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重点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论联系实际,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神实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
三、本章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四、授课学时:8学时本章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
20世纪初,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先进的中国人在纷至沓来的西方思潮中逐渐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经传入中国,它就必然要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李大钊在1919年8月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就已经认识到: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我们只要把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做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他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李大钊的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早领悟。在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反对做“一定公式的奴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随着中国共产党实际地运用它来认识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从党成立起,就已经开始了。
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程并不是平坦的,更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主要是由于,要使产生于欧洲发达国家的马克思主义适应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要使这种典型的以产业无产阶级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成为适合于以广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基本群众,以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为基本条件的中国,这一过程必然是坎坷的。中国共产党人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毛泽东说过:“如果有人说,有哪一位同志,比如说中央的任何同志,比如说我自己,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完全认识了,那是吹牛,你们切记不要信,没有那回事。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内曾经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在同这种错误倾向斗争的过程中,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有更多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仅有马克思主义主义还不行,还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就是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杰出的代表。1929年,在福建古田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如何纠正党和红军中存在的主观主义问题。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毛泽东提出要教育党员用马列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二是告诫全党同志要注重调查研究,要求党员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查与研究,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1930年,毛泽东在他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围绕着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问题,作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论断。此时,毛泽东实际上已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只是当时还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的概念。
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是毛泽东在1938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的。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具体环境,便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其每一表现必须有中国的特性,具有一定的民族形式。后来,毛泽东又针对中国共产党内各种不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生动地说:“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这里的“香”、“臭”、“活”、“死”都是一种比喻,所谓“臭的”、“死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他们的思想脱离实际,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判断和制定的具体纲领,不懂得恩格斯一再强调的,社会主义理论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主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所谓“香的”、“活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中国,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虽然是毛泽东明确表述的,但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党的许多早期领袖和革命家,如李大钊、蔡和森、张闻天、邓中夏、恽代英……等,也都表达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思想,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过探索。随着历史的发展,经过延安整风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在1945年5月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明确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报告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乃是一件特殊的、困难的事业。……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出色地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作出了最为杰出的贡献。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全党的提出大致经历了以上三个阶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不能照搬照抄或简单地套用这些原理,而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按照本国本民族的形式,来加以科学的运用。
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答案,也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而只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否则,中国革命仍然是不可能胜利的。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身内在要求。
从理论本性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学说,它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以改变现实世界的实践为目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 最主要、最根本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之深厚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动力在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的实践中必然具有不同的形式,只有把马克 思主义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国化,才能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 义普遍原理解决实践提出的新任务和新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所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以一部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说:“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 而改革开放的伟大设计师邓小平也一针见血地说,邓小平说:“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在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的理论,其发展的深刻内涵,就在于各国共产党人把它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的特征相结合,与处在变化了的时代中的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得出新的科学的结论,从而不断出现用“新内容、新思维、新语言”写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的一个半世纪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科学。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具体实际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的原则。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它包括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程度,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各阶级经济地位、政治态度及其相互关系,当前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性。1949年之前的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认清这一特殊国情,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中国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认清这一国情,是解决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因此,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就是不同阶段中国的最大实际。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所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以及在这种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中国实际的主要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人的正确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它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这些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会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实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东方文明,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代表着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它渗透在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已经成为今天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和中国具体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其结果,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本身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而具有了“中国作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并且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历史文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推进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国际环境之中。因为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这个世界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处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和这个世界紧密相连。与此相应的是,任何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地发生和存在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属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中国从属于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当代中国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处在开放的世界之中,中国的经济必然成为整个世界经济或者说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中彰显特色,焕发青春等等。因此,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这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这个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从实践上讲)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丰硕成果。在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朝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离开了理论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到挫折和失败。
