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保护动物 兽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鱼类
哺乳动物
短尾猴
别名红面猴,属于猴科( Macaca
arctoides)。
体型比猕猴大,体长 50-56厘米。成体
颜面鲜红色,老年紫红色,幼体肉红
色。耳较小,尾短
光秃无毛。体背毛色棕褐,披毛较长
,腹面略浅;头顶毛较长,由中央向
两侧披开。
短尾猴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生活在树上,也常集群在地面活动。
食性较杂,既取食野果、树叶、竹笋
,也捕食蟹、蛙等小动物。短尾猴的
数量稀少。目前人工饲养比较困难。
产于西南及广东、广西。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别名黄猴、恒河猴、广西猴,属于猴科,学名为 Macaca mulatta。
猕猴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猴类,体长 43-55厘米,尾长 15-24厘米。头部呈棕色,
背上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谈灰黄色。鼻孔向下,具颊
囔。臀部的胼胝 (pian2 zhi1)明显。
营半树栖生活,多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
山上,群居,一般 30-50只为一群,大群可达 200只左右。善于攀援跳跃,会
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取食植物的花、果、枝、叶及树
皮,偶尔也吃鸟卵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在农作物成熟季节,有时到田里采食
玉米和花生等。 4-5岁性成熟,每年产 1胎,每胎 1仔。
分布于西南、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及西北的部分地区,地域范围十分广
泛,西到青海南部,北至河北省兴隆县,南达海南岛,都能见到它们的活动
踪迹。猕猴适应性强,容易驯养繁殖,
生理上与人类较接近,因此是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研究工作中
比较理想的试验动物。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猕猴
猕猴
藏酋猴
别名四川短尾猴、大青猴,属于猴科,学名为
Macaca thibetana。
藏酋猴体型粗壮,是中国猕猴属中最大的一种。头
大,颜面皮肤肉色或灰黑色,成年雌猴面部皮肤肉
红色。成年雄猴两颊及下颏有似络腮胡样的长毛。
头顶和颈毛褐色,眉脊有黑色硬毛;背部毛色深褐
,靠近尾基黑色,幼体毛色浅褐。尾短,不超过 10
厘米。
栖息于山地阔叶林区有岩石的生境中,集群生活,
由 10几只或 20~ 30只组成,每群有 2~ 3只成年雄猴
为首领,遇敌时首领在队尾护卫。喜在地面活动,
在崖壁缝隙、陡崖或大树上过夜。以多种植物的叶
、芽、果、枝及竹笋为食,亦食鸟及鸟卵、昆虫等
动物性食物。 5岁性成熟,发情期多在秋季,春未夏
初产仔,每胎 1仔。
分布于我国中部地区,东至浙江、福建,西到四川
,北达秦岭南部,南界为南岭。藏酋猴是中国特有
种,由于开垦及阔叶林遭到破坏,生存范围已很狭
窄,在武夷山、猫儿山及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尚有一
定数量。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
别名鲮鲤、石鲮鱼,属于鲮鲤科,学名为 Manis pentadactyla。
穿山甲,顾名思义,一是有挖穴打洞的本领,二是身被褐色角质鳞片,犹如盔甲。除头部
、腹部和四肢内侧有粗而硬的疏毛外,鳞甲间也有长而硬的稀毛。全长约 1米的穿山甲,
头小呈圆锥状;吻长无齿;眼小而圆,四肢粗短,五趾具强爪。雄兽肛门后有凹陷,睾丸
不外露。
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昼伏夜出,遇敌时则
蜷缩成球状。舌细长,能伸缩,带有粘性唾液,觅食时,以灵敏的嗅觉寻找蚊穴,用强健
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入洞里,用长舌舐食之。外出时,幼兽伏于母兽背尾部。以
蚂蚁和白蚁为食,也食昆虫的幼虫等。发情期为 4~ 5月份,12月至翌年的 1月产仔,每年 1
胎,每胎 1~ 2仔。产于长江以南各省。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熊
别名狗熊、黑瞎子、狗驼子,属于熊科,学名为 Selenarctos thibetanus。
黑熊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大型兽类。体长 150~ 170厘米,体重 150千克左右。体毛黑亮而长
,下颏白色,胸部有一块,V”字形白斑。头圆、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垫
厚实,前后足具 5趾,爪尖锐不能伸缩。
栖息于山地森林,主要在白天活动,善爬树、游泳;能直立行走。视觉差,嗅觉、听觉灵
敏。食性较杂,以植物叶、芽、果实、种子为食,有时也吃昆虫、鸟卵和小型兽类。北方
的黑熊有冬眠习性,整个冬季蛰伏洞中,不吃不动,处于半睡眠状态,至翌年 3~ 4月份出
洞活动。夏季交配,怀孕期 7个月,每胎 1~ 3仔。
产于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大部分省区。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棕熊
别名马熊、人熊、灰熊,属于熊科,学名为 Ursus arctos。
大型食肉目动物,体长 180~ 200厘米,体重达 200千克。外形与黑熊相似,但毛色不同,
多为棕
褐色或棕黄色;老年熊呈银灰色;幼年为棕黑色,颈部有一白色领环;胸毛长达 10厘米。
脚掌裸露,具厚实的足垫,但前足腕垫不如黑熊的宽大,与掌垫分开。
棕熊属环北极分布的喜寒冷动物,主要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在高山草甸也能生活。多
在白天活动,行走缓慢;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平时单独行动。东北林区的棕熊有冬眠习
性,但受惊扰会醒来不再入眠。食性较杂,动物性食物比重较大,喜吃蜜、蚂蚁、蚁卵,
或挖洞捕食鼠兔、旱獭等。夏季发情交配,怀孕期 7~ 8个月,在冬眠期间产仔,每胎 1~ 4
仔。春季雌熊常带小熊在林中玩耍。
产于东北、西北、西南。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熊猫
小熊猫
属于兽纲食肉目浣熊科小熊猫属。
外型肥壮似家猫,成体体重可达 8公斤。体毛红褐色;四肢
粗短,毛黑褐色;尾长而粗并杂有环纹。多三五成群活动,
早晚出外觅食。喜食冷箭竹、大箭竹,亦觅食树叶、果实及
小动物。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石貂
黄喉貂
水獭所有种
水獭
属于鼬科,学名为 Lutra lutra。
水獭体长 60~ 80厘米,体重可达 5千克。体型细长,呈流线型。头部宽而略扁,吻短,下
颏中央有数根短而硬的须。眼略突出,耳短小而圆,鼻孔、耳道有防水灌入的瓣膜。四肢
短,趾间具蹼,尾长而粗大。体毛短而密,呈棕黑色或咖啡色,具丝绢光泽;腹部毛色灰
褐。栖息于林木茂盛的河、溪、湖沼及岸边,营半水栖生活。在水边的灌丛、树根下、石
缝或杂草丛中筑洞,洞浅,有数个出口。多在夜间活动,善游泳。嗅觉发达,动作迅速。
主要捕食鱼、蛙、蟹、水鸟和鼠类。每年繁殖 1~ 2胎,在夏季或秋季产仔,每胎 1~ 3仔。
水獭皮板厚而绒密,柔软华丽,毛皮珍贵,因而遭到无节制的捕猎,加之开发建设使水域
污染,数量已很稀少,亟需加强保护。
除干旱地区外多数省(区)都有分布。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爪水獭
斑林狸
别名斑灵狸、虎灵描、彪,属于灵猫科,学名为 Prionodon pardicolor。
体型较小,体长 37~ 38厘米,体重 400~ 600克。面部狭长,吻鼻部前突。全身被黄褐色柔
软而致密的短毛;背部较暗,由颈至肩有两条黑纹;背和体侧有许多棕黑色大毛斑。尾长
接近体长,呈圆柱状,有 9~ 11个黑色尾环。趾垫发达,爪能伸缩。
斑林狸为典型喜湿热的林栖兽类,多于夜间在林缘、灌木和高草丛下单独活动。善爬树,
在地面、树上均可捕食。食物为鼠类、鸟、蛙和昆虫,有时也到村寨盗食家禽。每年 4~ 5
月份产仔。目前数量已十分稀少。
水獭皮板厚而绒密,柔软华丽,毛皮珍贵,因而遭到无节制的捕猎,加之开发建设使水域
污染,数量已很稀少,亟需加强保护。
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灵猫
小灵猫
别名七节狸、笔猫、乌脚狸、香猫,属于灵猫
科,学名为 Viverricula indica。
小灵猫外形与大灵猫相似而较小,体重 2~ 4千
克,体长 46~ 61厘米,比家猫略大,吻部尖,
额部狭窄,四肢细短,会阴部也有囊状香腺,
雄性的较大。肛门腺体比大灵猫还发达,可喷
射臭液御敌。全身以棕黄色为主,唇白色,眼
下、耳后棕黑色,背部有五条连续或间断的黑
褐色纵纹,具不规则斑点,腹部棕灰。四脚乌
黑,故又称“乌脚狸”。尾部有 7~ 9个深褐色
环纹。栖息于多林的山地,比大灵猫更加适应
凉爽的气候。多筑巢于石堆、墓穴、树洞中,
有 2~ 3个出口。以夜行性为主,虽极善攀援,
但多在地面以巢穴为中心活动。喜独居,相遇
时经常相互嘶咬。小灵猫的食性与大灵猫一样
,也很杂。该物种有占区行为,但无固定的排
泄场所。每年多在 5~ 6月份产仔,每胎 4~ 5仔
,2岁达到性成熟。
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及海南、台湾、西藏。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草原斑猫
荒漠猫
丛林猫
猞猁
别名猞猁狲、马猞猁、林 yi4(犭曳 ),属于猫科,
学名为 Felis lynx。
猞猁体型似猫而远大于猫,体重 18~ 32千克,体
长 90~ 130厘米。尾短粗,耳基宽。耳尖具黑色耸
立簇毛,两颊有下垂的长毛,成为有鲜明特征的
猫科动物之一。其冬毛长而密,背部呈红棕色,
中部毛色深;腹部淡呈黄白色;眼周毛色发白,
两颊具有 2~ 3列明显的棕黑色纵纹。全身散有褐
色斑点。
猞猁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较常见
。喜独居,长于攀爬及游泳,耐饥性强,可在一
处静卧几日,不畏严寒,喜欢捕杀狍子等中大型
兽类。晨昏活动频繁,活动范围视食物丰富程度
而定,有占区行为和固定的排泄地点。每年 3~ 4
月份交配,妊娠期 2个月左右,每胎 2~ 4仔。寿命
可达 12~ 15年。
产于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猞猁
兔狲
别名玛瑙、羊猞猁、乌伦,属于猫科,学名为 Felis
manul。
体型与家猫类似,体重 2~ 3千克,身体粗壮而短,
耳短而宽,呈钝圆形,两耳距离较远。全身体毛浓
密细长呈棕黄色,后部有黑色细横纹,四肢毛色较
浅,尾粗圆,具 6~ 8条黑色横纹,尾尖为黑色。头
顶部灰色,具多个黑色斑点,眼内角至吻端为白色
,面颊部具两条细横纹。
兔狲主要生活在荒漠、戈壁及草原地区,林中、丘
陵及山地也有分布,常独居于石缝中、石块下或占
领旱獭的巢穴。夜行性,但晨昏活动频繁。以旱獭
、野禽及鼠类为食。视、听觉较敏锐,避敌时行动
迅速,叫声与家猫相似,但较粗野。每年多在 2月份
交配,4~ 5月份繁殖,每胎 3~ 4仔,有时多达 6仔,
与环境的食物资源
情况大有关系。
主食啮齿类动物,对消灭鼠类,防止传染病,减低
鼠害影响均有重要作用。毛皮厚密贵重。
产于东北、西北及四川。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金猫
别名原猫、红椿豹、芝麻豹、狸豹、乌云豹,属于猫科,学名为 Profelis temmincki。
金猫比云豹略小,体长 80~ 100厘米。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耳朵短小直立;眼大而圆。
四肢粗壮,体强健有力,体毛多变,有几个由毛皮颜色而得的别名:全身乌黑的称“乌云
豹”;体色棕红的称“红椿豹”;而狸豹以暗棕黄色为主;其他色型统称为“芝麻豹”。
金猫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山地森林。属于夜行性动物,白天多在树洞中休息。独居,
善攀援,但多在地面行动。活动区域较固定,随季节变化而垂直迁移。食性较广,小型有
蹄类、鼠类、野禽都是捕食对象。每胎 2仔,多产于树洞中。
目前野外种群数量极小,国家已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产于陕西及长江以南各省区。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渔猫
麝所有种
马麝
别名香獐、马獐、麝,属于鹿科,学名为 Moschus sifanicus。
马麝是体型最大的一种麝。体长 80~ 90厘米,肩高 55厘米,体重 10~ 15千克。鼻端无毛,
黑色。全身呈沙黄淡褐色。成体背面具隐约斑点,颈吻不显,臀与背颜色一致。
栖息在高山草甸、裸岩山地、靠山脊灌丛或草丛等地。善于奔越悬崖峭壁,活动、排便及
栖息地都有固定的路线与场所,有“舍命不舍山”之说。国内有养殖,寿命 12~ 15年。雄
麝分泌的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
产于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和西藏。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林麝
别名香獐、林獐、麝鹿、麝,属于鹿科,学名为 Moschus berezovskii。
林麝是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 70厘米左右,肩高 47厘米,体重 7千克左右。雌雄均
无角;耳长直立,端部稍圆。雄麝上犬齿发达,向后下方弯曲,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
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发达。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体毛粗硬色深,呈橄榄褐色
,并染以橘红色。下颌、喉部、颈下以至前胸间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黄色区。臀部毛色
近黑色,成体不具斑点。有人认为它是原麝的一个亚种。
生活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区。性情胆怯。过独居生活;嗅觉灵敏,行动轻快敏捷。随气
候和饲料的变化垂直迁移。食物多以灌木嫩枝叶为主。发情交配多在 11~ 12月份,在此期
间,雌雄合群,雄性间发生激烈的争偶殴斗。孕期 6个月,每胎 1~ 3仔。国内已有养殖,
雄麝所产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
产于西北、华北以及西南部分省区。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河麂
? 中文名 獐
? 拉丁学名 Hydropotes inermis
? 俗名 河麂,牙獐
? 商品名英文名 Chinese Water
Deer
? CITES公约附录 未列入
? IUCN等级 易危
? 红皮书等级 渐危
? 国家保护等级 二级
?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作为
食物被捕猎
别名獐、牙獐,属于鹿科,学名为 Hydropotes inermis。
河麂外形似麝而稍大,体长 90~ 100厘米,肩高 55厘米,体重约 15千克。雌雄均无角,
雄性撩牙发达,尾短被短毛、四肢较宽。冬毛粗而厚密,枯草黄色;夏毛细而较短,
光润而微带红棕色;腹毛略呈淡黄色;全身无斑纹。初生仔鹿暗褐色,有浅棕色斑点
,随胎毛更换而逐渐消失。
冬季栖息于浅山丘陵地带,夏季迁至多苇草的湿地。性情温和,感觉灵敏,善于潜伏
在草丛中,会游水,独居或成对活动,以各种青草、树皮、树叶为食。发情交配多集
中在冬季,孕期 6个月左右,每胎 1~ 3仔,多者 6仔。河麂是鹿科动物中繁殖力高、生
长速度快的种类,很有驯养前途,国内已有少量养殖。
产于江苏、浙江、湖北和湖南。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河麂
马鹿(包括白臀鹿)
别名赤鹿、八叉鹿、白臀鹿,属于鹿科,学名
为 Cervus elaphus。
大型鹿类,体长 180厘米左右,肩高 110~ 130
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 200千克,雌性约 150千
克。雄性有角,一般分为 6叉,最多 8个叉,茸
角的第二叉紧靠于眉叉。夏毛短,通体呈赤褐
色;冬毛灰棕色。马鹿川西亚种,背纹黑色,
臀部有大面积的黄白色斑,几盖整个臀部,与
马鹿其他亚种不同,故亦称“白臀鹿”。
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欢群居。夏季
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
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
