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心理实验中的各种变量
一、实验背景
心理实验和其他学科的实验一样,都是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某种现象产生和变化的规律。心理实验所要观察的是心理活动的规律,由于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不可能被他人直接观察到,只有从他的行为表现和言语反应间接地了解,因此,心理实验往往是通过改变外界条件、记录被试的反应来探讨心理活动的规律。
做心理实验之前,必须明确这个实验的目的,也就是要明确它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例如,对时间的估计是否受时间长短的影响,或者说时间知觉与被估计时距的关系。根据这个问题就可以确定这个实验的各种变量。
自变量,又叫刺激变量,它是由实验者在实验中按研究问题的需要有意加以操纵和改变的变量,一般自变量的变化应为连续或非连续的变化,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平,变量的不同水平称为实验处理,所谓实验处理即主试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可能有一定影响刺激条件的变化。
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它是主试要观察的指标,是被试心理特征变化的反应或表现,它是随着自变量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实验中通常假设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小),可用一定的数量指标来表示,如反应时、皮肤电位等。
额外变量,又叫控制变量,它是与实验目的无关,但又对被试的反应有一定影响的变量。
总之,一个好的实验设计既要有定义良好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同时也对额外变量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排除额外变量对研究变量产生消极的影响,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使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解释率。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测定有无反馈对画线准确性的影响,确定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2.学习和掌握如何对自变量、因变量下操作定义,并进行严格和有效地控制。
3.如何有效控制额外变量,避免额外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以大学生为被试4人一组,其中2个被试知道每次练习画线结果(有反馈),2个被试不知道每次练习画线结果(无反馈)。
(二)实验材料
1.一张10cm×10cm的白卡片,上面画有一条2cm长的直线,将画有直线的白色卡片放入镜框内,直线与水平面平行、居于镜框中间,作为实验的标准刺激。
2.镜框一个,短尺一把(最小单位为毫米),用于测量被试所画直线的尺寸长短。
3.两支笔,用于画线和记录实验结果。
4.每个被试3张卡片,编号分别为Al、A2、A3,分别作为被试练习前(前测)、练习(实验处理:“有”或“无”反馈)和练习后(后测)测试被试画线的结果。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两个水平(“有反馈”与“无反馈”)的实验设计。被试分组与实验处理的安排如下下表:
实验处理与被试分组表
实验处理
实验分组
前 测
练 习
后 测
有反馈
画20次
练习80次
画20次
无反馈
画20次
练习80次
画20次
小组4个有反馈(AF)和无反馈(AN)被试的实验顺序:为AF—AN—AF—AN。
1.让被试1(有反馈)坐在桌边,将画有2cm直线的卡片装入镜框,放在被试的正前方,距离被试30厘米,镜框后放置编号为A1的白纸,使镜框挡住被试的视线,不让他看到自己所画的线和画线的手,然后对被试说以下指导语:
“请你用你平时写字的手拿好笔,眼睛看着镜框内的黑色平行线段,用笔在白纸上画横线,要求按照你看到的线的长短画,使自己画的线与镜框内的线段一样长。画线的时候,你不能看自己画线的手和正在画的线。总共画20次,先从左边画起,你可以左右移动画线的手,但不要移动胳臂、头部和变换身体坐的姿势。”
被试明白上述指导语后,开始进行实验,前测实验完毕,准备进行练习实验。
2.主试换一张编号为A2的纸,对反馈组被试说如下指导语:
“现在请你用同样的方法画线,当你每画完一条线时,我就把你画的结 果是多长告诉你,要求你注意自己画线时的感觉,记住这种感觉,并与反馈的结果进行对比。如果这次画长了,下次你就要画短一些,如果这次画短了,下次就要画长一些。总之,要求你尽量把线段画得准确一些。这样总共画80次,我相信你会越画越准的。”
被试每画完一条线,主试尽快量好,并立刻告诉被试画线的结果,如“长了”就报告“长了”,如“短了”就报告“短了”,如果正好为2cm,就报告“相等”,直到画完80条线段,结束练习实验。
如果是非反馈组,对被试说如下指导语:
“现在请你用同样的方法画线,当每次画完一条线时,要求你注意自己画线时的感觉,记住这种感觉,按照一致的画线标准尽量画出与标准线段长度相等的线段。如果自己感觉这次画长了,下次你就要画短一些,如果感觉这次画短了,下次就要画长一些。总之,要求你尽量把线段画得准确一些。这样总共画80次,我相信你会越画越准的。”
3.主试再换一张编有A3的白纸,并对反馈组被试说如下指导语:
“现在请你再画20条线段,我这次不告诉你画的结果了,请你要尽量画得准些。”
如果是非反馈组,对被试说如下指导语:
“现在请你再画20条线段,按照一致的标准尽量画出与标准线段长度相等的线段。”
4.换被试2(无反馈),用Al、A2、A3三张白纸,按照上述的方法和无反馈组的指导语(练习时每次画线的结果不反馈给被试)进行实验,其他实验过程与被试1相同。
5.按照小组四个被试的实验顺序继续进行实验。
6.主试记录实验过程中被试的反应,测量和整理实验结果。
(四)实验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物理条件:桌面上除实验材料和纸笔外,不要摆设其他物品,且严格按照实验的要求摆放。
2.主试方面:主试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和实验过程进行实验,不能对被试有任何超出实验要求的暗示。
3.被试方面:被试态度要认真、手臂姿势符合实验要求,头部和身体姿势保持不变,画线姿势符合实验要求,与标准刺激的距离保持恒定。
4.实验过程控制方面:主试严格按照实验过程进行实验,被试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
四、结果分析
1.测量记录纸A1上每条线的长度,并记下与标准线段2cm的误差,然后计算20次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XA1。
2.用同样的方法测量计算其他被试A1、A3的结果,并计算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XA1,画直方图比较有反馈和无反馈被试的练习效果。
3.比较有反馈和无反馈被试画线的练习过程;以20次为单位,分别计算有反馈和无反馈被试在练习时画线长度的平均值,每个被试有4个平均值,并画两条练习曲线。
4.根据本实验的结果,说明有反馈和无反馈对画线准确性是否有影响。
五、问题与讨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它有哪几个水平?
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画线的准确性应如何数量化?
3.本实验控制了哪些变量?
4.如果要用两个画线能力相同的被试,应如何挑选被试?试从全班的结果中,找出回答此问题的根据。
5.你认为本实验中还有什么与画线有关的因素没有被有效地控制?
六、参考文献
[1]孟庆茂,常建华.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5]舒华.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 Kantowitz.B.H.等著,杨治良等译.实验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 Anne Myers.Experimental Psychology.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86.
[8] Levine,G.& Parkinson,S.. Experimental Method In Psycholog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1994.
[9]David W.Martin.Doing Psychology Experiment,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6
第一部分 经典心理实验
第一章 传统心理物理法
实验1 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
一、实验背景
恒定刺激法(The 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i)是由费希纳(G. T. Fechner, 1860)提出的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是测量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其他一些心理量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只用少数几个刺激(5-7个),且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固定不变。每随机呈现一对刺激(刺激包括一个标准刺激和一个比较刺激),即请被试进行一次比较。
差别阈限的测量方法:
在采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标准刺激和若干个比较刺激。
1.确定刺激范围。确定最大刺激强度的原则是:被试95%(有人认为80%)以上的机会能够正确感受到刺激的强度;确定最小刺激强度的原则是:被试5%以下的机会能感受到刺激(即感受到刺激的机会不超过5%);相邻刺激间的变化单位确定的原则:在最大强度刺激和最小强度刺激之间选取5-7个刺激,并且按照等距的变化确定5-7个刺激的强度值。
2.确定自变量。确定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的强度范围,并在该范围内选取5-7个强度的刺激,其中一个作为标准刺激(一般为中等强度的刺激),其余作为比较刺激,
3.反应变量。被试按照比较的原则,对呈现的刺激进行比较。如果是三类反应,要求被试判断呈现的刺激比标准刺激的强度“高”“相等”或“低”。主试根据被试的反应记录“+”“=”或“—”。如果是两类判断,则要求被试判断呈现的刺激比标准刺激强度“高”或“低”,比较时,每个标准刺激与比较刺激至少要比较50次以上。
4.差别阈限的计算方法。差别阈限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内插法或作图法,分别求出被试的上差别阈限和下差别阈限。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三类反应的差别阈限:
上差别阈限(DLu)=X上一X等
下差别阈限(DLl)=X等—X下
差别阈限(DL)=(Dlu十DLl)/2
X上、X等、X下分别判断为“+”“=”和“—”时感觉量的平均数。
(2)两类反应的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DL)=(Lu+L1)/2
Lu和L1为被试判断“+”和“一”时感觉量的平均数。
二、实验目的
1.通过重量差别阈限的测定,学习如何使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感受性。
2.掌握直线内插法和作图法计算差别阈限。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个人一组。
(二)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为两套重量差别不等的砝码,一套的重量差别为3g,另一套重量差别为5g,标准刺激为100g,眼罩一个。两套砝码的重量如下:
1. 91g、94g、97g、100g、100g、103g、106g、109g。
2. 88g、92g、96g、100g、100g、104g、108g、112g。
(三)实验设计与步骤
本实验可以考虑性、优势手与非优势手、是否反馈结果等因素,并从上述的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1.预备实验:取一个100g的砝码为标准刺激,88g、92g、108g、112g为比较刺激,用优势手每组比较10次,共40次。比较时,每组标准刺激在前和在后的次数各半,将40次的比较排成随机顺序表,保证实验按随机顺序进行。做完预备实验后,计算出被试判断的正确率,根据下列条件选择砝码。
(1) 88g或112g有80%以上正确;
(2) 92g或108g有80%以下正确。
同时符合A和B两个条件,选择第二套实验材料;如果A和B的正确率均未达到80%以上,则说明两套材料均不适合。如果A和B只有一个正确率达到80%以上,选择符合条件的一套材料。
2.正式实验
(1) 排出各对刺激的呈现顺序:将7个比较刺激(包括一个 100g的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配对,每对比较50次,总共比较350次。为消除顺序误差和空间误差,50次中25次标准刺激在先,25次比较刺激在后。刺激呈现的顺序按完全随机的顺序进行。并列出刺激呈现顺序表,随机顺序表的制作可以采用抽签、随机数字表或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刺激随机呈现顺序及结果记录见表1-1。
表1-1 刺激随机呈现顺序与结果记录表
刺激排
列顺序
刺激呈现随机顺序
被试的反应
结果转换
先
后
重(+)
相等(=)
轻(-)
1
100
91
2
97
100
…
…
…
350
100
91
(2) 为了保证刺激呈现在同一位置,应在桌面上标出刺激呈现的位置。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被试前臂的位置应保持不变。
(3) 呈现刺激时,两个刺激的时间间隔不要超过1s,避免被试的第一个刺激的重量感觉消退;两次比较之间的时间间隔要在5s以上,避免两次感觉之间的相互干扰。在呈现刺激时,勿将刺激碰到被试的手。
(4) 实验开始前,先向被试做示范操作:右前臂放在桌面上,用拇指和食指抓住刺激的上端,轻轻向上提起,使之离桌面约0.5cm,大约2秒钟后放下,紧接着换第2个刺激,用同样的方法操作。示范后让被试坐下,将优势手前臂放在桌上作标记的位置,并带上遮眼罩,给被试如下指导语:
“现在请你一对一对地比较砝码的重量,当你听到我把砝码放到桌上时,你就用刚才看到的办法轻轻提起它,注意这时的重量感觉,放下后也要尽量保持这种感觉,当拿每二个刺激时,就用你对第二个刺激的重量感觉与第一个刺激 重量感觉比较,如果你觉得第二个比第一个轻,就说‘轻’;如果你觉得重,就说‘重’;如果分不出轻重,就说‘相等’。这样总共要比较很多次,每次比较后必须做出判断,前后判断的标准要尽量保持一致。请注意,要用第二个刺激的重量去比较第一个刺激的重量,要你判断第二个比第一个轻、重、还是相等。下面开始实验。”
(5) 按照实验前排好的顺序呈现刺激,每次被试做出“轻”“重”“相等”的判断,记在记录表上,每比较50次休息2分钟,并让被试手臂自由活动。
(6)做完一个被试,换下一个被试,继续上述实验步骤。
四、结果分析
1.整理记录结果,把标准刺激在先的判断转换成比较刺激在后的判断结果,将结果填入记录表的最后一栏中。
2.分别统计出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轻、重、相等的频次,并计算出相应的百分数,填入频次表中。
频次表:
比较刺激
判 断 次 数
(一)
(=)
(十)
(十)+(=)
1
2
┇
7
3.以比较刺激为横坐标,以其重于、轻于、等于标准刺激的百分数为纵坐标,把所得结果绘成曲线图,并作出解释。
4.用直线内插法分别求出个人和全班同学的上、下及总的重量差别阈限。
5.根据全班数据,分析重量判别阈限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五、问题与讨论
1.根据本实验结果,说明实验有无顺序误差。如果有,它是否影响测定的结果?为什么?
2.在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时,用恒定刺激法比用最小变化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3.如果检验重量差别阈限不符合韦伯定律,在本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还要做什么补充?
六、参考文献
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44~149.
实验2 平均差误法测量长度差别阈限
一、实验背景
平均差误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另一种方法。其特点在于被试可以主动地并且连续地调整刺激量的大小,因此调动了被试的积极性。在用这种方法测量差别阈限时,被试调整得到在感觉上相等的两个刺激值,其物理强度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AE)就代表差别阈限值。公式为:AE=∑|Xi—S|/n,其中Xi表示每次测定所得数据;S表示标准刺激:n表示测定次数。用此方法测得的阈限值比用最小变化法和恒定刺激法测得的要小一些,原因在于其差别阈限处于上下限之间的主观相等地带之内。它测得的阈限值只是阈限的近似值,不能与其他方法的结果相比较。
计算机的图形显示是通过象素完成的。象素大小相等且等距,因而对由象素组成的线段
的长度测定是极为准确的。本实验就用平均差误法来测量线段长度的差别阈限。
二、实验目的
1、通过长度差别阈限的测定,学习如何使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感受性。
2、掌握长度测量应该控制的各种变量。
三、实验方法与程序: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视力正常或矫正视力正常。
(二)实验材料
计算机,“平均差误法测量长度差别阈限”实验程序(参见ExpPsy2000实验设计系统)。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平均差误法会带来动作误差,应注意克服。在本实验中,有一半次数比较刺激长于标准刺激(简称“长”),另一半次数比较刺激短于标准刺激(简称“短”)。同时,为了消除空间误差,应将一半次数在右边呈现比较刺激(简称“右”),另一半次数在左边呈现比较刺激(简称“左”)。因此,组合上述4种方法,可得到“右短”、“右长”、“左短”、“左长”四种方式。实验中每种方式作10次测定,为了消除顺序误差,每种方式又分为两个5次进行,如表2-1。
表2-1 刺激呈现系列及比较刺激的位置
次数
右短 右长 左长 左短 左长 右长 右短
1
2
3
4
5
┇
1.键入被试姓名后,请仔细阅读指示语,主试应向被试指明反应键(红键和绿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2.提醒被试分清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在标准刺激的下面印有“标准刺激”的字样)。
3.被试每次调整完毕后,按反应键盒上的黄键表示确认。
四、结果分析
1.详细结果共40行,表示40次测定,每行分3列印出。第一列为标准刺激的位置和相对于变异刺激的长短;第二列为变异刺激的初始大度;第三列为被试调节后的长度。
2.请由此计算被试长度估计的平均误差(AE),也即是此被试长度估计的差别阈限(近似值)。
3.根据前的实验顺序安排表。可以对结果进一步区分,即前5次为右短,其后5次为右长,以此类推,最后5次为右短。据此可以请被试计算“左”的AE和“右”的AE,以及“长”的AE和“短”的AE,以检验实验中的动作误差和空间误差的情况。
五、问题与讨论
1.采用平均差误法设计实验的基本程序。
2.在平均差误法的实验中,如何避免空间误差和顺序误差?
3.如何检测出被试存在期望误差或疲劳效应,所测得的差别阈限值是否会受到影响?
六、参考文献
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30~34.
实验3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量表
一、实验背景
心理量表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用来测量阈上感觉的。心理量表根据其测量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命名量表、顺序量情、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其中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分别带来了心理物理学中的对数学律和幂定律。
顺序量表没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它按某种标志将事物排成一个顺序,从中可以查出某事物在心理量表中所处的位置。制作心理顺序量表有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两种方法,其中,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呈现,让被试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哪个更为明显。因此,若有n个刺激,则一共可配成n(n-1)/2对。又因为有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在实验中每对刺激要比较两次,互换其呈现顺序(时间误差)或位置(空间误差),所以一共要比较n(n-1)次。
二、实验目的
通过对不同颜色的爱好程度的测定,学习如何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颜色知觉正常的被试。
(二)实验材料
计算机,对偶比较法实验程序(参见ExpPsy2000实验设计系统)。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本实验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计算机能产生不同色调的颜色,而且纯度高,适合于颜色爱好顺序量表的制作。实验共有七种颜色,它们是:红(Red)、橙(Mangetra)、黄(Yellow)、绿(Green)、蓝(Blue)、青(Cyan)和白(White)。
实验顺序如表3-1,为抵消顺序误差,在做完21次后,应再测21次,顺序与前21次顺序相反;为抵消空间误差,在后做的21次中左右位置应颠倒。
表3-1 台阶式呈现刺激方式
刺激
红
橙
黄
绿
蓝
青
白
红
—
橙
1
—
黄
2
3
—
绿
12
4
5
—
蓝
13
14
6
7
—
青
19
15
16
8
9
—
白
20
21
17
18
10
11
—
实验前,主试应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并说明反应方法(按左、右键认可,按中间键不认可),然后开始实验。指导语如下:
“下面每次给你呈现两个不同颜色的图片,如果你喜欢左侧的颜色,就按‘A’,如果喜欢右侧对颜色就按‘B’,在每次呈现的两张图片中必须选择一张。明白上述指导语后,按‘开始键’开始实验。”
四、结果分析
1.结果以图表形式给出:横坐标是颜色,从高到低;纵坐标是选择分数(C),列出了每种颜色相应的选择次数。
2.制作颜色爱好的等距量表,还需要按如下公式计算选中比例P。
再把P转换成Z分数,按Z分数制图即可制作成颜色等距量表。
五、问题与讨论
1.对偶比较法的应用范围是什么?
2.怎样才能把心理顺序量表转换为心理等距量表?
六、参考文献:
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65~82.
