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案例精选案例1:价格到底谁说了算
2003年7月15日,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在北京举行。虽然此次听证会受非典影响延期两个多月,但社会对它的关注丝毫没减。 值得回味的是,中国的改革就是从价格改革入手的。问题是,为什么改革这些多年,我们还停留在要由政府出面,为民航这样的垄断行业扩价格听证会的阶段,而不能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呢?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政府为了把垄断行业推向竞争的市场,是做了不少工作的。1999年底,中国电信一分为四;民航也早就各路诸侯分治,航空公司林立。于是乎,真的竞争来了,为打折打得头破血流。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一片叫好;经济学家也喜出望外:总算与市场接轨了,该来个优胜劣汰了。可这时,“婆婆”忍不住出面了——都是国有资产嘛,手心手背都是肉,干吗非拼个你死我活呢!在政府的倡导下,民航各路诸侯今日歃血,明日盟誓,又是“生死合约”,又是价格联盟,但结果总是拧不过市场法则的“大腿”,该打折还是打折,该降价还是降价,只不过“明火执仗”变成了“暗度陈仓”。结果,竞争总是深入不下去,该死的死不掉,该长的长不大,市场真的“失灵”了。价格成了苦孩子,打折变成了瞎折腾;政府总“舍不得”放手让市场来裁决价格,苦孩子也永远不能长大成人。 经济学家常说,市场具有比任何权力更绝对的权威。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国营企业应该民营化。过去十几年来,经营不善的国企转为民营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美国将邮政民营化了;英国在撒切尔零售价当政期间,就将原来由政府经营的航天、汽车、电子通讯甚至铁路移转为民营,成效显著。我们的民航、铁路、电力等为什么就不能姓“民”?为会么不能像食品、家电、服装等行业,取消政府管制,取消那么多的“局”、“部”呢?
案例分析,
我们经济生活中有两种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市场机制和命令经济。所谓市场机制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即单个消费者和企业通过市场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经济组织的三个中心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所谓命令经济是指这样一各制度,其资源的分配由政府来决定,命令个人和企业按照国家经济计划行事。 亚当·斯密把市场机制比喻为“看不见的手”。所谓“看不见的手”,是指当每个人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标时,他好像被子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最好的公共福利。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导着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和其他机构根本不需要干预社会资源的配置,“看不见的手”就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政府有什么作用呢?根据微观经济学,政府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提高效率;二是促进公平。在提高效率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有必要利用法律手段维持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二是解决外部性问题,如污染,政府可通过环境保护来增加经济福利;三是提供公共物品,如国防及法治、支持纯科学和公众健康等。 在促进公平方面,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再分配政策来缩小收入差距,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再分配政策包括:一是累进税制,即收入越高,税率也越高;二是转移支付制度,如失业保险制度、对低收入阶层给予消费补贴,如提供食品券、经济适用房等等。
案例来源:根据经济学阶梯教室:《价格到底谁说了算》,2003年8月11日编写。
案例2:主机与附件的不同弹性
1987年,福建省某机械厂进口一套设备。据调查,当时有6个国家能够生产这种设备,价格在800~1,200万美元。该厂首先找日本一家企业谈判,开价800万,争取1,000万成交。岂知,第一次谈判,日商就满口答应,并表示可以立即签订合同。厂长心里直打鼓:“日本人这么好说话?其中必定有‘鬼’!”但想来想去,货真价实,无可挑剔,便拍板敲定。设备到货使用一年以后,许多易损零部件需要更换,厂长便请日商按合同供货。日商表示可以,但价格提高一倍(合同并未规定日后供应零部件价格)。厂长心想这是“敲竹杠”,便设法向其他生产同类设备的国家购买,但由于不配套,最后被迫以高价向日商购买这些专用零部件。几年下来,这比当初花1,200万买还贵。厂长气愤地骂道:“日本人就是‘鬼’!”
最近,这位厂长有机会学到需求价格弹性,方才恍然大悟: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成套设备的主机极富弹性,而专用零配件几乎完全无弹性。因此,日商的销售策略是先在主机上让价,把你套住以后再在零配件上提价,这叫“堤内损失堤外补”。厂长深有感慨地说:“这本是经销ABC,不能说日本人鬼,只能怪自己笨——无知!”因此,在购买外国产品、引进成套设备时,由于它们富有价格弹性,在谈判中应力争主动,以最有利的价格购进。对一些必需的附件等,尽量与主机同时一次购入,并在合同中详细写明销后服务项目。在销售产品时,也可以适当降低主机和成套设备的利润率,以扩大需求,占领市场,而与这些主机有关联的附件等,则可适当提高利润等,以求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资料来源:黎诣远《微观经济分析》第53页)
案例3:垃圾中的边际效用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为强大的国家,人均消费商品数量居世界第一,人均垃圾量也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之相比。美国的垃圾不但包括各种废弃物,也包括各种用旧了的家具、地毯、鞋子、炊具,乃至电视机和冰箱。美国是一个提供消费的社会,它的生产力巨大,产品积压常常成为主要的经济问题。如果每个人将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更精确地讲,是生产出来的价值)全部消费掉,经济则正常运转。如果生产旺盛,消费不足,或者说,居民由于富裕而增加了储蓄,产品就会积压。所以对于美国来说,医治经济萧条的主要措施是鼓励消费。
在美国旧东西有几条出路:或举办“后院拍卖”,或捐赠给教堂,中捐赠给旧货商店,或当垃圾仍掉。旧东西在美国很不值钱,你可以在后院拍卖中买到1美元一个的电熨斗,在教堂拍卖中买到10美元一套的百科全书(20本)和5美元一套的西装。相反,旧东西在中国就值钱多了。在大城市,经常看到有人在收购各种旧的生活用品,然后运到贫穷、偏僻的农村地区以几倍的价格卖出。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矛盾的现象:相对穷的中国人,却愿意花几倍于相对富的美国人愿意出的价钱去买这些旧东西。但这个现象可以用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来解释。即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所提供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成正比。
富人用一块钱要比穷人用一块钱轻率,或者说,富人的钱的边际效用低。人们越富裕,就越有钱来购买奢侈品。举例说,在美国最便宜的剃须刀是10美分一把,最豪华的剃须刀大约要100美元,二者相差达千倍。豪华剃须刀虽然更美观,更安全,更经用,但它的基本功能也只限于剃胡子,它提供的附加效用非常有限。廉价手表和豪华手表的价钱也可相差千倍。过去我国比较穷,奢侈品没有市场,现在人们钱多起来,情况正在变化。
由于中美两国富裕程度的差别而形成的效用评价的差别,提供了巨大的贸易机会。即中国可以用极低的价格进口某些旧用品,其代价主要是收集、分类及运输的成本。如旧汽车是值得进口的。在美国由于人力昂贵,修理费用高,所以报费的标准比较高。
(资料来源:张云峰等《微观经济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第57-58页)
案例4:运用边际效用均等法则进行检查准备工作某汽车配件厂厂长胡宇光:暑假,我于7月11日回到厂里,设备科就告诉我:突然接到通知,省设备动力检查组要在7月16日到我厂进行检查,可是资料整理、图纸描绘和报表工作尚未完成,仅一个备品备件明细表就得集中全科人员干一天半,不管怎么安排也难以在五天内完成检查的准备工作。
我听了以后,想起刚刚学过的“边际效用均等法则”,就根据检查标准与这个科逐项研究现有设备管理、动力管理、润滑管理所能获得的分数,并粗估集中全科力量突击三项管理所能增加的分数,列出下列边际分数表:
天数
设备管理
动力管理
润滑管理
分数
边际分数
分数
边际分数
分数
边际分数
0
40
3
2
1
1
0
20
6
4
3
1
1
1
3
2
1
1
0
1
43
26
4
2
45
30
6
3
46
33
7
4
47
34
8
5
47
35
8
根据上表,运用边际效用均等法则,选择边际分数均为3分作为安排工作依据,就能获得最高检查分数。于是,我们决定用3天准备动力管理,各用1天准备设备管理和润滑管理,并给每人规定了工作量和进度。我们原来预计:如果什么准备工作也不做,仅凭原来的工作基础,可得61分;运用边际效用均等法则进行突击准备,可得80分。实际检查结果,我们得到76分,比预计少4分,但比不准备增加15分。
(资料来源:黎诣远《西方经济学》第101-102页)
案例5:生产过程中的分工案例内容:
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根据他对一个扣针厂的参观描述了一个例子。斯密所看到的工人之间的专业化和引起的规模经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道:
"一个人抽铁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截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磨光顶端以便安装圆头;做圆头要求有两三道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是一项专门的业务,把针涂白是另一项;甚至将扣针装进纸盒中也是一门职业。
斯密说,由于这种专业化,扣针厂每个工人每天生产几千枚针。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工人选择分开工作,而不是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团队,"那他们肯定不能每人每天制造出20枚扣针,或许连一枚也造不出来"。换句话说,由于专业化,大扣针厂可以比小扣针厂实现更高人均产量和每枚扣针更低的平均成本。
斯密在扣针厂观察到的专业化在现在经济中普遍存在。例如,如果你想盖一个房子,你可以自己努力去做每一件事。但大多数人找建筑商,建筑商又雇佣木匠、瓦匠、电工、油漆工和许多其他类型工人。这些工人专门从事某种工作,而且,这使他们比作为通用型工人时做得更好。实际上,运用专业化实现规模经济是现代社会像现在一样繁荣的一个原因。
案例评析:
分工理论对于生产是非常重要的,毫无疑问,正确的分工会带来生产效率的快速增长。斯密的《国富论》就是从分工开始论述的。斯密认为,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第一个决定因素是分工,他把分工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国民财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分工之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分工促使劳动专门化,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分工可以节省因工种转换而损失的时间;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有利于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案例来源: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在编辑过程中作了适当案例6:边际实物报酬是怎样递减的某电工机械厂厂长王钧:现以转盘生产为例,具体说明边际实物报酬是怎样递减的。转盘是我厂大型连续卷管机400多种零件中的关键件之一,用4台机床进行加工。
开始时,我们用4名工人加工,一人一台机床。由于每个人既要操作机床,又要做些必要的辅助工作(如卡零件,借用工具,相互传递,打扫卫生等),使机床的生产效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结果日总产量为32件,人均产量只有8件。当增加一个人后,就可以有一个人做辅助工作,其他4个人能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机床上,日总产量增加到41件,人均产量为8.2件,边际产量为9件。再增加一个人后,就能将绝大部分辅助工作担当起来,有4人盯住机床上,充分发挥了设备的效率,日总产量又增加到54件,人均产量为9件,边际产量为13件。这就是边际实际报酬的递增阶段,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当增加到7个人时,由于新投入的第三个人只能担负一部分辅助工作,有一部分时间没活干,因此总产量虽然增加到63件,平均产量保持不变,边际产量反而下降。此后,随着投入的劳动力进一步增加,不但剩余时间越来越多,而且互相干扰,废品率也相应上升,结果平均产量不断下降,边际产量下降更快。直到总劳动力为10人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平均产量从递增到递减,边际产量从最大到0。这就是边际实物报酬递减阶段,总产量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在这以后,当劳动力增加到10人以上时,便人浮于事,人多手杂,职责不清,互相扯皮,废品率进一步增加,导致边际产量为负,平均产量继续下降,总产量也开始下降。这就出现了负报酬阶段。中国有句古话:一个和尚挑水唱,两个和尚抬水唱,三个和尚没水唱。”看来人多未必是好事。
由此可见,边际实物报酬递减法则,是生产中的一条客观规律,我们应该学好它,用好它,以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资料来源:黎诣远《西方经济学》第134页)
案例7:波音747的短期成本的测量波音747是一种载客量较大的飞机。1975年,该飞机航行距离不同,载客量不同情况下的成本(单位:美发/人·英里),见下表。
波音747飞机载客成本表载客量/人
1,200英里航程
2,500英里航程
250
4.3
3.4
300
3.8
3.0
350
3.5
2.7
问题:
(1)当载客量为250到300人之间时,航程为1,200英里的航班多载一名乘客的边际成本是多少?
(2)当载客量为300人,航程为1,200到2,500英里时,多航行一英里的边际成本是多少?
(3)1975年,航程为2,500英里的经济舱票价为156.6美元。如果载客量为300人,是否可收回劳动成本?
(4)表中数据是否同样适用于1985年的情况?
分析:
(1)当载客250人,航程为1,200英里时,总营运成本为1,200×250×4.3美分=12,900美元;载客300人,航程为1,200英里时,总营运成本为1,200×300×3.8美分=13,680美元。
因此,增加50人增加的成本为13,680-12,900=780美元,从而增加一名乘客的边际成本为780÷50=15.6美元。
(2)当载客300人,航程1,200英里时,总运营成本为:
1,200×300×3.8美分=13,680美元航程2,500英里的总营运成本为:
2,500×300×3.0美分=22,500美元因此,增加1,300英里航程增加的成本为:
22,500-13,680=8,820美元从而增加一英里航程的边际成本为8,820÷1,300=6.78美元。
(3)当票价为156.6美元时,每个乘客的总营运成本为:
2,500×3.0美分=75美元它显然低于156.6美元。
(4)1985年同1975年相比,价格、成本情况会有很大不同,比如20世纪70年代后,油料价格猛涨,机务人员的工资也不大相同。
(资料来源:张云峰等《微观经济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第90-91页)
案例8:农村春联市场:完全竞争的缩影
案例内容:
去年临近春节,我有机会对某村农贸市场的春联销售进行了调查,该农贸市场主要供应周围7个村5000余农户的日用品需求。贴春联是中国民间的一大传统,春节临近,春联市场红红火火,而在农村,此种风味更浓。
在该春联市场中,需求者有5000多农户,供给者为70多家零售商,市场中存在许多买者和卖者;供应商的进货渠道大致相同,且产品的差异性很小,产品具有高度同质性(春联所用纸张、制作工艺相同,区别仅在于春联所书写内容的不同);供给者进入退出没有限制;农民购买春联时的习惯是逐个询价,最终决定购买,信息充分;供应商的零售价格水平相近,提价基本上销售量为零,降价会引起利润损失。原来,我国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春联,其销售市场结构竟是一个高度近似的完全竞争市场。
供应商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都不愿意单方面降价。春联是农村过年的必需品,购买春联的支出在购买年货的支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其需求弹性较小。某些供应商为增加销售量,扩大利润而采取的低于同行价格的竞争方法,反而会使消费者认为其所经营的产品存在瑕疵(例如:上年库存,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等),反而不愿买。
该农村集贸市场条件简陋,春联商品习惯性席地摆放,大部分供应商都将春联放入透明的塑料袋中以防尘保持产品质量。而少部分供应商则更愿意损失少部分产品暴露于阳光下、寒风中,以此展示产品。因此就产生了产品之间的鲜明对照。暴露在阳光下的春联更鲜艳,更能吸引消费者目光、刺激购买欲望,在同等价格下,该供应商销量必定高于其他同行。由此可见,在价格竞争达到极限时,价格外的营销竞争对企业利润的贡献不可小视。
在商品种类上,例如“金鸡满架”一类小条幅,批发价为0.03元/副,零售价为0.3元/副;小号春联批发价为0.36元/副,零售价为0.50元/副。因小条幅在春联中最为便宜且为春联中的必需品,统一价格保持5、6年不变,因此消费者不对此讨价还价。小条幅春联共7类,消费者平均购买量为3到4类,总利润可达1.08元,并且人工成本较低。而小号春联相对价格较高,在春联支出中占比重较大,讨价还价较易发生;由此,价格降低和浪费的时间成本会造成较大利润损失,对小号春联需求量较大的顾客也不过购买7到8副,总利润至多1.12元。因此,我们不难明白浙江的小小纽扣风靡全国、使一大批人致富的原因;也提醒我们,在落后地区发展劳动密集、技术水平低、生产成本低的小商品生产不失为一种快速而行之有效的至富方法。
春联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时间性很强,仅在年前存在10天左右,供应商只有一次批发购进货物的机会。供应商对于该年购入货物的数量主要基于上年销售量和对新进入者的预期分析。如果供应商总体预期正确,则该春联市场总体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大致相同,则价格相对稳定。一旦出现供应商总体预期偏差,价格机制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将会出现暴利或者亏损。
综上可见,小小的农村春联市场竟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缩影与体现,横跨经济与管理两大学科。这也就不难明白经济学家为何总爱将问题简化研究,就象克鲁格曼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书中,总喜欢以简单的保姆公司为例得出解决经济问题的办法,这也许真的有效。
案例评析:
完全竞争是指有无数的买者和买者组成的、无任何外在力量控制或人为因素干扰的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上,既没有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控制,也没有厂商的相互勾结或集体行动。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产品同质。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各个厂商提供的产品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别。各厂商提供的产品,从原材料、加工工艺到包装、服务,都完全一样,可以相互替代。如果消费者购买不同厂商的产品,不会给消费者产生效用上的差别。
2、厂商无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有无数多个买者和买者。每个买者的购买量和每个卖者的销售量只占市场交易量的很少一部分。个体的行为不可能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买者和卖者只能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是价格的接受者。
3、要素自由进出。生产要素不受任何限制,可以自由地流动,即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者退出完全竞争行业,不会遇到任何行业壁垒或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4、信息充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顾客和厂商都掌握了充分的市场信息。消费者完全知道所有厂商提供的产品的现在和未来的市场价格,厂商掌握了各种生产技术和有关要素、产品的价格信息,要素的所有者知道要素的各种用途及其相应的收益。任何买者都不可能以高于或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任何卖者也不可能以高于市场的价格销售自己的产品。
显然,完全符合上述条件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状态,是一种极端的市场情况,在现实经济中是不存在的。只有金融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虽然在现实经济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但是完全竞争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其结论可以作为我们观察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一个参照系,可以使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
就案例中所提到农村春联市场来看,从春联产品的同质性、厂商进入与退出市场没有障碍、买卖双方的数量很多以及信息的充分说明春联市场接近于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这种竞争的充分性主要来源于产品的同质性即产品之间的完全替代,而厂商的无数个保证单个厂商不能控制产品的价格,在模型中要求参与者数量是无数个,他们的经济行为对价格没有影响。在现实中,尽管厂商和消费者的数量很大,但总是有限的,也就不能满足个体行为对价格没有影响的条件。从信息的充分与对称性来看,忽略了获取信息是有成本的,人们对与信息的搜寻与获取也是建立在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之上而做出决策,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根据经验来做出产品相关性质的判断,所以在一些外观形状、颜色等较容易判断的低级产品上容易产生接近于完全竞争性质的市场,而在一些个体化的、对产品和服务需要更多信息的高级产品以及需要相关制度安排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的产品和劳务就不太容易形成接近于完全竞争性质的市场。在自由进出市场上,政府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似乎可以从政府是不是促进厂商之间,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的充分竞争来判断政府的社会价值是不是从效率出发,如果人为规定某个领域不能让某几类性质厂商进入,那么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政府一定有经济效率之外的考虑即并没有完全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案例来源:杨晓东(内蒙古):《农村春联市场:完全竞争的缩影》,经济学消息报599期(2004年6月25日)
案例9:泛美航空公司的终结
1991年12月4日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日子,世界著名的泛美国际航空公司寿终正寝。这家公司自1927年投入飞行以来,数十年中一直保持国际航空巨子的骄人业绩。有人甚至认为,泛美公司的白底蓝字徽记(PAN AM)可能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企业标识。
但是对于了解内情的人来说,这个巨人的死亡算不上什么令人吃惊的新闻。1980~1991年,除一年外,泛美公司年年亏损,总额接近20亿美元之巨。1991年1月,该公司正式宣布破产。细心的读者一定注意到,这个日子同公司关闭之日相距将近一年。究意是什么力量支持垂死的巨人又多活了一段时间?而且,就在1980年出现首次亏损后,为什么不马上停止这家公司的业务?又是什么因素使这家公司得以连续亏损经营长达12年之久?