和果实等为食,喜欢舔食盐碱。 9~ 10月份发
情交配,孕期 8个多月,每胎 1仔。鹿茸产量很
高,是名贵中药材,鹿胎、鹿鞭、鹿尾和鹿筋
也是名贵的滋补品。马鹿在我国广为养殖。
产于东北、西北和四川、西藏等地。属于国家
二级保护动物。
马鹿
水鹿
别名水鹿,属于鹿科,学名为 Cervus unicolor。
躯体粗壮,体长 140~ 260厘米,肩高 120~ 140厘米,体重 100~ 200千克。角的主干只一次
分叉,全角共三叉。从额至尾沿背脊有一条宽窄不等的深棕色背纹,臀周毛呈锈棕色,颈
具深褐色鬃毛,体侧栗棕色,尾毛黑色。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林区、草原以及高原地区。
常集小群活动,夜行性,白天隐于林间休息,黄昏开始活动,喜欢在水边觅食,也常到水
中浸泡,善游泳,所以叫“水鹿”。感觉灵敏,性机警,善奔跑。以草、树叶、嫩枝、果
实等为食。繁殖季节不固定,孕期约 8个月,每胎 1仔,幼仔身上有白斑。
产于中南和西南地区。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驼鹿
别名堪达犴、犴,属于鹿科,学名为 Alces alces。
驼鹿是鹿科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体长 210~ 230厘米,肩高 177厘米,成年雄鹿体重 200~
300千克。驼鹿的头又长又大,但眼睛较小,成年雄鹿的角多呈掌状分支。喉下皆生有一
颔囊,雄性颔囊通常较雌性发达。鼻部隆厚,上唇肥大,肩峰高出,体形似驼,故而得名
。
为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动物,主要栖息于原始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从不远离森林。单
独或小群生活,多在早晚活动。性喜水,尤其在炎热时,常在水中逗留,擅长游泳。以水
边的青草及多汁的树叶为食,喜欢到盐碱地舔食碱土。驼鹿通常是一雄一雌制,9~ 10月
份发情交配。孕期 8个多月,每胎 1~ 2仔。
产于内蒙古、黑龙江及新疆。我国是其分布南缘,数量稀少,有重要研究价值。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黄羊
? 中文名 黄羊
? 拉丁学名 Procapra gutturosa
? 俗名 蒙古瞪羚,蒙古原羚
? 商品名英文名 Mongolian
gazelle
? CITES公约附录 未列入
? IUCN等级 未列入
? 红皮书等级 渐危
? 国家保护等级 二级
? 濒危原因 作为食物被捕猎,
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因为
贸易被捕猎,天敌动物,栖
息地破坏
? 保护措施 限制捕猎
藏原羚
别名原羚、西藏黄羊、小羚羊,属于牛科,学名为 Procapra picticaudata。
体长小于 100厘米,尾长 6~ 10厘米,体重不超过 20千克。雄性具角,向后弯曲呈镰刀状。
耳狭而尖短,臀斑甚大,尾短,四肢纤细,蹄狭窄。背为红棕色,臀斑和腹部为白色。
典型的高原动物,栖息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喜欢在水源充足、坡度不大的宽谷地区
活动。过群居游荡的生活,一般 2~ 6只或 10余头结成小群,冬季集群数量增加,有时甚至
出现百头以上的大群。性机警,听觉和视觉发达,发现敌情,疾驰如飞。食物以禾本科和
莎草科植物为主。每年繁殖一次,12月至翌年 1月发情交配。孕期 6个月左右,每胎 1仔,
有时产 2仔,羚羊仔产后 3天
就可以跟着羊群奔跑。
产于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鹅喉羚
别名长尾黄羊,属于牛科,学名为 Gazella subgutturosa。
鹅喉羚体型似黄羊较小,体长 100厘米左右,尾长 12~ 14厘米。
雄羚在发情期喉部特别肥大,状似鹅喉,故得此名。雄羚角较
长,微向后弯角尖朝内,雌羚的角较短。体毛沙灰色,吻鼻部由上唇到眼色浅呈白色,腹
部、臀部白色,尾黑褐色。
鹅喉羚属于典型的荒漠、半荒漠动物,栖息于海拔 2000~ 3000米的高原开阔地带,常 4~
10只集成小群活动。耐旱胜强,以冰草、野葱、针茅等草类为食。冬季交配,夏季产仔,
每胎 1~ 2只。产于西北及内蒙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鬣羚
别名苏门羚、明鬃羊、山驴子,属于牛
科,学名为 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外形似羊,略比斑羚大,体重 60~ 90千
克。雌雄均具短而光滑的黑角。耳似驴
耳,狭长而尖。自角基至颈背有长十几
厘米的灰白色鬣毛,甚为明显。尾巴较
短,四肢短粗,适于在山崖乱石间奔跑
跳跃。全身被毛稀疏而粗硬,通体略呈
黑褐色,但上下唇及耳内污白色。
生活于高山岩崖或森林峭壁。单独或成
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行动
敏捷,在乱石间奔跑很迅速。取食草、
嫩枝和树叶,喜食菌类。秋季发情交配
,孕期 7~ 8个月,每胎 1仔,有时产二
仔。
产于西北、西南、华东、华南和华中地
区。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斑羚
别名青羊、山羊,属于牛科,学名为
Naemorhedus goral。
体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 110~
130厘米,肩高 70厘米左右,体重 40~
50千克。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长 15
~ 20厘米。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
健。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
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
斑。
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
。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
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和听觉也很敏
锐。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
等为食。秋未冬初发情交配。孕
期 6个月左右,每胎 1仔,有时产 2仔。
产于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斑羚
豺
别名豺狗、红狼,属于犬科,学名为 Cuon alpinus。
外形与狗、狼相近,体型比狼小,体长 100厘米左右,体重 10余千克。体毛红棕色或灰棕
色,杂有少量具黑褐色毛尖的针毛,腹色较浅。四肢较短。耳短,端部圆钝。尾较长。额
部隆起,鼻长,吻部短而宽。全身被毛较短,尾毛略长,尾型粗大,尾端黑色。
豺为典型的山地动物,栖息于山地草原、亚高山草甸及山地疏林中。多结群营游猎生活,
性警觉,嗅觉很发达,晨昏活动最频繁。十分凶残,喜追逐,发现猎物后聚集在一起进行
围猎,主要捕食狍、麝、羊类等中型有蹄动物。秋季交配,冬季产仔,怀孕期约 60天,每
胎 3~ 4仔。
除台湾、海南外广泛分市。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岩羊
别名石羊、蓝羊,属于牛科,学名为 Pseudois nayaur。
体长 110~ 120厘米,肩高 60~ 80厘米,体重 45千克左右。公羊角特别粗大,长约 60厘米;
母羊角很短,长约 13厘米。通体青灰色,有一条深暗色背中线。上下唇、耳内侧、颌以及
脸侧面灰白色。腹部、臀部以及尾部和四肢内侧部呈白色,尾巴尖黑色。母羊毛色较浅。
为典型的裸岩区栖息动物,生活在海拔 3100~ 6000米的高山裸岩和草甸地带,结群生活,
有负责放哨的个体在群外站岗,一有动静,它就发出警报,全群即迅速逃上峭壁。善攀登
跳跃,从野外捕获养殖的成年公羊可以跳到 3米多高的围墙上,以草类、树叶、嫩枝等作
为食物。冬季发情交配。孕期约 6个月,每胎 1仔。
产于西南、西北及内蒙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盘羊
别名大头羊、大角羊,属于牛科,学名为 Ovis ammon。
羊躯体粗壮,体长 150~ 180厘米,肩高 50~ 70厘米,体重 110千克左右。雄性角特别大,
呈螺旋状扭曲一圈多,角外侧有明显而狭窄的环棱,角基粗,周长约 46厘米,角最长可达
133厘米。雌性角短而细,弯曲度也不大,角长不超过 50厘米。头大颈粗,尾短小。四肢
粗短,蹄的前面特别陡直,适于攀爬于岩石间。通体呈灰棕色,耳内白色,臀部具白斑。
栖息于海拔 3000~ 6000米的高山裸岩地带,经常出没于半开阔的峡谷和山麓间,很少在雪
线以下活动。通常集成小群,有时集合成较大的群体,主要在晨昏活动,冬季也常常在白
天觅食。食物包括草、树叶和嫩枝。盘羊善于爬山,比较耐寒。在秋未和初冬发情交配,
孕期约 6个月,每胎 1~ 2仔。盘羊角为世界狩猎爱好者收藏的珍品。
产于新疆、青海、甘肃、西藏、四川、内蒙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海南兔
属于兔科,学名为 Lepus hainanus。
海南兔是我国野兔中体型最小、毛色最艳丽的一种,体长不到 40厘米,体重 1,5千克。其
外部形态特征与草兔大体相似,尾毛上黑下自;颏、腹和四肢后面的毛均为白色;耳壳有
明显的白色边缘,脚掌具暗棕色毛。
生活于海南岛西部丘陵坡地上的旱生性草原中,喜藏于灌丛和芭茅丛。在地势较平坦、气
候较凉爽、草木丛生地段较多。以夜间活动为主,晨昏最为频繁。
产于海南西部。海南兔为当地有产业价值的毛皮兽,由于滨海地区大面积垦殖,栖息环境
缩小,数量锐减。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雪兔
别名白兔、变色兔,属于兔科,学名为 Lepus timidus。
雪免躯体略大于草兔。体长 45~ 62厘米,长短于后足长,尾长短于耳长。毛色冬夏差异很
大。冬毛长而密,体侧与腹部毛最长,通体白色,仅耳尖和眼周黑褐色。夏毛较短,背部
黄褐色,额部黄褐色比背部更显著,眼周白色圈狭窄,腹部白色。
栖息于寒温带针叶林和苔原地区。行动机警,听觉和嗅觉发达。白天隐藏于洞穴中,夜间
出来觅食。一般活动范围比较固定,雌雄免成对活动。降雪时,常做成深达 1米以上的洞
穴,雪地上形成纵横交错的跑道。食物包括各种草类、树叶、嫩枝及树皮等。每年产仔 2
~ 3窝,孕期约 50天,每胎一般 3~ 5仔。初生的幼兔能睁眼,可以活动,全身被毛。冬毛
柔软、绒厚且质量好,可以人工驯养利用。
产于黑龙江、内蒙古及新疆北部。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塔里木兔
属于兔科,学名为 Lepus yarkandensis。
体型较小,体长 35~ 43厘米,尾长 5~ 10厘米,体重不到二千克。由于长期适应干旱自然
环境,
其形态高度特化:毛色浅淡,背部沙黄褐色,尾部无黑毛,整体毛色与栖息环境非常接近;听觉器官非常发达,耳长达 10厘米,超过其他兔类。利用长耳壳可接收到较远距离的微
弱音响,及时发现并逃脱天敌。
栖息于盆地中各种不同的荒漠环境和绿洲,白天活动,晚间常在灌木丛下挖浅窟藏身。以
灌木的树皮和细枝为食,也取食芦苇嫩茎。每年于 5月和 8月份繁殖两次,每窝产仔 2~ 5只
。
产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塔里木兔为新疆南部平原区的主要狩猎动物,在农区对农作物
有一定危害,近几年数量明显减少。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巨松鼠 Ratufa bicolor
【中文名称】:巨松鼠
【俗名】:树狗,黑狸,藤狸,黑果狸,黑大松鼠,马来亚大松鼠
【英文名】,Giant Squirrel
【商品名】: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未列入
【特有种】,【濒危等级】:渐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附录 II
【生态环境】:热带、亚热带森林
【海拔上限】,【海拔下限】:
【致危因素】: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种内生物学特点
【保护措施】:
【国内分布】:云南,西藏,广西,海南
鳍足目所有种
海狗
北海狮
髯海豹
鲸目除一类外其它鲸类
驼背鲸
江豚
别名江猪、海猪,属于鼠海豚科,学名为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江豚形似海豚而小,体长 150厘米左右,体重 100~ 200千克。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头部
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较短阔。无背鳍,背的后半部至尾鳍有较明显的隆起鳍,
高约 3~ 4厘米。鳍肢较宽大,未端尖,长约为体长的六分之一。尾鳍亦较大,两尾叶水平
宽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
江豚多聚集在咸淡水交汇的水域内,也可溯游至长江中游,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喜单独
活动,有时也结成 2~ 3只的小群。江豚一般在春季繁殖,分娩持续时间较长,4~ 5月份为
产仔盛期,初生仔豚长约 70厘米,每胎 1仔。江豚食性较广,以鱼类为主,也取食非鱼类
,如虾类和头足类动物。
产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入海口及长江中下游。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一级保护 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
地龟
三线闭壳龟
云南闭壳龟
凹甲陆龟
绿海龟
綠海龟( Green sea turtle)
? 別名,海龜 分類地位,爬行綱、龜鱉目、海龜科 學名,Chelonia mydas 分佈範圍:
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海域等 數量,不詳,但已較從前銳減。 形態特徵,體長
80— 150厘米(約計程車身的一半);體重 70— 200千克(約 14— 40大包食米)
攻擊指數,40 防禦指數,90 耐寒指數,75 感官能力:視覺 85;嗅覺 60;聽覺 80
特殊技:四肢為鰭狀的橈足,可以像船槳一樣在水中靈活地游泳。
? 識認方法,頭暗褐色,略呈三角形,頰黃色,嘴黃白色,眼大,前額上有一對額鱗。
背腹扁平,腹甲黃色,背甲暗綠色,盾片鑲嵌排列,有由中央向四周放射的斑紋。
生態習性,住:海洋。主要在沿岸近海的上層活動,有洄游習性。行:晝夜活動。在
海水中游泳十分快捷,但在陸地上爬行緩慢。休息:海面上或海水中。食:雜食性。
包括海草、海藻,以及魚、蝦、甲殼類、軟體動物等。性格:性情溫和。
繁殖:在海岸、海島的周圍水域中或陸地上交配,雌性多於晚上在便於爬行和挖掘的
海岸登陸,直至高潮線以上的灌木林邊緣,用後肢挖掘洞產卵。每次產卵數十枚到百
餘枚,用後肢將沙土蓋在卵上,再爬回海中。借助太陽熱量孵化,在 28— 34℃ 的溫度
下,約要 40— 70天時間孵出。成長:剛孵出的幼體是黑色的,甲殼、四肢邊緣為白色。
牠們鑽出沙土後,立刻迅速爬到大海中,到處遊蕩、覓食,7— 8年達到性成熟。
壽命,100年以上
? 保護級別,國家 II級保護動物
? 瀕危原因,1、亂捕濫獵,挖巢取卵,供人類食用和藥用。 2、產卵場所受到人類破壞
和干擾,如垃圾、海灘附近的燈光等,使雌海龜放棄上岸產卵或使幼體迷失方向。
3、被漁船的螺旋槳或魚網所傷。
玳瑁
别名十三鳞、瑇瑁、文甲,属于海龟科,学名为 Eretmochelys imbricata。
大型海龟,体长大者可达 100厘米,体重 50千克左右,背甲共有 13块,作覆瓦状排列。缘
甲的边缘有锯齿状突起,尾短,前后肢各具 2爪。头、尾和四肢均可缩入壳内。背甲和头
顶鳞片为红棕色和黑色相间。背甲平滑而有光泽。颈及四肢背面为灰黑色,腹面几为白色
。生活于暖水性海洋,每年夏季繁殖,在沙滩上挖坑,白昼产卵,每次产卵 120~ 130枚。
依靠自然界的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 49~ 60天。性情凶猛,以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
海藻为食。
玳瑁的背甲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汉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
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我国在广东省建立的惠东港口自然保护区就是以保护玳瑁、
绿海龟等海龟为主。产于台湾、广东及海南沿海。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太平洋丽龟
棱皮龟( Leatherback)
? 別名,革龜 分類地位,爬行綱、龜鱉目、棱皮龜科 學名,Dermochelys coriacea 分
佈範圍,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海域等 數量,不詳,但已較從前銳減。 形
態特徵,體長 200— 230厘米(約計程車身的三分之二);體重 100— 200千克(約 20— 40