实验4 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一、实验背景
等级排列法也是用来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被试将所呈现的一系列刺激按优劣或喜欢一不喜欢的顺序依次排列。等级排列法与对偶比较法的不同在于,等级排列法一次对所有的刺激进行排序,因此,在空间误差可以忽略的前提下,等级排列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最简捷、最直接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市场研究和收视率调查等应用研究中比较常用,如调查消费者对同类商品的评价和购买意向的排序等。根据等级排列的结果,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两个顺序量表的相关,相关越小,差异越大,公式如下:
ρ——等级相关系数
n——刺激的数目
D——对同一刺激判断等级差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比较五种物品颜色爱好程度,学习用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2.学习和掌握对等级排列法测量结果一致性系数的统计分析方法。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颜色知觉正常。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计算机、等级排列法实验程序(参见ExpPsy 2000实验设计系统)。
2.实验材料:4种实验材料(汽车、方块、玫瑰花、裙子)的图片,每种物品的颜
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灰、黑九种,图片背面均为白色,共36张。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1.单击等级排列法实验程序的鼠标,进入实验状态。在“实验材料”菜单中选择实验材料(汽车、方块、玫瑰花、裙子),单击指导语,便会出现如下指导语:
“现在你看到的是一组方块的图片,它们图案相同但颜色不同。用鼠标单击图片的背面便可翻看图片。在排序前,请你先看一遍所有的图片,根据对不同颜色图片的喜好程度,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进行等级排序,并将图片放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1’代表最喜欢,‘9’代表最不喜欢,如果对排好的顺序不满意,可以继续调整,直到满意为止,实验完成后,请用鼠标单击屏幕中心图标,并按确认图标予以确认。明白上述指导语后,便可以开始等级排序实验。如还有疑问请查阅实验帮助。”
表4-1 等级排列法呈现图片种类及颜色组合表
物品颜色
物 品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灰
黑
方 块
汽 车
玫瑰花
裙 子
2.不同颜色图片的呈现是完全随机的。
3.结果记录:每次实验完成后,计算机将记录被试的等级排列结果,结果呈现方式如表6-16。实验结果存入文件名为“实验结果.txt”文件中,并可在帮助菜单中的“结果查询”中查询实验结果。结果文件还可以调到EXCEL或SPSS中进行统计分析。
4.如需自定义实验材料,可在“帮助”菜单中选择“加入新图片”一项,对实验材料进行定义,然后在“实验材料”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实验材料”,并开始实验(详细的过程请参见实验程序手册)。
5.换其他被试,按上述程序继续进行实验。
四、结果分析
1.将小组各被试对各种物品颜色爱好程度按照爱好顺序制成颜色爱好量表(表4-2)。
2.分别计算小组每个被试对方块、汽车、玫瑰花和裙子的爱好程度的差异,并说明哪一种物品的差异较大。
3.以颜色为X轴,颜色爱好程度为y轴,画出不同物品颜色爱好程度差异曲线。
4.画图表示小组被试之间对四种物品颜色爱好程度的差异曲线。
表4-2 被试对9种颜色的物品爱好等级
被试
材 料
不同颜色物品的爱好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1
方 块
汽 车
玫瑰花
裙 子
2
方 块
汽 车
玫瑰花
裙 子
┆
┆
五、问题与讨论
1.在市场研究或市场调查中,等级排列法有哪些应用?
2.某服装厂准备对市场上时装的流行颜色进行一次调研,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调研方案。
六、参考文献
[1]孟庆茂,常建华.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5]舒华.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张学民,舒华,张亚旭,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高等理科教育,40(6),2001.
[7]赫葆源,张厚粲,陈舒永.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8]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B.H.Kantowitz等著.杨治良等译.实验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Anne Myers,Experimental Psychology,Cole Publishlng Company,1986.
[11]David W,Martin,Doing Psychology Experiment,C01ePublishing Company,1996.
实验5 肤觉两点阈的测定
一、实验背景
如果我们在皮肤上给予相邻的两个点同时刺激,而这两个刺激点的距离又是十分相近时,则往往只会感到是一个点的刺激;如果逐渐加大两个刺激点的距离,就会觉察为两个点了。能感觉到两个刺激间的最小距离称作两点阈(two point threshold)。两点阈是肤觉定位的一种方式,也是皮肤触觉的敏锐性指标。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的肤觉两点阈的大小是不同的。一般说来,身体的暴露部分,如手指和头、面部的两点阈最小,身体的掩盖部分:如肩、背、大小腿等处的两点阈较大。下表是温斯坦(Weinstein)1968年的实验结果。
表5-1 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阈(单位:毫米)
中指
2.5
上唇
5.5
前额
15.0
肩部
41.0
食指
3.0
面颊
7.0
脚底
22.5
背部
44.0
拇指
3.5
鼻部
8.0
腹部
34.0
上臂
44.5
无名指
4.0
手掌
11.5
胸部
36.0
大腿
45.5
小指
4.5
大足趾
12.0
前臂
38.5
小腿
47.0
资料来源:赫葆源、张厚粲等编的《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246。
研究者发现,两点阈可因练习而减小,也可因疲劳而增大。无论是两点阈,还是触觉定位,都同神经分布的密度有关,对这些感受性的测量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确定不同身体部位的触觉感受性。掌握皮肤不同部位的机能特点。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利用皮肤作为传递信息的通道,更好地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实验目的
1.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
2.探索身体不同部位肤觉两点阈的差别以及练习与疲劳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
1.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和前臂背面为测量区,前臂分为两个区。自手背至肘的3个区依次为A、B与C区。测量前,在确定的3个区域盖上蓝印,测量在印内进行。测量工具是游标卡尺。
2.在实验之前,主试先发出指导语:
“注意,当你的感觉为两点时就报告说‘二’。感觉为一点时就报告说‘一’,如果不能确定是一点或两点时就说‘不知道’。”
主试对第一种回答记作“+”,第二种回答记作“一”,第三种回答记作“?”。主试不管被试作何种回答,都要按原定计划将一个系列实验做完,然后再重复这一系列实验,以取得确定的判断来替代怀疑的判断。
3.使用游标卡尺时,必须垂直地落下,并使两个尖点同时重力均匀地接触皮肤。接触时间不超过2s。主试先在自己手上练习数次。然后再在被试的非测验区练习几次。
4.正式实验时采用恒定刺激法测定肤觉两点阈。实验序列的长度与起点,可以按照预备测验中的实际测定结果来确定,一般定为7~15毫米的长度为起点,随后每步变化l毫米。每种间距可做20次,按随机表排列顺序(见表5-2)。
表5-2 被试对各种长度刺激感觉结果记录表(单位:毫米)
间距
次数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让被试每做完100次实验休息5分钟。根据已有实验报导,被试有时会产生一种持久的两点后像(即使尽管只有一点,或距离很近的两点刺激,被试也感到有两点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给予被试以充分的休息,使他恢复两点的标准。为了验证这种现象是否存在,主试可以每隔数十次插进一次一点刺激,以证实两点后像是否存在。
6.进一步选定被试的面颊与前额为测量区,按上述程序进行试验。
7.在选定被试的腹部、肩部、大腿等被掩盖处为测量区时,进行试验的程序同上。
四、结果分析
1.分别求出同一部位各测量区的两点阈,并对各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考验。
2.分别求出不同部位各测量区的两点阈,并对各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考验。
3.求出同一系列实验的不同测定中两点阈的变动情况。
五、问题与讨论
1.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肤觉两点阈有何差别?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差别?
2.练习因素对肤觉两点阈的变化有何影响?
六、参考文献
李寿欣,李传银.心理实验的操作与演示.青岛出版社:2000.
第二章 学习与记忆实验
实验6 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
一、实验背景
瞬时记忆是指当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印象一瞬间就急速消失的记忆,又称“感觉记忆”。它以时间为主要表现特征,对信息的保持大约为0.25—2秒。这种记忆虽然为时短暂,但它为人们感知事物的连续性提供了可能.是产生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前提条件。因此,对瞬时记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早在19世纪中叶,人们就已经注意到视觉的瞬时记忆现象。1859年,哈密尔顿测的人在一瞬间只能辨认大约6个物体。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全部报告法是人们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这一方法是指在被试识记了某种材料后,经过一定时间,让其把所识记的材料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全部再现出来,然后把被试回忆的结果与原材料加以对照比较,就可以测知其保持量的大小。它是检查记忆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早期的视觉瞬时记忆的研究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1960年,斯波灵在做瞬时记忆的实验时发现:用全部报告法测得的结果并不能真正显示出瞬时记忆的广度,因为很多被试报告在回忆的过程中有遗忘现象,即在回忆前面的内容时忘记了后面的内容,而后面的内容在回忆开始时是保存在记忆中的。有鉴于此,斯波灵提出于自己的假设:瞬时记忆的信息多于回忆的信息。根据这种假设,全部报告法就暴露出自己的缺点,因为被试无论是口头报告还是手写都需要一定时间,而瞬时记忆的一部分信息就在这个过程中消失了,以致于被试无法回忆出最初保持在大脑的全部内容。在此基础上,斯波灵精心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程序,即部分报告程序,也称部分报告法。
和传统的全部报告法相同的是:这种新的实验方法要求被试识记全部材料,但在回忆时不需回忆全部材料,只要求回忆指定的一部分,然后由这一部分的保存量来估计推算获得信息的总量。
在Sperling的实验中,他比较了部分报告法和全部报告法,结果表明全部报告法一般只能记住4-5个,而部分报告法则多达8-9个。Sperling还做了延迟部分报告法实验,而在呈现识记材料之后过一段时间再让被试部分报告。结果发现,当延迟0.5s时,部分报告法所得的结果与全部报告法接近,当延迟1s时,两者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二、实验目的
1.证实瞬时记忆现象。
2.加深对瞬时记忆的性质的理解。
3.学习掌握部分报告法。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
(二)实验材料
计算机、瞬时记忆实验程序(参见ExpPsy2000实验设计系统)、记录纸和笔。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1.该实验使用的材料为3×4(三行四列)的大写字母矩阵。每个字母呈现时间为75ms。
2.实验设计与被试分组:实验采用三种回忆方法。
全部报告法:字母呈现完后,屏幕提示进行回忆。请被试把所记得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回忆出来,输入到屏幕上输入框中,然后按“确定”键开始下一次。
部分报告法:字母呈现完之后,在屏幕左边会出现一个箭头,指向第一行、第二行或第三行的位置,即表示要被试回忆第一行、第二行或第三行(箭头的颜色分别是红、黄、绿)。让被试立即将回忆的结果输入到输入框中,然后按“确定”键开始下一次。
延迟部分报告法:字母呈现完之后,屏幕提示延迟(延迟时间分别为0.3秒和0.5秒),2秒之后出现箭头。让被试回忆箭头所指的那一行的项目,将回忆的结果输入到输入框中,然后按“确定”键开始下一次。
3.被试总共分为四组,每种回忆方法一组被试(每个小组的四个被试,每个被试做一种报告方法的实验)。
4.按分组情况,分别对接受“全部报告法”、“部分报告法”、“延迟部分报告法”(0.3秒或0.5秒)四组被试进行实验。一次做30次,在第15次后有一段时间的休息。
四、结果分析
计算被试三种方法的瞬时记忆保持量,并画出曲线图。(部分报告法瞬时记忆保持量=平均每次再现个数×3)
五、问题与讨论
1. 参照实验结果,说明瞬时记忆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
2. 立刻部分报告法和延迟部分报告法测得的结果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
3. 如果让你用部分报告法设计一个听觉的瞬时记忆实验,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六、参考文献
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142-144.
实验7 短时记忆保持量的测定
一、实验背景
短时记忆是瞬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中间阶段,一般保持时间为5秒一2分钟。20世纪50年代Perterson等人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对短时记忆的容量进行了研究。为了避免在刺激呈现与回忆中间的时间间隔内被试复习学过的实验材料,通常在呈现和回忆之间加入数学计算题或其他的干预任务。结果发现,中间延迟的时间越长,被试回忆的刺激数目就越少。从Perterson等人的实验可以证明,短时记忆的内容只有经过不断学习才能够被保存下来,并转入长时记忆中去。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正确再认。Sternberg最早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即著名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这个实验主要要验证关于短时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的问题,即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的,还是平行扫描的。虽然得出的结论还有一定的争论,但它的意义是开创性的,推动了短时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的研究。Steinberg根据这个实验发展出了一个新的反应时实验法一相加因素法。其假设是:如果两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则它们属于同一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分别独立,则它们属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G. A. Miller等人的研究发现,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是十分有限的。一般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Chunking)。组块的单位可以是字母、数字、词、句子、图片等记忆单元。
研究短时记忆的方法可以使用顺序再现法、自由再现法、再认法、再学法、提示法等。不同回忆方法的实验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结果可以用保持量和正确回忆百分数来反应短时记忆的容量和正确率。采用再认法计算短时记忆保持量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影响短时记忆保持量的因素有哪些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因素:
①实验材料(组块)的长度。以往的一些研究表明,组块作为一个记忆单元,其长度对短时记忆保持量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当组块没有意义或与人的经验不匹配时,组块的长度对短时记忆保持量可能会有一定影响。
②实验材料的性质。不同的实验材料,如字母、数字、词、句子、图片等,对短时记忆的保持量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③回忆方法。采用的回忆方法不同,测得的短时记忆保持量也可能会有所不同,般来说,再认法要比再现法的回忆效果要好,自由再现法要比顺序再现法的回忆效果要好。
④延迟回忆的时间。一般延迟回忆的时间越长,回忆起来的刺激数目就越少。
⑤个体的身心状态。如情绪因素、健康因素、疲劳等对短时记忆保持量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测定不同延迟时间对短时记忆保持量的影响。
2.学习再认法测量短时记忆的保持量。
3.学习“插入活动法”控制复习因素对短时记忆保持量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计算机、短时记忆实验程序(参见ExpPsy 2000实验设计系统)。
2.实验材料:可以是数字、字母、汉字、西文文字以及图片等。本实验使用字母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分为8组,每组包括8个由3个字母组成的音节。插入干扰材料为简单的算术运算,如100-3=?,97-3=?,94-3=?……依次类推,在呈现完实验材料后,要求被试汁算插入的算术题,直到开始回忆为止。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1.实验设计
本实验的实验材料为三个字母的音节,材料分组情况如上所述。延迟时间为5秒、15秒。每组4个被试中,两个做延迟时间为5秒的、两个做延迟时间为15秒的。实验设计可以考虑性别、延迟时间等因素,并据此做相应的统计分析和结果讨论。
2.实验步骤
(1)实验材料的制作:在主程序中选择“短时记忆”的应用程序,进入短时记忆实验设计与实验状态,选择“编辑实验材料”菜单中的“字母材料”,便会出现“编辑字母材料”对话框,定义每个字母材料的字母数(3个)、总的刺激数目(以个)、每组材料的刺激数目(8个),其他参数不必定义。然后选择“生成实验材料”,对话框的文本框中便会出现生成的字母材料,选择“存盘退出”,完成编辑实验材料:
(2)正式实验:单击“正式实验”中的“字母材料”子菜单,出现调用实验材料和定义实验参数的窗体,选择“打开文件”,并打开“ExpLetter.txt”的实验材料文件。定义实验材料总数(调用文件时已自动填好)、实验组数、每组刺激数、实验材料、延迟时间、回忆方法(为再现法)等,定义完毕,按“确定”按钮。主试指导被试仔细阅读指示语。
(3)按照实验程序识记和回忆实验材料,实验结束,输入被试信息。
(4)做完一个被试,换下一个被试按照上述实验程序继续实验。
四、结果分析
1.分别将不同延迟时间的短时记忆保持量计算出来。
再现法短时记忆保持量=正确回忆的次数的加和
正确回忆百分数=正确回忆的总次数/实验次数
2.考察不同的延迟时间对短时记忆保持量是否有显著的影响?
3.本实验的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是否一致?并作出解释?
五、问题与讨论
1.从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识记与回忆之间要插入干扰材料?
六、参考文献
[1]赫葆源,张厚粲,陈舒永.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767~780.
[2]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298~300.
实验8 延迟时间对系列范畴系列位置效应的影响
一、实验背景
系列位置效应是学习与记忆过程中常见的现象。系列位置效应与项目呈现时间及间隔时间有关,系列位置曲线不同部分的回忆情况是项目间隔时间及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项目间隔时间的变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项目呈现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项目间隔时间长短,决定项目再认或回忆的正确率,并直接影响对学习材料的记忆效果。系列位置曲线的近因部分对时间变化更为敏感,表现为绝对记忆的性质,系列位置曲线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分化,取决于项目呈现时间、项目间隔时间和系列包含的项目数。Biork和Whitten(1974)曾经提出的顺序或情景理论,用来解释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系列位置效应。
时序记忆(TemporalOrderMemory)意指对连续发生事件时间顺序关系的记忆,时序记忆可分为绝对位置记忆和相对位置记忆。位置重建(Order-Reconstruction)法、位置辨认(Order-Identification)法是用来测量绝对位置记忆的;新近判断(Recency-Judgement)法是用来测量相对位置记忆的。
时序记忆和项目记忆的关系问题、时序记忆自动化问题以及时序记忆的相似性效应是时序记忆研究较为关注的内容,这三方面研究目前都存在意见分歧。在时序记忆与项目记忆关系问题上存在联系和独立两种观点,时序记忆自动化方面的争论关键是在于如何认识自动化的形成的问题。
在时序记忆相似性效应问题上,早期研究发现,系列学习中范畴相似性不利于位置重建任务,而近期的研究表明范畴相似性有利于位置重建任务。Conrad于1965年研究表明,短时系列回忆中增加项目之间听觉或意义相似性时,位置重建测试出现比较多的位置互换现象。Tzeng等的研究指出相似性特征存在会不利于绝对记忆,但有利于相对时序记忆。Nairme在长时记忆研究中,设计了两个时间维度,测试为时序位置重建任务,结果发现正相似性效应。他在1993年的另一份研究报告中设计了混合系列词表,同一词表既有相同范畴词又有不同范畴词,位置重建结果是词表内范畴相同项与词表间范畴相同项没有差别。
吴艳红等对呈现时间及间隔时间与系列位置效应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项目间隔时间变化的对系列位置效应有较大的影响。在项目呈现时间相同时,项目间隔时间长短直接影响项目之间的再认以及对项目正确提取的百分数,自由回忆测验存在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也存在负近因效应。
上述这些结论是在从无关联汉字的实验材料中得到的,尚不能推广到系列范畴词表的记忆研究。杨志新(1999)对系列范畴词表时序记忆和项目记忆的研究,设计系列范畴词表将记忆项目分成词表间范畴相同项和词表内范畴相同项,用词表辨认测时序记忆,用自由回忆测项目记忆。结果发现2分钟延缓测试的提取策略是词表线索,6分钟以及10分钟延缓测试的提取策略是范畴线索。
根据比率原则(是指近因效应的幅度与IPI和RI的比率成正比,IPI表示系列项目之间的时间间隔,RI表示某项目呈现后到回忆该项目之间的时间间隔。)、Bjork和Whitten假设,项目记忆痕迹之间的辨别率部分决定该项目被提取的可能性。因此,可以把近因效应看作是系列项目不同位置之间辨别率不同的结果。根据记忆痕迹随时间成指数衰退的性质,系列位置曲线近因部分项目之间的辨别率最高,因此易于提取。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讨呈现时间及间隔时间不同的情况下,范畴相似性词之间的系列位置效应、负近因效应等问题。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被试40名,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所有被试均没有参加过同类实验。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
计算机,系列位置效应实验程序(参见ExpPsy2000实验设计系统)或采用E-Prime制作控制文件。
2.实验材料
50个范畴词来源于10个范畴(花名,蔬菜,鸟名,树木,昆虫,乐器,金属,交通工具,城市,职业),每个范畴5个词,皆为高频词。50个词组成5个词表,每个词表10个词中有5个来源于同一范畴,另外5个分属于剩下5个不同范畴。这样的范畴结构将范畴词分为两类:词表内范畴相同项和词表间范畴相同项。
(三)实验设计
40名被试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人,每组被试要学习记忆5个词表,学习5个词表的先后顺序是随机的,词表内范畴相同项和词表间范畴相同项在被试之间取得平衡,排除不同范畴词的特性造成的两种类型项目的记忆差异。该实验采用3×5×2的多因素混合设计,3种(A、B、C)呈现方式为组间设计,5个系列位置为组内设计,2种测试方式自由回忆和词表顺序线索回忆(给出词表1—5让被试把每一词表中的项目回忆出来)为组内设计。
(四)实验程序
实验材料由计算机按3种方式呈现(A、B、C)。A:5个词表之间的时间间隔依次为10秒、8秒、6秒、4秒。B:5个词表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10秒。C:间隔均为3秒。每个词表开始之前屏幕呈现“按任意键开始”。给被试的指导语是“让你学习记忆5个汉字词表,每个词表10个词,当屏幕呈现‘按任意键开始C:5个词表之间的时间间隔依次为4秒、6秒、8秒、10秒。A、B、C中每个词呈现时’时,你就按任意键;计算机将自动呈现每一个词,你设法记住他们,一个词表学习完之后稍停一会,计算机又将呈现‘按任意键继续’,你继续学习下一个词表直至5个词表全部学习完。词表范畴结构及时序记忆测试任务均不告知被试。
词表学习完成后,A、B、C三种不同呈现方式下的各组被试均完成2分钟的干扰任务,再做自由回忆测试,用3分钟时间,自由回忆完成后进行词表顺序线索回忆,用时3分钟。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1.用MANOVA分析自由回忆测验5个词表正确率,考察词表系列位置效应以及各词表内部的系列位置效应;有无近因效应。
2.用MANOVA分析4组自由回忆测验平均成绩及词表顺序辨认成绩,考察相应的提取策略。
3.考察呈现时间相同,项目间隔时间不同对正确提取的影响?考察项目间隔时间相同,呈现时间不同对项目正确提取的影响?
