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第二篇 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第六章 植物生长
与土壤环
境 ? 土肥
固相组成
理化性质
环境调控
理化性质
环境调控
本章小结
固相组成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退 出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土壤是指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之所以能
生长植物,是因为土壤具有肥力,指土壤供给和协调植物
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
的能力。水、肥、气、热是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
共同决定着土壤肥力的高低。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
效肥力和潜在肥力。土壤的组成物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任何一种土
壤都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固体部分包括矿质土粒、
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一般占土壤总体积的 50%。土壤固相是土壤的
主体,它是植物扎根立足的场
所,它的组成、性质、颗粒大
小和配合比率也是土壤性质的
产生和变化的基础,直接影响
着土壤肥力高低。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矿 物 质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一、土壤矿物质
退 出
土壤,土壤是疏松多孔、含有各种化学元素、通气
透水的物质。它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
物质组成的。
固相:矿物质(骨架),有机物,微生物。
土壤 液相:土壤水分。
气相:土壤空气。
土壤矿物质,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化
学成分和内部构造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1,土壤矿物质的粒级
粒级,石砾,砂粒,粉粒,粘粒。
特点,颗粒愈大,透气性愈好,保水保肥力愈差。
国 际 制 中国制(暂拟方案) 苏 联 制
粒 级
名 称
粒 径
( mm)
粒 级
名 称
粒 径
( mm)
粒 级
名 称
粒 径
( mm) 简 称
石砾
粗砂粒
细砂粒
粉砂粒
粘粒
> 2
2~0.2
0.2~0.02
0.2~0.002
< 0.002
石块
粗石砾
细石砾
粗砂砾
细砂砾
粗粉粒
细粉粒
粗粘粒
粘粒
> 10
10~3
3~1
1~0.25
0.25~0.05
0.05~0.01
0.01~0.005
0.005~0.001
< 0.001
石块
石砾
粗砂砾
中砂粒
细砂粒
粗粉粒
中粉粒
细粉粒
粗粘粒
细粘粒
胶粒
> 3
3~1
1~0.5
0.5~0.25
0.25~0.05
0.05~0.01
0.01~0.005
0.005~0.001
0.001~0.0005
0.0005~0.0001
< 0.0001
> 1石砾
> 0.01物理性砂粒
< 0.01物理性粘粒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退 出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2,土壤质地
退 出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类 型
肥 力
层 次
改 良
任何一种土壤, 都是由不同粒级的土粒,
以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 。 土壤中各粒级的百分含
量, 称作 土壤的机械组成 。 根据土壤不同机械
组成所产生的特性对土壤进行类别划分, 称作 土
壤质地 。 因此质地是一类土壤的名称, 其名称来
源依据于机械组成 。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土壤质地类型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质地组 质 地 名 称
颗 粒 组 成 (%)
砂 粒
1~0.05mm
粗 粉 粒
0.05~0.01mm
粘 粒
< 0.001mm
砂 土
粗砂土
细砂土
面砂土
> 70
60~70
50~60
―― ――
壤 土
砂粉土
粉 土
> 20
< 20
> 40 < 30
粉壤土
粘壤土
砂粘土
> 20
< 20
> 50
< 40
――
> 30
> 30
粘 土
粉砂土
壤粘土
粘 土
――
――
――
――
30~35
35~40
40
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退 出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类 型
肥 力
层 次
改 良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质地与土壤肥力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砂土类土壤(热性土),含砂量 ≥ 50%,营养缺乏,能透
性好,保水保肥力差,易升温,易出苗,易脱肥。
砂 土 粘 土 壤 土
砂土类土壤(热性土),含砂量 ≥,营养缺乏,能透
性好,保水保肥力差,易升温,易出苗,易脱肥。
粘土类土壤(冷性土),粘粒含量 ≥ 30%,养分充 足,能
透性差,保水保肥力强,难升温,难出苗,有后劲。
砂土类土壤(热性土),含砂量 ≥,营养缺乏,能透
性好,保水保肥力差,易升温,易出苗,易脱肥。