(从理论上讲)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智慧的结晶,是凝聚党心和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从学科上讲)第三,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和实际的统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既反对轻视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反对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业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展示出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强大生命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国情,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大政方针、政策举措,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使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取得了摆脱贫困、加快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列宁曾经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此外,如果谈到某一国家,那就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列宁选集》第2卷第375页)
这个意见为我们认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指出了方向,那就是一要认识当年的世界性的历史时代,二要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特殊实践。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毛泽东思想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呢?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914—1918年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参加战争的西方国家,撕下了他们以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面纱,拼死地争斗厮杀,造成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员伤亡和亿万人民的灾难。血的事实使中国人不再迷恋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治国方案。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的一次分赃会议。会议拒绝了中国提出的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更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使一部分先进分子下决心抛弃了对帝国主义的种种幻想。
就在这个时候,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俄国的工人阶级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国家,它不仅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理论推想变成了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而且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落后民族和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群众,使处于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曙光。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自己国家命运的思想武器。
亲身经历了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发生的巨大震撼作用的毛泽东,曾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作了深刻而生动的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震动了全世界。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这时,也只有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69页)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炮火还曾燃烧到我国边境,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怎样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人民求翻身、求解放,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奋斗过程,有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有失败的惨痛教训。在党内多次出现过严重的错误。特别是,由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和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在工作指导上犯了右的错误,使得轰轰列列的第一次大革命遭致惨痛的失败;由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的统治,使得中国革命几乎限于绝境。
人们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总是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实现。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以及再走向胜利的反复比较,才有了比较完整的实践经验,才使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有可能完整、充分和深刻。
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这样说:“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了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可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还应该看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畏难时刻,中国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性、复杂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抗日战争不仅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伟大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呼唤着科学理论的指导,惊天动地的抗日战争伟业一定会产生出凝结着民族智慧的理论。
同样的道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也经历了种种磨难,有成功甚至是巨大成功的喜悦,也有挫折甚至是严重挫折的悲伤。喜悦中我们又增加了新的经验,悲伤过后我们又增添了几分成熟。
是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引导和促使着中国共产党人更深入地思考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毛泽东思想正是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而进行的理论概括。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应该这样说,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经过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才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毛泽东思想大体上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继续发展四个阶段: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这个时期被毛泽东称之为“党的幼年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阶段。说它萌芽主要表现在三点上:
一是初步认识了中国的特殊国情,制定了中国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就开始致力于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着手制定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1922年7月,党的二大初步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特点,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初步提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
其中,最低纲领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独立的、民主的共和国。最高纲领是:进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是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明确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925年1月,党的四大根据共产国际的有关指示,总结建党以来尤其是国共合作以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应取得领导的地位”。党的四大前后,李大钊、瞿秋白、周恩来、蔡和森、邓中夏、恽代英等等党的早期领导人在自己的文章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极其相互关系,批评了否认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右倾思想。
毛泽东在1925年12月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是一篇当时这个问题的代表作。文章具体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和任务。这是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是开始重视农民问题的研究,注重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主要从事农民运动和农村阶级关系的调查研究。1926年9月,他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1927年3月,他又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总结了湖南农民运动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这是当时调查研究中国农民问题的一篇杰作,是毛泽东思想萌芽的又一表现。
我们说毛泽东思想在此时萌芽,而还不是形成,主要考虑党在幼年时期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够成熟,还没有根据中国的国情独立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人,使党懂得了组织人民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紧紧依靠农民,开展武装割据的极端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坚苦卓绝的斗争。正是在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一是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在1927年8月到1929年间,党领导的大小起义就有近百次之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因为受传统的“城市中心论”的影响,那时的起义,大都是以攻占城市为目标的。毛泽东1927年领导的秋收起义开始时也是以攻取长沙为目标的,结果失败了。失败教育人。由于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有从事农民运动的经验和党的八七会议后就有“上山”的考虑,他从实际出发,及时作出了向敌人统治力量较弱的井冈山地区进军的战略决策。
在四周白色正确包围之中,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正确能不能存在?怎样才能巩固和发展?这不仅是一个尖锐的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中国革命的道路究竟怎样走,中国革命的前途在哪里的重大理论问题。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同时,他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开始从理论上去思考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在1928年到1930年这段时间,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他在这些文章中,科学分析了国际和国内的政治形势,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和土地革命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初步提出了中国革命要以农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独创性道路的开辟和新理论的提出,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二是提出了建党建军的正确原则,形成了一条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路线。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途中,在三湾进行了改编,在部队中建立了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毛泽东为建设新型的政党和军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1929年12月,红四军召开第九次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决议,史称“古田会议决议”。这个决议全文共分9个部分。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对党和军队的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这期间,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人民战争的最初的战略战术。
三是揭露了本本主义的错误,提出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1930年5月,毛泽东在《调查工作》(1964年重新发表时,毛泽东将文章的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论证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的思想;提出了“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重要观点;阐述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
