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含义及其特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
二、重点、难点
重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三、本章基本概念文化 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课时安排 4课时本章教学内容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这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及文化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内涵和根本任务是相同的。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今,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 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科学理想,从本质上说,就是因为共产主义是一个促进人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类从真正意义上的彻底解放。所以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而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正是从根本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包括文化建设在内所追求的根本目标。
培育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始终是关系我们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对广大青年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希望,要求青年坚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把它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标准。毛泽东在1957年访问苏联接见中国驻苏留学生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表达了我们党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第一次把“四有”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提出来的是邓小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把党的工作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但是,“文革”不仅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而且严重地影响了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当时,“雷锋叔叔不在了”成为人民群众的一种无奈的感叹。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邓小平指出:“‘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精神上的问题很多,所以搞现代化,要增加精神文明的内容……没有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即使现代化建设起来了也不好,富起来了也不好。”1979年邓小平首先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接着在1980年底党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们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时隔不久,在1982年7月的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出,要“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到了1985年3月的全国科学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完整地提出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思想。小平同志的这一概括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它从本质上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结合发展了的实际,江泽民指出,要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并强调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把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高价值标准。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迫切要求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智力聪颖、心理稳定、体魄强健,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健全的个性与人格、高度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者的内在联系。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文化是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培育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整体标准。
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始终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一以贯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而我们的大学生们也能自觉地以“四有”为成长成材的奋斗目标,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我党在领导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指导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和原则。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不移、决不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根本。理想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文明力量,是人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文明境界。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只有祟高的理想,才能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走向胜利。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2l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党和我国各族人民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在现阶段为实现这个共同理想而奋斗,对共产党人来说,也就是为实现党的最高理想而奋斗。有共同理想,才能有效地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上来。当前,要坚持不懈地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要认真贯彻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祟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伟大的创业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共同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具有维系、协调和推动作用的一种精神力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都有赖于伟大民族精神的有力支撑。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新时期“六十四字创业精神”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现在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事业,正在并将进一步使民族精神更加发扬光大,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个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2006年3月,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强调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断。
首先,道德本身就是文化的核心内容,道德的取向体现着文化的性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道”是用以表述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的普遍规律;所谓“德”是指具体事物得之于“道”所表示的行为规范或事物特征的范畴。可见,“道德”一词的最早含义,就是指文化的核心和取向。现代意义的“道德”,是指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以善恶评价的方式,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及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本质上说,道德又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它主要是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来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运用道德文化的力量,调整、维系社会道德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主要包括了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为主的道德内容;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取向的道德原则;以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的道德目标;以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是否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为标准的道德评价;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艰苦奋斗为己任的道德行为。所有这些,显然也都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有的题中之义。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道德之于人类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任何一个社会,要使其保持有序与和谐,就必须制定出一整套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不仅制约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制约着社会各个方面包括文化的发展,道德的内涵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文化的内涵及人们的社会行为。道德虽然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却有着比法律、纪律更广阔的社会适用范围,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尤为重要的是,与法律规范不同,道德不仅是一种“他律”(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来调整社会道德关系),而更是一种“自律”,即依靠道德信念自觉地遵守规范。因此,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先进文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从点滴做起,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和谐人际关系。在今天这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客观形势下,更应当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这13亿人口,如果素质较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较高,则是丰富的人力资源。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就是要坚决地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建设拥有13亿人口的人力资源强国。要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必须依靠教育。
纵观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无不是以人的素质的提高为先导,以教育的普及为基础的。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也要依靠教育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当今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教育和培训的贡献率占20%左右。进入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基本国策。美国自1993年以来,提出并推行了振兴美国经济的所谓三大经济发展战略,其中之一就是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国民素质。在知识资源的占用、配置、生产、使用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作为知识传播、创新的载体,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比,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还相对落后。当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6年3月19日在第七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总结了20多年来中国教育取得的巨大进步:“普九”教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开始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基本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目前仍然存在许多严峻的教育问题。我们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而且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这构成了中国教育当前的基本矛盾和严峻挑战,其他困难和问题,如教育而致贫问题、教育乱收费问题、城乡教育差别问题、教育产业化问题,还有引起广泛关注的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特困生上学问题以及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等等,都从这个矛盾引发而来。教育领域内各种问题的存在,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在2006年的“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特别强调了中国的平民教育问题。他说:“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因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就要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要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摆在教育工作最核心的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文化领域资产重组,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并且还要积极参与文化产品的国际交流与竞争,把我们的先进的具有中华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优秀文化传扬到全世界。
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即一手抓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加强政府对文化公益事业的扶持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市场机制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积极培育文化企业,完善文化政策,壮大文化产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繁荣文化艺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2006年1月11日,中国社科院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06年文化蓝皮书——《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全面聚焦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对我国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电影业、唱片业、广播电视业、网络产业等系列文化产业的改革与发展状况,包括对2005年的引起极大社会反响的“超女”现象等逐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实践的经验,特别是2003年以来,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9个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和中国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7个改革试点单位的实践,证明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巨大的文学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努力生产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努力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精品力作,积极推进我国文艺创新和繁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积极投身讴歌时代的文艺创造活动;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心声;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开拓文艺的新天地;做到德艺双馨,积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
