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
选择题1/BDDBA 6/BDCCD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B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下列哪一项计入GNP?D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十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货款利息。
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4.下列项目中,( B)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
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5.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
中,GNP是( A)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6.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
取得的收入( 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7.今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说明D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8.下列项目中,( C)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款;D、银行存款取得的利息。
9.“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10.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
有。D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净投资加政府支出。
分析讨论题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如果一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NP增加,因为机器的数量未变。
(2)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
(3)总投资不可能是负数。对
(4)净投资不可能是负数。错
2.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计入GN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
公债利息不计入GNP?
3.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
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4.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出不被看作是耐用消费品支出而看作是投资
支出的一部分?
5.为什么转移支付不计入GNP?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选择题1/ABDBD 6/DDABB 11/DBABA 16/ABDBC 21/BBDAC 26/DABCD 31/BCEAB 36/CDACC 41/ABCAB 46/CCDDD
二、分析讨论题对,错。
否两个方面:增加需求和增加福利(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注意这题的计算。
注意IS曲线的推导。
9.注意凯恩斯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
1.当消费函数为C=3+5Y,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2.潜在国民生产总值是指:B
A、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
B、如果劳动和资本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所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
C、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过的数值总和;
D、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扣去折旧的部分。
3.如果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D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S;
B、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S;
C、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增加;
D、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减少。
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B
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5.如果投资支出I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D
A、GN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I的下降;
B、GN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I的下降;
C、GN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I的下降量,但将没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D、GNP将开始持续下降,直至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I的下降 量。
6.GNP的均衡水平与充分就业的GNP水平的关系是D
A、两者完全等同;
B、除了特殊失衡状态,GNP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充分就业时的GNP水平;
C、GNP的均衡水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NP水平;
D、GN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NP水平。
7.在凯恩斯45度线图中,消费函数与45度线相交点的产出水平表示D
A、净投资支出I大于零时的GNP水平;
B、均衡的GNP水平;
C、消费C和投资I相等;
D、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I恰好为零。
8.GNP高于均衡水平,意味着A
A、计划储蓄S大于计划投资I;
B、计划的消费支出C的总额超过计划投资I的总额;
C、GN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均衡点;
D、计划投资I的总额和计划消费C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NP水平。
9.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NP下降,可预期B
A、消费C和储蓄S将上升;
B、消费C和储蓄S将下降;
C、消费C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D、消费C将上升但储蓄S将下降。
10.在一个不存在政府和对外经济往来的经济中,若现期GNP水平为5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3900亿元于消费,计划投资支出总额为1200亿元,这些数字表明B