特别重要的是,提出了“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最初表述。在这里,“从斗争中”,表达的是一种唯物论的主张;“创造新局面”,表达的是一种辩证法的观点。这是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总起来说,土地革命前期,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形成了一条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路线;提出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这些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已经开始能够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并在实践经验的总结中作出科学的理论创造,从而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之所以叫“初步形成”,或者叫“开始形成”,是因为这些思想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化,而这种理论上的系统化它有待于革命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毛泽东由于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提提出的这些正确思想,当时受到坚持“左”的思想的中央领导的排斥和打击。特别是王明“左”倾路线统治中央4年之久,更是剥夺毛泽东的发言权,曾经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以后,中国革命才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
遵义会议以后,主要是红军长征达到陕北以后,毛泽东加强了理论研究工作,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使初步形成的正确思想进一步系统化。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深刻分析和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特别是,他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我们在前面讲过,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这个思想在会上特别是会后得到了很多同志的拥护,一些人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时,又提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从一开始指的就是毛泽东的思想。
从历史资料看,是张如心在1941年到1942年在几篇文章中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这样的概念;是王稼祥在1943年7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第一个使用了“毛泽东思想”的概念。之后,很多领导人和理论工作者也都使用这个概,而且大家都自觉地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联系在一起。
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宣布:“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
随后召开的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思想在这个期间形成了自己相当成熟的理论体系。就大的方面来说,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时期的成熟主要表现在:
一是打破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通过1937年在延安讲授哲学,特别是通过《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实现了哲学思想的系统化,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这两篇哲学著作,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941年到1943年,在毛泽东领导下。党开展了大规模的延安整风运动,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毛泽东作了题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多个报告。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运动,是一次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是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规律,牢牢把握了人民军队在战争中的主动权。
这一期间,毛泽东撰写了多篇军事著作,其中包括《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在这些著作中,毛泽东用客观的全面的观点考察战争,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阐明了战争与政治、战争与革命、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论述了战争中客观规律性和自觉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指明了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中的辩证法。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的军队逐渐赢得了人民战争中主动权。
三是根据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完整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中,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特点,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了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制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概括了“三大法宝”。这些思想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把这几个方面综合起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在这期间,毛泽东思想在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党的建设思想、政策和策略思想等方面,都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理论。
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毛泽东在这一期间通过《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深刻阐述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些基本方略和主张,初步阐述了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重要关系问题,使毛泽东思想获得了新的发展。
从大的方面来看,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主要表现在这样几点上:
一是指导中国革命大决战的胜利,实现了建立全国政权的伟大目标。
在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创造了战略进攻学说,进一步完善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人民战争思想。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取得了大决战的胜利,进而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在建国前后所作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总结、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关于当时国际局势的分析、关于建国以后必须注意“两个务必”的主张等等,都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中的重要成果。
二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实现了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
在这个期间,我们党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还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尽管我们在工作中有缺点和偏差,但是就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里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而且还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毛泽东在这期间有很多理论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的标志。
三是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进行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苦探索。
其中,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是由毛泽东在1956年4月提出来的。1956年4月4日在讨论一篇重要文章的会议上,毛泽东说: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06页)这个思想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毛泽东在1962年1月党的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中还说过,“我们必须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并且同今后世界革命的具体实际,尽可能好一些地结合起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02页)
毛泽东后来提出过很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很多思想,其中包括: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十大关系的理论、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理论等等。还有,毛泽东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画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思想;关于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主张;等等。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所进行的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所有这些都是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的表现。不过,1957年下半年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的确出现了复杂的情况。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党的工作指导方针上发生了严重的失误,出现了实际上偏离毛泽东思想发展轨道的问题。特别是发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在新的历史时期,是邓小平带领全党重新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努力纠正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中,推进了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它有着科学的定义。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上述概括中第二句话改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党的十六大部分修改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定义是这样下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个定义包括三个要点: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又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第二,“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句话强调,只有被实践证明了科学真理才属于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第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个定义表明,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代表。但是,毛泽东思想又不只是毛泽东个人的理论成果,而是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思想结晶,党的很多领导人乃至很多同志也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贡献。
毛泽东思想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主题,涉及到各个方面,涵盖着各个领域。它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许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以一系列的科学思想、观点、论断之间的联结,构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
这个科学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历史决议,它在六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
其实,除了上面讲的这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在概括了以上六个方面的理论贡献之后,进而把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并把它具体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历史决议还指出,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们不仅表现在毛泽东的哲学著作中,而且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和党的重要历史文献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