大包食米) 攻擊指數,45 防禦指數,90 耐寒指數,70
感官能力:視覺 85;嗅覺 60;聽覺 80
特殊技:四肢為鰭狀的橈足,可以像船槳一樣在水中靈活地游泳。
? 識認方法,頭部、四肢和軀體均覆以平滑的革質皮膚,沒有角質盾片,背甲的骨質殼
由數百個大小不整齊的多邊形小骨板鑲嵌而成,其中最大的骨板上有 7條規則的縱行棱
起。身體的背面為黑色,腹面為灰白色。
生態習性,住: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中的遠洋地帶。棲息於海水的中上層,偶爾也見於
近海和港灣地帶。行:晝夜活動。在海水中游泳十分快捷,但在陸地上爬行緩慢。
休息:海面上或海水中。食:雜食性。主要吃魚、蝦、蟹、烏賊、螺、蛤、海星、海
參、海蟄、水母等,也吃海藻等。性格:性情溫和。繁殖:每年 5— 6月間產卵,每次
產卵 90— 150枚,繁殖期間可多次產卵。雌性在晚間從海洋中爬到海灘上產卵,在沙灘
上挖坑,產卵後用沙覆蓋,靠自然溫度將卵孵化。成長:剛孵出的幼體鑽出沙土後,
立刻爬到大海中去生活。壽命:不詳
? 保護級別,國家 II級保護動物
? 瀕危原因,1、亂捕濫獵,挖巢取卵,供人類食用或工業用等。 2、將人類丟棄的膠袋
當作水母誤食而致命。
棱皮龟
山瑞
别名山瑞鳖、团鱼、瑞鱼,属于鳖科,学名为 Palea steindachneri。
背甲长 7~ 16厘米,宽 6~ 14厘米。一般形态与鳖极为相似,主要区别于颈基部两侧及背甲
前缘有粗大疣粒。背盘呈椭圆形,背、腹甲骨板不发达,表面覆以柔软的革质皮肤,周边
有较厚的裙边。头部前端突出,形成吻突,前端有鼻孔,眼小而瞳孔圆。颈长。肢扁平,
均具五指、趾,内侧 3趾具爪,指、趾间蹼发达。仅头、颈可缩入壳内。
生活于山地的河流和池塘中,以水栖小动物为食。食用价值较高,甲也可入药。现在数量
已很稀少,与普通鳖极易混淆,误捕误杀较严重。现已有饲养。
产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壁虎
别名蛤蚧、多格、蛤蟹,属于壁虎科,学名为 Gekko gekko。
壁虎科中最大的一种,全长 30厘米左右,头体长与尾长相近。头宽大,略呈三角形。吻圆
,眼睑明显。身体背面灰褐色,密布细小鳞片,细鳞间散有褐色至橘红色的粗大瘰 (luo3)
粒,排列成纵行。腹面鳞片较大,略成六角形。四肢的指、趾宽大扁平,具吸盘;除第一
趾外,均具小爪。腹面白色,有粉红色斑纹。尾部形成灰白色和粉红色相间的环纹。
栖息于山间岩石上或树洞内,亦见于住宅房屋内。夜行性动物,以昆虫、蜥蜴和小鸟为食
。 6~ 7月份产卵二枚于岩壁上,卵白色,略近球形,孵化期约 3个月。由于晒干的大壁虎
可以入药(称为“蛤蚧”),而遭到人们大量捕杀。目前野生资源要加以保护。
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鲵
别名娃娃鱼,属于隐鳃鲵科,学名为 Andrias davidianus。
大鲵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长可超过 1米。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
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
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
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每年 7~ 8月
间产卵,每尾产卵 300枚以上,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 3周后孵化。
产于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大鲵为我国特有物种,因其叫声也似婴儿啼哭,故俗
称“娃娃鱼”。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
值。由于肉味鲜美,被视为珍品,遭到捕杀,资源已受到严重的破坏,需加强保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细痣疣螈
别名疣螈、黑痣疣螈,属于蝾螈科,学名为 Tylototriton asperrimus。
体长 11~ 15厘米。雌螈一般大于雄螈,头部扁平,吻端平切,外鼻孔位于近吻端。除唇缘
、指、趾及尾外,全身布满瘰 (luo3)粒与疣粒;头侧棱脊显著,背中线棱脊明显。体侧自
肩部向后至尾基部各有一列整齐的瘰粒。前后肢几乎等长,指扁平,未端钝圆。体色除尾
部腹缘及四指为橘红色外,其余皆为黑色。
生活于海拔 650~ 2500米山区溪流的塘边,多在夜间捕食。平时生活在陆地上,夏季繁殖
期进入水池中。
产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甘肃。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镇海疣螈
? 名稱:鎮海疣螈( Zhenghai newt) 別名,鎮海棘螈 分類地位,兩棲綱、有尾目、蠑
螈科 學名,Echinotriton chinhaiensis 分佈範圍,浙江鎮海 數量,不詳,但已較從前
銳減。 形態特徵,體長 11— 15厘米(約鉛筆的長);尾長 4— 6厘米(約文具盒的寬);
體重不詳
攻擊指數,15 防禦指數,10 耐寒指數,15
感官能力:視覺 85;嗅覺 60;聽覺 85
特殊技: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陸地上生活。
? 識認方法,頭體寬扁,軀幹扁平,背面較平坦,體側有許多由疣粒堆集並排列成行的
瘰疣,背中央脊棱突出,尾弱而短。皮膚粗糙,滿佈大小不等的疣粒,身體主要為棕
黑色。
生態習性,住:棲息於海拔 100一 200米的丘陵地區。多生活在陰暗潮濕、多腐植質、
土壤較疏鬆的土穴內、石塊下、石縫中、草叢中。行:晚間活動。能在水中游泳,也
能在水域附近的陸地上爬行。休息:水塘、山坡植物根部或土穴內。食:肉食性。主
要吃蚯蚓、蝸牛、小型螺類、馬陸、蜈蚣、步行蟲等。性格:溫順。繁殖,4月開始進
入產卵場所。卵群大多產在離水 20一 100厘米的斜坡地上的雜草叢中,有的直接產在濕
潤的泥土、腐爛的樹葉或石塊的縫隙處,被雜草或樹葉遮蓋。卵堆集成群,有外層膠
膜。每次產卵約 72一 94枚,大約 20天左右,胚胎從膠膜內孵出。
成長:剛孵出的幼體的身體背面及尾部密佈細麻斑。孵化出膜的幼體側臥在膠質物中
或潮濕的地面上。由於幼體體尾的擺動,具有一定的彈動能力,同時借助雨水的沖刷,
逐漸地從斜坡上方移到下面的水域中,開始在水中生活。幼體多吃藻類、腐植物和小
型水生動物。經過約 90天的水中生活,於 8月上旬左右大部分完成變態,開始陸棲生活。
從卵產出至幼體完成變態,約共需 110天。
壽命:不詳 保護級別,國家 II級保護動物 瀕危原因,1、人類活動範圍劇增,使其棲地
喪失。 2、分佈區過於狹窄。
贵州疣螈
? 名稱:貴州疣螈( Guizhou newt) 別名,苗婆蛇 分類地位,兩棲綱、有尾目、
蠑螈科 學名,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 分佈範圍,雲南東北部、貴州西部
數量,罕見 形態特徵,體長 16— 21厘米(約 B5複印紙的寬);尾長 6— 9厘米
(約文具盒的寬);體重不詳
攻擊指數,15 防禦指數,10 耐寒指數,15
感官能力:視覺 85;嗅覺 60;聽覺 85
特殊技: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陸地生活。
? 識認方法,頭部扁平,皮膚粗糙,頭背、體軀及尾部有各種大小不一的疣粒。
背脊棱及體側疣粒為紅色,體側還具有連續的紅色縱線。腹面較光滑,身體
主要為黑褐色。
生態習性,住:棲息於海拔 1500一 2400米左右的山區小溪緩流、小水塘中。
行:晚間活動。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水域附近的陸地上爬行。休息:隱蔽
在陰暗潮濕的上洞、石穴、雜草和苔蘚、樹根下。食:肉食性。以昆蟲、蛞
蝓、小螺、蚌、蝌蚪等為食。性格:溫順。繁殖,4一 7月為繁殖季節。雄性
和雌性進入山區各種淺水中交配產卵,每次產卵數目為 50— 100粒,孵化期約
22天。成長,8— 11月完成完全變態。身體背面有小疣粒,外鰓萎縮,僅留鰓 。
壽命:不詳
? 保護級別,國家 II級保護動物
? 瀕危原因,1、人類活動範圍劇增,以及環境污染等,使其棲地喪失。
2、人為捕捉,使其數量銳減。
大凉疣螈
虎纹蛙
属于蛙科,学名为 Rana tigrina。
体长可达 10厘米,皮肤粗糙,布满大小疣粒。背面黄绿棕色,有不规则斑纹。腹面白色,
前后肢有横斑。趾端尖圆,趾间具全蹼。前肢粗壮,指垫发达,呈灰色。雄蛙具外声囊一
对。
生活在近山的旷野、水田和池塘中。捕食昆虫、蚯蚓、蜘蛛和其他小型蛙类。
产于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細痣疣螈( Granular newt)
? 別名,細痣棘螈、山臘狗 分類地位,兩棲綱、有尾目、蠑螈科 學名:
Echinotriton asperrimus分佈範圍,廣西、貴州、湖南、安徽 數量,不詳,但已
較從前銳減。 形態特徵,體長 12— 14厘米(約鉛筆的長);尾長 5— 7厘米
(約文具盒的寬);體重不詳
攻擊指數,15 防禦指數,10 耐寒指數,15
感官能力:視覺 85;嗅覺 60;聽覺 85
特殊技: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陸地上生活。
? 識認方法,頭部扁平,四肢較細長,尾側扁。皮膚粗糙,有大的疣粒。身體
背面為黑褐色,腹面為青石板色,指、趾及尾下緣等為桔紅色。
生態習性,住:棲息於海拔 500一 1500米的山間密林地帶,生活於靜水塘及
其附近潮濕的腐葉中或樹根下的土洞內。行:晚間活動。能在水中游泳,也
能在水域附近的陸地上爬行。休息:水塘、山坡植物根部或土穴內。食:肉
食性。以昆蟲、蛞蝓、蚯蚓及其他小動物等為食。性格:溫順
繁殖:產卵環境林木繁茂,陰暗潮濕,卵產在塘邊坡地上的腐爛落葉中,或
被落葉所遮蓋。一顆顆晶亮成堆的或分散的卵粒,緊貼在潮濕的泥土上或葉
片間,每堆約 30一 52枚左右,有的連續排列。成長:幼體逐漸發育具成體特
徵,頭部扁平,有疣粒,尚有殘留的外鰓,體側有兩縱行小紅點。
壽命:不詳 保護級別,國家 II級保護動物 瀕危原因,1、人類活動範圍劇增,
以及環境污染等,使其棲地喪失。 2、人為捕捉,使其數量銳減。
細瘰疣螈
? 名稱:紅瘰疣螈( Burmese newt) 別名,細瘰疣螈、棕黑疣螈 分類地位,兩棲綱、
有尾目、蠑螈科 學名,Tylototriton verrucosus 分佈範圍,雲南西部和西南部 數量:
罕見 形態特徵,體長 14— 17厘米(約鉛筆的長);尾長 6— 8厘米(約文具盒的寬)
體重不詳
攻擊指數,15 防禦指數,10 耐寒指數,15。感官能力:視覺 85;嗅覺 60;聽覺 85
特殊技: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陸地上生活。
? 識認方法,頭部平扁,軀幹圓,尾部側扁,口大。皮膚粗糙,全身滿佈疣粒,腹面
較光滑。背面棕黑色,頭部、四肢、尾部及瘰粒部位均為棕紅色,腹面棕黑色。
生態習性,住:棲息於海拔 1000— 2400米的山林及稻田附近。行:晚間活動。能在水
中游泳,也能在水域附近的陸地上爬行。休息:水塘、山坡植物根部或土穴內。食:
肉食性。主要吃昆蟲、蛞蝓、蚯蚓及其他小動物。性格:溫順。繁殖,5一 6月為繁
殖季節。雄性和雌性進入靜水塘或稻田內交配產卵,卵單粒或連成單行,分散黏附
在水塘岸邊草間或石上,有的連成一串或成片。成長:剛孵出時的幼體有外鰓,眼
後下方有一個平衡枝。尾的背鰭褶發達,始自背的中部。壽命:不詳
? 保護級別,國家 II級保護動物
? 瀕危原因,1、人類活動範圍劇增,使其棲地喪失。 2、人為捕捉,使其數量銳減。
? 紅瘰疣螈
紅瘰疣螈
胭脂鱼 (Myxocyprinus asiaticus)
生境,生活在湖泊、河流中,幼体与成体,形态各异,生境及生物学习性不尽相同,幼
鱼喜集群于水流较缓的砾石间,多活动于水体上层,亚成体则在中下层,成体喜在江河的
敞水区,其行动迅速敏捷。
捕食与食物,主食无脊椎动物和昆虫幼虫,也吃水底的有机物质,还常在水底砾石上吸食
附着的硅藻及植物碎片。
识别特征与习性,体高而侧扁,呈斜方形,头尖而短小,口小,唇肥厚向外翻呈吸盘状,
背鳍高而长,成鱼体侧中轴有 1条胭脂红色的宽纵纹,雄鱼的颜色鲜艳,雌鱼颜色暗淡。
此鱼一般在水质清新,含氧量高,水位及水温较稳定的急流浅滩中繁殖,3-4月产卵。卵
浅黄色,粘性,粘附在水底砾石或水藻上,在 16-18℃ 。的适宜水温下 7-8天可孵出幼鱼。
胭脂鱼具有体型大,生长快,肉厚,味美等特点。该鱼性情温顺,生命力强,食性广泛是
养殖业中的理想对象,幼体是很好的观赏鱼。
分类,鱼纲、鲤形目、胭脂鱼科。
分布,长江、金沙江等地。
保护,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胭脂鱼( Myxocyprinus asiaticus) 属鲤形目,亚口鱼科,胭脂鱼属。俗称:火烧鳊、黄排、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血排、
粉排。英文名,Chinese sucker 。
濒危等级:易危。中国国家 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
体侧扁,背部在背鳍起点处特别隆起。吻钝圆。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厚,富肉质,上唇与吻皮形成一深沟;下唇向外翻出
形成一肉褶,上下唇具有许多细小的乳突。无须。下咽骨呈镰刀状,下咽齿单行,数目很多,排列呈梳妆,末端呈钩状。背鳍无硬刺
,基部很长,延伸至臀鳍基部后上方。臀鳍短,尾柄细长,尾鳍叉形。鳞大,侧线完全。在不同生长阶段,体形变化较大。仔鱼期当
体长为 1.6-2.2厘米时,体形特别细长,体长为体高的 4.7倍;稍长大,在幼鱼期体高增大,体长 12-28厘米时,体长为体高的 2.5倍;成鱼
期体长为 58.4-98.0厘米时,体长约为体高的 3.4倍,此时期体高增长反而减慢。其体色也随个体大小而变化。仔鱼阶段体长 2.7-8.2厘米
,呈深褐色,体侧各有 3条黑色横条纹,背鳍、臀鳍上叶灰白色,下叶下缘灰黑色。成熟个体体侧为淡红、黄褐或暗褐色,从吻端至尾
基有一条胭脂红色的宽纵带,背鳍、尾鳍均呈淡红色。胭脂鱼从仔鱼到成鱼的发育过程,其外部形态及体色的这些变化,过去文献记
载相当混乱。一些学者根据大小不同的标本或另立新种,或记述新亚种,均欠稳妥。实际上我国的胭脂鱼只有一种,其它的种和亚种
名称,均系此种的同物异名。
胭脂鱼的幼、成鱼不仅形态不同,生态习性也不相同。通常需求的生境,鱼苗和幼鱼阶段常喜群集于水流较缓的砾石之间生活,
多在水体上层活动,游动缓慢,半长成的鱼则习惯于栖息在湖泊和江的中下游,水体中下层,活动迟缓,成鱼多生活于江河上游,水
体的中下层,行动矫健。每年 2月中旬(雨水节前后),性腺接近成熟的亲鱼均要上溯到上游,于 3-5月在急流中繁殖。长江的产卵场
在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地。亲鱼产卵后仍在产卵场附近逗留,直到秋后退水时期,才回归到干流深水处越冬。胭脂鱼一般 6龄可达
性成熟,体重约 10公斤左右。胭脂鱼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底泥渣中的有机物质为食,亦吃一些高等植物碎片和藻类。
亚口鱼科大多数属种分布于北美洲,现存约 14属,近 80种。本种是迄今所知的亚口鱼科分布于我国唯一的种。在长江上、中、下
游皆有,但以上游数量为多;福建闽江亦产,目前亦属少见。
胭脂鱼生长较快,1龄鱼体长可达 200毫米左右,成熟个体一般体重可达 15-20公斤,最大个体重可达 30公斤,在长江上游是一种重
要经济鱼类。目前野生状态个体的数量正逐年趋于下降。葛洲坝截流后,长江中下游亲鱼不能上溯至上游的沱江、岷江等大支流中产
卵,宜昌江段的某些产卵场的环境也遭到破坏。虽然坝下江段仍发现有繁殖群体,但因捕捞过度,目前自然存在的野生群体数量下降
趋势仍在继续。
黄唇鱼
? 名稱:黃唇魚( Bahaba croaker) 別名,白花魚 分類地位,魚綱、鱸形
目、石首魚科 學名,Bahaba taipingensis 分佈範圍,東海、南海 數量:
不詳,但已較從前銳減。 形態特徵,體長 100— 150厘米(約小學生的身
高);體重 15— 30千克(約 3— 6大包食米)
攻擊指數,70 防禦指數,70 耐寒指數,55
感官能力:視覺 80;嗅覺 10;聽覺 85
特殊技:體大兇猛,可以捕食其他魚類。
? 識認方法,身體側扁,口位於頭的前端,口裂很斜。體背側灰棕色而略
帶橙黃色,腹側灰白色而稍帶淡黃色。背鰭邊緣黑色,胸鰭有一個黑斑,
腹鰭和臀鰭淺色,尾鰭灰黑色。
生態習性,住:棲息於水深為 50— 60米、溫暖的沿海海域。行:晝夜活動。
善於游泳。休息:在水中。食:肉食性。以蝦、蟹等甲殼動物和小魚等
為食。性格:生性兇猛。繁殖:卵生。成長:幼體一般棲息於河口鹹淡
水區域附近、沿岸淺水區,以及江河下游淡水區等處,主要以蝦類為食。
壽命:不詳、
? 保護級別,國家 II級保護動物。
? 瀕危原因,人類為食用、藥用而過度捕撈。
川陕哲罗鲑
松江鲈鱼
淞江鲈( Trachidermus fasciatus) 属鮋形目,杜父鱼科,淞江鲈属。俗称:四鳃鲈,媳妇鱼(山东),花鼓鱼。英文名,Roughskin
sculpin,Songjiang sculpin 。
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 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
头及体前端平扁,向后逐渐变细而侧扁。头大,口大,端位,稍倾斜。前颌骨能伸缩,上下颌和犁骨上有绒毛状细齿。前鳃盖骨
的后缘有 4个刺,上刺大而尖端向上钩曲;后鳃盖骨上有 1纵棱,鳃孔大。眼小,侧上位,眼眶两缘高凸,形成眼上棱。体无鳞,皮上
有许多小突起或皮褶。背鳍 2个,基部相连;胸鳍大而圆;腹鳍胸位;尾鳍后缘稍圆。体背部黄褐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黑色斑纹