(1)考察5个词表的自由回忆测验正确率,考察词表系列位置效应以及各词表内部的系列位置效应及有无近因效应。
(2)考察3组自由回忆测验平均成绩及词表顺序线索回忆成绩,考察相应的提取策略。
(3)考察呈现时间相同,项目间隔时间不同对正确提取的影响。
(4)考察项目间隔时间相同,呈现时间不同对项目正确提取的影响。
五、问题与讨论
1.学习材料呈现时间和学习时间间隔对系列位置效应的影响。
2.阐述系列位置效应的影响因素。
六、参考文献
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56~259.
实验9 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
一、实验背景
记忆广度(MemorySpan)是指按一定顺序逐一呈现一系列刺激之后,被试能够按刺激呈现顺序正确再现所呈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在记忆广度的实验中,通常要求呈现刺激后,立刻再现呈现的刺激系列。该方法是测定短时记忆容量的一种常用方法之一。呈现的实验材料不同,短时记忆的广度也可能会有所差异。本实验通过测定数字和字母两种实验材料的短时记忆广度,探讨实验材料与记忆广度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
1.测定数字和字母实验材料对短时记忆广度的影响。
2.掌握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和两因素实验设计及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三、实验方法与程序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计算机、记忆广度实验设计程序(参见ExpPsy 2000实验设计系统)、数字和字母实验材料。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1.实验设计
以全班同学为被试,考察数字和字母两种实验材料的记忆广度,实验设计还考虑了性别因素,因此,实验结果可以从材料、性别两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实验程序
(1)运行数字与字母记忆广度实验设计程序,进入实验状态。
(2)实验材料的制作:在编辑实验材料菜单中选择数字材料、字母材料或其他实验用材料子菜单,单击相应的子菜单后,屏幕上会出现生成实验材料的窗体,在窗体上先定义最大的记忆材料长度,然后单击生成材料,便会生成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并可以对生成的材料进行编辑,编辑后存盘退出,程序将自动将实验材料存为默认的文件。
(3)正式实验:在“正式实验”菜单中选择已经定义的实验材料的子菜单,屏幕上便会出现指导语窗体,仔细阅读指导语,阅读完指导语后按“开始实验”键进行实验。指导语如下:
“下面呈现的是有关记忆广度的材料:一种是数字,一种是字母,在呈现刺激时请你注意记住刺激的顺序,刺激呈现完毕,请按刺激的呈现顺序逐一回忆出来,并予以确认,下面先从数字材料开始。”
(4)实验结束后,将个人信息填入提示对话框,便于结果的记录与查询。
(5)结果查询与打印:在“帮助”菜单中选择“结果查询”,便可以查询到个人和全体被试的实验结果;选择“结果打印”便可以将数据文件打印出来:
(6)一个被试做完实验后,换下一个被试继续实验。
四、结果分析
1.对两种实验材料的数字记忆广度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2.分别以实验材料和性别为因素,做如下分析:
(1)检验不同实验材料的记忆广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对分析结果作出解释;
(2)检验不同性别被试在不同实验材料(数字和字母为水平)上的记忆高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五、问题与讨论
1.在实验定毕后,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扣统计分析?
2.在对组间设计、组内实验扣混合设计进行方差分析时,在选择统计方法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六、参考文献
[1]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9~260.
[2]孟庆茂,常建华.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实验10 材料呈现形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
一、实验背景
近年来,内隐记忆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阈下知觉的研究中,人们把编码无意识事件在人脑中存留的痕迹你为内隐(无意识)记忆。在重复启动效应的研究中,研究者认为内隐记忆是对那些不需要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提取或在外显回忆的测验无意识提取出来的先前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也有研究者队更为广义的意义上认为,内隐记忆是人们不能有意识回忆,但是却能在行为表现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内隐记忆的研究涉及到阈下刺激编码、无意识学习、启动效应、健忘症及脑损伤病人无意识经验等领域。此外在汇常人的学习中,内隐记忆与内隐学习也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由于内隐记忆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与内隐记忆有关的舀.种现象。下面介绍几种经常引用的内隐记忆理论——多重记忆系统说和加工说。
多重记忆系统说(Multiplcle Memory Systems View)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记忆系统存在着不同的子系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现象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的子系统。Tuving等(1985)提出启动效应代表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Perceptual Reprenration Svstem),并且用随机独立性的概念来论证这一观点。按照这一论证逻辑,可推出“内隐记忆的各种测验间应是随机相关的”结论。Witherspoon和Moscovich(1989)的实验证明;在两种内隐记忆测验间发现了随机独立性。
Tuving等人坚持他们的论证逻辑,并设计新的实验,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多重记忆记的观点。实验发现:在外显记忆测验中,针对同一目标的两种不同线索,结果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相关;而在内隐记忆测验中,针对同一目标的两种不同线索,结果却是无关的。由此证明内隐记忆的表征与外显记忆的表征是不同的,内隐记忆代表知觉表征系统,这种系统没有固定的痕迹,是无痕迹的记忆系统(Traceless Memory System),但它可能包含记忆内容的多种分布特征,每种表征的激活都是通过一些特定的线索来实现的。
神经心理学家从另一个研究层面上(从认知神经科学的校对)提出了多重记忆说。在对健忘症病人的研究中,研究者将记忆分为两类: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和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陈述记忆是惟一能进入意识中的可以觉察的记忆,而程序记忆只能通过记忆系统的操作来实现。这种观点代表着神经心理学家对内隐记忆的看法,但对于陈述记忆神经机制目前研究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多重记忆说可以很好地解释健忘症病人的记忆分离现象。当多个记忆系统相互独立时,如果陈述系统受损伤时,程序记忆系统仍保持完好,那么,患者完成与程序性记忆有关的任务时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在正常人的记忆分离现象中主要表现为,某些因素只影响陈述记忆而不影响程序记忆,或只影响程序记忆但不影响陈述记忆。
解释内隐记忆现象的另一种理论为加工说(Processing View)。加工说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两类测验所需求的加工过程不同,并不说明记忆系统存在着机能上相互独立的两个不同的子系统。
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Roediger(1990)提出了转换适当程序的观点(Transfer Appropriate Procedures Approach),认为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ing)。概念驱动过程要求有意义的加工、精细编码和心理影像等加工过程,这些因素提高了直接测量(外显记忆测验)的成绩。与此相反,大多数内隐记忆的测验非常依赖于学习与测验时的知觉过程的匹配程度。内隐记忆测验主要是提取过去经验中的知觉成分。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内隐记忆测验应该是以材料驱动过程(Data—Driven Processing).为理论基础的。
在刺激的表面特征对内隐、外显记忆影响的实验中,研究者得到不同的结果。杨治良等在三维物体圆形的大小和颜色影响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相分离的现象,即外显记忆很明显受圆形大小变化的影响,图形变化(其中不包括颜色和大小等的图形本身的信息)降低外显记忆的成绩。此外,物体大小和颜色的变化也可以影响外显学习的再认,这说明,在学习阶段对物体编码时,关于物体的表面特征的信息也是外显记忆的主要内容。
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在研究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特点时,把刺激物的表面特征作为影响两种记忆的重要因素。研究者认为内隐记忆更加依赖刺激的表面特征,如有研究表明,在不改变感觉通道的情况下,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高度依赖于刺激的表面特征,而外显记忆作业则很少受刺激或任务表面特征或属性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照片的再认任务(直接测量)和偏好再认任务(间接测量),探讨材料呈现方式不同(如不同的表面特征),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大学本科生60人,其中2/3为实验组,1/3为控制组,性别比例1:1,要求视觉或
矫正视觉正常,颜色知觉正常。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1.实验仪器
计算机、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实验程序(采用E-Prirme制作控制文件)、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测验。
2.实验材料
本实验以人的脸部照片为材料,48对分别表达四种情绪的照片,即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其中16对为彩色照片,16对为黑白照片,16对为面部轮廓照片。再选取24对作为学习材料,其中8对彩色照片,8对黑白照片和8对轮廓照片。在学习阶段中,目标照片一半在左、一半在右,以排除空间位置误差。测验时呈现24张照片,一半是旧照片(目标照片)与非目标照片(另一半是新的),新旧照片随机呈现,分为再认实验与偏好判断实验。
(三)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设计。实验组包括A、B和C三个因素。A因素为照片呈现形式,分别为彩色、黑白和轮廓;B因素为注意程度,两水平分别为目标照片与非目标照片;C因素为测验类型(任务),两类任务分别为再认测验(直接测量)和偏好判断(间接测量)。以上三个因素均为被试内设计,控制组被试只进行偏好判断测验。
(四)实验程序
把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其中三分之二为实验组,余下三分之一为控制组。学习阶段对实验组所有被试的处理都是一样的:在实验组看懂学习指导语后,按空白键开始学习阶段。在计算机屏幕中央依次呈现24对照片,每对照片有一张为目标照片(以红色边框框位)和一张非目标照片(设有红色边框)。在照片下面同时呈现“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四个键,并对应为1、2、3和4。照片呈现时间为2秒,然后消失,这时被试要尽快判断照片所表达的情绪,并按相应的键确定,直到24对照片呈现完毕。
然后,让被试休息五分钟后,屏幕再出现指导语,请被试按下“1”或“0”键,继续进行实验。“1”键代表先进行再认实验,后进行偏好判断实验。“0”键代表的顺序则与之相反,被试按“1”或“0”键的概率相等,排除序列效应。在被试读懂得指导语后,开始进行实验。在再认实验中,屏幕将依次呈现24张照片,一半是见过的旧照片(目标照片),另一半是未见过的新照片。要求被试判断是旧的还是新的,并按键确定。直到照片呈现完毕。在偏好判断实验中,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判断照片是否有趣,并按键确定,直到照片呈现完毕。控制组被试只要求进行偏好判断实验,过程同实验组。
学习指导语:
“屏幕中央将依次呈现24对照片,每对照片有一张为目标照片(以红色边框框位)和一张非目标照片 (没有红色边框),在照片下面同时呈现“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并对应以1、2、3和4。照片呈现2秒后消失。请仔细观察目标照片判断照片的表情是哪种情绪, 并按下相应的数字键确定,直到照片呈现完毕。读懂指导语后请按任意键开始实验。再认任务指导语:“屏幕中央将依次呈现24张照片,一半是见过的照片(目标照片),另一半是未见过的新照片。请在照片呈现后尽快判断是旧的还是新的,‘P’键代表旧照片,‘Q’键代表新照片。直到照片呈现完毕,明白指导语后请按任意键开始实验”。
偏好判断指导语:
“屏幕中央将依次呈现24张照片,请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判断是否有趣,并按键。‘P’键代表有趣,‘Q’键代表没趣。直到照片呈现完毕。读懂指导语后请按任意键开始实验。”
四、结果分析
1.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结果的描述统计
(1)在再认实验中得出正确判断(旧照片判断为上的,新照片判断为新的)的百分数PA。
(2)三种不同呈现形式的正确判断百分数,分别为PA1,PA2,PA3,
(3)在偏好判断实验中得出正确判断(把非标照片判断为有趣,新照片判断为不有趣)的分数B。三种不同呈现形式的正确判断百分数分别为PB1,PB2,PB3,B与B1,
B2,B3有如下关系:B=B1+B2+B3。
(4)在偏好判断实验中得出判断为有趣的照片(非目标照片和新照片)百分数PB。
(5)对控制组的统计:计算判断为有趣的照片百分数PC。
2.推论统计
(1)把PA与PB作t检验。
(2)把PA1,P2,PA3作方差分析,如达显著性水平,则再作两两之间的相互比较。
(3)把PB1,PB2,PB3作方差分析,如达显著性水平,则再作两两之间的相互比较。
(4)把PB与PC作t检验。
五、问题与讨论
1.不论是哪种呈现形式,是否再认都比偏好判断的成绩好?
2.在再认实验中,不同的呈现形式是否达到显著性水平,即再认的结果受照片的呈现形式所影响。彩色照片、黑白照片和轮廓照片成绩是否存在差异?
3.在偏好判断实验中,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差异是否显著?
4.阐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
六、参考文献
[1]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61~265.
[2]杨治良.记忆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90~292.
[3]李德忠,刘永芳.内隐记忆任务分离范式的新近展和挑战.心理学动态.1999,7(1):17~21.
[4]郭春彦,朱滢.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神经过程研究.心理科学,2000,23(2):219~222.
实验11 学习迁移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背景
1910年D.Starch用镜画描图实验对动作学习进行了研究,他让被试通过镜子看一个图形,并用铅笔将图形描画出来。由于镜中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上下左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在看镜子中的图形来描图时,描绘线条眼手协调与平常眼手协调恰好相反。结果表明:优势手的练习对非优势手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是学习迁移(Learning Transfer)。
学习迁移是指先前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获得的影响,或者说从一种学习材料或技能中习得的经验对学习其他的材料或技能的影响,也有研究者将迁移定义为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学习迁移分为两种: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阻碍作用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按照迁移的内容来分,又可分为特殊迁移(Specific Transfer)与非特殊迁移(Non-specific Transfer)。特殊迁移是指对特定学习内容的影响,而非特殊迁移是指对一般性的、与特定学习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学习材料对后继学习材料的影响,如一种学习方法的掌握是持久的。特殊迁移往往由学习的内容所决定,是不稳定的,例如对某种特定技能的学习;非特殊迁移与学习内容的关系不大,其作用是持久的。除迁移的内容对学习的影响外,学习材料的性质对学习迁移也会产生影响。学习的内容、性质、加工深度等都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关于学习迁移规律及其认知机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迁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提出了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来解释学习迁移现象。
学习迁移受到学习者的年龄、智力、学习与迁移之间的时间间隔、学习深度、学习态度、对过去经验的运用和概括化程度、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化程度、学习者的情绪状态、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学习迁移还受到源任务的性质和掌握程度的影响。当两项任务存在有结构性的不同,即源任务与后继的学习任务不同或相反时,发生负迁移作用的可能性会提高。Mandler总结大量的动物与人类语言学习迁移的研究发现,随着源任务(初始学习和训练任务)的掌握程度提高,在开始阶段,负迁移逐渐增强;而随对学习任务的进一步加强,迁移的方向开始发生改变,负迁移逐渐增强转变为正迁移,基于此,Mandler提出了学习程度与迁移量之间关系的模型。
学习迁移还受到前后学习材料相似程度的影响。Mandler发现,在训练任务与迁移任务相似时,可能出现三种迁移效果:线索重复,学会学习和预热效应。Osgood(1949)还提出了能预测迁移效果的“迁移与倒摄曲面”三维模式图。Osgood在研究中发现,当两套学习材料的刺激和反应相似性发生一系列变化时,迁移的性质和程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先后学习源任务的刺激材料相似性不断增加时,在后继任务相同的情况下,会产生正迁移作用,其强度从0到+∞;在后继任务不同或无关的情况下,会产生负迁移,其强度从0到—∞。当先后学习的反应材料相似性不断增加时,在刺激材料不同或无关的情况下,不会产生迁移作用;在刺激材料相同的情况下,产生从负到正的迁移作用,其强度从—∞到+∞。K.M.Dallet(1962)选了四种相似程度不同的刺激材料和三种相似程度不同的反应材料进行学习迁移的实验,结果支持了Osgood的迁移理论模型。
二、实验目的
在下面的实验一和实验二中,将采用继续学习法考察两种不同材料和相似材料的学习迁移效果。
实验一用对照组实验设计(一组为先学材料A后学材料B,另一组先学材料B后学材料A),采用继续学习法(在学完一种材料之后,继续对另一种材料进行学习),通过记录两组学习两种不同材料所需学习时间和学习次数,来考察两种不同相同的学习材料的迁移效果。
实验二采用对偶学习方式,利用后学习材料与先学习材料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相似性关系来考察材料的相似程度对迁移的性质(正负)和程度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
实 验 一
(一)被试
全班同学,采用等组匹配法在性别和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等组匹配。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
计算机及不同材料学习迁移的实验程序(参见ExpPsy2000实验设计系统)。
2.实验材料
两种学习材料见下表2-1。材料A,第一行是五种不同形状的图形,第二行是五个频的汉字双字词,并分别与五种图形一一对应;材料B,第一行为五个高频的汉字双字词,第二行为五个大写英文字母(H,M,K,T,E)分别与之一一对应。具体实验材料如下(摘自: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72)。
表11-1 实验一 学习迁移实验材料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本实验采用对照组(材料学习顺序不同)实验设计。
1.首先,把被试随机分为甲乙两等组,甲先学A后学B,乙先学B后学A。
2.在正式实验阶段,屏幕上先呈现A(或B)材料10秒钟,让被试学习,然后每次只呈现材料第一行的五种图形(或五个汉字双字词),并且五种图形(或五个汉字双字词)的顺序随机排列,让被试在第二行的方框中填上相应的汉字双字词(或者图形),直到被试连续3次正确回忆为止。
3.记录下被试达到学习标准的次数及学习时间。
实 验 二
(一)被试
同“实验一”。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
计算机及相似材料学习迁移的实验程序(参见ExpPsy2000实验设计系统)。
2.实验材料
用A、B代表对偶学习材料的刺激材料,用X、Y代表对偶学习材料的反应材料。先学材料为AX,后学材料可分为BY(完全不同)、AY(刺激不同,反应不同)、BX(刺激不同,反应相同)、AXr(刺激相同,反应语意相近)、[AX]’(刺激和反应与AX存在交叉的干扰),具体材料见表11-2。
表11-2 实验二 学习迁移实验材料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为了考察相似材料的迁移效应,并排除六种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互影响,实验采用单因素五水平(先学与后学材料间的五种不同关系,见实验材料部分)的组间设计。
1.首先,将全体被试按照实验一的分组原则匹配为五等组(人数相同),分别进行五中情况下的学习迁移实验(AX—BY,AX—AY,AX—BX,AX—AXr和AX—[AX]ˊ)。
2.在正式实验阶段,屏幕上先呈现先学材料5秒让被试学习,然后只呈现随机排列的刺激A,让被试写出对应的反应X,直至连续3次正确为止。然后让被试学习后学材料(AY、BX、AXr、[AX]ˊ)5秒,再随机呈现刺激,让被试填上相应的反应。
3.记录下被试达到学习标准的次数及学习时间。
四、结果分析
1.分别统计各组学习后的得分情况(学习次数)和所用的时间(表11-3)。
表11-3 五种情况下的描述统计结果
学习类型 平均数 标准差
AX-BY
AX-AXˊ
AX-BX
AX-AY
AX-Axr
2.对各实验处理组之间的学习后得分及所需要时间进行检验,考察否存在学习迁移效应?