A、GN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下降;
B、GN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上升;
C、GNP处于均衡水平;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11.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元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NP增加D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12.在国民收入和生产中的个人储蓄可以明确表示为B
A、家庭所有资产的总额;
B、当期所得收入中不用于消费部分;
C、当期所得收入中仅用于购买证券或存入银行的部分;
D、家庭所持有的所有资产总额减去他们的负债总额。
13.如果人们不是消费其所有收入,而是将未消费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证券,这在国民收入中和生产中是A
A、储蓄而不是投资; B、投资而不是储蓄;
C、既非储蓄又非投资;
D、是储蓄,但购买证券部分是投资。
14.经验表明长期消费函数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B
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B、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且为常数;
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
D、平均储蓄倾向等于1。
15.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是A
A、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预期限;
B、消费需求变化得如此反复无常以至于它影响投资;
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
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16.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
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
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影响;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17.当利率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变得很小; B、变得很大;
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 D、就发生变化。
18.IS—LM曲线表示满足( D )的关系
A、收入—支出均衡; B、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
C、储蓄与投资均衡; D、以上都对。
19.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与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B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
20.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C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21.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B
A、各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B、一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C、各种收入水平和一定利率水平上;
D、一种收入水平和各种利率水平上。
22.价格水平上升时,会B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
23.总需求曲线D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24.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
A、交易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交易货币需求增加,利率 下降;
C、交易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交易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25.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是指C
A、所有的人都有工作;
B、所有的劳动力都有工作;
C、只存在摩擦失业和结构失业;
D、失业率低于3%。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为零。
B、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并不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C、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D、如果宏观经济均衡处于其长期总供给曲线上,那么,经济中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27.当所有居民为了增加财产而增加储蓄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就减少了。这种现象被称为A
  A、节约的悖论;  B、支出的悖论;
  C、负的乘数效应; D、自发储蓄效应。
28.总支出曲线的斜率等于
  A、边际支出倾向; B、边际消费倾向;
  C、边际储蓄倾向; D、边际进口倾向。
29.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GN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
GN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GNP和储蓄S都将下降;
D、GNP不变,但储蓄S下降。
30.如果GNP是均衡水平,则要求D
A、收入总额必须正好等于计划消费支出加上计划储蓄支出;  
B、GNP总额必须正好等于计划储蓄总额与计划投资之和
C、消费者支出总额必须正好等于收入的收支均衡水平;
收所得入总额必须正好等于全体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加上计划投资。
31,在封闭型经济中的资本市场。预算赤字的上升引起储蓄变动,它将使:B
A、利率和投资上升; B、利率上升,投资下降;
C、利率和投资下降; D、利率下降,投资上升。
32.当联邦储备委员会降低利率时,这是:C
A、产出市场的行为,目的在于影响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
B、资本市场的行为,目的在于影响产品市场而不是劳动市场;
C、资本市场的行为,目的在于影响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 D、劳动市场的行为,目的在于影响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
33.在进行投资之前,企业必须E
A、预计未来的收益; B、预计未来的成本;
C、考虑通货膨胀,来未来的收益和成本作调整;
D、用实际利率计算利润的再会; E、以上都是;
34.实际利率上升的收入效应引起储蓄者D:A
A、减少储蓄,因为他们的境况娈好,想在目前进行更多消费;
B、增加储蓄,因为未来的消费更便宜;
C、减少储蓄,因为他们平衡预算的储蓄减少;
D、增加储蓄,因为他们境况变好,想在将来进行更多消费。
35.实际利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引起储蓄者:B