粘土类土壤(冷性土),粘粒含量 足,能
透性差,保水保肥力强,难升温,难出苗,有后劲。
壤土类土壤(二合土),砂粘适中,养分充足,土壤孔隙
适当,保水保肥力强,土温暖,耕性好,有后劲。
退 出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类 型
肥 力
层 次
改 良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土壤质地层次性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性质:土壤分层
(地表 1.5~2.0m)
原因:母质沉积
物质运动
生产活动
种类:砂盖粘型
粘盖砂型
退 出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类 型
肥 力
层 次
改 良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土壤质地的改良
退 出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掺砂掺粘, 客土调剂
翻淤压砂, 翻砂压淤
施有机肥, 改良土性
引洪漫淤, 引洪漫砂
种树种草, 培肥改土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类 型
肥 力
层 次
改 良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二、土壤有机质
退 出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土壤有机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和有机肥
料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形态有机成
分,主要有新鲜的有机质、半分解有机残余物
和腐殖质。
土壤腐殖质是改良土壤、供给植物生长的营
养物质,是土壤肥力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不同种类的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不同。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土壤肥力
组成成分
转化过程
腐 殖 质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1,土壤有机质的组成成分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碳水化合物(糖酸醛醇酮)
纤维素与半纤维素
木质素
氮磷化合物
树脂、油脂、单宁
灰分元素( Ca Mg K Na Si P Fe Al Mn)
退 出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土壤肥力
组成成分
转化过程
腐 殖 质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2,土壤腐殖质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加稀碱
------→
( NaOH)
加酸
----→
HCl
溶解
的暗
褐色
溶液


不溶解的腐殖质 ----→ 胡敏素
沉淀物质 → 胡敏酸
(褐腐酸)
黄色溶液 → 富里酸
(黄腐酸)
退 出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土壤肥力
组成成分
转化过程
腐 殖 质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3,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土壤有机质
矿质化过程
土壤有机质
腐质化过程
CO2,H2O,
NH3
NH4- N
NO3- N
H2PO4-,
HPO42-
SO42-
退 出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土壤肥力
组成成分
转化过程
腐 殖 质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4,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
退 出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减轻土壤的污染程度
刺激植物生长发育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土壤肥力
组成成分
转化过程
腐 殖 质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三、土壤微生物
退 出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细菌,70%~90%。好气菌,厌气菌,兼性厌气
菌。固氮菌,根瘤菌。
放线菌,5%~20%,碱性土壤。
真菌,土壤表层。
原生动物,鞭毛虫类,根足虫类,纤毛虫类。
藻类,蓝绿藻,硅藻,绿藻。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藻 类
细 菌
原生动物
真 菌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退 出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1,细 菌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藻 类
细 菌
原生动物
真 菌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2,真 菌
退 出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藻 类
细 菌
原生动物
真 菌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3,原生动物
