他从威武的西楚霸王一步步走到众叛亲离而最终乌江自刎的根本原因。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4
4.项羽的性格特征,
①无可奈何心境。
②勇猛无敌气概。
③知耻重义心理。
④宁死不辱性格。
⑤致死不知失败原因。
1.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
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①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场面描写。
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
②这里表现出项羽当时怎样的心情。
英雄末路无可奈何的心情。
③这里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行为描写。
④指出其中的侧面烘托手法。
一是“兵围数重”、,四面楚歌”的整体环境描写,二是“”的周围人物反应。
⑤写出其中包含的两个成语。
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①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
②享誉说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强调自己的失败是天意,而不是由于自己的无能。
③这里表现出项羽怎样的心理?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强调这一心理?
至死不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这里采用了重复修辞的手法,两次强调“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从而突出了这一心理特征。
④从这里可以看出想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不懂政治,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这点,司马迁在“太史公曰”中也说得很清楚。
3.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①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场面描写。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5
因愧见江东父老而乌江自刎。
②这里表现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这对刻画项羽整体形象有何作用?
知耻重义。项羽的主要性格特征是勇猛无底,再加上这里的知耻重义一面,就使他的整体形象内外丰瞻而富于立体感。
③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对话描写和行为描写。
④写乌江亭长的行为和言语,对刻画项羽性格有何作用?
侧面烘托。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6
张中丞传后叙
一、作家作品,
韩愈,字退之,我国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推崇儒学,排斥佛老;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发扬先秦、两汉散文的优长;主张,辞必己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有《昌黎先生集,。
二、课文串讲
第 1 自然段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缺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以文章自名:李翰对自己的文章很自负。自名:自许,自负。
恨:遗憾。
第 1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说明所以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第 2 自然段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材若:材:才能。若:好像。
开门纳巡:打开城门接纳张巡。纳:接纳。
授之柄而处其下:将兵权交给张巡而自己处在张巡的位置之下。
竟与巡俱守死:最后与张巡一起守城而死。竟:最后。
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
虏:被俘。
通知:通晓,理解。
就虏:受俘。
疑畏死而辞服于贼:怀疑他是怕死而向敌人屈服了。辞服:说了屈服的话。
诚:果真。
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
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益:更加。
外无待:城外没有援兵可以等待。
数:计算。
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耶?
乌有:哪里有。
坏:城被攻破。
徒:与张巡、许远一起守城的人。
虽至愚者不忍为:即使是最愚笨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
而谓远之贤而为之耶:难道说像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吗?
第 2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以许远能让位授权,并在外援不至、人相食且尽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死守的事实,驳斥传言许远畏死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7
降贼的错误论调。
第 3 自然段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说者:发议论的人。
诟:辱骂,诽谤。
见:见识。
引:拉扯。
绝:断。
处:地方。
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的谬论,所用的比喻: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然:如此,这样。
尤:责备。
不达于理:不明事理,不近情理。
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美名。
卓卓:超出一般人的样子。
其他则又何说: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第 3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对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的论据理由,把城陷的责任归之于许远的责备进行反驳。
第 4 自然段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
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宁能:岂能,哪能。
卒:最终,终于。
逆遁:预先逃跑。
穷:困窘。
将:带领。
创残饿羸之余:战败受创残剩下来的伤病而又饥饿瘦弱的士兵。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
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讲:议论,考虑。
精:精密,周到。
就尽:渐趋覆没。
日滋:日益增多。
蔽遮:掩护。
沮遏其势:阻止了敌人的攻势。
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8
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弃城而图存者:弃城逃跑、贪图活命的人。
擅强兵:拥有强大的军队。
相环:四周都是。
自比于逆乱:自列于叛逆乱臣之中。比:并列。
设淫辞:制造夸大失实的邪说。
第 4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以,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为比衬,充分肯定了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 的功绩,驳斥了,责二公以死守” 的错误议论。
第 5 自然段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
从事:唐时通称幕僚为从事,这里作动词,犹言任职。
道:经过,来往。
乞救:求救。
嫉:妒忌。
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馀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
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
具:准备,备办。
感激:感动,激发。
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矢著其上砖半箭:箭的半截射进了佛塔上边的砖中。
志:同,识”,作标记。
指以相语:指着佛塔告诉我。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欲将以有为也:想要有所作为。
敢:岂敢。
第 5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叙述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贺兰坐视不救。南霁云城陷被俘,与张巡同时壮烈牺牲的事迹。
全文三个主要正面人物:张巡、许远、南霁云。
全文反面人物:贺兰。
全文主要行文方式:叙述和议论。
全文主要内容:为许远辩诬,补叙许远、张巡、南霁云的英雄事迹,颂扬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功勋。
张巡性格特征: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许愿性格特征:宽厚谦和,为国让贤。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9
南霁云性格特征: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张元性格刻画:肖像描写——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侧面烘托——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许远性格刻画:侧面烘托——贼兵南下,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睢阳被围,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南霁云性格刻画:细节描写——抽到断指,抽矢射塔。
侧面烘托——抽到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抽矢射塔,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1,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1)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什么?
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2)这里用的是什么驳斥方法?
驳斥论点。
(3)概括文中的主要论据?
外无蚍蜉蚁子之援而犹死守,以国亡主灭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而犹死守,这三个“而犹死守”都可推出许远不可能“畏死而辞服于贼”。
2,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1)这段文字驳斥的谬论是什么?驳斥的着眼点是什么?
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驳斥论据。
(2)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类比法,即比喻论证法。
(3)文中运用了什么论据?说明其属类?
一是引绳而绝必有处,二是人之死必有某脏腑先受病。这两个论据都是日常事理论据。
3,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
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歌颂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伟大功绩,抨击逃跑者、坐观者和诬蔑者的丑恶行径。
(2)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对比、反衬。
(3)这段文字的行文有何特点?
气势充沛,充满激情,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
(4)“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中有哪两方面的对比?
千百与百万的数量对比;就尽与日滋的趋势对比。
4,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
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 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
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10
(1)这里表现出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征?
嫉恶如仇,视死如归。
(2)除慷慨陈词外,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南霁云的形象?请概要说明。
细节描写:抽到断指,射矢明志。
(3)除正面刻画南霁云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具体体现在那几个地方?
侧面描写:1.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嫉贤害能,狭隘自私来对比衬托;2,抽到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3,抽矢射塔,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5,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1)这里表现出张巡怎样的性格特征?
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2)这里运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
行为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
(3)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侧面烘托——众见巡起,或起或泣;众泣不能仰视。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种树郭橐驼传
作者:柳宗元,(773— 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 。与韩愈 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 韩柳 。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 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业,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文体:一篇借人物立传的形式生发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文。
中心思想:借为人立传的方式,寓治国之理于种树之道,揭露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主要思想)及给人民带来的祸害,阐发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写作特点,
1,本文说理,总体上采用类比方法,
种树——治民
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
种树要“其莳也若子”——做官要爱护老百姓;
种树要“其置也若弃”——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他植者”种树“爱之太殷,忧之太勤”——“长人者好烦其令”。 他植者种树与长人者治国。
2,文章阐述种树的道理和方法,采用了对比手法:郭橐驼种树——他植者种树。(在原理、
态度、方法和结果诸方面都构成了对比,将种树过程中的是与非、正与误、
利与弊都衬托得十分清晰)
3,传记性,寓言性,类比性,抒情性。
4,详略得当——略写郭的生平,详写其种树的态度和方法;略写他植者态度马虎,详写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种树的基本原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能使“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种树方法: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郭橐驼这个人物是虚构的。
他植者的种树态度:1.马马虎虎、不认真;2,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1.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
(2)橐驼种树技艺高超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是受到众人“争迎取养”;二是树种得好,种的树长相好;三是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3)这里运用了什么变现方法?体现在哪里?