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以市场供求曲线为基础的企业进出(市场)模式作用的结果。可变成本是随生产规模变化而变化的成本。按照企业进出模式,只要企业的平均成本高于平均销售价格,必将导致企业亏损。但只要该企业的平均可变成本不高于平均销售价格,这个企业的经营就算是有经济意义的,也就可以继续存在。当然,企业要想在亏损情况下继续经营,必须通过出售其原有资产来维持。泛美公司在几十年的成功经营中积累了巨大的资产财富,足够它出售好一段时间的。自80年代起,这家公司先后卖掉了不少大型财产,包括以4亿美元将泛美大厦卖给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国际饭店子公司卖了5亿美元,向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出售太平洋和伦敦航线,还把位于日本东京的房地产转手。到1991年末,泛美已准备将自己缩减成以迈阿密为基地的小型航空公司,主要经营拉美地区的航线,而把其余全部航线卖给三角洲航空公司。换言之,在整个80年代,尽管泛美公司仍然坚持飞行,但同时已开始逐步撤出国际航空市场。其实,在现实世界里,“企业进出模式”中的“撤出”通常就意味着缩减规模。
至于市场经济是否应该加速企业撤出的问题,经济学家之间也是争论不休。从泛美公司的例子来看,撤出是一种渐进过程。工人们可以多安心工作一段时间,晚一点再考虑转换工作的事情。然而泛美的股票持有者不这么看。他们的利益全在公司多年积累的家当上,当然不同意公司出售资产维持经营。也许他们并不了解实情,仍然抱有一线希望,以为公司只要变卖一些家产就可以渡过难关,否则肯定会设法迫使它早些关门。
(资料来源:张云峰等《微观经济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第115-116页)
案例10:垄断形成的原因——专利、知识产权
几年前,滚轴冰刀开始流行。这是一种新型溜冰鞋,四个轮子沿纵向排成一线,外形更接近于滑冰用的冰刀。至于它为什么会流行,人们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的滑行速度比传统滚轴溜冰鞋快得多,而大多数人只是觉得这种新玩意儿看上去很“酷”。然而,这种冰刀的问世过程至今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980年,美国冰球运动员斯科特·奥森开了一家“滚轴冰刀公司”。他的设想是生产一种新型轴向式溜冰鞋,其原型可以追溯到18世纪。但是,他很快发现轴向式滑冰用具的专利届于“芝加哥滚轴冰鞋公司”所有,值得庆幸的是该公司的轴向式产品的销显很小。于是奥森决定向这家公司购买轴向式滑冰用具的专利,同他的兄弟布里南一道对溜冰鞋的式样作了改进,取名为“滚轴冰刀”。产品问世的头几年,销路并不太好、顾客以冰球运动员为主,原因是他们需要一种可以在冰场外练习的用具,以降低训练费用。直到1987年、滚轴冰刀才突然成为美国一大热门的商品,18岁~35岁年龄段的人们不分男女几乎都花一夜之间爱上了这种新式溜冰鞋。
然而奥森的好景不长,因为轴向式滑冰用具的专利早在1985年就已到期,滚轴冰刀公司失去了专属生产的权利。于是,眼红的厂商们纷纷拥入这个刚刚打开的滚轴冰刀市场,企图分而享之。到1990年,奥森的公司对市场的占有额跌到1/3,并且仍在下降。斯科特·奥森离开自己创建的公司,最新消息说他正准备设计生产一种可以在任意一侧滑轮或冰刀上滑行的新式滑冰用具。
(资料来源:“Innovator Tries to Protect Its Lead,”New York Times,August 7,1990,p.C1.)
获得专利权并不意味着发明者就一定会获利,因为其他人可能会“侵犯”到发明者的专利——这意味着使用发明者的成果而无须支付代价——在这种情况下,发明者将不得不卷入昂贵的法律诉讼之中。而关于侵犯专利方面的法律诉讼屡见不鲜。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甚至是一些非常有名望的公司也在侵犯他人的专利权,例如苹果公司控告微软公司、宝丽来控告柯达公司就是其中两个例子。而曾经发生的最为著名的侵权案是关于伊利·怀特尼和他发明的轧棉机。
在18世纪后期,英国和北美的纺织厂蓬勃发展,但棉花供应时常不充足。而生长在美国南部的棉花似乎非常符合需要,但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要找到一种廉价的方法将棉籽从棉花中剔除出来。于是伊利·怀特尼发明了轧棉机来完成这项任务。他做了发明者应该做的事:申请了专利并于1794年获得了专利权。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合作伙伴集资制造能够剔除棉籽的机器。在当时轧棉机简直成了奇迹,它为美国南部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然而,怀特尼却获利甚少。
问题就在于怀特尼的机器非常有效但却非常简单。棉花种植者能够很轻易地进行仿制,而同时又进行一些细微的改变。因此当怀特尼就侵犯专利权起诉时,产棉州的法庭都认为实际上他的权利并未受到侵犯。最终,南卡罗莱纳州、北卡罗莱纳州、田纳西州和乔治亚州同意支付一笔钱来购买怀特尼的专利权。而实际上,这笔钱只够弥补怀特尼及其合伙人的花费。
怀待尼毕生都在从事发明,但是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申请其他发明的专利权。他曾经这样写道:“虽然一项发明可能很有价值,但它对于其发明者而言可能毫无价值。”当然,怀特尼的经历是非常罕见的。目前的专利法对生产新的和更好的产品的科学公司提供有力的保障。对一些公司而言,例如得克萨斯仪表公司(TI),专利费在其总收入中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知识产权是指通过(保护投资者的)专利或(保护作者、作曲者和出版者的)版权保护的对于一个主意或想法的所有权。在法律界,知识产权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有关法律纠纷主要围绕谁是最早发明者,是否确实属于发明(例如西尔顿与汽车案例),某项专利的保护范围有多大(例如伊利·怀特尼案例)。
1988年,苹果计算机公司控告微软公司的“视窗”软件(一个使个人电脑更加简单易用的软件)侵犯版权,不仅沿用苹果公司的计算机代码,而且模仿由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为施乐公司工作的科学家制作的有关软件的“外观和感觉”。但是施乐未能将有关软件用于一个已经推出的计算机,于是无法获得法律保护,因此这些科学家难以从中得到报酬。
一般来说,新技术的价值在于它对使用方便性的改善,而其价值将决定能否获得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录音载体为例,CD和老式唱片的共同之处是难以在普通家庭中进行录音,录音磁带因而继续受到消费者欢迎。同样,CD公司之所以不大愿意同有可能生产出CD录制器的公司分享其唱片专利,促进新机器的设计进程,就是因为害怕新发明(包括录制器和与之配合的CD)会淘汰现有CD,占领他们赖以生存的市场。
随着高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社会将有必要重新制定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定义,以打破私人革新、公司竞争和创造性发挥三者的相互牵制。
(资料来源:[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小品和案例第87-90页)
案例11:保暖内衣的冷与热
1996年,酷爱发明的俞兆林先生发明了导湿保暖复合绒,并将这一发明利用在内衣上,从此服饰领域多了“保暖内衣”这一新概念。“保暖内衣”这个服装领域的新宠物,一时间成为了人们谈论冬季保暖话题的流行词。1999年更是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各种保暖内衣市场可谓是炙手可热、尽占春色。于是乎,这一新生行业由1999年只有几十家的基础上,在2000年猛增至500家,总销量1999年的不足700万套,2000年度上升至3,000多万套!甚至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同时,伴随激烈竞争而推出的各种行销手段更是层出不穷。有报道说:“南极人”送袜,“南极棉”送被,“白熊”保暖内衣卖最低价,“俞兆林”买两套送一套、买一套送单件、买单件送手套等等;各种广告宣传更是充斥大街小巷、报端电视。而当行业内厂商正激战正酣,市场上消费者、行业管理人士的反映又怎样呢?根据市场调查发现,尽管价格较1999已有明显下降,但2000年度市场反映仍十分冷淡,1999年度那种排长队提货的情景没有了,而产品专卖区更是十分萧条,有营业员说,与1999年的火爆场面相比,这里常常是数十分钟无人光顾。而市场上种类繁多的保暖品牌更是引起市场管理者的重视,据最新的质量检查结果表明,市场上打出的所谓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多功能的内衣,其实大多存在技术含量低、重概念轻质量、盲目仿造等问题。
问题:
(1)本案例中,作为保暖内衣的生产厂商有哪些行为具有垄断竞争厂商的行为特征?
(2)在保暖内衣市场上,一方面厂商想薄利多销,一方面却表现为市场萎缩,为什么?
(3)应怎样来评价产品差别?行业管理对于垄断竞争市场重不重要?
分析:
(1)保暖内衣产品从产品开发到市场化经历了从垄断到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变化过程。首先是行业的垄断利润使得其他厂商有了进入该行业的动力,同时各厂商为了有效的进入和占有应有的市场份额,除了采取“价格战”以外,他们还通过宣传各种保暖新概念,来加强自己的品牌优势以确立其市场竞争地位。
(2)中国保暖内衣市场形成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各厂商通过价格和非价格竞争来争取一个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利润;其次垄断超额利润的存在使得新厂商的进入成为可能,使得垄断利润逐渐消失。特别是当保暖技术不再成为行业进入的主要障碍时,大量差异产品充斥市场,使得行业生产规模超出市场需求,表现在单个厂商身上则是市场的萎缩。
(3)产品差别是垄断竞争市场的本质特征,而这些差别有可能来自各个方面,因此,消费者在享受产品差别所带来的多样化的同时,不得不提防虚假差异甚至是伪劣产品所带来的侵害。这样,一个垄断竞争市场的形成必然需要一个严格的市场管理,要有一个严格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市场,以防不法厂商借制造假差异来垄断市场,从而危害消费者利益。
(资料来源:张云峰等《微观经济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题》第154-155页)
案例12:大亚湾炼油厂建成,中海油、中石油和中石化将三分天下案例内容,
中海油公司一位高层透露:当初是准备与壳牌合作的,但我们不愿沿用以前的合作模式,目前也不准备在建设过程中寻找合作伙伴了;待建好后再找合作方,即使和壳牌再合作也是要控股,目前合作的变数比较大,未来也许会在分销领域合作。
知情人士透露,中海油原计划是沿用南海石化项目的合作模式建炼油厂的,而壳牌方面早在1997年就将炼油厂纳入了建设计划,“全世界所有的裂解厂都需要有个炼油厂在附近配套,不然它们会完蛋,”中海壳牌的制造总监让-路易·比鲁说。壳牌公司也为此做了许多前期工作,但可能因政策原因,国家目前批准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后来壳牌退出,中海油进行独资申报成功。
这位人士分析说,大亚湾炼油厂的建成将打破目前的垄断局面,与中石油、中石化市场竞争格局形成。
就广东而言,就是与茂名、广州石化的竞争,茂名石化是1800万吨的年加工能力,广州石化不到700万吨,大亚湾炼油厂加工出来的原油约60%至70%供制造乙烯用,另一部分从成本最低原则出发,约有30%或40%的产品就地消费于广东、香港。大亚湾炼油厂建在珠三角的口上,对于中石油、中石化是一个更大的威胁,因为中石油原油从北方运来,成本相对较高。
其次,大亚湾炼油厂石油产品的销售也存在国家是否允许外资公司卖油的问题,或者只能销往海外,而2006年开放市场以后,壳牌没有理由放着国内市场,舍近求远,加大成本销往国外。
第三就是时间问题。如果国务院是在二三年以后批准建炼油厂,国家基本已经放开了市场,大批国外企业进入,那么壳牌就没有了预先占领市场的优势。因此中海油只好独资先建,以后再寻求合作了。
中石化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其2004年上半年净利润高达150.39亿元,同比增长了54%。此前,国内石油业另外两名巨头中石油和中海油也先后公布了业绩报告,上半年净利润分别达到了452.9亿元和70亿元。这样算来,国内三大石油商上半年一共狂赚了670亿元左右。
对于利润飙升的原因,三大石油商都在各自的业绩报告中分析说,主要原因来自国际油价高位震荡,炼油毛利增加,以及石油销售需求的大幅上升。
最近一段时期,国际原油价格像一匹脱缰野马一路上扬,最高曾达每桶49.40美元。但正常说来,原油价格上升,应该造成石油商的采购成本上升,怎么会成为其盈利的原因呢?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隽博士道破玄机,他解释说,我国目前每年原油用量在2.6亿吨左右,其中1亿吨左右靠进口,其余部分靠国内生产。而国内产油的成本虽然不与国际市场挂钩,但最后的成品油价格却参照国际油价来制定,这样就使国内的石油企业出现了巨大的差价利润。因此,与国外石油商相反,我国的石油商恰恰是国际原油价格越高,利润越大。
那么,国际油价是不是会一直保持这样的高价位呢?姜克隽认为,原油价格太高,会迫使消费阶层抑制用油需求,并造成全世界都去开发新能源新技术的局面,这对石油输出国的利益是不利的。所以,国际上的石油输出国并不希望油价太高,而是希望油价保持在每桶26-30美元的水平。而近来油价攀升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伊拉克战争,二是俄罗斯尤科斯公司前途未卜,造成市场恐慌。相信短期内这两个事件的影响都将逐步消除,国际油价还会回复原来的平稳。他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在未来10年内每桶上扬2-3美元是可能的,但不会大幅涨落。
但未来国际原油价格的回稳会否让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下调呢?对此,姜克隽博士表示,国内石油消费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汽车销售猛增,二是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的能源消耗增加,特别是今年很多省市缺电严重,使一些燃料油发电的企业重新开工。
案例评析:
寡头垄断是指一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由少数几家大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在寡头垄断条件下,少数几家大厂商供给整个行业的绝大部分产品,其中每一个大厂商在整个市场上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足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在现实经济中,寡头垄断常见于重工业部门,如汽车、钢铁、造船、石油化工、有色冶金、飞机制造、航空运输等行业。寡头垄断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厂商数量少。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全部或绝大部分产品。每个大厂商都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能够直接影响或控制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因此,寡头垄断厂商既不是价格的接受者,也不是价格的决定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Price seeker)。
2、厂商相互依存。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各厂商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任何一家大厂商改变产量和价格,不仅直接牵涉到自身利益,而且会影响到其它厂商的产量和利润,因此每个厂商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其它厂商的密切关注,有时还会引起其它厂商的强烈反应,甚至招致报复。
3、价格稳定。在寡头垄断行业,厂商为了避免激烈的价格竞争造成两败俱伤,往往通过有形或无形的勾结,形成不定的协议或默契等方式决定产品价格,价格一经确定,各厂商都不会轻易改变。在生产技术没有发生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寡头厂商一般不会因需求的变化而调整价格,而只是不断调整产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所以,寡头垄断市场上,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4、厂商进出不易。厂商进入或者退出寡头垄断行业比较困难,因为寡头垄断行业的有效工厂规模一般较大,外来厂商进入该行业往往需要一次性大规模投资而面临资金约束。即使新厂商有能力承担大量投资,在信誉、市场信息、原材料供给、专利技术等方面也很难以与老厂商匹敌,最终不是被排挤出局,就是被吞并。不仅新厂商进入寡头行业障碍重重,而且老厂商退出也非易事。寡头厂商因为生产规模大、历史长,调整起来非常困难。
寡头垄断既可以是两个厂商的双头垄断,也可能是有几十个厂商的多头垄断;既可以是产品无差别的纯粹寡头垄断,如石油化工行业,也可以是产品有差别的差别寡头垄断,如汽车行业;厂商既可以是彼此独立行动,也可以相互勾结;既可以采取价格竞争,也可能采取非价格竞争。
中石油、中石化与中海油是中国政府控股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他们在国内的原油与成品油市场上几乎拥有全部的份额,他们的行为影响国内的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在共同控制人下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从厂商只有三家以及在产品价格的相互协调方面,加之进出原油与成品油行业的不容易,在一段时期内价格的相对稳定,在原油与成品油市场上类似于寡头垄断结构。仅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来讲,三家石油巨头瓜分了原油与成品油市场的绝大部分,他们的行为相互牵制,不会轻易单独在价格上采取行动,保持产品的相对较高价格而保证获取巨额利润。但这种行政主导下的寡头垄断除去国家能源的战略考虑之外,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国内原油与成品油的市场价格并未真正反映能源的供求关系,而且靠国家垄断的力量济身于世界500强其实并不能说明企业的竞争力有多么大,反而更加凸现出资源配置上的扭曲。
案例来源:广州日报2004年09月27日,北京青年报2004年08月31日案例13:揭秘价格战
2000年,中国市场上从彩电、空调、汽车到电脑、珠宝首饰、医疗药品,价格战愈演愈烈,更多的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市场角逐,市场的价格战越来越让人有些看不懂。价格战是企业间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同的厂商价格战的策略和目标各有不同,中国的价格战中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
第一,炒作,借势打品牌。2000年的价格战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在淡季刺激市场销售等基本目的外,此次价格战更着重于“炒作”,借打价格战之势打广告、打品牌。2000年8月,长虹开闸放水,康佳、乐华、TCL、海信等先后“跳水”,彩电价格降幅最大达35%,29英寸彩电跌破业内人士认定的最低成本价2300元,更有一些厂家将其降至2000元以下。这岂不是赔本买卖?著名经济学陈淮道出其中奥秘,他说,作为商家,如果一台29英寸彩电赔本400元,100台是4万元,特价卖300台不过赔进去10多万元,但是它所得的广告效应和社会效应远比这个高得多。10万元在报纸上只能做一个整版广告,一个整版广告与卖特价机所取得的效果是无法比拟的。
第二,厂家与商家唱双簧。这一年的价格战与以往的另一个不同是,厂家与商家联手唱双簧,共同得利,其手法比以前更老到。拿彩电的价格战来说,先是由经销商拿出一两个品牌中的一两个型号的彩电降价销售,引发消费市场的一轮哄抢。然后厂家矢口否认,并口诛笔伐,对商家擅自变动价格横加指责,甚至以断绝货源相威胁,以进一步引起消费者和媒介的关注,从而制造更大的炒作风潮。接着,商家再抛出五六个品牌的降价彩电,营造出一波又一波抢购风潮。待消费者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后,彩电巨头们才宣布全面降价,造成市场的新一轮抢购浪潮。其实,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彩电价格战的主角才由经销商转变成生产商,这场价格战才算是越打越明白。也就是供需双方不平衡的矛盾一天不解决,价格战就得打下去。
第三,既为垄断又为反垄断。价格战一方面造成了优胜劣汰,同时却也可能造成垄断企业的产生。格兰仕一直信奉“价格是最高级的竞争手段”,以确保其成本领先的优势,其价格战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消灭散兵游勇。每当其规模上一台阶,格兰仕就要打一次价格战。当这一年生产能力达到1,200万台时,它第三次调低价格,但是,价格战也是打破垄断的有力武器,像中国联通降价就是为了打破中国电信的垄断地位而做出的努力。
第四,弱势企业在巨头夹缝中寻求生存空间。如果说1999年以前的价格战是企业为了谋求扩大市场份额和地理空间而进行的,那么2000年的价格战完全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是在拼血,从价格战的枪炮声中你能听到品牌之死的哀鸣,从价格战里听到了家电业的洗牌声。首先挑起空调价格战的森宝空调老总任尧森坦言:森宝,论品牌,不如海尔、春兰;比规模,不如美的、格力;拼资金,不如合资企业,也不如上市公司。我不在价格上想办法,你说我生路何在?