,背部、头部和各鳍上有黑褐色的小斑点。鳃膜上各有两条橙黄色的斜条纹,恰似四片鳃叶外露,故有四鳃鲈之称。
淞江鲈为东亚暖温带沿海的降河洄游鱼类,喜欢在澄清的流水中生活。白天潜伏水底,夜间活动,一般在与海相通的淡水河川区
域生长肥育。长至 1龄即达性成熟,体长可达 120-140毫米,达性成熟的个体于 11-12月直至翌年 1-2月,降河入海在沿海浅水地带产卵,
初期 11-12月雄鱼较多,后期 1-2月雌鱼较多。性腺在游入海水时逐渐成熟。产卵场在牡蛎礁多的潮间带。在贝壳洞内产卵,2-3月为产
卵盛期,洞口多向南,满潮时水温 4-5℃,盐度 3.0% -3.2%。怀卵量为 5100-12800粒。卵粘在穴顶壁上结为块状,由雄鱼守护。繁殖期
不索食,繁殖后沿海索食。到 6月海中的鱼全部返回淡水河湖内索食。孵出的仔鱼长成幼鱼后于 4-5月随潮水又回到淡水河川中生长肥
育。稍大在河湖内昼伏夜出。淞江鲈多以蝦为食,兼食小鱼。
我国从鸭绿江口直至福建九龙江口等邻海淡水江河下游地区均产此鱼,进入内陆水体者以上海市淞江所产为最知名。国外在朝鲜
半岛西及南侧和日本九洲的福冈等地也有记录。
淞江鲈、黄河鲤、松花江的鲑鱼(即大麻哈鱼)和兴凱湖的白鱼(即翘嘴鮊)并称为我国淡水四大名鱼,向来受到诗人雅客的颂
扬,自古就留下了“西风吹上四鳃鲈,雪松酥腻千丝缕”的佳句。隋炀帝曾赞此鱼为“金薤玉鲙,东南佳味”。自东汉至今,淞江鲈
驰名于我国朝野,被视为食中珍品和贡品。实际上,淞江鲈为小型鱼类,最大个体不及 150毫米,仅淞江地区产量较多,渔汎在秋、冬
二季。其个体虽不大,但肉质细嫩鲜嫩,无腥气,口感甚佳,尤以产卵期间更为肥腴。它的肝脏和颊部肉块甚为腴美,因而剖杀后,
内脏洗净后要塞回鱼腹。淞江鲈肉性味甘、温,有健脾益气之功效,主治脾虚泄泻、慢性胃痛、小儿疳积、消化不良、消瘦等症。
淞江鲈曾是我国渤海、黄海及东海沿岸很常见的食用鱼类。近数十年来,工业有毒污水及农药、化肥等对江河口附近的污染严重
,使此鱼难于进入河湖中索食、肥育和生长;其次捕捞过度和筑拦河坝等原因,现在已很少见。
花鳗鲡
花鳗鲡( Anguilla marmorata) 属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俗名:鲈鳗、花鳗、雪鳗、鳝王、乌耳鳗、芦鳗、溪鳗。
英文名,Marbled eel 。
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 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
花鳗鲡体形似鳗鲡,体长,前部粗圆筒状,尾部侧扁。头圆锥形,较背、臀鳍始点间距短。吻平扁。口角超过
眼后缘。下颌稍突出,中央无齿;两颌前端细齿丛状,侧齿成行。唇褶宽厚。鳃孔小。鳞细小,排列呈席纹形鳞群,
鳞群互相垂直交叉,隐埋于皮下。侧线完全,侧线孔明显。奇鳍互连;背鳍低而长,始点距鳃孔较距肛门近。背鳍
始点与臀鳍始点间距大于头长。胸鳍圆形。无腹鳍。脊椎骨 100-110块。体背侧及鳍满布棕褐色斑,体斑间隙及胸鳍
边缘黄色。腹侧白或蓝灰色,背鳍和臀鳍后部边缘黑色。
花鳗鲡为典型降河洄游鱼类之一。生长于河口、沼泽、河溪、湖塘、水库等内。性情凶猛,体壮而有力。白昼
隐伏于洞穴及石隙中,夜间外出活动,捕食鱼、虾、蟹、蛙及其它小动物,也食落入水中的大动物尸体。能到水外
湿草地和雨后的竹林及灌木丛内觅食。其觅食区在菲律宾可达海拔 1523.9米的山溪。在中国能达浙江天台山、北雁
荡山、南雁荡山,福建韩江上游的长汀和海南岛昌江姜园等山溪。在河湖内性腺不发育;于成年时冬季降河洄游到
江河口附近性腺才开始发育,而后入深海进行繁殖。在中国福建九龙江,每年 3-7月在河溪中营穴居生活。当 10-11
月刮西北风时节,即开始往河口移动,入海繁殖。花鳗鲡的产卵场约位于菲律宾南、斯里兰卡东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之间的深海沟中。生殖后亲鱼死亡,卵在海流中孵化,初孵出仔鱼为白色薄软的叶状体,叶状体被海流带到陆地沿
岸后发生变态,变成短的圆线条状的幼鳗,亦称线鳗,进入淡水河湖内索食生长。在台湾省台东的大武河口,中秋
节前可见到长约 70毫米的花鳗苗。福建省九龙江在 3-4月间鳗苗进入河口。
花鳗鲡分布于我国长江下游及以南的钱塘江、灵江、瓯江、闽江、九龙江、台湾到广东、海南岛及广西等江河;
国外北达朝鲜南部及日本纪州,西达东非,东达南太平洋的马贵斯群岛,南达澳大利亚南部。
花鳗鲡最大个体达 2.3米以上,重 40-50公斤,广东称作鳝王。在福建九龙江 4-5月及 9-10月为盛渔期,一般长
700-800毫米,重约 5公斤。花鳗鲡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营养价值与日本鳗鲡相似,但价格更为昂贵,历来被视为
上等滋补食品。其肉性味甘、平,有滋补强壮之功效。浙江、福建民间用花鳗头同川芎一起炖制,连汤一同食用可
以治疗头晕头痛。用花鳗鲡煮汤,作为滋补食品,对产妇、体虚者有良效。
近年来由于工业有毒污水对河流的严重污染和捕捞过度,以及毒、电渔法对鱼资源的毁灭性破坏,拦河建坝修
水库及水电站等阻断了花鳗鲡的正常洄游通道等等原因,致使花鳗鲡的资源量急剧下降,现已难见其踪迹。
克氏海马鱼 Hippocampus kelloggi
? 別名,克氏海馬 分類地位,魚綱、海龍魚目、海龍魚科 學名,Hippocampus kelloggi分
佈範圍,東海、南海 數量,不詳,但已較從前銳減。 形態特徵,體長 30— 32厘米
(約筆記本電腦的長);體重不詳
攻擊指數,15 防禦指數,20 耐寒指數,55
感官能力:視覺 75;嗅覺 10;聽覺 85
特殊技:能在海水中作直立狀游泳。
? 識認方法,頭部的形狀酷似馬頭,並與軀幹形成直角,體表沒有鱗,呈側扁形,外面
被環狀的骨板所包裹,還有很多平行的體環。身體均呈淡黃色,體側有不規則的白色
線狀斑點。
生態習性,住:棲息於溫暖地帶、近海海藻叢或珊瑚礁叢等非常繁茂的地帶。
行:晝夜活動。游泳時頭部向上,垂直地立在水中,依靠背鰭和胸鰭的扇動,直升直
降,緩緩而行,有時還依靠尾部的屈伸呈彈跳狀前進。
休息:以尾端纏附於海藻的莖枝上、珊瑚枝上或海中的飄浮物上歇息。
食:肉食性。以毛蝦、康蝦等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
性格:生性兇猛
繁殖:在雄性的腹部下面、尾的前面,有一個由兩層皮褶連接而形成的一個口袋,叫
做育兒囊。育兒囊的前方有一個孔,是雌性放卵入囊和小海馬出、進囊的通道。繁殖
時,雌性將產出的數百枚成熟的卵,送到雄性的育兒囊內,雄性排出精液,使卵受精。
受精卵在育兒囊內發育,孵化出幼體。育兒囊的內壁密布著微絲血管,並與胚胎的血
管網相連,為胚胎的發育提供部分營養。成長:幼體出生後直到發育完全的很長一段
時間,依然要靠父親的保護,每當遇到敵害時,就鑽進育兒囊裏躲藏。
保護級別,國家 II級保護動物。
? 瀕危原因,人類為藥用而過度捕撈。
唐鱼 Tanichthys albonubes
唐鱼( Tanichthys albonubes) 属鲤形目,鲤科,(左边“鱼”,右边“丹”)亚科,唐鱼属。俗称:红
尾鱼、白云金丝鱼、白云山鱼、邓鱼。英文名,White cloud mountain minnow 。
濒危等级:绝迹(野生)。中国国家 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
体细小,最大个体不超过 30毫米。体长而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小、圆钝。吻短而圆钝。口小,
亚上位,口裂下斜,下颌突出。唇薄。无须。眼大。鳞大,侧线不显,纵列鳞 30-32。背鳍短,与臀鳍相对;胸、腹鳍小。体带橄榄绿色,中轴具金黄色纵纹,上部具若干黑条纹。背、臀鳍带绿色,边缘透明,尾
基具红色大圆斑。
多栖息在山区清澈的溪流流水的环境中。性活泼、温和。虽分布于亚热带,尚能耐寒,当水温至 5℃ 时
,仍能正常生活。为杂食性小型鱼类,以食浮游动物和腐植质为主。亲鱼在春夏季可以繁殖 2次以上。雌亲
鱼一次只产数十枚卵。
唐鱼为我国特有种,分布区窄,近代仅分布于广东省白云山、花县以及广州附近的山溪中。由于本种
繁殖力不强,种群小,个体数量原属稀少。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严重破坏其生态环境,导致唐鱼
在自然界中已经很难发现其踪迹。唐鱼是一种著名的观赏鱼类,在东南亚、香港等地人工饲养较为普通,
并外销世界各地。
大头鲤
Cyprinus pellegrini
大头鲤( Cyprinus (C.) pellegrini) 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俗称:大头鱼,碌鱼(《澂江府志》)。英
文名,Barbless carp 。
濒危等级:易危。中国国家 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
体形似鲤。尾柄细长。头特别大而宽,头长大于体高和背鳍基长;头背宽而平坦。口阔且大,亚上位,弧形,
口裂显著倾斜,口宽大于吻长。无须。下咽齿主行第二枚齿齿冠具 2-5道沟纹。鳃耙排列甚细密,在 48个以上,其长
度超过鳃丝长。鳞大,侧线鳞 34-37个。背鳍和臀鳍均具带细锯齿的硬刺。背、腹鳍起点相对或背鳍稍长,背鳍基长
,鳍条短,外缘深凹,胸、腹、臀鳍均大;胸鳍达腹鳍。体背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背鳍灰黑色,偶鳍及尾鳍淡
黄色,尾鳍下叶带红色。
喜欢生活在水深而水质较清澄的水体中上层,对恶劣环境耐受力差,若水质混浊或离开水体则易死亡。性活跃
,游泳迅速。食性较单一,大小个体的食性差异不大,几乎均以大型浮游动物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有时也杂食
些硅藻、丝状藻和龟甲轮虫等,但数量很少。一般雌鱼体重在 50克左右即已性成熟,产卵期较长,从 4月初开始直
到 9月,以 5- 6月最盛。卵附在水草上孵化。
大头鲤为我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云南省的星云湖和杞麓湖。因其肉细嫩,含脂量高,味美,颇受人们欢迎。在
20世纪 50-60年代曾为产区的主要经济鱼类,在两个湖的渔产量中,占极大优势,曾占总产量的 70%左右。自 70年代
引进鲢、鳙,与大头鱼产生食物竞争;在引种时又带来了鰕虎鱼、鳑鮍、麦穗鱼等小型野杂鱼,这些鱼生命力强,
且大量吞食鱼卵;再则湖泊水位下降,水草减少而破坏了产卵场;长期的酷渔滥捕;大头鱼自身抗病力弱,生长缓
慢,适应环境差等综合因素,导致资源的锐减,目前大头鱼在星云湖和杞麓湖中,仅占鱼产量的 0.5%左右。
金线鲃 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grahami
金线鲃( 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金线鲃属。俗称:金线鱼、小洞鱼、菠萝鱼。英
文名,Golden-line barbel 。
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 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
体长,侧扁,头后背部显著隆起呈弧形。头细长,背面平直,稍下弯。吻尖细,口端位,上唇薄而下唇厚。须
2对,发达;吻须短,颌须伸达眼后缘的下方。鳞细小,沿侧线鳞则比较大,侧线鳞 61-69,侧线略下弯。背鳍外缘
稍内凹或平截,背鳍刺较细,基部粗硬,后缘锯齿细弱,顶端柔软分节,起点位于腹鳍稍后。全身呈淡黄色,头侧
与背部略带青灰色,体侧近背部有许多淡灰色圆斑;腹部白色各鳍均为金黄色。
金线鲃多生活于水面较开阔的静水湖泊中,平时多分散栖居于湖泊的出口或积水较深处,生殖季节集中在湖边
或湖出口的浅水区有泉水的溶洞中产卵孵化。生殖期为 12月至翌年 2月间,卵产于石砾之中。幼鱼以浮游动物、水
生昆虫为主食,也食少量藻类和高等植物碎片;成鱼转食小虾和小鱼,也食浮游动物。
金线鲃为我国特有种,常见于云南东部的各湖泊中,其中以阳宗海和滇池为最多。
金线鲃为云南特有的一种经济鱼类。体型较小,一般体长为 100-230毫米,体重为 50-250克左右,因其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为云南地区的名贵鱼类之一。其肉入药鲜用,具有滋阴调元、暖肾填精的功效,主治虚劳损伤、肾虚
滑精等症。
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水质污染、引种不慎、酷渔滥捕等原因,原有沿湖的鱼洞大都被围堵,生境的破坏致使
其种群资源衰竭。现在滇池等湖泊中仅能偶尔见到。
大理裂腹鱼 Schizothorax taliensis
大理裂腹鱼( Schizothorax (Racoma) taliensis) 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裂尻鱼亚属。俗
称:弓鱼,竿鱼。英文名,Dali Schizothoracin 。
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 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
体细长,稍侧扁,头小且短,吻短,与眼径等长。口端位,口裂微倾斜。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下唇
细窄,唇后沟在下颌前会合处中断,下颌边缘没有角质化。眼大;须 2对,颌须比吻须稍长。体覆细鳞,排
列不整齐,形状不规则;腹部自鳃峡到腹鳍基部裸露无鳞,或仅有少数埋入皮内的鳞片痕迹。侧线微弯,
侧线鳞为 96-108个,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 1行大鳞;背鳍具一硬刺,其后缘具细小的锯齿。体背部浅褐色或
黄褐色,腹部灰白色或略带淡黄;生殖期雌体肛门处特别膨大,带淡红色,臀鳍长且肥厚;雄体吻部出现
发达的珠星。
大理裂腹鱼与其它裂腹鱼类不同,是一种适应于静水环境中生活的种类,在湖中敞水区域的上中层活
动。摄取动物性食料,以浮游动物为主,尤以枝角类为最多,其次是桡足类和昆虫以及少量昆虫幼虫、虫
卵,偶尔也见食绿藻和丝状藻类。生殖季节在 4-5月间,亲鱼结群由湖中溯至各支流或溪沟,或群集出溶洞
周围,在流水环境中产卵,卵粒沉于水底砂石上。一般雌鱼较雄鱼为大。在生殖期间,雌鱼很少摄食或停
止摄食,而消耗储存于体内丰富的脂肪体。
大理裂腹鱼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云南洱海及其附属水系。
大理裂腹鱼为云南大理洱海特产的一种经济鱼类,历史上占洱海渔获物的 30%左右,体型虽不大(大
者可达体长 200-300毫米,200-250克,小的只有 50-100克),但产量很大。肉厚多脂,营养丰富,肉味腴美;
其鱼卵与裂腹鱼亚科的许多种类不同,卵无毒,味美,可供食用,故群众喜食之,向称为云南名产。除供
应当地鲜食外,经加工腌制,行销全省,且有一部分出口外销。其肉供药用,鲜食具有滋补、止血、解毒
之功效,主治妇女劳损、崩漏下血、小儿痰热、风痛、丹毒等症。
大理裂腹鱼的产卵及活动场所多在湖边浅滩、入湖溪流及湖湾中的鱼沟、鱼洞中。自 20世纪 70年代后,
洱海水位下降,数十条鱼沟、鱼洞全部干涸,加之引入了外来物种大量吞食其鱼卵,再加上酷渔滥捕,造
成资源破坏极其严重,目前已濒临灭绝。
秦岭细鳞鲑 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秦岭细鳞鲑( 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属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俗称:花鱼、梅花鱼、
金板鱼、闾花鱼、五色鱼、闾鱼。英文名,Qinling lenok 。
濒危等级:易危。中国国家 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
体长纺锤形,稍侧扁。头钝,头背部宽坦,中央微凸。吻不突出或微突。口端位,下颌较上
颌略短,上颌骨后端达眼中央下方。上下颌、犁骨和腭骨各有 1行尖齿。舌厚、游离,舌齿约 10枚,
排列呈,∧,型。眼大。鳃孔大。鳃膜不和峡部相连。鳞细小,侧线完全、平直。背鳍短,外缘
微凹;脂鳍与臀鳍相对;腹鳍后伸不达肛门,鳍基部具 1长腋鳞;尾鳍叉状。幽门盲囊 65-75个。体
背部暗褐色,体侧至腹部渐呈白色,体背及两侧散布有长椭圆形黑斑,斑缘为淡红色环纹,沿背
鳍基及脂鳍上各具 4-5个圆黑斑。
为冰期自北方南移的残留种。属冷水性山麓鱼类。生活于秦岭地区海拔 900-2300米的山涧溪流
中,水流湍急、水质清澈、水底多为大型砾石处。秋末,在深水潭或河道的深槽中越冬。除洪水
期,很少在平原干流中见到。为肉食性鱼类,幼鱼主要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成鱼除摄食鱼类
外,也食被风吹落的陆生昆虫。摄食时间多集中于早晚前后,阴天摄食活动频繁,全天均可见到。
最初性成熟年龄 3+ -5+ 龄。性成熟个体于 2-3月产卵,产卵场多在浅水砂石底处。产卵水温低于
10℃ 。绝对怀卵量为 2670-4510粒。卵沉性,一次排完。
秦岭细鳞鲑为我国所特有,仅分布于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湑水河、子午河的上
游的溪流中。常见个体多为 150毫米左右,最大可达 450毫米。由于产区渔业生产极为落后,毒、
电、炸的现象却非常严重,致使在海拔高度 1200米以下人口较多的地区,资源量急剧减少,所能
见到的也多为 2+ -3+ 龄的未成熟个体,在海拔 1200米以上人口稀少地区尚有一定数量。秦岭细鳞鲑
被列入国家 Ⅱ 级野生保护动物。
文昌鱼纲 文昌鱼
Branchiostoma belcheri
文昌鱼,俗称扁担鱼或鳄鱼虫,属
头素纲,文昌科。是世界上海洋珍
稀动物之一。
文昌鱼全身无色半透明,肌节明
显,两头尖中间宽,左右两侧扁。
国外又称“双尖鱼”。厦门文昌鱼
体形小,只有三四厘米至五六厘米
长,每千克有近万尾之多。它虽然