五、问题与讨论
1.阐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2.学习迁移规律对我们平时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六、参考文献
[1]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65~273.
[2]孟庆茂,常建华.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实验12 视觉与听觉跨通道学习的系列位置效应
一、实验背景
大量实验已经证明,系列位置效应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学习情境之中,是学习和记忆中的常见的现象。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系列位置效应也是经常存在并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在早期的研究中,艾宾浩斯采用无意义音节得出记忆的遗忘规律曲线,Nipher(1878)最早报告了学习和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
经过前人的研究,我们对学习和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对系列位置效应的产生机制也有很多种理论解释,而且,系列位置效应与学习迁移、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学习和记忆方面也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机制。
从目前关于系列位置效应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多采用无意义音节和有意义的字词、图形等学习材料,并通过改变实验材料本身的意义性等因素来解释系列位置效应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仅接触到大量书面的视觉学习材料(包括文字和图形材料),同时,也接触到大量的跨通道的信息(如视觉和听觉同时呈现的信息)和其他跨通道的信息(如听觉通道的信息,如外语听力练习)。对于这些系列信息的学习会遵循什么样的回忆的规律呢?这是本实验拟考察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将采取视觉汉字词材料、听觉汉字词材料、视觉和听觉两通道汉字词学习材料,探讨听觉学习与跨通道学习的系列位置效应及其规律性。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40名被试,被试视觉、听觉或者矫正视觉正常,所有被试均没有参加过同类实验。
40名被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人,分别采用不同的回忆方法进行回忆。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1.实验仪器:计算机、耳机和系列位置效应实验软件。
2.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为20个高频汉字双字词,尽可能避免实验材料存在常见的同音词,其中十个双字词为浯音材料(只以浯音的形式呈现),十个词为语音和视觉同时呈现的双字词,语音材料为标准的普通话录制。实验材料如下表12-1。
表12-1 系列位置效应学习材料
材料分组
高频双字词学习材料
视觉材料
蓝天
餐厅
高山
报纸
职位
河流
宾馆
电影
板凳
牛奶
语音材料
高楼
商场
地面
动物
事业
公园
别墅
电视
书桌
食品
视觉语音材料
乌云
食堂
草原
植物
工作
森林
旅店
音乐
轮椅
米饭
(三)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3×2的两因素实验设计。第一个因素为材料的形式:包括视觉材料、语音材料和视觉听觉双通道材料,该因素为组内设计;第二个因素为回忆方式:包括再认回忆和自由再现回忆),该因素为组间设计。三种实验材料采用APC和CBA反向抵消的方法消除可能产生的顺序误差。
(四)实验程序
1.实验材料呈现
每组学习材料用计算机按照固定的顺序呈现。
2.学习标准的确定
实验者可以根据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确定学习标准,学习材料少时可以确定为100%学会(如果学习材料比较多时,可以确定在80%一100%之间)。
3.准备实验阶段
实验前分别给两组被试呈现如下指导语,再认回忆组指导语如下:
视觉材料指导语:
“下面开始进行一个学习单词的实验,开始实验时,计算机将呈现一系列单词,请你尽可能记住这些单词,每次学习完毕后,你还会看到一系列的单词,其中有的呈现过,有的没有呈现过,要求你判断哪些单词呈现过,哪些没有呈现过,并按‘P’键表示呈现过,按‘Q’键表示没有呈现过。这样要学习很多次,直至,I达到学习标准为止。如果明白了上述指导语,按:开始实验’键进行实验。”
听觉材料指导语:
“请戴好耳机,下面开始进行一个学习单词的实验,开始实验时,计算机将以听觉形式呈现一系列单词,请你尽可能记住这些单词,每次学习完毕后,你还会听到一系列的单词,其中有的呈现过,有的没有呈现过,要求你判断哪些单词呈现过,哪些没有呈现过,并按‘P,键表示呈现过,按‘Q’键表示没有呈现过。这样要学习很多次,直到达到学习标准为止。如果明白了上述指导语,按‘开始实验’键进行实验。”
听觉视觉跨通道材料指导语:
“请戴好耳机,下面开始进行一个学习单词的实验,开始实验时,计算机将以听觉形式呈现一系列单词,同时,这些单词将在听到的同时出现在计算机屏幕上。请你尽可能记住这些单词,每次学习完毕后,你会听到一系列的单词,其中有的呈现过,有的没有呈现过,要求你判断哪些单词呈现过,哪些没有呈现过,并按‘P’键表示呈现过,按‘Q’键表示没有呈现过,这样要学习很多次,直到达到学习标准为止。如果明白了上述指导语,按‘开始实验’键进行实验。”
自由再现回忆组指导语如下:
视觉材料指导浯:
“下面开始进行一个学习单词的实验,开始实验时,计算机将呈现一系列单词,请你尽可能记住这些单词,每次学习完毕后,根据自己的记忆情况,将学习的单词分别输入到计算机屏幕的文本框中,回忆时可以不考虑单词呈现的先后顺序。这样要学习很多次,直到达到学习标准为止,如果明白了上述指导语,按‘开始实验’键进行实验。”
听觉材料指导语:
“请戴好耳机,下面开始进行一个学习单词的实验,开始实验时,计算机将以听觉形式呈现一系列单词,请你尽可能记住这些单词,每次学习完毕后,根据自己的记忆情况,将学习的单词分别输入到计算机屏幕的文本框中,回忆时可以不考虑单词呈现的先后顺序。这样要学习很多次,直到达到学习标准为止。如果明白了上述指导语,按:开始实验’键进行实验。”
听觉视觉跨通道材料指导语:
“请戴好耳机,下面开始进行一个学习单词的实验,开始实验时,计算机将以听觉形式呈现一系列单词,同时,这些单词将在听到的同时出现在计算机屏幕上,请你尽可能记住这些单词,每次学习完毕后,根据自己的记忆情况,将学习的单词分别输入到计算机屏幕的文本框中,回忆时可以不考虑单词呈现的先后顺序。这样要学习很多次,直到达到学习标准为止。如果明白了上述指导语,按‘开始实验’键进行实验。”
4.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四、结果分析
1.统计在不同形式的学习材料和不同的回忆方式下,被试达到学习标准后正确回忆的频数,并根据正确回忆的频数绘出系列位置效应曲线?
2.不同实验材料和回忆方式之间的系列位置效应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五、问题与讨论
1.从实验结果看,系列位置效应是否受到感觉通道的影响?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请用你掌握的心理学知识进行阐述。
2.该实验的结论对平时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六、参考文献
[1]孟庆茂,常建华.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第三章 经典的信息加工实验
实验13 认知方式的测量方法——棒框实验
一、实验背景
关于认知方式的问题,国内外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知方式最早是由H. Witkin提出,并将认知方式划分为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场独立性强的人知觉判断时较少受周围事物的干扰,具有很强的自我同一感,这种认知方式的人能清楚地将自我的需要和价值观与他人的区分开来,他们在与环境的感知觉交互作用中,能够明确地区分自我与周围环境的界限,他们善于分析环境,而且不容易受环境的干扰。场依存性的人知觉判断缺乏独立性,易受环境因素和其他人的影响。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研究不仅对心理学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医疗、职业选择和人才选择等应用领域。
棒框实验是用来测定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的方法之一,该实验是通过棒框仪在暗室中进行的实验,具体操作是通过调节棒框仪的棒和框的倾斜角度,让被试把棒调整到与水平面垂直。根据其调整时误差的大小,确定被试使用的参照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从而确定被试认知方式是属于场依存性还是场独立性。棒框实验是研究个体认知方式的重要方法。此外,镶嵌图形测验也可以测量个体的认知方式。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认知方式,学习棒框仪的使用方法。
2.通过棒框实验,证明直线图形后效现象、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棒框仪,秒表。
棒框仪的结构:方框:150mm×1500mm,棒:125mm×1mm,暗箱:360mm,棒长视角:21.2°,调节角度:0°~90°。体积:30mm×280mm×135mm。
2.实验材料:通过棒框仪呈现不同角度的线段,让被试调节线段与水平面垂直。
(三)实验程序
1.棒框仪的使用方法
①将棒框仪放置在水平的实验桌上,打开暗箱,安装好调节杆。
②根据棒框仪的水平仪,将棒框仪调节至水平,将棒框仪上的亮线调至与水平面垂直。
③主试按照刺激呈现的顺序呈现刺激,被试通过调节杆调节棒的角度。
④主试按照刻度标尺的刻度记录结果。
2.实验前准备工作
①确定亮线的实验角度为5°、15°、25°、35°、45°,每个角度分别做4次。为排除练习误差、疲劳误差和空间误差,实验角度按随机方式呈现,且在做每个角度的4次实验中2次为左侧(—)呈现不同角度的线段,2次为右侧(+)呈现不同角度的线段,其他角度的呈现方式相同。实验顺序见表13-1。
表13-1 刺激呈现与结果记录表
随机顺序角度
呈 现 刺 激 的 位 置
左(—)
右(+)
右(+)
左(—)
5°
15°
25°
35°
45°
②实验在暗适应条件下进行。
3.正式实验
①实验前被试端坐在暗箱前,暗适应1~10分钟。
②主试按照随机顺序表进行实验呈现刺激,每个角度要求被试注视亮线中间部分1分钟,主试计时,并对被试说如下指导语:
“现在请你注意观察暗箱的棒和框,并通过调节杆调节棒的角度,使之与水牛面垂直,当你觉得棒与地面水平面垂直时,就报告‘调节完毕’,每次判断垂直的标准要尽量一致。现在准备开始实验。”
③1分钟后,被试闭目休息2分钟,然后开始调节亮线,直至被试感觉到亮线与水平面垂直为止。
④主试记录被试调节后亮线的角度误差值,并记录是正还是负,将结果填入记录表中,注意每次的实验结果不要反馈给被试。
⑤每实验4次后,被试闭目休息2分钟。
⑥其他被试用同样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实验。
四、结果分析
1.计算出每个角度下被试的角度误差值,检验不同角度下误差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作出解释。
2.计算出刺激呈现位置在左与在右的误差平均值,并检验是否存在差异?
3.如何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被试的认知方式?
五、问题与讨论
1.除通过棒框实验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的存在?
2.分析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对人的空间知觉过程会有什么影响?
六、参考文献
[1]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谢斯骏,张厚粲编.认知方式——个人格维度的实验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实验14 认知方式对表象心理旋转的影响
一、实验背景
表象是类似于知觉的信息表征。表象依托于感觉、知觉的过程,同时又是感觉、知觉过程的延伸。1973年Cooper等人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的和反的字母来研究表象的旅转,得出旋转偏离正位的度数越大,所需的心理旋转越多,所用时间也就越长。Cooper认为表象的旋转可以按顺时针方向,也可以按逆时针方向,而并非角度越大,所需要的选择时间越多,表象的操作可以根据旋转任务的要求和可能存在的旋转策略,加以选择。
Witkin等人在研究知觉时发现,有些人很难从视野中分离出特定的知觉单元,有些人则比较容易做到这一点。威特金根据研究,提出了关于认知方式的理论,他把认知方式(Cognitive Style)划分为场依存性(Field——Dependent)和场独立性(Ficld—Independent),具有这两种认知方式的个体是按照两种对立的信息加工方式处理环境信息的。场依存性的个体在知觉环境信息时,通常以环境中外在参照作为知觉的主要参考依据,因此,也容易受到环境刺激的干扰和影响,有时很难将知觉对象与背景刺激信息很好地分离。场独立性的人则倾向于利用内在参照信息,因此,不易受环境刺激信息的影响,独立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在没有参照的前提下,也能够对知觉对象进行准确地感知和判断。
一些研究者在通常的心理旋转任务中,引入了一种前置刺激,发现它会对当前刺激的正像、镜像判断发生影响,即产生了线索效应。在这个研究中,同时呈现字母信息和字母朝向信息时,有后线索应发生。Robertson等人(1978)对主观参考框架对表象心理旋转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个体在进行判断时,会将前置刺激作为一个参考框架,并影响其对相继呈现的刺激的判断。他们进一步还提出,在人脑中可能存在着一种可称为主观参考框架或内部参考框架的空间表征系统,通过旋转主观参考框架或表征系统来对知觉对象的空间属性进行判断,采用不同的参考框架或表征系统,其表征性质也各不相同,框架旋转与对象旋转方向相反,而表征旋转则与对象旋转方向相同。Robertson等人提出的主观参考框架与认知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认知方式的人在进行表象心理旋转时,在旋转速度上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表现为:场依存性的个体对不同角度的空间物体的旋转的反应时高于场独立性个体对空间物体旋转的反应时。
二、实验目的
1.学习认知方式的测量方法之二——镶嵌图形测验的使用。
2.探讨不同认知方式个体的空间表象心理旋转能力的差异。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要求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1)计算机、表象心理旋转实验程序;(2)镶嵌图形测验。
2.实验材料:(1)不同旋转角度的三维正像和镜像图片;(2)镶嵌图形。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实验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认知方式测量实验;一部分是表象心理旋转实验。
第一部分实验: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的实验
采用镶嵌图形测验对所有被试进行实测,根据测验结果将被试划分为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两种认知方式,具体的划分方法是,将平均分数以下的被试划为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将分数在平均分以上的被试划分为场独立性认识方式。
第二部分:表象心理旋转实验
1.实验处理:本实验采用被试内实验设计,每个被试同时进行正像和镜像图形的旋转实验。
2.实验材料的角度:本实验所用实验材料为不同旋转角度的立体图形图片,实验中立体图形的呈现分为正像和镜像,如图14-1,14-2(摘自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97.图12-6(a,b))。正像和镜像图片的旋转角度分别为6个角度(包括0°、60°、120°、180°、240°、300°),总共有12种不同角度和方向的立体图形,呈现方式为随机呈现,每种角度呈现6次,每个被试总共做72次试验。
图14-1未旋转向外的标准图形 图14-2未旋转向内的标准图形
3.正式实验:被试便可在主试指导下开始正式实验。
“下面要呈现的是一系列不同空间位置的的三维立体图片, 请你注意判断每次呈现的立体图片为向内的空间立体图形(见例图1),还是向外的空间立体图形(见例图1),如果是向内的,就按‘Q’键,如果是外的,按‘P’键,在保证判断正确的前提下,反应越快越好。明白上述指导语后,按‘开始实验’键进行实验。”
4.让被试按照指导语进行实验,要求被试注意判断每次呈现的三维图形是正像(向内的)还是镜像(向外的)的图形,如果是向内的(即无论如何旋转,与例图1是同一个图形),按‘P’键,如果是向外的(即与例图2是同一个图形),按‘Q’键,在保证判断正确的前提下,反应越快越好。
5.实验结束后在“被试信息”窗体中填好文件名、被试名、性别、年龄等信息。
6.换下一个被试继续实验。
四、结果分析
1.分别计算每个被试和所有被试对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图片判断的正确率以及正确平均反应时。
2.分别以图片旋转的角度为横坐标,以反应时为纵坐标画出向内和向外的不同角度反应时之间的关系曲线。
3.计算向内或向外旋转的反应时之间的差异,考察向内与向外旋转是否有显著差异。
4.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角度旋转的反应时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5.考察性别对判断反应时有无差异。
6.考察不同角度的正确率是否存在差异。
7.得出被试的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的分数,分析认知方式对表象空间旋转能力是否有显著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讨论。
五、问题与讨论
1.认知方式对心理旋转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2.查阅空间知觉方面的资料,讨论刺激的空间特性对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
六、参考文献
[1]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谢斯骏,张厚粲.认知方式——人格维度的实验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李寿欣,宋广文.关于高中生认知方式的测验研究.心理学报,1994,4:378-384.
[4]郑雪,陈中永.认知操作和认知方式与生态文化因素的关系.心理学报,1995,2:152-158.
[5]李寿欣,孟庆茂.师生间认知方式及其相互作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心理科学,1997,5:455-457.
