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马赫主义
? 本章概述
?
? 被称为第二代实证主义的马赫主义继承近代经验主义传统, 从
19世纪末现代物理学革命中获取营养和启示, 把哲学归结为科学
的认识论, 主张取消现象以外的存在和本质问题, 用所谓非心非
物的中性东西 ―― 要素 ( 现象, 现象之间的关系 ) 取代传统哲学
作为实体的心或者物, 把物质和精神统统纳入科学和人类认识所
及的经验世界, 取消因果联系, 将哲学的任务说成是为了实用的
目的而描述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在西方世界以及俄国产生了广
泛的影响并受到曾经一度是热烈的欢迎 。 本章主要介绍马赫, 阿
芬那留斯和彭加勒的生平及核心思想 。
?
第一节 马赫主义概况
? 一, 马赫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特征 从思想渊源说, 马赫主义是近代经验主义传统的
继承者 。 马赫承认他在哲学上走的是从康德出发返回到贝克莱和休谟的路线 。 马赫主义虽把经验
当做哲学的出发点, 但认为经验既不是上帝在人心中所引起的感知和观念, 也不是除此次主观的
心理意识, 而是超出了心物对立的中性的东西 。 他们试图建立一种超越传统哲学的唯物唯心对立
的中立的哲学 。 他们主张取消现象范围以外的存在和本质问题, 认为科学和人类认识所及的世界
就是经验世界, 物质和精神, 主观和客观的区别只是经验内部的区别 。 他们抛弃建立一种将各门
具体科学联系起来的, 无所不包的综合的哲学体系的企图, 同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一样, 把哲学
归结为科学的认识论 。 马赫主义可以说是 19世纪末出现的现代物理学革命的产物 。 后者是自然科
学发展中一场更为时刻的变更, 它极大地促进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变更 。 由于马赫主义对老实证主
义有所变更和发展, 因此人们把它称为第二代实证主义 。
? 二、马赫主义产生和流传概况 马赫主义是 19世纪末出现的一种通过恢复和更新经验主义
来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国际性思潮的组成部分。当时物理学中发生的革命推翻了以往自然科学关
于世界、物质的概念,也动摇了孔德等人的描绘世界图景的综合哲学体系。马赫主义一方面继承
了实证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另一方面又企图对当时自然科学的新变化作出解释。
? 由于马赫主义以体现自然科学的最新变更为旗号, 主要代表人物多是当时杰出的自然科学家,
因而它很是投合了许多关心科学和进步的西方知识分子的心态, 被他们当成最新科学哲学 。 在德
奥等国哲学流派中, 马赫主义不仅把老实证主义挤到了后台, 也夺得了新康德主义一度占有的主
导地位 。 在西方其他国家也兴起了一股马赫主义热 。 马赫主义哲学家中多数人政治上比较开明,
有的还表现出支持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倾向 。 20世纪初, 马赫主义在俄国成了最时髦的哲学流
派 。 当时, 马克思主义和马赫主义的论争已由哲学上的论争转化成了是否还应进行革命的政治斗
争 。 列宁的著作,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对马赫主义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政治批判的意
义 。
?
第二节 马赫的要素一元论
? 一, 马赫的生平活动和其哲学的基本倾向 恩斯特 · 马赫
( Ernst Mach,1838-1916) 出生于捷克的一个教师家庭初在其父的指导下
学习小学和中学课程, 15岁进中学读六年级, 毕业后进维也纳大学攻读
数学和物理, 22岁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 。 毕业后作过家庭教师, 在维也
纳作过编外讲师 。 1864年成为格拉茨大学数学教授, 1867年起任布拉格
大学物理学教授并曾两度出任校长 。
? 马赫被认为是现代西方最早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以批判的态度对科
学史(主要是物理学史)作了认真的探讨。他认为科学史不只是为了了
解历史,更是为了促进对科学现在和未来的了解,从而促进科学的发展。
他把自然科学和哲学研究结合起来,企图为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寻找
哲学的立脚点。他对当时旧的机械论和对科学和理性进行批判的非理性
主义都加以否定和批判。主要著作有, 动觉理论大纲, ( 1875),,感
觉的分析, ( 1886),,认识和谬误, ( 1905)。
第二节(续 1)
? 二, 世界要素论 马赫企图超越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内的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框架,
去建立一种将各门自然科学统一起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为各门不同的科学找到共同的基础 。 他
的理论采取了世界要素论 ( 或称要素一元论 ) 的形态 。
? 马赫否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以外的物质世界, 认为无论是心理学或物理学, 都只与人的意
识 ( 表象, 感觉 ) 相关 。 物理学所研究的物体不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对象, 而只是人的
感觉之间的联系 。 感觉 ( 或者表象 ) 不是物或物体的映象, 相反, 物倒是感觉之间的联系的符号,
物是感觉的复合 。 这种思想在逻辑上必将得出整个世界都是我的感觉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 。
因此后期他提出要素论 。
? 他说, 现象可以分解为要素,就这些要素被认为与物体(身体)的一定 3过程相联系,并为这
个过程所决定而言,我们称其为感觉, 。不是自我、而是要素(感觉)是第一性的。颜色、声音、
温度、压力、空间、时间等等人的各种感觉(要素)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结合起来,在这种结
合中,有的部分变化不定,转瞬即逝;有的部分则相对稳定和恒久。后者被铭刻于记忆,被表现
于语言,被称为物体。所谓物体、物质无非是感性要素相对稳定的复合体,是各个要素(感觉)
之间的某种合乎规律性的联系。传统哲学中往往被当做精神实体的, 自我, 同样是要素的复合体。
科学的任务就是探求要素之间的联结方式。
? 要素是一种非心非物,或者说超乎心物对立的中性的东西。要素本身并不是指精神或物质实
体,而只是一种假定,一种函数关系。虽然要素就是感觉,但只有当要素处于一定的心理和物理
的联系之中才是感觉。马赫把要素分成三类:物理要素,如颜色、声音等;生理要素,如神经系
统,视网膜等;心理要素,如意志、记忆、印象等。三类要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同
一要素,在一种联系上是物理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上则是心理的东西。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
西之间的界限是实用的和约定的,它们之间的不同不是性质的不同,而是要素之间的结合方式不
同。
第二节(续 2)
? 三, 思维经济原则 思维经济原则是马赫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 在阿芬那留
斯那里, 它被称为, 费力最小的原则,, 即把客观物质世界, 客观必然性, 因果性等
都从经验中, 清洗, 掉了, 剩下的只是没有被它们, 玷污, 的所谓纯粹经验 。
? 马赫认为为了使人适应环境, 有效地进行生存斗争, 就必须使人的思维和科学活动
成为最简单, 最便捷的活动, 成为生物学的经济活动 。 人类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就是
思维经济原则应用的发展 。 思维经济原则的基本内容简单说来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思维
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 。 这正像精明的商人用尽量少的资本, 付出尽量少的劳务, 花费
最少的时间而赚取尽量多的利润一样 。 科学和人类认识的作用在于模写和预测经验事
实, 以代替经验, 节省经验 。 一种科学理论越是能代替更多的经验事实, 越是简便,
越是经济, 就越有利于使人适应环境, 从而就越是符合生物学的经济原则, 即思维经
济原则 。 而节约思维, 促进人对环境的适应, 正是科学的根本目标 。
? 马赫否定概念对本质的认识与经验对现象的认识这二者之间的区别 。 在马赫看来,
概念只是人的一种反应活动 。 科学家在对经验事实进行直观时, 由于连续观察到众多
的同类的经验事实, 由于连续性原则的作用, 便形成了一种经济地描述这些事实的反
应系统, 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 复杂的概念无非就是复杂的反应活动 。 它们都可以还
原为对感性要素的观察, 与感性经验并无原则区别 。 正是基于这种观点, 他强调物理
学等自然科学只能是描述性的, 而否定达到对自然现象的本质的认识的物理学, 认为
后者只能是假说性的 。 原子同上帝和灵魂一样不是经验中现有的东西, 不能作为经验
事实来描述 。 他要求将一切不能由经验证实或证伪的本质, 实体, 自在之物等都当做
不经济的东西加以抛弃 。
第二节(续 3)
? 四, 函数关系论 马赫的世界要素论把科学和人的认识所及的世界归结为要素的复合, 在
这样的世界中, 不可能存在不以人的感觉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也只能是相
对的, 没有客观和必然意义 。 科学和人的认识的任务不是去发现客观必然性和因果性, 而是按照
思维经济原则对感觉经验范围内的事实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加以描述, 也就是把传统哲学和科
学所论及的因果联系等自然事物的联系当做感觉 ( 要素 ) 的依存关系来描述 。 马赫把这种依存关
系归结为数学上的函数关系 。 他不仅主张用函数关系来取代传统的因果论, 而且主张把整个世界
的存在都看做是函数关系的存在 。
? 马赫认为在生物学领域, 尽管可以用目的性来解释, 但因果性原则仍被保留下来 。 进化论对
生物现象的解释就与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对物理现象的解释非常类似, 马赫通过对许多具体的科学
事例的剖析, 指出每种有机体和它的组成成分都服从物理学规律 。 他企图用因果性原则来解释包
括有机界和无机界在内的自然现象 。 无论在广义无机界或有机界, 都应当用事实或现象之间的相
互依存关系来解释 。 马赫是按照休谟的现象主义来解释因果性的 。 他认为因果性是人的心智的产
物, 只有逻辑的, 假设的意义 。 他企图把因果关系表述为数学的函数关系 。 而用函数概念来表达
现象 ( 要素 ) 之间依存关系之所以精确在于函数是根据精确的计算建立的, 它既可以排除旧的因
果概念中存在的主观, 片面的因素 ( 因为它不把因果关系当做心里联想 ), 也可排除旧的因果概
念可能导致的, 形而上学, ( 因为它只是对要素的依存关系的描述, 而不把超经验的物自体等当
做原因 ) 。
? 马赫在一定程度上的确看到了旧的机械因果决定论的缺陷:往往把因果关系简单化,忽视了