退 出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藻 类
细 菌
原生动物
真 菌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4,藻 类
退 出 概 述 微 生 物 有 机 质 矿 物 质
藻 类
细 菌
原生动物
真 菌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退 出 概 述
土壤中大小不同的矿物质及有机物质颗粒并不是单独存在
的,一般通过多种途径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各样的团聚体。
土壤颗粒之间不同的结合方式,决定了土壤孔隙的大小、数量及相互
间的比例,决定了土壤固、液、气三相的比例。不仅影响到土壤中许
多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对土壤的水、肥、气、热各种肥力因素
影响很大,而且直接决定土壤的耕作性能。此外,粘粒和腐殖质及其
二者的结合物都是土壤胶体,这些胶体的带电性和具有的表面能,具
有很强的吸附物质能力,从
而影响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
及其它许多性质。植物生长
的土壤环境是否适宜,不仅
决定于土壤的基本组成,与
土壤的基本性质更密切相关。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退 出
一、土壤孔性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先做一个试验,
一方普通的土块,一方普通的土块,
用力将土压实,
一方普通的土块,
用力将土压实,
土块体积变小,约为一半。
一方普通的土块,
用力将土压实,
土块体积变小,约为一半。
结论,
一方普通的土块,
用力将土压实,
土块体积变小,约为一半。
结论:
土壤中有空隙。
土壤中土粒或土团间的空隙称 土壤孔隙,土壤孔隙的大
小、比例和总孔隙体积所反映的土壤性质称 土壤孔隙性 。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植物生长
孔隙数量
影响因素
孔隙类型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1,土壤孔隙的数量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土壤比重,单位体积固体土粒(不含粒间空隙)的
质量。一般 2.60~2.75( 2.65 )。
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质量。
一般 1.00~1.70,土壤表层容重 1.20~1.30。
土壤孔隙度,单位土壤体积内孔隙所占的比例(一
般采用百分数的形式)。
土壤孔隙度( %) =( 1― 容重 ∕比重) × 100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植物生长
孔隙数量
影响因素
孔隙类型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2,土壤孔隙的类型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非活性孔隙 (无效孔隙):孔隙直径< 0.02mm,
孔隙中水分被土粒吸附,植物不能利用。
毛管孔隙,孔隙直径 0.02 ~ 0.2mm,水分借毛管
力保持并移动,是植物生长有效水。
通气孔隙 (空气孔隙):孔隙
直径> 0.2mm,空气占据,决定
土壤透气和渗水能力。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植物生长
孔隙数量
影响因素
孔隙类型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3,影响土壤孔隙状况的因素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土壤质地,土细孔多,孔隙度大,容重小。土粗
孔少,孔隙度小,容重大。粘土 45% ~ 60%,砂土
33% ~ 45%,壤土 45 % ~ 52%。
土细孔多,孔隙度大,容重小。土粗
孔少,孔隙度小,容重大。粘土,砂土
,壤土 。
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多,总孔隙度高(非毛管孔
隙)。疏松多孔,蓄水得墒,通气透水。
土细孔多,孔隙度大,容重小。土粗
孔少,孔隙度小,容重大。粘土,砂土
,壤土 。
有机质多,总孔隙度高(非毛管孔
隙)。疏松多孔,蓄水得墒,通气透水。
土壤结构,团聚体多,总孔隙度
高。孔隙大小协调,通气透水,保
温保水。 (团粒结构)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植物生长
孔隙数量
影响因素
孔隙类型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4,土壤孔隙状况与植物生长
退 出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理想土壤孔隙状况,30cm耕层,“上松下紧”

上部土壤( 0 ~15cm) --总孔隙度 50%~60%,
通气孔隙度 15%~20%。通气、透水、发芽、出
土。
下部土壤( 15~30cm) --总孔隙度为 50%,通
气孔隙度 10%。保水、扎根、排水。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植物生长
孔隙数量
影响因素
孔隙类型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退 出
二、土壤结构性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土壤结构体:土壤颗粒相互粘接而成的大小,
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