没有成型的脊柱,但是有一条类似
脊柱的脊索贯穿全身,在脊索内有
初级的神经系统。
哺乳动物
短尾猴
别名红面猴,属于猴科( Macaca
arctoides)。
体型比猕猴大,体长 50-56厘米。成体
颜面鲜红色,老年紫红色,幼体肉红
色。耳较小,尾短
光秃无毛。体背毛色棕褐,披毛较长
,腹面略浅;头顶毛较长,由中央向
两侧披开。
短尾猴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生活在树上,也常集群在地面活动。
食性较杂,既取食野果、树叶、竹笋
,也捕食蟹、蛙等小动物。短尾猴的
数量稀少。目前人工饲养比较困难。
产于西南及广东、广西。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别名黄猴、恒河猴、广西猴,属于猴科,学名为 Macaca mulatta。
猕猴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猴类,体长 43-55厘米,尾长 15-24厘米。头部呈棕色,
背上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谈灰黄色。鼻孔向下,具颊
囔。臀部的胼胝 (pian2 zhi1)明显。
营半树栖生活,多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
山上,群居,一般 30-50只为一群,大群可达 200只左右。善于攀援跳跃,会
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取食植物的花、果、枝、叶及树
皮,偶尔也吃鸟卵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在农作物成熟季节,有时到田里采食
玉米和花生等。 4-5岁性成熟,每年产 1胎,每胎 1仔。
分布于西南、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及西北的部分地区,地域范围十分广
泛,西到青海南部,北至河北省兴隆县,南达海南岛,都能见到它们的活动
踪迹。猕猴适应性强,容易驯养繁殖,
生理上与人类较接近,因此是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研究工作中
比较理想的试验动物。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猕猴
猕猴
藏酋猴
别名四川短尾猴、大青猴,属于猴科,学名为
Macaca thibetana。
藏酋猴体型粗壮,是中国猕猴属中最大的一种。头
大,颜面皮肤肉色或灰黑色,成年雌猴面部皮肤肉
红色。成年雄猴两颊及下颏有似络腮胡样的长毛。
头顶和颈毛褐色,眉脊有黑色硬毛;背部毛色深褐
,靠近尾基黑色,幼体毛色浅褐。尾短,不超过 10
厘米。
栖息于山地阔叶林区有岩石的生境中,集群生活,
由 10几只或 20~ 30只组成,每群有 2~ 3只成年雄猴
为首领,遇敌时首领在队尾护卫。喜在地面活动,
在崖壁缝隙、陡崖或大树上过夜。以多种植物的叶
、芽、果、枝及竹笋为食,亦食鸟及鸟卵、昆虫等
动物性食物。 5岁性成熟,发情期多在秋季,春未夏
初产仔,每胎 1仔。
分布于我国中部地区,东至浙江、福建,西到四川
,北达秦岭南部,南界为南岭。藏酋猴是中国特有
种,由于开垦及阔叶林遭到破坏,生存范围已很狭
窄,在武夷山、猫儿山及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尚有一
定数量。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
别名鲮鲤、石鲮鱼,属于鲮鲤科,学名为 Manis pentadactyla。
穿山甲,顾名思义,一是有挖穴打洞的本领,二是身被褐色角质鳞片,犹如盔甲。除头部
、腹部和四肢内侧有粗而硬的疏毛外,鳞甲间也有长而硬的稀毛。全长约 1米的穿山甲,
头小呈圆锥状;吻长无齿;眼小而圆,四肢粗短,五趾具强爪。雄兽肛门后有凹陷,睾丸
不外露。
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昼伏夜出,遇敌时则
蜷缩成球状。舌细长,能伸缩,带有粘性唾液,觅食时,以灵敏的嗅觉寻找蚊穴,用强健
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入洞里,用长舌舐食之。外出时,幼兽伏于母兽背尾部。以
蚂蚁和白蚁为食,也食昆虫的幼虫等。发情期为 4~ 5月份,12月至翌年的 1月产仔,每年 1
胎,每胎 1~ 2仔。产于长江以南各省。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熊
别名狗熊、黑瞎子、狗驼子,属于熊科,学名为 Selenarctos thibetanus。
黑熊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大型兽类。体长 150~ 170厘米,体重 150千克左右。体毛黑亮而长
,下颏白色,胸部有一块,V”字形白斑。头圆、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垫
厚实,前后足具 5趾,爪尖锐不能伸缩。
栖息于山地森林,主要在白天活动,善爬树、游泳;能直立行走。视觉差,嗅觉、听觉灵
敏。食性较杂,以植物叶、芽、果实、种子为食,有时也吃昆虫、鸟卵和小型兽类。北方
的黑熊有冬眠习性,整个冬季蛰伏洞中,不吃不动,处于半睡眠状态,至翌年 3~ 4月份出
洞活动。夏季交配,怀孕期 7个月,每胎 1~ 3仔。
产于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大部分省区。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棕熊
别名马熊、人熊、灰熊,属于熊科,学名为 Ursus arctos。
大型食肉目动物,体长 180~ 200厘米,体重达 200千克。外形与黑熊相似,但毛色不同,
多为棕
褐色或棕黄色;老年熊呈银灰色;幼年为棕黑色,颈部有一白色领环;胸毛长达 10厘米。
脚掌裸露,具厚实的足垫,但前足腕垫不如黑熊的宽大,与掌垫分开。
棕熊属环北极分布的喜寒冷动物,主要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在高山草甸也能生活。多
在白天活动,行走缓慢;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平时单独行动。东北林区的棕熊有冬眠习
性,但受惊扰会醒来不再入眠。食性较杂,动物性食物比重较大,喜吃蜜、蚂蚁、蚁卵,
或挖洞捕食鼠兔、旱獭等。夏季发情交配,怀孕期 7~ 8个月,在冬眠期间产仔,每胎 1~ 4
仔。春季雌熊常带小熊在林中玩耍。
产于东北、西北、西南。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熊猫
小熊猫
属于兽纲食肉目浣熊科小熊猫属。
外型肥壮似家猫,成体体重可达 8公斤。体毛红褐色;四肢
粗短,毛黑褐色;尾长而粗并杂有环纹。多三五成群活动,
早晚出外觅食。喜食冷箭竹、大箭竹,亦觅食树叶、果实及
小动物。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石貂
黄喉貂
水獭所有种
水獭
属于鼬科,学名为 Lutra lutra。
水獭体长 60~ 80厘米,体重可达 5千克。体型细长,呈流线型。头部宽而略扁,吻短,下
颏中央有数根短而硬的须。眼略突出,耳短小而圆,鼻孔、耳道有防水灌入的瓣膜。四肢
短,趾间具蹼,尾长而粗大。体毛短而密,呈棕黑色或咖啡色,具丝绢光泽;腹部毛色灰
褐。栖息于林木茂盛的河、溪、湖沼及岸边,营半水栖生活。在水边的灌丛、树根下、石
缝或杂草丛中筑洞,洞浅,有数个出口。多在夜间活动,善游泳。嗅觉发达,动作迅速。
主要捕食鱼、蛙、蟹、水鸟和鼠类。每年繁殖 1~ 2胎,在夏季或秋季产仔,每胎 1~ 3仔。
水獭皮板厚而绒密,柔软华丽,毛皮珍贵,因而遭到无节制的捕猎,加之开发建设使水域
污染,数量已很稀少,亟需加强保护。
除干旱地区外多数省(区)都有分布。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爪水獭
斑林狸
别名斑灵狸、虎灵描、彪,属于灵猫科,学名为 Prionodon pardicolor。
体型较小,体长 37~ 38厘米,体重 400~ 600克。面部狭长,吻鼻部前突。全身被黄褐色柔
软而致密的短毛;背部较暗,由颈至肩有两条黑纹;背和体侧有许多棕黑色大毛斑。尾长
接近体长,呈圆柱状,有 9~ 11个黑色尾环。趾垫发达,爪能伸缩。
斑林狸为典型喜湿热的林栖兽类,多于夜间在林缘、灌木和高草丛下单独活动。善爬树,
在地面、树上均可捕食。食物为鼠类、鸟、蛙和昆虫,有时也到村寨盗食家禽。每年 4~ 5
月份产仔。目前数量已十分稀少。
水獭皮板厚而绒密,柔软华丽,毛皮珍贵,因而遭到无节制的捕猎,加之开发建设使水域
污染,数量已很稀少,亟需加强保护。
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灵猫
小灵猫
别名七节狸、笔猫、乌脚狸、香猫,属于灵猫
科,学名为 Viverricula indica。
小灵猫外形与大灵猫相似而较小,体重 2~ 4千
克,体长 46~ 61厘米,比家猫略大,吻部尖,
额部狭窄,四肢细短,会阴部也有囊状香腺,
雄性的较大。肛门腺体比大灵猫还发达,可喷
射臭液御敌。全身以棕黄色为主,唇白色,眼
下、耳后棕黑色,背部有五条连续或间断的黑
褐色纵纹,具不规则斑点,腹部棕灰。四脚乌
黑,故又称“乌脚狸”。尾部有 7~ 9个深褐色
环纹。栖息于多林的山地,比大灵猫更加适应
凉爽的气候。多筑巢于石堆、墓穴、树洞中,
有 2~ 3个出口。以夜行性为主,虽极善攀援,
但多在地面以巢穴为中心活动。喜独居,相遇
时经常相互嘶咬。小灵猫的食性与大灵猫一样
,也很杂。该物种有占区行为,但无固定的排
泄场所。每年多在 5~ 6月份产仔,每胎 4~ 5仔
,2岁达到性成熟。
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及海南、台湾、西藏。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草原斑猫
荒漠猫
丛林猫
猞猁
别名猞猁狲、马猞猁、林 yi4(犭曳 ),属于猫科,
学名为 Felis lynx。
猞猁体型似猫而远大于猫,体重 18~ 32千克,体
长 90~ 130厘米。尾短粗,耳基宽。耳尖具黑色耸
立簇毛,两颊有下垂的长毛,成为有鲜明特征的
猫科动物之一。其冬毛长而密,背部呈红棕色,
中部毛色深;腹部淡呈黄白色;眼周毛色发白,
两颊具有 2~ 3列明显的棕黑色纵纹。全身散有褐
色斑点。
猞猁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较常见
。喜独居,长于攀爬及游泳,耐饥性强,可在一
处静卧几日,不畏严寒,喜欢捕杀狍子等中大型
兽类。晨昏活动频繁,活动范围视食物丰富程度
而定,有占区行为和固定的排泄地点。每年 3~ 4
月份交配,妊娠期 2个月左右,每胎 2~ 4仔。寿命
可达 12~ 15年。
产于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猞猁
兔狲
别名玛瑙、羊猞猁、乌伦,属于猫科,学名为 Felis
manul。
体型与家猫类似,体重 2~ 3千克,身体粗壮而短,
耳短而宽,呈钝圆形,两耳距离较远。全身体毛浓
密细长呈棕黄色,后部有黑色细横纹,四肢毛色较
浅,尾粗圆,具 6~ 8条黑色横纹,尾尖为黑色。头
顶部灰色,具多个黑色斑点,眼内角至吻端为白色
,面颊部具两条细横纹。
兔狲主要生活在荒漠、戈壁及草原地区,林中、丘
陵及山地也有分布,常独居于石缝中、石块下或占
领旱獭的巢穴。夜行性,但晨昏活动频繁。以旱獭
、野禽及鼠类为食。视、听觉较敏锐,避敌时行动
迅速,叫声与家猫相似,但较粗野。每年多在 2月份
交配,4~ 5月份繁殖,每胎 3~ 4仔,有时多达 6仔,
与环境的食物资源
情况大有关系。
主食啮齿类动物,对消灭鼠类,防止传染病,减低
鼠害影响均有重要作用。毛皮厚密贵重。
产于东北、西北及四川。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金猫
别名原猫、红椿豹、芝麻豹、狸豹、乌云豹,属于猫科,学名为 Profelis temmincki。
金猫比云豹略小,体长 80~ 100厘米。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耳朵短小直立;眼大而圆。
四肢粗壮,体强健有力,体毛多变,有几个由毛皮颜色而得的别名:全身乌黑的称“乌云
豹”;体色棕红的称“红椿豹”;而狸豹以暗棕黄色为主;其他色型统称为“芝麻豹”。
金猫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山地森林。属于夜行性动物,白天多在树洞中休息。独居,
善攀援,但多在地面行动。活动区域较固定,随季节变化而垂直迁移。食性较广,小型有
蹄类、鼠类、野禽都是捕食对象。每胎 2仔,多产于树洞中。
目前野外种群数量极小,国家已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产于陕西及长江以南各省区。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渔猫
麝所有种
马麝
别名香獐、马獐、麝,属于鹿科,学名为 Moschus sifanicus。
马麝是体型最大的一种麝。体长 80~ 90厘米,肩高 55厘米,体重 10~ 15千克。鼻端无毛,
黑色。全身呈沙黄淡褐色。成体背面具隐约斑点,颈吻不显,臀与背颜色一致。
栖息在高山草甸、裸岩山地、靠山脊灌丛或草丛等地。善于奔越悬崖峭壁,活动、排便及
栖息地都有固定的路线与场所,有“舍命不舍山”之说。国内有养殖,寿命 12~ 15年。雄
麝分泌的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
产于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和西藏。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林麝
别名香獐、林獐、麝鹿、麝,属于鹿科,学名为 Moschus berezovskii。
林麝是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 70厘米左右,肩高 47厘米,体重 7千克左右。雌雄均
无角;耳长直立,端部稍圆。雄麝上犬齿发达,向后下方弯曲,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
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发达。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体毛粗硬色深,呈橄榄褐色
,并染以橘红色。下颌、喉部、颈下以至前胸间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黄色区。臀部毛色
近黑色,成体不具斑点。有人认为它是原麝的一个亚种。
生活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区。性情胆怯。过独居生活;嗅觉灵敏,行动轻快敏捷。随气
候和饲料的变化垂直迁移。食物多以灌木嫩枝叶为主。发情交配多在 11~ 12月份,在此期
间,雌雄合群,雄性间发生激烈的争偶殴斗。孕期 6个月,每胎 1~ 3仔。国内已有养殖,
雄麝所产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
产于西北、华北以及西南部分省区。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河麂
? 中文名 獐
? 拉丁学名 Hydropotes inermis
? 俗名 河麂,牙獐
? 商品名英文名 Chinese Water
Deer
? CITES公约附录 未列入
? IUCN等级 易危
? 红皮书等级 渐危
? 国家保护等级 二级
?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作为
食物被捕猎
别名獐、牙獐,属于鹿科,学名为 Hydropotes inermis。
河麂外形似麝而稍大,体长 90~ 100厘米,肩高 55厘米,体重约 15千克。雌雄均无角,
雄性撩牙发达,尾短被短毛、四肢较宽。冬毛粗而厚密,枯草黄色;夏毛细而较短,
光润而微带红棕色;腹毛略呈淡黄色;全身无斑纹。初生仔鹿暗褐色,有浅棕色斑点
,随胎毛更换而逐渐消失。
冬季栖息于浅山丘陵地带,夏季迁至多苇草的湿地。性情温和,感觉灵敏,善于潜伏
在草丛中,会游水,独居或成对活动,以各种青草、树皮、树叶为食。发情交配多集
中在冬季,孕期 6个月左右,每胎 1~ 3仔,多者 6仔。河麂是鹿科动物中繁殖力高、生
长速度快的种类,很有驯养前途,国内已有少量养殖。
产于江苏、浙江、湖北和湖南。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河麂
马鹿(包括白臀鹿)
别名赤鹿、八叉鹿、白臀鹿,属于鹿科,学名
为 Cervus elaphus。
大型鹿类,体长 180厘米左右,肩高 110~ 130
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 200千克,雌性约 150千
克。雄性有角,一般分为 6叉,最多 8个叉,茸
角的第二叉紧靠于眉叉。夏毛短,通体呈赤褐
色;冬毛灰棕色。马鹿川西亚种,背纹黑色,
臀部有大面积的黄白色斑,几盖整个臀部,与
马鹿其他亚种不同,故亦称“白臀鹿”。
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欢群居。夏季
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
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
和果实等为食,喜欢舔食盐碱。 9~ 10月份发
情交配,孕期 8个多月,每胎 1仔。鹿茸产量很
高,是名贵中药材,鹿胎、鹿鞭、鹿尾和鹿筋