事物的因果联系中所包含的多方面的复杂情况。但是,函数关系所表现的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的
对应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有些因果关系可以用函数表达;有些因果关系尚不能用函数关系表
达;而函数关系式也并不都是因果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函数式只能用来表达某些因果关系,并
不是因果关系本身,它也不能向人们解释和帮助人们发现因果关系。
第三节 阿芬那留斯
? 一,阿芬那留斯的生平活动 阿芬那留斯( Richard Avenarius,1843-1896)出生
于巴黎一个书商家庭,曾先后在苏黎世、柏林、莱比锡研究生理学、语文学和哲学,
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77年起任苏黎世大学哲学教授,直至逝世。他的主要
著作有, 哲学 ―― 按照费力最小的原则对世界的思维, ( 1876),,纯粹经验批判,
( 1888- 1900),,人的世界概念, ( 1891),,关于心理学对象的概念的考察,
( 1894- 1895)。他在 1877年创办了, 科学哲学季刊, 。这个杂志对于促进经验批判
主义的流传起了很大作用。
? 二、对经验的批判 他既不同意唯物主义反映论把经验看做客观对象的主观映象,
也反对以外唯心主义把经验看做纯粹的主观内省。他的经验批判要, 清洗, 掉夹杂在
经验概念中的一切与经验无关的内容,使经验成为, 纯粹经验, 或者, 完全的经验, 。
夹杂在经验概念中的非经验内容有两类。一类是有关估价的,即人们把自己对于对象 3
所作的伦理和美学的评价(对象好坏、美丑等)当做是对象本身的特性;另一类属于
拟人化的,即在人类知识发展的最初阶段,人们往往用拟人化的观点来解释自然,把
人的特性当做自然对象的特性。
? 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既要求从经验中, 清洗, 掉作为经验的客观基础的外部
世界及其因果性、必然性等客观联系,又要求, 清洗, 掉评价的研究;拟人化的等主
观的内容,那么在经验概念中所剩下的就只是超乎二者之外的第三种东西,即既可以
成为物理的东西、又可以用为心理的东西的纯粹经验。它是一种申述的、经验的分析
概念,在这种申述中没有掺入任何非经验的东西,因而这种申述本身不外就是经验,
没有越出经验之外。这种观点正是休谟主义的翻版。在他看来,传统唯物主义的不以
人为转移的物质概念是空洞的抽象;以往哲学的实体不过是主体用来将各种变化联系
起来的一种, 理想的点,,并不是什么独立存在的东西。存在的本身实体,而是感觉。
第三节(续 1)
? 三,自然的世界概念和原则同格论 阿芬那留斯称其经验批判主
义的世界观为, 自然的世界概念, 。他认为环境(包括他人)与我的思想和
感觉同在。自我和环境是同时由我的经验(思想和感觉)发现的。离开了我
的经验既谈不到自我,也谈不到环境。它们都是被当做属于某种经验的东西
来体验的。
? 他的自然的世界概念由经验和两种要素构成。经验的内容指已被发现的东
西,即自我、环境及其组成部分(包括他人)、经验各部分的依存关系。 经
验实际上是指自我的经验。假说所指的主要是自我对周围的人的运动(例如
说话)所赋予的那种意义。换言之,我们必须假定周围的人也像我一样同这
个环境发生依存关系,同我一样说话和行动。因而他们同我一样具有其各自
的自我及环境的经验。自我和他人在这方面原则上完全平等。为了研究自然
的世界概念,既可以从自我出发,也可以从周围的任何人出发。
? 原则同格论就是指经过, 清洗, 后的, 完全的经验, 中或者说自然的世界
概念中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原则同格论的基本观点就是认为作为主体的自
我以及作为对象的环境处于不可分割的同格、即相互依存关系之中。自我与
环境总是被一起发现的,没有主体就没有环境,没有环境也没有主体。正像
自然的世界概念中的经验不只是个人经验、也包括他人经验一样,作为原则
同格的中心项的也不只是个人的自我,还包括他人的自我。
? 阿芬那留斯企图以原则同格论的观点来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形而上
学。他认为二者都把主体和客体(自我和环境)的关系当做从属关系,把由
纯粹经验所统一的世界分裂为二。
第三节续 2
? 四、生命系列规律说和反嵌入论 如果说自然的世界概念和原则同格论主要是表现了阿芬
那留斯的世界观的话,生命系列规律说和反嵌入论则主要表现了他的认识论。他把人的认识过程
分为独立的生命系列和附属的生命系列两个过程。前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 C)与环境的刺激( R)
之间的刺激和反应的过程。即包括 R作用于 C,使 C平衡遭到破坏;恢复平衡的过程;平衡得到恢
复这三个阶段。 C的平衡状态就是维持生命的理想状态。这一破坏和平衡的过程只是人的大脑中
所发生的生理过程,与人的意识、心理活动无关。后者是指与前者相类似的意识和心理的平衡的
破坏与恢复的过程,即从不熟悉的东西引起人的不安,破坏了人的常态,到人力图理解和熟悉,
最后消除不安,恢复常态的过程。他强调不能人的心理反应是对物理刺激的反应,不能把 R 作为
自在之物。在他看来,感觉、知觉等经验内容( E)是 C系统所引起的,C的确受 R的刺激,但 E并
不是 R的产物,更不映 R。在 R-C与 C- E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函数关系,不是因果
关系。
? 阿芬那留斯关于生命系列规律说在认识论上的实质主要在于:它否定了人的感觉、思想是对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对象的映象,否定了人的正确认识是主观符合客观,而把感觉、思想
仅仅当做是人在受到外部刺激以后所作出的生物学的反应,即人的生物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刺激的
手段。某一种思想、观念只要能用来应付环境,或者说恢复有机体的平衡,那不管它们是否符合
实际,都应当加以肯定。例如,小孩将花朵在风中抖动的事实解释为花怕冷从而使小孩的神经系
统恢复了平衡,它与其他能使人恢复平衡的解释具有同样的价值。
? 生命系列规律说从正面阐述了他的认识论观点,而对嵌入论的批判则表现了他对传统认识论、
特别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批判。所谓嵌入,指的就是把知觉与其对象相分离而置入人的意识中的
现象。唯物主义反映论承认对象(外部世界)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存在,对象的映象存在于人
的意识之中,这就出现了对象与关于对象的映象相分离的情况。唯心主义同样是嵌入论因为它们
都以主客分离为前提,而主客二元分离正是嵌入论的基本特征。他则把主体和客体都归结为同一
的纯粹经验。
第四节 彭加勒的约定论
? 一, 彭加勒的生平活动 彭加勒 ( Jules Henri Poincare,1854-1912) 是
法国著名数学家, 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 他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名门望族, 早
年对自然史和古典文学感兴趣, 后来学习采矿工程, 但热衷于数学 。 1879年
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 并到加因大学讲授数学分析 。 1881年转入巴黎大学,
讲授数学, 物理和天文 。 他写了大量数学和物理学论著, 对数学中的微分方
程, 数论和代数有较大贡献 。 1887年被选入法国科学院, 1906年成为法国科
学院院长, 1908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
? 彭加勒哲学观点的形成与他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分不开, 特别是受到他的
数学研究的影响, 他企图对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哲学论证, 主要哲学著作有
,科学与假设, ( 1902),, 科学的价值, ( 1905),, 科学与方法,
( 1908),, 最后的思想, ( 1913) 。
第四节(续 1)
? 二, 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和实在论 彭加勒受科学实在论的影响较大, 他承认科学的
对象是不以人及人的认识为转移的自然界, 科学家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发现宇宙的秩序, 科
学家应当根据事实并对这些事实作出归纳和概括 。 应当把实践 ( 科学实验 ) 当做认识的来源
和真理的标准 。
? 但是, 彭加勒并没有赞成传统意义上的唯物主义, 当他对事实, 客观性, 实在性等的意义
作出进一步的解释时, 他的观点毋宁说更接近实证主义, 因为他认为它们都只能存在于人的
思想中 。 在他看来, 我们所称为客观实在的东西, 归根到底是为一些思维着的人所共有的,
也可以为一切人所共有 。 而且能够作为这一共同方面的只能是用数学定律所表达的和谐 。 这
种和谐就是我们有可能达到的惟一的客观存在, 惟一的真理 。 实在, 客观存在都是相对于人
的意识, 思想 ( 主体 ) 而存在, 离开后者, 它们就失去意义 。 离开了人, 自然是纯粹的虚无 。
? 三, 约定论 它是彭加勒关于科学理论的性质的观点, 其基本思想是:科学的概念, 理论,
原则等等只是一些经验符号, 记号, 不是客观实在本身的反映 。 它们不是起源于具有客观基
础的经验, 也不是先天的, 而是科学家们彼此约定的, 是由于大家同意才发生作用的 。 非欧
几何的出现证明过去被认为必然真实的欧氏几何并不具有必然真实的特性 。 几何公理也并非
来自经验, 因为几何公理是精确的, 而经验的东西具有偶然性, 往往不精确, 因此几何公理
只能是约定的 。 他进而认为一切科学结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约定的 。 因为任何科学原理都是
假设, 而任何假设总是可替换的 。 我们究竟使用什么假设, 归根到底只能由大家约定 。
? 他一方面认为约定不必依据客观实际而依据人的主观需要, 也就是不问其真实与否, 而只
问对人是否有用, 方便 。 一种几何学并不能比另一种几何学更真实, 它只能是更为方便 。 另
一方面他又指出, 人们在作出约定时, 必须避免矛盾, 而且要使约定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就是科学中的约定所反映的实在 。 约定必须参照经验的指引, 有时还要进行实验 。
? 彭加勒的约定论是对马赫主义的重要补充 。 这一理论对现代西方哲学, 特别是后来的逻辑
实证主义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因此被认为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先驱之一 。
第五章 生命哲学
? 本章概述
?
? 产生于 19世纪末 20世际上半期的生命哲学思潮, 吸取近代生物
科学的成果并受浪漫主义的直接影响, 既具有非理性主义和直觉
主义特征又具有一定的现代科学色彩, 它以对内在于并激荡着整
个世界的生命 ―― 即作为主体对自己存在的经历, 体验和领悟的
心灵的内在冲动, 活动和过程 ―― 的探索代替传统哲学对世界的
物质或精神本原的探究, 从对生命的意义的揭示出发来探讨精神
生活, 文化 ―― 历史和价值问题, 在 20世纪头二十年里在西方世
界产生了非常引人注目的影响 。 本章主要介绍狄尔泰, 齐美尔,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思想 。
?