(资料来源:张云峰等《微观经济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第150-152页》)
案例14: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垄断
卡特尔——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欧佩克(OPEC)。
1960年,当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5个产油国组成该组织时,很少有人关心这个问题,即使到1973年成员国扩大到了13个,新加入的8个国家是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联酋、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依然没有引起世人的注意。戏剧性的变化发生在1973年的阿—以战争,为了报复以色列和西方世界,几乎完全由阿拉伯国家组成的欧佩克骤然大幅度削减石油出口,致使世界原油价格从1973年2.91美元/桶,暴涨到1974年的10.77美元/桶。这一意外事件让欧佩克看到了组建卡特尔的诱人前景,因此,即使战争结束后,欧佩克继续执行限产保价政策。1978年,伊朗发生革命,这个原来占欧佩克石油出口20%的国家一段时间内石油生产陷于瘫痪,紧接着两伊战争爆发,许多石油设施受到破坏,世界石油价格进一步在80年代初上升到40美元/桶左右。所以,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欧佩克让世人领教了卡特尔的威力,作为一个成功的步特尔的特例,欧佩克须将其成功归于以下几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1.石油的需求弹性在短期内是很低的。在相当长时间内,石油价格是如此低廉,人们从没考虑过节约能源。当油价一夜暴涨,生产者和消费者无法马上改变已有的高耗能的轿车、取暖设施、生产设备等,所以欧佩克略微限产就会带来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2.欧佩克成员国数目不大,但其石油产量占了全世界的20%以上,其中4个核心国家又占了欧佩克石油储量的四分之三以上。这给欧佩克带来两个有利条件:一是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供给弹性很小,在70年代,其它地区油田基本上已满负荷运转,而开发新油田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外来厂商进入的危险并不大;二是成员国不多,核心国更少,卡特尔内部协调问题还不难解决。再加上这是一个有政府作后盾的合法卡特尔,其稳定性非私人地下卡特尔可比。
3.石油这种产品产量的可控性很强。石油埋在地下,不会消失、不会腐烂,产量多少完全可以控制,即使开采以来,运输、贮藏成本也不太高,出口量也很容易控制。从这一点,大家也可以明白为什么受欧佩克成功的启发和鼓舞而成立的中美洲香蕉卡特尔就不那么成功。
然而,从1982年起,形势发生了逆转,前面提到的卡特尔三大难题开始起作用。首先,卡特尔内部欺骗时有发生,使实际产量大大超过限产计划,并且几个国家一直为市场份额的分配争执不休,从80年代超,产量配额对各个国家的约束力越来越小;其次,世界其它地区的石油产量在高价格的鼓励下开始高速增长,如墨西哥油田、阿拉斯加油田等,即使开发成本是中东油田二十多倍的英国北海油田在油价超过三十美元/桶时也开始盈利,从1977年到1985年,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上升了60%以上;最后,欧佩克的限产保价政策将消费者夜短期内的低需求弹性在长期内“拉”大了,消费者的节能措施和寻找石油替代品的努力大大降低了对高价石油的需求。从1982年起,油价开始节节下滑,从32美元下降到1984年的27美元,到1987年又隆至18美元,此后一直在15~18美元附近波动。
欧佩克是否彻底失败了,我们暂且不下这个结论,像中东这样的政治、经济、军事敏感地区总是不乏戏剧性事件,不过,日前的欧佩克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风。然而,任何一个短期供、需弹性都很小的市场总是会经历剧烈的价格波动。
但是,卡特尔的每个成员都受到增加生产以得到更大总利润份额的诱惑。欧佩克成员常常就减少产量达成协议,然后又私下违背协议。
在1973年到1985年,欧佩克最成功地维持了合作和高价格。原油价格从1972年的每桶2.64美元上升到1974年11.17美元,然后在1981年又上升到35.10美元。但在80年代初各成员国开始扩大生产水平,欧佩克在维持合作方面变得无效率了。到了1986年,原油价格回落到每桶12.52美元。
现在,欧佩克成员继续每两年开一次会,但卡特尔在达成或实施协议上不再成功了(参看“新闻摘录”中的介绍)。结果,欧佩克成员主要是相互独立地做出生产决策,世界石油市场是相当有竞争性的。根据总体通货膨胀调整的原油价格现在与欧佩克成立之前一样。
正如大多数卡特尔一样,欧佩克在达成与实施其成员国之间的协议上也遇到了麻烦。下面的文章描述了1996年当联合国允许伊拉克回到世界石油市场时,欧佩克所遇到的问题。
预计欧佩克会拖延伊拉克增加石油产量的议案(尤素福.M.易卜拉欣撰写)
维也纳——在这里举行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今天看来又瘫痪了。会议僵持着:如果不能降低其11个成员国的产量,石油价格肯定下降。成员国拒绝削减自己现有市场份额。
因此,欧佩克目前可能提出,但并未确定的解决办法是,在没有其他国家抵消性减产的情况下允许伊拉克日产石油80万桶左右。联合国在5月通过的提案中允许伊拉克立即恢复在波斯湾战争后被中断的石油出口。
两个最大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观在分别日产原油840万桶和将近300万桶,尽管欧佩克其他成员要求它们减产,但它们明确地表示不减产…… 在1990年巴格达受到联合国禁运制裁之后,沙特阿拉伯取代了伊拉克,长期以来其出口量每天增加了300万桶,尽管伊拉克已逐渐恢复到原来的产量水平,但看来沙特采取了一条新的强硬路线。
伊拉克石油部长阿默尔·穆罕默德·拉什迪(Amer Mohammad Rashid)说,他的国家将在10天内签署第一个销售合约。伊拉克扬言要使石油翻一番,并最终增加3倍。
拉什迪先生预计销售会加速增长。实际上许多石油公司经理已在与拉什迪的助手谈判。
据记者报道,曾担任前伊拉克空军司令的拉什迪先生说,在3个月之内出口可以达到每天120万桶——远远高于欧佩克估计的每天70万桶到80万桶。如果他说得对,额外的产量又会增加价格下降的压力,也许降到1捅3美元左右。
拉什迪先生还说,联合国的决议是通向6个月之内全面解除禁运的“桥梁”。然后,他断言,伊拉克的生产可以达到战前每天300万桶的水平。据了解两个安理会成员法国和俄罗斯都支持全面解除禁运。
这种发展对伊拉克和全世界消费者来说是一个财源,但对像委内瑞拉这样正处于严重危机之中的一些面临困境的欧佩克成员国来说真是一场灾难。
(资料来源:The New York Times.June 7.1996.p.D3。根据[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第356-358页和黄亚钧等微观经济学教程第162-163编写)
案例名称15:天津丑女“张静事件”及美国经济学家的调查报告案例内容:
1993年,初中未毕业的张静就外出谋生。因相貌长得丑,10年求职竞无一成功。全家四口人均有《残疾证》,除了每月400元的医疗费,就只能靠五六百元维持生活,每天只能吃一顿午饭,还有一万元债务需用偿还。在这种情况下,张静于2003年7月23日向新报求助,希望得到一份工作以养家糊口。此事经批露后,张静先后接到30多家单位的邀请,后成为友缘养老院的一名编外人员。更有一位北京郊区的男士表示,相貌远不及心灵重要,如果张静愿意,他愿给她家的温暖。因深受相貌丑陋之苦的张静后来接受了整容,在整容成功后她的生活开始出现可喜的变化,目前正准备出一本描述自己经历的书。
张静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映,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南方都市报等数十家媒体和网站纷纷报道、转载此事,张静事件引发的“悦目情结”和“容貌歧视”问题更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极致表现的范例。
美国劳动经济学家丹尼尔·哈莫米斯和杰文·比德尔在1994年第4期《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显示,长相漂亮的人其收入比长相一般的人高出约5%,而长相一般的人又比长相丑陋的人的收入高出约5%~10%。该结论对男性和女性都适用。
案例评析:
微观经济理论认为,劳动收入是个人收入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取决于个人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与质量。而个人提供的劳动的数量与质量又与个人的能力、努力程度及机遇有关。个人的长相不同在某种程度上正反映了这种差别。
1.长相是一种天赋,它可提供高质量的劳动,而且供给十分有限。同时,长相又与后天培养的能力有关,因为某人漂亮,还包括她的气质和修养,而这又取决于所受的教育(学习与经验积累)。因此,漂亮是个人能力的间接衡量标准之一。
2.长相漂亮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可衡量个人工作的努力程度。一般地,工作努力的人也注意自己的打扮与举止。适当的打扮与文雅的举止会提高一个人的漂亮程度。这样,工作努力的人提供的劳动量多或效率高,收入也就高。
3.长相漂亮的人机遇多。在一般工作中,长相漂亮也是一种资本。漂亮的人从事推销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当医生更让病人觉得可亲。所以,在同等条件下,长相漂亮找工作更容易,机会更多。
案例来源:网易新闻:《十年找工作失败一千次,丑女就不能生存?》,2003年?8月8日?
案例16:日本人的高储蓄率日本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这个事实对理解日本经济的短期与长期状况是重要的。一方面,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日本人的高储蓄率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中经济迅速增长的关键。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日本人的高储蓄率对日本20世纪90年代期间的停滞也是有作用的。高储蓄率意味着消费支出低。低消费支出变为低总需求并减少了GDP。
为什么日本人收入中的消费比例会大大低于美国人呢?一个原因是,在日本,家庭借贷较为困难。面临借贷限制约束的家庭的消费小于没有借贷限制的家庭。因此,一个借贷限制普遍的社会往往有较高的储蓄率。
另一个原因是,在美国,一个人通常可以首付10%以下的房款就能买下一所房子。日本的买房者首付40%的房款是常见的,而且,日本住房价格极高,主要是因为土地价格高。如果一个日本家庭想要有自己的房子,它就必须大量储蓄。
日本的税收体系通过对资本收入征收极低的税而鼓励储蓄。此外,文化差别也会引起消费者对现期与未来消费偏好的差别。一个著名的日本经济学家写道:日本人是与别人不同的,他们更加厌恶风险和更加节俭。
(资料来源:汪祥春主编《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51页)
案例17:20世纪30年代的银行倒闭与货币供给在1929年8月到1933年5月间,货币供给减少了28%。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种货币供给的大幅度减少是大萧条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并没有讨论为什么货币供给减少会如此之多。
下表表示1929年和1933年决定货币供给的三个变量――基础货币、准备金-存款比率,以及通货-存款比率。你可以看出,货币供给的减少并不能归咎于基础货币的减少。实际上,在这一时间,基础货币增加了18%;相反,货币供给减少是由于货币乘数下降了38%。货币乘数下降是因为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都大幅度上升了。
货币供给及其决定因素
1929年8月
1933年5月
货币供给
26.5
19.0
通货
3.9
5.5
活期存款
22.6
13.5
基础货币
7.1
8.4
通货
3.9
5.5
准备金
3.2
2.9
准备金-存款比率
0.14
0.21
通货-存款比率
0.17
0.41
大多数经济学家把货币乘数的下降归咎于30年代初的银行大量倒闭。从1930年到1933年,9000多家银行停止营业,拖欠了存款人的存款。银行倒闭通过改变了存款人和银行家的行为而引起货币供给减少。
银行倒闭降低了公众对银行的信心而提高了通货-存款比率。人们担心银行倒闭会持续下去,他们开始把通货而不是活期存款作为更合意的货币形式。当他们提取自己的存款时,他们就用尽了银行的准备金。当银行对准备金减少的反应是减少自己未被偿还的贷款余额时,货币创造过程就反过来了。
此外,银行倒闭使银行家更为谨慎而提高了准备金-存款比率。在看待许多银行的经营之后,银行家对用少量准备金经营感到担忧。因此,它们把自己准备金的持有量提高到法定最低限之上。正如家庭对银行危机的反应是相对于存款持有更多通货一样,银行的反应是相对于贷款持有更多准备金。
尽管解释货币供给减少的原因是容易的,但要决定是否应该归罪于美联储却是较为困难的。有人认为,基础货币并没有减少,因此不应该归罪于美联储。对美联储这个时期政策的批评提出了两种观点。第一,批评者们认为,美联储应该通过在银行经营中需要现金时起到最后贷款者的作用,而在防止银行倒闭中起更积极的作用。这将有助于维持对银行体系的信心。第二,他们指出,美联储可以通过比它所做的更多地增加基础货币。这两种行为都可以阻止货币供给的这种大幅度减少,而这又会降低大萧条的严重程度。
自30年代以来,已实行了许多政策,最重要的是联邦存款保险制,它维持了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从而防止了通货-存款比率的大幅度波动。但是,存款保险也是一项费用很高的政策。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联邦政府未来紧急援救许多无偿还能力的储蓄与机构而有大量支出。但存款保险有助于稳定银行体系和货币供给。
(资料来源:汪祥春主编《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16-217页)
案例18:东亚危机及其教训开始于东亚的危机也许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对全球经济影响最大一次危机。在危机之前,世界经济每年增长2.3%,而且,发展中国家每年增长3.1%。1998年,这种增长率分别急剧地下降到1.8%和2.0%。但发生急剧危机的国家所蒙受的损失更严重。例如,韩国的增长从危机前一年,即1996年的7.1%,骤然下降到危机以后一年,即1998年的-5.8%。失业急剧上升增加了3倍多,而且,实际工资大幅度下跌,不到一年下降了将近1/5。随着危机从一国扩大到另一国,人们日益认识到,即使那些有看似良好的经济政策的国家也会受到不利影响,而且他们需要制定出与国际市场不可预期的行为隔离开以保护自己的经济政策。中国完成了举世瞩目的成功的工作,在1998年保持了将近8%的增长率。中国的成功和其他国家遇到的问题向全世界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
危机的教训是:第一是中国所采用的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助于稳定经济,而不是在经济衰退中的财政紧缩加剧了衰退。第二是广泛认识到短期资本流动会加剧不稳定性。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大国都有限制这种资本流动的规定,这是避免了这次危机的两个大的兴旺市场。尽管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控制这种流动会越来越困难,但仍然是可能的。第三个教训是,软弱的金融机构和不良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样易于引起宏观经济不稳定。世界各国现在都努力加强自己的金融机构。过分依靠借债――像韩国那样,或者政府过分影响贷款(从而大部分贷款不能偿还)都会成为问题的根源。
注意力还集中在日益增加的透明性上,当债权人简单地收回所有资金时,债权人无法区分“良好的”和“不良的”债务人也许是引起严重衰退的原因。因此,可以使债权人确定它为之提供资金的企业真实状况的良好会计制度有助于稳定资本流动。同样,披露有关国家欠国外债务总量的数据也会有助于债权人更好地判断风险。国际讨论集中在改善信息获得上。要提前了解大多数相关信息,例如有关韩国企业高债务的信息的简要说明,但由于其他原因,人们也怀疑提高透明性的影响是否合意。
事实是20世纪后25年金融与通货危机日益频繁和严重,有将近百余个国家遇到了这种危机。日益达成的共识是,基本原因在于不得不应付极为迅速的金融市场和资本账户的自由化,而没有失当的调控结构。这就是说,许多国家被劝说放弃了旨在稳定其金融市场并限制资本频繁流出与流入国内的管制。尽管许多国家有无助于有益目标的管制,但注意力也不应该放在取消放在取消管制上而应该放在寻找加强金融体系,提高其能力,并鼓励竞争的管制结构上。
(资料来源:汪祥春主编《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16-217页)
案例19:克林顿经济学的调控作用自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产生之后,它就几乎成了国家干预主义的代名词。凯恩斯主义的具体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可以说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的发展和变化:一是以凯恩斯本人的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以摆脱大萧条和严重失业为己任,主张实行以刺激总需求为目标、以需求管理为内容的扩张性财政和金融政策;二是由汉森首倡并以菲利普斯曲线为理论基础,主张实行周期平衡的补偿性财政和金融政策;三是以托宾等人为代表的、以就业空位与失业并存的结构性滞胀理论为基础,主张实行以就业培训、人力政策为中心的结构性或微观化的宏观经济政策;四是八十年代中期兴起的并且新近成为克林顿政府官方经济学的新凯恩斯主义,采用了工资和物价粘性的说法,并引入了经济人和理性预期的假设,重新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严重失业的原因。从现实来看,新凯恩斯主义对于美国经济正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是不能不引起人们重视的。
从理论上讲,新凯恩斯主义其实是一个将凯恩斯主义、现代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与政策主张进行了更为广泛“综合”的“新综合”。因而,所谓克林顿经济学不过就是人们对克林顿政府所主张和实施的一系列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的一个统称或代名词。克林顿经济学的基本要义就是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的政府,又反对过度干预的政府。用克林顿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将走第三条道路”。不仅如此,克林顿经济学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产业政策的影响,吸收了其中许多有益的东西。克林顿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不仅仅是将重点放在总量的简单平衡上,而是在考虑总量平衡的同时,更为注重结构问题。因此可以说,新凯恩斯主义或克林顿经济学对经济乃至西方经济学本身就是极其讲究实用性的。
克林顿经济学从经济政策的实施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实施了较为合理的财政政策。克林顿上台后,大力削减财政赤字,同时,政府和国会达成协议,要在Z002年消灭财政赤字,实行平衡预算。因此,克林顿执政以来,联邦政府财政赤字稳步下降,1996年财政年度已减少到1073亿美元,1997年已降至千亿美元以下。政府预算赤字的减少实际上增加了市场的资本供应量,有利于促使长期利率下降并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刺激企业投资。同时,财政赤字的稳定下降也有助于增强人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促进了长期利率的下降,推动了投资市场的繁荣。近几年来,虽然美国财政政策的目标主要在于减少财政赤字,但它并不是采取以前各任总统所采取简单减少支出的办法,而是采用有增有减的结构性的财政政策。其主要措施包括:通过增加投资,经济转型和增长战略来增加财政收入;削减国防经费;取消非生产性开支,鼓励私人投资;削减联邦行政开支。财政赤字的减少也成为近年来美国股票市场在大多数情况下走势较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投资市扬的繁荣对美国公司吸收资金和扩大投资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也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
制定和执行了正确的货币政策,里根执政初期,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为了制止通货膨胀,不惜把美国经济再次拖进衰退,大幅度提高利率。1987年接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在沿用沃尔克坚决反通货膨胀做法的同时,更加强调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在通货膨胀还没有明显苗头的情况下就实行紧缩政策,将通货膨胀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可以说,在货币政策上,克林顿政府所采用的是较为温和、谨慎的货币政策。这一点可以从过去几年美联储的数次利息升降中看出来。近些年来,以格林斯潘为首的美联储执行的是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低增长率和低通胀率的货币政策。每当经济出现过热迹象时,格林斯潘总是毫不手软地采取坚决措施,紧缩通币以对经济实行刹车。实践证明,这一政策对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由于私人消费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3,大幅度紧缩银根对美国的消费热起到了降温作用,保证了最近两年经济继续沿着低速而稳定增长的轨道运行。
迅速开发和应用高新技术。高新技术迅速开发和应用使得美国的生产率得到了很太的提高。近几年来,高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脑技术的普遍运用使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库存的控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限制了物价的攀升。另一方面生产和市场信息的准确和快速的收集,也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有效地控制了库存的增长,降低了由于生产过剩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一些经济学家指出,1990年美国投到信息业的资本首次超过对其他产业的投资,标志着美国已开始进入信息社会。据美国政府统计,1996年,美国用于计算机等信息处理及其相关设备的投资额达2028亿美元,比1996年的1832亿美元增加了12.5%,是其他工业设备投资的1.6倍,信息技术投资已占企业固定资本投资的35.7%b白1993年以来,美国工业取得的增长中,约有45%是由电脑和半导体创造的。计算机技术带来更大的影响是彻底改变了企业的运作方式。随着公司内部电脑网络的普及,公司的科研人员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同一课题进行攻关,从而大大缩短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时间。网络化还使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对生产、销售和库存随时进行调整,从而在相当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推迟了衰退到来的时间。
实行以开拓国外市场为核心的贸易政策。克林顿政府将一直以提倡“自由贸易”为荣的美国贸易传统转变到目前更体现实用主义的“公平贸易”上来。鉴于经济竞争已成为冷战后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的扩大已成为支撑美国经济扩展的重要因素,克林顿政府前所未有地把开拓国外市场、扩大对外贸易置于对外战略的优先地位。为此,美国政府制定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家出口战略”,确定了六大重点出口产业。
强调供给政策是克林顿经济学中很独特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供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吸收了里根经济学中的供给管理政策的有益成分,同时又吸收了日本等东亚国家过去30年经济快速成长的经验。这一政策包括:(1)继续保持较低的税率,以刺激商品和劳务的供给;(2)政府机构开始加强对技术开发的投入。1994年,美国成立了由总统任主席的国家科学委员会,其地位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平等,从而把科技工作提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2)大幅度增加了对技术改造项目的奖励,设立专门的投资税收信贷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购置高效率的机器设备;对开创性的技术公司提供长期信贷税收基金。(3)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提倡终身教育。(4)提高能源利用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克林顿政府几年来一直提倡减少能源消耗,加强防止空气和水污染,保护环境,鼓励废物的回收和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
尽管新凯恩斯主义和克林顿经济学的实践在前些年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很多积极的作用,并在今后两三年内仍将继续影响美国经济,使其继续保持低速稳定的增长态势,但它们是否能够使美国政府完全摆脱周期性危机的阴影,还是值得怀疑灼。
(资料来源:胡希宁《文汇报》2001年10月9日)
案例20: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商品的价格是由货币的价值和商品的价值共同决定的。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化,会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化,也会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货币的价值和商品的价值同时发生变化,也会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区别什么原因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是由于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化,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是由于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化,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还是由于货币的价值和商品的价值同时发生变化,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只有搞清楚什么原因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才能正确的对待商品价格的变化。
