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生物氧化----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作用 下册 P114 第24章 生物体所需能量大都来自糖、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氧化 (1)先进行分解代谢,代谢物脱氢,辅酶NAD+或FAD还原成NADH或FADH2(携带 氢离子和电子。 (2)氢离子和电子都经过相同的一系列电子载体传递过程传递给氧。 (3)产生的能量一般都贮存在ATP等特殊化合物中。 生物氧化实质上是氧化磷酸化,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氧化磷酸化:NADH或FADH2上的电子通过进行一系列电子传递载体传递给O2,伴 随NADH和FADH2的氧化释放的能量使ADP磷酸化形成ATP。 (一)氧还原电势 生物体系中进行氧化还原时其基本原理和化学电池一致。 生物体内一些重要物质的标准氢化还原电势如P117表24-1所示。 如:NADH被O2氢化。 电极反应:1/2 O2+2H++2e- == H2O E0=+0.815。 NAD++2H++2e- == NADH+H+ E0=-0.32∨ 电池总反应: 1/2 O2+NADH+H+ == H2O+HAD+ 电势差ΔE0=+0.815-(-0.32)=+1.135V 正号表示放能 即呼吸链的范围为1.135V 自由能变化:ΔG0=- n FΔE0 =-2 23.062 1.135 n-所传电子数 =-52.6Kcal/mol F-法拉第卡当量: 23.062KcalV-1mol-1 同理计算 FADH2被O2氧化 ΔG0=-42.4Kcal/mol (二)电子传递和氧化呼吸链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电子传递仅发生在相邻的传递体之间,可根据各种氢化一还原电对的E0值,判断电子流动方向,在酶催化下发生反应。 (1)电子传递链 电子从NADH到O2传递所经过的途径被称为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主要由4部分蛋白质复合体组成,排列顺序为: (见P120 图24-2) 黄素蛋白中的FADH2 琥珀酸-Q 还原酶 NADH→NADH-Q→Q→细胞色素→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化酶→O2 还原酶 还原酶 电子传递酶复合体含一系列的电子载体和辅基为: 黄素蛋白: FMN, FAD 铁硫中心: Fe-S复合体 醌: Q 细胞色素: 血红素基因 铜离子: CuA CuB (2)电子传递链各个成员 NADH-Q还原酶,简称复合体Ⅰ,又称NADH脱氢酶。辅基:FMN,Fe-S。 催化的反应为: NADH+H++Q→NAD++QH2 反应分三步进行: NADH+H++FMN → FMNH2+NAD+ FMNH2+Fe-S(氧化型)→`FMN+Fe-S(还原型) Fe-S(还原型)+Q`→`Fe-S(氧化型)+QH2 其中Fe-S中心有Fe-S,2Fe-2S和4Fe-4S三种类型,如P122 图 24-5所示。 在反应中发生3价Fe3+和2价Fe2+的价态变化。 辅酶Q(CoQ):为易流动的疏水电子载体,与蛋白质结合不紧密,能自由在膜内扩散, 有氧化型(醌式)和还原型(酚)。结构式见P123 图 24-6。含有异戊二烯为单 位构成的长碳氢链,异戊二烯的数目n因动物而异,哺乳动物n=10记作Q10。 琥珀酸-Q还原酶:又称复合体Ⅱ。该酶与柠檬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 索酸的琥珀酸脱氢酶构成完整的酶复合体,辅基 FAD, Fe-S。 催化的反应为: FADH2+Q → FAD+QH2 使FADH2上高能电子进入电子传递链,此步无ATP生成。 反应分两步进行: FADH2+Fe-S(+3) → FAD+Fe-S(+2) Fe-S(+2)+QH2 → Fe-S(+3)+Q 细胞色素还原酶:又称复合体Ⅲ。辅酶:血红素,Fe-S。 把电子和H+从一个QH2分子传递两个电子给2分子细胞色素C。 [细胞色素]:是一类含有血红素辅基的电子传递蛋白质的总称。因含血红素而显色,故称为细胞色素,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由吸收光谱不同而分为a、b、c三类。吸收峰位置见P124 表24-3。从吸收光谱知b又分为b566和b562,C又分为C和C1。 一个电子传递为:QH2 → 2Fe2S → C1 → C。 另一个电子为QH2 → 半醌 → b(b566-b562 →QH2。祥见P126 图24-10。 细胞色素C:(Cyt c) 唯一能溶于水的细胞色素,由104个AA构成的单多肽链。 Cyt c和Co Q都是传递电子的流动载体,在接受细胞色素还原酶电子后立即传递给细胞色素氧化酶。 