A、减少储蓄,因为他们的境况变好,起在目前进行更多消费;
B、增加储蓄,因为未来的消费更便宜;
C、减少储蓄,因为他们平衡预算所需的储蓄减少;
D、增加储蓄,因为他们境况变好,想在将来进行更多消费。
36.引起IS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原因是:C
A、对未来利润预期变得悲观;
B、政府削减国防开支;
C、其他国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D、实际货币需求大于实际货币供给。
37.引起IS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是:D
A、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B、政府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
C、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
D、本国汇率上升。
38.当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是C:A
A、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B、利率为原因,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结果,前者决定后者;
C、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原因,利率为结果,前者决定后者;
D、没有任何关系,各自独立决定。
39.在LM曲线一点a时,实际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供给相等。面在假定实际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不变,但物价水平上升了。这时a点:A C
A、沿LM曲线向上方移动; B、沿LM曲线向下方移动;
C、移动到LM曲线的右方; D、移动到LM曲线的左方。
40.在IS曲线和LM曲线右方的一点时C
A、计划总支出大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实际货币需求大于实际货币供给;
B、计划总支出大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实际货币需求小于实际货币供给;
C、计划总支出小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实际货币需求大于实际货币供给;
D、计划总支出小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实际货币需求小于实际实际货币供给。
41.当经济不在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时,就会发生自发的调节过程。假设现在经济处在LM曲线上,但在IS曲线的左方,那么,调节过程就将是:A
A、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B、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
C、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42.假设现在经济处在IS曲线上,但在LM曲线的右方,那么,调节过程就将是B:
A、利率上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利率上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C、利率下降,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D、利率下降,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43.根据IS—LM模型,总需求曲线下右方移动的原因是:B C
A、名义货币量不变,物价水平上升;
B、名义货币量不变,物价水平下降;
C、名义货币量与物价水平都不变,政府购买增加;
D、名义货币量与物价水平都不变,政府购买减少。
44.根据IS—LM模型,引起沿着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
A、自发支出不变,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物价水平上升;
B、自发支出不变,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物价水平下降;
C、名义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不变,自发支出增加;
D、名义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不变,自发支出减少。
45.挤出效应为零的条件是:D B
A、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B、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
C、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LM曲线为一条垂线;
D、以上三种情况都对。
46.极端货币主义者对财政政策挤出效应为1的解释是:C
A、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B、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
C、IS曲线各右下方倾斜,LM曲线为一条垂线;
D、无论IS曲线和LM曲线形状如何,结果都一样。
47.极端凯恩斯主义者对货币政策不能增加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解释是:C
A、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B、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IS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C、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IS曲线是一条垂线;
D、无论IS曲线和LM曲线的形状如何,结果都一样。
48.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增加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都有一定作用的中间立场者的解释是:D
A、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IS曲线为一条水平线;
B、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
C、IS曲线与LM曲线中一条为水平线,则另一条为垂线;
D、IS曲线向右下主倾斜,LM曲线各右上方倾斜。
49.货币供给增加一般来说最终会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从而实际货币需求曲线A:D
A、向左方移动,引起利率下降;
B、向左方移动,引起利率上升;
C、向右方移动,引起利率下降;
D、向右方移动,引起利率上升。
50.如果一个经济处于流动陷阱,那么:A D
A、利率的变动对投资没有影响;
B、投资的变动对计划的总支出没有影响;
C、公开市场活动不会引起实际货币供给曲线移动;
D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没有影响。
二、分析讨论题能否说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一定递减;反之,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消费倾向也一定递减?
2.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3.某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4.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