货币的供求失衡,将会使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化。当货币供大于求时,货币的价值将下降。商品价值一定的情况下,货币的价值下降,商品的价格将上涨。货币供大于求,使货币的价值下降,商品的价格趋向于上涨,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完全属于货币现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完全是由于货币供求失衡,使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化,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的现象。在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在任何商品市场中,货币的价值下降或上升幅度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所有商品的价值都不变的情况下,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将以相同比例上涨或下跌。不会出现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幅度大些,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幅度小些。更不会同时出现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有些商品的价格不变,有些商品的价格下跌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对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在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时,会严重的威胁经济健康的发展。通货紧缩也会对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会造成经济发展困难,失业问题严重等问题。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是要采取措施避免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完全属于货币现象,完全是由于货币供求失衡所造成的。只要避免出现货币供求失衡,就可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出现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只要改变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求恢复平衡,就可以解决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
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化,商品的价格将发生变化。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当商品的价值下降,商品的价格将下跌;当商品的价值上升,商品的价格将上涨。我们把商品的价值变化,造成商品价格的变化的现象,称之为商品正常价格调整。在所有商品的价值都不变的情况下,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将以相同比例上涨或下跌。不会出现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幅度大些,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幅度小些。更不会同时出现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有些商品的价格不变,有些商品的价格下跌的现象。在现实经济中,经常会存在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幅度大些,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幅度小些。同一时期里,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有些商品的价格不变,有些商品的价格下跌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些现象存在,都是由于存在着商品正常价格调整所造成的。
有多种原因都会造成商品的价值变化,即造成商品正常价格调整。如商品供求变化,原油等原始原料的价值变化,工资变化,生产率水平变化等都会造成商品的价值变化,即造成商品正常价格调整。其中工资变化和生产率水平变化,是造成商品的价值变化,即造成商品正常价格调整的最重要的原因。工资上升将使商品的生产成本上升,使商品的价值趋向于上升。生产率水平上升,生产相同的商品所需的劳动力减少,将使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使商品的价值趋向于下降。
一个国家的国民人均工资收入占国民人均总收入的比例,一般是不会随经济发展有明显变化的。即当一个国家的国民人均总收入从一千美元上升到两千美元时,国民人均总收入上升了一倍,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也将上升一倍左右。当一个国家的国民人均总收入从一千美元上升到五千美元或一万美元时,国民人均总收入上升了五倍或十倍,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也将上升五倍或十倍左右。这就是说,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国民人均总收入将不断的上升,国民人均工资收入将不断的上升。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不断的上升,将使商品的生产成本不断的上升,使商品的价值趋向于不断的上升。同时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生产率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生产率水平不断的上升,生产相同的商品所需的劳动力不断的减少,将使商品的生产成本不断的下降,使商品的价值趋向于不断的下降。但是,各种商品生产的生产率水平上升程度是不同的,有些商品生产的生产率水平长期基本不变;有些商品生产的生产率水平较少幅度的上升;有些商品生产的生产率水平较大幅度的上升;有些商品生产的生产率水平成倍的上升;有些商品生产由手工生产到全自动化生产,生产率水平上升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由于各种商品生产的生产率水平上升程度不同,使各种商品的价值变化将不同。一个国家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不断的上升,那些商品生产中生产率水平长期基本不变商品的价值将以相对最大的幅度上升;那些商品生产中生产率水平较少幅度上升商品的价值将以相对较大的幅度上升;那些商品生产中生产率水平较大幅度上升商品的价值将以相对较少的幅度上升;当出现如工资上升一倍,商品生产中生产率水平同时也上升一倍时,即出现工资上升使商品的价值上升的程度和生产率水平上升使商品的价值下降的程度基本相同时,商品的事实价值将基本不变;当出现如工资上升一倍,商品生产中生产率水平上升一倍以上时,即出现工资上升使商品的价值上升的程度少于生产率水平上升使商品的价值下降的程度时,商品的事实价值将有所下降。因此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不断的上升,货币的价值长期保持不变,有些商品的价格会较大幅度的不断上涨;有些商品的价格会较少幅度的不断上涨;有些商品的价格会基本不变;有些商品的价格会所下降。美国和中国的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相差三十多倍,美国有些商品的价格是中国的几十倍,美国有些商品的价格是中国的几倍,美国有些商品的价格与中国基本相同;美国有些商品的价格略比中国低些,这就是长期的商品正常价格调整的结果。当中国的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上升到与美国的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相同的水平,中国各种商品生产的生产率水平也上升到美国各种商品生产的生产率水平时,中国各种商品的价格将和美国各种商品的价格基本相同。按照现在的统计方法,美国和中国的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相差三十多倍,美国现在商品的平均价格指数应该是中国的十多倍。这就是说,当中国的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上升到与美国的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相同的水平,中国的平均价格指数将上升十多倍。经济不断发展,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不断上升,商品正常价格调整使商品的平均价格指数不断上涨,是正常的经济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现代西方经济学把货币的价值下降造成价格水平持续上涨,和商品的价值上升造成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混为一谈,这是完全错误的。在现实经济中,如在货币的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上升造成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时,采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方法来进行干涉,这种错误经常出现,就是因为不区别货币的价值变化和商品的价值变化所造成的。当代经济学对中国1993年,1994年的经济统计是:年经济增长率是50%左右,通货膨胀率是25%左右,事实上1993年,1994年中国货币的价值下降幅度估计不超过5%,甚至有可能当时中国货币的价值完全没下降,即当时中国的通货膨胀估计不超过5%,甚至有可能当时中国是零通货膨胀率。我可以肯定地说,当时中国平均价格指数上升25%左右,主要是由于商品的价值上升造成的,即是由于商品正常价格调整造成的,并非主要是由于货币的价值下降造成的,即并非主要是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主张采取工资物价指导或工资物价控制的措施,来控制价格水平持续上涨。工资变化是造成商品的价值,是属于商品正常价格调整,不是通货膨胀。采取工资物价指导或工资物价控制的措施,来控制商品正常价格调整造成的价格水平持续上涨,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做法。象中国要想使国民人均总收入从一千美元上升到一万美元,即国民人均总收入上升十倍,中国的国民人均工资收入将必然要上升十倍左右,商品正常价格调整将必然造成商品平均价格指数上升四倍左右。不管是20年,50年,还是100年,200年,要想使中国的国民人均总收入从一千美元上升到一万美元,即国民人均总收入上升十倍,中国的国民人均工资收入都将必然要十倍上升左右,商品正常价格调整将必然造成商品平均价格指数上升四倍左右。只是在越短的时间里国民人均总收入上升十倍,经济变化将越激烈;在越长的时间里国民人均总收入上升十倍,经济变化将越温和。日本在二战后,从1945年国民人均总收入几十美元,到1985年上升到二万美元。日本只用了40年时间,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上升了一百多倍。在二战后,日本如果采取工资物价指导或工资物价控制的措施,不让工资物价随意上升,现在的日本将不会是一个富裕的日本,可能是一个贫穷的日本。(作者:江勇)
案例21:美国政府的债务与赤字
20世纪80年代以来,预算赤字一直是美国经济的一个长期问题。当里根总统入主白宫时,他承诺要缩小政府支出并减税。但他发现减少政府支出在政治上要比减税困难。结果就开始了大量预算赤字时期,预算赤字不仅在里根时期一直持续,而且还持续到乔治·布什和克林顿执政时期。
下表1表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在美国GDP中的百分比。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债务与GDP的比率在下降。虽然政府在一些年份有预算赤字,但当时赤字相当小,以至于政府债务规模的增长小于整个经济增长速度。由于GDP是政府税收收入的大致衡量,所以,债务与GDP的比率下降表明,在某种意义上说,经济能靠其税收来维持。与此相比,当20世纪80年代初预算赤字剧增时,政府债务的增加开始快于整个经济。结果,债务与GDP的比率开始上升。
表1 美国联邦债务在GDP中的百分比
表1表示这种赤字政策对各种储蓄指标的影响。在2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时,美国政府开始有巨大预算赤字,公共储蓄占GDP的百分比下降了2.4%。同时,私人储蓄率也略有下降。国民储蓄下降了约2.9%。国民储蓄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用私人部门储蓄来为预算筹资,政府拿走了用于新资本投资的资源,从而压低了子孙后代的生活水平。
两个政党的决策者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把长期预算赤字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当克林顿1993年入主白宫时,减少赤字成为他的第一个主要目标。同样,当共和党1995年控制了国会时,减少赤字也在其立法议程中占有显要位置。这两种努力大大减少了政府预算赤字的规模。
在如何减少赤字问题上,两党还是有不少分歧的。克林顿总统支持增税,特别是对较富裕的纳税人增税,并主张较为温和地减少支出。国会中的共和党反对增税,而且还想减税,以刺激私人储蓄。他们希望通过政府支出的大规模减少来平衡预算。
案例2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宏观经济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差异很大,美国的中央银行是最为独特的,它是由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所组成的联邦储备体系。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大多由原来的一家商业银行演变而来。因为组织形式的差异和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异,各个国家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表2 代表性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率比较
虽然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行长或总裁是由政府任命的(加拿大是个例外,它的中央银行行长由该行的管理委员会任命),但在美国,美联储总裁任期长达重4年。在有的国家,行长或总裁由政府任命后往往不对政府负责,而是对国会或独立承担政策责任,保持着类似美国那样的独立性。在部分国家,中央银行几乎完全被政府控制,独立性较差。在一些国家,如日本、法国,以政府角色出现的财政部拥有向中央银行的建议权。除此之外,许多国家中央银行有向政府提供透支、方便政府借款的义务。
在发达国家,以德国、瑞士、加拿大、荷兰和美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最强;独立性最低的为卢森堡、希腊和西班牙。新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也被设计得高度独立。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一国宏观经济间的关系值得研究。中央银行独立的鼓吹者认为,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可以改善宏观经济的运行。因为这样,中央银行可以独立地制定货币政策,把货币稳定的作为政策的惟一目标。独立性差的中央银行可能为顾及其他目标而牺牲货币稳定目标。表2的内容较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
案例23: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实践第一阶段(1988年9月 1990年9月),“紧财政紧货币”的双紧政策。从1988年初开始,中国经济进人过热状态,表现为经济高速增长(工业产值增幅超过20%)、投资迅速扩张(1988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比1987年增长18.5%)、物价上涨迅速(1988年10月物价比上年同期上升27.1%)、货币回笼缓慢(流通中的货币增加了46.7%)和经济秩序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于1988年9月开始实行“双紧”政策。具体措施有:收缩基本建设规模、压缩财政支出、压缩信贷规模、严格控制现金投放和物价上涨、严格税收管理等等。
“双紧政策”很快见效,经济增长速度从20%左右跌至5%左右,社会消费需求大幅下降,通货膨胀得到遏制,1990年第三季度物价涨幅降到最低水平,不到1%。
第二阶段(1990年9月至1991年重2月),“紧财政松货币”的一紧一松政策。在“双紧政策”之后,中国经济又出现了新的失衡。表现为市场销售疲软,企业开工不足,企业资金严重不足,三角债问题突出,生产大幅下降。
针对上述情况,从1991年初开始,实行了松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陆续多次调低存贷款利率,以刺激消费、鼓励投资。这些政策在实施之初效果并不显著,直到1991年下半年,市场销售才转向正常。
第三阶段(1992年1月至1993年6月),“松财政松货币”的双松政策o 1992年,财政支出4426亿元,其中财政投资1 670亿元,分别比年初预算增长107%和108%o信贷规模也大幅度增长,货币净投放额创历史最高水平。
“双松政策”的成效是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1992年GDP增长12.8%,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收人增长5.9%。但是“双松政策”又带来了老问题。即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指数再次超过两位数;短线资源再度紧张。
第四阶段(1993年7月至1996年底),“适度从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具体措施有:控制预算外投资规模;控制社会集资搞建设;控制银行同业拆借;提高存贷利率等等。与1988年的紧缩相比,财政没有大动作,但货币紧缩力度较缓。
适度的“双紧政策”使我国的宏观经济终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改善:1996年GDP的增长率为9.7%,通货膨胀率降为6.1%;外汇储备达到1000多亿美元。这次政策配合实施被认为是中国治理宏观经济成效较好的一次,为中国以后实施经济政策积累了正面的经验。
第五阶段(1997年至今),适度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1997年到1998年,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冲击。经济问题表现为通货紧缩式的宏观失衡,经济增长的力度下降,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失业增加,有效需求不足,出口不振等。面临新形势,中国政府实施了较有力度的财政扩张政策,其措施是大量发行国债,投资于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连续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改革商业银行体系等。这些政策使中国经济成功地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保持的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案例24: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的超速通货膨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超速通货膨胀。在战争结束时,同盟国要求德国支付巨额赔款。这种支付引起德国财政赤字,德国支付最终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来为赔款筹资。
从1922年1月到1924年12月德国的货币和物价都以惊人的比率上升。例如,每份报纸的价格从1921年1月的0.3马克上升到1922年5月的1马克、1922年10月的8马克、1923年2月的100马克直到1923年9月的1000马克。在1923年秋季,价格实际上飞起来了:一份报纸价格10月1日2000马克、10月15日12万马克、10月29入100万马克、11月9日500万马克直到11月17日7000万马克。1923年12月,货币供给和物价突然稳定下来。
正如财政引起德国的超速通货膨胀一样,财政改革也结束了超速通货膨胀。在1923年底,政府雇员的人数裁减了1/3,而且,赔款支付暂时中止并最终减少了。同时,新的中央银行德意志银行取代了旧的中央银行德国国家银行。政府要求德意志银行不要通过发行货币为其筹资。
根据我们对货币需求的理论分析,随着持有货币成本的下降,超速通货膨胀的结束会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增加。随着通货膨胀上升,德国的实际货币余额减少,然后,随着通货膨胀下降,实际货币余额又增加。但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并不是即刻的。也许实际货币余额对持有货币成本的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许使德国人民相信通货膨胀已真正结束需要一段时间,从而预期的通货膨胀比实际通货膨胀下降得要慢一点。
(资料来源:汪祥春主编《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16-217页)
案例25: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增长理论和关于增长的实证工作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可以做什么以加快增长呢?其中一些成分是属于供给方面的分析的:
1.通过减少预算赤字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和提供税收激励来增加投资。
2.减少不必要的管制。
3.鼓励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即在教育和培训上花费更多的资源和努力。
4.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
5.为研究与开发支出提供税收激励。
明显的问题是如果一切都如此简单,为什么增长的加快并没有发生。部分原因在于这些措施要求为未来收益而作出现期牺牲。削减预算赤字是痛苦的:它要求更高的税收或更低的支出,而美国的政治体制已有整整十年不能这样做了。更进一步说,削减赤字意味着开始要放慢增长速度。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听起来像是一个好主意,但考虑到美国的预算赤字,它将需要通过更高的税收或以牺牲其他优先考虑事项为代价来进行融资。
此外,在一些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的领域,比之继续做更多的工作,我们可能更需要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例如,美国在教育上有大量支出,所以可能比投入更多资金更需要进行教育。税制已经为研究和开发支出提供了激励,这种激励通过在其他方面的更少支出或更高的税收来得以融资,可能我们已经做得足够多了。
在讨论增长政策时政治经济学的问题是中心。第一,预算赤字的规模显然由经济和政治因素-起决定。第二,许多人认为美国政府应像日本和韩国一样,在通过产业政策扶植特定产业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但批评者认为,在美国任何这样的政策企图都将迅速地被利益集团所利用,从而仅仅导致更大程度的非效率。第三.在一本有影响力的著作中,马里兰大学的曼柯·奥尔森指出,在稳定的社会中利益集团都趋于攫取权力,这样逐步使经济包上了数层(有利于这些集团的)限制的"外壳",从而放慢了经济增长的步伐。以奥尔森的看法,那些经过巨大动荡诸如战败(明显适用于日本和德国)或革命的国家方有机会在数年中沿着更为理性的路线重建经济。
当然,要恢复增长所花费的远比二次革命多。新政府还不得不建立起一个合理稳定的经济结构,执行促进增长的政策,并准许私人的积极性得以自由发挥。对美国而言,奥尔森的著作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否可以不用经历诸如大萧条之类的动荡或冲击就可有效地进行改革。
案例26,美国经济持续增长113个月美国当前一轮经济增长始于1991年3月,到2000年8月持续了113个月。这样,一举打破了60年代创造的106个月战后最长经济增长记录。
克林顿政府执政之初曾预计,1993年到199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为2.7%,但实际达到了3.4%。同时,2000年美国失业率处于近30年来的最低点,通货膨胀率为10多年来的最低记录,财政盈余也正不断增加。
日前,美国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
首先,他们认为,过去20年经济政策的变化刺激了美国经济。80年代初,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采取措施遏止了通货膨胀上升的势头,并促使通货膨胀率下降。随后,美国政府对经济采取了放松管制的措施,先是放松了对金融市场、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等部门的管制,目前又开始实施对电信和电力部门的松绑。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公司改变经营方式,提高了它们的灵活性和竞争力。另外,美国政府推行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也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竞争。1993年采取的增税和其他一些措施,则为联邦政府财政收支最终扭亏为盈奠定了基础。由于政府支出的增长得到控制,私人部门获得更多的资金。
其次,他们指出,美国经济结构负面发生的一些根本变化减弱了经济的周期性。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带动下,美国企业界普遍采取了即时库存管理方法。这一管理方式意味着企业可随时掌握市场对其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变化情况,以便迅速对生产进行调整。历史上,美国经济衰退期间产值下降的一半归因于库存的调整,但现在这一因素的影响已越来越小。此外,美国经济比以往更加开放,这使得当美国国内的需求增加或下降时,美国企业不必承受全部的负担,对外贸易可及时充当美国内需波动的减震器。
此外,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收益于“天时”之利。90年代初冷战结束,使美国得以将大量的军费开支转投给私人部门。过去几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正好美国需要给经济降温的时候,而来自海外的冲击规模对美国经济来说也正合适。也就是说,这些冲击既足以使美国经济放慢增长速度,同时又不会把美国经济推入衰退。
以上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减弱,由此带来了更多的投资。而投资增加使得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加快,这既帮助抑制了通货膨胀,同时优给政府带来了更多的税收,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资料来源:陈荣耀、方胜春、吉余峰主编《宏观经济学》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35页)
2003年7月15日,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在北京举行。虽然此次听证会受非典影响延期两个多月,但社会对它的关注丝毫没减。 值得回味的是,中国的改革就是从价格改革入手的。问题是,为什么改革这些多年,我们还停留在要由政府出面,为民航这样的垄断行业扩价格听证会的阶段,而不能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呢?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政府为了把垄断行业推向竞争的市场,是做了不少工作的。1999年底,中国电信一分为四;民航也早就各路诸侯分治,航空公司林立。于是乎,真的竞争来了,为打折打得头破血流。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一片叫好;经济学家也喜出望外:总算与市场接轨了,该来个优胜劣汰了。可这时,“婆婆”忍不住出面了——都是国有资产嘛,手心手背都是肉,干吗非拼个你死我活呢!在政府的倡导下,民航各路诸侯今日歃血,明日盟誓,又是“生死合约”,又是价格联盟,但结果总是拧不过市场法则的“大腿”,该打折还是打折,该降价还是降价,只不过“明火执仗”变成了“暗度陈仓”。结果,竞争总是深入不下去,该死的死不掉,该长的长不大,市场真的“失灵”了。价格成了苦孩子,打折变成了瞎折腾;政府总“舍不得”放手让市场来裁决价格,苦孩子也永远不能长大成人。 经济学家常说,市场具有比任何权力更绝对的权威。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国营企业应该民营化。过去十几年来,经营不善的国企转为民营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美国将邮政民营化了;英国在撒切尔零售价当政期间,就将原来由政府经营的航天、汽车、电子通讯甚至铁路移转为民营,成效显著。我们的民航、铁路、电力等为什么就不能姓“民”?为会么不能像食品、家电、服装等行业,取消政府管制,取消那么多的“局”、“部”呢?