6.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体Ⅳ。 把电子从Cyt c传递给氧 该酶有4个氧化-还原活性中心,含有两种细胞色素(Cyt a和Cyt a3)和两个铜离子(CuA和CuB)。 a和a3化学结构同,但处于酶的不同部位CuA和CuB由于结合的蛋白不同而有差异 电子传递顺序为:Cyt c → a – CuA → a3 – CuB → O2。 最后该酶传递4个电子到氧,形成2分子H2O。 7. 在氧化呼吸链中的NADH-Q还原酶、细胞色素还原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催化的三步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都足以将H+从线粒体内膜基质“泵”出到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产生氢离子梯度,为下一步产生ATP准备所需的自由能。 (3) 电子传递的抑制剂 为能够阻断呼吸链中某部位电子传递的物质,可用来研究电子传递顺序。原理见P128 图 24-15。 常见的抑制剂有: 1. 鱼藤酮,安密妥,结构见P128。 阻断NADH-Q还原酶内的电子由NADH向CoQ的传递。 抗霉素A:抑制细胞色素还原酶中电子从QH2到Cyt c1的传递。 氰化物,叠氮化物与a3中血红素Fe3+作用。CO与a3中Fe2+作用,均阻断电子在细胞色素氧化酶中传递作用。上述各种抑制剂的抑制部位可表示为NADH → NADH-Q还原酶 -║→ QH2 -║→ CytC1 → CytC → 细胞色素氧化酶 -║→ O2 鱼藤酮, 抗霉素A CN-,N3-,CO 安密妥 (三)氧化磷酸化作用 将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自由能用以使adp和无机磷酸生成高能ATP的作用都在细胞线粒体内膜发生作用。 氧化磷酸化全过程方程式为: NADH+H++3ADP+3P1+1/2 O2 → NAD++4H2O+3ATP (1) P/O比:一对电子通过呼吸链传至氧所产生的ATP分子数。 NADH的P/O比为2.5(过去为3),从呼吸链NADH-Q还原酶进入。 FADH2的P/O比为1.5(过去为2),是从细胞色素还原酶处进入电子传递链。 (2) ATP合成部位 为三个能量释放部位。 一对电子经NADH-Q还原酶,细胞色素还原酶和细胞色素氧化泵泵出质子数分别为4,2和4。合成一个ATP要3个质子通过ATP酶驱动合成2.5个ATP需7.5个质子驱动,合成1.5个ATP需4.5个质子驱动,多余的质子可能用于将ATP从基质运往膜外细液。 ATP合成是在线粒体ATP酶作用下完成的,现称ATP合酶,又称复合体V。 (3)能量偶联假说 电子传递释放出的自由能和ATP合成是与一种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相偶联的,1961年提出,197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如P132 图 24-18所示: 电子传递链为一个H+泵,使H+从线粒体基质排到内膜外;内膜外H+比内膜高,形成H+浓度梯度;电化学电势驱动H+通过ATP合酶F0F1ATP回到线粒体基质,释放自由能与ATP合成偶联 此过程为: 1.质子泵出需要能量:由电子流过复合体Ⅰ、Ⅲ和Ⅳ获得。 2.质子泵出使细胞溶胶侧H+浓度提高,产生膜电势。 3.膜电势驱动质子流通过ATP合酶,同时释放出与酶牢固结合的ATP,ATP是在释放自由能驱动力下ADP与Pi合成的。 F0F1-ATP酶:F0单为嵌入线粒体内膜中,为质子通道;F1在膜外为球状体。催化ATP的合成。 (四)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 一般情况下,电子传递和磷酸化是紧密结合的,但特殊的试剂可将氧化磷酸化过程分解成单个的反应。 (1)解偶联剂: 只抑制ATP的形成过程,不抑制电子传递过程,使电子传递产生的自由能变成热能。如DNP(2,4-二硝基苯酚),当pH=7时,DNP呈酚负离子形式,不能透膜。在酸性环境(H+浓度提高),DNP接受质子而成酚分子形式,脂溶性而易透膜,将H+带入膜内,破坏了跨膜梯度的形成,故DNP又称质子载体。 褐色脂肪细胞线粒体内膜上有特殊H+通道,H+流回不经过F0F1-ATP酶,不产生ATP产生热,维持体温。 (2)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因抑制ATP形成而使电子传递停止,如寡霉素。但为寡霉素抑制的电子传递会由于加入DNP,使H+浓度差消除,而使电子传递恢复。如P138 图24-27 (3)离子载体抑制剂 它们与K+等离子结合,作为离子载体穿过膜,消除膜电势,如短杆菌肽,缬氨霉素ATP不能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