一是侧面烘托,表现在大家“争迎取养”;二是对比翻沉,表现在别人都比不上他。
(4)作者为什么要险些橐驼种树技艺高超?
先写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是铺垫,为下文张本,顺势写其种树原理和方法,即烘托了主旨,又令人信服。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11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12
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共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1)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2)最能体现橐驼种树合乎原理的是哪两句话?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3)除正面阐述外,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方法来凸现橐驼种树方法的正确性?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凸现郭橐驼种树的原理、方法、结果,与“他植者”种树的原理、方法、结果的全面对比。
(4)“他植者”种树违天害理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马马虎虎、不认真;2,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5)作者为什么略写“他植者”种树的马虎态度,而详写其“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态度?
为与下文中“长人者好烦其令”相照应、类比,从而阐发并突出文章的主旨。
3.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1)这里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弊端?
长人者好烦其令,即政乱令繁。
(2)这笔锻造成了怎样的社会危害?
扰民害民,使民不得休养生息,故而“病且怠”,即困苦而疲惫。
(3)这里体现了怎样的治国思想?
养民治国,即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4)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
形象描绘。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作者,司马光,北宋 时期著名 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 山西 运城 安邑镇东北)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是 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 (公元前 403 年),下迄五代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 赵匡胤 (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 959 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文体:记叙文。
中心思想:通过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盛,坚持“胡服骑射”这一改革而终于成功的历史故事,赞扬了勇于变革、坚持变革、善于变革的精神,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写作特点:利用对话进行说理,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十分突出,即 主要人物描写方式——语言描写。
1,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为什么能够成功推行?
他采取了正确方法来推行这一举措,
(1) 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
(2) 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父作为突破口,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
(3) 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成功的主要原因:以利国利民的道理服人;
(4) 敢于打破传统礼仪习惯和华夷有别的观念。
即根本原因是采用正确方法,并且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
2,赵武灵王是怎样说服公子成的?
首先以国家利益为重,派人去说服公子成,公子成不同意。
又亲自登门拜访,耐心地分析国家周边形势,以国家的发展、强盛为目的,细心地向公子成陈述,有理有据有情,终于说服了公子成。
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有何历史意义?
(1) 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战争形式的转变;
(2) 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民族融合的体现;
(3) 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思想文化的变革(主要意义) ;
(4) 赵武灵王勇于变革、坚持变革的精神,善于变革的智慧,值得肯定和学习。
4.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目地是:加强边防,扩张领土。
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中心事件:说服公子成支持胡服骑射。
13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14
1.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1)赵武灵王要进行怎样的改革?
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让老百姓改穿便于作战的胡服,教老百姓骑马射箭,加强军事力量。
(2)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
巩固边防,扩张领土,使赵国强大。
(3)从哪里可以看出赵武灵王进行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认为实行改革是贤者,嘲笑改革是愚者,理直气壮,信心十足。决心: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不怕反对者人多势众,一定要通过改革来达到扩张领土、强盛国家的目的。
(4)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行为描写、语言描写。
2.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
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
(1)赵武灵王说服公子成的目的是什么?
使他支持改革。
(2)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利民为本。
(3)赵武灵王为何要以公子成为突破口?
公子成使赵武灵王的叔父,权重朝野,他若反对,变革不仅难以推行,还会造成统治集团和国家的分裂;
他若支持,不仅消除了变革的最大障碍,而且能带动朝野共同变革。
(4)从这里看,赵武灵王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以利民为根本出发点;二是以公子成为突破口,打通关键;三是耐心说服,以理服人。
3.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熟图之也!,
(1)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公子成以“变古道,逆人心”为由反对变革。
(2)公子成反对胡服骑射的理由有哪些?
一是华夷有别,以“中国”老大自居;二是圣贤之教、礼仪之用是天下准则,不可变;三是“变古之道,
逆人之心”,后患无穷。
(3)从这里可看出,赵武灵王的改革体现出那些进步思想?
1.具有大胆改革精神;
2.以利国利民为本,敢于打破传统观念;
3.民族平等,敢于打破华夷有别观念;
4.坚信事理人心所向,不惧阻力重重。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15
前赤壁赋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 眉州 眉山 (即今四川眉州)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 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 欧阳修 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文体:文赋,继承了赋体主客对话的形式特征。
中心思想(作者的人生态度):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旷达到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写作特点,
1,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主要形式特点),抑客伸主。
2,写景、抒情、议论恰当运用,融合统一。
3,骈句、散句交错运用,行文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4,用韵自由,时疏时密。
《前赤壁赋》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主客对话的实质是什么?
(1) 本文在行文时以作者感情的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 。作者感情在本文中经历了“乐——悲—
—喜”的三次变化。
(2) 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消极面和积极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客”,
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指出文中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地方,说明这些景物描写在文章的抒情、议论方面有什么作用?
江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明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
清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
作者借这些景物,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事务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作者用来解脱精神苦闷的哲理),是借景抒情、借景议论。
作者是如何描绘萧声的?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洞箫声,有什么表现效果?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作者从三个角度来描写萧声,
(1) 描写萧声的哀怨情调;
(2) 描写萧声细长婉转的余音;
(3) 描写萧声的感人力量。
引发下文关于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哀叹。
“主”的情感倾向:适宜自然,乐观旷达。“主”代表:思想矛盾中的积极面。
“客”的情感倾向:人生无常。“客”代表:思想矛盾中的消极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16
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 )这里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个比喻有什么特点?
以“缕”喻“余音”,是打通视觉与听觉的“通感式比喻”,化抽象为具体。
(3)这段萧声的描写中灌注着怎样的情感基调?与下文有何联系?
情感基调是悲伤。与下文关系:因悲而探究原因,引发下文关于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哀叹。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 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这段文字体现出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人生态度?
①作者失意后思想上确有消极悲观的一面,借此宣泄;
②为适意自然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树靶,便于下文在自我批判中求得精神解脱。
(3)指出其中的比喻及其比喻意义?
“一叶”喻“扁舟”之小;“蜉蝣于天地”、,沧海之一粟”喻生命短暂和人生渺小。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2)这段文字阐发了什么哲理?
“变”与“不变”的相对性。
(2)作者阐发这一哲理的针对性是什么?
批判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
(3)为什么说这里的“水”与“月”既是例证又是喻证?
从万物都处于变与不变的相对之中的普遍道理来看,“水”和“月”的举证只是两个例子,故可视为例证。
作者是用自然之理来阐发人生态度,从这个角度看,“水”与“月”的举证又是两个比喻,故可视为喻证。
(4)这段说理的特点是什么?
有个别见一般,化抽象为具体。
(5) 作者是怎样化抽象为具体的?
运用了水和月亮来比喻变与不变的相对性,把抽象的哲学理念变得具体、形象、明白易懂。
4.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这里表现出怎样的人生态度?
适意自然、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这种人生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社会功利的角度看有消极一面;从个体人生的角度看有积极一面。
(3)这里主要借用哪两种景物来述卿说哩?
清风、明月。
(4)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偶。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17
先妣事略
作者:归有光,明代著名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震川先生。归有光反对明朝中叶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的拟古风气,提倡学习唐宋人的古文,与王慎之、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其中,以归有光的作品成就最高。归有光的散文朴素简洁,恬适自然,善于叙事,亲切动人,为明代著名的散文大家。
文体:追忆忘母的记叙文。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追忆母亲一生多子、早逝。
2.第二部分:写母亲的勤劳、俭朴、关心孩子学习的美德及母亲娘家的概况。
3.第三部分:写母亲死后子女们的情况和周家的情况及我的哀伤之情。
中心思想:通过对母亲短暂一生的记叙,表达了作者深深地对母亲的悼念之情,歌颂了母亲朴实而勤劳的美德。
写作特点,
1.本文文笔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简之中,喻真情于细节白描中——抒情方法。
2.刻画母亲形象多用细节描写(主要描写方法),于细微处见精神。
3.主要表达方式:叙事。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深情?