总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如何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相互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含义及其特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
二、重点、难点
重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三、本章基本概念文化 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课时安排 4课时本章教学内容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这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及文化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内涵和根本任务是相同的。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今,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 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科学理想,从本质上说,就是因为共产主义是一个促进人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类从真正意义上的彻底解放。所以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而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正是从根本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包括文化建设在内所追求的根本目标。
培育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始终是关系我们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对广大青年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希望,要求青年坚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把它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标准。毛泽东在1957年访问苏联接见中国驻苏留学生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表达了我们党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第一次把“四有”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提出来的是邓小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把党的工作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但是,“文革”不仅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而且严重地影响了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当时,“雷锋叔叔不在了”成为人民群众的一种无奈的感叹。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邓小平指出:“‘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精神上的问题很多,所以搞现代化,要增加精神文明的内容……没有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即使现代化建设起来了也不好,富起来了也不好。”1979年邓小平首先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接着在1980年底党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们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时隔不久,在1982年7月的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出,要“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到了1985年3月的全国科学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完整地提出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思想。小平同志的这一概括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它从本质上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结合发展了的实际,江泽民指出,要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并强调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把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高价值标准。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迫切要求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智力聪颖、心理稳定、体魄强健,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健全的个性与人格、高度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者的内在联系。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文化是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培育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整体标准。
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始终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一以贯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而我们的大学生们也能自觉地以“四有”为成长成材的奋斗目标,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我党在领导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指导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和原则。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不移、决不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根本。理想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文明力量,是人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文明境界。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只有祟高的理想,才能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走向胜利。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2l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党和我国各族人民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在现阶段为实现这个共同理想而奋斗,对共产党人来说,也就是为实现党的最高理想而奋斗。有共同理想,才能有效地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上来。当前,要坚持不懈地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要认真贯彻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祟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伟大的创业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共同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具有维系、协调和推动作用的一种精神力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都有赖于伟大民族精神的有力支撑。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新时期“六十四字创业精神”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现在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事业,正在并将进一步使民族精神更加发扬光大,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个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2006年3月,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强调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断。
首先,道德本身就是文化的核心内容,道德的取向体现着文化的性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道”是用以表述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的普遍规律;所谓“德”是指具体事物得之于“道”所表示的行为规范或事物特征的范畴。可见,“道德”一词的最早含义,就是指文化的核心和取向。现代意义的“道德”,是指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以善恶评价的方式,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及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本质上说,道德又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它主要是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来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运用道德文化的力量,调整、维系社会道德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主要包括了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为主的道德内容;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取向的道德原则;以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的道德目标;以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是否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为标准的道德评价;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艰苦奋斗为己任的道德行为。所有这些,显然也都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有的题中之义。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道德之于人类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任何一个社会,要使其保持有序与和谐,就必须制定出一整套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不仅制约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制约着社会各个方面包括文化的发展,道德的内涵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文化的内涵及人们的社会行为。道德虽然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却有着比法律、纪律更广阔的社会适用范围,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尤为重要的是,与法律规范不同,道德不仅是一种“他律”(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来调整社会道德关系),而更是一种“自律”,即依靠道德信念自觉地遵守规范。因此,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先进文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从点滴做起,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和谐人际关系。在今天这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客观形势下,更应当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这13亿人口,如果素质较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较高,则是丰富的人力资源。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就是要坚决地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建设拥有13亿人口的人力资源强国。要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必须依靠教育。
纵观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无不是以人的素质的提高为先导,以教育的普及为基础的。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也要依靠教育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当今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教育和培训的贡献率占20%左右。进入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基本国策。美国自1993年以来,提出并推行了振兴美国经济的所谓三大经济发展战略,其中之一就是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国民素质。在知识资源的占用、配置、生产、使用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作为知识传播、创新的载体,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比,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还相对落后。当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6年3月19日在第七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总结了20多年来中国教育取得的巨大进步:“普九”教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开始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基本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目前仍然存在许多严峻的教育问题。我们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而且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这构成了中国教育当前的基本矛盾和严峻挑战,其他困难和问题,如教育而致贫问题、教育乱收费问题、城乡教育差别问题、教育产业化问题,还有引起广泛关注的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特困生上学问题以及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等等,都从这个矛盾引发而来。教育领域内各种问题的存在,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在2006年的“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特别强调了中国的平民教育问题。他说:“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因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就要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要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摆在教育工作最核心的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文化领域资产重组,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并且还要积极参与文化产品的国际交流与竞争,把我们的先进的具有中华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优秀文化传扬到全世界。
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即一手抓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加强政府对文化公益事业的扶持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市场机制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积极培育文化企业,完善文化政策,壮大文化产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繁荣文化艺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2006年1月11日,中国社科院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06年文化蓝皮书——《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全面聚焦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对我国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电影业、唱片业、广播电视业、网络产业等系列文化产业的改革与发展状况,包括对2005年的引起极大社会反响的“超女”现象等逐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实践的经验,特别是2003年以来,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9个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和中国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7个改革试点单位的实践,证明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巨大的文学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努力生产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努力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精品力作,积极推进我国文艺创新和繁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积极投身讴歌时代的文艺创造活动;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心声;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开拓文艺的新天地;做到德艺双馨,积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
总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如何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