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体的类型、数量、品质
及排列情况的合称。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团粒创造
结构类型
土壤肥力
团粒形成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1,土壤结构的类型
退 出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结构类型
块 状
核 状
柱 状
片 状
团 粒
团粒创造
团粒形成
土壤肥力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块状结构
退 出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结构类型
团粒创造
团粒形成
土壤肥力
块状结构:,坷垃”。长、宽、高
三轴相似,径 5 ~ 10cm或更大。粘重
缺乏有机质的表土层。过湿过干。
特点,水分丢失,影响出苗。
“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块 状
核 状
柱 状
片 状
团 粒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核状结构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结构类型
团粒创造
团粒形成
土壤肥力
核状结构,“蒜瓣土”。长、宽、高三轴
相似,径 1~2cm或稍大。粘重缺乏有机质的底
土层。石灰、铁质胶结。
特点,水稳性。
退 出
块 状
核 状
柱 状
片 状
团 粒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柱状结构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结构类型
团粒创造
团粒形成
土壤肥力
柱状结构,也称“立土”。圆柱或棱柱状,
外被铁铝氧化物胶膜。粘重的底土层,碱土的
碱化层。
特点,大裂缝,漏水漏肥。
退 出
块 状
核 状
柱 状
片 状
团 粒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片状结构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结构类型
团粒创造
团粒形成
土壤肥力
片状结构,也称“卧土”。薄片或鳞片状,
厚 1~5cm。土表,犁底层。
特点,影响水气热交换,影响扎根,撕裂根
系。
退 出
块 状
核 状
柱 状
片 状
团 粒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团粒结构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结构类型
团粒创造
团粒形成
土壤肥力
团粒结构,也称“土珠子,蚂蚁蛋,米糁
子”。圆球状,直径 0.25~10mm,微团粒<
0.25mm。耕层。
特点,良好
孔隙性(毛管
孔隙,非毛管
孔隙)。水,
肥、气、热调
节器。
退 出
块 状
核 状
柱 状
片 状
团 粒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2,团粒结构的形成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退 出
步骤,原生土粒凝聚 ----→ 土粒 土团
初生胶粒粘接 ----→ 结构体
条件,胶结物质,外力作用。
胶结物质 ----有机胶体 --腐殖质 多糖 粘液
无机胶体 --粘粒 铁铝的氢氧化物 硅酸
钙及其它阳离子 --凝聚负电颗粒
外力作用 ----胶体凝聚作用 ----钙 镁 铁 铝
干湿交替 ----熏土晒垄 灌水泡田
冻融交替 ----熏土晒垄 灌水泡田
生物作用 ----蚯蚓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团粒创造
结构类型
土壤肥力
团粒形成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3,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团粒结构性质,一定大小( 1~3mm),多级孔隙,
稳定性(水稳性,机械稳定性,生
物稳定性)。
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调节土壤水分与空气
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积累
稳定土温,调节土壤热状况
改善土壤耕性,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团粒创造
结构类型
土壤肥力
团粒形成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4,团粒结构的创造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创造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的措施,
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
合理的轮作倒茬
合理灌溉,适时耕耘
施用石灰及石膏
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应用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团粒创造
结构类型
土壤肥力
团粒形成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三、土壤耕性
退 出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土壤耕性:土壤在耕作时反应出来的特性。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耕性体现
改良方法