这是作者追忆忘母的一片记叙文,蕴含着对母亲深沉的悼念之情:悲伤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歌颂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
说说这篇文章叙事的特色?
全篇文字 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易朴质之中。 刻画母亲形象,多用细节描写,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总体说来,作者不动声色而使读者深受感动,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美丽。
作者记叙外祖父家的情况有何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手法。写外祖父家的富有,反衬母亲辛勤劳作、俭朴生活的伟大;写外祖父家对归家时有赠送,对人友善,烘托母亲的美德正是在这样的家教中培养而成的。
母亲的主要品格:勤俭、宽厚 。
表现其品德的句子有,
1.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2.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3.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对其细节描写的句子有,
1.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2.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3.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4.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18
1.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1) 概括这段叙述的大意。
叙写母亲去世时的情景。
(2)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细节描写。
(3)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请略加说明。
侧面烘托。写“诸儿”哭而以为母亲“寝”,是侧面烘托悲情;写二子各肖母一半,是侧面描写母亲的肖像。
(4)指出这里的抒情手法。
寄深情于细节白描之中。
2.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
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铒,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1)这里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格?
勤俭、宽厚。
(2)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细节描写。
(3)这里两次写道母亲娘家人来,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属于什么表现手法?
侧面烘托。娘家经常来人看望、赠送东西,说明母亲在娘家备受关注,然而并不因而就在婆家自居,突出了母亲的宽厚、明理。
(4)这里是怎样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深情的?
通过叙事来抒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19
马伶传
作者: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著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
文体:人物传记。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简介马伶的身份,展示他活动的社会背景。
2.第二部分:记叙马伶和李伶的两次技艺较量,以及马伶先大败后大胜的原因。
3.第三部分:借马伶自得师而学艺成功的事实表明了自己的赞赏态度。
中心思想:着重继续了马伶与李伶的两次技艺较量,马伶先大败而后大胜。马伶的经验说明: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而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吃苦耐劳、
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同时作者写本文,意图还在于借此讥讽朝中权奸。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由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而一举成功,这就有力地揭示出了严、顾二人是一丘之貉。
写作特点,
1.文章详略有度,剪裁得体——(略写生平,详写与李伶的技艺较量先大败而后大胜;略写第二次较量,
详写第一次较量;先写第二次较量胜利,后交待胜利原因) 文组织材料以突出文章中心为主,为了突出马伶反败为胜这个重点,对马伶的性格、家事、交际、人际交往一概略写,而重笔描写马伶第一次失败的戏场情状,说明他原来技艺不如李伶,而后又详写马伶第二次与李伶较量后,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而且华林部专去访问,马伶解释原因(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关键情节),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2.采用倒叙方式——(先写第二次技艺较量大胜,后交待大胜的原因)本文在写马伶失败后,走了三年,
文中先不写马伶三年去做了什么,而是先写三年后回来,请求新安商人重新上演《鸣凤》记,此时演技远胜于华林部的李伶,使他失声败倒在地,然后通过华林部人员的拜访,再写马伶三年前如何去京城到相国顾秉谦的门下做仆人,从而体验生活,提高演技的过程,这就是倒叙的一个例子。达到了使读者急于想了解马伶演技提高了的原因,而继续读下去的目的,同时也使文章曲折生动、艺术效果更佳。
3,场面描写生动形象——如第一次较量,观众不看马伶的戏,却“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
首不复东” (侧面描写烘托、细节描写、行为动作描写) 。致使马伶“易衣遁” (正面行为描写),写李伶技艺高超,观众审往栩栩如生,这种细节对后面的描写也是很好的铺垫。
4.侧面烘托——观众“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侧面烘托第一次技艺较量的惨败;到第二次较量时,写李伶失声,匍匐前称弟子。这是侧面描写的手法。这个细节通过对比说明,现在连技巧本艺高超的、,天下无以易” 的李伶也被马伶折服了,进而突出了马伶转败为胜,得益于能在生活中从师学习、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这个经验对文艺创作者来说,富有普遍的哲理性的启示。
5.对比反衬——通过技艺较量中由大败到大胜的对比来反衬马伶的从艺精神。
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观动机是什么?
想借机讥讽朝中权奸。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由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而一举成功,这就有力地揭示出了严、
顾二人是一丘之貉。巧妙地讽刺了当朝宰相顾秉谦是一个像严嵩那样的奸相。
以今日而言,马伶的成功经验有何启示?
(1)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
(2)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0
作者为什么先写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再倒叙其取胜的原因?
作者采用倒叙方式,将第二次较量移至马伶到京师学艺之前叙述,使两次较量的胜负结果显示出富于戏剧性的起落变化,从而吸引读者探究原委。文中写第一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败采用场面描写 方法,形象生动,
对第二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胜起到了很好的反衬作用,文章的主题思想就在这大败与大胜的反照之中凸现出来。
1.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描述了马伶与李伶第一次技艺较量的情景。
(2)这里整体上是什么描写?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整体上属于场面描写。采用的表现方法是侧面烘托,通过坐客的“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
首不复东”等情景描写,从侧面来烘托马伶的惨败局面。
(3)马伶“易衣遁”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
正面行为描写,表现马伶耻为人下的倔强性格。
2.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交待马伶所以能在第二次技艺较量中大胜李伶的原因。
(2)从这里可看出马伶在第二次技艺较量中获胜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深入生活,潜心体验;二是刻苦磨练,精益求精。
(3)通过马伶口述来交待他“拜顾秉谦为师”的事实有什么好处?
这样叙写比正面直接描述更简明,给读者留有充分的想象余地。
(4)这里讽刺了什么人?
巧妙地讽刺了当朝宰相顾秉谦,他像严嵩一样。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1
西湖七月半
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 (今绍兴 )人,客居杭州。清军南下后,他避居山中从事著作。有《琅嬛(láng huán)文集》、《西湖梦寻》、《陶庵梦忆》等。本篇选自《陶庵梦忆,。
文体:写景散文。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写达官贵人游湖赏月附庸风雅。
2.第二部分:写杭州百姓赶凑热闹游湖的情景。
3.第三部分:写我辈文人雅士游湖的乐趣。
中心思想:本文描述了明末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以简练的文笔,重现了当时的西湖景色和世风民情。并通过对各类游客看月情态的描摹刻画,嘲讽达官显贵附庸风雅的丑态和市井百姓赶凑热闹的俗气,
标榜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趣。褒贬不尽妥当,但立意颇为别致。
主旨:描绘的是明末杭州的西湖风光、世风民习,赞美文人赏月之清雅。
写作特点,
1.语言生动传神。
写人:“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装假醉,唱无腔曲”;
写场面:“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拘人,清梦甚惬”。
2.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
写第一类人“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写杭人游湖“避月如仇”;
写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3.善于用不同的情景作对比。
“杭人游湖”与“吾辈”赏月对比:场面不同,氛围不同,情趣各异,通过对比,情景更为生动逼真。
4.擅长场面描写。
5.写人简练传神。
6.善于营造氛围。
比较五类人的游湖心态,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一是,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 的达官贵人——坐著楼船,带著箫鼓,戴著峨冠开著盛宴,灯火通明,歌妓僮仆侍候在旁,声音光亮相互错杂,号称在看月亮而实际上不看月亮的;
二是,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的名娃闺秀——也坐著楼船,旁边是名女人和大家闺秀,带著俊美的男童,笑声娇啼混杂在一起,围坐在露台上面,左看右看,身在月下而实际上却不看月的;
三是,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 的名妓闲僧——也坐著船,也有乐声和歌声,名妓,闲僧,慢慢地喝,
柔柔地喝,管弦轻柔,管乐声和著歌声,也在月下,也看月也希望别人看他们看月的;
四是,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 的市井之徒——不坐船也不乘车,不穿长衫,也不戴头巾,酒醉饭饱,呼叫三五个同伴,跻入人群中,在昭庆寺,在断桥,狂呼乱叫,装假醉,唱的歌不成曲调,月也看,看月者也看,不看月者也看,而实际上什麼也不看的;
五是“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 的文人雅士 ——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壶随时在煮,素雅的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2
瓷杯静静地递送,好友美人,邀请天上的月亮一同来坐,有时藏影在树下,有时逃避喧嚣躲在里湖,看月而别人看不见他们看月的情态,也不十分意在看月的。 (作者最为欣赏的一类)
前四类人都是不会赏月的故作风雅的人,真正赏月的,在人群散去的时候,才停舟靠岸,,呼客纵饮” 。
“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的修辞手法:排比。
“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的修辞受罚:比喻,排比。
写赏月中清雅之士的句子:“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
作者嘲讽的对象,
(1) 达官显贵
(2) 名娃闺秀
(3) 名妓闲僧
(4) 市井之徒
作者赞颂的对象,
(1) 文人雅士
1.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装,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
(1)这里描述的对象是哪类人?