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如果当时实际产出为800,企业非意愿存货为多少?
若投资增至于100,求增加的收入。
5.为什么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位于IS曲线右上方时,反映产品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
6.在IS和LM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什么?
7.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0.8(1-t)Y,税率t=0.25,投资函数为I=900-50r,政府购买G=800,货币需求为L=0.25Y-62.5r,实际货币供给为M/P=500,试求:
IS曲线;
LM曲线;
两处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8.税率增加如何影响IS曲线、均衡收入和利率?
9.何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提示:凯恩斯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
10.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两个缺口是什么?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选择题一、选择题
1/CCAAD 6/CDBBD 11/BDCCD 16/BDADA 21/CCBCC 26/ABACC 31/BDAAD 36/ABADC 41/ADBCB 46/DCDCB
二、分析讨论题注意1,2题中对IS-LM曲线的推导。
1.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
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平缓;
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
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3.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
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D、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4.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有更大的影响,是因为
A、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更敏感;
B、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C、支出乘数较小;
D、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
5.在下述情况下,挤出效应更有可能发生
A、货币需求对利率有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也有敏感性;
B、货币需求缺乏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也缺乏利率敏感性;
C、货币需求具有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没有敏感性;
D、货币需求缺乏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很有利率敏感性。
6.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发生挤出效应
A、货币供给的下降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
B、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
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
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7.以下何种情况不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
A、增加自主性支出; B、减少自主性税收;
C、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 D、增加净税收。
8.如果政府购买的增加与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相关。
9.如果所得税率既定不变,政府预算为平衡性的,那么增加自主性投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增加均衡的收入水平,并且使政府预算
A、保持平衡; B、有盈余;
C、出现赤字;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10.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 )不是其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金;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11.法定准备率高低和存款种类的关系,一般说来是
A、定期存款的准备率要高于活期存款的准备率;
B、定期存款的准备率要低于活期存款;
C、准备率高低与存款期限无关;
D、以上几种情况都存在。
12.货币乘数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A、法定准备率; B、现金存款比例;
C、超额准备率 D、以上都是。;
1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供给,提高利率;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14.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的结果将是
A、银行存款减少; B、市场利率上升;
C、公众手里的货币增加; D、以上都不是。
15.财政部向( )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居民; B、企业;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
16.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A、法定准备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 D、道义劝告。
17.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 D、以上都是。
18.通货膨胀是
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都不是。
19.紧缩通货的需求管理政策
A、实现较低通货膨胀率而不会引起产量下降;
B、降低产量,但开始时对通货膨胀没有影响;
C、要求政府支出增加; D、要求降低名义货币增长率。
20.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税。
21.应付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
A、人力政策; B、收入政策;
C、财政政策; D、三种政策都可以。
22.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23.如果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24.自然失业率
A、恒为零; B、依赖于价格水平;