第一节 生命哲学概况
? 一, 生命哲学的基本特征 生命哲学是 19世纪末至 20世纪上半期在
德, 法等国流行的一种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哲学思潮 。 它把揭示人的生命
的性质和意义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 进而推及人的存在及其全部认识
和实践, 特别是人的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 再由人的生命和存在推及人的历
史和文化, 以至人与周围世界 ( 社会和自然 ) 的关系 。 换言之, 由对生命的
揭示而推及对整个世界的揭示 。
? 生命哲学家都不把生命看做是物质或精神, 感性或理性的实体, 而看做是
主体对自己存在的体验, 领悟, 也就是心灵的内在冲动, 活动和过程 。 他们
都强调生命的变异性和创造性以及作为人的生命的体现的心灵世界的独特性,
并由此强调说明科学和物理科学的差异性, 特别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
它们的研究方法的差异性 。 他们都强调生命和激情对理性和经验的超越, 从
而具有非理性主义倾向, 但又并未完全否定经验和理性在一定范围内的作用 。
? 从基本思想倾向说,生命哲学与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主义有很
大共性。事实上,他们也因其生活意志和权力意志均属生命意志而往往被归
属于生命哲学家之列。另外,生命哲学的生命也可以理解为与死亡相对立的
生存,因而生命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将引向当代存在主义。
第一节(续 1)
? 二, 生命哲学的由来和主要类型 对生命现象从哲学上进行研究和阐释在西方由来已久,
古代和近代哲学家对心物关系的探讨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生命的研究 。 但这些哲学家都是把对生
命现象的研究当做自己哲学构架中的一个环节, 本身并不构成一种哲学思潮 。 这样的思潮最早出
现于 19世纪末 。 当时西方科学和文化发展开始出现一系列重要变更 。 近代生物科学的产生促使促
使人们对生命现象有了新的认识; ( 以歌德, 赫尔德, 施莱格尔等人为代表的 ) 浪漫主义文艺运
动发扬并突出了西方思想中强调生命和激情的传统, 超越了囿于形而上学的近代理性主义的视界 。
这二者促使人们从哲学上重新研究生命现象, 并促使这种研究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 。
? 生命哲学主要有生物学倾向和历史-文化倾向两种在类型 。 前者试图用运动变化和整体联系
的观点说明生命现象, 伯格森是其主要代表 。 后者主要从人的生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角度来进
行哲学思考, 生命在此大体上是指人的生活经验 。 生命不是作为一种外在地给予的对象, 而是人
的存在的直接和内在的呈现的过程, 是作为反思主体的人内在地体验和领悟到的生命 。 生命的形
态往往是合目的性的, 即追求有待实现和达到的价值 。 狄尔泰是这类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 。
? 三, 生命哲学的演变和流传 浪漫主义运动被公认为生命哲学思潮的直接先驱 。 它在德国
造成了一种崇拜生命力的思想文化氛围, 启发和促进了生命哲学家们从对生命的意义的揭示出发
来探讨精神生活, 文化-历史和价值问题, 并把这种探讨当做全部哲学的核心 。
? 就较为严格的意义说,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德国生命哲学主要是指德国哲学家狄尔泰, 齐美尔,
奥伊肯等人的学说 。 这些人的影响在 20世纪头 20年里特别引人注目, 后来其地位被现象学和存在
主义所取代 。 但狄尔泰的学说在被冷落了几十年后重新成了西方当代哲学的热点, 其影响与日俱
增 。
? 与德国生命哲学思潮的形成大体同时,在法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思潮。法国生命哲学之集大成
者伯格森的理论在整个西方世界发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第二节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德国的生命哲学
一, 狄尔泰的生命哲学
? 1,狄尔泰的生平活动 狄尔泰 ( Wilheim Dilthey,1833-1911) 是德国最具代表性和深远影
响的严格意义上的生命哲学家 。 他出生于一个笃信宗教的家庭 。 父亲有某些泛神论倾向, 母亲有
较高艺术素养 。 家庭环境使他从小就把对上帝的崇敬与对大自然的生命力的信念完全融合在一起,
他的世界观的形成也与他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不可分割 。 他先后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神学院学习
神学 。 康德, 黑格尔, 施莱尔马赫, 荷尔德林, 莱辛以及其他浪漫主义思想家的著作对他影响最
大 。 曾在著名历史学家兰克的引导下研究过历史 。 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巴塞尔, 基尔等大学任教,
1882年回到柏林接替洛采的柏林大学哲学讲座教席 。 他的主要著作有, 关于人, 社会和国家科学
历史的研究, ( 1875),, 精神科学导论, ( 1883) 等 。
? 2,历史理性批判 狄尔泰青年时期在哲学上走过一条由黑格尔转向康德的道路 。 发挥和改
造康德对理性的批判是他的哲学理论的出发点 。 他要求以历史理性批判取代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
他认为人文科学 ( 精神科学 ) 与自然科学有着原则的区别 。 后者是人以外的存在, 对之只能以外
在的方式加以研究, 不能真正为人所知;而前者则是人本身的精神 ( 心灵 ) 活动的产物, 人文科
学的对象是由人的精神直接体验到的内在实在 。 在狄尔泰看来, 人文科学只能以对生命的体验,
表达和理解为基础, 其对象实际上揭示整个人类的生命现象, 而人的精神活动正是其生命的体现 。
? 与新康德主义只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方法论上的区别不同,狄尔泰认为二者之间更重
要的是在内容上的区别,而且二者方法论上的不同也正是由于它们所研究的内容不同。他也像文
德尔班等人一样企图把各门人文科学统一起来。但他认为这种统一的基础不在其方法,而在其内
容。这种连接和统一的基础正在于它们所面对的是统一的生命或者说精神生活的世界。
第二节(续 1)
? 3,生命及其历史性与时间性 广义地说, 狄尔泰的, 生命, 一词泛指人类个人和集体生
活的整个范围, 包括它们的表现, 创造以及人类的社会组织, 文化成就, 人心向内于向外的一切
活动 ( 特别是人的非理性的和本能的精神活动 ) 等等 。 他把心理学看做是一种关于历史的生活经
验的科学 。 生命就是人的生活, 而生活就是人的经验, 即人的全部精神生活, 其中主要是指人对
自己的存在的内在的体验 。
? 他特别强调生命的时间性和历史性 。 生命是以人类的永恒的历史为背景的, 它其实就是历史
的生命, 社会的生命 。 生命的本质只能到历史性的存在中去寻求, 也就是只能在历史的进程中才
能领悟生命的真谛 。 他把社会历史问题当做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因为社会历史就是生命在时间
里的延展 。 生命的首要特征是它的时间结构 。 我们所经历到的生命时间不是一连串细小而不连结
的时间单位, 而是一个人一生连续不断, 由生到死所限定的境遇, 每一瞬间都伴随着对过去的意
识和对未来的期待 。 对每一个人来说, 生命就在他的活动中表现出他独具的特征 。 个人的生活构
成一个体验中心 。 但每一个人同时又是无数交叉系统中的一个点, 无数个人聚成生命之网络, 汇
成生命之巨流, 而生命本身就在他们中间实现为社会的, 历史的实在 。
? 4,解释和理解 狄尔泰认为, 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意义关系, 而不是像物理事件那样的
因果关系 。 历史是关于在时间中人类所做的和所遭遇的一切, 包括人创造的各种典章制度, 风俗
习惯以及它们的产生和影响, 作用等等 。 历史的意义就在生命的创造活动中 。 个人对历史的理解
必须在客观精神的广阔境遇中才能完成 。 客观精神又称生命的客观化, 它包含语言, 习俗, 生活
的每一形式或风尚, 家庭, 社会, 国家和法律, 乃至艺术, 宗教和哲学 。 只有通过生命客观化的
观念, 我们才得以洞察历史的本质 。 个人是客观精神的普遍特征的承担者和代表, 他既是历史的
存在, 创造, 享受着历史, 同时又理解着历史 。 理解和解释是贯穿整个人文科学的方法 。 正因为
生命具有意义, 所以需要理解 。 他认为精神科学对于人类精神的历史表达应当采用特殊的释义学
的和批判的技术 。 哲学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历史范畴 ( 如时间性, 历史性, 意义等 ) 的阐释, 这些
范畴不是先天的形式, 而是源于生命本身并表达了生命在时间延续中的结构形态 。 狄尔泰的这种
历史哲学对 20世纪初德国史学家们产生过深刻影响, 他的精神科学方法论成为当代释义学的重要
思想渊源之一 。
第二节(续 2)
? 二, 齐美尔的生命哲学 齐美尔 (Georg Simmel,1853-1918)出生于柏林, 毕业于
柏林大学 。 曾长期在柏林大学任教, 后任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 。 他和狄尔泰都曾经是
新康德主义的信徒, 后来转向生命哲学 。 主要著作有, 历史哲学问题, ( 1892),
,对生命的直觉, ( 1918) 等 。
? 齐美尔用两个特别的命题来说明生命:, 生命比生命更多, 和, 生命超出生命, 。
前者指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创造过程 。 生命不断更新, 发展和壮大自己 。 时间是生
命和有生命之物的根本特征, 而僵死的物质无所谓过去, 现在和将来, 它们以空间为
特征 。 后者指生命从自身创造出非生命的东西, 这些东西又具有它们自己的规律和意
义 。 也就是说, 生命有超越生命自身的能力 。 生命根据包括在体验中的形式的原则来
创造对象, 它为世界创造了艺术, 知识, 宗教等对象, 而这些对象都有其自身的逻辑
一致性和意义, 独立于创造它们的生命 。 生命在这些形式中把自身表达出来, 这些对
象则是生命的审美, 理智, 实践或宗教的能动性的产物, 它们也是生命的可理解性的
必要条件 。
? 齐美尔把上述关于生命的创造和超越的观点扩大到解释人类活动几乎所有领域,特
别是社会历史领域。他以康德式的提问方式提出了关于历史和历史知识何以可能的问
题。他不仅像狄尔泰的历史相对主义一样否定历史秩序的先天性,而且认为历史秩序
的形式的连续性也是相对的。历史学家并不把实在当做是具有独立性的对象体系,其
所涉及的是直接体会到的生命。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规律性,甚至对社会历史从整体上
加以研究也是不可能的。
第二节(续 3)
?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其他生命哲学 狄尔泰和齐美尔的生命哲学和历史哲学在 20
世纪初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德, 奥等国产生过很大影响, 形成了历史主义和生物学哲学两
股思潮 。 后者的主要代表是克拉格斯, 他在其代表作, 作为心灵的对手的精神, 中从活力论和反
理性主义出发强调无意识的原始生命力的创造作用 。 这种生命力弥漫于作为人的生命的直接体现
的身体中 。 人在向生命的更高表现形式 ( 如自我意识 ) 发展和进步的同时, 又意味着某种倒退,
因为人越来越离开其具有创造性的原始的生命力 。 而艺术和道德有助于恢复与原始生命力的直接
接触 。 另外一些追随狄尔泰历史哲学的人, 形成了所谓狄尔泰学派, 其中较著名的有斯普兰格尔
和罗特哈克 。
? 此外, 受狄尔泰的历史哲学影响的有斯宾格勒, 其著作, 西方的没落, 使他从一个中学教师
一跃而成为西方思想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最显赫的人物之一 。 他用生命哲学的观点看待世界
历史, 提出著名的文化循环论 。 认为每一种文化形态都像生物有机体一样要青年期, 壮年期然后
衰老死亡 。 每一种文化都要经历, 前文化,,, 文化, 和, 文明, 三大阶段 。。 这三大阶段循环
交替, 周而复始 。 而富有血性, 代表生命活力的民族凭直觉意识到历史的宿命并顺应它, 以强者
的意志去创造历史, 必将成为世界主宰, 开始新的文化 。
? 在 20世纪初的德国,另一个颇有影响的生命哲学家是奥伊肯( Rudolf Eucken,1846-1926)。他
是耶拿大学教授,1908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著作有, 精神生活的统一性, ( 1888),,为