达官显贵。
(2)这类人的“看月”心态是怎样的?
故作姿态,附庸风雅。
(3)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如何?
嘲讽。
(4)这里是什么描写?
场面描写。
2.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
(1)这里的描述对象是哪类人?
市井百姓。
(2)他们的看月心态如何?
赶凑热闹,不故作姿态。
(3)这里是什么描写?
场面描写。
(4)这里的人物描写有何特点?
简练传神。
3.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
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1)这里的描写对象是哪类人?
文人雅士。
(2)他们的看月心态如何?
清高拔俗。
(3)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如何?
赞赏的态度。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3
秋夜
作者:鲁迅,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
年用,鲁迅” 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一生创作近 4 百万字,翻译 5 百多万字,整理古籍近 60 万字,对中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成就。
小说集有《呐喊》、《仿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有《且介亭杂文》等。
其代表作是《狂人日记》、《阿 Q 正传》、《祝福》。有《鲁迅作集》。
文体: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诗。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出文章的主体形象——枣树,统领全文。
2.第二部分(2-10 自然段):依次写出夜空、小红花、枣树、夜游的鸟、笑声、小青虫等艺术形象,意味深长。
中心思想: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赞颂抗击黑暗、追求光明的战士,
具有境界幽深、寓意深远的特点,启发读者无限的联想。
写作特点,
1.运用象征手法抒情(主要表现手法) 。
2.刻意营造了一个萧瑟森然、清寂冷隽的秋夜意境。
3.主要修辞手法:比拟。
1.本文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身处长夜,即决心与黑暗势力誓死战斗,又深感这一斗争的艰险与悲壮,这正是他当时的复杂心态的真实表达。
2.分析本文运用象征手法抒情的艺术特点。
运用象征手法抒情,是本文最主要的艺术表现特点。作品写秋夜在后园和室中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
把自然景物人格化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对这些象征性形象的理解不宜过于指实,但其褒贬分明,作者的感情寄寓与作品的意义指向是十分明确的。天空的形象在作品中是人间生灵与美好事物的虐杀者,显然是黑暗暴虐势力的象征。它冷漠、凶隆而狡黠,又色厉内荏,
作者对它的态度即憎恨又蔑视。小粉红花在秋夜的寒气中瑟缩地做梦,它是作为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象征,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枣树是全篇的主要形象。作品开头关于两棵枣树反复修辞手法的独到运用,意在对后面关于枣树的描写进行铺垫。枣树的苍劲挺拔,无情无畏地刺向夜空,不,制他的死命”
决不罢休的坚韧的战斗精神,正是抒情主人公自身人格、精神的诗意写照。文意最后的小青虫的形象,小得可爱、可怜,却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精神上与枣树暗相响应。文章以小青虫的,敬奠” 作结,含义深长。
3.本文开头对两棵枣树的重复叙述,是为了达到什么表达效果?
枣树是全篇的主要形象。作品开头关于两棵枣树的反复修 辞手法的独到运用,意在对后面关于枣树的描写进行铺垫。枣树的苍劲挺拔,无情无畏地刺向夜空,不,制他的死命” 决不罢休的坚韧的战斗精神,正是抒情主人公自身人格、精神的诗意写照。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4
本文的象征意象有,
夜的天空—— 象征统治者和黑暗现实
枣树——象征 顽强抗击黑暗的勇士,也是 作者的自喻意象
小粉红花—— 象征向往光明的弱者
小青虫——象征 追求光明的战士
火——象征革命、战斗和牺牲
月亮——象征着装点和美化黑暗现实的,帮闲,
,夜的冷气”—— 象征黑暗势力的压迫和迫害
,小粉红花” 的,梦” 意味着被压迫者对光明的向往。
《秋夜》歌颂的对象是,枣树 ——抗击黑暗的勇士。
《秋夜》敬奠的对象是,舍身扑火的小青虫。
文中抗击黑暗势力的象征物,
1.小青虫;
2.直刺天空的枣树;
3.小的粉红花。
文中现实生活中旧势力的象征物,
1.奇怪而高的天空;
2.窘得发白的月亮;
3.夜游的恶鸟。
作者的主要感情,
1.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憎恶;
2.对抗击黑暗的勇士的歌颂;
3.对向往光明的被压迫者的同情;
4.对为追求光明而牺牲者的敬奠。
1.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睞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1)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象征。
(2)这“夜的天空”的寓意是什么?
黑暗的社会现实。
(3)从哪里可看出这夜空对民众的迫害?
夜空对民众的迫害体现在“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象征着统治者对民众的迫害。
(4)这里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拟。
2.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
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
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5
(1)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
象征,比拟。
(2)“小粉红花”的寓意是什么?
象征向往光明的被压迫者。
(3)作者对“小粉红花”表现出怎样的感情?
同情。
(4)“冷的夜气”的寓意是什么?
象征着黑暗社会的压迫和迫害。
(5)“小粉红花”的“梦”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被压迫者对光明的向往。
3.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
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
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睞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1)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
象征,比拟。
(2)这里的“枣树”有何寓意?
象征顽强抗击黑暗的勇士。
(3)归纳“枣树”的性格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是什么?
“枣树” 的性格特征是顽强抗击黑暗现实;对黑暗现实有清醒的认识;虽遭伤害,仍顽强战斗;虽然孤寂,
但更坦荡。其中是主要的是是顽强抗击黑暗现实。
(4)从那里可以看出“枣树”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体现在,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含义是有理想,并为之奋斗,但现实是黑暗残酷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5)这里的“天空”和“月亮”有何寓意?
“天空”象征统治者和黑暗现实,“月亮”象征着装点和美化黑暗现实的,帮闲” 。
4.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1)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
象征,比拟。
(2)“小飞虫”的寓意是什么?
“小飞虫” 象征追求光明的小战士。
(3)“小飞虫”的性格特征是什么?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如何?
性格特征:执著追求光明;有为光明而忘我的牺牲精神。作者敬重他们,爱护他们,惋惜他们。
(4)这里的“火”有何寓意?