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D、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25.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 负 相关;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26.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B、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有效;
C、在价格很高的情况下通胀与失业之间仍有替代关系;
D、离原点越来越远。
27.“滞胀”理论不符合( )的观点
A、货币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理性预期党派; D、供应学派。
28.在美国,政府,包括总统在内,对政策的作用是
A、建议与劝说议会和中央银行;
B、决定政府支出的多少; D、确定税率;
C、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任命联帮准备体系委员会。
29.在各国,决定货币政策的政府机构一般是
A、政府;B、议会;C、中央银行;D、总统及其顾问班子。
30.下列哪一种情况是固定政策规则的例子。
A、若下雪了,就穿靴子;
B、若下雪了就把靴子放在家里;C、每天都穿靴子;
D、若靴子湿了,就把它放在室外。
31.像凯恩斯一样,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衰退时货币政策是无效的,这是因为:
A、货币需求和投资都相对有弹性;
B、货币需求相对有弹性,投资相对无弹性;
C、货币需求和投资需求都相对无弹性;
D、货币需求相对无弹性,投资相对有弹性。
32.当经济条件恶化时,政府开支自动增加而税收自动减少,这称为自动稳定器。以下哪一项不能视为自动稳定器?
A、失业补偿; B、累进税制; C、社会保障付款;
D、国防开支; E、福利计划。
33.平衡预算乘数等于:
A、1 B、1除以边际储蓄倾向;
C、2;
D、0,因为由增加政府开支引起的刺激被税收增加的财政拖累抵消。
34.如果经济在当前开支和税收政策条件下处于充分就业,而产生赤字,这称为:
A、充分就业赤字; B、贸易赤字;
C、实际预算赤字; D、平衡预算赤字。
35.联邦预算赤字是:
、A联邦政府支出和收入之间的累积差额;
B、进口总值与出口总值的差额;
C、联邦政府所担负的外债总额;
D、任意一年联邦政府的支出和收入之间的差额。
36.平衡预算乘数是——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A、与额外的1美元税收相配的政府的额外1美元的支出;
B、当预算盈余时,使政府支出等于税收的额外政府支出;
C、当预算盈余时,减少税收,使政府支出等于税收;
D、当预算盈余时,压缩政府支出,使政府支出等于税收。
37.假设在封闭经济中,家庭把所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的80%都开支掉。在收入—支出分析,政府支出增加1亿美元,伴随着税收增加1亿美元(每个家庭增加的税收额相同),这将使国民产出的均衡水平改变:
A、0.8亿美元; B、1亿美元;
C、4亿美元; D、8亿美元。
38.假设价格水平固定,并且经济中存在超额生产能力。货币供给增加将:
A、使利率下降,这将导致投资增加;
B、使利率上升,这将导致投资减少;
C、使利率下降,这将导致投资减少;
D、使利率上升,这将导致投资增加。
39.如果中国利率下降,用外国货币标示的人民币价格将:
A、上升,这会鼓励产品进口而阻碍出口,导致总支出的增加;
B、上升,这会阻碍产品进口而鼓励出口,导致总支出的增加;
C、下跌,这会鼓励产品进口而阻碍出口,导致总支出的增加;
D、下跌,这会阻碍产品进口而鼓励出口,导致总支出的增加。
40.伴随性货币政策是指:
A、施行某种财政政策会使总支出增加,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增加,改变货币政策以保持国民收入不变;
B、施行某种财政政策会使总支出增加,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增加,改变货币政策以限制投资,抵消财政政策的影响;
C、施行增加总支出、国民收入和货币需求的财政政策,会使利率上升,改变货币政策以保持利率不变;
D、施行财政政策刺激使总支出、国民收入增加,从而使净出口增加,改变货币政策以提高汇率。
41.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衰退时货币需求:
A、相对有弹性,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只导致利率的轻微下降;
B、相对有弹性,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导致利率很大的下降;
C、相对无弹性,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导致利率很大的下降;
D、相对无弹性,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只导致利率的轻微下降。
42.赤字开支由——融资。
A、税收; B、开支的减少; C、印刷钞票;
D、通过将短期和长期国库券出售给投资者的方法借款。
43.如果颁布平衡预算修正案,则要求政府:
A、在衰退时,增加开支或减少税收,或者同时增加开支并减少税收;
B、在衰退时,减少开支或增加税收,或者同时减少开支并增加税收;
C、在繁荣时,减少开支或增加税收,或者同时减少开支并增加税收;
D、在繁荣时,增加联邦预算盈余。
44.平衡预算修正案要求,面临衰退时政府——稳定经济。
A、依靠货币政策(这趋于比财政政策更快产生效果);
B、依靠财政政策(这趋于比货币政策更快产生效果);
C、依靠货币政策(这趋于比财政政策产生效果要慢);
D、依靠财政政策(这趋于比货币政策产生效果要慢)。
45.政府为融资所借款项:
A、挤掉外国及本国私人投资;
B、通过利率挤掉私人投资,但导致外国投资增加;
C、通过提高汇率挤掉外国投资,但对本国私人投资没有影响;
D、导致汇诲贬值。
46.以下属于斟酌使用的支出的例子是:
A、医疗照顾; B、社会保障;
C、国债利息; D、以上均不是。
47.经济学家认为支票之所以成为货币是因为:
A、银行保证对其已签署的支票进行支付;
B、它们完全被银行储备所支持;
C、人们乐意接受它们以交换商品;
D、政府宣布共为法币。
48.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有——个成员。
A、3; B、5; C、6; D、7。
49.公开市场的操作是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进行——的买卖。
A、保险; B、共同基金; C、政府债券; D、外汇。
50.假设存在许多家商业银行,公众不持有通货,最低法定准备金规定为20%,一家商业银行的一笔50万元新存款最终使全部商业银行发放的新贷款总量为:
A、250万元; B、200万元; C、50万元; D、40万元。
分析讨论题
1.为什么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即货币需求的利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2.为什么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即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3.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现在政府想要改变总需求的构成,增加私人投资和减少消费,但总需求不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这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混合?运用IS-LM图形表达您的政策建议。
4.为什么货币政策对住宅投资影响特别大?
5.什么叫“流动性陷阱”?
6.为什么税率增加并不一定使税收增加?
7.简释下列概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自动稳定器、投资乘数、货币乘数、灵活偏好、自然失业率。
8.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与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9.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刺激或抑制有效需求的效果上有何区别?
10.为什么当代各国西方政府反对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理论选择题1/CCAAA 6/ADAAC 11/BAADA 16/ADBBB