精神生活的内容而战斗, ( 1896),,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 1908)。他反对自然主义和理智主
义,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历史的发展就是精神生活的具体化,是精神生活从分
散孤立到内在统一的发展史,而精神生活总要超越自身,达到自由自主的人格。这种人格超出自
然的和理智的范围,是二者的统一,与根本的, 实在, 整体一致。所谓真理,即指内心的精神生
活在奋发向上时使表现宇宙和集体的, 自我, 或, 人格, 得到实现。他主张用人格、道德为中心
的新宗教来代替旧宗教。在这方面,他成为现代宗教哲学中人格主义的思想先驱。
第三节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 一, 柏格森的生平及哲学概况 柏格森 ( Henri Bergson,1859-1941) 是 19世纪末至 20世纪上半叶法国哲
学界影响最大的人物, 对现代哲学, 科学, 文学与宗教都有广泛的影响 。 他出生于一个音乐家的家庭, 早年曾
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 1889年出版, 意识的直接材料, ( 英译本名为, 时间与自由意志, ), 获哲学博士学位 。
1900至 1924年任法兰西学院教授 。 1914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其他主要著作有
,物质与记忆, ( 1896),, 创造进化论, ( 1907),, 笑的研究, ( 1900),, 形而上学导言, ( 1903),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起源, ( 1932) 等 。
? 柏格森哲学以生命冲动为基石, 以时间为本质, 以直觉为方法, 包罗与人有关的一切理论领域 。 柏格森一
方面大体上还保持着近代哲学家的研究框架, 仍致力于寻求绝对, 实在和不可辩驳的真理, 但他企图对传统问
题作出新的解释, 把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从空间转移到时间, 强调时间的心理性质 。 另一方面他又把对世界整
体和人的存在的认识推向非理性的直觉, 对 20世纪各种非理性主义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 二, 科学与形而上学 柏格森认为近代哲学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把最深沉, 最内在并且是活生生的
绝对实在变成了外部空间对象, 把本来不占空间的东西变成为占空间的东西, 使哲学遇到种种无法解决的困难 。
? 柏格森与传统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要以时间取代空间作为形而上学的对象, 他认为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
综合, 它决不能像实证科学那样把心灵生活和内在的生命与空间中的物质对象等同对待, 它的对象应是时间
―― 真正的绵延 。
? 绵延难以用语言表达,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里感受和体验着它 。 没有绵延也就没有活的生命, 没有运
动变化 。 绵延是在知性构成的世界背后的真正实在, 哲学要抓住的正是这个东西 。 我们的精神, 意识存在于时
间世界里, 它是不断创新, 变化无穷的 。 时间是生命的真正本质 。 哲学必须从生命内部, 从时间里把握生命 。
? 柏格森试图推翻传统哲学中一切关于实在与绝对的静止僵化的观点,建立一种, 科学的形而上学,,把宇
宙看作一个开放的变化、生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其动力是处处蕴藏着的生命冲动。
第三节(续 1)
? 三, 时间与绵延 时间的不重复, 不间断性保证了生命的存在, 生命冲动本质上
是纯粹的时间之流, 它每时每刻都在创新, 它不可分析, 不可定义 。
? 应当区分两种时间 。 一种是真正的的时间, 即生活和具体的时间;另一种是科学
的时间, 即度量和抽象的时间 。 绵延就是真正的的时间, 它是纯粹的, 不掺杂任何空
间要素 。 而科学的时间则受空间概念的影响 。 绵延是质的连续不断的变化, 没有明显
的界限和分离的迹象, 纯粹异质, 不可估量, 只是内在的, 心理的过程 。 而常识的空
间是量的积累, 同质的单位的相加, 无限可分, 有度量, 是外在的 。 理智的科学借助
符号, 用广延性来表达时间, 虽可以赋予时间以一种抽象的统一性, 但是却牺牲了真
正的时间 。 柏格森强调:纯粹的绵延不是一个量 。 只要我们企图去测量它, 我们就是
在用空间取代它 。
? 在柏格森看来, 运动就是时间的绵延, 与空间无关 。 因此实证科学借助于符号的
统一性和无限可分性来表达时间, 也就不能把握真正的运动 。 运动是一种在绵延中展
开的过程, 是一种心理上的综合, 因而不占空间的过程 。
? 人们内心体验到的纯粹绵延是真正的实在, 它不是固定的, 永恒不变的本体, 而
是不可分割的质的变化流, 是变化本身 。 在绵延中, 过去包容在现在里, 并且向未来
持续地涌进, 在这种连成一气的过程里, 才有生命的永恒性 。 任何实体性的存在都是
人的概念赋予的, 真正的实在其实只是倾向, 活动, 变化而已 。
?, 绝对的运动,,, 真正的时间, 或, 纯粹绵延,,它们是一回事。我们在外在
世界里是不可能把握它的,只有在自我意识中凭直觉才能把握它。因为它本身即是心
理过程,即是意识之流。
第三节(续 2)
? 四,, 自我, 和自我的意识状态 自我正如时间一样可以区分为两种 。 一种是与环境有关的自我, 这
是当我们的意识关注着行动, 因而也关注着广延性的时候产生的;另一种是我们通过内省达到的内在状态的自
我, 是当我们把这些内在状态作为活生生的, 互相弥漫渗透的东西, 作为永远生成着, 延续着而不可分离的东
西来注视的时候产生的 。 这两种自我都体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 前者一般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是在空间里
的自我, 表面的自我;后者是由内心体验到的处在真正时间里的自我, 也即绵延 。
? 传统哲学总是追问在我们的情绪, 感性知觉背后是否有一个始终如一的自我实体, 其实这是一个假问题 。
它意味着把我们的情绪状态等等看做是一些可以分离, 因而可以度量的东西, 阻碍了对自我进行正确的当下直
接的体察 。 一般实验心理学将经验到的自我切成片段来加以研究, 这样只能得到那个表面的自我 。 人的语言表
达也加深了这种错误 。 因为语言总是要把事物作为间断的可分的东西来表达, 而且总用同一个概念来称呼许多
心理状态 。 哲学应努力从绵延出发, 把握真正的自我 。
? 柏格森强调, 自我的意识状态是一股不断持续的流, 只是由于我们的注意力才使它凝固和分开, 使其中某
些东西突出起来 。 自我意识状态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有机统一的境界, 每一个意识状态继承和包括了过去所
有的意识状态, 又宣告了下一个新的意识状态的产生;没有任何过渡, 每一状态都伸展, 渗透到别的意识状态
中 。 它就是真正的自我, 也就是绵延, 它具有本原性, 创造性, 新奇性 。 柏格森对心理状态之流的描述直接启
迪了威廉 · 詹姆士的, 意识流, 思想 。
? 通过辨别真正的自我和表面的自我,可以进一步解决传统哲学制造的另一个假问题:自由和必然的问题。
从空间出发,只能看见决定论;从绵延出发就能得到关于自由的清晰概念。联想主义心理学认为我们心中陆续
出现的种种感觉、情感、观念可以被界说为机械力合成的结果,实际上把天文学等研究外部空间的科学的几何
学方法用到心理学研究中来,结果导致认为自我的选择和行动是可以用因果关系来表示的,因而是可以预见的。
其实,心理现象是无法预知的。因为深层心理状态是根本异质的。任何两个状态不可能相似,因为它们处在时
间之流中,是一个生活过程中两个不同瞬间。任何一个看来似乎是重复出现的感情都是一个全新的感情,,自
我, 的每一瞬间的转动都是这样的不确定,所以,它是完全自由的,它没有任何固定的轨道,不受任何先决条
件的支配。真正的自由是不可预见的,是纯粹的自我创造。自由的活动只是过程而不是确定的事物,因此不能
分析它,即不能用带框框的理性概念或逻辑的方法去看自我。如果我们坚持分析它,我们就不自觉地把过程变
成了事物,把绵延变成了广延,把自发性降为惯性,把把自由降为必然。
第三节(续 3)
? 五, 生命进化与理智的地位 真正的绵延是我们在自己身上体验到的生命, 是一
种本原的冲动力 。 这种生命冲动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生生不息, 推陈出新的最深刻的根
源 。 生命创造地进化着, 这种进化不是从同质向异质的过渡或单纯同质的相加, 而是
纯粹的质的创造过程, 是质的不断飞跃 。, 创造的进化, 论坚决排斥机械论和目的论
的进化论 。 生命从起源开始, 它就是同一冲动的继续, 这一冲动分化成各种不同的进
化路线 。 生命进化是发散式的 。
? 柏格森认为, 整个宇宙自然的创造都是由于生命冲动促成的 。 生命冲动产生万物
的方式主要有两大类型或者说两种不同的倾向, 即产生一切有生命的形式的
? 向上喷发和产生一切无生命的物质事物的向下坠落 。 这两种倾向的交接点和汇合
处则构成生物有机体 。
? 人具有本能和理智两种精神活动方式,其中理智代表了生命进化在这一方向上的
最高点。理智并非高于本能,二者只是把握实在的不同方式。本能和理智都是生命冲
动在同惰性物质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的,两者都与制造和使用工具有关。本能只发现
在手头的工具,而理智要努力去完善那些不完善的工具。理智是看出各个物体彼此分
离的能力,而物质就是分离成不同物质的那种东西。如果没有理智,物质必是朦胧一
片。从认识逻辑上说,物质的起源同理智的起源是一致的。使心灵自己形成理智,即
形成明晰的概念的同一种运动,也是使物质自身分裂成为彼此互相排斥的诸多物体。
意识越是理智化,物质越是空间化。理智具有抽象性和固定性。它同物质一样具有惰
性,它习惯于按照形式,机械地对待每一事物,期望在量的分析中找到一切事物的因
果关系,这样它就不能把握流变,根本不适用于认识以绵延为本质的生命。, 理智的
特征就是天生不能把握住生命, 。理智的抽象性和固定性与它借助于语言来活动有关。
语言的一大缺陷是用同一个词语来称呼许多不同的东西。经过语言的处理,理智抹杀
了事物的个性。
第三节(续 4)
? 六, 直觉 ―― 通往实在之路 柏格森为理智和直觉分别划定地盘 。 理智可以为满足人们
的实际利益服务, 但不能获得关于真正的实在的本质的知识, 理智认识的目的纯粹是为了使用实
在 。 真正能获得关于实在的内在的和形而上学的知识的方法是直觉 。 直觉不带任何空间性和社会
功利性, 回到直接的当下而达到绝对 。 只有使人的心灵从理性思维的习惯方向扭转过来, 超出感
性经验, 理性思维的范围, 抛弃一切概念, 判断, 推理等逻辑形式, 甚至不用任何语言符号, 才
能有达到真正的实在的直觉 。
? 柏格森把直觉与生命紧密结合在一起 。 凡有生命之处也就有直觉意识这种认知力量 。 但由于
理智的遮蔽, 人们只有在十分集中注意力的极少数时刻才能体验到直觉 。 直觉就其与生命同一来
说是一种特殊的本能, 而本能同生命冲动向上发散的方向一种, 所以, 直觉能把握生命 。 直觉就
其与时间有关而不与空间有关说, 是当下的内心体验, 它是一下子置身于具体绵延历程中的那种
努力, 总是有机地把握而不是分割事物 。 直觉就是直接意识, 是把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 以便与
其中独特的, 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 。 这种东西即是绵延, 生命 。 直觉地思维就是在绵延
中思维 。 理智通常从不动之物开始思维, 尽可能地并列地以不动性来重新构造运动;直觉从运动
开始思维, 像实在自身那样来安排和想象它 。
? 直觉的产生与记忆有关 。 记忆不来源于物质, 它是独立自存的 。 记忆是过去的影像的保存,
脱离任何具体物质事物 。 记忆是物质与精神的交叉点, 它把物质和精神统一起来, 本身并不是物
质 。 只有记忆才是直觉的来源 。 记忆也同时间的绵延有关, 记忆中没有可重复的东西, 它记载着
绵延的每一瞬间, 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异质的 。 记忆滚滚流动, 像一团线卷在越绕越大, 把过去
的意识包含在现在的意识之中 。 因而在我们面对某个事物的时候, 保存在我们记忆里的千万往事
和当前的经验彼此渗透, 不断堆积, 最后缩约成一个单一的直觉, 这时就一下子产生对事物的完
整意识 。
?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就其超越了传统的理智认识方法的局限性来说有其合理性,但他过分夸大
直觉的作用,并把直觉同理性完全对立起来,贬低和忽视了理性的意义,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 本章概述
?