“火”象征革命、战斗和牺牲。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6
香市
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曾任《小说月报》主编,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发起组织" 文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个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推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长篇小说《蚀》《腐蚀》,中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长篇小说《子夜》,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光辉的革命现实主义巨著。
散文集有《风景谈》、《话匣子》、《白杨礼赞》,代表作是《子夜》。
文体:本文是用以小见大手法写成的一篇散文。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1-4 自然段):记叙往昔香市的热闹情景。
2.第二部分(第 5-11 自然段):记叙大革命失败后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家乡乌镇"香市"今昔的变化,由小见大,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的经常侵略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下日益凋敝的社会现实及其对市镇的影响,反映了旧中国由封建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发展繁荣,
写作特点,
1.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本文整体构思特点也是以小见大)
2.采用今昔对比的表现手法,
3.场面描写生动形象,
课后理解
·分析文中关于往昔香市热闹情景的场面描写的层次内容,
先总写一句,概括香市的主要内容.依次写庙前、庙内和声音三个层次,层次十分清楚。
·为什么说作者在描述重兴香市冷落情景时采用了反衬手法?
写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采用反衬手法:重兴香市中的武术班,技艺比往昔香市的杂耍高明的多,票价也极低,但看的人很少,这就更加鲜明地反衬出重兴香市的冷落,
·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说明了什么?
文章开头说往昔香市的主角是农民,结尾说重兴香市是由镇上的小商人发起,农民差不多没来,这一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充分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主旨),从而也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为了突现今日香市的冷落,作者写道:新兴香市的武术班,比往日香市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但是"看客却很少".这种表现法是:对比反衬,
文中开头对于往昔香市热闹情景的描写,属于场面描写,其目的在于反衬今日香市的冷落。
重兴香市冷落的主要原因:农村破产,香市主角农民来得少。
1,"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餐,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
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7
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
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1)概括这种描写的大意。——描述往昔香市的热闹情景。
(2)这段描写属于什么描写?——场面描写
(3)全段四个层次的描写角度有何不同?——第一层着眼整体,后三层分别着眼:庙外、庙内、声音。
(4)说明这段描写的成功之处。——有总述,有分述,内外、气氛立体展开,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5)从全文看,这段场面描写有何作用?——与后文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构成鲜明对比,从而揭示主题思想。
2.天气虽然很好,,市面" 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 光风化日 "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1)概括这段描写的大意——描述重兴香市的冷落场景。
(2)全段分五个层次,中间三个层次的着眼点各是什么?——分别是空气阴惨、声音单调、戏台坍塌。
(3)这里写,天气” 和,乌龙潭” 的作用是什么?——是对香市冷落衰败的反衬,是对社会面目今不如昔的无限慨叹。
(4)作者为什么要写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为了与往昔香市的热闹情景构成对比,突出主题。
(5)文中的,市面” 二字为什么打上引号?——意味着重兴香市十分冷落,,市面” 已名存实亡。
3.在我看来,这所谓 "南洋武术班 "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 "香市 "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 "
香市" 的主角—— 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1),南泮武术班” 的演出为什么会遭冷落?——,往昔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农民没有钱看了。
(2)重兴香市的冷落说明了什么?——农村经济凋敝对市镇的影响。
(3)作者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凸现这冷落场景?——通过双重对比来反托主题:一是南泮武术班的技艺远比往昔的杂耍高明,二是南洋武术班的看客却比往昔少得多。作用:技艺高看客少,技艺低看客多,这种反常现象,强烈地凸现出农村经济凋敝这一主题思想。
《香市》的艺术特点有
1.透过香市今昔变化看农村经济凋敝,以小见大
2.能过香市今昔变化来表现主题,对比鲜明
3.往昔香市热闹情景的场面描写,层次特别清晰
4.结尾处以香市主角的转移暗示主旨,画龙点睛
5.武术班高级但看客反少,铺垫反托手法有力度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8
爱尔克的灯光
作者: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处女作《灭亡,1928 年出版。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
代表作《家》。另有散文集《旅途随笔》《生之忏悔》《静夜的悲剧》等十余部。有《巴金文集》十四卷出版。
文体:本文是一篇夹叙夹议抒情为主的散文。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写我回到阔别了十八年的故居,照壁上“长子宜孙”四个字引发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引发我对死去姐姐的回忆的联想。
第三部分:主要围绕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展开议论和批判。
第四部分:写我又一次离开家乡,在“我的心灵的灯”的指引下,再一次“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中心思想:彻底否定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坚定地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写作特点,
1.行文特点:熔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充满动人力量。
2.以“灯光”为线索,文意清晰。
3.采用象征手法,三种灯光象征意蕴丰厚。
4.抒情方式:在记叙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在夹叙夹议中抒情、直抒胸臆。
概括作者由“长子宜孙”四个字所引发的思想感情,
帮居照壁上的“长子宜孙” 个个字,引发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索:祖辈们所安排的囿于家庭和礼教的“平坦而舒适”的道路,实际上是一条窒息青春和生命的死路,只有冲存旧家庭、旧礼教,到“广大的世界中去”,才是一条光明之路。这里所表现的作者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彻底否定,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
说明文中出现的三种灯光的象征意蕴。
文中写到的三种灯光,都包含着深邃的象征意蕴,
1.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是旧家庭、旧礼教走向礼教走向没落、崩溃的象征;
2.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
3.“我的心灵的灯”则是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
以“灯光”为线索,简要说明文章的内容脉络。
“灯光”不仅使文章充满了诗意,而且是统贯全文的线索。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体现着作者的思绪和感情的逐层推进,标志着文章思想内容的不断深化:由看到旧家庭、旧礼教的败落,到揭露和抨击它的罪恶,
再到指出新的生活道路,这正是全文的内容发展脉落。
姐姐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对姐姐悲剧的回忆,暴露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
激发作者复杂的心情和联翩思绪的直接触发物,
1.阔别了十八年的故居。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29
2.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
3.大门内亮起的微弱灯光。
1.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但是它们的 改变了的面貌于我还是十分亲切。我认识它们,就像认识我自己。还是那样宽的街,宽的房屋。巍峨的门墙代替了太平缸和石狮子,那一对常常做我们坐骑的背脊光滑的雄狮也不知逃进了哪座荒山。然而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1)从这里看,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直接触发物是什么?——“长宜子孙”四个字。
(2)“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这句话有何寓意?——象征着经过十八年的风雨,但中国的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却基本没什么改变。
(3)从这里看,本文的抒情色彩是什么?——抒情与叙事、议论相交融;情感真挚而强烈。
2.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
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1)这段抒情的角发物是什么?——大门内亮起的微弱灯光。
(2)“大门内亮起”的“阴暗的一线微光”有何象征意义?——象征着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敬延残喘。
(3)“哈立希岛上的灯光”有何象征意义?——象征善良希望的破灭和旧生活的悲剧。
(4)“爱尔克的灯光”与作者的姐姐有什么联系?——哈立希岛上爱尔克希望的破灭和可悲的命运,象征姐姐的希望破灭和悲惨命运,寄托作者对姐姐的哀思。
(5)作者姐姐的悲惨命运说明了什么?——控诉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青春、生命的罪恶,说明只有美好的希望还不够,必须有实际被动,起来去革命,冲破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到广大的世界中去,才能真正得到光明。
(6)这段描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惨死的姐姐的无比哀痛和对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无比憎恶。
(7)“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这个比喻的喻义是什么?——比喻受制于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姐姐的悲惨命运。
(8)这段文字在抒情和达意的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在叙事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在类比中达意,在象征中达意;叙事、议论、熔于一炉,比喻、象征、类比交织一体。
3.“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宇!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
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1)“长宜子孙”的本意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恨不得要削去它?——祖父为后代安排好的家庭、礼教、财富和幸福。在作者看来,这是一条摧残青春、摧残生命、摧残心灵的罪恶之路。所以恨不得削掉它。
(2)从这里看,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彻底否定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
(3)“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像姐姐的残死一样,留着作者的只有悲痛和对“长宜子孙”的憎恨,所以这它不会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0
把作者再引回到这条老路上来。
4.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 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1)作者为什么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心灵的灯”不是真实的灯,所以用“仿佛”;因为前文已出现了两种灯光,这是第三种,所以用“又”。
(2)作者“心灵的灯”有何象征意义?——象征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3)作者为什么说“这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心灵的灯”是十几年来一直亮在作者心中的,照耀着他冲破旧家庭、旧礼教,在广大的世界中闯出一条新的生活道路的灯。
(4)作者为什么说“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爱尔克的灯光是充满善良和美好希望,但却受制于旧家庭、旧礼教,所以只能被压抑,当时还不能照亮人生道路。
(5)从这里可以看出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是什么?——三种灯光的依次出现,是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1
纪念傅雷
作者:施蛰存(1905—2003),浙江杭州人,作家、学者。著有短篇小说集《上元灯》,《梅雨之夕》,散文集《灯下集》、《待旦录》,学术论著《水经注碑录》等。
文体:悼念友人的散文。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倒叙的笔法写出对老友傅雷的悼念。
2.第二部分:写几十年间与傅雷交往的事情和友谊,突出了傅雷个性中的“怒”特征。
3.第三部分:对老友傅雷崇高的刚直品德的赞扬。
中心思想: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墨,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展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深情地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写作特点,
1.按时间顺序记述,条理层次清楚。
2.通过“怒”形象地突出了傅雷的个性特征。
3.语言朴实无华而饱含深情。
本文写出了傅雷怎样的个性特征?表现了怎样的主体?