实验15 句子类型对理解速度的影响(一)
一、实验背景
句子理解速度是阅读理解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有研究表明,句子的理解速度与句子的表达方式(即不同的句子类型)和表达信息的内容、性质(如正性的信息还是负性的信息)有关,不同句子类型会影响阅读者对它所表达内容的理解速度(L. Mcmahon, T.Trabasso)。
L.Mcmahon曾用匹配图形的方法来研究句子类型与理解速度的关系,他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实验材料是一幅图片和基于图片设计的不同类型的句子。他设计的句子有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句子分别是正确肯定、错误肯定、正确否定和错误否定。以一张男孩的图片为例,四种类型句子的形式如表15-1。
表15-1 与图片进行比较的四种类型的句子举例
句子形式
句子内容
正确(T) 错误(F)
肯定(A) 这是一个男孩 这是一个女孩
否定(N) 这不是一个女孩 这不是一个男孩
实验的具体过程如下:先给被试呈现一张图片(呈现时间根据需要设置,可以是15秒、30秒、1分钟等等)。图片呈现一段时间后消失,接着给被试呈现事先制作好的四种类型的句子,不同类型句子的呈现顺序是完全随机的。要求被试判断呈现的句子与刚刚呈现图片的内容是否相符合,并按键作出正确和错误的判断,主试记录反应时。如果被试判断错了,这个句子在所有句子呈现完之后,还会继续呈现,直到被试判断正确为止。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对正确肯定句子的反应时最快,大约是1秒钟左右,正确否定的句子的反应时最慢,约1.5秒钟左右。也就是说,被试对正确肯定句子(TA)与图片的匹配速度最快,而对正确否定句子(TN)与图片的匹配速度最慢,错误肯定句子(FA)和错误否定句子(FN)介于两者之间。Mcmahon还发现,正确否定句子的匹配时间可以通过其他三种类型句子的匹配时间计算出来,公式如下:
RTTN=RTFA+RTFN-RTTA
其中:RTTN代表正确否定句子的反应时
RTFA代表错误肯定句子的反应时
RTFN代表错误否定句子的反应时
RTTA代表正确肯定句子的反应时
四种类型句子的反应时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图15-1来表示。
图中[是与实际测得结果不符合的误差项,大约在l00ms左右变化;n为否定语气判断的参数,大约为300ms左右;a为对句子进行基本编码的时间,即正确肯定判断的反应时RTTA,大约1000ms。如对物体颜色的判断,被试首先要判断图片中的物体是什么颜色(正确肯定判断,TA),然后再判断物体不是别的颜色(正确否定,TN)。在对物体不是其他颜色(TN)进行判断时,要综合是不是某种颜色(FN)和是其他颜色(FA)两种正负信息的判断,因此,正确否定判断的时间较长。根据不同类型句子与图片匹配所需的时间,可以推断出不同的加工判断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进而推测被试对句子理解的信息加工过程。
图15-1 不同类型句子与图片匹配反应时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比较四种不同类型句子的理解速度,学习掌握反应时测量技术研究言语加工过程。
2.通过句子类型与图画匹配的选择反应时,探讨句子理解的信息加工过程。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颜色知觉正常。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计算机、句子类型与理解速度实验程序(参见ExpPsy2000实验设计系统)。
2.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为三张图片和与图片有关的不同类型的句子。三幅图片分别是鹅、海滨和瀑布。每个图片的句子数为16个,句子类型有四种:分别是正确肯定句、正确否定句、错误肯定句和错误否定句,句子类型与句子数目分配如表3-3。
表15-2 与图片进行比较的四种句子类型及数目分配
句子形式
句子内容
正确(T) 错误(F)
肯定(A) 4个 4个
否定(N) 4个 4个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1.实验方法与设计:本实验也采用句图匹配法来测定不同类型的句子的理解速度。实验设计为所有被试同时接受三种实验材料的实验。
实验顺序为:每组四个被试两个按照鹅、海滨和瀑布的顺序做,两个按瀑布、海滨和鹅的顺序做。图片呈现时间为20秒钟。
2.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制作:首先在“实验材料制作”菜单中选择给定图片材料,出现实验材料选择与制作向导,单击“下一步”选择“调用图片实验材料”,每次实验前选择相应的图片,如果与图片有关的句子内容需要做改动,可以在编辑窗体中进行修改,但是,一定注意句子类型的标识不能改变,否则实验结果记录会受到影响。修改完毕,选择完实验材料按“完成”,结束选择实验材料。
3.正式实验:在“正式实验”窗口选择“给定图片材料”,仔细阅读指导语。指导语如下:
“下面是一个句子与图画匹配的实验,实验先呈现一幅图片,请你在图片呈现时仔细观察图片的细节, 呈现时间为10秒钟。图片消失后,屏幕上会相继呈现二些描述有关图片的句子,请你判断句子的描述与图片的内容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就按‘Q’键,如果不一致就按‘P’键,请你根据自己对图片的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要求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越快越好。明白上述指导语后按‘开始实验’键进行实验。”
4.正式实验前先选择一幅与实验无关的图片作为练习。
5.选择实验图片及句子材料,按照实验指导语的要求对呈现的句子作出正确的反应。实验结束后填写被试信息。
6.一种实验材料做完后,换其他两种实验材料。为了避免不同实验材料的呈现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也可以对被试和三种材料采用拉丁方设计的顺序进行实验。
7.一个被试做完实验后,换其他被试继续实验。
四、结果分析
1.计算个人四种类型句子的平均反应时,画图并作出解释。
2.计算全班同学每种句子类型的反应时间,画图并作出解释。
3.考察不同类型句子的反应时是否差异显著?并对不同类型句子反应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L.Mcmahon等人的研究是否一致?并作出具体的解释。
五、问题与讨论
1.本实验结果对言语信息的表达有哪些启发?
2.当需要一个人又快又准确地作出反应时,语言表达最好用哪种方式?
六、参考文献
[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陈永明等.句子理解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90,3:225~231.
[3]缪小春等.量词肯定句与否定句的理解.心理学报,1992,3:232~237.
[4]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5]王更生,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实验16 句子类型对理解速度的影响(二)
——正负信息对理解过程的影响
一、实验背景
句子理解是在对词的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从语言学角度讲,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具有一定语法特征的、最基本的言语单位(高名凯等,1985)。句子理解是一个内在的认知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接受由书面文字传递的信息,并运用它来建造一种解释,通过书面文字来建构意义(张必隐,1992)。句子理解是阅读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语言学家N.Chomsky将句子的结构区分为表层结构(SurfaceStructure)和深层结构(DeepStructure),并通过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来描述句子结构,提出了独到的语言学理论。在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方面,很多心理语言学家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对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进行了归类,归结起来主要有句子结构、词义策略、句法分析策略、歧义现象等因素。
正负信息对理解过程影响的研究最初是由Trabasso设计的,Trabasso在Mcmahon的句子与图画匹配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复了Mcmahon的子与图画匹配实验,实验设计、选择材料以及实验的过程与Mcmahon的实验相同,即先呈现一幅图片,然后呈现与图片有关的四种不同类型的句子,让被试判断句子的内容与图片内容是否匹配,并尽快作出反应;第二部分实验与第一部分实验的顺序恰好相反,先给被试呈现句子,然后呈现与句子内容相关的图片,让被试对句子与图片内容是否相符作出反应。Trabasso通过实验得出如下结论(见图16-1,摘自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65~273.图12-8a、b):1.在第一部分实验中,正确否定句的反应时(RT(TN))最长,而在第二部分实验中,是错误否定句(RT(FN))的反应时最长;2.四种类型句子的反应时之间的关系与L.Mcmahon的公式类似,即最长的反应时可以通过其他三种反应时来预测。
图16-1 Trabasso的实验结果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比较正负信息对句子理解速度的影响,学习句子与图片匹配法测定句子理解的信息加工过程。
2.学习和掌握用反应时法在句子理解的信息加工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视觉或矫正视觉正常,颜色知觉正常。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计算机、正负信息与理解过程实验程序(参见ExpPsy2000实验设计系统)。
2.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为三张图片和与图片有关的不同类型的句子。三幅图片分别是牡丹花、轮船和滑雪。每个图片的句子数为16个。句子类型有四种:分别是正确肯定句、正确否定句、错误肯定句和错误否定句。句子类型与句子数目分配如下表16-1。
表16-1 与图片进行比较的四种句子类型及数目分配
句子形式
句子内容
正确(T) 错误(F)
肯定(A) 4个 4个
否定(N) 4个 4个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1.实验设计:本实验也采田匹配图画的方法来测定不同类型句子的理解速度。实验设计为所有被试同时接受三种实验材料的处理。其中牡丹花作为练习材料,正式实验材料为轮船和滑雪:实验顺序为:每组四个被试两个按照轮船和滑雪顺序做,两个按滑雪和轮船的顺序做:句子呈现时间为2秒钟,每次当句子呈现后再呈现图片,同时,要求被试对句子与图片是否匹配做出反应。
2.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制作:首先在“实验材料制作”菜单中选择给定图片材料,出现实验材料选择与制作向导,单击“下一步”选择“调用图片实验材料”,每次实验前选择相应的图片,如果与图片有关的句子内容需要做改动,可以在编辑窗体中进行修改,并注意句子类型的标识。选择完实验材料按“完成”,结束选择实验材料。
3.正式实验:在“正式实验”窗口选择“给定图片材料”: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指导语内容如下:
“下面是一个句子与图画匹配的实验,实验先呈现一个句予,请你在句子呈现时记住句子的内容,呈现时间为2秒钟。句子消失后,屏幕上会相继呈现与句子有关图片,请你判断句子的描述与图片的内容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就按‘Q’键, 不一致就按‘P’键,请你根据自己对图片的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要求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反应越快越好。明白上述指导语后按‘开始实验’键准备实验。”
4.正式实验前先选择与实验无关的图片(牡丹花)作为练习。
5.选择实验图片及句子材料,按照实验指导语的要求对呈现的句子与图片作出正确的反应。实验结束后填写被试信息。
6.一种实验材料做完后,换其它实验材料继续实验。为了避免不同实验材料的呈现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两种正式实验的图片材料采用拉丁方设计的顺序进行实验。
7.换其他被试继续实验。
四、结果分析
1.计算个人四种类型句子的平均反应时,画图并作出解释,
2.计算全班同学每种句子类型的反匝时间,画图并作出解释。
3.考察不同类型句子的反应时是否差异显著?并对不同类型句子反应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Mcmahon和Trabasso等人的研究是否一致?并作出具体的解释。
4.检验肯定句与否定句的正确反应时是否有显著差异,并说明正负信息对句子与图片匹配的影响?
五、问题与讨论
1.本实验结果对言语信息的表达有哪些启发?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和句子可逆性对句子理解过程的影响?
3.根据本实验的结果,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时,用哪种类型句子更好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
六、参考文献
[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陈永明等.句子理解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90,3,225~231.
[3]缪小春等.量词肯定句与否定句的理解.心理学报,1992,3,232~237.
[4]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5]王更生,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实验17 轮廓比较与命名的信息加工过程
一、实验背景
短时记忆刺激编码方式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关于短时记忆的刺激编码方式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信息的编码是以听觉形式表征的,即听觉编码。也就是说,人在对刺激信息进行编码时,是根据刺激信息的名称进行编码,如果名称相同和意义相同,就做出相同的判断,并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第二种观点认为,人们对刺激信息的编码是根据刺激信息的外形轮廓进行编码的,如果刺激信息的外形轮廓相同,无论其形状、大小或其他物理特征是否相同,都会做出相同的判断。第三种观点认为,短时记忆的编码是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行加工的,即根据刺激的语义特征进行编码。第四种观点认为,在短时记忆中,可能同时存在上述三种或两种的刺激编码方式。
本实验重复了Posner关于短时记忆编码方式的实验。
通过呈现一系列成对的外形和名称都相同、名称相同外形不同、外形和名称都不同的字母,呈现时在两个刺激中间加上不同的延迟时间,让被试对这些成对的刺激信息进行比较,并做出相同还是不同的判断,判断的原则如下:
1.如果两个刺激信息的外形和名称都相同,或是外形不同而名称相同,就判断为相同。
2.如果两个刺激信息的外形和名称都不相同,就判断为不相同。
判断的结果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1.当两个刺激呈现的间隔时间无论是长还是短,被试对外形和名称都相同、名称相同外形不同的刺激的反应时没有差别,说明被试在进行信息编码时是根据刺激的听觉特征(即名称)进行编码的,中间没有加入对刺激信息的形状等视觉特征的加工。
2.当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较短时,对外形和名称都相同的刺激的加工:时间比对名称相同外形不同的加工时间短,说明前者是根据刺激的外形进行匹配的,而后者是根据刺激的听觉特征进行匹配的(对后者首先进行外形加工,然后再进行名称加工,所以需要的加工时间要长),两个反应时的差就是被试提取刺激信息名称所需要的时间。
此外,Posner等人的实验清楚地说明了认知心理学中的减法反应时方法,其理论依据是:如果一个加工过程包含另一个加工过程所没有的心理加工过程,则两个加工过程的反应时之差,即是这个认知加工过程的加工时间,这也是证明某一认知加工过程存在的依据。本实验应用了反应时研究方法的原理,探讨了人对刺激信息的信息加工方式和加工过程。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测定被试对短时记忆信息的编码,进一步掌握反应时测量技术在认知研究中的应用。
2.探讨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方式和编码过程。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视觉或矫正视觉正常。
(二)实验器材
1.实验仪器:计算机、信息加工实验程序(参见ExpPsy2000实验设计系统)。
2.实验材料:实验采用-字母实验材料,为大写A、B和小写a、b组合,见表17-1。
实验中所用字母卡片是AA(6张)、BB(6张)、Aa(6张)、Bb(6张)、AB(3张)、BA(3张)、Ab(3张)、Ba(3张),共36张,有三种呈现间隔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设置。
表17-1 实验材料组合及不同组合实验材料数目
刺激类别 刺激组合 刺激数目
外形和名称都相同 AA、BB 12
外形不同而名称相同 Aa、Bb 12
外形和名称都不同 AB、BA、Ab、Ba 12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本实验重复Posner等人的实验,实验设计考虑的因素有不同组合的字母卡片、被试的反应等。实验过程如下: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或同时呈现,或有一定间隔,让被试判断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做出反应,记录反应时。
1.实验设计:
(1)实验材料分为三种(见上表17-1),每个被试同时接受三种实验材料的实验。
(2)每组刺激的前—个字母与后一个字母之间的延迟时间分别为0秒、0.5秒和2秒,每个被试同时接受三种延迟时间的实验处理。每组刺激中第一个刺激呈现的时间为2秒。
2.实验步骤:
(1)编辑实验材料:进入“外形比较和命名信息加工”实验程序,打开“编辑实验材料”菜单,选择“Posner的实验”子菜单,出现实验材料制作向导,在实验材料制作向导中定义实验材料数目、每组刺激问的间隔时间和每组刺激的两个刺激呈现的延迟间隔时间,实验参数定义完毕后,单击“生成实验材料”,并保存材料。其他的实验材料(字母、图形和图片材料)的制作方法与Posner的实验材料制作方法相似,可以参见《实验系统操作与使用手册》。
(2)编辑指导语:制作完实验材料后,在“编辑实验材料”菜单中选择“编辑指导浯”子菜单,写好实验的指导浯,并存盘退出。指导语如下:
“这是一个比较字母异同的实验,实验呈现的是一系列大小写字母, 每次呈现的一组字母可能形状相同,也可能形状相同大小写不同,也可能形状大小写都不同,要求你对呈现的每组字母进行判断,判断的原则如下:1.如果形状相同或形状不相同读音相同,就按‘Q’键判断相同;2. 如果形状和读音都不同,就按‘P’键判断不同。在保证判断正确的前提下,要求判断越快越好。明白上述指导语后,单击‘开始实验’开始实验。”
(3)正式实验:选择“正式实验”菜单中的Posner的实验”(其他实验材料的正式
实验选择相应的子菜单),出现指导浯窗体,仔细阅读指导语,并按“开始实验”准备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按照指导语的要求进行操作。
(4)如果实验处理(是实验参数)有变化,实验前要事先制作相应参数的指导语,
然后再进行实验。在本实验中,如果先做延迟0.5秒的实验,就先制作延迟0.5秒的实验材料,如果变化延迟时间,要重新制作实验材料。此外,为了保证每次实验的刺激呈现顺序是完全随机的,最好每次实验前制作一次实验材料。
(5)实验结束,填好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
(6)实验完毕换另一个延迟时间,继续实验。
(7)一个被试做完后换另一个被试继续实验。
(8)为了排除不同实验处理的实验顺序对结果的影响,实验可以采用拉丁方设计。
四、结果分析
1.分别计算出每种延迟时间下个人和全班同学在名称和轮廓都相同、轮廓不同名称相同、名称和轮廓都不同三种情况下的平均正确反应时和正确率。
2.检验三种实验材料和不同延迟时间下被试的反应时差异,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该实验结果与Posner等人的研究是否一致?并对此作出解释。
五、问题与讨论
1.如果采用拉丁方设计方法对三种延迟时间进行被试内设计,应如何实施该实验?拉丁方设计方法对实验误差的控制有哪些益处?
2.从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六、参考文献
[1]孟庆茂,常建华.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4]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0~315.
第三部分 应用心理实验
第一章 信号检测论与反应时测量技术
实验18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一、实验背景
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有三种: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用有无法(Yse—NoMethod)测定被试的辨别力和判断标准时,用两种刺激——信号(SN)和噪音(N),信号和噪音的差别要足够小(一般接近被试的辨别阈限,可用传统心理物理法进行预备实验来确定),且信号和噪音的呈现顺序应为完全随机呈现。为了保证结果的稳定性,可选取有经验的被试或在实验过程中给被试以反馈(“对”或“错”)。实验后求出辨别力(d')和判断标准(β),并绘制等感受性曲线(ROC曲线)。ROC曲线是在d'不变和β值不等的条件下绘制的。d'和β的求法如下:
d'=ZSN—ZN
β=OSN/ON
其中ZN和ZSN是根据信号分配的平均数(MSN)和噪音分配的平均数(MN)转换的标准分数。OSN和ON分别为ZSN和ZN在正态曲线上对应的概率密度值。
在用有无法测定被试的辨别力(d')和判断标准(β)时,首先要选择符合被试的信号(SN)和噪音(N)。如果选择的SN和N的差别太大,被试能够完全区分出来,就会夸大被试的辨别力,影响被试判断标准。所以,在正式实验前,一般要进行预备实验,选择出适合被试的信号和噪音,一般以接近被试的差别阈限(50%能正确判断)为宜或略大于差别阈限(80%能正确判断)。在正式实验时,主试随机呈现所有的信号和噪音(SN在先和N在先的次数各半,以排除顺序误差的影响)。此外,为了保证小组被试间的辨别力和判断标准具有可比性,一组被试可以只作一个预备实验,选择一组信号和噪音进行实验。一般一组实验至少要做100~200次以上。
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被试的d'和β可能会有所不同,d'大的被试表明其辨别力较高,d'小的则表明其辨别力较低。β值高的被试在判断“是信号”时较为慎重。只有在有十分把握时才判断“是”信号,而β值低的被试则倾向于更多地将刺激判断为信号。被试的判断力(d')不受信号和噪音的先验概率(P(SN)和P(N))的影响,而判断标准(β)则随P(SN)、和P(N)的变化而变化。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测定和比较不同被试的重量辨别能力和判定标准,学习信号检测论有无法。考察不同的先验概率下被试的辨别力和判断标准。
2.掌握信号检测论有无法的实验设计过程。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计算机的内部扬声器能够发出0-65535Hz频率的声音,采用700Hz频率的声音为信号,691Hz、692Hz、694Hz、696Hz、697Hz、698Hz的声音为噪音。如果不做预备实验,可以直接选择700Hz为信号(SN),697Hz为噪音(N)。
(三)实验设计与实验过程控制
1.预备实验 用700Hz的刺激分别与其他六个刺激比较。比较时按随机顺序呈现SN和N,且SN和N在前和在后的次数各五次。选出80%以上正确分辨率且声音差别最小的一组刺激。
2.让被试熟悉信号和噪音
当主试呈现刺激之后,让被试判定所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被试的反应很简单。“有”记为“+”,“无”汇为“-”。
3.正式实验
指导语:“这个实验是要测试你对声音差别的辨别能力,先呈现一个700Hz的声音刺激,记住这个信号的强弱。以下呈现的声音刺激没有一定规律,你认为是信号的就记下‘+’,认为不是信号的就记下‘—’,这50个刺激中,其中信号‘25’次,噪音‘25’次(如果信号的先验概率不等,则对被试说出信号与噪音出现的概论)。对于你的判定结果我们不做任何奖惩办法。请你认真如实的做完实验。”
以700Hz的刺激为信号(SN),较弱的声音为噪音(N),每个先验概率下刺激的呈现是完全随机的,而且SN和N在前和在后的次数相等。信号呈现的先验概论P(SN)为0.20、0.50和0.80。每个先验概率下做100次,总共做300次。因先验概率有三种,因此每小组的人数至少应为三人或三人的倍数。为了平衡练习或疲劳效应,不同先验概论的刺激呈现按如下顺序进行:0.20、0.50、0.80、0.80、0.50、0.20,并每种先验概论下的100次实验分为两个50次进行。为了平衡先验概率出现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小组被试分为三组,每组的刺激呈现的顺序如下表18-1:
表18-1 刺激呈现顺序表
呈现顺序 呈现的刺激 被试反应(“+”或“-”)
1 SN
2 N
3 N
┆ ┆
n SN
第一组:0.20、0.50、0.80、0.80、0.50、0.20
第二组:0.50、0.80、0.20、0.20、0.80、0.50
第三组:0.80、0.20、0.50、0.50、0.20、0.80
4.每个被试要重复6个单元的实验(每个单元50次)
5.每次呈现时间为1000毫秒,两次间隔为2000毫秒,做50次休息1min。
6.换另一个被试,用同样的信号和噪音进行实验。
四、结果分析
1.分别统计小组几个被试的击中次数和虚报次数。
2.从转换表中查出与实验结果相应的Z与O值,并计算出不同先验概率下d’和β值,填入表18-2中。
表18-2 三种先验概率P(SN)下被试的d’和β
P(SN)
0.20
0.50
0.70
P(y/SN)
P(y/N)
ZSN
ZN
ZSN纵坐标
ZN纵坐标
d’
β
五、问题与讨论
1.比较被试的d’和β值,并说明不同先验概率下被试的声音差别能力和判定标准有什么差异?