? 被称为第二代实证主义的马赫主义继承近代经验主义传统, 从
19世纪末现代物理学革命中获取营养和启示, 把哲学归结为科学
的认识论, 主张取消现象以外的存在和本质问题, 用所谓非心非
物的中性东西 ―― 要素 ( 现象, 现象之间的关系 ) 取代传统哲学
作为实体的心或者物, 把物质和精神统统纳入科学和人类认识所
及的经验世界, 取消因果联系, 将哲学的任务说成是为了实用的
目的而描述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在西方世界以及俄国产生了广
泛的影响并受到曾经一度是热烈的欢迎 。 本章主要介绍马赫, 阿
芬那留斯和彭加勒的生平及核心思想 。
?
第一节 马赫主义概况
? 一, 马赫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特征 从思想渊源说, 马赫主义是近代经验主义传统的
继承者 。 马赫承认他在哲学上走的是从康德出发返回到贝克莱和休谟的路线 。 马赫主义虽把经验
当做哲学的出发点, 但认为经验既不是上帝在人心中所引起的感知和观念, 也不是除此次主观的
心理意识, 而是超出了心物对立的中性的东西 。 他们试图建立一种超越传统哲学的唯物唯心对立
的中立的哲学 。 他们主张取消现象范围以外的存在和本质问题, 认为科学和人类认识所及的世界
就是经验世界, 物质和精神, 主观和客观的区别只是经验内部的区别 。 他们抛弃建立一种将各门
具体科学联系起来的, 无所不包的综合的哲学体系的企图, 同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一样, 把哲学
归结为科学的认识论 。 马赫主义可以说是 19世纪末出现的现代物理学革命的产物 。 后者是自然科
学发展中一场更为时刻的变更, 它极大地促进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变更 。 由于马赫主义对老实证主
义有所变更和发展, 因此人们把它称为第二代实证主义 。
? 二、马赫主义产生和流传概况 马赫主义是 19世纪末出现的一种通过恢复和更新经验主义
来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国际性思潮的组成部分。当时物理学中发生的革命推翻了以往自然科学关
于世界、物质的概念,也动摇了孔德等人的描绘世界图景的综合哲学体系。马赫主义一方面继承
了实证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另一方面又企图对当时自然科学的新变化作出解释。
? 由于马赫主义以体现自然科学的最新变更为旗号, 主要代表人物多是当时杰出的自然科学家,
因而它很是投合了许多关心科学和进步的西方知识分子的心态, 被他们当成最新科学哲学 。 在德
奥等国哲学流派中, 马赫主义不仅把老实证主义挤到了后台, 也夺得了新康德主义一度占有的主
导地位 。 在西方其他国家也兴起了一股马赫主义热 。 马赫主义哲学家中多数人政治上比较开明,
有的还表现出支持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倾向 。 20世纪初, 马赫主义在俄国成了最时髦的哲学流
派 。 当时, 马克思主义和马赫主义的论争已由哲学上的论争转化成了是否还应进行革命的政治斗
争 。 列宁的著作,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对马赫主义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政治批判的意
义 。
?
第二节 马赫的要素一元论
? 一, 马赫的生平活动和其哲学的基本倾向 恩斯特 · 马赫
( Ernst Mach,1838-1916) 出生于捷克的一个教师家庭初在其父的指导下
学习小学和中学课程, 15岁进中学读六年级, 毕业后进维也纳大学攻读
数学和物理, 22岁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 。 毕业后作过家庭教师, 在维也
纳作过编外讲师 。 1864年成为格拉茨大学数学教授, 1867年起任布拉格
大学物理学教授并曾两度出任校长 。
? 马赫被认为是现代西方最早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以批判的态度对科
学史(主要是物理学史)作了认真的探讨。他认为科学史不只是为了了
解历史,更是为了促进对科学现在和未来的了解,从而促进科学的发展。
他把自然科学和哲学研究结合起来,企图为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寻找
哲学的立脚点。他对当时旧的机械论和对科学和理性进行批判的非理性
主义都加以否定和批判。主要著作有, 动觉理论大纲, ( 1875),,感
觉的分析, ( 1886),,认识和谬误, ( 1905)。
第二节(续 1)
? 二, 世界要素论 马赫企图超越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内的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框架,
去建立一种将各门自然科学统一起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为各门不同的科学找到共同的基础 。 他
的理论采取了世界要素论 ( 或称要素一元论 ) 的形态 。
? 马赫否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以外的物质世界, 认为无论是心理学或物理学, 都只与人的意
识 ( 表象, 感觉 ) 相关 。 物理学所研究的物体不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对象, 而只是人的
感觉之间的联系 。 感觉 ( 或者表象 ) 不是物或物体的映象, 相反, 物倒是感觉之间的联系的符号,
物是感觉的复合 。 这种思想在逻辑上必将得出整个世界都是我的感觉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 。
因此后期他提出要素论 。
? 他说, 现象可以分解为要素,就这些要素被认为与物体(身体)的一定 3过程相联系,并为这
个过程所决定而言,我们称其为感觉, 。不是自我、而是要素(感觉)是第一性的。颜色、声音、
温度、压力、空间、时间等等人的各种感觉(要素)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结合起来,在这种结
合中,有的部分变化不定,转瞬即逝;有的部分则相对稳定和恒久。后者被铭刻于记忆,被表现
于语言,被称为物体。所谓物体、物质无非是感性要素相对稳定的复合体,是各个要素(感觉)
之间的某种合乎规律性的联系。传统哲学中往往被当做精神实体的, 自我, 同样是要素的复合体。
科学的任务就是探求要素之间的联结方式。
? 要素是一种非心非物,或者说超乎心物对立的中性的东西。要素本身并不是指精神或物质实
体,而只是一种假定,一种函数关系。虽然要素就是感觉,但只有当要素处于一定的心理和物理
的联系之中才是感觉。马赫把要素分成三类:物理要素,如颜色、声音等;生理要素,如神经系
统,视网膜等;心理要素,如意志、记忆、印象等。三类要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同
一要素,在一种联系上是物理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上则是心理的东西。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
西之间的界限是实用的和约定的,它们之间的不同不是性质的不同,而是要素之间的结合方式不
同。
第二节(续 2)
? 三, 思维经济原则 思维经济原则是马赫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 在阿芬那留
斯那里, 它被称为, 费力最小的原则,, 即把客观物质世界, 客观必然性, 因果性等
都从经验中, 清洗, 掉了, 剩下的只是没有被它们, 玷污, 的所谓纯粹经验 。
? 马赫认为为了使人适应环境, 有效地进行生存斗争, 就必须使人的思维和科学活动
成为最简单, 最便捷的活动, 成为生物学的经济活动 。 人类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就是
思维经济原则应用的发展 。 思维经济原则的基本内容简单说来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思维
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 。 这正像精明的商人用尽量少的资本, 付出尽量少的劳务, 花费
最少的时间而赚取尽量多的利润一样 。 科学和人类认识的作用在于模写和预测经验事
实, 以代替经验, 节省经验 。 一种科学理论越是能代替更多的经验事实, 越是简便,
越是经济, 就越有利于使人适应环境, 从而就越是符合生物学的经济原则, 即思维经
济原则 。 而节约思维, 促进人对环境的适应, 正是科学的根本目标 。
? 马赫否定概念对本质的认识与经验对现象的认识这二者之间的区别 。 在马赫看来,
概念只是人的一种反应活动 。 科学家在对经验事实进行直观时, 由于连续观察到众多
的同类的经验事实, 由于连续性原则的作用, 便形成了一种经济地描述这些事实的反
应系统, 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 复杂的概念无非就是复杂的反应活动 。 它们都可以还
原为对感性要素的观察, 与感性经验并无原则区别 。 正是基于这种观点, 他强调物理
学等自然科学只能是描述性的, 而否定达到对自然现象的本质的认识的物理学, 认为
后者只能是假说性的 。 原子同上帝和灵魂一样不是经验中现有的东西, 不能作为经验
事实来描述 。 他要求将一切不能由经验证实或证伪的本质, 实体, 自在之物等都当做
不经济的东西加以抛弃 。
第二节(续 3)
? 四, 函数关系论 马赫的世界要素论把科学和人的认识所及的世界归结为要素的复合, 在
这样的世界中, 不可能存在不以人的感觉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也只能是相
对的, 没有客观和必然意义 。 科学和人的认识的任务不是去发现客观必然性和因果性, 而是按照
思维经济原则对感觉经验范围内的事实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加以描述, 也就是把传统哲学和科
学所论及的因果联系等自然事物的联系当做感觉 ( 要素 ) 的依存关系来描述 。 马赫把这种依存关
系归结为数学上的函数关系 。 他不仅主张用函数关系来取代传统的因果论, 而且主张把整个世界
的存在都看做是函数关系的存在 。
? 马赫认为在生物学领域, 尽管可以用目的性来解释, 但因果性原则仍被保留下来 。 进化论对
生物现象的解释就与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对物理现象的解释非常类似, 马赫通过对许多具体的科学
事例的剖析, 指出每种有机体和它的组成成分都服从物理学规律 。 他企图用因果性原则来解释包
括有机界和无机界在内的自然现象 。 无论在广义无机界或有机界, 都应当用事实或现象之间的相
互依存关系来解释 。 马赫是按照休谟的现象主义来解释因果性的 。 他认为因果性是人的心智的产
物, 只有逻辑的, 假设的意义 。 他企图把因果关系表述为数学的函数关系 。 而用函数概念来表达
现象 ( 要素 ) 之间依存关系之所以精确在于函数是根据精确的计算建立的, 它既可以排除旧的因
果概念中存在的主观, 片面的因素 ( 因为它不把因果关系当做心里联想 ), 也可排除旧的因果概
念可能导致的, 形而上学, ( 因为它只是对要素的依存关系的描述, 而不把超经验的物自体等当
做原因 ) 。
? 马赫在一定程度上的确看到了旧的机械因果决定论的缺陷:往往把因果关系简单化,忽视了