(1)本文通过对几十年与傅雷交往过程的记叙,突出了傅雷具有儒家浩然之气的刚直品德。
(2)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墨,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展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深情地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本文作者将傅雷称为“刚者”,并在文章的结尾说:“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写此文不仅是怀念自己与傅雷的友谊,更是为了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希望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才是对傅雷最好的纪念。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回忆的?开头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是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的,这样把自己与傅雷几十年的交往、生活事情层次清楚地记叙出来。开头用了倒叙的叙述方法。从现在泄气,非常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况。
作者引用俗话“秀才人情纸半张”,表现手法:欲扬先抑。
傅雷性格最突出的是:刚直。
“浩然之气”出自《孟子 公孙丑上,
本文开头所采用的叙述方式是:倒叙。
本文所采用的议论方式是:叙后评议。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出自:《论语》。
贯穿作者所回忆的几件事的中心线索是:傅雷的三次发怒。
傅雷刚直个性的社会品格是:坚持真理,刚正不屈。
写作的主要用意是:“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主要写作特点,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2
(1)开头用倒叙方式。
(2)以“怒”为叙事线索。
(3)人物性格特点鲜明。
(4)采取叙后评议方法。
(5)短小精悍,质朴深情。
1,1966 年 8 月下旬,我已经在里弄里被,示众”过了。想到傅雷,不知他这一次如何,怒,法,就在一个傍晚,踱到他门口去看看。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 。我就踱了回家。大约在 9 月 10 日左右,才知道他们两夫妇已撒手西归,这是怒庵的最后一,怒,。
(1)傅雷是怎么死的?
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而自杀。
(2)傅雷的死显示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和性格特征?
个性特点:刚直易怒。性格特征:坚持真理,刚直不屈。
(3)从这里可以看出本文的叙事聚焦点是什么?
傅雷的“怒”。
2.我知道傅雷的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在那一年,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
我也都一律尊敬。不过,朱梅馥的能同归于尽,这却是我想像不到的,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
(1)傅雷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坚持真理,刚直不屈。
(2)作者为什么要写像傅雷那样不惜生命的人还有好几个?
在于揭示文化大革命是一玚残酷浩劫。
(3)写傅雷妻子的同归于尽,对刻画傅雷的形象来说,是什么表现方法?
侧面烘托。
(4)写出其中的一个比喻及其比喻意义。
用干柴烈火比喻傅雷的性格刚直、易怒、宁死不屈。
3.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所以孔子说:,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
(1)傅雷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刚直。
(2)“浩然之气”语出何处?是什么意思?
《孟子》,至大至刚,充塞天地的正气。
(3)作者为什么说刚直品德“难得见到”?
一是刚直品德及其崇高,是很难达到的人格境界,所以历来少见;二是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刚直品德尤其少见。
(4)作者认为浩然之气的养成根基是什么?
艺术的涵养和知识学问的累积。
4.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1)他的“崇高品德”是什么?
坚持真理,刚正不屈。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3
(2)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召唤中国的知识分子发扬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正气。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4
哭小弟
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当代著名女作家,(其父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小弟是飞机强度冯钟越。)著有小说《红豆》、《三生石》,散文集《丁香结》等。
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充满抒情色彩的写人散文。第一人称。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4 自然段):写小弟过早去世了。
第二部分(5-21 自然段):回忆小弟的往事。
第三部分(22-26 自然段):写对小弟一样的,迟开而早谢” 的一代知识分子的痛惜之情及愿望。
中心思想:通过对小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长期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工作不幸英年早逝的记叙,抒发了对小弟的无限的痛惜之情,赞扬了小弟的无私的奉献精神,也提出了愿为小弟这样的,迟开而早谢” 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有所改变的希望,表达了对当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之情。
本文写作特点,
1.善于将抒情与叙事、写人相结合。作者在叙述往事、描写小弟形象的同时抒发对小弟的悼伤和赞扬之情
2.文章将多方面材料切成块状、交叉垒积的结构方法,使文章内容层出层新、结构错落有致。
3.运用倒叙的手法。
4.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5.巧妙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小弟的忘我工作精神。
1.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线索:,哭,字。 作者始终围绕一个,哭,字把小弟的童年、工作、去世的往事、自己对小弟的伤悼之情、
对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之情等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
2.举倒说明文中的细节描写方法和侧面烘托手法。
细节描写如写小弟在冬天不怕冷生冻疮,用冷水洗脸,几笔就写出他活泼可爱的性格。侧面烘托如通过周围同志对小弟逝世的悲哀,他们赞扬小弟的信等。
3.文章结局,作者由哭小弟延展为哭蒋筑英、罗健夫,这有何寓意?
小弟同蒋、罗一样都是,迟开而早谢” 的无私奉献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长期奋斗抱病而终的无私奉献的优秀知识分子的典范。作者对小弟的痛惜之情自然也推及到这一批英年早逝的知识分子身上,对他们的奉献精神极为赞扬。表现出了作者关心祖国发展、关心祖国命运、
关心为祖国发展而无私奉献的优秀知识分子命运的一腔热忱。
·《哭小弟》中说,我哭小弟,,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含义是(C)
A 病得太重 B 治疗不及时 C 未能及早确诊 D 缺少药物
·下列语句中,使《哭小弟》一文更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是(C)
A 如果他有三次生命,他多方面的和能和精力也是用不完的
B 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
C 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D 如果早一年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小弟还可以再为祖国工作二十年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5
·《哭小弟》中,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 想再看看’,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D )
A 肖像描写 B 语言描写 D 心理描写 D 细节描写
·《哭小弟》与作者情感起伏跌宕相协调的结构特点是(C)
A 倒叙方式 B 以,哭” 为线索 C 材料交叉累积 D 善用侧面烘托
·下列作品中,写到,文革” 中知识分子的人格和命运的有(BC)
A 鲁迅《秋夜,B 施蜇存《纪念傅雷,C 宗璞《哭小弟,D 余秋雨《都江堰,E 史铁生《我与地坛,
·《哭小弟》文笔特色是(CE )
A 生动形象 B 质朴无华 C 真挚缠绵 D 感情激烈 E 哀婉动人
1.我们是在,又红又专,的要求下长大的。当然,有的人永远也没有能达到要求,像我。大多数人则挑起过重的担子,在崎岖的、荆棘丛生的、有时是此路不通的山路上行走。那几年的批判斗争是有远期效果的。
他们不只是生活艰苦,过于劳累,还要担惊受怕,心里塞满想不通的事,谁又能经受得起呢!