历史决议作这种概括是独具匠心的,它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真谛,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所具有的普遍的和长久的指导意义。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为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为实现这个任务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根、开花、结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前进。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又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许多很有启发性的论断。他不仅领导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虽然,今天的形势有了重大的变化,但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论述,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继续提供着十分宝贵的理论指导。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天依然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旗帜。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丝毫没有减弱和降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如果不了解毛泽东思想,就不能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深刻的认识。毛泽东思想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毛泽东追求和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等等,依然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另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这两种态度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由于违反了他自己主张的实事求是原则。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拨乱反正中,用极大的精力来解决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在他的主持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实践,人们对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应该珍视这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并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时代的主题逐步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为我国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提供了良好机遇。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长时间的“左”的错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失误产生的原因,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和巨大发展。邓小平领导党从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推向前进。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粉碎“***”后,邓小平领导了拨乱反正。1978年12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全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由此开创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党领导人民在各条战线上拨乱反正,有步骤地解决建国以来遗留的很多历史问题;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地阐述了许多从实践中提出的有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党的十二大以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全面展开,邓小平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的新论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概括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发挥和发展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党的十三大以后,全党和全国人民经受住了国内政治风波和苏东剧变的严峻挑战,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正确方向不断发展。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阶段。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脚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为了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科学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强调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人宪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思想体系邓小平理论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的又一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坚实的哲学思想。这就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邓小平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起点,也是邓小平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逻辑起点。
正是由于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因而《邓小平文选》中的那些讲话、谈话、题词短而不散,多而不乱。整个邓小平理论就是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样一种哲学思想所贯穿起来的科学思想体系。
第二.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这就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思考。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构成了邓小平理论所特殊的研究对象,形成了对这个研究对象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
邓小平理论是为了解决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而进行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文选》中的篇篇讲话、谈话和题词内容有不同,角度有变化,但是都始终围绕着这个主题。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邓小平通过他的文选尤其是《邓小平文选》第2、3卷写了一篇大文章,这篇大文章的题目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邓小平理论中有一系列内在联系的重要观点。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重要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二)邓小平理论科学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而搞清楚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以这一科学概括为主要标志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这个科学判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思想准备。
3.改革开放理论邓小平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该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把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长处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找到了一种新的实现形式,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几大理论外,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仍然要继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思想的解放;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努力完成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任务;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等等。这些根本性的指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不能有任何的动摇。
第四节,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0世纪肋年代末以来,尽管我们所面临的时代主题、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国际、国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㈩代U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就国际形势来讲,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时起时伏,世界还很不安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就国内形势来讲,我们在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以后,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跃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中国充满活力。与此同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加人世贸组织,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影响。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仍是党在21世纪伟大而艰巨的三大历史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就中国共产党内的情况来讲,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既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这就要求党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自身的建设。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正是在上述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背景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989年,邓小平对江泽民和新的中央其他领导作出了“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的“政治交代”。面对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经过长时期思考,20阗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他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在同年5月的一次讲话中,他又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001年7月,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任务,使“三个代表”要求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建党纲领。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提出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他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党的十六大高度评价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2004年又写进了宪法。
2003年7月,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系统的科学理论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号召全党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一切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都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推进理论创新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的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根本指针。我们在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征程中,将长期面对着如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如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等重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围绕新时期党的建设所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这样,党就能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领导核心。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第五节 科 学 发 展 观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提出可续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2.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我国发展既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我国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严重挑战。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说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过程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全会第一次研究科学发展观问题,也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紧紧抓住发展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更加有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坚实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和推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是指各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的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就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风险,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怎样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