事物的因果联系中所包含的多方面的复杂情况。但是,函数关系所表现的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的
对应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有些因果关系可以用函数表达;有些因果关系尚不能用函数关系表
达;而函数关系式也并不都是因果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函数式只能用来表达某些因果关系,并
不是因果关系本身,它也不能向人们解释和帮助人们发现因果关系。
第三节 阿芬那留斯
? 一,阿芬那留斯的生平活动 阿芬那留斯( Richard Avenarius,1843-1896)出生
于巴黎一个书商家庭,曾先后在苏黎世、柏林、莱比锡研究生理学、语文学和哲学,
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77年起任苏黎世大学哲学教授,直至逝世。他的主要
著作有, 哲学 ―― 按照费力最小的原则对世界的思维, ( 1876),,纯粹经验批判,
( 1888- 1900),,人的世界概念, ( 1891),,关于心理学对象的概念的考察,
( 1894- 1895)。他在 1877年创办了, 科学哲学季刊, 。这个杂志对于促进经验批判
主义的流传起了很大作用。
? 二、对经验的批判 他既不同意唯物主义反映论把经验看做客观对象的主观映象,
也反对以外唯心主义把经验看做纯粹的主观内省。他的经验批判要, 清洗, 掉夹杂在
经验概念中的一切与经验无关的内容,使经验成为, 纯粹经验, 或者, 完全的经验, 。
夹杂在经验概念中的非经验内容有两类。一类是有关估价的,即人们把自己对于对象 3
所作的伦理和美学的评价(对象好坏、美丑等)当做是对象本身的特性;另一类属于
拟人化的,即在人类知识发展的最初阶段,人们往往用拟人化的观点来解释自然,把
人的特性当做自然对象的特性。
? 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既要求从经验中, 清洗, 掉作为经验的客观基础的外部
世界及其因果性、必然性等客观联系,又要求, 清洗, 掉评价的研究;拟人化的等主
观的内容,那么在经验概念中所剩下的就只是超乎二者之外的第三种东西,即既可以
成为物理的东西、又可以用为心理的东西的纯粹经验。它是一种申述的、经验的分析
概念,在这种申述中没有掺入任何非经验的东西,因而这种申述本身不外就是经验,
没有越出经验之外。这种观点正是休谟主义的翻版。在他看来,传统唯物主义的不以
人为转移的物质概念是空洞的抽象;以往哲学的实体不过是主体用来将各种变化联系
起来的一种, 理想的点,,并不是什么独立存在的东西。存在的本身实体,而是感觉。
第三节(续 1)
? 三,自然的世界概念和原则同格论 阿芬那留斯称其经验批判主
义的世界观为, 自然的世界概念, 。他认为环境(包括他人)与我的思想和
感觉同在。自我和环境是同时由我的经验(思想和感觉)发现的。离开了我
的经验既谈不到自我,也谈不到环境。它们都是被当做属于某种经验的东西
来体验的。
? 他的自然的世界概念由经验和两种要素构成。经验的内容指已被发现的东
西,即自我、环境及其组成部分(包括他人)、经验各部分的依存关系。 经
验实际上是指自我的经验。假说所指的主要是自我对周围的人的运动(例如
说话)所赋予的那种意义。换言之,我们必须假定周围的人也像我一样同这
个环境发生依存关系,同我一样说话和行动。因而他们同我一样具有其各自
的自我及环境的经验。自我和他人在这方面原则上完全平等。为了研究自然
的世界概念,既可以从自我出发,也可以从周围的任何人出发。
? 原则同格论就是指经过, 清洗, 后的, 完全的经验, 中或者说自然的世界
概念中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原则同格论的基本观点就是认为作为主体的自
我以及作为对象的环境处于不可分割的同格、即相互依存关系之中。自我与
环境总是被一起发现的,没有主体就没有环境,没有环境也没有主体。正像
自然的世界概念中的经验不只是个人经验、也包括他人经验一样,作为原则
同格的中心项的也不只是个人的自我,还包括他人的自我。
? 阿芬那留斯企图以原则同格论的观点来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形而上
学。他认为二者都把主体和客体(自我和环境)的关系当做从属关系,把由
纯粹经验所统一的世界分裂为二。
第三节续 2
? 四、生命系列规律说和反嵌入论 如果说自然的世界概念和原则同格论主要是表现了阿芬
那留斯的世界观的话,生命系列规律说和反嵌入论则主要表现了他的认识论。他把人的认识过程
分为独立的生命系列和附属的生命系列两个过程。前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 C)与环境的刺激( R)
之间的刺激和反应的过程。即包括 R作用于 C,使 C平衡遭到破坏;恢复平衡的过程;平衡得到恢
复这三个阶段。 C的平衡状态就是维持生命的理想状态。这一破坏和平衡的过程只是人的大脑中
所发生的生理过程,与人的意识、心理活动无关。后者是指与前者相类似的意识和心理的平衡的
破坏与恢复的过程,即从不熟悉的东西引起人的不安,破坏了人的常态,到人力图理解和熟悉,
最后消除不安,恢复常态的过程。他强调不能人的心理反应是对物理刺激的反应,不能把 R 作为
自在之物。在他看来,感觉、知觉等经验内容( E)是 C系统所引起的,C的确受 R的刺激,但 E并
不是 R的产物,更不映 R。在 R-C与 C- E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函数关系,不是因果
关系。
? 阿芬那留斯关于生命系列规律说在认识论上的实质主要在于:它否定了人的感觉、思想是对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对象的映象,否定了人的正确认识是主观符合客观,而把感觉、思想
仅仅当做是人在受到外部刺激以后所作出的生物学的反应,即人的生物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刺激的
手段。某一种思想、观念只要能用来应付环境,或者说恢复有机体的平衡,那不管它们是否符合
实际,都应当加以肯定。例如,小孩将花朵在风中抖动的事实解释为花怕冷从而使小孩的神经系
统恢复了平衡,它与其他能使人恢复平衡的解释具有同样的价值。
? 生命系列规律说从正面阐述了他的认识论观点,而对嵌入论的批判则表现了他对传统认识论、
特别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批判。所谓嵌入,指的就是把知觉与其对象相分离而置入人的意识中的
现象。唯物主义反映论承认对象(外部世界)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存在,对象的映象存在于人
的意识之中,这就出现了对象与关于对象的映象相分离的情况。唯心主义同样是嵌入论因为它们
都以主客分离为前提,而主客二元分离正是嵌入论的基本特征。他则把主体和客体都归结为同一
的纯粹经验。
第四节 彭加勒的约定论
? 一, 彭加勒的生平活动 彭加勒 ( Jules Henri Poincare,1854-1912) 是
法国著名数学家, 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 他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名门望族, 早
年对自然史和古典文学感兴趣, 后来学习采矿工程, 但热衷于数学 。 1879年
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 并到加因大学讲授数学分析 。 1881年转入巴黎大学,
讲授数学, 物理和天文 。 他写了大量数学和物理学论著, 对数学中的微分方
程, 数论和代数有较大贡献 。 1887年被选入法国科学院, 1906年成为法国科
学院院长, 1908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
? 彭加勒哲学观点的形成与他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分不开, 特别是受到他的
数学研究的影响, 他企图对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哲学论证, 主要哲学著作有
,科学与假设, ( 1902),, 科学的价值, ( 1905),, 科学与方法,
( 1908),, 最后的思想, ( 1913) 。
第四节(续 1)
? 二, 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和实在论 彭加勒受科学实在论的影响较大, 他承认科学的
对象是不以人及人的认识为转移的自然界, 科学家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发现宇宙的秩序, 科
学家应当根据事实并对这些事实作出归纳和概括 。 应当把实践 ( 科学实验 ) 当做认识的来源
和真理的标准 。
? 但是, 彭加勒并没有赞成传统意义上的唯物主义, 当他对事实, 客观性, 实在性等的意义
作出进一步的解释时, 他的观点毋宁说更接近实证主义, 因为他认为它们都只能存在于人的
思想中 。 在他看来, 我们所称为客观实在的东西, 归根到底是为一些思维着的人所共有的,
也可以为一切人所共有 。 而且能够作为这一共同方面的只能是用数学定律所表达的和谐 。 这
种和谐就是我们有可能达到的惟一的客观存在, 惟一的真理 。 实在, 客观存在都是相对于人
的意识, 思想 ( 主体 ) 而存在, 离开后者, 它们就失去意义 。 离开了人, 自然是纯粹的虚无 。
? 三, 约定论 它是彭加勒关于科学理论的性质的观点, 其基本思想是:科学的概念, 理论,
原则等等只是一些经验符号, 记号, 不是客观实在本身的反映 。 它们不是起源于具有客观基
础的经验, 也不是先天的, 而是科学家们彼此约定的, 是由于大家同意才发生作用的 。 非欧
几何的出现证明过去被认为必然真实的欧氏几何并不具有必然真实的特性 。 几何公理也并非
来自经验, 因为几何公理是精确的, 而经验的东西具有偶然性, 往往不精确, 因此几何公理
只能是约定的 。 他进而认为一切科学结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约定的 。 因为任何科学原理都是
假设, 而任何假设总是可替换的 。 我们究竟使用什么假设, 归根到底只能由大家约定 。
? 他一方面认为约定不必依据客观实际而依据人的主观需要, 也就是不问其真实与否, 而只
问对人是否有用, 方便 。 一种几何学并不能比另一种几何学更真实, 它只能是更为方便 。 另
一方面他又指出, 人们在作出约定时, 必须避免矛盾, 而且要使约定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就是科学中的约定所反映的实在 。 约定必须参照经验的指引, 有时还要进行实验 。
? 彭加勒的约定论是对马赫主义的重要补充 。 这一理论对现代西方哲学, 特别是后来的逻辑
实证主义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因此被认为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先驱之一 。
第五章 生命哲学
? 本章概述
?
? 产生于 19世纪末 20世际上半期的生命哲学思潮, 吸取近代生物
科学的成果并受浪漫主义的直接影响, 既具有非理性主义和直觉
主义特征又具有一定的现代科学色彩, 它以对内在于并激荡着整
个世界的生命 ―― 即作为主体对自己存在的经历, 体验和领悟的
心灵的内在冲动, 活动和过程 ―― 的探索代替传统哲学对世界的
物质或精神本原的探究, 从对生命的意义的揭示出发来探讨精神
生活, 文化 ―― 历史和价值问题, 在 20世纪头二十年里在西方世
界产生了非常引人注目的影响 。 本章主要介绍狄尔泰, 齐美尔,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思想 。
?