(1)概括这段话的大意。——写一代知识分子的坎坷遭遇。
(2),又红又专” 是什么意思?——思想好,业务好。
( 3),那几年的批判斗争” 指的是什么?——文化大革命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4)这段话中什么地方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意义是什么?——,挑起过重的担子,在崎岖的、荆棘丛生的、
有时是此路不通的山路上行走。” 象征着一代知识分子的坎坷道路。
2.父亲为他写挽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我那惟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
(1)写出,父亲”,,我”,,小弟,的名字。—— 分别是:当代著名哲学字冯友兰;当代作家宗璞;飞机强度学家冯钟越。
(2)概括挽联的主要情感内容。 ——赞叹小弟全才罕遇,赞扬小弟无私奉献,痛惜小弟的壮志未酬、英年早逝,痛惜国家推动英才。
(3)这里是用什么表现方法来刻画小弟形象的。——侧画烘托。
3,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1)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痛悼无私奉献英年早逝的一代知识分子。
(2)作者所哭这些人的共同品格和命运是怎样的?
共同品格是无私奉献;共同命运是英年早逝。
(3)这里采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典型细节描写。
(4)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
象征。
(5)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比喻。
(6)贯穿这段文字的一个字是什么?
哭。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6
都江堰
作家作品知识:余秋雨,当代艺术理论家、散文家,主要散文集《文化苦旅》。
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游记,以第一人称来写。
语言知识
1.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
颓壁残垣:倒塌的、不完整的墙壁。
2.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邈远:遥远。
3.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 濡养:滋润哺育。
4.遴选:选拔。
5.直到 20 世纪仍是水得工程的圭臬。
圭臬:原指测日影的圭表,这里比喻为准则或法度。
6.作家由此向现代官场的衮衮诸公诘问。 衮衮诸公:指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
7.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 傩戏:指驱除鬼疫、表现鬼神生活的戏。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将都江堰与长城进行对比,突出都江堰造福千秋万代的功绩。
2.第二部分:写都江堰的壮观景象。
3.第三部分:写李冰父子为民造福的功绩。
4.第四部分: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表达人民对李冰父子的爱戴之情。
本文中心思想:本文描绘了都江堰的壮观景象,对历史进行审视,对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本文写作特点,
1.多处运用对比手法。
2.描写景物时,立足现代对历史人物、事件进行审视,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课后思考
1.本文一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将都江堰与长城对比?
长城历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将二者对比,起到了反衬作用,更加突出都江堰造福后代、功在千秋的伟大。
2.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说李冰“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
李冰是蜀郡守,他没有把权力当作捞取私利和更大政治名誉的基础,不像一般的封建官吏,因而作者说他“大愚”、“大拙”;但李冰为了治理四川的旱涝灾,为人民谋利益,他努力学习水利知识,总结出治水三字经和八字真言,设计候选了造福千秋万代的都江堰,因而作者说他“大智”、“大巧”。
3.概括文中描绘都江堰水流部分的层次和内涵。
作者对都江堰水流的描绘,先写声音,再写作者的感觉,然后写水流翻卷咆哮的壮观,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饱含着“壮丽的驯顺”深刻寓意,发人深思。
《都江堰》作者所写都江堰水流壮观景象的主要象征意义是(C)
A 灵动的生活 B 喧嚣的生命 C 庄丽的驯顺 D 强烈的震撼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7
《都江堰》“他是郡守,手据一把长锸”的主要象征意义是(A)
A 扎扎实实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 B 金杖玉玺高高在上的权力观念
C 毫无所求只知贡献的慈母爱心 D 雄奇威严让人顶礼膜拜的神圣境界
《都江堰》中都江堰修建的时代是 (B)[文中有提到战争,且在秦之前。]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西汉时期 D 东汉时期
《都江堰》的中都江堰的主要文化内涵是(A)
A 造福于民 B 大智大勇 C 只知贡献 D 雄伟神圣
《都江堰》的行文特点是 (C)
A 描写细腻 B 抒情委婉 C 思辨色彩 D 幽默风趣
《都江堰》中,下列词语用来歌颂李冰的有(BDE)
A“细细浸润,节节延伸” B“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
C“金杖玉玺,铁戟钢锤” D“通情达理,平适可亲” D“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下列作品中,蕴含强烈现代人文精神色彩的有 (ABCD)
A《容忍与自由,B《我的世界观,C《都江堰,D《蚂蚁大战,E《香市,
1.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
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
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
1.这段文章描写的重点是什么?——都江堰水流的壮观景象。
2.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主要修辞手法。——比拟、排比。
3.本段文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与海水对比。
4.本段文字表达的观点是什么?——描绘都江堰的壮观景象,赞扬李冰父子的科学素质。
2.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1.这里揭示了都江堰怎样的文化精神?——永远的慈祥的全心全意造福于民。
2.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比,象征。
3.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和比拟。,雕塑”和“母亲”是比喻;“老资格”、“不炫耀”、
“毫无所求”是比拟。
3.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1.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
2.“长锸”和“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各有何寓意?——“长锸”比喻和平建设;“金杖玉玺”比喻权力;
“铁戟钢锤”比喻战争。
3.为什么说“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说“他失败了”是因为在专制统治下,他的和平建设,造福与民的愿望不得实行。“终究又胜利了”刚意味着他的理想终究会实现,正在实现。
4.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拟。
4.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本世纪 70 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着长锸。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8
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一位现代作家见到这尊塑像怦然心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站在哪里?
1.作者为什么说这石像即使不是李冰的儿子,“我仍然把他看成李冰的儿子”?——李冰父子是为民造福的人的象征。
2.作者在这段文字中突出了李冰父子怎样的精神?——为民造福,忠于职守。
3.作者最后引述作家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的诘问,含有什么深意?——应在为百姓做贡献中体现人生价值。
5.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1.这里是写李冰还是写都江堰?为什么?——既是写李冰,又是写都江堰。因为现在控制水流的是都江堰,
而都江堰又是李冰父子精神的象征。
2.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长寿”的寓意是什么?——象征。长寿,寓意都江堰造福万代,李冰精神永存。
3.这段描写为什么生动?——因为这里是形象描绘,描绘的是心理想象中的意象,同时也是对都江堰的拟人化,故十分生动。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39
我与地坛
·作家作品知识
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作者以坚强的毅力克服身体残疾的煎熬,创作了一系列关切人生的作品.作品有中篇小说《原罪·宿命》、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集《自言自语》等。
·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记事散文,第一人称,
·课文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写我双腿残疾后十五年来与地坛的不解之缘,
第二部分:写母亲对我的挚爱和我对母亲的思念、痛悔之情(歌颂母爱),
第三部分:以种种事物喻比四季,象征了我对人生的复杂体验,
·本文中心思想
通过对地坛、母亲、四季的叙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母爱、人生的深切的体验,表现也作者在苦痛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
·本文写作特点
1.文章巧地运用行为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表现母爱,生动而感人。
2.文章多处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思想感情。
3.文章第三部分将象征、排比、类比三种手法结合起来,使物象层出,寓意含蓄,韵味悠长。
课后思考
·作品中哪些地方具有象征性意蕴?