以下组别中最有可能从通货膨胀中得益的是:C
A、贷款人。 B、货币持有者 C、财产所有者。
D、固定工资历合同下人工人。 E、纳税人。
以下组别中最有可能从通货膨胀中受损的是:C
A、纳税人。 B、债务人。 C、借款人。D、财产所有者。
在失业模型中,经济中存在过剩的生产力,决定产量水平的因素是:A
A、市场的短边,即总需求。 B、总需求的总供给的交点。
C、产品市场的均衡。 D、市场的短边,即总供给。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之间的关系。A
A、失业与通货膨胀。 B、失业与产量。
C、总需求与总供给。 D、就业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为零时的失业率被称为:A
A、自然失业率。 B、稳定失业率。
C、均衡失业率。 D、菲利普斯失业率。
在长期内:A
A、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B、总需求曲线是垂直的。
C、总供给曲线是向倾斜的。 D、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当经济中存在大量的过剩生产力时,在短期内:D
A、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B、总需求曲线是水平的。
C、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D、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在短期内:A
A、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B、总需求曲线是垂直的。
C、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D、总需求曲线是水平的。
通常由总需求曲线变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A
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C、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D、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通常由总供给曲线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C
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B、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C、成本推动弄通货膨胀。 D、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将导致:B
A、相对价格更具稳定性。 B、相对价格更具变动性。
C、所有相对价格上升。 D、不变的相对价格。
以下选项,除一项外,均为通货膨胀的后果,这一例外是:A
A、相对价格的变化。 B、风险增加。
C、减少政府税收收入 D、不确定性增加。
13.在衰退时,厂商发现:A
A、削价比减产风险更大。 B、提价比增产风险更大。
C、减产比削价风险更大。 D、提价比增产风险更大。
14.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D
A、向下倾斜的。 B、向上倾斜的。
C、水平的。 D、垂直的。
15.滞胀指的是以下何种情况?A
A、高通胀与高失业并存。 B、高通胀与低失业的并存。
C、低通胀与高失业并存。 D、低通胀与低失业并存。
16.经济学家们考察失业问题时,他们首先观察产品市场,而非劳动市场,这是因为:A
A、总需求的变动通常成为产量变动的原因,后者又成为就业量变动的原因。
B、总需求的变动通常成为就业量变动的原因,后者又成为总需求变动的原因
C、产量的变动通常成为总需求变动的原因,后者又成为就业量变动的原因。
D、就业量的变动通常成为产量变动的原因,后者又成为总需求变动的原因。
E、就业量的变动通常成为总需求变动的原因,后者又成为产量变动的原因。
17.非自愿失业是这样一种失业:D
A、在衰退时增加,在繁荣时减少。
B、举例而言,如果失业者缺乏新创造的工作所需技能,在这种情况下失业会增加。
C、寻找工作的人放弃觅职的希望时会增加。
D、发生在工人愿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工作但不能找到工份工作时。
E、作为从一工作到另一工作的过渡的结果出现。
18.以下选项中,描述了将对经济的冲击扩大的机制的是:B
A、利率的变化影响投资需求。 B、乘数。
C、有理性预期的家庭和厂商估计到冲击的后果。
D、政府采取斟酌使用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19.有人对政府执行斟酌使用的财政及货币政策的能力表示怀疑,他们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相信:B
A、新凯恩斯主义。 B、货币主义。
C、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D、供应学派经济学。
20.有一种观点认为,理性的人们的行为抵消了政府行为的影响。与这一思想相关的理论是:B
A、新凯恩斯主义。 B、货币主义。
C、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D、供应学派经济学。
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
一、选择题1/BACAC 6/DEDBC
1.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B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沿曲线移动。
下列哪项属于生要要素供给的增长?A
A、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 B、实行劳动专业化。
C、规模经济。 D、IT技术的迅速应用。
如果实现了哈罗德的自然增率,将使:C
A、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B、实现均衡增长。
C、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增长。 D、经济持续高涨。
哈罗德的经济增长模型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在分析方法上存在的区别是:A
A、凯恩斯采用的是短期的静态分析方法,哈罗德采用的是长期的动态分析方法。
B、凯恩斯采用的是短期的动态的分析方法,哈罗德采用的是长期的静态的分析方法。
C、凯恩斯采用的长期的静态的分析方法,哈罗德用的是短期的动态的分析方法。
D、凯恩斯采用的是长期的动态的分析方法,哈罗德采用的是短期的静态的分析方法。
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性波动,是因为C:
A、乘数作用。 B、加速数作用。
C、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D、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动。
根据丹尼森的研究,经济增长的最大的可衡量的源泉源是:D
A、物质资本的积累。 B、规模经济。
C、资源的重新配置。 D、人力资本的积累。
增长的原因包括:E
A、资本的积累。 B、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C、资源更有效配置。 D、技术进步。 E、以上都是。
8.可持续发展指的是这样一种增长:D
A、没有过渡的技术进步。 B、没有过度的人口增长。
C、没有过渡的资本投资。 D、没有过渡地使用自然资源。
9.人力资本指的是:B
A、人们所拥有的本品。 B、能提高人生产率的教育和技能。
C、生育能力。 D、工人工作时使用的资本品。
10.经济增长的标志是:C
A、失业率的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D、城市化速度加快。
第九章一、选择题
第十章一、选择题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一、选择题
第十三章一、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