2.画出等感受性曲线。
六、参考文献
[1]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1~175.
[2]孟庆茂,常建华.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实验19 简单反应时
一、实验背景
简单反应时是指一个刺激出现,要求被试从感知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所持续的时间间隔,简单反应时也叫A反应时或基线反应时。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由基线时间和其他的认知加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合成的。本实验采用的是荷兰心理学家Donders关于反应时的理论,通过计算机呈现的视觉和听觉实验材料,测定视觉和听觉简单反应时。
二、实验目的
1.通过计算机呈现的视觉和听觉实验材料,学习视觉和听觉简单反应时的测定方法。
2,通过简单反应时的测量,证实一般情况下基线反应时的平均水平。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视觉或矫正视觉正常,色觉正常,听觉正常。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计算机、反应键、气导耳机和计算机化简单反应时实验程序(参见ExpPsy2000实验设计系统)。
2.实验材料:不同颜色的图形和1000Hz、80dB和50dB的纯音。
(三)实验设计
该实验设计主要考虑了不同的视觉通道对简单反应时的影响,结果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1.在“实验心理学开放实验系统”中选择“反应时实验”中的“简单反应时实验”,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运行”,进入“视觉简单反应时”实验设计主界面。进行实验材料的定义。
2.编辑实验材料:单击“编辑实验材料”菜单,选择“视觉实验材料”菜单,会出现视觉实验材料制作窗体,在窗体上定义视觉实验材料的颜色(本实验为红色、绿色和兰色)、实验材料大小为50像素,实验次数为每种材料做50次,三种材料总共150次。最后在材料名称处标识实验材料的颜色,便于实验结束查询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
3.正式实验:在“正式实验”菜单中选择“视觉实验材料”,出现如下指导语:
“下面是一个反应速度的实验。请你注意屏幕的中央,实验时开始,屏幕中央将出现一个“X色”的圆,请你看到圆后,立即按小键盘上的“+”键,确定是圆呈现后反应越快越好,但是,不能在圆没有呈现时抢按反应键,否则实验结果无效。这样要做很多次。明白上述指导语后,按‘开始实验’开始实验。”
被试阅读完指导语之后,按“开始实验”按钮,准备进行实验。
4.被试按照实验指导语的要求,对红色圆进行反应,实验结束后记录被试信息。
5.红色实验材料做完后,再分别定义绿色、兰色的实验材料,实验材料的其他参数同红色材料。定义完毕后,按上述过程进行实验。
6.视觉材料做完后,在“正式实验”中选择听觉实验材料,定义听觉材料的参数,定义完毕,进行听觉实验材料的简单反应时实验,实验次数为50次。
7.一个被试做完后,换其他被试继续实验。
8.实验结束后,主试可以在“帮助”菜单的“结果查询”中查询实验结果,如果实验前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可以到“帮助”中查询“实验说明”。
9.结束视觉实验,按照同样的程序进行听觉实验。
注意:被试每做25次休息1分钟。
四、结果分析
1.分别计算每个被试90次不同视觉和听觉实验材料的的平均反应时。
2.计算所有被试的视觉和听觉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3.根据统计结果,检验不同实验材料的视觉和听觉实验材料简单反应时的差异及其个体差异。
五、问题与讨论
1.如果要测量刺激大小与声音强度对反应时的影响,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材料和实验程序?
2.如果比较两种视觉细胞(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的视觉简单反应时,应如何设计实验?
六、参考文献
[1]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2~194.
[2]孟庆茂,常建华.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实验20 选择反应时
一、实验背景
选择反应时是指当呈现的刺激为两个或多个时,要求被试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这种从选择不同刺激到作出相应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选择反应时。Donders把这种反应时称为B反应时。本实验就是通过计算机呈现两种不同特征的视觉刺激,并测量被试对不同特征刺激的选择反应时。
(一)选择反应的过程
关于选择反应时的研究表明,人类在对特定的刺激作出特定的动作或反应前,在大脑内有一个信息加工过程,这种在未作出反应前的内在的信息加工过程称为心理潜伏期(牟炜民,张侃,郭素梅,1999)。一般来说,心理潜伏期是通过反应时来进行测量的。反应时可以定义为触发反应的刺激呈现到作出反应的时间间隔,在复杂的任务中,心理潜伏期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①刺激识别阶段(Stimulusldentification):刺激识别是指对呈现刺激的感知觉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对刺激的知觉特征进行编码,并与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比较和识别。
②选择反应阶段(ResponseSelection):选择反应阶段是根据刺激识别阶段的信息加工结果,作出相应的选择反应的过程。
③反应组织阶段(ResponseProgramming):反应组织阶段是对一系列反应指令、反应过程进行组织,为执行反应做准备。
上述1—3的三个阶段属于心理潜伏期。
④反应执行阶段(ResponseExecution):是根据前三个过程对刺激的识别、选择与组织,作出外显反应的过程。
(二)影响反应组织和选择反应的因素
影响选择反应的认知加工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选择反应刺激的数目。关于刺激数目和选择反应时之间的关系,国外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刺激数目的增加,被试的选择反应时表现出延长的趋势(Jensen,1987),Jensen的研究结果如下:
①随着选择反应的刺激的数目增加一个,反应时间的变化会增加一个常数,选择反应时与选择刺激数目之间存在着线性函数的关系。
②智商与不同选择反应数目的选择反应时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Jensen(1987)的研究表明,智商与二项、四项和八项的选择反应时之间的相关分别为-0.19,-0.21,-0.26,由此可以看出,按照Jensen的观点,在多项选择反应任务中,反应时越短,其智力水平就越高。
2.刺激的物理特征,如选择刺激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物理属性,选择刺激的刺激物理特征是否相同,刺激物理特征的复杂性等等。
3.刺激一反应(S—R)的相容性。刺激一反应的相容性是指被试作出选择反应的规则的简单性与直接性,或者说是刺激一反应之间的特征的相似性。一般刺激反应之间的相容性越高,按键反应的规则越简单,被试的选择反应时越短;刺激一反应的相容性越低,或者说按键反应的规则越复杂,被试的选择反应时就越长(牟炜民,张侃,郭素梅,1999)。
4.年龄发展因素,不同年龄的个体的信息加工速度是不同的,在成年以前,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完成任务的信息加工速度提高,加工时间缩短(Stemberg & Rifkin,1979;沃建中,林崇德,1999)。
5.其他因素,如性别、疲劳、疾病、心理状态等因素也会影响个体对刺激的组织和选择反应时间。
选择反应时的研究对理解人类对复杂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有重要的意义,很多信息加工的实验研究都是建立在选择反应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体的选择反应时和反应过程的分析,推测其内在的信息加工过程。
二、实验目的
1.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特征视觉刺激的选择反应时,学习测定选择反应时的方法,考察刺激特征对选择反应时的影响。
2.学习和掌握选择反应时在信息加工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视觉正常或矫正视觉正常,颜色知觉正常。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计算机、选择反应时实验设计程序。
2.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为不同颜色的实心圆(红色和绿色)、不同颜色的五角星(红色和绿色)和不同颜色与形状的图形(红色的十字形和绿色的人脸图)。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1.在“实验心理学实验系统”中选择“反应时实验”中的“选择反应时”实验,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运行”,进入“选择反应时”·实验设计主界面。
2.编辑实验材料:单击“编辑实验材料”菜单,选择“视觉实验材料”菜单,会出现视觉实验材料制作窗体,在窗体上定义视觉实验材料的颜色(本实验为红色和绿色)、实验材料大小为50像素,实验次数为30次,并在材料名称处标识实验材料的颜色,便于实验者查询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
如果选择的实验材料是自定义材料,则选择“编辑实验材料”菜单中的“自定义材料”,选择后便会出现自定义材料的窗体,在窗体中选择五角星,在浏览窗口中就会出现红色和绿色的五角星,定义材料的名称和实验次数(50次),定义完毕后按“确定”按钮,准备进行实验。
如果选择的实验材料是自定义的、不同形状的材料,则选择“编辑实验材料”菜单中的“自定义材料”,选择后便会出现自定义材料的窗体,在窗体中选择“加载图片”,加载不同形状的图片材料(红色的十字形和绿色的人脸图),定义材料的名称和实验次数(50次),定义完毕后按“确定”按钮,准备进行实验。
3.正式实验:在“正式实验”菜单中选择“视觉实验材料”,出现如下指导语:
“下面是一个反应速度的实验。请你注意屏幕的中央,实验时开始,屏幕中央将出现两种不同颜色的圆,要求你看到‘红色’的圆,立即按小键盘上的‘+’键,看到‘绿色’的圆立即按‘TAB’键做反应,确定是圆呈现后反应越快越好,但是不可以在固没有呈现时抢按反应键,否则实验结果无效。如果键按错了,应立即纠正。这样要做很多次。明白上述指导语后按‘开始实验’开始实验。”
如果是自定义材料,指导语如下:
“下面是一个反应速度的实验。请你注意屏幕的中央,实验时开始,屏幕中央将出现两种不同形状或颜色的图形,要求你看到‘红色五角星,的图形(左侧定义的图形),立即按小键盘上的‘+’键,看到‘绿色五角星,的图形(右侧定义的图形)立即按‘TAB’键做反应,确定是图形呈现后反应越快越好,但是不可以在图形没有呈现时抢按反应键,否则实验结果无效。如果键按错了,应立即纠正。这样要做很多次。明白上述指导语后按‘开始实验’开始实验。”
被试阅读完指导语之后,按“开始实验”按钮,准备开始实验。
4.被试按照实验指导语的要求,对红色和绿色圆进行反应,实验结束后记录被试信息。
5.红色实验材料做完后,再分别定义不同颜色的五角星和不同形状的图形(红色的十字形和绿色的人脸图),实验材料的其他参数的定义同上。定义完毕后,按上述过程,在“正式实验”中选择“自定义材料”进行实验。
6.一个被试做完后,换其他被试继续实验。
7.实验结束后,主试可以在“帮助”菜单的“结果查询”中查询实验结果,如果实验前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可以到“帮助”中查询“实验说明”。
8.实验者也可以选择听觉材料进行实验。
注意:被试每做25次休息1分钟。
四、结果分析
1.分别计算小组被试个人的三种材料的左右手及两手的平均选择反应时。
2.试分析选择反应时是否受左右手的影响?是否存在个体差异?
3.考察相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刺激组合对选择反应时的影响。
五、问题与讨论
1.如何利用简单反应时的结果,计算被试在选择反应时实验中,选择和辨别刺激的时间?
2.在被试的前20次选择反应时的结果中是否存在练习效应?这种练习的效应与被试采取的策略有无关系?
六、参考文献
[1]孟庆茂,常建华.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实验21 线索与刺激特征相容性对刺激识别的影响
一、实验背景
刺激可以分为简单刺激和复杂刺激,简单刺激是指具有单一变化维度的刺激,例如不同音高的乐音随声音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可见光的颜色随波长变化而变化等。复杂的刺激是指具有多个变化维度或变化特征的刺激。如语音是由不同频率和响度的声波合成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等多是由多维度特征组合而成的(如形状、大小、颜色等物理特征共同组成的客观事物)。对于不同复杂程度的刺激,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有可能有所不同,简单的事物能够很快识别并作出判断,而复杂的刺激则需要进行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才能进行识别和判断。
心理学相容性的概念是对线索与刺激之间关系的一种表征方式。相容性的概念最初是由Fitts提出的,并用于描述可以获得较好的反应结果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即刺激一反应的相容性(Stimulus—ResponseCompatibility,简称SRC)。刺激一反应相容性的研究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空军对显示屏的研究,而真正使S—R相容性成为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Fitts等的研究。
Fitts等系统地研究了空间刺激和动作反应的相容性问题,结果发现:当刺激的空间位置与动作反应的空间模式一致时,可获得最佳的反应结果,即反应时最短,错误率最低。Fitts等人还发现,在知觉刺激进行动作反应的过程中,操作成绩并不是由刺激信号或反应行为单独决定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他们把能产生较快、较好结果的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匹配关系称为相容性,并将S—R相容性定义为:当一定的刺激和反应组合在特征或反应方式上匹配,并会产生较好、较快的反应结果时,这样的S—R匹配就具有了相容性。例如对呈现在左边的刺激,被试按左键进行反应的成绩会优于对左边的刺激按右键反应的成绩。工程心理学首先将这一规律运用于人机系统的设计中,使刺激信号的显示与操作仪器的安排尽可能地达到一致或接近,让操作者更快、更有效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整个人机系统的功效。
刘艳芳、张侃等(1997,1998)关于前置线索与刺激语义相容性的实验研究,发现线索与刺激的语义相容性存在,且符合维度重合理论;线索与刺激的语义相容性具有一定适时性,支持自动激活假设;线索的客观有效性影响了线索与刺激的语义相容性,表现为有效性越高,相容性效应越显著。
本实验采用了前置线索技术,考察前置线索与相继呈现的信号刺激的视觉特征识别
的相容性对信号识别速度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
1.运用反应时测量技术和前置线索技术,考察前置线索与信号刺激的特征相容性对信号识别速度的影响。
2.学习和掌握前置线索技术在刺激编码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视觉或矫正视觉正常,颜色知觉正常。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IBMP433计算机、15英寸平面(真彩)色显示器、刺激一反应相容性实验程序(参见补充的Exp Psy 2000实验设计系统),通过键盘进行反应,整个实验从实验开始、记录被试反应和被试信息均由计算机程序完成,实验记录的指标为:反应时和正确率。
2.实验材料
(1)Fitts的实验材料一总共两组实验材料
①信号刺激相同,当刺激在左侧呈现时按左键,刺激在右侧呈现时按右键;
②信号刺激相同,当刺激在左侧呈现时按右键,刺激在右侧呈现时按左键;
(2)刘艳芳等的实验材料
①学习材料:数字与颜色的对应关系,1、2、3对应Red、Green、Blue。
②正式实验材料:线索(无颜色轮廓图或有颜色图形)与刺激(不同颜色图形)组合线索一刺激组合有三种情况:无重合维度/部分维度重合/完全重合。
(3)本研究的实验材料
本研究的实验材料为平面和立体图形材料,实验的自变量为线索一刺激的特征,包括三个维度:即图形的维度(平面/立体)、形状、颜色线索一刺激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如下三种情况:
图形刺激的种类与特征——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和菱形;立体图形:三角锥体、立方体和菱体;颜色:每种图形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三种颜色。
三类刺激组合的对应关系——①线索与刺激的三方面特征完全不同;②线索与刺激的三方面特征有一个特征相同,或线索与刺激的三方面特征有两个特征相同;③线索与刺激的三方面特征完全相同。实验材料的次数分配见表21-1。
表21-1 实验材料组合与实验次数分配表
线索一刺激特征
完全不同
三角形对应立方体和菱体/正方形对应三角锥体和菱体/菱形对应三角锥体和立方体,形状和颜色都不同。总共6×12=72次
部分相同
三角形对应三角锥体/正方形对应立方体/菱形对应菱体,颜色相同。3×12=36次
三角锥体对应三角锥体/立方体对应立方体/菱体对应菱体,颜色不同。3×12=36次
完全相同
三角锥体对应三角锥体/立方体对应立方体/菱体对应菱体,颜色相同。3×24=72次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1.本实验的所有被试接受全部实验材料的实验。上述实验材料的呈现按照完全随机化的顺序呈现,被试每做完72次闭目休息2分钟。
2.实验要求被试对表21-1的三类实验材料做如下三种反应(实验前重置“NumLock'’键为可用状态):
①前后图形特征“完全不同”——按小键盘上的“1”键做出反应。
②前后图形特征“部分相同”——按小键盘上的“2”键做出反应。
③前后图形特征“完全相同”——按小键盘上的“3”键做出反应。
3.刺激呈现过程
实验任务的呈现与反应过程如下图21-1,每个刺激呈现过程间的时间间隔为2秒钟。刺激的呈现过程如下:
图21-1 前置线索对信号刺激识别影响的实验过程图
4.被试先按照要求做练习实验,指导浯如下:
“下面将呈现一系列图形,每次图刑呈现前,有一个简短的声音提示,同时屏幕中央会出现一个圆点,请你注视亮点所在的位置,亮点消失后,在亮点所在的位置将相继呈现两个几何图形,请你仔细观察两个几何图形的颜色和形状特征,并将后呈现的几何图形与先呈现的几何图形进行比较,按下面的原则作出判断。如果两个图形的形状和颜色都不同,按小键盘上的‘1’键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如果两个图形的颜色相同、形状相似(如正方形对立方体、三角形对三角锥、平行四边形对平行六面体),或者颜色不同、形状相同,按小键盘上的‘2’键做出“部分相同”的反应;如果两个图形的形状和颜色都相同,按小键盘上的‘3’键做出“完全相同”的反应。请你在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反应越快越好! 明白上述的反应原则后,按‘开始实验’按钮进行正式实验。”
被试全部正确地通过练习实验后,方能进行正式实验。
5.正式实验
实验开始时,主试指导语如下:
“下面将呈现一系列图形,每次图形呈现前,有一个简短的声音提示,同时,屏幕中央会出现一个圆点,请你注视亮点所在的位置,亮点消失后,在亮点所在的位置将相继呈现两个几何图形,请你仔细观察两个几何图形的颜色和形状特征,并将后呈现的几何图形与先呈现的几何图形进行比较,按下面的原则作出判断。如果两个图形的形状和颜色都不同,按小键盘上的‘1’键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如果两个图形的颜色相同、形状相似(如正方形对立方体、三角形对三角锥、平行四边形对平行六面沐),或者颜色不同、形状相同,按小键盘上的,2,键做出:部分相同”的反应;如果两个图形的形状和颜色都相同,按小键盘上的‘3’键做出“完全相同”的反应;请你在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反应越快越好! 明白上述的反应原则后,按‘开始实验’按钮进行正式实验。”
6.被试按照实验程序的控制过程,接受上述全部实验材料的实验:
四、结果分析
1.统汁四类实验材料(部分相同——颜色相同和形状相同的两种材料分别统汁)的平均反应时和正确率,填入下面的表21-2,并根据统计结果,绘制出不同实验材料反应时的描述统计图。
2.考察被试不同实验材料反应的正确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根据实验结果,采用多元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前置线索与刺激的相容性对信号刺激识别速度的影响:
表21-2 反应时和正确串描述统计结果
实验材料 平均数 正确率 标准差 样本数
完全不同
完全相同
部分相同
颜色相同
形状相同
4.本实验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是否一致?并综合有关的刺激一反应相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讨论;
五、问题与讨论
1.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刺激一反应相容性进行解释;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空间线索与非空间线索信号刺激特征相似性对刺激识别速度的影响,是否存在线索效应。
六、参考文献
[1]刘艳芳,张侃.前置线索与刺激语义相容性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97(3).