案例分析,
我们经济生活中有两种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市场机制和命令经济。所谓市场机制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即单个消费者和企业通过市场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经济组织的三个中心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所谓命令经济是指这样一各制度,其资源的分配由政府来决定,命令个人和企业按照国家经济计划行事。 亚当·斯密把市场机制比喻为“看不见的手”。所谓“看不见的手”,是指当每个人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标时,他好像被子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最好的公共福利。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导着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和其他机构根本不需要干预社会资源的配置,“看不见的手”就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政府有什么作用呢?根据微观经济学,政府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提高效率;二是促进公平。在提高效率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有必要利用法律手段维持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二是解决外部性问题,如污染,政府可通过环境保护来增加经济福利;三是提供公共物品,如国防及法治、支持纯科学和公众健康等。 在促进公平方面,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再分配政策来缩小收入差距,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再分配政策包括:一是累进税制,即收入越高,税率也越高;二是转移支付制度,如失业保险制度、对低收入阶层给予消费补贴,如提供食品券、经济适用房等等。
案例来源:根据经济学阶梯教室:《价格到底谁说了算》,2003年8月11日编写。
案例2:主机与附件的不同弹性
1987年,福建省某机械厂进口一套设备。据调查,当时有6个国家能够生产这种设备,价格在800~1,200万美元。该厂首先找日本一家企业谈判,开价800万,争取1,000万成交。岂知,第一次谈判,日商就满口答应,并表示可以立即签订合同。厂长心里直打鼓:“日本人这么好说话?其中必定有‘鬼’!”但想来想去,货真价实,无可挑剔,便拍板敲定。设备到货使用一年以后,许多易损零部件需要更换,厂长便请日商按合同供货。日商表示可以,但价格提高一倍(合同并未规定日后供应零部件价格)。厂长心想这是“敲竹杠”,便设法向其他生产同类设备的国家购买,但由于不配套,最后被迫以高价向日商购买这些专用零部件。几年下来,这比当初花1,200万买还贵。厂长气愤地骂道:“日本人就是‘鬼’!”
最近,这位厂长有机会学到需求价格弹性,方才恍然大悟: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成套设备的主机极富弹性,而专用零配件几乎完全无弹性。因此,日商的销售策略是先在主机上让价,把你套住以后再在零配件上提价,这叫“堤内损失堤外补”。厂长深有感慨地说:“这本是经销ABC,不能说日本人鬼,只能怪自己笨——无知!”因此,在购买外国产品、引进成套设备时,由于它们富有价格弹性,在谈判中应力争主动,以最有利的价格购进。对一些必需的附件等,尽量与主机同时一次购入,并在合同中详细写明销后服务项目。在销售产品时,也可以适当降低主机和成套设备的利润率,以扩大需求,占领市场,而与这些主机有关联的附件等,则可适当提高利润等,以求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资料来源:黎诣远《微观经济分析》第53页)
案例3:垃圾中的边际效用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为强大的国家,人均消费商品数量居世界第一,人均垃圾量也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之相比。美国的垃圾不但包括各种废弃物,也包括各种用旧了的家具、地毯、鞋子、炊具,乃至电视机和冰箱。美国是一个提供消费的社会,它的生产力巨大,产品积压常常成为主要的经济问题。如果每个人将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更精确地讲,是生产出来的价值)全部消费掉,经济则正常运转。如果生产旺盛,消费不足,或者说,居民由于富裕而增加了储蓄,产品就会积压。所以对于美国来说,医治经济萧条的主要措施是鼓励消费。
在美国旧东西有几条出路:或举办“后院拍卖”,或捐赠给教堂,中捐赠给旧货商店,或当垃圾仍掉。旧东西在美国很不值钱,你可以在后院拍卖中买到1美元一个的电熨斗,在教堂拍卖中买到10美元一套的百科全书(20本)和5美元一套的西装。相反,旧东西在中国就值钱多了。在大城市,经常看到有人在收购各种旧的生活用品,然后运到贫穷、偏僻的农村地区以几倍的价格卖出。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矛盾的现象:相对穷的中国人,却愿意花几倍于相对富的美国人愿意出的价钱去买这些旧东西。但这个现象可以用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来解释。即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所提供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成正比。
富人用一块钱要比穷人用一块钱轻率,或者说,富人的钱的边际效用低。人们越富裕,就越有钱来购买奢侈品。举例说,在美国最便宜的剃须刀是10美分一把,最豪华的剃须刀大约要100美元,二者相差达千倍。豪华剃须刀虽然更美观,更安全,更经用,但它的基本功能也只限于剃胡子,它提供的附加效用非常有限。廉价手表和豪华手表的价钱也可相差千倍。过去我国比较穷,奢侈品没有市场,现在人们钱多起来,情况正在变化。
由于中美两国富裕程度的差别而形成的效用评价的差别,提供了巨大的贸易机会。即中国可以用极低的价格进口某些旧用品,其代价主要是收集、分类及运输的成本。如旧汽车是值得进口的。在美国由于人力昂贵,修理费用高,所以报费的标准比较高。
(资料来源:张云峰等《微观经济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第57-58页)
案例4:运用边际效用均等法则进行检查准备工作某汽车配件厂厂长胡宇光:暑假,我于7月11日回到厂里,设备科就告诉我:突然接到通知,省设备动力检查组要在7月16日到我厂进行检查,可是资料整理、图纸描绘和报表工作尚未完成,仅一个备品备件明细表就得集中全科人员干一天半,不管怎么安排也难以在五天内完成检查的准备工作。
我听了以后,想起刚刚学过的“边际效用均等法则”,就根据检查标准与这个科逐项研究现有设备管理、动力管理、润滑管理所能获得的分数,并粗估集中全科力量突击三项管理所能增加的分数,列出下列边际分数表:
天数
设备管理
动力管理
润滑管理
分数
边际分数
分数
边际分数
分数
边际分数
0
40
3
2
1
1
0
20
6
4
3
1
1
1
3
2
1
1
0
1
43
26
4
2
45
30
6
3
46
33
7
4
47
34
8
5
47
35
8
根据上表,运用边际效用均等法则,选择边际分数均为3分作为安排工作依据,就能获得最高检查分数。于是,我们决定用3天准备动力管理,各用1天准备设备管理和润滑管理,并给每人规定了工作量和进度。我们原来预计:如果什么准备工作也不做,仅凭原来的工作基础,可得61分;运用边际效用均等法则进行突击准备,可得80分。实际检查结果,我们得到76分,比预计少4分,但比不准备增加15分。
(资料来源:黎诣远《西方经济学》第101-102页)
案例5:生产过程中的分工案例内容:
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根据他对一个扣针厂的参观描述了一个例子。斯密所看到的工人之间的专业化和引起的规模经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道:
"一个人抽铁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截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磨光顶端以便安装圆头;做圆头要求有两三道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是一项专门的业务,把针涂白是另一项;甚至将扣针装进纸盒中也是一门职业。
斯密说,由于这种专业化,扣针厂每个工人每天生产几千枚针。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工人选择分开工作,而不是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团队,"那他们肯定不能每人每天制造出20枚扣针,或许连一枚也造不出来"。换句话说,由于专业化,大扣针厂可以比小扣针厂实现更高人均产量和每枚扣针更低的平均成本。
斯密在扣针厂观察到的专业化在现在经济中普遍存在。例如,如果你想盖一个房子,你可以自己努力去做每一件事。但大多数人找建筑商,建筑商又雇佣木匠、瓦匠、电工、油漆工和许多其他类型工人。这些工人专门从事某种工作,而且,这使他们比作为通用型工人时做得更好。实际上,运用专业化实现规模经济是现代社会像现在一样繁荣的一个原因。
案例评析:
分工理论对于生产是非常重要的,毫无疑问,正确的分工会带来生产效率的快速增长。斯密的《国富论》就是从分工开始论述的。斯密认为,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第一个决定因素是分工,他把分工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国民财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分工之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分工促使劳动专门化,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分工可以节省因工种转换而损失的时间;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有利于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案例来源: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在编辑过程中作了适当案例6:边际实物报酬是怎样递减的某电工机械厂厂长王钧:现以转盘生产为例,具体说明边际实物报酬是怎样递减的。转盘是我厂大型连续卷管机400多种零件中的关键件之一,用4台机床进行加工。
开始时,我们用4名工人加工,一人一台机床。由于每个人既要操作机床,又要做些必要的辅助工作(如卡零件,借用工具,相互传递,打扫卫生等),使机床的生产效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结果日总产量为32件,人均产量只有8件。当增加一个人后,就可以有一个人做辅助工作,其他4个人能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机床上,日总产量增加到41件,人均产量为8.2件,边际产量为9件。再增加一个人后,就能将绝大部分辅助工作担当起来,有4人盯住机床上,充分发挥了设备的效率,日总产量又增加到54件,人均产量为9件,边际产量为13件。这就是边际实际报酬的递增阶段,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当增加到7个人时,由于新投入的第三个人只能担负一部分辅助工作,有一部分时间没活干,因此总产量虽然增加到63件,平均产量保持不变,边际产量反而下降。此后,随着投入的劳动力进一步增加,不但剩余时间越来越多,而且互相干扰,废品率也相应上升,结果平均产量不断下降,边际产量下降更快。直到总劳动力为10人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平均产量从递增到递减,边际产量从最大到0。这就是边际实物报酬递减阶段,总产量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在这以后,当劳动力增加到10人以上时,便人浮于事,人多手杂,职责不清,互相扯皮,废品率进一步增加,导致边际产量为负,平均产量继续下降,总产量也开始下降。这就出现了负报酬阶段。中国有句古话:一个和尚挑水唱,两个和尚抬水唱,三个和尚没水唱。”看来人多未必是好事。
由此可见,边际实物报酬递减法则,是生产中的一条客观规律,我们应该学好它,用好它,以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资料来源:黎诣远《西方经济学》第134页)
案例7:波音747的短期成本的测量波音747是一种载客量较大的飞机。1975年,该飞机航行距离不同,载客量不同情况下的成本(单位:美发/人·英里),见下表。
波音747飞机载客成本表载客量/人
1,200英里航程
2,500英里航程
250
4.3
3.4
300
3.8
3.0
350
3.5
2.7
问题:
(1)当载客量为250到300人之间时,航程为1,200英里的航班多载一名乘客的边际成本是多少?
(2)当载客量为300人,航程为1,200到2,500英里时,多航行一英里的边际成本是多少?
(3)1975年,航程为2,500英里的经济舱票价为156.6美元。如果载客量为300人,是否可收回劳动成本?
(4)表中数据是否同样适用于1985年的情况?
分析:
(1)当载客250人,航程为1,200英里时,总营运成本为1,200×250×4.3美分=12,900美元;载客300人,航程为1,200英里时,总营运成本为1,200×300×3.8美分=13,680美元。
因此,增加50人增加的成本为13,680-12,900=780美元,从而增加一名乘客的边际成本为780÷50=15.6美元。
(2)当载客300人,航程1,200英里时,总运营成本为:
1,200×300×3.8美分=13,680美元航程2,500英里的总营运成本为:
2,500×300×3.0美分=22,500美元因此,增加1,300英里航程增加的成本为:
22,500-13,680=8,820美元从而增加一英里航程的边际成本为8,820÷1,300=6.78美元。
(3)当票价为156.6美元时,每个乘客的总营运成本为:
2,500×3.0美分=75美元它显然低于156.6美元。
(4)1985年同1975年相比,价格、成本情况会有很大不同,比如20世纪70年代后,油料价格猛涨,机务人员的工资也不大相同。
(资料来源:张云峰等《微观经济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第90-91页)
案例8:农村春联市场:完全竞争的缩影
案例内容:
去年临近春节,我有机会对某村农贸市场的春联销售进行了调查,该农贸市场主要供应周围7个村5000余农户的日用品需求。贴春联是中国民间的一大传统,春节临近,春联市场红红火火,而在农村,此种风味更浓。
在该春联市场中,需求者有5000多农户,供给者为70多家零售商,市场中存在许多买者和卖者;供应商的进货渠道大致相同,且产品的差异性很小,产品具有高度同质性(春联所用纸张、制作工艺相同,区别仅在于春联所书写内容的不同);供给者进入退出没有限制;农民购买春联时的习惯是逐个询价,最终决定购买,信息充分;供应商的零售价格水平相近,提价基本上销售量为零,降价会引起利润损失。原来,我国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春联,其销售市场结构竟是一个高度近似的完全竞争市场。
供应商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都不愿意单方面降价。春联是农村过年的必需品,购买春联的支出在购买年货的支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其需求弹性较小。某些供应商为增加销售量,扩大利润而采取的低于同行价格的竞争方法,反而会使消费者认为其所经营的产品存在瑕疵(例如:上年库存,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等),反而不愿买。
该农村集贸市场条件简陋,春联商品习惯性席地摆放,大部分供应商都将春联放入透明的塑料袋中以防尘保持产品质量。而少部分供应商则更愿意损失少部分产品暴露于阳光下、寒风中,以此展示产品。因此就产生了产品之间的鲜明对照。暴露在阳光下的春联更鲜艳,更能吸引消费者目光、刺激购买欲望,在同等价格下,该供应商销量必定高于其他同行。由此可见,在价格竞争达到极限时,价格外的营销竞争对企业利润的贡献不可小视。
在商品种类上,例如“金鸡满架”一类小条幅,批发价为0.03元/副,零售价为0.3元/副;小号春联批发价为0.36元/副,零售价为0.50元/副。因小条幅在春联中最为便宜且为春联中的必需品,统一价格保持5、6年不变,因此消费者不对此讨价还价。小条幅春联共7类,消费者平均购买量为3到4类,总利润可达1.08元,并且人工成本较低。而小号春联相对价格较高,在春联支出中占比重较大,讨价还价较易发生;由此,价格降低和浪费的时间成本会造成较大利润损失,对小号春联需求量较大的顾客也不过购买7到8副,总利润至多1.12元。因此,我们不难明白浙江的小小纽扣风靡全国、使一大批人致富的原因;也提醒我们,在落后地区发展劳动密集、技术水平低、生产成本低的小商品生产不失为一种快速而行之有效的至富方法。
春联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时间性很强,仅在年前存在10天左右,供应商只有一次批发购进货物的机会。供应商对于该年购入货物的数量主要基于上年销售量和对新进入者的预期分析。如果供应商总体预期正确,则该春联市场总体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大致相同,则价格相对稳定。一旦出现供应商总体预期偏差,价格机制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将会出现暴利或者亏损。
综上可见,小小的农村春联市场竟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缩影与体现,横跨经济与管理两大学科。这也就不难明白经济学家为何总爱将问题简化研究,就象克鲁格曼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书中,总喜欢以简单的保姆公司为例得出解决经济问题的办法,这也许真的有效。
案例评析:
完全竞争是指有无数的买者和买者组成的、无任何外在力量控制或人为因素干扰的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上,既没有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控制,也没有厂商的相互勾结或集体行动。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产品同质。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各个厂商提供的产品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别。各厂商提供的产品,从原材料、加工工艺到包装、服务,都完全一样,可以相互替代。如果消费者购买不同厂商的产品,不会给消费者产生效用上的差别。
2、厂商无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有无数多个买者和买者。每个买者的购买量和每个卖者的销售量只占市场交易量的很少一部分。个体的行为不可能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买者和卖者只能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是价格的接受者。
3、要素自由进出。生产要素不受任何限制,可以自由地流动,即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者退出完全竞争行业,不会遇到任何行业壁垒或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4、信息充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顾客和厂商都掌握了充分的市场信息。消费者完全知道所有厂商提供的产品的现在和未来的市场价格,厂商掌握了各种生产技术和有关要素、产品的价格信息,要素的所有者知道要素的各种用途及其相应的收益。任何买者都不可能以高于或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任何卖者也不可能以高于市场的价格销售自己的产品。
显然,完全符合上述条件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状态,是一种极端的市场情况,在现实经济中是不存在的。只有金融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虽然在现实经济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但是完全竞争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其结论可以作为我们观察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一个参照系,可以使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
就案例中所提到农村春联市场来看,从春联产品的同质性、厂商进入与退出市场没有障碍、买卖双方的数量很多以及信息的充分说明春联市场接近于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这种竞争的充分性主要来源于产品的同质性即产品之间的完全替代,而厂商的无数个保证单个厂商不能控制产品的价格,在模型中要求参与者数量是无数个,他们的经济行为对价格没有影响。在现实中,尽管厂商和消费者的数量很大,但总是有限的,也就不能满足个体行为对价格没有影响的条件。从信息的充分与对称性来看,忽略了获取信息是有成本的,人们对与信息的搜寻与获取也是建立在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之上而做出决策,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根据经验来做出产品相关性质的判断,所以在一些外观形状、颜色等较容易判断的低级产品上容易产生接近于完全竞争性质的市场,而在一些个体化的、对产品和服务需要更多信息的高级产品以及需要相关制度安排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的产品和劳务就不太容易形成接近于完全竞争性质的市场。在自由进出市场上,政府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似乎可以从政府是不是促进厂商之间,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的充分竞争来判断政府的社会价值是不是从效率出发,如果人为规定某个领域不能让某几类性质厂商进入,那么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政府一定有经济效率之外的考虑即并没有完全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案例来源:杨晓东(内蒙古):《农村春联市场:完全竞争的缩影》,经济学消息报599期(2004年6月25日)
案例9:泛美航空公司的终结
1991年12月4日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日子,世界著名的泛美国际航空公司寿终正寝。这家公司自1927年投入飞行以来,数十年中一直保持国际航空巨子的骄人业绩。有人甚至认为,泛美公司的白底蓝字徽记(PAN AM)可能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企业标识。
但是对于了解内情的人来说,这个巨人的死亡算不上什么令人吃惊的新闻。1980~1991年,除一年外,泛美公司年年亏损,总额接近20亿美元之巨。1991年1月,该公司正式宣布破产。细心的读者一定注意到,这个日子同公司关闭之日相距将近一年。究意是什么力量支持垂死的巨人又多活了一段时间?而且,就在1980年出现首次亏损后,为什么不马上停止这家公司的业务?又是什么因素使这家公司得以连续亏损经营长达12年之久?