第一节 生命哲学概况
? 一, 生命哲学的基本特征 生命哲学是 19世纪末至 20世纪上半期在
德, 法等国流行的一种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哲学思潮 。 它把揭示人的生命
的性质和意义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 进而推及人的存在及其全部认识
和实践, 特别是人的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 再由人的生命和存在推及人的历
史和文化, 以至人与周围世界 ( 社会和自然 ) 的关系 。 换言之, 由对生命的
揭示而推及对整个世界的揭示 。
? 生命哲学家都不把生命看做是物质或精神, 感性或理性的实体, 而看做是
主体对自己存在的体验, 领悟, 也就是心灵的内在冲动, 活动和过程 。 他们
都强调生命的变异性和创造性以及作为人的生命的体现的心灵世界的独特性,
并由此强调说明科学和物理科学的差异性, 特别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
它们的研究方法的差异性 。 他们都强调生命和激情对理性和经验的超越, 从
而具有非理性主义倾向, 但又并未完全否定经验和理性在一定范围内的作用 。
? 从基本思想倾向说,生命哲学与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主义有很
大共性。事实上,他们也因其生活意志和权力意志均属生命意志而往往被归
属于生命哲学家之列。另外,生命哲学的生命也可以理解为与死亡相对立的
生存,因而生命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将引向当代存在主义。
第一节(续 1)
? 二, 生命哲学的由来和主要类型 对生命现象从哲学上进行研究和阐释在西方由来已久,
古代和近代哲学家对心物关系的探讨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生命的研究 。 但这些哲学家都是把对生
命现象的研究当做自己哲学构架中的一个环节, 本身并不构成一种哲学思潮 。 这样的思潮最早出
现于 19世纪末 。 当时西方科学和文化发展开始出现一系列重要变更 。 近代生物科学的产生促使促
使人们对生命现象有了新的认识; ( 以歌德, 赫尔德, 施莱格尔等人为代表的 ) 浪漫主义文艺运
动发扬并突出了西方思想中强调生命和激情的传统, 超越了囿于形而上学的近代理性主义的视界 。
这二者促使人们从哲学上重新研究生命现象, 并促使这种研究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 。
? 生命哲学主要有生物学倾向和历史-文化倾向两种在类型 。 前者试图用运动变化和整体联系
的观点说明生命现象, 伯格森是其主要代表 。 后者主要从人的生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角度来进
行哲学思考, 生命在此大体上是指人的生活经验 。 生命不是作为一种外在地给予的对象, 而是人
的存在的直接和内在的呈现的过程, 是作为反思主体的人内在地体验和领悟到的生命 。 生命的形
态往往是合目的性的, 即追求有待实现和达到的价值 。 狄尔泰是这类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 。
? 三, 生命哲学的演变和流传 浪漫主义运动被公认为生命哲学思潮的直接先驱 。 它在德国
造成了一种崇拜生命力的思想文化氛围, 启发和促进了生命哲学家们从对生命的意义的揭示出发
来探讨精神生活, 文化-历史和价值问题, 并把这种探讨当做全部哲学的核心 。
? 就较为严格的意义说,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德国生命哲学主要是指德国哲学家狄尔泰, 齐美尔,
奥伊肯等人的学说 。 这些人的影响在 20世纪头 20年里特别引人注目, 后来其地位被现象学和存在
主义所取代 。 但狄尔泰的学说在被冷落了几十年后重新成了西方当代哲学的热点, 其影响与日俱
增 。
? 与德国生命哲学思潮的形成大体同时,在法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思潮。法国生命哲学之集大成
者伯格森的理论在整个西方世界发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第二节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德国的生命哲学
一, 狄尔泰的生命哲学
? 1,狄尔泰的生平活动 狄尔泰 ( Wilheim Dilthey,1833-1911) 是德国最具代表性和深远影
响的严格意义上的生命哲学家 。 他出生于一个笃信宗教的家庭 。 父亲有某些泛神论倾向, 母亲有
较高艺术素养 。 家庭环境使他从小就把对上帝的崇敬与对大自然的生命力的信念完全融合在一起,
他的世界观的形成也与他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不可分割 。 他先后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神学院学习
神学 。 康德, 黑格尔, 施莱尔马赫, 荷尔德林, 莱辛以及其他浪漫主义思想家的著作对他影响最
大 。 曾在著名历史学家兰克的引导下研究过历史 。 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巴塞尔, 基尔等大学任教,
1882年回到柏林接替洛采的柏林大学哲学讲座教席 。 他的主要著作有, 关于人, 社会和国家科学
历史的研究, ( 1875),, 精神科学导论, ( 1883) 等 。
? 2,历史理性批判 狄尔泰青年时期在哲学上走过一条由黑格尔转向康德的道路 。 发挥和改
造康德对理性的批判是他的哲学理论的出发点 。 他要求以历史理性批判取代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
他认为人文科学 ( 精神科学 ) 与自然科学有着原则的区别 。 后者是人以外的存在, 对之只能以外
在的方式加以研究, 不能真正为人所知;而前者则是人本身的精神 ( 心灵 ) 活动的产物, 人文科
学的对象是由人的精神直接体验到的内在实在 。 在狄尔泰看来, 人文科学只能以对生命的体验,
表达和理解为基础, 其对象实际上揭示整个人类的生命现象, 而人的精神活动正是其生命的体现 。
? 与新康德主义只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方法论上的区别不同,狄尔泰认为二者之间更重
要的是在内容上的区别,而且二者方法论上的不同也正是由于它们所研究的内容不同。他也像文
德尔班等人一样企图把各门人文科学统一起来。但他认为这种统一的基础不在其方法,而在其内
容。这种连接和统一的基础正在于它们所面对的是统一的生命或者说精神生活的世界。
第二节(续 1)
? 3,生命及其历史性与时间性 广义地说, 狄尔泰的, 生命, 一词泛指人类个人和集体生
活的整个范围, 包括它们的表现, 创造以及人类的社会组织, 文化成就, 人心向内于向外的一切
活动 ( 特别是人的非理性的和本能的精神活动 ) 等等 。 他把心理学看做是一种关于历史的生活经
验的科学 。 生命就是人的生活, 而生活就是人的经验, 即人的全部精神生活, 其中主要是指人对
自己的存在的内在的体验 。
? 他特别强调生命的时间性和历史性 。 生命是以人类的永恒的历史为背景的, 它其实就是历史
的生命, 社会的生命 。 生命的本质只能到历史性的存在中去寻求, 也就是只能在历史的进程中才
能领悟生命的真谛 。 他把社会历史问题当做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因为社会历史就是生命在时间
里的延展 。 生命的首要特征是它的时间结构 。 我们所经历到的生命时间不是一连串细小而不连结
的时间单位, 而是一个人一生连续不断, 由生到死所限定的境遇, 每一瞬间都伴随着对过去的意
识和对未来的期待 。 对每一个人来说, 生命就在他的活动中表现出他独具的特征 。 个人的生活构
成一个体验中心 。 但每一个人同时又是无数交叉系统中的一个点, 无数个人聚成生命之网络, 汇
成生命之巨流, 而生命本身就在他们中间实现为社会的, 历史的实在 。
? 4,解释和理解 狄尔泰认为, 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意义关系, 而不是像物理事件那样的
因果关系 。 历史是关于在时间中人类所做的和所遭遇的一切, 包括人创造的各种典章制度, 风俗
习惯以及它们的产生和影响, 作用等等 。 历史的意义就在生命的创造活动中 。 个人对历史的理解
必须在客观精神的广阔境遇中才能完成 。 客观精神又称生命的客观化, 它包含语言, 习俗, 生活
的每一形式或风尚, 家庭, 社会, 国家和法律, 乃至艺术, 宗教和哲学 。 只有通过生命客观化的
观念, 我们才得以洞察历史的本质 。 个人是客观精神的普遍特征的承担者和代表, 他既是历史的
存在, 创造, 享受着历史, 同时又理解着历史 。 理解和解释是贯穿整个人文科学的方法 。 正因为
生命具有意义, 所以需要理解 。 他认为精神科学对于人类精神的历史表达应当采用特殊的释义学
的和批判的技术 。 哲学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历史范畴 ( 如时间性, 历史性, 意义等 ) 的阐释, 这些
范畴不是先天的形式, 而是源于生命本身并表达了生命在时间延续中的结构形态 。 狄尔泰的这种
历史哲学对 20世纪初德国史学家们产生过深刻影响, 他的精神科学方法论成为当代释义学的重要
思想渊源之一 。
第二节(续 2)
? 二, 齐美尔的生命哲学 齐美尔 (Georg Simmel,1853-1918)出生于柏林, 毕业于
柏林大学 。 曾长期在柏林大学任教, 后任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 。 他和狄尔泰都曾经是
新康德主义的信徒, 后来转向生命哲学 。 主要著作有, 历史哲学问题, ( 1892),
,对生命的直觉, ( 1918) 等 。
? 齐美尔用两个特别的命题来说明生命:, 生命比生命更多, 和, 生命超出生命, 。
前者指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创造过程 。 生命不断更新, 发展和壮大自己 。 时间是生
命和有生命之物的根本特征, 而僵死的物质无所谓过去, 现在和将来, 它们以空间为
特征 。 后者指生命从自身创造出非生命的东西, 这些东西又具有它们自己的规律和意
义 。 也就是说, 生命有超越生命自身的能力 。 生命根据包括在体验中的形式的原则来
创造对象, 它为世界创造了艺术, 知识, 宗教等对象, 而这些对象都有其自身的逻辑
一致性和意义, 独立于创造它们的生命 。 生命在这些形式中把自身表达出来, 这些对
象则是生命的审美, 理智, 实践或宗教的能动性的产物, 它们也是生命的可理解性的
必要条件 。
? 齐美尔把上述关于生命的创造和超越的观点扩大到解释人类活动几乎所有领域,特
别是社会历史领域。他以康德式的提问方式提出了关于历史和历史知识何以可能的问
题。他不仅像狄尔泰的历史相对主义一样否定历史秩序的先天性,而且认为历史秩序
的形式的连续性也是相对的。历史学家并不把实在当做是具有独立性的对象体系,其
所涉及的是直接体会到的生命。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规律性,甚至对社会历史从整体上
加以研究也是不可能的。
第二节(续 3)
?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其他生命哲学 狄尔泰和齐美尔的生命哲学和历史哲学在 20
世纪初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德, 奥等国产生过很大影响, 形成了历史主义和生物学哲学两
股思潮 。 后者的主要代表是克拉格斯, 他在其代表作, 作为心灵的对手的精神, 中从活力论和反
理性主义出发强调无意识的原始生命力的创造作用 。 这种生命力弥漫于作为人的生命的直接体现
的身体中 。 人在向生命的更高表现形式 ( 如自我意识 ) 发展和进步的同时, 又意味着某种倒退,
因为人越来越离开其具有创造性的原始的生命力 。 而艺术和道德有助于恢复与原始生命力的直接
接触 。 另外一些追随狄尔泰历史哲学的人, 形成了所谓狄尔泰学派, 其中较著名的有斯普兰格尔
和罗特哈克 。
? 此外, 受狄尔泰的历史哲学影响的有斯宾格勒, 其著作, 西方的没落, 使他从一个中学教师
一跃而成为西方思想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最显赫的人物之一 。 他用生命哲学的观点看待世界
历史, 提出著名的文化循环论 。 认为每一种文化形态都像生物有机体一样要青年期, 壮年期然后
衰老死亡 。 每一种文化都要经历, 前文化,,, 文化, 和, 文明, 三大阶段 。。 这三大阶段循环
交替, 周而复始 。 而富有血性, 代表生命活力的民族凭直觉意识到历史的宿命并顺应它, 以强者
的意志去创造历史, 必将成为世界主宰, 开始新的文化 。
? 在 20世纪初的德国,另一个颇有影响的生命哲学家是奥伊肯( Rudolf Eucken,1846-1926)。他
是耶拿大学教授,1908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著作有, 精神生活的统一性, ( 1888),,为