衡量标准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1,土壤物理机械性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土壤的粘结性:土粒间由于分子引力而相互
粘结在一起的性质,这种性质使土壤具有抵抗
外力不被破坏的能力。
土壤的粘着性:在一定的含水情况下,土粒
粘着其它物质的性质。
土壤可塑性:土壤在一定含水量的范围内被
外力塑成某种形状,当外力消失或干燥后,仍
能保持所获形状不变的性能。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耕性体现
改良方法
衡量标准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2,土壤耕性的衡量标准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耕作难易:耕作时土壤对农机具的阻力大小。
好耕 ----土松 口松 绵软
难耕 ----土重 口紧 僵硬
耕作质量:耕作后土壤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质量好 ----土垡松散 容易耙碎 不成坷垃
孔隙适中 团粒结构
质量差 ----反之
适耕期限:土壤适宜耕作的时期,由土壤含水量决定。
适耕期长 ----干好耕 湿好耕 不干不湿更好耕
适耕期短 ----早上软 中午硬 到了下午耕不动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耕性体现
改良方法
衡量标准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3,改善土壤耕性的方法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增施有机肥,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降低粘质土
壤的粘结性、粘着性和可塑性。
改良土壤质地,客土掺砂或掺粘,翻砂压粘或翻
粘压砂。
合理灌排 适时耕作, 合理灌排水,控制在土壤
下限含水量以下,避免土壤可塑性与粘重性出现。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耕性体现
改良方法
衡量标准
土壤吸收性能,土壤吸收保持离子, 分子
和化合物的性质 。 土壤吸收性能又叫保肥性,
保肥性能的大小与土壤胶体密切相关 。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四、土壤吸收性能
退 出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土壤胶体
离子交换
吸收性能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1,土壤胶体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土壤胶体 是指土壤中小于 1um的土粒和土壤溶液
组成的水分散系。一般情况下,把土壤固相颗粒作
为分散相,而把土壤溶液和土壤空气看作分散介质,
其中分散系中的土粒称为土壤胶粒,它是土壤中最
活跃的部分,是土壤各种理化性质的基础。
退 出
土壤胶体
种 类
结 构
性 质
离子交换
吸收性能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土壤胶体的种类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无机胶体,氧化铝类,三氧化物类,层状铝硅
酸盐类。
有机胶体,腐殖质,蛋白质,多糖。
有机无机复合体,有机胶体与无机胶体结合。
土壤胶体
离子交换
吸收性能
退 出
种 类
结 构
性 质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土壤胶体:土壤中直径 1~100nm的颗粒。
1nm=10-9m
组成:胶核
决定电位离子层
补偿离子层
土壤胶体
离子交换
吸收性能
退 出
土壤胶体的结构
种 类
结 构
性 质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巨大的比表面积; 巨大的表面能;
带电性; 凝聚和分散性。
退 出
土壤胶体
离子交换
吸收性能
土壤胶体的性质
种 类
结 构
性 质
静电排斥力
分子吸引力
胶体颗粒分散
胶体颗粒凝聚
巨大的比表面积; 巨大的表面能;
带电性; 凝聚和分散性。
溶胶:静电排斥力 > 分子吸引力
巨大的比表面积; 巨大的表面能;
带电性; 凝聚和分散性。
溶胶:静电排斥力 > 分子吸引力
凝胶:静电排斥力 < 分子吸引力
- -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2,土壤胶体的吸收性能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机械吸收性能:机械阻留
物理吸收性能:物质保持(分子)
化学吸收性能:易溶性盐转变为难溶性化合物
生物吸收性能:微生物,根系
物理化学吸收性能:发生在土壤溶液和土壤胶
粒界面上,吸附,解吸。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土壤胶体
离子交换
吸收性能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3,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退 出
阳离子交换吸收
盐基离子,Ca2+ Mg2+ K+ Na+ NH4+
产酸离子,H+ Al3+
盐基离子饱和度:盐基离子占全部吸附离子的百分数。
盐基离子饱和度愈大,被溶液中其它离子代换的机
会愈多,盐基离子的有效性愈高。


K+
K+
K+
K+
+ 2Ca2+


C2+
C2+
+ 4K+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土壤胶体
离子交换
吸收性能
土壤的酸碱性,土壤固相和土壤液相的性质的综
合表现, 在土壤溶液中由游离的 H+或 OH-显示出来 。
土壤的酸碱反应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微生物活动