也是名贵的滋补品。马鹿在我国广为养殖。
产于东北、西北和四川、西藏等地。属于国家
二级保护动物。
马鹿
水鹿
别名水鹿,属于鹿科,学名为 Cervus unicolor。
躯体粗壮,体长 140~ 260厘米,肩高 120~ 140厘米,体重 100~ 200千克。角的主干只一次
分叉,全角共三叉。从额至尾沿背脊有一条宽窄不等的深棕色背纹,臀周毛呈锈棕色,颈
具深褐色鬃毛,体侧栗棕色,尾毛黑色。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林区、草原以及高原地区。
常集小群活动,夜行性,白天隐于林间休息,黄昏开始活动,喜欢在水边觅食,也常到水
中浸泡,善游泳,所以叫“水鹿”。感觉灵敏,性机警,善奔跑。以草、树叶、嫩枝、果
实等为食。繁殖季节不固定,孕期约 8个月,每胎 1仔,幼仔身上有白斑。
产于中南和西南地区。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驼鹿
别名堪达犴、犴,属于鹿科,学名为 Alces alces。
驼鹿是鹿科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体长 210~ 230厘米,肩高 177厘米,成年雄鹿体重 200~
300千克。驼鹿的头又长又大,但眼睛较小,成年雄鹿的角多呈掌状分支。喉下皆生有一
颔囊,雄性颔囊通常较雌性发达。鼻部隆厚,上唇肥大,肩峰高出,体形似驼,故而得名
。
为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动物,主要栖息于原始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从不远离森林。单
独或小群生活,多在早晚活动。性喜水,尤其在炎热时,常在水中逗留,擅长游泳。以水
边的青草及多汁的树叶为食,喜欢到盐碱地舔食碱土。驼鹿通常是一雄一雌制,9~ 10月
份发情交配。孕期 8个多月,每胎 1~ 2仔。
产于内蒙古、黑龙江及新疆。我国是其分布南缘,数量稀少,有重要研究价值。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黄羊
? 中文名 黄羊
? 拉丁学名 Procapra gutturosa
? 俗名 蒙古瞪羚,蒙古原羚
? 商品名英文名 Mongolian
gazelle
? CITES公约附录 未列入
? IUCN等级 未列入
? 红皮书等级 渐危
? 国家保护等级 二级
? 濒危原因 作为食物被捕猎,
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因为
贸易被捕猎,天敌动物,栖
息地破坏
? 保护措施 限制捕猎
藏原羚
别名原羚、西藏黄羊、小羚羊,属于牛科,学名为 Procapra picticaudata。
体长小于 100厘米,尾长 6~ 10厘米,体重不超过 20千克。雄性具角,向后弯曲呈镰刀状。
耳狭而尖短,臀斑甚大,尾短,四肢纤细,蹄狭窄。背为红棕色,臀斑和腹部为白色。
典型的高原动物,栖息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喜欢在水源充足、坡度不大的宽谷地区
活动。过群居游荡的生活,一般 2~ 6只或 10余头结成小群,冬季集群数量增加,有时甚至
出现百头以上的大群。性机警,听觉和视觉发达,发现敌情,疾驰如飞。食物以禾本科和
莎草科植物为主。每年繁殖一次,12月至翌年 1月发情交配。孕期 6个月左右,每胎 1仔,
有时产 2仔,羚羊仔产后 3天
就可以跟着羊群奔跑。
产于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鹅喉羚
别名长尾黄羊,属于牛科,学名为 Gazella subgutturosa。
鹅喉羚体型似黄羊较小,体长 100厘米左右,尾长 12~ 14厘米。
雄羚在发情期喉部特别肥大,状似鹅喉,故得此名。雄羚角较
长,微向后弯角尖朝内,雌羚的角较短。体毛沙灰色,吻鼻部由上唇到眼色浅呈白色,腹
部、臀部白色,尾黑褐色。
鹅喉羚属于典型的荒漠、半荒漠动物,栖息于海拔 2000~ 3000米的高原开阔地带,常 4~
10只集成小群活动。耐旱胜强,以冰草、野葱、针茅等草类为食。冬季交配,夏季产仔,
每胎 1~ 2只。产于西北及内蒙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鬣羚
别名苏门羚、明鬃羊、山驴子,属于牛
科,学名为 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外形似羊,略比斑羚大,体重 60~ 90千
克。雌雄均具短而光滑的黑角。耳似驴
耳,狭长而尖。自角基至颈背有长十几
厘米的灰白色鬣毛,甚为明显。尾巴较
短,四肢短粗,适于在山崖乱石间奔跑
跳跃。全身被毛稀疏而粗硬,通体略呈
黑褐色,但上下唇及耳内污白色。
生活于高山岩崖或森林峭壁。单独或成
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行动
敏捷,在乱石间奔跑很迅速。取食草、
嫩枝和树叶,喜食菌类。秋季发情交配
,孕期 7~ 8个月,每胎 1仔,有时产二
仔。
产于西北、西南、华东、华南和华中地
区。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斑羚
别名青羊、山羊,属于牛科,学名为
Naemorhedus goral。
体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 110~
130厘米,肩高 70厘米左右,体重 40~
50千克。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长 15
~ 20厘米。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
健。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
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
斑。
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
。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
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和听觉也很敏
锐。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
等为食。秋未冬初发情交配。孕
期 6个月左右,每胎 1仔,有时产 2仔。
产于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斑羚
豺
别名豺狗、红狼,属于犬科,学名为 Cuon alpinus。
外形与狗、狼相近,体型比狼小,体长 100厘米左右,体重 10余千克。体毛红棕色或灰棕
色,杂有少量具黑褐色毛尖的针毛,腹色较浅。四肢较短。耳短,端部圆钝。尾较长。额
部隆起,鼻长,吻部短而宽。全身被毛较短,尾毛略长,尾型粗大,尾端黑色。
豺为典型的山地动物,栖息于山地草原、亚高山草甸及山地疏林中。多结群营游猎生活,
性警觉,嗅觉很发达,晨昏活动最频繁。十分凶残,喜追逐,发现猎物后聚集在一起进行
围猎,主要捕食狍、麝、羊类等中型有蹄动物。秋季交配,冬季产仔,怀孕期约 60天,每
胎 3~ 4仔。
除台湾、海南外广泛分市。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岩羊
别名石羊、蓝羊,属于牛科,学名为 Pseudois nayaur。
体长 110~ 120厘米,肩高 60~ 80厘米,体重 45千克左右。公羊角特别粗大,长约 60厘米;
母羊角很短,长约 13厘米。通体青灰色,有一条深暗色背中线。上下唇、耳内侧、颌以及
脸侧面灰白色。腹部、臀部以及尾部和四肢内侧部呈白色,尾巴尖黑色。母羊毛色较浅。
为典型的裸岩区栖息动物,生活在海拔 3100~ 6000米的高山裸岩和草甸地带,结群生活,
有负责放哨的个体在群外站岗,一有动静,它就发出警报,全群即迅速逃上峭壁。善攀登
跳跃,从野外捕获养殖的成年公羊可以跳到 3米多高的围墙上,以草类、树叶、嫩枝等作
为食物。冬季发情交配。孕期约 6个月,每胎 1仔。
产于西南、西北及内蒙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盘羊
别名大头羊、大角羊,属于牛科,学名为 Ovis ammon。
羊躯体粗壮,体长 150~ 180厘米,肩高 50~ 70厘米,体重 110千克左右。雄性角特别大,
呈螺旋状扭曲一圈多,角外侧有明显而狭窄的环棱,角基粗,周长约 46厘米,角最长可达
133厘米。雌性角短而细,弯曲度也不大,角长不超过 50厘米。头大颈粗,尾短小。四肢
粗短,蹄的前面特别陡直,适于攀爬于岩石间。通体呈灰棕色,耳内白色,臀部具白斑。
栖息于海拔 3000~ 6000米的高山裸岩地带,经常出没于半开阔的峡谷和山麓间,很少在雪
线以下活动。通常集成小群,有时集合成较大的群体,主要在晨昏活动,冬季也常常在白
天觅食。食物包括草、树叶和嫩枝。盘羊善于爬山,比较耐寒。在秋未和初冬发情交配,
孕期约 6个月,每胎 1~ 2仔。盘羊角为世界狩猎爱好者收藏的珍品。
产于新疆、青海、甘肃、西藏、四川、内蒙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海南兔
属于兔科,学名为 Lepus hainanus。
海南兔是我国野兔中体型最小、毛色最艳丽的一种,体长不到 40厘米,体重 1,5千克。其
外部形态特征与草兔大体相似,尾毛上黑下自;颏、腹和四肢后面的毛均为白色;耳壳有
明显的白色边缘,脚掌具暗棕色毛。
生活于海南岛西部丘陵坡地上的旱生性草原中,喜藏于灌丛和芭茅丛。在地势较平坦、气
候较凉爽、草木丛生地段较多。以夜间活动为主,晨昏最为频繁。
产于海南西部。海南兔为当地有产业价值的毛皮兽,由于滨海地区大面积垦殖,栖息环境
缩小,数量锐减。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雪兔
别名白兔、变色兔,属于兔科,学名为 Lepus timidus。
雪免躯体略大于草兔。体长 45~ 62厘米,长短于后足长,尾长短于耳长。毛色冬夏差异很
大。冬毛长而密,体侧与腹部毛最长,通体白色,仅耳尖和眼周黑褐色。夏毛较短,背部
黄褐色,额部黄褐色比背部更显著,眼周白色圈狭窄,腹部白色。
栖息于寒温带针叶林和苔原地区。行动机警,听觉和嗅觉发达。白天隐藏于洞穴中,夜间
出来觅食。一般活动范围比较固定,雌雄免成对活动。降雪时,常做成深达 1米以上的洞
穴,雪地上形成纵横交错的跑道。食物包括各种草类、树叶、嫩枝及树皮等。每年产仔 2
~ 3窝,孕期约 50天,每胎一般 3~ 5仔。初生的幼兔能睁眼,可以活动,全身被毛。冬毛
柔软、绒厚且质量好,可以人工驯养利用。
产于黑龙江、内蒙古及新疆北部。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塔里木兔
属于兔科,学名为 Lepus yarkandensis。
体型较小,体长 35~ 43厘米,尾长 5~ 10厘米,体重不到二千克。由于长期适应干旱自然
环境,
其形态高度特化:毛色浅淡,背部沙黄褐色,尾部无黑毛,整体毛色与栖息环境非常接近;听觉器官非常发达,耳长达 10厘米,超过其他兔类。利用长耳壳可接收到较远距离的微
弱音响,及时发现并逃脱天敌。
栖息于盆地中各种不同的荒漠环境和绿洲,白天活动,晚间常在灌木丛下挖浅窟藏身。以
灌木的树皮和细枝为食,也取食芦苇嫩茎。每年于 5月和 8月份繁殖两次,每窝产仔 2~ 5只
。
产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塔里木兔为新疆南部平原区的主要狩猎动物,在农区对农作物
有一定危害,近几年数量明显减少。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巨松鼠 Ratufa bicolor
【中文名称】:巨松鼠
【俗名】:树狗,黑狸,藤狸,黑果狸,黑大松鼠,马来亚大松鼠
【英文名】,Giant Squirrel
【商品名】: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未列入
【特有种】,【濒危等级】:渐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附录 II
【生态环境】:热带、亚热带森林
【海拔上限】,【海拔下限】:
【致危因素】: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种内生物学特点
【保护措施】:
【国内分布】:云南,西藏,广西,海南
鳍足目所有种
海狗
北海狮
髯海豹
鲸目除一类外其它鲸类
驼背鲸
江豚
别名江猪、海猪,属于鼠海豚科,学名为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江豚形似海豚而小,体长 150厘米左右,体重 100~ 200千克。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头部
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较短阔。无背鳍,背的后半部至尾鳍有较明显的隆起鳍,
高约 3~ 4厘米。鳍肢较宽大,未端尖,长约为体长的六分之一。尾鳍亦较大,两尾叶水平
宽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
江豚多聚集在咸淡水交汇的水域内,也可溯游至长江中游,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喜单独
活动,有时也结成 2~ 3只的小群。江豚一般在春季繁殖,分娩持续时间较长,4~ 5月份为
产仔盛期,初生仔豚长约 70厘米,每胎 1仔。江豚食性较广,以鱼类为主,也取食非鱼类
,如虾类和头足类动物。
产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入海口及长江中下游。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一级保护 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
地龟
三线闭壳龟
云南闭壳龟
凹甲陆龟
绿海龟
綠海龟( Green sea turtle)
? 別名,海龜 分類地位,爬行綱、龜鱉目、海龜科 學名,Chelonia mydas 分佈範圍:
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海域等 數量,不詳,但已較從前銳減。 形態特徵,體長
80— 150厘米(約計程車身的一半);體重 70— 200千克(約 14— 40大包食米)
攻擊指數,40 防禦指數,90 耐寒指數,75 感官能力:視覺 85;嗅覺 60;聽覺 80
特殊技:四肢為鰭狀的橈足,可以像船槳一樣在水中靈活地游泳。
? 識認方法,頭暗褐色,略呈三角形,頰黃色,嘴黃白色,眼大,前額上有一對額鱗。
背腹扁平,腹甲黃色,背甲暗綠色,盾片鑲嵌排列,有由中央向四周放射的斑紋。
生態習性,住:海洋。主要在沿岸近海的上層活動,有洄游習性。行:晝夜活動。在
海水中游泳十分快捷,但在陸地上爬行緩慢。休息:海面上或海水中。食:雜食性。
包括海草、海藻,以及魚、蝦、甲殼類、軟體動物等。性格:性情溫和。
繁殖:在海岸、海島的周圍水域中或陸地上交配,雌性多於晚上在便於爬行和挖掘的
海岸登陸,直至高潮線以上的灌木林邊緣,用後肢挖掘洞產卵。每次產卵數十枚到百
餘枚,用後肢將沙土蓋在卵上,再爬回海中。借助太陽熱量孵化,在 28— 34℃ 的溫度
下,約要 40— 70天時間孵出。成長:剛孵出的幼體是黑色的,甲殼、四肢邊緣為白色。
牠們鑽出沙土後,立刻迅速爬到大海中,到處遊蕩、覓食,7— 8年達到性成熟。
壽命,100年以上
? 保護級別,國家 II級保護動物
? 瀕危原因,1、亂捕濫獵,挖巢取卵,供人類食用和藥用。 2、產卵場所受到人類破壞
和干擾,如垃圾、海灘附近的燈光等,使雌海龜放棄上岸產卵或使幼體迷失方向。
3、被漁船的螺旋槳或魚網所傷。
玳瑁
别名十三鳞、瑇瑁、文甲,属于海龟科,学名为 Eretmochelys imbricata。
大型海龟,体长大者可达 100厘米,体重 50千克左右,背甲共有 13块,作覆瓦状排列。缘
甲的边缘有锯齿状突起,尾短,前后肢各具 2爪。头、尾和四肢均可缩入壳内。背甲和头
顶鳞片为红棕色和黑色相间。背甲平滑而有光泽。颈及四肢背面为灰黑色,腹面几为白色
。生活于暖水性海洋,每年夏季繁殖,在沙滩上挖坑,白昼产卵,每次产卵 120~ 130枚。
依靠自然界的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 49~ 60天。性情凶猛,以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
海藻为食。
玳瑁的背甲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汉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
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我国在广东省建立的惠东港口自然保护区就是以保护玳瑁、
绿海龟等海龟为主。产于台湾、广东及海南沿海。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太平洋丽龟
棱皮龟( Leatherback)
? 別名,革龜 分類地位,爬行綱、龜鱉目、棱皮龜科 學名,Dermochelys coriacea 分
佈範圍,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海域等 數量,不詳,但已較從前銳減。 形
態特徵,體長 200— 230厘米(約計程車身的三分之二);體重 100— 200千克(約 20— 40
大包食米) 攻擊指數,45 防禦指數,90 耐寒指數,70
感官能力:視覺 85;嗅覺 60;聽覺 80
特殊技:四肢為鰭狀的橈足,可以像船槳一樣在水中靈活地游泳。