精神生活的内容而战斗, ( 1896),,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 1908)。他反对自然主义和理智主
义,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历史的发展就是精神生活的具体化,是精神生活从分
散孤立到内在统一的发展史,而精神生活总要超越自身,达到自由自主的人格。这种人格超出自
然的和理智的范围,是二者的统一,与根本的, 实在, 整体一致。所谓真理,即指内心的精神生
活在奋发向上时使表现宇宙和集体的, 自我, 或, 人格, 得到实现。他主张用人格、道德为中心
的新宗教来代替旧宗教。在这方面,他成为现代宗教哲学中人格主义的思想先驱。
第三节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 一, 柏格森的生平及哲学概况 柏格森 ( Henri Bergson,1859-1941) 是 19世纪末至 20世纪上半叶法国哲
学界影响最大的人物, 对现代哲学, 科学, 文学与宗教都有广泛的影响 。 他出生于一个音乐家的家庭, 早年曾
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 1889年出版, 意识的直接材料, ( 英译本名为, 时间与自由意志, ), 获哲学博士学位 。
1900至 1924年任法兰西学院教授 。 1914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其他主要著作有
,物质与记忆, ( 1896),, 创造进化论, ( 1907),, 笑的研究, ( 1900),, 形而上学导言, ( 1903),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起源, ( 1932) 等 。
? 柏格森哲学以生命冲动为基石, 以时间为本质, 以直觉为方法, 包罗与人有关的一切理论领域 。 柏格森一
方面大体上还保持着近代哲学家的研究框架, 仍致力于寻求绝对, 实在和不可辩驳的真理, 但他企图对传统问
题作出新的解释, 把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从空间转移到时间, 强调时间的心理性质 。 另一方面他又把对世界整
体和人的存在的认识推向非理性的直觉, 对 20世纪各种非理性主义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 二, 科学与形而上学 柏格森认为近代哲学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把最深沉, 最内在并且是活生生的
绝对实在变成了外部空间对象, 把本来不占空间的东西变成为占空间的东西, 使哲学遇到种种无法解决的困难 。
? 柏格森与传统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要以时间取代空间作为形而上学的对象, 他认为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
综合, 它决不能像实证科学那样把心灵生活和内在的生命与空间中的物质对象等同对待, 它的对象应是时间
―― 真正的绵延 。
? 绵延难以用语言表达,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里感受和体验着它 。 没有绵延也就没有活的生命, 没有运
动变化 。 绵延是在知性构成的世界背后的真正实在, 哲学要抓住的正是这个东西 。 我们的精神, 意识存在于时
间世界里, 它是不断创新, 变化无穷的 。 时间是生命的真正本质 。 哲学必须从生命内部, 从时间里把握生命 。
? 柏格森试图推翻传统哲学中一切关于实在与绝对的静止僵化的观点,建立一种, 科学的形而上学,,把宇
宙看作一个开放的变化、生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其动力是处处蕴藏着的生命冲动。
第三节(续 1)
? 三, 时间与绵延 时间的不重复, 不间断性保证了生命的存在, 生命冲动本质上
是纯粹的时间之流, 它每时每刻都在创新, 它不可分析, 不可定义 。
? 应当区分两种时间 。 一种是真正的的时间, 即生活和具体的时间;另一种是科学
的时间, 即度量和抽象的时间 。 绵延就是真正的的时间, 它是纯粹的, 不掺杂任何空
间要素 。 而科学的时间则受空间概念的影响 。 绵延是质的连续不断的变化, 没有明显
的界限和分离的迹象, 纯粹异质, 不可估量, 只是内在的, 心理的过程 。 而常识的空
间是量的积累, 同质的单位的相加, 无限可分, 有度量, 是外在的 。 理智的科学借助
符号, 用广延性来表达时间, 虽可以赋予时间以一种抽象的统一性, 但是却牺牲了真
正的时间 。 柏格森强调:纯粹的绵延不是一个量 。 只要我们企图去测量它, 我们就是
在用空间取代它 。
? 在柏格森看来, 运动就是时间的绵延, 与空间无关 。 因此实证科学借助于符号的
统一性和无限可分性来表达时间, 也就不能把握真正的运动 。 运动是一种在绵延中展
开的过程, 是一种心理上的综合, 因而不占空间的过程 。
? 人们内心体验到的纯粹绵延是真正的实在, 它不是固定的, 永恒不变的本体, 而
是不可分割的质的变化流, 是变化本身 。 在绵延中, 过去包容在现在里, 并且向未来
持续地涌进, 在这种连成一气的过程里, 才有生命的永恒性 。 任何实体性的存在都是
人的概念赋予的, 真正的实在其实只是倾向, 活动, 变化而已 。
?, 绝对的运动,,, 真正的时间, 或, 纯粹绵延,,它们是一回事。我们在外在
世界里是不可能把握它的,只有在自我意识中凭直觉才能把握它。因为它本身即是心
理过程,即是意识之流。
第三节(续 2)
? 四,, 自我, 和自我的意识状态 自我正如时间一样可以区分为两种 。 一种是与环境有关的自我, 这
是当我们的意识关注着行动, 因而也关注着广延性的时候产生的;另一种是我们通过内省达到的内在状态的自
我, 是当我们把这些内在状态作为活生生的, 互相弥漫渗透的东西, 作为永远生成着, 延续着而不可分离的东
西来注视的时候产生的 。 这两种自我都体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 前者一般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是在空间里
的自我, 表面的自我;后者是由内心体验到的处在真正时间里的自我, 也即绵延 。
? 传统哲学总是追问在我们的情绪, 感性知觉背后是否有一个始终如一的自我实体, 其实这是一个假问题 。
它意味着把我们的情绪状态等等看做是一些可以分离, 因而可以度量的东西, 阻碍了对自我进行正确的当下直
接的体察 。 一般实验心理学将经验到的自我切成片段来加以研究, 这样只能得到那个表面的自我 。 人的语言表
达也加深了这种错误 。 因为语言总是要把事物作为间断的可分的东西来表达, 而且总用同一个概念来称呼许多
心理状态 。 哲学应努力从绵延出发, 把握真正的自我 。
? 柏格森强调, 自我的意识状态是一股不断持续的流, 只是由于我们的注意力才使它凝固和分开, 使其中某
些东西突出起来 。 自我意识状态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有机统一的境界, 每一个意识状态继承和包括了过去所
有的意识状态, 又宣告了下一个新的意识状态的产生;没有任何过渡, 每一状态都伸展, 渗透到别的意识状态
中 。 它就是真正的自我, 也就是绵延, 它具有本原性, 创造性, 新奇性 。 柏格森对心理状态之流的描述直接启
迪了威廉 · 詹姆士的, 意识流, 思想 。
? 通过辨别真正的自我和表面的自我,可以进一步解决传统哲学制造的另一个假问题:自由和必然的问题。
从空间出发,只能看见决定论;从绵延出发就能得到关于自由的清晰概念。联想主义心理学认为我们心中陆续
出现的种种感觉、情感、观念可以被界说为机械力合成的结果,实际上把天文学等研究外部空间的科学的几何
学方法用到心理学研究中来,结果导致认为自我的选择和行动是可以用因果关系来表示的,因而是可以预见的。
其实,心理现象是无法预知的。因为深层心理状态是根本异质的。任何两个状态不可能相似,因为它们处在时
间之流中,是一个生活过程中两个不同瞬间。任何一个看来似乎是重复出现的感情都是一个全新的感情,,自
我, 的每一瞬间的转动都是这样的不确定,所以,它是完全自由的,它没有任何固定的轨道,不受任何先决条
件的支配。真正的自由是不可预见的,是纯粹的自我创造。自由的活动只是过程而不是确定的事物,因此不能
分析它,即不能用带框框的理性概念或逻辑的方法去看自我。如果我们坚持分析它,我们就不自觉地把过程变
成了事物,把绵延变成了广延,把自发性降为惯性,把把自由降为必然。
第三节(续 3)
? 五, 生命进化与理智的地位 真正的绵延是我们在自己身上体验到的生命, 是一
种本原的冲动力 。 这种生命冲动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生生不息, 推陈出新的最深刻的根
源 。 生命创造地进化着, 这种进化不是从同质向异质的过渡或单纯同质的相加, 而是
纯粹的质的创造过程, 是质的不断飞跃 。, 创造的进化, 论坚决排斥机械论和目的论
的进化论 。 生命从起源开始, 它就是同一冲动的继续, 这一冲动分化成各种不同的进
化路线 。 生命进化是发散式的 。
? 柏格森认为, 整个宇宙自然的创造都是由于生命冲动促成的 。 生命冲动产生万物
的方式主要有两大类型或者说两种不同的倾向, 即产生一切有生命的形式的
? 向上喷发和产生一切无生命的物质事物的向下坠落 。 这两种倾向的交接点和汇合
处则构成生物有机体 。
? 人具有本能和理智两种精神活动方式,其中理智代表了生命进化在这一方向上的
最高点。理智并非高于本能,二者只是把握实在的不同方式。本能和理智都是生命冲
动在同惰性物质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的,两者都与制造和使用工具有关。本能只发现
在手头的工具,而理智要努力去完善那些不完善的工具。理智是看出各个物体彼此分
离的能力,而物质就是分离成不同物质的那种东西。如果没有理智,物质必是朦胧一
片。从认识逻辑上说,物质的起源同理智的起源是一致的。使心灵自己形成理智,即
形成明晰的概念的同一种运动,也是使物质自身分裂成为彼此互相排斥的诸多物体。
意识越是理智化,物质越是空间化。理智具有抽象性和固定性。它同物质一样具有惰
性,它习惯于按照形式,机械地对待每一事物,期望在量的分析中找到一切事物的因
果关系,这样它就不能把握流变,根本不适用于认识以绵延为本质的生命。, 理智的
特征就是天生不能把握住生命, 。理智的抽象性和固定性与它借助于语言来活动有关。
语言的一大缺陷是用同一个词语来称呼许多不同的东西。经过语言的处理,理智抹杀
了事物的个性。
第三节(续 4)
? 六, 直觉 ―― 通往实在之路 柏格森为理智和直觉分别划定地盘 。 理智可以为满足人们
的实际利益服务, 但不能获得关于真正的实在的本质的知识, 理智认识的目的纯粹是为了使用实
在 。 真正能获得关于实在的内在的和形而上学的知识的方法是直觉 。 直觉不带任何空间性和社会
功利性, 回到直接的当下而达到绝对 。 只有使人的心灵从理性思维的习惯方向扭转过来, 超出感
性经验, 理性思维的范围, 抛弃一切概念, 判断, 推理等逻辑形式, 甚至不用任何语言符号, 才
能有达到真正的实在的直觉 。
? 柏格森把直觉与生命紧密结合在一起 。 凡有生命之处也就有直觉意识这种认知力量 。 但由于
理智的遮蔽, 人们只有在十分集中注意力的极少数时刻才能体验到直觉 。 直觉就其与生命同一来
说是一种特殊的本能, 而本能同生命冲动向上发散的方向一种, 所以, 直觉能把握生命 。 直觉就
其与时间有关而不与空间有关说, 是当下的内心体验, 它是一下子置身于具体绵延历程中的那种
努力, 总是有机地把握而不是分割事物 。 直觉就是直接意识, 是把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 以便与
其中独特的, 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 。 这种东西即是绵延, 生命 。 直觉地思维就是在绵延
中思维 。 理智通常从不动之物开始思维, 尽可能地并列地以不动性来重新构造运动;直觉从运动
开始思维, 像实在自身那样来安排和想象它 。
? 直觉的产生与记忆有关 。 记忆不来源于物质, 它是独立自存的 。 记忆是过去的影像的保存,
脱离任何具体物质事物 。 记忆是物质与精神的交叉点, 它把物质和精神统一起来, 本身并不是物
质 。 只有记忆才是直觉的来源 。 记忆也同时间的绵延有关, 记忆中没有可重复的东西, 它记载着
绵延的每一瞬间, 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异质的 。 记忆滚滚流动, 像一团线卷在越绕越大, 把过去
的意识包含在现在的意识之中 。 因而在我们面对某个事物的时候, 保存在我们记忆里的千万往事
和当前的经验彼此渗透, 不断堆积, 最后缩约成一个单一的直觉, 这时就一下子产生对事物的完
整意识 。
?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就其超越了传统的理智认识方法的局限性来说有其合理性,但他过分夸大
直觉的作用,并把直觉同理性完全对立起来,贬低和忽视了理性的意义,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