及植物生长都有很大的影响, 更直接地影响到养分
的有效性 。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五、土壤的酸碱性
退 出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土壤缓冲
酸碱调节
作物适应
土壤碱性
土壤酸性
土壤肥力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1,土壤酸性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退 出
土壤酸性产生的原因,
CO2 + H2O---→ H 2CO3 ---→ HCO 3- + H+
有机物分解 ---→ 有机酸
生理酸性肥料 ---→ 酸性
物质氧化 ---→ 酸( S-→H 2SO4)
Al3+ + H2O---→H +
土壤酸的类型,
活性酸 ----土壤中游离 H+,pH=4.5~8.5
潜在酸 ----土壤胶体吸附的 Al3+和 H+。
交换性酸 ----中性盐代换出来的潜在酸。
水解性酸 ----碱性盐代换出来的潜在酸。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土壤缓冲
酸碱调节
作物适应
土壤碱性
土壤酸性
土壤肥力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2,土壤碱性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土壤碱性反应产生的原因,
CaCO3,Na2CO3,NaHCO3水解产生 OH-
胶体上吸附的 Na+水解产生 OH-
-Na+ + H2O--→ -H+ + NaOH
土壤碱化度,
交换性钠( Na+)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碱化度 = 5~10%,轻度碱化
碱化度 = 10~20%,强度碱化
碱化度 > 20,碱土
土壤缓冲
酸碱调节
作物适应
土壤碱性
土壤酸性
土壤肥力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3,植物对土壤酸碱反应的适应性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退 出
作物正常生长要求土壤有合适的酸碱度。
土壤酸碱指示植物:对酸碱特别敏感的植物。
甜菜、紫苜蓿: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中生长。
茶树、柑桔:强酸性和酸性土壤中生长。
大多数农作物的适应性较广,对 pH要求不太严格。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土壤缓冲
酸碱调节
作物适应
土壤碱性
土壤酸性
土壤肥力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4,土壤酸碱反应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退 出
不同的营养元素在不同
的 pH 环境中,因其存在
状态和形式不同,元素的
有效性不同。一般来说,
Fe,Mn,Zn,Cu,Co 在
酸性条件下有效性较高,
其它营养元素在中性和碱
性条件下有效性较高。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土壤缓冲
酸碱调节
作物适应
土壤碱性
土壤酸性
土壤肥力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5,土壤酸碱性的调节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退 出
土壤酸性的调节,施用生石灰( CaO)
H+- -Al3+ + 2CaO + 2H2O
----→ -2Ca2+ + Al(OH)3 + H2O
土壤碱性的调节,
有机肥料,石膏( CaSO4· 2H2O),过磷酸钙
硫磺,FeS,FeSO4
生理酸性盐,KCl,(NH4)2SO4 。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土壤缓冲
酸碱调节
作物适应
土壤碱性
土壤酸性
土壤肥力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6,土壤的缓冲性能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
理化性质
退 出
土壤的缓冲性能,土壤抵抗酸碱度剧烈变化的能力。
原因,土壤胶体上存在的大量吸附性阳离子,
土壤溶液中含有各种弱酸及其盐类,
土壤中含有许多两性物质,
酸性土壤中活性铝离子水解释放 H+而中和外
来的 OH-。
影响,土壤胶体的类型及其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盐基饱和度。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酸 碱 性 吸 收 性 耕 性
土壤缓冲
酸碱调节
作物适应
土壤碱性
土壤酸性
土壤肥力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退 出 土壤培肥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工业、交通和住房等大量占用耕地,
土壤沙漠化以及大量耕地因各种污染而无法利用,人均耕
地面积不断减少。我国尽管幅员辽阔,但耕地面积非常缺乏,耕地极
其珍贵。解决我国人口与粮食问题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充分合理地
利用现有的土壤资源,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基本
途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单产除了采取各种有效农业措施外,
培肥土壤、建设高产农田是基础。培肥土壤建设高产稳产田,我国分
旱田和水田制定了详细的指标,