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以市场供求曲线为基础的企业进出(市场)模式作用的结果。可变成本是随生产规模变化而变化的成本。按照企业进出模式,只要企业的平均成本高于平均销售价格,必将导致企业亏损。但只要该企业的平均可变成本不高于平均销售价格,这个企业的经营就算是有经济意义的,也就可以继续存在。当然,企业要想在亏损情况下继续经营,必须通过出售其原有资产来维持。泛美公司在几十年的成功经营中积累了巨大的资产财富,足够它出售好一段时间的。自80年代起,这家公司先后卖掉了不少大型财产,包括以4亿美元将泛美大厦卖给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国际饭店子公司卖了5亿美元,向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出售太平洋和伦敦航线,还把位于日本东京的房地产转手。到1991年末,泛美已准备将自己缩减成以迈阿密为基地的小型航空公司,主要经营拉美地区的航线,而把其余全部航线卖给三角洲航空公司。换言之,在整个80年代,尽管泛美公司仍然坚持飞行,但同时已开始逐步撤出国际航空市场。其实,在现实世界里,“企业进出模式”中的“撤出”通常就意味着缩减规模。
至于市场经济是否应该加速企业撤出的问题,经济学家之间也是争论不休。从泛美公司的例子来看,撤出是一种渐进过程。工人们可以多安心工作一段时间,晚一点再考虑转换工作的事情。然而泛美的股票持有者不这么看。他们的利益全在公司多年积累的家当上,当然不同意公司出售资产维持经营。也许他们并不了解实情,仍然抱有一线希望,以为公司只要变卖一些家产就可以渡过难关,否则肯定会设法迫使它早些关门。
(资料来源:张云峰等《微观经济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第115-116页)
案例10:垄断形成的原因——专利、知识产权
几年前,滚轴冰刀开始流行。这是一种新型溜冰鞋,四个轮子沿纵向排成一线,外形更接近于滑冰用的冰刀。至于它为什么会流行,人们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的滑行速度比传统滚轴溜冰鞋快得多,而大多数人只是觉得这种新玩意儿看上去很“酷”。然而,这种冰刀的问世过程至今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980年,美国冰球运动员斯科特·奥森开了一家“滚轴冰刀公司”。他的设想是生产一种新型轴向式溜冰鞋,其原型可以追溯到18世纪。但是,他很快发现轴向式滑冰用具的专利届于“芝加哥滚轴冰鞋公司”所有,值得庆幸的是该公司的轴向式产品的销显很小。于是奥森决定向这家公司购买轴向式滑冰用具的专利,同他的兄弟布里南一道对溜冰鞋的式样作了改进,取名为“滚轴冰刀”。产品问世的头几年,销路并不太好、顾客以冰球运动员为主,原因是他们需要一种可以在冰场外练习的用具,以降低训练费用。直到1987年、滚轴冰刀才突然成为美国一大热门的商品,18岁~35岁年龄段的人们不分男女几乎都花一夜之间爱上了这种新式溜冰鞋。
然而奥森的好景不长,因为轴向式滑冰用具的专利早在1985年就已到期,滚轴冰刀公司失去了专属生产的权利。于是,眼红的厂商们纷纷拥入这个刚刚打开的滚轴冰刀市场,企图分而享之。到1990年,奥森的公司对市场的占有额跌到1/3,并且仍在下降。斯科特·奥森离开自己创建的公司,最新消息说他正准备设计生产一种可以在任意一侧滑轮或冰刀上滑行的新式滑冰用具。
(资料来源:“Innovator Tries to Protect Its Lead,”New York Times,August 7,1990,p.C1.)
获得专利权并不意味着发明者就一定会获利,因为其他人可能会“侵犯”到发明者的专利——这意味着使用发明者的成果而无须支付代价——在这种情况下,发明者将不得不卷入昂贵的法律诉讼之中。而关于侵犯专利方面的法律诉讼屡见不鲜。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甚至是一些非常有名望的公司也在侵犯他人的专利权,例如苹果公司控告微软公司、宝丽来控告柯达公司就是其中两个例子。而曾经发生的最为著名的侵权案是关于伊利·怀特尼和他发明的轧棉机。
在18世纪后期,英国和北美的纺织厂蓬勃发展,但棉花供应时常不充足。而生长在美国南部的棉花似乎非常符合需要,但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要找到一种廉价的方法将棉籽从棉花中剔除出来。于是伊利·怀特尼发明了轧棉机来完成这项任务。他做了发明者应该做的事:申请了专利并于1794年获得了专利权。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合作伙伴集资制造能够剔除棉籽的机器。在当时轧棉机简直成了奇迹,它为美国南部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然而,怀特尼却获利甚少。
问题就在于怀特尼的机器非常有效但却非常简单。棉花种植者能够很轻易地进行仿制,而同时又进行一些细微的改变。因此当怀特尼就侵犯专利权起诉时,产棉州的法庭都认为实际上他的权利并未受到侵犯。最终,南卡罗莱纳州、北卡罗莱纳州、田纳西州和乔治亚州同意支付一笔钱来购买怀特尼的专利权。而实际上,这笔钱只够弥补怀特尼及其合伙人的花费。
怀待尼毕生都在从事发明,但是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申请其他发明的专利权。他曾经这样写道:“虽然一项发明可能很有价值,但它对于其发明者而言可能毫无价值。”当然,怀特尼的经历是非常罕见的。目前的专利法对生产新的和更好的产品的科学公司提供有力的保障。对一些公司而言,例如得克萨斯仪表公司(TI),专利费在其总收入中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知识产权是指通过(保护投资者的)专利或(保护作者、作曲者和出版者的)版权保护的对于一个主意或想法的所有权。在法律界,知识产权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有关法律纠纷主要围绕谁是最早发明者,是否确实属于发明(例如西尔顿与汽车案例),某项专利的保护范围有多大(例如伊利·怀特尼案例)。
1988年,苹果计算机公司控告微软公司的“视窗”软件(一个使个人电脑更加简单易用的软件)侵犯版权,不仅沿用苹果公司的计算机代码,而且模仿由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为施乐公司工作的科学家制作的有关软件的“外观和感觉”。但是施乐未能将有关软件用于一个已经推出的计算机,于是无法获得法律保护,因此这些科学家难以从中得到报酬。
一般来说,新技术的价值在于它对使用方便性的改善,而其价值将决定能否获得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录音载体为例,CD和老式唱片的共同之处是难以在普通家庭中进行录音,录音磁带因而继续受到消费者欢迎。同样,CD公司之所以不大愿意同有可能生产出CD录制器的公司分享其唱片专利,促进新机器的设计进程,就是因为害怕新发明(包括录制器和与之配合的CD)会淘汰现有CD,占领他们赖以生存的市场。
随着高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社会将有必要重新制定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定义,以打破私人革新、公司竞争和创造性发挥三者的相互牵制。
(资料来源:[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小品和案例第87-90页)
案例11:保暖内衣的冷与热
1996年,酷爱发明的俞兆林先生发明了导湿保暖复合绒,并将这一发明利用在内衣上,从此服饰领域多了“保暖内衣”这一新概念。“保暖内衣”这个服装领域的新宠物,一时间成为了人们谈论冬季保暖话题的流行词。1999年更是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各种保暖内衣市场可谓是炙手可热、尽占春色。于是乎,这一新生行业由1999年只有几十家的基础上,在2000年猛增至500家,总销量1999年的不足700万套,2000年度上升至3,000多万套!甚至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同时,伴随激烈竞争而推出的各种行销手段更是层出不穷。有报道说:“南极人”送袜,“南极棉”送被,“白熊”保暖内衣卖最低价,“俞兆林”买两套送一套、买一套送单件、买单件送手套等等;各种广告宣传更是充斥大街小巷、报端电视。而当行业内厂商正激战正酣,市场上消费者、行业管理人士的反映又怎样呢?根据市场调查发现,尽管价格较1999已有明显下降,但2000年度市场反映仍十分冷淡,1999年度那种排长队提货的情景没有了,而产品专卖区更是十分萧条,有营业员说,与1999年的火爆场面相比,这里常常是数十分钟无人光顾。而市场上种类繁多的保暖品牌更是引起市场管理者的重视,据最新的质量检查结果表明,市场上打出的所谓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多功能的内衣,其实大多存在技术含量低、重概念轻质量、盲目仿造等问题。
问题:
(1)本案例中,作为保暖内衣的生产厂商有哪些行为具有垄断竞争厂商的行为特征?
(2)在保暖内衣市场上,一方面厂商想薄利多销,一方面却表现为市场萎缩,为什么?
(3)应怎样来评价产品差别?行业管理对于垄断竞争市场重不重要?
分析:
(1)保暖内衣产品从产品开发到市场化经历了从垄断到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变化过程。首先是行业的垄断利润使得其他厂商有了进入该行业的动力,同时各厂商为了有效的进入和占有应有的市场份额,除了采取“价格战”以外,他们还通过宣传各种保暖新概念,来加强自己的品牌优势以确立其市场竞争地位。
(2)中国保暖内衣市场形成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各厂商通过价格和非价格竞争来争取一个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利润;其次垄断超额利润的存在使得新厂商的进入成为可能,使得垄断利润逐渐消失。特别是当保暖技术不再成为行业进入的主要障碍时,大量差异产品充斥市场,使得行业生产规模超出市场需求,表现在单个厂商身上则是市场的萎缩。
(3)产品差别是垄断竞争市场的本质特征,而这些差别有可能来自各个方面,因此,消费者在享受产品差别所带来的多样化的同时,不得不提防虚假差异甚至是伪劣产品所带来的侵害。这样,一个垄断竞争市场的形成必然需要一个严格的市场管理,要有一个严格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市场,以防不法厂商借制造假差异来垄断市场,从而危害消费者利益。
(资料来源:张云峰等《微观经济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题》第154-155页)
案例12:大亚湾炼油厂建成,中海油、中石油和中石化将三分天下案例内容,
中海油公司一位高层透露:当初是准备与壳牌合作的,但我们不愿沿用以前的合作模式,目前也不准备在建设过程中寻找合作伙伴了;待建好后再找合作方,即使和壳牌再合作也是要控股,目前合作的变数比较大,未来也许会在分销领域合作。
知情人士透露,中海油原计划是沿用南海石化项目的合作模式建炼油厂的,而壳牌方面早在1997年就将炼油厂纳入了建设计划,“全世界所有的裂解厂都需要有个炼油厂在附近配套,不然它们会完蛋,”中海壳牌的制造总监让-路易·比鲁说。壳牌公司也为此做了许多前期工作,但可能因政策原因,国家目前批准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后来壳牌退出,中海油进行独资申报成功。
这位人士分析说,大亚湾炼油厂的建成将打破目前的垄断局面,与中石油、中石化市场竞争格局形成。
就广东而言,就是与茂名、广州石化的竞争,茂名石化是1800万吨的年加工能力,广州石化不到700万吨,大亚湾炼油厂加工出来的原油约60%至70%供制造乙烯用,另一部分从成本最低原则出发,约有30%或40%的产品就地消费于广东、香港。大亚湾炼油厂建在珠三角的口上,对于中石油、中石化是一个更大的威胁,因为中石油原油从北方运来,成本相对较高。
其次,大亚湾炼油厂石油产品的销售也存在国家是否允许外资公司卖油的问题,或者只能销往海外,而2006年开放市场以后,壳牌没有理由放着国内市场,舍近求远,加大成本销往国外。
第三就是时间问题。如果国务院是在二三年以后批准建炼油厂,国家基本已经放开了市场,大批国外企业进入,那么壳牌就没有了预先占领市场的优势。因此中海油只好独资先建,以后再寻求合作了。
中石化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其2004年上半年净利润高达150.39亿元,同比增长了54%。此前,国内石油业另外两名巨头中石油和中海油也先后公布了业绩报告,上半年净利润分别达到了452.9亿元和70亿元。这样算来,国内三大石油商上半年一共狂赚了670亿元左右。
对于利润飙升的原因,三大石油商都在各自的业绩报告中分析说,主要原因来自国际油价高位震荡,炼油毛利增加,以及石油销售需求的大幅上升。
最近一段时期,国际原油价格像一匹脱缰野马一路上扬,最高曾达每桶49.40美元。但正常说来,原油价格上升,应该造成石油商的采购成本上升,怎么会成为其盈利的原因呢?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隽博士道破玄机,他解释说,我国目前每年原油用量在2.6亿吨左右,其中1亿吨左右靠进口,其余部分靠国内生产。而国内产油的成本虽然不与国际市场挂钩,但最后的成品油价格却参照国际油价来制定,这样就使国内的石油企业出现了巨大的差价利润。因此,与国外石油商相反,我国的石油商恰恰是国际原油价格越高,利润越大。
那么,国际油价是不是会一直保持这样的高价位呢?姜克隽认为,原油价格太高,会迫使消费阶层抑制用油需求,并造成全世界都去开发新能源新技术的局面,这对石油输出国的利益是不利的。所以,国际上的石油输出国并不希望油价太高,而是希望油价保持在每桶26-30美元的水平。而近来油价攀升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伊拉克战争,二是俄罗斯尤科斯公司前途未卜,造成市场恐慌。相信短期内这两个事件的影响都将逐步消除,国际油价还会回复原来的平稳。他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在未来10年内每桶上扬2-3美元是可能的,但不会大幅涨落。
但未来国际原油价格的回稳会否让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下调呢?对此,姜克隽博士表示,国内石油消费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汽车销售猛增,二是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的能源消耗增加,特别是今年很多省市缺电严重,使一些燃料油发电的企业重新开工。
案例评析:
寡头垄断是指一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由少数几家大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在寡头垄断条件下,少数几家大厂商供给整个行业的绝大部分产品,其中每一个大厂商在整个市场上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足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在现实经济中,寡头垄断常见于重工业部门,如汽车、钢铁、造船、石油化工、有色冶金、飞机制造、航空运输等行业。寡头垄断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厂商数量少。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全部或绝大部分产品。每个大厂商都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能够直接影响或控制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因此,寡头垄断厂商既不是价格的接受者,也不是价格的决定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Price seeker)。
2、厂商相互依存。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各厂商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任何一家大厂商改变产量和价格,不仅直接牵涉到自身利益,而且会影响到其它厂商的产量和利润,因此每个厂商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其它厂商的密切关注,有时还会引起其它厂商的强烈反应,甚至招致报复。
3、价格稳定。在寡头垄断行业,厂商为了避免激烈的价格竞争造成两败俱伤,往往通过有形或无形的勾结,形成不定的协议或默契等方式决定产品价格,价格一经确定,各厂商都不会轻易改变。在生产技术没有发生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寡头厂商一般不会因需求的变化而调整价格,而只是不断调整产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所以,寡头垄断市场上,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4、厂商进出不易。厂商进入或者退出寡头垄断行业比较困难,因为寡头垄断行业的有效工厂规模一般较大,外来厂商进入该行业往往需要一次性大规模投资而面临资金约束。即使新厂商有能力承担大量投资,在信誉、市场信息、原材料供给、专利技术等方面也很难以与老厂商匹敌,最终不是被排挤出局,就是被吞并。不仅新厂商进入寡头行业障碍重重,而且老厂商退出也非易事。寡头厂商因为生产规模大、历史长,调整起来非常困难。
寡头垄断既可以是两个厂商的双头垄断,也可能是有几十个厂商的多头垄断;既可以是产品无差别的纯粹寡头垄断,如石油化工行业,也可以是产品有差别的差别寡头垄断,如汽车行业;厂商既可以是彼此独立行动,也可以相互勾结;既可以采取价格竞争,也可能采取非价格竞争。
中石油、中石化与中海油是中国政府控股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他们在国内的原油与成品油市场上几乎拥有全部的份额,他们的行为影响国内的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在共同控制人下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从厂商只有三家以及在产品价格的相互协调方面,加之进出原油与成品油行业的不容易,在一段时期内价格的相对稳定,在原油与成品油市场上类似于寡头垄断结构。仅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来讲,三家石油巨头瓜分了原油与成品油市场的绝大部分,他们的行为相互牵制,不会轻易单独在价格上采取行动,保持产品的相对较高价格而保证获取巨额利润。但这种行政主导下的寡头垄断除去国家能源的战略考虑之外,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国内原油与成品油的市场价格并未真正反映能源的供求关系,而且靠国家垄断的力量济身于世界500强其实并不能说明企业的竞争力有多么大,反而更加凸现出资源配置上的扭曲。
案例来源:广州日报2004年09月27日,北京青年报2004年08月31日案例13:揭秘价格战
2000年,中国市场上从彩电、空调、汽车到电脑、珠宝首饰、医疗药品,价格战愈演愈烈,更多的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市场角逐,市场的价格战越来越让人有些看不懂。价格战是企业间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同的厂商价格战的策略和目标各有不同,中国的价格战中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
第一,炒作,借势打品牌。2000年的价格战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在淡季刺激市场销售等基本目的外,此次价格战更着重于“炒作”,借打价格战之势打广告、打品牌。2000年8月,长虹开闸放水,康佳、乐华、TCL、海信等先后“跳水”,彩电价格降幅最大达35%,29英寸彩电跌破业内人士认定的最低成本价2300元,更有一些厂家将其降至2000元以下。这岂不是赔本买卖?著名经济学陈淮道出其中奥秘,他说,作为商家,如果一台29英寸彩电赔本400元,100台是4万元,特价卖300台不过赔进去10多万元,但是它所得的广告效应和社会效应远比这个高得多。10万元在报纸上只能做一个整版广告,一个整版广告与卖特价机所取得的效果是无法比拟的。
第二,厂家与商家唱双簧。这一年的价格战与以往的另一个不同是,厂家与商家联手唱双簧,共同得利,其手法比以前更老到。拿彩电的价格战来说,先是由经销商拿出一两个品牌中的一两个型号的彩电降价销售,引发消费市场的一轮哄抢。然后厂家矢口否认,并口诛笔伐,对商家擅自变动价格横加指责,甚至以断绝货源相威胁,以进一步引起消费者和媒介的关注,从而制造更大的炒作风潮。接着,商家再抛出五六个品牌的降价彩电,营造出一波又一波抢购风潮。待消费者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后,彩电巨头们才宣布全面降价,造成市场的新一轮抢购浪潮。其实,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彩电价格战的主角才由经销商转变成生产商,这场价格战才算是越打越明白。也就是供需双方不平衡的矛盾一天不解决,价格战就得打下去。
第三,既为垄断又为反垄断。价格战一方面造成了优胜劣汰,同时却也可能造成垄断企业的产生。格兰仕一直信奉“价格是最高级的竞争手段”,以确保其成本领先的优势,其价格战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消灭散兵游勇。每当其规模上一台阶,格兰仕就要打一次价格战。当这一年生产能力达到1,200万台时,它第三次调低价格,但是,价格战也是打破垄断的有力武器,像中国联通降价就是为了打破中国电信的垄断地位而做出的努力。
第四,弱势企业在巨头夹缝中寻求生存空间。如果说1999年以前的价格战是企业为了谋求扩大市场份额和地理空间而进行的,那么2000年的价格战完全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是在拼血,从价格战的枪炮声中你能听到品牌之死的哀鸣,从价格战里听到了家电业的洗牌声。首先挑起空调价格战的森宝空调老总任尧森坦言:森宝,论品牌,不如海尔、春兰;比规模,不如美的、格力;拼资金,不如合资企业,也不如上市公司。我不在价格上想办法,你说我生路何在?