1.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似不相干,其实对“我”来说,地坛和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
这在整体上就是一种象征性类比。
2.叙述地坛的“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让人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的精神。
3.描绘古园中那“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雨秋风,则是“我”
倔强“心魂”的象征性显现。
4.特别是对四季相应的多种事物的排比铺陈,则更是各种体验、多种心境、复杂人生、沧桑命运的多重类比和象征。这些地方,都像诗一样寓意无穷。
·说明作品中第三部分中排比、类比、象征三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把四季跟7类28种不同 事物联系起来,表现了作者从他那独特处境和心绪出发对复杂的人生、沧桑命运的多种体验及复杂感触。春夏秋冬跟这 28 种事物的联系,即是排比又是类比又是象征,三者浑然一体,
寓意含蓄、韵味深长。
《我与地坛》中,用多种事物类比四季,这种联想方式是相似联想。地坛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象征。
《我与地坛》中,用种种事物来类比四季,其整体象征意味是 (B )
A对自然景物的复杂感受 B对人生命运的复杂感受 C对社会现象的复杂感受 D对各种知识的复杂感受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40
《我与地坛》中描绘的“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雨秋风,象征
(C)
A 地坛绚丽多姿 B 地坛并不衰败 C“我”倔强的心魂 D“我”对生命的礼赞
《我与地坛》中“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和恋人”指 (A)
A 怎样活的问题 B 关于死的事 C 为什么出生的问题 D 关于自强不息的事
·分析课文“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1.这段文章可划分为两个层次,请概括这两个层次的大意。
第一层写“我”与地坛的不解之缘;第二层写“我”对人生的思考。
2.这两个层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第一层是“我”“窥看自己的心魂”、进行人生思考的前提,第二层是“我”的“心魂”在地坛环境中的具体投射。
3.第二个层次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象征。
4.从整体上看,第二个层次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5.指出统领第二个层次的中心句。——“幸好有些东西的任谁也不能改变它。”
6.指出这段文字中运用比拟手法的地方。——描写雨燕、古柏、落叶三种都用了比拟手法。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万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这段话的中心旨意是什么?——歌颂母爱。
2.这里采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行为描写。
3.说“园子大”的用意是什么?——园子越大,车辙越多,脚印越多,母爱也越深。
4.说“园子大”“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这是什么表现手法?——用“园子大”和“车辙多”来表现母爱,是侧面烘托。
·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
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1.这里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2.这里运用了什么联想方式?——相似联想。
3.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多重类比和整体象征。
4.这里有什么象征意味?——象征作者对人生命运的复杂感受。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1.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和比拟。
2.这段描写有什么特点?——观察细致,描绘细腻。
3.这里描绘了哪几种事物?——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等五种。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41
蚂蚁大战
作者:亨利·梭罗,美国作家、思想家。选自最有名的作品《瓦尔登湖》,是一部长篇记述散文。
文体:散文。
结构分析,
1.第一部分:写红、黑两个蚂蚁群体的一场战争。
2.第二部分:重点突出了两只红蚂蚁和一只黑蚂蚁的战斗。
3.第三部分:过去人们以记载过的蚂蚁大战。
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森林中的一场蚂蚁大战,然而作者是一位作家、思想家,由蚂蚁大战联想到人类历史上的战争,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写作手法,
1.场面描写精彩、细致。
2.采用以点带面的手法,让人通过局部了解整体。
3.采用拟人手法来写。
蚂蚁大战有和类比象征意义?
在蚂蚁大战的描写中,作者不是插入关于人类战争的历史事件,这就构成了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类比,
从而使蚂蚁大战成为人类战争的象征,凸现了文章的社会人生大义。
场面描写上有何特点?
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手法,着重描写红黑三个“武士”的生死鏖战,从而让人透过典型细部而通览全局,这是处理复杂场面的有效途径。
举例说明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本文写森林中的一场蚂蚁大战,观察细致,描写生动,联想丰富,议论精彩。梭罗保持着一颗童心,像儿童一样兴致勃勃、饶有趣味地观看蚂蚁缠斗。表现在不仅有场面的生动描写,而且又重点写了三只蚂蚁的搏斗情况。
通过蚂蚁大战,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对人类战争的思考。
渗透在本文中的作者的基本感情是:对人类战争的嘲讽。
总体来说,本文的描写是:场面描写。
整体场面描写的结构特点是:整体勾勒中突出中心画面。
中心画面是:红黑三勇士的生死对决场景。
本文所体现的现代人文精神是: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
主要表现方法是:象征。
整体象征意义是:人类战争狂热、残酷。
描写生动的原因,
(1)观察细致。
(2)描写细腻。
(3)画面清晰。
英语自考 zikaoenglish@163.com
42
(4)类比贴切。
(5)拟人传神。
艺术特点有,
(1)场面描写突出中心画面。
(2)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3)整体以象征寓托深意。
(4)整体将蚂蚁与人类类比。
(5)整体将蚂蚁拟人化。
1.放眼远望,我惊叹不已,木柴堆上到处都有这样奋力厮杀的勇士,看来不是单挑决斗,而是一场战争,
两个蚂蚁王国的大决战。红蚂蚁与黑蚂蚁势不两立,通常是两红对一黑。木柴堆上都是这些能征善战的弥尔弥冬军团。地上躺满已死和将死者,红黑混杂一片。
(1)概括这段描写的大意。
描写两个蚂蚁王国生死大战的情景。
(2)这里写出了蚂蚁大战的哪些特点?
一是全体出动,规模庞大;二是势不两立,生死对决;三是残酷无情,死伤遍野。
(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场蚂蚁大战?从这里看,本文的主要表现方法是什么?
作者以蚂蚁大战来暗示人类战争。主要表现方法是象征。
2.这时,如看到他们各自的军乐队,在各方突起的木片上排成方阵,威武雄壮地高奏国歌,以振奋前仆后继的前线将士,并激励起那些奄奄一息的光荣斗士,我不会感到诧异。我自己是热血沸腾,仿佛它们是人。
(1)这里说“如看到”是什么意思?
从“如看到”可知,这段描写是作者的联想,并非真实。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
这联想是由作者看到红黑三武士生死对觉的情景所激发出来的;作者有意让人们联想到人类的情景。
(3)这里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热血沸腾”,似乎是为斗士的英勇无畏而激奋,实际上是对人类战争的惊愕、激愤,特别是对战争狂热精神的揭露和嘲讽。
3.我用放大镜观察最初提到的红蚂蚁,看到它狠狠的咬住敌方的前腿上部,且咬断了对方剩下的触须,
可自己的胸部却被黑武士撕开了。露出了内脏,而黑武士的胸甲太结实,无法刺穿。这痛苦的红武士暗红的眸子发出战争激发出的凶光。它们在杯子下又缠斗了半小时,当我再次观战时,那黑武士已使敌人身首异处,但那两个依然有生命的脑袋,挂在它身体的两侧,犹如悬吊在马鞍边的两个恐怖的战利品,两个红蚂蚁头仍死咬住不放。
(1)这里描绘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描绘的是红黑三武士生死对觉的结局,表现了蚂蚁大战的残酷性。
(2)作者为什么要描绘这种情景?
为了暗示人类战争的残酷,激发人们的善良心性和反战情绪。
(3)从哪里可看出红武士的极度“精神狂热”?
主要体现在:“暗红的眸子发出战争激发出的凶光”;,身首异处”,两颗头颅“仍死咬住不放”。
(4)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联想方式和表现方法?
类比联想,表现方法是象征。
(5)从这里看,作者对人类战争持怎样的态度?
对人类战争及其狂热精神极其憎恶,对人类战争造成灾难极其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