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级硕士研究生《分子免疫学》试卷(120分钟)
姓名 学号 单位 专业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gene therapy 4,chemotaxis 7,IGSF 9,MⅡC
2,immunoprecipitation 5,cytokine 8,TPO 10,Ii
3,immunoassay 6,?c
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神经肽、神经递质、激素和免疫分子是神经内分泌免疫双向调节过程中的共同信息分子。
( )
2,中枢神经系统检测到细胞因子,其来源只是淋巴细胞。 ( )
3,细胞因子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 ( )
4,糖基化GM-CSF结合受体的能力比未糖基化GM-CSF强,具有更高的生物学活性,因此作为药品的GM-CSF只能通过真核细胞表达制备。 ( )
5,由于G-CSF没有种属特异性,如果无法得到小鼠的G-CSF,在小鼠试验中可用人G-CSF使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 )
6,IL-7是诱导前T细胞和前B细胞发育成熟的主要细胞因子。 ( )
7,IL-16由CD8+ T细胞产生,是各种淋巴细胞的趋化因子。 ( )
8,大多数细胞因子受体可经Jak/STAT途径传递信号。 ( )
9,CXC趋化因子的非ELR组主要诱导中性粒细胞趋化。 ( )
10,造血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的结构特点是:胞外区同源区有一个WSXWS结构。 (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的免疫分子有,和 等。
2,和 两种细胞因子具有镇痛作用。
3,淋巴细胞经病毒或有丝分裂原刺激后能产生的神经内分泌物质有 和 等。
4,在人类,产生EPO的器官包括 和肝脏。
5,与IL-3相比 是能诱导刺激更为早期造血干细胞的集落刺激因子。
6,IL-2除了能作用于T细胞外,还能刺激B细胞、Mφ等 和 。
7,IL-4能诱导 和 两类抗体产生,IL-5能诱导 和 两类抗体产生。
8,和 抑制Th1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抑制Th2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9,可用 和 的方法区分IFN-γ和IFNα/β。
四、问答题(每题15分,共50分)
1,试述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的产生原理及其作用(13分)。
2,叙述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12分)。
3,比较免疫学检测法、生物学活性检测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的异同、特点和用途(15分)。
4,试述MHC-I类分子加工、提呈抗原的过程(10分)。
姓名 学号 单位 专业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gene therapy 4,chemotaxis 7,IGSF 9,MⅡC
2,immunoprecipitation 5,cytokine 8,TPO 10,Ii
3,immunoassay 6,?c
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神经肽、神经递质、激素和免疫分子是神经内分泌免疫双向调节过程中的共同信息分子。
( )
2,中枢神经系统检测到细胞因子,其来源只是淋巴细胞。 ( )
3,细胞因子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 ( )
4,糖基化GM-CSF结合受体的能力比未糖基化GM-CSF强,具有更高的生物学活性,因此作为药品的GM-CSF只能通过真核细胞表达制备。 ( )
5,由于G-CSF没有种属特异性,如果无法得到小鼠的G-CSF,在小鼠试验中可用人G-CSF使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 )
6,IL-7是诱导前T细胞和前B细胞发育成熟的主要细胞因子。 ( )
7,IL-16由CD8+ T细胞产生,是各种淋巴细胞的趋化因子。 ( )
8,大多数细胞因子受体可经Jak/STAT途径传递信号。 ( )
9,CXC趋化因子的非ELR组主要诱导中性粒细胞趋化。 ( )
10,造血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的结构特点是:胞外区同源区有一个WSXWS结构。 (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的免疫分子有,和 等。
2,和 两种细胞因子具有镇痛作用。
3,淋巴细胞经病毒或有丝分裂原刺激后能产生的神经内分泌物质有 和 等。
4,在人类,产生EPO的器官包括 和肝脏。
5,与IL-3相比 是能诱导刺激更为早期造血干细胞的集落刺激因子。
6,IL-2除了能作用于T细胞外,还能刺激B细胞、Mφ等 和 。
7,IL-4能诱导 和 两类抗体产生,IL-5能诱导 和 两类抗体产生。
8,和 抑制Th1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抑制Th2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9,可用 和 的方法区分IFN-γ和IFNα/β。
四、问答题(每题15分,共50分)
1,试述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的产生原理及其作用(13分)。
2,叙述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12分)。
3,比较免疫学检测法、生物学活性检测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的异同、特点和用途(15分)。
4,试述MHC-I类分子加工、提呈抗原的过程(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