(资料来源:张云峰等《微观经济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第150-152页》)
案例14: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垄断
卡特尔——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欧佩克(OPEC)。
1960年,当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5个产油国组成该组织时,很少有人关心这个问题,即使到1973年成员国扩大到了13个,新加入的8个国家是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联酋、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依然没有引起世人的注意。戏剧性的变化发生在1973年的阿—以战争,为了报复以色列和西方世界,几乎完全由阿拉伯国家组成的欧佩克骤然大幅度削减石油出口,致使世界原油价格从1973年2.91美元/桶,暴涨到1974年的10.77美元/桶。这一意外事件让欧佩克看到了组建卡特尔的诱人前景,因此,即使战争结束后,欧佩克继续执行限产保价政策。1978年,伊朗发生革命,这个原来占欧佩克石油出口20%的国家一段时间内石油生产陷于瘫痪,紧接着两伊战争爆发,许多石油设施受到破坏,世界石油价格进一步在80年代初上升到40美元/桶左右。所以,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欧佩克让世人领教了卡特尔的威力,作为一个成功的步特尔的特例,欧佩克须将其成功归于以下几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1.石油的需求弹性在短期内是很低的。在相当长时间内,石油价格是如此低廉,人们从没考虑过节约能源。当油价一夜暴涨,生产者和消费者无法马上改变已有的高耗能的轿车、取暖设施、生产设备等,所以欧佩克略微限产就会带来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2.欧佩克成员国数目不大,但其石油产量占了全世界的20%以上,其中4个核心国家又占了欧佩克石油储量的四分之三以上。这给欧佩克带来两个有利条件:一是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供给弹性很小,在70年代,其它地区油田基本上已满负荷运转,而开发新油田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外来厂商进入的危险并不大;二是成员国不多,核心国更少,卡特尔内部协调问题还不难解决。再加上这是一个有政府作后盾的合法卡特尔,其稳定性非私人地下卡特尔可比。
3.石油这种产品产量的可控性很强。石油埋在地下,不会消失、不会腐烂,产量多少完全可以控制,即使开采以来,运输、贮藏成本也不太高,出口量也很容易控制。从这一点,大家也可以明白为什么受欧佩克成功的启发和鼓舞而成立的中美洲香蕉卡特尔就不那么成功。
然而,从1982年起,形势发生了逆转,前面提到的卡特尔三大难题开始起作用。首先,卡特尔内部欺骗时有发生,使实际产量大大超过限产计划,并且几个国家一直为市场份额的分配争执不休,从80年代超,产量配额对各个国家的约束力越来越小;其次,世界其它地区的石油产量在高价格的鼓励下开始高速增长,如墨西哥油田、阿拉斯加油田等,即使开发成本是中东油田二十多倍的英国北海油田在油价超过三十美元/桶时也开始盈利,从1977年到1985年,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上升了60%以上;最后,欧佩克的限产保价政策将消费者夜短期内的低需求弹性在长期内“拉”大了,消费者的节能措施和寻找石油替代品的努力大大降低了对高价石油的需求。从1982年起,油价开始节节下滑,从32美元下降到1984年的27美元,到1987年又隆至18美元,此后一直在15~18美元附近波动。
欧佩克是否彻底失败了,我们暂且不下这个结论,像中东这样的政治、经济、军事敏感地区总是不乏戏剧性事件,不过,日前的欧佩克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风。然而,任何一个短期供、需弹性都很小的市场总是会经历剧烈的价格波动。
但是,卡特尔的每个成员都受到增加生产以得到更大总利润份额的诱惑。欧佩克成员常常就减少产量达成协议,然后又私下违背协议。
在1973年到1985年,欧佩克最成功地维持了合作和高价格。原油价格从1972年的每桶2.64美元上升到1974年11.17美元,然后在1981年又上升到35.10美元。但在80年代初各成员国开始扩大生产水平,欧佩克在维持合作方面变得无效率了。到了1986年,原油价格回落到每桶12.52美元。
现在,欧佩克成员继续每两年开一次会,但卡特尔在达成或实施协议上不再成功了(参看“新闻摘录”中的介绍)。结果,欧佩克成员主要是相互独立地做出生产决策,世界石油市场是相当有竞争性的。根据总体通货膨胀调整的原油价格现在与欧佩克成立之前一样。
正如大多数卡特尔一样,欧佩克在达成与实施其成员国之间的协议上也遇到了麻烦。下面的文章描述了1996年当联合国允许伊拉克回到世界石油市场时,欧佩克所遇到的问题。
预计欧佩克会拖延伊拉克增加石油产量的议案(尤素福.M.易卜拉欣撰写)
维也纳——在这里举行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今天看来又瘫痪了。会议僵持着:如果不能降低其11个成员国的产量,石油价格肯定下降。成员国拒绝削减自己现有市场份额。
因此,欧佩克目前可能提出,但并未确定的解决办法是,在没有其他国家抵消性减产的情况下允许伊拉克日产石油80万桶左右。联合国在5月通过的提案中允许伊拉克立即恢复在波斯湾战争后被中断的石油出口。
两个最大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观在分别日产原油840万桶和将近300万桶,尽管欧佩克其他成员要求它们减产,但它们明确地表示不减产…… 在1990年巴格达受到联合国禁运制裁之后,沙特阿拉伯取代了伊拉克,长期以来其出口量每天增加了300万桶,尽管伊拉克已逐渐恢复到原来的产量水平,但看来沙特采取了一条新的强硬路线。
伊拉克石油部长阿默尔·穆罕默德·拉什迪(Amer Mohammad Rashid)说,他的国家将在10天内签署第一个销售合约。伊拉克扬言要使石油翻一番,并最终增加3倍。
拉什迪先生预计销售会加速增长。实际上许多石油公司经理已在与拉什迪的助手谈判。
据记者报道,曾担任前伊拉克空军司令的拉什迪先生说,在3个月之内出口可以达到每天120万桶——远远高于欧佩克估计的每天70万桶到80万桶。如果他说得对,额外的产量又会增加价格下降的压力,也许降到1捅3美元左右。
拉什迪先生还说,联合国的决议是通向6个月之内全面解除禁运的“桥梁”。然后,他断言,伊拉克的生产可以达到战前每天300万桶的水平。据了解两个安理会成员法国和俄罗斯都支持全面解除禁运。
这种发展对伊拉克和全世界消费者来说是一个财源,但对像委内瑞拉这样正处于严重危机之中的一些面临困境的欧佩克成员国来说真是一场灾难。
(资料来源:The New York Times.June 7.1996.p.D3。根据[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第356-358页和黄亚钧等微观经济学教程第162-163编写)
案例名称15:天津丑女“张静事件”及美国经济学家的调查报告案例内容:
1993年,初中未毕业的张静就外出谋生。因相貌长得丑,10年求职竞无一成功。全家四口人均有《残疾证》,除了每月400元的医疗费,就只能靠五六百元维持生活,每天只能吃一顿午饭,还有一万元债务需用偿还。在这种情况下,张静于2003年7月23日向新报求助,希望得到一份工作以养家糊口。此事经批露后,张静先后接到30多家单位的邀请,后成为友缘养老院的一名编外人员。更有一位北京郊区的男士表示,相貌远不及心灵重要,如果张静愿意,他愿给她家的温暖。因深受相貌丑陋之苦的张静后来接受了整容,在整容成功后她的生活开始出现可喜的变化,目前正准备出一本描述自己经历的书。
张静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映,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南方都市报等数十家媒体和网站纷纷报道、转载此事,张静事件引发的“悦目情结”和“容貌歧视”问题更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极致表现的范例。
美国劳动经济学家丹尼尔·哈莫米斯和杰文·比德尔在1994年第4期《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显示,长相漂亮的人其收入比长相一般的人高出约5%,而长相一般的人又比长相丑陋的人的收入高出约5%~10%。该结论对男性和女性都适用。
案例评析:
微观经济理论认为,劳动收入是个人收入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取决于个人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与质量。而个人提供的劳动的数量与质量又与个人的能力、努力程度及机遇有关。个人的长相不同在某种程度上正反映了这种差别。
1.长相是一种天赋,它可提供高质量的劳动,而且供给十分有限。同时,长相又与后天培养的能力有关,因为某人漂亮,还包括她的气质和修养,而这又取决于所受的教育(学习与经验积累)。因此,漂亮是个人能力的间接衡量标准之一。
2.长相漂亮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可衡量个人工作的努力程度。一般地,工作努力的人也注意自己的打扮与举止。适当的打扮与文雅的举止会提高一个人的漂亮程度。这样,工作努力的人提供的劳动量多或效率高,收入也就高。
3.长相漂亮的人机遇多。在一般工作中,长相漂亮也是一种资本。漂亮的人从事推销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当医生更让病人觉得可亲。所以,在同等条件下,长相漂亮找工作更容易,机会更多。
案例来源:网易新闻:《十年找工作失败一千次,丑女就不能生存?》,2003年?8月8日?
案例16:日本人的高储蓄率日本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这个事实对理解日本经济的短期与长期状况是重要的。一方面,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日本人的高储蓄率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中经济迅速增长的关键。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日本人的高储蓄率对日本20世纪90年代期间的停滞也是有作用的。高储蓄率意味着消费支出低。低消费支出变为低总需求并减少了GDP。
为什么日本人收入中的消费比例会大大低于美国人呢?一个原因是,在日本,家庭借贷较为困难。面临借贷限制约束的家庭的消费小于没有借贷限制的家庭。因此,一个借贷限制普遍的社会往往有较高的储蓄率。
另一个原因是,在美国,一个人通常可以首付10%以下的房款就能买下一所房子。日本的买房者首付40%的房款是常见的,而且,日本住房价格极高,主要是因为土地价格高。如果一个日本家庭想要有自己的房子,它就必须大量储蓄。
日本的税收体系通过对资本收入征收极低的税而鼓励储蓄。此外,文化差别也会引起消费者对现期与未来消费偏好的差别。一个著名的日本经济学家写道:日本人是与别人不同的,他们更加厌恶风险和更加节俭。
(资料来源:汪祥春主编《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51页)
案例17:20世纪30年代的银行倒闭与货币供给在1929年8月到1933年5月间,货币供给减少了28%。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种货币供给的大幅度减少是大萧条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并没有讨论为什么货币供给减少会如此之多。
下表表示1929年和1933年决定货币供给的三个变量――基础货币、准备金-存款比率,以及通货-存款比率。你可以看出,货币供给的减少并不能归咎于基础货币的减少。实际上,在这一时间,基础货币增加了18%;相反,货币供给减少是由于货币乘数下降了38%。货币乘数下降是因为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都大幅度上升了。
货币供给及其决定因素
1929年8月
1933年5月
货币供给
26.5
19.0
通货
3.9
5.5
活期存款
22.6
13.5
基础货币
7.1
8.4
通货
3.9
5.5
准备金
3.2
2.9
准备金-存款比率
0.14
0.21
通货-存款比率
0.17
0.41
大多数经济学家把货币乘数的下降归咎于30年代初的银行大量倒闭。从1930年到1933年,9000多家银行停止营业,拖欠了存款人的存款。银行倒闭通过改变了存款人和银行家的行为而引起货币供给减少。
银行倒闭降低了公众对银行的信心而提高了通货-存款比率。人们担心银行倒闭会持续下去,他们开始把通货而不是活期存款作为更合意的货币形式。当他们提取自己的存款时,他们就用尽了银行的准备金。当银行对准备金减少的反应是减少自己未被偿还的贷款余额时,货币创造过程就反过来了。
此外,银行倒闭使银行家更为谨慎而提高了准备金-存款比率。在看待许多银行的经营之后,银行家对用少量准备金经营感到担忧。因此,它们把自己准备金的持有量提高到法定最低限之上。正如家庭对银行危机的反应是相对于存款持有更多通货一样,银行的反应是相对于贷款持有更多准备金。
尽管解释货币供给减少的原因是容易的,但要决定是否应该归罪于美联储却是较为困难的。有人认为,基础货币并没有减少,因此不应该归罪于美联储。对美联储这个时期政策的批评提出了两种观点。第一,批评者们认为,美联储应该通过在银行经营中需要现金时起到最后贷款者的作用,而在防止银行倒闭中起更积极的作用。这将有助于维持对银行体系的信心。第二,他们指出,美联储可以通过比它所做的更多地增加基础货币。这两种行为都可以阻止货币供给的这种大幅度减少,而这又会降低大萧条的严重程度。
自30年代以来,已实行了许多政策,最重要的是联邦存款保险制,它维持了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从而防止了通货-存款比率的大幅度波动。但是,存款保险也是一项费用很高的政策。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联邦政府未来紧急援救许多无偿还能力的储蓄与机构而有大量支出。但存款保险有助于稳定银行体系和货币供给。
(资料来源:汪祥春主编《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16-217页)
案例18:东亚危机及其教训开始于东亚的危机也许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对全球经济影响最大一次危机。在危机之前,世界经济每年增长2.3%,而且,发展中国家每年增长3.1%。1998年,这种增长率分别急剧地下降到1.8%和2.0%。但发生急剧危机的国家所蒙受的损失更严重。例如,韩国的增长从危机前一年,即1996年的7.1%,骤然下降到危机以后一年,即1998年的-5.8%。失业急剧上升增加了3倍多,而且,实际工资大幅度下跌,不到一年下降了将近1/5。随着危机从一国扩大到另一国,人们日益认识到,即使那些有看似良好的经济政策的国家也会受到不利影响,而且他们需要制定出与国际市场不可预期的行为隔离开以保护自己的经济政策。中国完成了举世瞩目的成功的工作,在1998年保持了将近8%的增长率。中国的成功和其他国家遇到的问题向全世界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
危机的教训是:第一是中国所采用的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助于稳定经济,而不是在经济衰退中的财政紧缩加剧了衰退。第二是广泛认识到短期资本流动会加剧不稳定性。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大国都有限制这种资本流动的规定,这是避免了这次危机的两个大的兴旺市场。尽管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控制这种流动会越来越困难,但仍然是可能的。第三个教训是,软弱的金融机构和不良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样易于引起宏观经济不稳定。世界各国现在都努力加强自己的金融机构。过分依靠借债――像韩国那样,或者政府过分影响贷款(从而大部分贷款不能偿还)都会成为问题的根源。
注意力还集中在日益增加的透明性上,当债权人简单地收回所有资金时,债权人无法区分“良好的”和“不良的”债务人也许是引起严重衰退的原因。因此,可以使债权人确定它为之提供资金的企业真实状况的良好会计制度有助于稳定资本流动。同样,披露有关国家欠国外债务总量的数据也会有助于债权人更好地判断风险。国际讨论集中在改善信息获得上。要提前了解大多数相关信息,例如有关韩国企业高债务的信息的简要说明,但由于其他原因,人们也怀疑提高透明性的影响是否合意。
事实是20世纪后25年金融与通货危机日益频繁和严重,有将近百余个国家遇到了这种危机。日益达成的共识是,基本原因在于不得不应付极为迅速的金融市场和资本账户的自由化,而没有失当的调控结构。这就是说,许多国家被劝说放弃了旨在稳定其金融市场并限制资本频繁流出与流入国内的管制。尽管许多国家有无助于有益目标的管制,但注意力也不应该放在取消放在取消管制上而应该放在寻找加强金融体系,提高其能力,并鼓励竞争的管制结构上。
(资料来源:汪祥春主编《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16-217页)
案例19:克林顿经济学的调控作用自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产生之后,它就几乎成了国家干预主义的代名词。凯恩斯主义的具体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可以说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的发展和变化:一是以凯恩斯本人的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以摆脱大萧条和严重失业为己任,主张实行以刺激总需求为目标、以需求管理为内容的扩张性财政和金融政策;二是由汉森首倡并以菲利普斯曲线为理论基础,主张实行周期平衡的补偿性财政和金融政策;三是以托宾等人为代表的、以就业空位与失业并存的结构性滞胀理论为基础,主张实行以就业培训、人力政策为中心的结构性或微观化的宏观经济政策;四是八十年代中期兴起的并且新近成为克林顿政府官方经济学的新凯恩斯主义,采用了工资和物价粘性的说法,并引入了经济人和理性预期的假设,重新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严重失业的原因。从现实来看,新凯恩斯主义对于美国经济正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是不能不引起人们重视的。
从理论上讲,新凯恩斯主义其实是一个将凯恩斯主义、现代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与政策主张进行了更为广泛“综合”的“新综合”。因而,所谓克林顿经济学不过就是人们对克林顿政府所主张和实施的一系列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的一个统称或代名词。克林顿经济学的基本要义就是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的政府,又反对过度干预的政府。用克林顿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将走第三条道路”。不仅如此,克林顿经济学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产业政策的影响,吸收了其中许多有益的东西。克林顿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不仅仅是将重点放在总量的简单平衡上,而是在考虑总量平衡的同时,更为注重结构问题。因此可以说,新凯恩斯主义或克林顿经济学对经济乃至西方经济学本身就是极其讲究实用性的。
克林顿经济学从经济政策的实施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实施了较为合理的财政政策。克林顿上台后,大力削减财政赤字,同时,政府和国会达成协议,要在Z002年消灭财政赤字,实行平衡预算。因此,克林顿执政以来,联邦政府财政赤字稳步下降,1996年财政年度已减少到1073亿美元,1997年已降至千亿美元以下。政府预算赤字的减少实际上增加了市场的资本供应量,有利于促使长期利率下降并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刺激企业投资。同时,财政赤字的稳定下降也有助于增强人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促进了长期利率的下降,推动了投资市场的繁荣。近几年来,虽然美国财政政策的目标主要在于减少财政赤字,但它并不是采取以前各任总统所采取简单减少支出的办法,而是采用有增有减的结构性的财政政策。其主要措施包括:通过增加投资,经济转型和增长战略来增加财政收入;削减国防经费;取消非生产性开支,鼓励私人投资;削减联邦行政开支。财政赤字的减少也成为近年来美国股票市场在大多数情况下走势较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投资市扬的繁荣对美国公司吸收资金和扩大投资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也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
制定和执行了正确的货币政策,里根执政初期,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为了制止通货膨胀,不惜把美国经济再次拖进衰退,大幅度提高利率。1987年接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在沿用沃尔克坚决反通货膨胀做法的同时,更加强调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在通货膨胀还没有明显苗头的情况下就实行紧缩政策,将通货膨胀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可以说,在货币政策上,克林顿政府所采用的是较为温和、谨慎的货币政策。这一点可以从过去几年美联储的数次利息升降中看出来。近些年来,以格林斯潘为首的美联储执行的是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低增长率和低通胀率的货币政策。每当经济出现过热迹象时,格林斯潘总是毫不手软地采取坚决措施,紧缩通币以对经济实行刹车。实践证明,这一政策对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由于私人消费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3,大幅度紧缩银根对美国的消费热起到了降温作用,保证了最近两年经济继续沿着低速而稳定增长的轨道运行。
迅速开发和应用高新技术。高新技术迅速开发和应用使得美国的生产率得到了很太的提高。近几年来,高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脑技术的普遍运用使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库存的控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限制了物价的攀升。另一方面生产和市场信息的准确和快速的收集,也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有效地控制了库存的增长,降低了由于生产过剩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一些经济学家指出,1990年美国投到信息业的资本首次超过对其他产业的投资,标志着美国已开始进入信息社会。据美国政府统计,1996年,美国用于计算机等信息处理及其相关设备的投资额达2028亿美元,比1996年的1832亿美元增加了12.5%,是其他工业设备投资的1.6倍,信息技术投资已占企业固定资本投资的35.7%b白1993年以来,美国工业取得的增长中,约有45%是由电脑和半导体创造的。计算机技术带来更大的影响是彻底改变了企业的运作方式。随着公司内部电脑网络的普及,公司的科研人员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同一课题进行攻关,从而大大缩短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时间。网络化还使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对生产、销售和库存随时进行调整,从而在相当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推迟了衰退到来的时间。
实行以开拓国外市场为核心的贸易政策。克林顿政府将一直以提倡“自由贸易”为荣的美国贸易传统转变到目前更体现实用主义的“公平贸易”上来。鉴于经济竞争已成为冷战后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的扩大已成为支撑美国经济扩展的重要因素,克林顿政府前所未有地把开拓国外市场、扩大对外贸易置于对外战略的优先地位。为此,美国政府制定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家出口战略”,确定了六大重点出口产业。
强调供给政策是克林顿经济学中很独特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供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吸收了里根经济学中的供给管理政策的有益成分,同时又吸收了日本等东亚国家过去30年经济快速成长的经验。这一政策包括:(1)继续保持较低的税率,以刺激商品和劳务的供给;(2)政府机构开始加强对技术开发的投入。1994年,美国成立了由总统任主席的国家科学委员会,其地位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平等,从而把科技工作提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2)大幅度增加了对技术改造项目的奖励,设立专门的投资税收信贷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购置高效率的机器设备;对开创性的技术公司提供长期信贷税收基金。(3)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提倡终身教育。(4)提高能源利用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克林顿政府几年来一直提倡减少能源消耗,加强防止空气和水污染,保护环境,鼓励废物的回收和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
尽管新凯恩斯主义和克林顿经济学的实践在前些年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很多积极的作用,并在今后两三年内仍将继续影响美国经济,使其继续保持低速稳定的增长态势,但它们是否能够使美国政府完全摆脱周期性危机的阴影,还是值得怀疑灼。
(资料来源:胡希宁《文汇报》2001年10月9日)
案例20: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商品的价格是由货币的价值和商品的价值共同决定的。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化,会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化,也会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货币的价值和商品的价值同时发生变化,也会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区别什么原因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是由于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化,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是由于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化,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还是由于货币的价值和商品的价值同时发生变化,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只有搞清楚什么原因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才能正确的对待商品价格的变化。