[2]沃建中,林崇德.信息加工速度的发展模式.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
[3]刘艳芳.S—R相容性的最新理论研究.心理科学,1998,21(2),562.
[4] Xue Min Zhang,H. Shu.Multiple Objects Tracking in Visual Search and It' s Implications on Human Computer Interface (HCI) Design,APCHI2002, 2002,Published by Science Press, China.2003,11.
[5] Bindra.D,etal,Decision latencies of "same" and "different" judgements Perception and Psyehophysics.1968,3:121-130.
[6] Winand.H.D,& Henderson.L. Preparing to react in the absence of uncertainty II:Stimulus uncertainty and response compatibility in tactile reaction time.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9.90 (3):349-372.
[7] Martin.E.Stimulus - Response Compatibility and Automatic Response Activation: Evidence From Psychological Studie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1995,21 (4): 837-854.
实验22 视觉暗适应过程的测定
一、实验背景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到暗处时视觉感受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在人的视网膜上,有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两种视觉细胞参与了暗适应过程,其作用的大小及起作用的阶段有所不同,一般在暗适应的最初7—10分钟内,暗适应是由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共同完成的, 以后的暗适应过程是主要由棒体细胞的继续作用来完成的,整个暗适应的过程大约持续30~40分钟,30~40分钟后感受性就不再提高了。暗适应的过程可以用图4-2的曲线来描述(摘自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0.图9-1)。
一般认为暗适应的机制是视觉感受器内光化学物质(视色素)的漂白和还原过程。当视色素吸收光线时,视色素内的视黄醛脱离原来的视蛋白,视网膜的颜色由红→橙→黄→无色,这个过程叫漂白。当光线停止作用时,视黄醛重新与视蛋白结合。此外,除视觉感受器的光化学效应外,还有神经过程参与了视觉的暗适应过程。
图22-1 暗适应过程曲线
二、实验目的
测定视觉细胞的暗适应过程,学习和掌握视觉细胞的暗适应过程的变化规律。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视觉或矫正视觉正常的被试。
(二)实验仪器
实验仪器为暗适应仪。
暗适应仪的构造:电源开关、明灯刺激键(用于呈现明灯刺激)、暗适应反应键(用于暗适应过程中被试作出反应)、视标键(用于改变暗适应过程中的视标)、被试反应键(被试看到视标后报告“看到”的反应)、暗适应换档键(改变暗适应窗口内光线的强度,0~6档光强度逐渐减弱)、时间记录屏幕(记录被试报告时看到视标时,暗适应过程的累加时间)。
(三)实验程序
1.关闭实验室的所有光源,调试好暗适应仪。整个实验过程应在没有光线的黑暗环境中进行。
2.让被试坐在暗适应仪窗口的一面,罩上头部,防止外界光线影响暗适应过程。
3.主试按下“明灯”按钮,被试注视窗口内的明灯环境, 同时,记时器开始自动记时,明灯刺激持续5分钟,到5分钟时关掉明灯,同时把暗适应按钮打到第一档(标为0档),并告诉被试,如若看到窗口内视标,按反应键报告,并说明视标形状。如反应正确,记录持续的时间,接着马上把暗适应键打到第二档;如果被试反应错误,则仍用该档继续实验,直到被试正确判断为止,结果累加时间记录在表22-1中。
表22-1 暗适应结果记录表
被试
暗适应档及每档累加时间(分钟)
0档 1档 2档 3档 4档 5档 6档
1
2
3
┇
N
4.在测被试暗适应的过程中,应不断变化视标(“+”、“=”或其他符号),防止被试猜测。
5.如果暗适应时间累计超过60分钟,则停止实验。
6.其余的被试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
四、结果分析
1.根据实验记录结果,将累加时间转换为每档实际暗适应时间,并填入记录表中。
2.绘出个人的暗适应过程曲线,并加以解释。
3.根据实验结果,描述两种视觉细胞的暗适应过程。
五、问题与讨论
1.该实验所测的暗适应过程主要针对锥体和棒体细胞中的哪一过程?
2.如果让你分别测定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暗适应过程,在实验条件和设计上要做哪些改变?
3.请自己查阅资料设计一个明适应的实验,研究明适应过程。
六、参考文献
[1]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9~221.
[2]孟庆茂,常建华.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4]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第五章 社会影响与人的因素
实验23 从众行为
一、实验目的
从众是指个人在实际存在或想象其存在的团体压力下,产生符合团体要求的行为变化和信念变化。与从众行为相似的是顺从。但从众与顺从是不同的:前者自愿放弃自己原来的意见而附合他人,后者虽然附合他人却保留自己原来的意见。从众效应与团体的大小、团体的内聚力、他人在团体中的地位和特长、个人的自信心、责任感、年龄和性别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研究表明:团体一致性人数保持在七八人以内,从众效应最明显;女性的从众效应高于男性。但这个结论也是有条件的,是随着实验材料的性质而转移的。本实验拟检验从众行为与团体大小、性别差异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
线条图一套(共四种,其中标准线条一张,比较线条三张,可搭配成三对,如图23-1所示),小黑板一块。
图23-1 从众实验的刺激卡片
A.标准线卡片 B.比较线卡片
三、实验方法
1.假被试团体的训练。从被试中随机选取10名作为假被试。让假被试熟悉实验意图、指导语和实验程序,要求他们在前六轮的实验时按正确的判断进行回答,如图17—1所示,应当说“右边卡片上的第二条线与左边卡片的线条一样长”;第六轮以后的实验均按错误的判断进行回答,如图23-1所示,应当说“右边卡片上的第三或第一条线与左边卡片上的线条一样长”。(比较卡片上不注番号,番号注在小黑板上,向被试说明。)假被试掌握了实验意图和程序并能逼真地表演后,让他们回到被试中去,并要求他们对实验意图保守秘密。
2.正式实验。可以有两种形式:
(1)个别实验:如图23-l所示,每次实验由一个被试和六个假被试参加,让他们围坐在一张大桌子旁,规定好他们回答的顺序,被试总是安排在最后的第二个回答。距被试围坐的桌子约1米处,布置好小黑板,把刺激卡片放置在小黑板上使两底边处于一直线上(左、右两卡片相距约50cm)。然后主试向真假被试发出指导语:
“请你们看小黑板上的两张卡片:右边卡片上有三条线,其中有一条线跟左边卡片上的线条一样长。请你们回答右边卡片上的哪一条线与左边卡片上的线条一样长?你们在回答的时候,要按规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地大声地回答,不要抢着一起回答。”
主试呈现一组卡片后,让真假被试按顺序回答。(1至6轮假被试作正确回答,以后均作错误回答。)主试对他们的回答既不表示肯定的态度,也不表示否定的态度。每次都作记录。
变化团体一致性的规模(即安排假被试作错误回答的人次加以改变,例如3个或6个假被试作错误回答后即让被试进行回答)进行实验。程序同上。
实验结束后,向有从众行为的被试调查以下问题:(1)是否真的把错误的答案当作正确的答案?(2)是否觉得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不同于别人,却以为自己是错了?(3)是否确认为别人的判断是错的,但仍然作同样错误的判断(顺从行为)?
(2)集体实验:可以在教室中进行。教室的大小以每个被试都能清楚看出刺激卡片上的线条长短为准。真假被试一起进入教室,混合坐在一起(编号入座)。实验程序基本上与个别实验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假被试逐一作出错误判断(根据团体一致性规模的需要而安排)后,真被试不作口头判断,让他们把判断的结果写在记录纸上。
实验结束后,向有从众行为的被试作调查,调查的问题同上。也可用问卷形式作集体调查。
被试编号________性别________出生年月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
根据你的看法,右边卡片(或图)上的第几条线与左边卡片(或图)上的线条一样长?请在选择的答案后面打上“√”的符号。
表23-1 从众实验记录纸
选择的答案1 选择的答案2 选择的答案3
第1次实验
第2次实验
第3次实验
┊
四、结果分析
1.算出从众行为的人数和顺从行为的人数。
2.算出从众行为的性别差异:他(她)们在各自的被试群体中所占的百分数,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3.算出在假被试人数为l、2、3、4、5、6、7、8、16的情况下,从众行为的人数与百分数,并作差异显著性检验。
五、问题与讨论
1.分析从众行为的心理机制。
2.分析从众行为性别差异的原因。
3.分析团体一致性规模与从众行为的关系,为什么团体一致性的规模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从众行为不一定再增多,有时反而减少?
4.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观察从众行为。
以下提供的实验思路仅供参考:选择10~20名学生作助手。在繁华的大街上(或电影院前),让助手抬头观望马路对面大楼上的一个窗口。主试观察并记录:当1个、2个、3个、4个、5个、10个、15个和20个助手都站在那里观望这个窗口时,有多少过路行人也停下来观望?算出从众行为者占行人中的百分数。如果在春末或初冬之际,教室里是寒冷的,让助手说室内是暖和的。当1个、2个、3个、5个、10个、15个和20个助手都这样说时,有多少学生也跟着这样说?
六、参考文献
[1]黄希庭,俞文钊.心理学实验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J·L·费里德曼.社会心理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3]A.B·彼得罗夫斯基等.集体的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实验24 大学生的需要
一、实验目的
需要是人积极活动的动力源泉。人们的需要是极其多样化的。早在1938年,亨利·默里(HenryMurray)就对它作过分类,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二十多种。50年代,马斯洛(A.H.Maslow)提出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或七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此后,奥尔德弗(A1derfer)根据对工人的调查,认为一个人的需要不是五种而是三种,即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成长的需要。麦克利兰(McClelland)把人的需要划分为对权力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对成就的需要。陈沛霖则把人的需要归为生存需要、享受的需要、发展的需要、自主和尊重的需要、贡献的需要等五类。然而,要真正了解职工的需要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研究拟用问卷法对职工的需要进行调查。
二、实验材料
职工需要调查表
同学,您好!为了搞好学校管理,请您协助我们的工作,为我们提供原始性的研究资料。本研究的科学价值取决于您仔细地、坦率地回答问题。请您独立地进行回答,不必填写自己的姓名。
性别________年龄________年级________专业________填表日期________
1.自由式回答法的问卷题:
您从您的大学生活中最想得到的是什么?请列出最想得到的五项(可视研究需要而定)内容。
2,开放式回答法的问卷题:
激励您学习和前进的动力是什么?在下列各项目中,如果符合您的情况,请在项目前打上√的符号;如果您认为还需要增加其他项目,请写出它的内容。
口共产主义信念 口提高社会地位
口实现祖国建设 口求知的需要
口干一番事业 口甜蜜的爱情
口成名成家 口美满的家庭
口获得荣誉称号 口没有考虑过
3.分等级回答法的问卷题:
您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请按照您的需要的迫切程度,对下面的一些项目
排出等级顺序:l表示最迫切需要的,2次之,3更次之,以此类推。
( )领导的赏识 ( )美满的家庭 ( )提高社会地位
( )他人的尊重 ( )甜蜜的爱情 ( )成名成家
( )干一番事业 ( )提职重用 ( )实现祖国建设
说明:在制成问卷时,上述三种类型问卷题的标题不印刷,每种问卷仅选一至二个问题即可。
三、实验方法
用自由式回答法、开放式回答法和分等级回答法进行间卷,集体调查。被试是大学生。
本实验可用单维度评价(即被试的自我评价),也可用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即自我评价,上下级、同事之间的评价)进行问卷。
四、结果分析
1.对自由式回答法所得的结果进行归类,算出各类需要的人次和百分数。
2.对于开放式回答法所得的结果,根据被试对各个项目打√符号的多少,把它们列成一个等级顺序。
3.对于分等级回答法所得的结果,算出每个项目得分的平均值,按各项目的得分多少排成一个等级顺序。
五、问题与讨论
1.在上述三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较能客观地调查大学生的需要?
2.为什么采用多维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反映大学生的需要?
六、参考文献
[1]黄希庭,俞文钊.心理学实验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陈沛霖.心理学中需要问题的探讨.心理学探新,1984(2).
[4]A·H·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经济管理,1981(11,12).
实验25 团体内的竞争和合作
一、实验目的
团体的工作效率如何,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团体内的竞争和合作与团体的工作效率有密切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社会心理学家作过许多研究,总的来看,大致有以下四点结论:(1)如果工作比较简单且团体每一成员均能独立地完成全部工作时,在个人竞争下的工作成绩将较团体合作为优;(2)如果工作比较困难且有部分成员不能独立完成全部工作时,团体合作的工作成绩将较个人竞争为优;(3)如果团体成员思想感情上向着团体,并且又有明确的团体目标时,团体合作的工作成绩将较个人竞争为优;(4)如果个体成员思想感情上向着自我,并且工作本身又缺乏内在的兴趣时,个人竞争的工作成绩将较团体合作为优。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竞争和合作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马德森合作板(Madson Cooperaton Board,图25-1),秒表。板上有四条绳子穿过板的四个角,共同系住一个可以移动、中间插有笔心的圆柱体。板上画有四个圆圈分别属于四位被试者。被试者拉动绳子圆柱体带着笔心便移动起来。
图25-1 马德森合作板
三、实验方法与程序
1.从小学三年级的一个班中随机选出八名被试,分为两个等组:甲组和乙组。(每组四人)
2.让甲组被试分别坐在板的四个角的旁边。向他们发出合作的指导语:
“请你们拿好板角旁边的一条绳子。你们拉动圆柱体,柱体中的笔心就会在板上画出移动的路线。如果笔心画过每一个人的圆圈,则四人都各得一分。如果没有画过四个圆圈,每个人都不得分。如果画过四个圆圈,则每个人都得四分。当我说‘开始’时,你们就拉绳子设法画圆圈。当我说‘停止’时,你们就停止拉绳子。明白了吗?(回答问题)预备,开始!”
同时主试开动秒表,5分钟到时发出“停止”口令并按停秒表。
3.对于乙组,实验程序基本上同于2,所不同的是向他们发出竞争的指导语:“笔心画过那一个人的圆,他就得一分。圆圈如果没有画过他的圆,他就没有分数。”实验时间也是5分钟。
四、结果分析
1.算出5分钟内甲、乙两组画圆圈的总数及每人的平均数,并作差异显著性检验。
2.算出第1分钟、第2分钟、……直至第5分钟的时间里两组每分钟画圆圈的个数,并用图加以表示。
五、问题与讨论
1.根据单位时间里的画圆圈数,以及画圆圈数是否随着时间的进展而增多,分析竞争和合作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2.试分析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本研究的团体工作效率。
3.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观察团体的竞争和合作。
以下的实验思路仅供参考:
带着秒表到公共汽车站去,观察记录竞争和有秩序(合作)的上车方式与上车效率的关系。车门开即开动马表,车门关即停止秒表。算出单位时间内两种上车方式的上车人数。我们还可以在电影院、戏院观察人们在进场或散场时有时秩序井然,有时拥挤不堪,他们的进出场效率也是很不相同的。
六、参考文献
[1]黄希庭,俞文钊.心理学实验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J·L·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3]Lindgren,H.C..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73.
实验26 团体的人际关系
一、实验目的
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所形成的关系。在现实的团体和集体中,人际关系有正式的(它由某种规章制度所规定)和非正式的(它是在好感、喜爱、反感、厌恶等基础上形成的)。这里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后者,即分析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近远和亲疏的关系。分析团体非正式人际关系的最常用方法是社会测量法(s。ci。metry)。本研究的目的是学习运用社会测量法来分析团体的人际关系。
二、实验材料
社会测量问卷和记录纸。
社会测量问卷*
单位______姓名______性别______年龄______日期_____
为了给科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原始性资料,请你诚实地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我们对你的回答将绝对保密。谢谢你的协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果去郊游,你最愿意和你们班上的____________其次和__________起去。为什么?
(2)如果去郊游,你最不愿意和你们班上的____________其次和________________起去。为什么?
(3)如果组织学习小组,你最喜欢同你们班上的一其次和____________在一起。为什么?
(4)如果组织学习小组,你最不喜欢同你们班上的_______其次和_______在一起。为什么?
(5)毕业分配时,你最喜欢同你们班上的_______其次和______在一起工作。为什么?
(6)毕业分配时,你最不喜欢同你们班上的_______其次和_______在一起工作。为什么?
三、实验方法与程序
1.确定某一团体(如大学班集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访问,了解集体成员对主要事件的意见、评价和态度,并与该集体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关系。
2.根据集体的人数,发给每人一张问卷,要求被试在同一时间内完成问卷。
四、结果分析
1.制作社交矩阵
(1)根据团体的总人数n,制成n×n的行列表。
(2)在矩阵中,上方一行记被选择者的姓名或代号,左面一列记选择者的姓名或代号。表内记各成员的吸引关系和排斥关系:最喜欢的记2分,其次的记1分;最不喜欢的记-2分,其次的记-1分。然后一一将每个成员的选择填入表内,统计出各人的得分。若某人正分愈多,说明他在集体中最受欢迎;如果某人得负分最多,说明他在集体中最不受众人喜欢。表5-2表示对问卷第(1)、(2)题的选择关系。
表26-1 人际关系矩阵
被选择者
选择者
A
B
C
D
E
F
G……
A
B
C
D
E
F
G
┆
+2
+2
-1
+1
+2
+1
+1
-2
-2
-2
-1
+2
-2
+1
+2
+2
+1
+1
+2
-1
-1
-1
-1
-2
+1
-1
-2
-2
吸引数
拒斥数
合 计
+8
-1
7
+1
-4
+3
+5
-5
0
+6
-1
5
-2
-2
+1
-4
-3
-4
-4
2.指数分析
(1)计算正、负人缘指数
根据第(1)、(3)、(5)题所得的资料可以算出正人缘指数,根据第(2)、(4)、(6)题所得的资料可以算出负人缘指数。这里,第一选择记2分,第2选择记1分,最高加权分为2。每一题的人缘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然后,算出每一成员被肯定选择(1、3、5题)或被否定选择(2、4、6题)的正、负人缘指数之和,就可以确定该集体的两极人物:人缘型(得正人缘指数最高者)和嫌弃型(得负人缘指数最高者)。
五、问题与讨论
1.分析集体中小团体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2.分析人缘型和嫌弃型具有哪些人格特征?
3.用社交矩阵和指数分析法分析团体的人际关系各有哪些主要优缺点?
六、参考文献
[1]黄希庭,俞文钊.心理学实验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黄希庭,时勘,王霞珊.大学班集体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学报,1984(4).
[3]Thibaut,J.W.& Kelley,H.H..The Social Psyology of Groups.New York:John Wiley,1959.