主要采取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深耕改土、合理轮作、用养结
合、合理灌排、以水调肥、科
学施肥、营造田间防护林和改
善小气候等方法进行土壤改良。
第六章
第三节
土壤环境
的 调 控
土壤改良 概 述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一、土壤培肥
退 出
第六章
第三节
土壤环境
的 调 控
土壤培肥 土壤改良 概 述
旱田指标
培肥措施
水田指标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1,高产稳产旱田指标
退 出
指标,
土层深厚 质地良好 机质丰富
酸碱适中
地形平坦
水位适宜
田间防护
土壤培肥 土壤改良 概 述
第六章
第三节
土壤环境
的 调 控
旱田指标
培肥措施
水田指标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2,高产稳产水田指标
退 出
指标,
结构良好 机质丰富 水位适宜
渗透适当
排灌良好
土壤培肥 土壤改良 概 述
第六章
第三节
土壤环境
的 调 控
旱田指标
培肥措施
水田指标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3,高产稳产田的建设与培肥措施
退 出
措施,
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深耕改土、合理轮作
用养结合、合理灌排
以水调肥、科学施肥
营造田间防护林
改善小气候
土壤培肥 土壤改良 概 述
第六章
第三节
土壤环境
的 调 控
旱田指标
培肥措施
水田指标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二、中低产田土壤的改良
退 出
第六章
第三节
土壤环境
的 调 控
中低产田的划分界限,以当地大面积近三年平
均产量为基准,低于平均值 20%以下为低产田,
处于平均值 20%以内的为中产田,二者一起称为
中低产田。
我国中低产田土壤,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
盐碱土和风沙土,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红黄
壤酸瘦土和地产水稻土,低洼湿土、山区水土流
失严重的地产田。
土壤培肥 土壤改良 概 述
形成原因
土壤改良
原因,
盲目开荒滥伐森林, 造成水土流失, 砂地扩大
灌水方法落后, 灌溉系统不完善
掠夺性经营, 导致土壤肥力日益下降
土壤污染, 土地利用价值降低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1,中低产田的形成原因
退 出 土壤培肥 土壤改良 概 述
第六章
第三节
土壤环境
的 调 控
形成原因
土壤改良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2,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和利用
退 出
盐碱土
风沙土
山区地
土壤培肥 土壤改良 概 述
第六章
第三节
土壤环境
的 调 控
形成原因
土壤改良
低产原因,
生理干旱 离子毒害 土壤结构破坏
盐碱土壤的改良,
水利措施 --排水降盐 淡水洗盐 以水压盐
耕作措施 --起盐搬家 改善质地 平整土地
以粪吃盐 合理耕作 躲盐播种
生物措施 --植物排水
化学措施 --石膏 过磷酸钙 硫酸亚铁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盐碱土的改良利用
退 出 土壤培肥 土壤改良 概 述
盐碱土
风沙土
山区地
第六章
第三节
土壤环境
的 调 控
形成原因
土壤改良
低产原因,
质地过沙 矿化太强 干旱渗漏 易成风蚀
风沙土壤的改良,
防止风蚀 --封沙育草 --沙打旺
建固沙林 --胡枝子 锦鸡儿
草把方格 --1~1.5× 1m
防护林网 --小叶杨 樟子松
改良土壤 --平整土地 客土掺粘 轮作牧草
施有机肥 草炭改良
合理利用 --适宜品种 适机播种 合理耕作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风沙土的改良利用
退 出 土壤培肥 土壤改良 概 述
盐碱土
风沙土
山区地
第六章
第三节
土壤环境
的 调 控
形成原因
土壤改良
低产原因,
水流腐蚀,水土流失。土层浅薄,质地粗骨。
养分缺乏,保持力差。
风沙土壤的改良,
修筑梯田 沟壑治理 植树种草 合理种植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山区地的改良利用
退 出 土壤培肥 土壤改良 概 述
盐碱土
风沙土
山区地
第六章
第三节
土壤环境
的 调 控
形成原因
土壤改良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土壤由固、液、气三相物质构成,土壤固相
物质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及土壤微生物。矿
物质构成土壤的骨架,是土壤质地的重要因
素。有机质的主要组成是腐殖质,它对土壤的理性质起
着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物的主要部分,是土
壤有机物转化的动力。土壤孔性随土壤质地、结构、农
业耕作措施及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土壤理想的结
构体是团粒结构。土壤酸碱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土壤养
分的转化、存在形态及有效性,也与微生物及植物生长
发育密切相关。我国中低产土壤有薄层土壤、盐碱土和
风沙土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培肥改土、提高土壤
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退 出
第六章
植物生长
土壤环境
本章小结
理化性质
环境调控
本章小结
固相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