? 識認方法,頭部、四肢和軀體均覆以平滑的革質皮膚,沒有角質盾片,背甲的骨質殼
由數百個大小不整齊的多邊形小骨板鑲嵌而成,其中最大的骨板上有 7條規則的縱行棱
起。身體的背面為黑色,腹面為灰白色。
生態習性,住: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中的遠洋地帶。棲息於海水的中上層,偶爾也見於
近海和港灣地帶。行:晝夜活動。在海水中游泳十分快捷,但在陸地上爬行緩慢。
休息:海面上或海水中。食:雜食性。主要吃魚、蝦、蟹、烏賊、螺、蛤、海星、海
參、海蟄、水母等,也吃海藻等。性格:性情溫和。繁殖:每年 5— 6月間產卵,每次
產卵 90— 150枚,繁殖期間可多次產卵。雌性在晚間從海洋中爬到海灘上產卵,在沙灘
上挖坑,產卵後用沙覆蓋,靠自然溫度將卵孵化。成長:剛孵出的幼體鑽出沙土後,
立刻爬到大海中去生活。壽命:不詳
? 保護級別,國家 II級保護動物
? 瀕危原因,1、亂捕濫獵,挖巢取卵,供人類食用或工業用等。 2、將人類丟棄的膠袋
當作水母誤食而致命。
棱皮龟
山瑞
别名山瑞鳖、团鱼、瑞鱼,属于鳖科,学名为 Palea steindachneri。
背甲长 7~ 16厘米,宽 6~ 14厘米。一般形态与鳖极为相似,主要区别于颈基部两侧及背甲
前缘有粗大疣粒。背盘呈椭圆形,背、腹甲骨板不发达,表面覆以柔软的革质皮肤,周边
有较厚的裙边。头部前端突出,形成吻突,前端有鼻孔,眼小而瞳孔圆。颈长。肢扁平,
均具五指、趾,内侧 3趾具爪,指、趾间蹼发达。仅头、颈可缩入壳内。
生活于山地的河流和池塘中,以水栖小动物为食。食用价值较高,甲也可入药。现在数量
已很稀少,与普通鳖极易混淆,误捕误杀较严重。现已有饲养。
产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壁虎
别名蛤蚧、多格、蛤蟹,属于壁虎科,学名为 Gekko gekko。
壁虎科中最大的一种,全长 30厘米左右,头体长与尾长相近。头宽大,略呈三角形。吻圆
,眼睑明显。身体背面灰褐色,密布细小鳞片,细鳞间散有褐色至橘红色的粗大瘰 (luo3)
粒,排列成纵行。腹面鳞片较大,略成六角形。四肢的指、趾宽大扁平,具吸盘;除第一
趾外,均具小爪。腹面白色,有粉红色斑纹。尾部形成灰白色和粉红色相间的环纹。
栖息于山间岩石上或树洞内,亦见于住宅房屋内。夜行性动物,以昆虫、蜥蜴和小鸟为食
。 6~ 7月份产卵二枚于岩壁上,卵白色,略近球形,孵化期约 3个月。由于晒干的大壁虎
可以入药(称为“蛤蚧”),而遭到人们大量捕杀。目前野生资源要加以保护。
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鲵
别名娃娃鱼,属于隐鳃鲵科,学名为 Andrias davidianus。
大鲵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长可超过 1米。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
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
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
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每年 7~ 8月
间产卵,每尾产卵 300枚以上,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 3周后孵化。
产于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大鲵为我国特有物种,因其叫声也似婴儿啼哭,故俗
称“娃娃鱼”。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
值。由于肉味鲜美,被视为珍品,遭到捕杀,资源已受到严重的破坏,需加强保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细痣疣螈
别名疣螈、黑痣疣螈,属于蝾螈科,学名为 Tylototriton asperrimus。
体长 11~ 15厘米。雌螈一般大于雄螈,头部扁平,吻端平切,外鼻孔位于近吻端。除唇缘
、指、趾及尾外,全身布满瘰 (luo3)粒与疣粒;头侧棱脊显著,背中线棱脊明显。体侧自
肩部向后至尾基部各有一列整齐的瘰粒。前后肢几乎等长,指扁平,未端钝圆。体色除尾
部腹缘及四指为橘红色外,其余皆为黑色。
生活于海拔 650~ 2500米山区溪流的塘边,多在夜间捕食。平时生活在陆地上,夏季繁殖
期进入水池中。
产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甘肃。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镇海疣螈
? 名稱:鎮海疣螈( Zhenghai newt) 別名,鎮海棘螈 分類地位,兩棲綱、有尾目、蠑
螈科 學名,Echinotriton chinhaiensis 分佈範圍,浙江鎮海 數量,不詳,但已較從前
銳減。 形態特徵,體長 11— 15厘米(約鉛筆的長);尾長 4— 6厘米(約文具盒的寬);
體重不詳
攻擊指數,15 防禦指數,10 耐寒指數,15
感官能力:視覺 85;嗅覺 60;聽覺 85
特殊技: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陸地上生活。
? 識認方法,頭體寬扁,軀幹扁平,背面較平坦,體側有許多由疣粒堆集並排列成行的
瘰疣,背中央脊棱突出,尾弱而短。皮膚粗糙,滿佈大小不等的疣粒,身體主要為棕
黑色。
生態習性,住:棲息於海拔 100一 200米的丘陵地區。多生活在陰暗潮濕、多腐植質、
土壤較疏鬆的土穴內、石塊下、石縫中、草叢中。行:晚間活動。能在水中游泳,也
能在水域附近的陸地上爬行。休息:水塘、山坡植物根部或土穴內。食:肉食性。主
要吃蚯蚓、蝸牛、小型螺類、馬陸、蜈蚣、步行蟲等。性格:溫順。繁殖,4月開始進
入產卵場所。卵群大多產在離水 20一 100厘米的斜坡地上的雜草叢中,有的直接產在濕
潤的泥土、腐爛的樹葉或石塊的縫隙處,被雜草或樹葉遮蓋。卵堆集成群,有外層膠
膜。每次產卵約 72一 94枚,大約 20天左右,胚胎從膠膜內孵出。
成長:剛孵出的幼體的身體背面及尾部密佈細麻斑。孵化出膜的幼體側臥在膠質物中
或潮濕的地面上。由於幼體體尾的擺動,具有一定的彈動能力,同時借助雨水的沖刷,
逐漸地從斜坡上方移到下面的水域中,開始在水中生活。幼體多吃藻類、腐植物和小
型水生動物。經過約 90天的水中生活,於 8月上旬左右大部分完成變態,開始陸棲生活。
從卵產出至幼體完成變態,約共需 110天。
壽命:不詳 保護級別,國家 II級保護動物 瀕危原因,1、人類活動範圍劇增,使其棲地
喪失。 2、分佈區過於狹窄。
贵州疣螈
? 名稱:貴州疣螈( Guizhou newt) 別名,苗婆蛇 分類地位,兩棲綱、有尾目、
蠑螈科 學名,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 分佈範圍,雲南東北部、貴州西部
數量,罕見 形態特徵,體長 16— 21厘米(約 B5複印紙的寬);尾長 6— 9厘米
(約文具盒的寬);體重不詳
攻擊指數,15 防禦指數,10 耐寒指數,15
感官能力:視覺 85;嗅覺 60;聽覺 85
特殊技: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陸地生活。
? 識認方法,頭部扁平,皮膚粗糙,頭背、體軀及尾部有各種大小不一的疣粒。
背脊棱及體側疣粒為紅色,體側還具有連續的紅色縱線。腹面較光滑,身體
主要為黑褐色。
生態習性,住:棲息於海拔 1500一 2400米左右的山區小溪緩流、小水塘中。
行:晚間活動。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水域附近的陸地上爬行。休息:隱蔽
在陰暗潮濕的上洞、石穴、雜草和苔蘚、樹根下。食:肉食性。以昆蟲、蛞
蝓、小螺、蚌、蝌蚪等為食。性格:溫順。繁殖,4一 7月為繁殖季節。雄性
和雌性進入山區各種淺水中交配產卵,每次產卵數目為 50— 100粒,孵化期約
22天。成長,8— 11月完成完全變態。身體背面有小疣粒,外鰓萎縮,僅留鰓 。
壽命:不詳
? 保護級別,國家 II級保護動物
? 瀕危原因,1、人類活動範圍劇增,以及環境污染等,使其棲地喪失。
2、人為捕捉,使其數量銳減。
大凉疣螈
虎纹蛙
属于蛙科,学名为 Rana tigrina。
体长可达 10厘米,皮肤粗糙,布满大小疣粒。背面黄绿棕色,有不规则斑纹。腹面白色,
前后肢有横斑。趾端尖圆,趾间具全蹼。前肢粗壮,指垫发达,呈灰色。雄蛙具外声囊一
对。
生活在近山的旷野、水田和池塘中。捕食昆虫、蚯蚓、蜘蛛和其他小型蛙类。
产于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細痣疣螈( Granular newt)
? 別名,細痣棘螈、山臘狗 分類地位,兩棲綱、有尾目、蠑螈科 學名:
Echinotriton asperrimus分佈範圍,廣西、貴州、湖南、安徽 數量,不詳,但已
較從前銳減。 形態特徵,體長 12— 14厘米(約鉛筆的長);尾長 5— 7厘米
(約文具盒的寬);體重不詳
攻擊指數,15 防禦指數,10 耐寒指數,15
感官能力:視覺 85;嗅覺 60;聽覺 85
特殊技: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陸地上生活。
? 識認方法,頭部扁平,四肢較細長,尾側扁。皮膚粗糙,有大的疣粒。身體
背面為黑褐色,腹面為青石板色,指、趾及尾下緣等為桔紅色。
生態習性,住:棲息於海拔 500一 1500米的山間密林地帶,生活於靜水塘及
其附近潮濕的腐葉中或樹根下的土洞內。行:晚間活動。能在水中游泳,也
能在水域附近的陸地上爬行。休息:水塘、山坡植物根部或土穴內。食:肉
食性。以昆蟲、蛞蝓、蚯蚓及其他小動物等為食。性格:溫順
繁殖:產卵環境林木繁茂,陰暗潮濕,卵產在塘邊坡地上的腐爛落葉中,或
被落葉所遮蓋。一顆顆晶亮成堆的或分散的卵粒,緊貼在潮濕的泥土上或葉
片間,每堆約 30一 52枚左右,有的連續排列。成長:幼體逐漸發育具成體特
徵,頭部扁平,有疣粒,尚有殘留的外鰓,體側有兩縱行小紅點。
壽命:不詳 保護級別,國家 II級保護動物 瀕危原因,1、人類活動範圍劇增,
以及環境污染等,使其棲地喪失。 2、人為捕捉,使其數量銳減。
細瘰疣螈
? 名稱:紅瘰疣螈( Burmese newt) 別名,細瘰疣螈、棕黑疣螈 分類地位,兩棲綱、
有尾目、蠑螈科 學名,Tylototriton verrucosus 分佈範圍,雲南西部和西南部 數量:
罕見 形態特徵,體長 14— 17厘米(約鉛筆的長);尾長 6— 8厘米(約文具盒的寬)
體重不詳
攻擊指數,15 防禦指數,10 耐寒指數,15。感官能力:視覺 85;嗅覺 60;聽覺 85
特殊技: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陸地上生活。
? 識認方法,頭部平扁,軀幹圓,尾部側扁,口大。皮膚粗糙,全身滿佈疣粒,腹面
較光滑。背面棕黑色,頭部、四肢、尾部及瘰粒部位均為棕紅色,腹面棕黑色。
生態習性,住:棲息於海拔 1000— 2400米的山林及稻田附近。行:晚間活動。能在水
中游泳,也能在水域附近的陸地上爬行。休息:水塘、山坡植物根部或土穴內。食:
肉食性。主要吃昆蟲、蛞蝓、蚯蚓及其他小動物。性格:溫順。繁殖,5一 6月為繁
殖季節。雄性和雌性進入靜水塘或稻田內交配產卵,卵單粒或連成單行,分散黏附
在水塘岸邊草間或石上,有的連成一串或成片。成長:剛孵出時的幼體有外鰓,眼
後下方有一個平衡枝。尾的背鰭褶發達,始自背的中部。壽命:不詳
? 保護級別,國家 II級保護動物
? 瀕危原因,1、人類活動範圍劇增,使其棲地喪失。 2、人為捕捉,使其數量銳減。
? 紅瘰疣螈
紅瘰疣螈
胭脂鱼 (Myxocyprinus asiaticus)
生境,生活在湖泊、河流中,幼体与成体,形态各异,生境及生物学习性不尽相同,幼
鱼喜集群于水流较缓的砾石间,多活动于水体上层,亚成体则在中下层,成体喜在江河的
敞水区,其行动迅速敏捷。
捕食与食物,主食无脊椎动物和昆虫幼虫,也吃水底的有机物质,还常在水底砾石上吸食
附着的硅藻及植物碎片。
识别特征与习性,体高而侧扁,呈斜方形,头尖而短小,口小,唇肥厚向外翻呈吸盘状,
背鳍高而长,成鱼体侧中轴有 1条胭脂红色的宽纵纹,雄鱼的颜色鲜艳,雌鱼颜色暗淡。
此鱼一般在水质清新,含氧量高,水位及水温较稳定的急流浅滩中繁殖,3-4月产卵。卵
浅黄色,粘性,粘附在水底砾石或水藻上,在 16-18℃ 。的适宜水温下 7-8天可孵出幼鱼。
胭脂鱼具有体型大,生长快,肉厚,味美等特点。该鱼性情温顺,生命力强,食性广泛是
养殖业中的理想对象,幼体是很好的观赏鱼。
分类,鱼纲、鲤形目、胭脂鱼科。
分布,长江、金沙江等地。
保护,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胭脂鱼( Myxocyprinus asiaticus) 属鲤形目,亚口鱼科,胭脂鱼属。俗称:火烧鳊、黄排、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血排、
粉排。英文名,Chinese sucker 。
濒危等级:易危。中国国家 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
体侧扁,背部在背鳍起点处特别隆起。吻钝圆。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厚,富肉质,上唇与吻皮形成一深沟;下唇向外翻出
形成一肉褶,上下唇具有许多细小的乳突。无须。下咽骨呈镰刀状,下咽齿单行,数目很多,排列呈梳妆,末端呈钩状。背鳍无硬刺
,基部很长,延伸至臀鳍基部后上方。臀鳍短,尾柄细长,尾鳍叉形。鳞大,侧线完全。在不同生长阶段,体形变化较大。仔鱼期当
体长为 1.6-2.2厘米时,体形特别细长,体长为体高的 4.7倍;稍长大,在幼鱼期体高增大,体长 12-28厘米时,体长为体高的 2.5倍;成鱼
期体长为 58.4-98.0厘米时,体长约为体高的 3.4倍,此时期体高增长反而减慢。其体色也随个体大小而变化。仔鱼阶段体长 2.7-8.2厘米
,呈深褐色,体侧各有 3条黑色横条纹,背鳍、臀鳍上叶灰白色,下叶下缘灰黑色。成熟个体体侧为淡红、黄褐或暗褐色,从吻端至尾
基有一条胭脂红色的宽纵带,背鳍、尾鳍均呈淡红色。胭脂鱼从仔鱼到成鱼的发育过程,其外部形态及体色的这些变化,过去文献记
载相当混乱。一些学者根据大小不同的标本或另立新种,或记述新亚种,均欠稳妥。实际上我国的胭脂鱼只有一种,其它的种和亚种
名称,均系此种的同物异名。
胭脂鱼的幼、成鱼不仅形态不同,生态习性也不相同。通常需求的生境,鱼苗和幼鱼阶段常喜群集于水流较缓的砾石之间生活,
多在水体上层活动,游动缓慢,半长成的鱼则习惯于栖息在湖泊和江的中下游,水体中下层,活动迟缓,成鱼多生活于江河上游,水
体的中下层,行动矫健。每年 2月中旬(雨水节前后),性腺接近成熟的亲鱼均要上溯到上游,于 3-5月在急流中繁殖。长江的产卵场
在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地。亲鱼产卵后仍在产卵场附近逗留,直到秋后退水时期,才回归到干流深水处越冬。胭脂鱼一般 6龄可达
性成熟,体重约 10公斤左右。胭脂鱼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底泥渣中的有机物质为食,亦吃一些高等植物碎片和藻类。
亚口鱼科大多数属种分布于北美洲,现存约 14属,近 80种。本种是迄今所知的亚口鱼科分布于我国唯一的种。在长江上、中、下
游皆有,但以上游数量为多;福建闽江亦产,目前亦属少见。
胭脂鱼生长较快,1龄鱼体长可达 200毫米左右,成熟个体一般体重可达 15-20公斤,最大个体重可达 30公斤,在长江上游是一种重
要经济鱼类。目前野生状态个体的数量正逐年趋于下降。葛洲坝截流后,长江中下游亲鱼不能上溯至上游的沱江、岷江等大支流中产
卵,宜昌江段的某些产卵场的环境也遭到破坏。虽然坝下江段仍发现有繁殖群体,但因捕捞过度,目前自然存在的野生群体数量下降
趋势仍在继续。
黄唇鱼
? 名稱:黃唇魚( Bahaba croaker) 別名,白花魚 分類地位,魚綱、鱸形
目、石首魚科 學名,Bahaba taipingensis 分佈範圍,東海、南海 數量:
不詳,但已較從前銳減。 形態特徵,體長 100— 150厘米(約小學生的身
高);體重 15— 30千克(約 3— 6大包食米)
攻擊指數,70 防禦指數,70 耐寒指數,55
感官能力:視覺 80;嗅覺 10;聽覺 85
特殊技:體大兇猛,可以捕食其他魚類。
? 識認方法,身體側扁,口位於頭的前端,口裂很斜。體背側灰棕色而略
帶橙黃色,腹側灰白色而稍帶淡黃色。背鰭邊緣黑色,胸鰭有一個黑斑,
腹鰭和臀鰭淺色,尾鰭灰黑色。
生態習性,住:棲息於水深為 50— 60米、溫暖的沿海海域。行:晝夜活動。
善於游泳。休息:在水中。食:肉食性。以蝦、蟹等甲殼動物和小魚等
為食。性格:生性兇猛。繁殖:卵生。成長:幼體一般棲息於河口鹹淡
水區域附近、沿岸淺水區,以及江河下游淡水區等處,主要以蝦類為食。
壽命:不詳、
? 保護級別,國家 II級保護動物。
? 瀕危原因,人類為食用、藥用而過度捕撈。
川陕哲罗鲑
松江鲈鱼
淞江鲈( Trachidermus fasciatus) 属鮋形目,杜父鱼科,淞江鲈属。俗称:四鳃鲈,媳妇鱼(山东),花鼓鱼。英文名,Roughskin
sculpin,Songjiang sculpin 。
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 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
头及体前端平扁,向后逐渐变细而侧扁。头大,口大,端位,稍倾斜。前颌骨能伸缩,上下颌和犁骨上有绒毛状细齿。前鳃盖骨
的后缘有 4个刺,上刺大而尖端向上钩曲;后鳃盖骨上有 1纵棱,鳃孔大。眼小,侧上位,眼眶两缘高凸,形成眼上棱。体无鳞,皮上
有许多小突起或皮褶。背鳍 2个,基部相连;胸鳍大而圆;腹鳍胸位;尾鳍后缘稍圆。体背部黄褐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黑色斑纹
,背部、头部和各鳍上有黑褐色的小斑点。鳃膜上各有两条橙黄色的斜条纹,恰似四片鳃叶外露,故有四鳃鲈之称。