货币的供求失衡,将会使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化。当货币供大于求时,货币的价值将下降。商品价值一定的情况下,货币的价值下降,商品的价格将上涨。货币供大于求,使货币的价值下降,商品的价格趋向于上涨,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完全属于货币现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完全是由于货币供求失衡,使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化,造成商品的价格变化的现象。在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在任何商品市场中,货币的价值下降或上升幅度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所有商品的价值都不变的情况下,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将以相同比例上涨或下跌。不会出现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幅度大些,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幅度小些。更不会同时出现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有些商品的价格不变,有些商品的价格下跌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对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在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时,会严重的威胁经济健康的发展。通货紧缩也会对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会造成经济发展困难,失业问题严重等问题。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是要采取措施避免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完全属于货币现象,完全是由于货币供求失衡所造成的。只要避免出现货币供求失衡,就可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出现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只要改变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求恢复平衡,就可以解决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
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化,商品的价格将发生变化。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当商品的价值下降,商品的价格将下跌;当商品的价值上升,商品的价格将上涨。我们把商品的价值变化,造成商品价格的变化的现象,称之为商品正常价格调整。在所有商品的价值都不变的情况下,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将以相同比例上涨或下跌。不会出现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幅度大些,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幅度小些。更不会同时出现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有些商品的价格不变,有些商品的价格下跌的现象。在现实经济中,经常会存在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幅度大些,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幅度小些。同一时期里,有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有些商品的价格不变,有些商品的价格下跌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些现象存在,都是由于存在着商品正常价格调整所造成的。
有多种原因都会造成商品的价值变化,即造成商品正常价格调整。如商品供求变化,原油等原始原料的价值变化,工资变化,生产率水平变化等都会造成商品的价值变化,即造成商品正常价格调整。其中工资变化和生产率水平变化,是造成商品的价值变化,即造成商品正常价格调整的最重要的原因。工资上升将使商品的生产成本上升,使商品的价值趋向于上升。生产率水平上升,生产相同的商品所需的劳动力减少,将使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使商品的价值趋向于下降。
一个国家的国民人均工资收入占国民人均总收入的比例,一般是不会随经济发展有明显变化的。即当一个国家的国民人均总收入从一千美元上升到两千美元时,国民人均总收入上升了一倍,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也将上升一倍左右。当一个国家的国民人均总收入从一千美元上升到五千美元或一万美元时,国民人均总收入上升了五倍或十倍,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也将上升五倍或十倍左右。这就是说,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国民人均总收入将不断的上升,国民人均工资收入将不断的上升。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不断的上升,将使商品的生产成本不断的上升,使商品的价值趋向于不断的上升。同时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生产率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生产率水平不断的上升,生产相同的商品所需的劳动力不断的减少,将使商品的生产成本不断的下降,使商品的价值趋向于不断的下降。但是,各种商品生产的生产率水平上升程度是不同的,有些商品生产的生产率水平长期基本不变;有些商品生产的生产率水平较少幅度的上升;有些商品生产的生产率水平较大幅度的上升;有些商品生产的生产率水平成倍的上升;有些商品生产由手工生产到全自动化生产,生产率水平上升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由于各种商品生产的生产率水平上升程度不同,使各种商品的价值变化将不同。一个国家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不断的上升,那些商品生产中生产率水平长期基本不变商品的价值将以相对最大的幅度上升;那些商品生产中生产率水平较少幅度上升商品的价值将以相对较大的幅度上升;那些商品生产中生产率水平较大幅度上升商品的价值将以相对较少的幅度上升;当出现如工资上升一倍,商品生产中生产率水平同时也上升一倍时,即出现工资上升使商品的价值上升的程度和生产率水平上升使商品的价值下降的程度基本相同时,商品的事实价值将基本不变;当出现如工资上升一倍,商品生产中生产率水平上升一倍以上时,即出现工资上升使商品的价值上升的程度少于生产率水平上升使商品的价值下降的程度时,商品的事实价值将有所下降。因此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不断的上升,货币的价值长期保持不变,有些商品的价格会较大幅度的不断上涨;有些商品的价格会较少幅度的不断上涨;有些商品的价格会基本不变;有些商品的价格会所下降。美国和中国的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相差三十多倍,美国有些商品的价格是中国的几十倍,美国有些商品的价格是中国的几倍,美国有些商品的价格与中国基本相同;美国有些商品的价格略比中国低些,这就是长期的商品正常价格调整的结果。当中国的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上升到与美国的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相同的水平,中国各种商品生产的生产率水平也上升到美国各种商品生产的生产率水平时,中国各种商品的价格将和美国各种商品的价格基本相同。按照现在的统计方法,美国和中国的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相差三十多倍,美国现在商品的平均价格指数应该是中国的十多倍。这就是说,当中国的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上升到与美国的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相同的水平,中国的平均价格指数将上升十多倍。经济不断发展,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不断上升,商品正常价格调整使商品的平均价格指数不断上涨,是正常的经济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现代西方经济学把货币的价值下降造成价格水平持续上涨,和商品的价值上升造成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混为一谈,这是完全错误的。在现实经济中,如在货币的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上升造成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时,采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方法来进行干涉,这种错误经常出现,就是因为不区别货币的价值变化和商品的价值变化所造成的。当代经济学对中国1993年,1994年的经济统计是:年经济增长率是50%左右,通货膨胀率是25%左右,事实上1993年,1994年中国货币的价值下降幅度估计不超过5%,甚至有可能当时中国货币的价值完全没下降,即当时中国的通货膨胀估计不超过5%,甚至有可能当时中国是零通货膨胀率。我可以肯定地说,当时中国平均价格指数上升25%左右,主要是由于商品的价值上升造成的,即是由于商品正常价格调整造成的,并非主要是由于货币的价值下降造成的,即并非主要是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主张采取工资物价指导或工资物价控制的措施,来控制价格水平持续上涨。工资变化是造成商品的价值,是属于商品正常价格调整,不是通货膨胀。采取工资物价指导或工资物价控制的措施,来控制商品正常价格调整造成的价格水平持续上涨,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做法。象中国要想使国民人均总收入从一千美元上升到一万美元,即国民人均总收入上升十倍,中国的国民人均工资收入将必然要上升十倍左右,商品正常价格调整将必然造成商品平均价格指数上升四倍左右。不管是20年,50年,还是100年,200年,要想使中国的国民人均总收入从一千美元上升到一万美元,即国民人均总收入上升十倍,中国的国民人均工资收入都将必然要十倍上升左右,商品正常价格调整将必然造成商品平均价格指数上升四倍左右。只是在越短的时间里国民人均总收入上升十倍,经济变化将越激烈;在越长的时间里国民人均总收入上升十倍,经济变化将越温和。日本在二战后,从1945年国民人均总收入几十美元,到1985年上升到二万美元。日本只用了40年时间,国民人均总收入和国民人均工资收入上升了一百多倍。在二战后,日本如果采取工资物价指导或工资物价控制的措施,不让工资物价随意上升,现在的日本将不会是一个富裕的日本,可能是一个贫穷的日本。(作者:江勇)
案例21:美国政府的债务与赤字
20世纪80年代以来,预算赤字一直是美国经济的一个长期问题。当里根总统入主白宫时,他承诺要缩小政府支出并减税。但他发现减少政府支出在政治上要比减税困难。结果就开始了大量预算赤字时期,预算赤字不仅在里根时期一直持续,而且还持续到乔治·布什和克林顿执政时期。
下表1表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在美国GDP中的百分比。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债务与GDP的比率在下降。虽然政府在一些年份有预算赤字,但当时赤字相当小,以至于政府债务规模的增长小于整个经济增长速度。由于GDP是政府税收收入的大致衡量,所以,债务与GDP的比率下降表明,在某种意义上说,经济能靠其税收来维持。与此相比,当20世纪80年代初预算赤字剧增时,政府债务的增加开始快于整个经济。结果,债务与GDP的比率开始上升。
表1 美国联邦债务在GDP中的百分比
表1表示这种赤字政策对各种储蓄指标的影响。在2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时,美国政府开始有巨大预算赤字,公共储蓄占GDP的百分比下降了2.4%。同时,私人储蓄率也略有下降。国民储蓄下降了约2.9%。国民储蓄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用私人部门储蓄来为预算筹资,政府拿走了用于新资本投资的资源,从而压低了子孙后代的生活水平。
两个政党的决策者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把长期预算赤字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当克林顿1993年入主白宫时,减少赤字成为他的第一个主要目标。同样,当共和党1995年控制了国会时,减少赤字也在其立法议程中占有显要位置。这两种努力大大减少了政府预算赤字的规模。
在如何减少赤字问题上,两党还是有不少分歧的。克林顿总统支持增税,特别是对较富裕的纳税人增税,并主张较为温和地减少支出。国会中的共和党反对增税,而且还想减税,以刺激私人储蓄。他们希望通过政府支出的大规模减少来平衡预算。
案例2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宏观经济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差异很大,美国的中央银行是最为独特的,它是由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所组成的联邦储备体系。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大多由原来的一家商业银行演变而来。因为组织形式的差异和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异,各个国家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表2 代表性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率比较
虽然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行长或总裁是由政府任命的(加拿大是个例外,它的中央银行行长由该行的管理委员会任命),但在美国,美联储总裁任期长达重4年。在有的国家,行长或总裁由政府任命后往往不对政府负责,而是对国会或独立承担政策责任,保持着类似美国那样的独立性。在部分国家,中央银行几乎完全被政府控制,独立性较差。在一些国家,如日本、法国,以政府角色出现的财政部拥有向中央银行的建议权。除此之外,许多国家中央银行有向政府提供透支、方便政府借款的义务。
在发达国家,以德国、瑞士、加拿大、荷兰和美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最强;独立性最低的为卢森堡、希腊和西班牙。新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也被设计得高度独立。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一国宏观经济间的关系值得研究。中央银行独立的鼓吹者认为,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可以改善宏观经济的运行。因为这样,中央银行可以独立地制定货币政策,把货币稳定的作为政策的惟一目标。独立性差的中央银行可能为顾及其他目标而牺牲货币稳定目标。表2的内容较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
案例23: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实践第一阶段(1988年9月 1990年9月),“紧财政紧货币”的双紧政策。从1988年初开始,中国经济进人过热状态,表现为经济高速增长(工业产值增幅超过20%)、投资迅速扩张(1988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比1987年增长18.5%)、物价上涨迅速(1988年10月物价比上年同期上升27.1%)、货币回笼缓慢(流通中的货币增加了46.7%)和经济秩序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于1988年9月开始实行“双紧”政策。具体措施有:收缩基本建设规模、压缩财政支出、压缩信贷规模、严格控制现金投放和物价上涨、严格税收管理等等。
“双紧政策”很快见效,经济增长速度从20%左右跌至5%左右,社会消费需求大幅下降,通货膨胀得到遏制,1990年第三季度物价涨幅降到最低水平,不到1%。
第二阶段(1990年9月至1991年重2月),“紧财政松货币”的一紧一松政策。在“双紧政策”之后,中国经济又出现了新的失衡。表现为市场销售疲软,企业开工不足,企业资金严重不足,三角债问题突出,生产大幅下降。
针对上述情况,从1991年初开始,实行了松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陆续多次调低存贷款利率,以刺激消费、鼓励投资。这些政策在实施之初效果并不显著,直到1991年下半年,市场销售才转向正常。
第三阶段(1992年1月至1993年6月),“松财政松货币”的双松政策o 1992年,财政支出4426亿元,其中财政投资1 670亿元,分别比年初预算增长107%和108%o信贷规模也大幅度增长,货币净投放额创历史最高水平。
“双松政策”的成效是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1992年GDP增长12.8%,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收人增长5.9%。但是“双松政策”又带来了老问题。即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指数再次超过两位数;短线资源再度紧张。
第四阶段(1993年7月至1996年底),“适度从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具体措施有:控制预算外投资规模;控制社会集资搞建设;控制银行同业拆借;提高存贷利率等等。与1988年的紧缩相比,财政没有大动作,但货币紧缩力度较缓。
适度的“双紧政策”使我国的宏观经济终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改善:1996年GDP的增长率为9.7%,通货膨胀率降为6.1%;外汇储备达到1000多亿美元。这次政策配合实施被认为是中国治理宏观经济成效较好的一次,为中国以后实施经济政策积累了正面的经验。
第五阶段(1997年至今),适度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1997年到1998年,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冲击。经济问题表现为通货紧缩式的宏观失衡,经济增长的力度下降,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失业增加,有效需求不足,出口不振等。面临新形势,中国政府实施了较有力度的财政扩张政策,其措施是大量发行国债,投资于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连续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改革商业银行体系等。这些政策使中国经济成功地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保持的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案例24: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的超速通货膨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超速通货膨胀。在战争结束时,同盟国要求德国支付巨额赔款。这种支付引起德国财政赤字,德国支付最终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来为赔款筹资。
从1922年1月到1924年12月德国的货币和物价都以惊人的比率上升。例如,每份报纸的价格从1921年1月的0.3马克上升到1922年5月的1马克、1922年10月的8马克、1923年2月的100马克直到1923年9月的1000马克。在1923年秋季,价格实际上飞起来了:一份报纸价格10月1日2000马克、10月15日12万马克、10月29入100万马克、11月9日500万马克直到11月17日7000万马克。1923年12月,货币供给和物价突然稳定下来。
正如财政引起德国的超速通货膨胀一样,财政改革也结束了超速通货膨胀。在1923年底,政府雇员的人数裁减了1/3,而且,赔款支付暂时中止并最终减少了。同时,新的中央银行德意志银行取代了旧的中央银行德国国家银行。政府要求德意志银行不要通过发行货币为其筹资。
根据我们对货币需求的理论分析,随着持有货币成本的下降,超速通货膨胀的结束会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增加。随着通货膨胀上升,德国的实际货币余额减少,然后,随着通货膨胀下降,实际货币余额又增加。但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并不是即刻的。也许实际货币余额对持有货币成本的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许使德国人民相信通货膨胀已真正结束需要一段时间,从而预期的通货膨胀比实际通货膨胀下降得要慢一点。
(资料来源:汪祥春主编《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16-217页)
案例25: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增长理论和关于增长的实证工作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可以做什么以加快增长呢?其中一些成分是属于供给方面的分析的:
1.通过减少预算赤字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和提供税收激励来增加投资。
2.减少不必要的管制。
3.鼓励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即在教育和培训上花费更多的资源和努力。
4.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
5.为研究与开发支出提供税收激励。
明显的问题是如果一切都如此简单,为什么增长的加快并没有发生。部分原因在于这些措施要求为未来收益而作出现期牺牲。削减预算赤字是痛苦的:它要求更高的税收或更低的支出,而美国的政治体制已有整整十年不能这样做了。更进一步说,削减赤字意味着开始要放慢增长速度。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听起来像是一个好主意,但考虑到美国的预算赤字,它将需要通过更高的税收或以牺牲其他优先考虑事项为代价来进行融资。
此外,在一些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的领域,比之继续做更多的工作,我们可能更需要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例如,美国在教育上有大量支出,所以可能比投入更多资金更需要进行教育。税制已经为研究和开发支出提供了激励,这种激励通过在其他方面的更少支出或更高的税收来得以融资,可能我们已经做得足够多了。
在讨论增长政策时政治经济学的问题是中心。第一,预算赤字的规模显然由经济和政治因素-起决定。第二,许多人认为美国政府应像日本和韩国一样,在通过产业政策扶植特定产业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但批评者认为,在美国任何这样的政策企图都将迅速地被利益集团所利用,从而仅仅导致更大程度的非效率。第三.在一本有影响力的著作中,马里兰大学的曼柯·奥尔森指出,在稳定的社会中利益集团都趋于攫取权力,这样逐步使经济包上了数层(有利于这些集团的)限制的"外壳",从而放慢了经济增长的步伐。以奥尔森的看法,那些经过巨大动荡诸如战败(明显适用于日本和德国)或革命的国家方有机会在数年中沿着更为理性的路线重建经济。
当然,要恢复增长所花费的远比二次革命多。新政府还不得不建立起一个合理稳定的经济结构,执行促进增长的政策,并准许私人的积极性得以自由发挥。对美国而言,奥尔森的著作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否可以不用经历诸如大萧条之类的动荡或冲击就可有效地进行改革。
案例26,美国经济持续增长113个月美国当前一轮经济增长始于1991年3月,到2000年8月持续了113个月。这样,一举打破了60年代创造的106个月战后最长经济增长记录。
克林顿政府执政之初曾预计,1993年到199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为2.7%,但实际达到了3.4%。同时,2000年美国失业率处于近30年来的最低点,通货膨胀率为10多年来的最低记录,财政盈余也正不断增加。
日前,美国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
首先,他们认为,过去20年经济政策的变化刺激了美国经济。80年代初,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采取措施遏止了通货膨胀上升的势头,并促使通货膨胀率下降。随后,美国政府对经济采取了放松管制的措施,先是放松了对金融市场、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等部门的管制,目前又开始实施对电信和电力部门的松绑。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公司改变经营方式,提高了它们的灵活性和竞争力。另外,美国政府推行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也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竞争。1993年采取的增税和其他一些措施,则为联邦政府财政收支最终扭亏为盈奠定了基础。由于政府支出的增长得到控制,私人部门获得更多的资金。
其次,他们指出,美国经济结构负面发生的一些根本变化减弱了经济的周期性。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带动下,美国企业界普遍采取了即时库存管理方法。这一管理方式意味着企业可随时掌握市场对其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变化情况,以便迅速对生产进行调整。历史上,美国经济衰退期间产值下降的一半归因于库存的调整,但现在这一因素的影响已越来越小。此外,美国经济比以往更加开放,这使得当美国国内的需求增加或下降时,美国企业不必承受全部的负担,对外贸易可及时充当美国内需波动的减震器。
此外,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收益于“天时”之利。90年代初冷战结束,使美国得以将大量的军费开支转投给私人部门。过去几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正好美国需要给经济降温的时候,而来自海外的冲击规模对美国经济来说也正合适。也就是说,这些冲击既足以使美国经济放慢增长速度,同时又不会把美国经济推入衰退。
以上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减弱,由此带来了更多的投资。而投资增加使得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加快,这既帮助抑制了通货膨胀,同时优给政府带来了更多的税收,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资料来源:陈荣耀、方胜春、吉余峰主编《宏观经济学》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