淞江鲈为东亚暖温带沿海的降河洄游鱼类,喜欢在澄清的流水中生活。白天潜伏水底,夜间活动,一般在与海相通的淡水河川区
域生长肥育。长至 1龄即达性成熟,体长可达 120-140毫米,达性成熟的个体于 11-12月直至翌年 1-2月,降河入海在沿海浅水地带产卵,
初期 11-12月雄鱼较多,后期 1-2月雌鱼较多。性腺在游入海水时逐渐成熟。产卵场在牡蛎礁多的潮间带。在贝壳洞内产卵,2-3月为产
卵盛期,洞口多向南,满潮时水温 4-5℃,盐度 3.0% -3.2%。怀卵量为 5100-12800粒。卵粘在穴顶壁上结为块状,由雄鱼守护。繁殖期
不索食,繁殖后沿海索食。到 6月海中的鱼全部返回淡水河湖内索食。孵出的仔鱼长成幼鱼后于 4-5月随潮水又回到淡水河川中生长肥
育。稍大在河湖内昼伏夜出。淞江鲈多以蝦为食,兼食小鱼。
我国从鸭绿江口直至福建九龙江口等邻海淡水江河下游地区均产此鱼,进入内陆水体者以上海市淞江所产为最知名。国外在朝鲜
半岛西及南侧和日本九洲的福冈等地也有记录。
淞江鲈、黄河鲤、松花江的鲑鱼(即大麻哈鱼)和兴凱湖的白鱼(即翘嘴鮊)并称为我国淡水四大名鱼,向来受到诗人雅客的颂
扬,自古就留下了“西风吹上四鳃鲈,雪松酥腻千丝缕”的佳句。隋炀帝曾赞此鱼为“金薤玉鲙,东南佳味”。自东汉至今,淞江鲈
驰名于我国朝野,被视为食中珍品和贡品。实际上,淞江鲈为小型鱼类,最大个体不及 150毫米,仅淞江地区产量较多,渔汎在秋、冬
二季。其个体虽不大,但肉质细嫩鲜嫩,无腥气,口感甚佳,尤以产卵期间更为肥腴。它的肝脏和颊部肉块甚为腴美,因而剖杀后,
内脏洗净后要塞回鱼腹。淞江鲈肉性味甘、温,有健脾益气之功效,主治脾虚泄泻、慢性胃痛、小儿疳积、消化不良、消瘦等症。
淞江鲈曾是我国渤海、黄海及东海沿岸很常见的食用鱼类。近数十年来,工业有毒污水及农药、化肥等对江河口附近的污染严重
,使此鱼难于进入河湖中索食、肥育和生长;其次捕捞过度和筑拦河坝等原因,现在已很少见。
花鳗鲡
花鳗鲡( Anguilla marmorata) 属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俗名:鲈鳗、花鳗、雪鳗、鳝王、乌耳鳗、芦鳗、溪鳗。
英文名,Marbled eel 。
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 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
花鳗鲡体形似鳗鲡,体长,前部粗圆筒状,尾部侧扁。头圆锥形,较背、臀鳍始点间距短。吻平扁。口角超过
眼后缘。下颌稍突出,中央无齿;两颌前端细齿丛状,侧齿成行。唇褶宽厚。鳃孔小。鳞细小,排列呈席纹形鳞群,
鳞群互相垂直交叉,隐埋于皮下。侧线完全,侧线孔明显。奇鳍互连;背鳍低而长,始点距鳃孔较距肛门近。背鳍
始点与臀鳍始点间距大于头长。胸鳍圆形。无腹鳍。脊椎骨 100-110块。体背侧及鳍满布棕褐色斑,体斑间隙及胸鳍
边缘黄色。腹侧白或蓝灰色,背鳍和臀鳍后部边缘黑色。
花鳗鲡为典型降河洄游鱼类之一。生长于河口、沼泽、河溪、湖塘、水库等内。性情凶猛,体壮而有力。白昼
隐伏于洞穴及石隙中,夜间外出活动,捕食鱼、虾、蟹、蛙及其它小动物,也食落入水中的大动物尸体。能到水外
湿草地和雨后的竹林及灌木丛内觅食。其觅食区在菲律宾可达海拔 1523.9米的山溪。在中国能达浙江天台山、北雁
荡山、南雁荡山,福建韩江上游的长汀和海南岛昌江姜园等山溪。在河湖内性腺不发育;于成年时冬季降河洄游到
江河口附近性腺才开始发育,而后入深海进行繁殖。在中国福建九龙江,每年 3-7月在河溪中营穴居生活。当 10-11
月刮西北风时节,即开始往河口移动,入海繁殖。花鳗鲡的产卵场约位于菲律宾南、斯里兰卡东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之间的深海沟中。生殖后亲鱼死亡,卵在海流中孵化,初孵出仔鱼为白色薄软的叶状体,叶状体被海流带到陆地沿
岸后发生变态,变成短的圆线条状的幼鳗,亦称线鳗,进入淡水河湖内索食生长。在台湾省台东的大武河口,中秋
节前可见到长约 70毫米的花鳗苗。福建省九龙江在 3-4月间鳗苗进入河口。
花鳗鲡分布于我国长江下游及以南的钱塘江、灵江、瓯江、闽江、九龙江、台湾到广东、海南岛及广西等江河;
国外北达朝鲜南部及日本纪州,西达东非,东达南太平洋的马贵斯群岛,南达澳大利亚南部。
花鳗鲡最大个体达 2.3米以上,重 40-50公斤,广东称作鳝王。在福建九龙江 4-5月及 9-10月为盛渔期,一般长
700-800毫米,重约 5公斤。花鳗鲡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营养价值与日本鳗鲡相似,但价格更为昂贵,历来被视为
上等滋补食品。其肉性味甘、平,有滋补强壮之功效。浙江、福建民间用花鳗头同川芎一起炖制,连汤一同食用可
以治疗头晕头痛。用花鳗鲡煮汤,作为滋补食品,对产妇、体虚者有良效。
近年来由于工业有毒污水对河流的严重污染和捕捞过度,以及毒、电渔法对鱼资源的毁灭性破坏,拦河建坝修
水库及水电站等阻断了花鳗鲡的正常洄游通道等等原因,致使花鳗鲡的资源量急剧下降,现已难见其踪迹。
克氏海马鱼 Hippocampus kelloggi
? 別名,克氏海馬 分類地位,魚綱、海龍魚目、海龍魚科 學名,Hippocampus kelloggi分
佈範圍,東海、南海 數量,不詳,但已較從前銳減。 形態特徵,體長 30— 32厘米
(約筆記本電腦的長);體重不詳
攻擊指數,15 防禦指數,20 耐寒指數,55
感官能力:視覺 75;嗅覺 10;聽覺 85
特殊技:能在海水中作直立狀游泳。
? 識認方法,頭部的形狀酷似馬頭,並與軀幹形成直角,體表沒有鱗,呈側扁形,外面
被環狀的骨板所包裹,還有很多平行的體環。身體均呈淡黃色,體側有不規則的白色
線狀斑點。
生態習性,住:棲息於溫暖地帶、近海海藻叢或珊瑚礁叢等非常繁茂的地帶。
行:晝夜活動。游泳時頭部向上,垂直地立在水中,依靠背鰭和胸鰭的扇動,直升直
降,緩緩而行,有時還依靠尾部的屈伸呈彈跳狀前進。
休息:以尾端纏附於海藻的莖枝上、珊瑚枝上或海中的飄浮物上歇息。
食:肉食性。以毛蝦、康蝦等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
性格:生性兇猛
繁殖:在雄性的腹部下面、尾的前面,有一個由兩層皮褶連接而形成的一個口袋,叫
做育兒囊。育兒囊的前方有一個孔,是雌性放卵入囊和小海馬出、進囊的通道。繁殖
時,雌性將產出的數百枚成熟的卵,送到雄性的育兒囊內,雄性排出精液,使卵受精。
受精卵在育兒囊內發育,孵化出幼體。育兒囊的內壁密布著微絲血管,並與胚胎的血
管網相連,為胚胎的發育提供部分營養。成長:幼體出生後直到發育完全的很長一段
時間,依然要靠父親的保護,每當遇到敵害時,就鑽進育兒囊裏躲藏。
保護級別,國家 II級保護動物。
? 瀕危原因,人類為藥用而過度捕撈。
唐鱼 Tanichthys albonubes
唐鱼( Tanichthys albonubes) 属鲤形目,鲤科,(左边“鱼”,右边“丹”)亚科,唐鱼属。俗称:红
尾鱼、白云金丝鱼、白云山鱼、邓鱼。英文名,White cloud mountain minnow 。
濒危等级:绝迹(野生)。中国国家 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
体细小,最大个体不超过 30毫米。体长而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小、圆钝。吻短而圆钝。口小,
亚上位,口裂下斜,下颌突出。唇薄。无须。眼大。鳞大,侧线不显,纵列鳞 30-32。背鳍短,与臀鳍相对;胸、腹鳍小。体带橄榄绿色,中轴具金黄色纵纹,上部具若干黑条纹。背、臀鳍带绿色,边缘透明,尾
基具红色大圆斑。
多栖息在山区清澈的溪流流水的环境中。性活泼、温和。虽分布于亚热带,尚能耐寒,当水温至 5℃ 时
,仍能正常生活。为杂食性小型鱼类,以食浮游动物和腐植质为主。亲鱼在春夏季可以繁殖 2次以上。雌亲
鱼一次只产数十枚卵。
唐鱼为我国特有种,分布区窄,近代仅分布于广东省白云山、花县以及广州附近的山溪中。由于本种
繁殖力不强,种群小,个体数量原属稀少。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严重破坏其生态环境,导致唐鱼
在自然界中已经很难发现其踪迹。唐鱼是一种著名的观赏鱼类,在东南亚、香港等地人工饲养较为普通,
并外销世界各地。
大头鲤
Cyprinus pellegrini
大头鲤( Cyprinus (C.) pellegrini) 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俗称:大头鱼,碌鱼(《澂江府志》)。英
文名,Barbless carp 。
濒危等级:易危。中国国家 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
体形似鲤。尾柄细长。头特别大而宽,头长大于体高和背鳍基长;头背宽而平坦。口阔且大,亚上位,弧形,
口裂显著倾斜,口宽大于吻长。无须。下咽齿主行第二枚齿齿冠具 2-5道沟纹。鳃耙排列甚细密,在 48个以上,其长
度超过鳃丝长。鳞大,侧线鳞 34-37个。背鳍和臀鳍均具带细锯齿的硬刺。背、腹鳍起点相对或背鳍稍长,背鳍基长
,鳍条短,外缘深凹,胸、腹、臀鳍均大;胸鳍达腹鳍。体背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背鳍灰黑色,偶鳍及尾鳍淡
黄色,尾鳍下叶带红色。
喜欢生活在水深而水质较清澄的水体中上层,对恶劣环境耐受力差,若水质混浊或离开水体则易死亡。性活跃
,游泳迅速。食性较单一,大小个体的食性差异不大,几乎均以大型浮游动物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有时也杂食
些硅藻、丝状藻和龟甲轮虫等,但数量很少。一般雌鱼体重在 50克左右即已性成熟,产卵期较长,从 4月初开始直
到 9月,以 5- 6月最盛。卵附在水草上孵化。
大头鲤为我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云南省的星云湖和杞麓湖。因其肉细嫩,含脂量高,味美,颇受人们欢迎。在
20世纪 50-60年代曾为产区的主要经济鱼类,在两个湖的渔产量中,占极大优势,曾占总产量的 70%左右。自 70年代
引进鲢、鳙,与大头鱼产生食物竞争;在引种时又带来了鰕虎鱼、鳑鮍、麦穗鱼等小型野杂鱼,这些鱼生命力强,
且大量吞食鱼卵;再则湖泊水位下降,水草减少而破坏了产卵场;长期的酷渔滥捕;大头鱼自身抗病力弱,生长缓
慢,适应环境差等综合因素,导致资源的锐减,目前大头鱼在星云湖和杞麓湖中,仅占鱼产量的 0.5%左右。
金线鲃 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grahami
金线鲃( 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金线鲃属。俗称:金线鱼、小洞鱼、菠萝鱼。英
文名,Golden-line barbel 。
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 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
体长,侧扁,头后背部显著隆起呈弧形。头细长,背面平直,稍下弯。吻尖细,口端位,上唇薄而下唇厚。须
2对,发达;吻须短,颌须伸达眼后缘的下方。鳞细小,沿侧线鳞则比较大,侧线鳞 61-69,侧线略下弯。背鳍外缘
稍内凹或平截,背鳍刺较细,基部粗硬,后缘锯齿细弱,顶端柔软分节,起点位于腹鳍稍后。全身呈淡黄色,头侧
与背部略带青灰色,体侧近背部有许多淡灰色圆斑;腹部白色各鳍均为金黄色。
金线鲃多生活于水面较开阔的静水湖泊中,平时多分散栖居于湖泊的出口或积水较深处,生殖季节集中在湖边
或湖出口的浅水区有泉水的溶洞中产卵孵化。生殖期为 12月至翌年 2月间,卵产于石砾之中。幼鱼以浮游动物、水
生昆虫为主食,也食少量藻类和高等植物碎片;成鱼转食小虾和小鱼,也食浮游动物。
金线鲃为我国特有种,常见于云南东部的各湖泊中,其中以阳宗海和滇池为最多。
金线鲃为云南特有的一种经济鱼类。体型较小,一般体长为 100-230毫米,体重为 50-250克左右,因其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为云南地区的名贵鱼类之一。其肉入药鲜用,具有滋阴调元、暖肾填精的功效,主治虚劳损伤、肾虚
滑精等症。
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水质污染、引种不慎、酷渔滥捕等原因,原有沿湖的鱼洞大都被围堵,生境的破坏致使
其种群资源衰竭。现在滇池等湖泊中仅能偶尔见到。
大理裂腹鱼 Schizothorax taliensis
大理裂腹鱼( Schizothorax (Racoma) taliensis) 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裂尻鱼亚属。俗
称:弓鱼,竿鱼。英文名,Dali Schizothoracin 。
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 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
体细长,稍侧扁,头小且短,吻短,与眼径等长。口端位,口裂微倾斜。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下唇
细窄,唇后沟在下颌前会合处中断,下颌边缘没有角质化。眼大;须 2对,颌须比吻须稍长。体覆细鳞,排
列不整齐,形状不规则;腹部自鳃峡到腹鳍基部裸露无鳞,或仅有少数埋入皮内的鳞片痕迹。侧线微弯,
侧线鳞为 96-108个,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 1行大鳞;背鳍具一硬刺,其后缘具细小的锯齿。体背部浅褐色或
黄褐色,腹部灰白色或略带淡黄;生殖期雌体肛门处特别膨大,带淡红色,臀鳍长且肥厚;雄体吻部出现
发达的珠星。
大理裂腹鱼与其它裂腹鱼类不同,是一种适应于静水环境中生活的种类,在湖中敞水区域的上中层活
动。摄取动物性食料,以浮游动物为主,尤以枝角类为最多,其次是桡足类和昆虫以及少量昆虫幼虫、虫
卵,偶尔也见食绿藻和丝状藻类。生殖季节在 4-5月间,亲鱼结群由湖中溯至各支流或溪沟,或群集出溶洞
周围,在流水环境中产卵,卵粒沉于水底砂石上。一般雌鱼较雄鱼为大。在生殖期间,雌鱼很少摄食或停
止摄食,而消耗储存于体内丰富的脂肪体。
大理裂腹鱼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云南洱海及其附属水系。
大理裂腹鱼为云南大理洱海特产的一种经济鱼类,历史上占洱海渔获物的 30%左右,体型虽不大(大
者可达体长 200-300毫米,200-250克,小的只有 50-100克),但产量很大。肉厚多脂,营养丰富,肉味腴美;
其鱼卵与裂腹鱼亚科的许多种类不同,卵无毒,味美,可供食用,故群众喜食之,向称为云南名产。除供
应当地鲜食外,经加工腌制,行销全省,且有一部分出口外销。其肉供药用,鲜食具有滋补、止血、解毒
之功效,主治妇女劳损、崩漏下血、小儿痰热、风痛、丹毒等症。
大理裂腹鱼的产卵及活动场所多在湖边浅滩、入湖溪流及湖湾中的鱼沟、鱼洞中。自 20世纪 70年代后,
洱海水位下降,数十条鱼沟、鱼洞全部干涸,加之引入了外来物种大量吞食其鱼卵,再加上酷渔滥捕,造
成资源破坏极其严重,目前已濒临灭绝。
秦岭细鳞鲑 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秦岭细鳞鲑( 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属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俗称:花鱼、梅花鱼、
金板鱼、闾花鱼、五色鱼、闾鱼。英文名,Qinling lenok 。
濒危等级:易危。中国国家 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
体长纺锤形,稍侧扁。头钝,头背部宽坦,中央微凸。吻不突出或微突。口端位,下颌较上
颌略短,上颌骨后端达眼中央下方。上下颌、犁骨和腭骨各有 1行尖齿。舌厚、游离,舌齿约 10枚,
排列呈,∧,型。眼大。鳃孔大。鳃膜不和峡部相连。鳞细小,侧线完全、平直。背鳍短,外缘
微凹;脂鳍与臀鳍相对;腹鳍后伸不达肛门,鳍基部具 1长腋鳞;尾鳍叉状。幽门盲囊 65-75个。体
背部暗褐色,体侧至腹部渐呈白色,体背及两侧散布有长椭圆形黑斑,斑缘为淡红色环纹,沿背
鳍基及脂鳍上各具 4-5个圆黑斑。
为冰期自北方南移的残留种。属冷水性山麓鱼类。生活于秦岭地区海拔 900-2300米的山涧溪流
中,水流湍急、水质清澈、水底多为大型砾石处。秋末,在深水潭或河道的深槽中越冬。除洪水
期,很少在平原干流中见到。为肉食性鱼类,幼鱼主要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成鱼除摄食鱼类
外,也食被风吹落的陆生昆虫。摄食时间多集中于早晚前后,阴天摄食活动频繁,全天均可见到。
最初性成熟年龄 3+ -5+ 龄。性成熟个体于 2-3月产卵,产卵场多在浅水砂石底处。产卵水温低于
10℃ 。绝对怀卵量为 2670-4510粒。卵沉性,一次排完。
秦岭细鳞鲑为我国所特有,仅分布于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湑水河、子午河的上
游的溪流中。常见个体多为 150毫米左右,最大可达 450毫米。由于产区渔业生产极为落后,毒、
电、炸的现象却非常严重,致使在海拔高度 1200米以下人口较多的地区,资源量急剧减少,所能
见到的也多为 2+ -3+ 龄的未成熟个体,在海拔 1200米以上人口稀少地区尚有一定数量。秦岭细鳞鲑
被列入国家 Ⅱ 级野生保护动物。
文昌鱼纲 文昌鱼
Branchiostoma belcheri
文昌鱼,俗称扁担鱼或鳄鱼虫,属
头素纲,文昌科。是世界上海洋珍
稀动物之一。
文昌鱼全身无色半透明,肌节明
显,两头尖中间宽,左右两侧扁。
国外又称“双尖鱼”。厦门文昌鱼
体形小,只有三四厘米至五六厘米
长,每千克有近万尾之多。它虽然
没有成型的脊柱,但是有一条类似
脊柱的脊索贯穿全身,在脊索内有
初级的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