第六章 记忆遗忘与认知加工等实验
实验27 认知方式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一、实验背景
关于认知方式的研究背景前面的实验已介绍过这里不再赘述。
Schacter(1987)对内隐记忆做了如下定义:所谓内隐记忆(Implict Memory)是指特定的已有经验影响了当前的效绩,而个体却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经验,也没有进行有意识的操作与提取。与内隐记忆相对应的就是外显记忆(Explict Memory),个体在外显记忆加工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记忆中资源,也可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记忆搜索,并把当前刺激与提取的内容进行比较,以便能够提取搜索的记忆信息。
本实验采用加工分离的程序,首先让场依存组与场独立组学习一些词汇,然后分别施以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分离出两组被试对词汇的无意识加工的内隐记忆水平与有意识提取的外显记忆水平。
二、实验目的
1.将不同认知方式的被试的内隐记忆加工水平进行比较,进一步对加工分离程度与扩展模型进行比较,并检验假说合理性。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认知方式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大学本科生60名,视觉或矫正视觉正常,男女比例相同,均以自愿的方式参与实验。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棒框测验仪;计算机;内隐记忆实验程序或E-Prime控制文件。
2.实验材料:实验采用英、汉单词。具体要求如下:
(1)本实验所采用的汉语词汇均为双字实词,词频参照《现代汉语汇常用词词频率词典》。英语词汇依据相应汉语词汇的含义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中的大学英语四级词汇范围内进行选择。
(2)场依存组与场独立组使用的实验材料相同。
(3)实验材料分配与任务要求如下:
①本实验的判断任务(A)与再认测验(B、C)均使用计算机呈现。
②判断任务中共采用60个正式的判断任务,5个练习任务。其中,正式任务中英汉词汇朴素对应的刺激与英汉不对应的刺激各半(30个)。
③再现任务中,130个词汇在按随机顺序在计算机上呈现,120个词汇为正式测验词,其中包括任务A的60个汉语词汇。另外10个词各有一半放在正式测验的前后作为缓冲项目,不记入统计中,但任务要求同正式项目相同。包含测验中使用的70个新词与排除测验中的70个新词均不相同。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1.实验采用2×2混合实验设计。被试间变量为认知方式,分为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两个水平,被试内变量为在判断任务之后对被试进行的再认测验,分为包含测验与排除测验两水平。实验设计方式如表27-1。
2.认知方式实验分组
首先,采用平均误差法对被试进行棒框测验,测量被试的认知方式。框的倾斜角度从0度至42度,每6度为一个变化梯度,即安排框的角数分别为0o、6o、12o、18o、24o、30o、36o、43o。框的倾斜角度随机呈现,为平衡空间误差和动作误差对垂直判断的影响,框的倾斜方向为左左右右右右左左(0度除外),棒的倾斜方向为左右右左左右右左,每角度测8次。主试记下被试每次报告调节棒至垂直的误差数的绝对值。认知方式测验在微光下进行。
根据测量的结果,选择出两种认知方式的被试各20名,作为内隐记忆实验的被试。具体被试分组如下:
将每一角度的8次测验值加以平均,减去最小和次小的两个值之和,然后用2除,将所得值作为场依存性的指本专业。所得的值大,说明被试较依存于场;所得的值小,说明被试较独立于场。根据所得的结果将被试分为场依存组与场独立组。
表27-1 实验设计方式
认知方式
包含测验 排除测验
男 女 男 女
场依存性 5 5 5 5
场独立性 5 5 5 5
3.正式实验
(1) 首先进行判断任务。让被试在显示器上阅读如下指导语:
“现在进行任务A。请注意你面前的屏幕。当实验开始时,屏幕上将自动的呈现一个英语单词,这个英语单词的下方有一个汉语词汇,请快速、准确地判断该汉语词所表示的含义是否与英语词相同。若相同,则按键Q;若不相同,则按键P。明确指导语后,按‘任意键’进入实验。”
指导语呈现在计算机屏幕正中。英文单词呈现在屏幕中间较偏上的部位,相应的汉语词汇呈现在英文词的正下方。(以下的材料呈现方式与此相同)
(2) 被试完成了上述试验后,休息2分钟,进行再认测验。
再认测验分为包含测验与排除测验。为平衡顺序误差,场依存组与场独立组被试均分为两组,一组先进行包含测验后进行排除测验,另一组先进行排除测验后进行包含测验。
在包含测验中,指导语如下:
“现在进行任务B(C)。请注意佝面前的屏幕。当实验开始时,屏幕上将呈现一系列汉语词汇,请你尽快对这些词汇进行判断。如果你认为这些词汇中的某个词汇肯定在任务A中出现过,或你不能确定这一词汇是否在任务A中出现过,都可以判断为‘学习过’,并键入数字1;只有当你肯定所呈现的词在任务A中没有出现时判断‘断’,并键入数字0。明确指导语后,按任意键进入实验。”
在排除测验中,指导语如下:
“现在进行任务C(B)。请注意你面前的屏幕。当实验开始时,屏幕上将呈现一系列汉语词汇,请你尽快对这词汇进行判断,如果你认为这些词汇中的某一个肯定不在任务A中出现过,或肯定该词为新词时,判断‘新’,并键入数字0;如果你的判断不是上述两种情况,则判断‘学习过’,并键入数字1。明确指导语后,按任意键进入实验。”
四、结果分析
1.击中和虚报各自的次数和百分比率。
2.新词、旧词各自的知觉辨认正确率。
3.旧词的知觉辨认正确率减去新词的辨认正确率即为启动效应(内隐记忆)。如果两者有显著差异,则证明有内隐记忆现象。
五、问题与讨论
1.认知方式与内隐记忆是否存在关系,如果存在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不存在,说明什么问题?
2.加工分离程序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3.为什么每一部分实验前和后都要使用缓冲词?根据实验程序说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六、参考文献
[1]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1~328.
[2]杨治良.记忆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郭春彦,朱滢.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神经过程研究.心理科学,2000,23(2):219~222.
[4]孟庆茂,常建华.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内隐记忆实验的附录:
低频词160个,频率为0.0008。摘自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著的《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语言出版社,1986年版。
一、学习用词
步兵 柴火 除夕 笛子 法规 火光 两极 罗盘
保健 邮政 省城 水牛 文稿 结局 大豆 饭碗
斧头 宫殿 极地 界限 暖流 铺盖 闪亮 身躯
手稿 天线 头目 退化 橡皮 雪茄 炎夏 遗体
叶片 云彩 脂肪 钟点 姊妹 冰雪 稻谷 电器
烦躁 甘蔗 骨肉 禁区 蝌蚪 前程 秋季 肉眼
饲料 体制 调和 形体 学期 英语 志气 尊严
把戏 病号 残渣 大局 电能 地狱 叮咛 短发
飞蛾 概况 鸽子 寒风 火箭 绘画 救星 盔甲
门帘 牡丹 喷泉 食指 体操 蜗牛 戏台 烟尘
二、混淆用词
标点 参数 垂体 对手 毫升 胶片 理念 场所
铃虫 桑叶 石墨 涂料 夜幕 云雾 顶端 反射
公务 海参 甲板 马车 前肢 砂砾 神奇 石板
手背 天堂 头部 宪兵 规格 羊羔 选集 音响
油脂 园地 朝阳 反常 笔杆 厕所 典礼 地址
符号 耕作 急流 精华 硫酸 曲线 热血 诗句
顺序 糖果 痛恨 演讲 严寒 造型 组合 祖母
被告 炒面 锄头 涤纶 当铺 胆量 动乱 废物
法则 顾问 海滨 海龟 黄金 街坊 公道 粮站
牦牛 叛军 山沟 铁轨 围墙 纬线 秧歌 写生
三、缓冲词
公会 河心 市长 文风 米行 器件 人情 亲兵 银子 石级
北面 矿长 刨子 青天 棉条 处长 光驱 毛巾 日历 玻璃
实验28 中英文词语之间启动效应的研究
一、实验背景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启动效应是指当连续呈现两个在语义、结构等特征上具有一定关联的刺激时,前一个字词(启动刺激, Prime) 提供的线索信息对后面的刺激(目标刺激, Target) 的反应的促进或者抑制作用。如果这种线索刺激对目标刺激起到促进作用,称为正启动(Positive Priming);如果这种线索刺激对目标刺激起到抑制作用,称为负启动(Negative Priming)。Meyer和Schvaneveldt(1971)曾经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他们在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两个字母串(要求字母串不是英文词),结果发现:被试对两个有一定的意义联系的字母串(如Doctor-Nurse)的反应比两个无关联的字母串(Butter-Nurse)更快,并将这种现象称为启动效应。这一发现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并针对这个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Meyer和Ruddy(1974)采用语义启动方法和词汇判断任务对语义启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两个有语义意义联系的单词(例如Bread-Butter),无论启动词与目标词是否采用同一种语言呈现,启动词对目标词的加工都会起到促进作用,在不同的语言条件下和在相同的语言条件下存在相同的促进作用。这说明,无论单词的外部表征形式如何,意义相同的单词都具有相同的语义表征,双语者具有单一的、整合的语义记忆系统。结果还发现,双语者对不同语言配对时间的反应比同种语言配对时间的反应速度要慢。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并行性双语者(即两种语言是同时获得的人)和非并行双语者为被试,对双语之间的启动效应进行研究,考察语言学习与操作的不同水平对双语使用者的语义启动效应的差异。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并行双语的被试20名和非并行双语的被试20名,并行双语被试在语言应用水平上基本相当,非并行双语的被试分为初学者和熟练运用者,初学者和熟练运用者各20名。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
实验仪器包括计算机、15寸平面真彩色显示器、话筒、反应盒和DMDX或E-Prime实验设计软件,在制作实验材料和控制文件时,采用黑色背景,白色字体。指导语呈现、刺激呈现和记录反应时等全部过程由计算机控制完成。
2.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为中文和英文单词。中文词语采用宋体(66号),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66号),中英文单词均为高频词语,分别包含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类,每一类词又分为语义相关和语义不相关两种。如下是材料呈现情况的举例。
苹果—香蕉(语义相关) 窗帘—鸭梨(语义不相关)
Ship—River(语义相关) Tree——Woman(语义不相关)
杯子—Water(语义相关) 房屋—Grass(语义不相关)
Paper—书本(语义相关) Clock—钱币(语义不相关)
实验材料分配情况如下:
在学习实验阶段,选取8对上述词对作为实验材料(每种词对各两对)。
在正式实验阶段,选取96对上述词对作为实验材料(每种词对各24对)。选择的标准如下:①每种情况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各8对;②汉字词为双字词,英文单词为5个字母词与4个字母词组成配对词各类,汉英或英汉为汉语双字词、英语为5个字母的单词;③对配对词之间的语义关联程度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类;④实验材料可以自己在汉语词频词典和英语词频词曲中选取;⑤为了消除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正式实验材料的前后各加2个词对作为缓冲材料。
(三)实验程序
1.实验分组:本实验发为并行双语组和非并行双语组,非并行双语组分为第二语言初学者和熟练学习者。
2.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为3(被试分组,组间因素)×2(语义相关与不相关,组内因素)×4(词对呈现形式,中—中、英—英、英—中和中—英,组内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3.使被试单独处于一个安静、舒适的自然照明实验室,待被试准备好以后开始实验。在正式实验前,让被试练习8对材料,以熟悉实验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过程。
4.将实验控制文件加载到实验软件中,并准备实验。首先在屏幕上呈现一个“+”的注视点1秒,然后注视点消失。500毫秒间隔后,在原注视点位置,呈现50毫秒的启动字,接着启动字消失,100毫秒间隔后,在注视点稍下方,呈现目标词,同时计算机开始计时,被试一开始读音,语音开关立即切断电路,计算机停止计时。计算机记录被试的反应时。
5.被试呈现指导语如下:
“下面将呈现一些中文或英语词语。在出现词语之前屏幕中央会呈现‘+’,请你将目光集中于此。之后将在同一位置呈现第一个词,这时不做反应,呈现第二个词时,请你大声地将其读出,要求尽量快并且准确。这些呈现词可能是中文,也可能是英文的,也可能是中英文混合的。准备好以后请按‘确定’键开始实验。”
6.主试监控和记录被试实验的全过程。
四、结果分析
1.计算三组被试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语义联结的情况下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的描述统计结果,并绘制曲线图。
2.考察三组被试在加工不同语言材料时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
3.考察被试类型、语言材料和语义联结的主效用是否显著?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分别支持了哪些理论与假设?
五、问题与讨论
1.双语启动效应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双语研究对第二语言学习有什么启发?
六、参考文献
[1]陈素芳.关于负启动机制的研究.心理学动态,1998,6(2).
[2]许杰,周仁来.知觉启动效应及其脑机制的研究进展.心理学动态,2001, 9(1).
[3]范津,朱滢,田元.字符的知觉表征及其启动.心理学报,1995,27(2).
[4] 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4~338.
实验29 图形信息有意遗忘的研究
一、实验背景
S. Freud认为不需要的记忆(Unwanted Memory)可以通过压抑倒无意识中而被遗忘。通常将主动遗忘称为有意遗忘,主动遗忘过去的信息对学习、生活和生理健康都十分重要。有意遗忘(Intentional Forgetting)的研究范式是向被试呈现学习材料后,要求被试记住其中—部分材料,并被迫忘记其中一部分材料。这种遗忘具有意识性和指向性,因此如果存在有意遗忘,就会表现出当要求被试对全部材料进行提取时,被试只会对记忆项目进行较好的提取,而对遗忘项目的提取成绩较差。这种研究范示分为三个阶段:(1)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求被试对若干项目进行有意记忆,当被试的记忆成绩达到某—正确率(>=50%)进入下一阶段。(2)压抑阶段,实验者向被试呈现那些项目应该被压抑的项目,当项目呈现时,被试要对遗忘项目进行主动的压抑。(3)测验阶段,使用某种测验形式,如对偶回忆、词干补笔等。在这一阶段,检验被试对全部项目的记忆成绩。通常被试对遗忘项目的成绩要差于非遗忘项目。当这种现象出现时,就可以认为存在有意遗忘现象。
本实验设计采用图形材料,使用对偶记忆的方式考察在图形材料中是否也存在有意遗忘效应,同时在记忆成绩的测验阶段,将一部分图形材料转化为文字材料呈现。预期通过对比图形测验和文字测验的结果,间接考察长时记忆中图形刺激的编码方式。根据以往的研究,本实验预期图形材料会出现有意遗忘效应,图形测验中记忆项与压抑项的成绩差异模式与文字测验记忆项与压抑项的成绩差异模式有一定的差别。
二、实验目的
考祭图形材料的有意遗忘效应,并间接考察图形材料的长时记忆编码方式。通过实验结
果,验证图形信息双重编码。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60名大学本科生,年龄19~22岁,男女各半,视力矫正视力正常,记忆力正常,无明显的遗忘症表现。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计算机、有意遗忘实验程序(参见ExpPsy 2000实验设计系统)。
整个实验过程均在计算机上进行,记录被试在第三阶段中的反应时与正确率,主要对正确率进行分析(反应时作为参考项目)。
2.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是112张图片,图片内容为黑色线条画,对112张图片进行了命名。将所有命名结果进行词频匹配。图片分为两大类型:有生命和无生命。从两类图片中,各选一张语义上无关的图片组成对偶记忆材料。选择方式如下:在Excel中将两类图形按列排列,并对每—列图形以1、2、3等顺序编码,有生命图形与无生命图形使用Rand()函数两次分别随机生成不同的随机数,按照随机数的大小将两类图形重新排序,两类图形中序列号相同的成为一对。全部对偶记忆材料共有56对,其中有8对作为填充项,24对作为记忆项,24对作为压抑项。
(三)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2(压抑—非压抑材料、图形测验—文字测验)多因素被试内设计。但是对同一被试来说,同一对材料只能作为记忆项或压抑项呈现给被试。因此,我们将材料拉了方分为两个版本V1和V2,同一材料在V1中作为记忆项,在V2中作为压抑项,被试接受哪种版本随机决定。
(四)实验过程
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1.学习阶段
向被试呈现56对图片材料,要求被试对56对图片材料进行对偶记忆,两幅图片同时呈现,左边的图片称为a,右边的图片称为b。被试学习结束后,进行记忆结果检验,当再认的正确率达到50%以上,进入第二个阶段;若未达到50%以上,刚继续学习直到正确率达到50%以上。
2.压抑阶段
首先向被试呈现对偶图片对中的a图片,让被试学习哪些图片是需要压抑的图片。这一学习过程也要接受测验,保证被试知道应该被压抑的图片,正确率达到50%以上。其次向被试呈现第一阶段对偶图片中的a。如果a是要求压抑的图片,则请被试按P键反应,同时要求被试不去回忆(即:主动压抑)与s对应的b(在这一点上,我们相信被试会与我们充分配合):如果a是不要求压抑的图片,则请被试按Q键反应,并同时提取对应的b图片。如果被试反应发生了错误,及时给予错误提示。压抑图片、非压抑图片、填充图片(一半作为压抑项,一半作为非压抑项)分为数量相同的4组,分组标准是在压抑阶段中出现的次数:0次一压抑或提取0次;1次一压抑或提取1次;8次一压抑或提取8次;16次一压抑或提取16次。因此在压抑阶段,除了被试记忆那些图片需要压抑外,被试还需进行310次实验。310次实验中不同压抑或提取次数图片随机呈现。
3.测验阶段
测验分为图形测验和文字测验两部分,所有被试均先接受图形测验.再接受文字测验。在计算机屏幕—对图片,要求被试判断是否在先前的学习阶段出现过。如果学习过,按P键;如果没学习过,按Q键。记录被试反应的正确率。在文字测验中,呈现一对文字,请被试判断这些文字所代表的图片是否在先前的学习阶段呈现过。如果出现过,则按P键;如果没出现过,则按Q键。记录被试反应的正确率,反应时间作为参考项记录。
四、结果分析
数据剔除原则:删除被试在填充项上的正确率低于50%的数据及极端数据。
1.计算务实验条件下的平均正确率(填入表29-1,并对压抑一非压抑材料测验一文字测验进行方差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2.对差异显著的工效应进行简单效应的变异来源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表29-1 实验条件下的平均正确率
实验条件 平均正确率 标准差
压抑图形
压抑文字
记忆图形
记忆文字
五、问题与讨论
1.讨论影响有意遗忘的因素,如何解释有意记忆现象?
2.有意遗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六、参与文献
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9~341.
实验30 语音关联对错误再认的影响
一、实验背景
在记忆错觉中,具有典型性的是一种称为关联效应的记忆错觉。它所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如果人们经历了一系列有密切关系的信息之后,人们倾向于将一些和呈现过的项目密切相关的,但实际上并未呈现过的项目判断为是呈现过的项目。关联系效应的实验研究一般采用如下的方法:被试先学习词表,然后进行再认测验。再认测验中通常包含一部分与所学单词有各种语义联系的诱饵(但不是学习词表中的项目)。要求被试确定每个呈现单词是否在先前的学习此表中出现过,通过被试的正确再认率和错误率分析记忆错觉现象及其加工机制。
目前研究者采用相关词的呈现来引发虚假回忆或再认(通常伴随原记忆判断)的实验范式,这种范式称为Deese-Roediger-Mecermott范式,简称为DRM范式。DRM范式包括36个词表,每个词表由一个未呈现的目标词,称为关键诱饵(如寒冷)和与它相联生活费的15个学习项目(如冬天、冰雪、霜冰、感冒、发抖等)组成。
记得(回忆)/知道(再认)(Remember/Know)程序是被普遍接受的一种元记忆判断程序,该程序在传统的再认测验的基础上,增加了被试对自己意识状态的评定,将再认分成记得和知道两种成分。记得成分(R)是指被试可以有意识的回忆起单词曾经出现过的情景,如单词是如何呈现的,相邻的词是什么,呈现时被试正在做什么等,它反映了对情景记忆的有意识回忆;而知道成分(K)是指虽然被试可以肯定该词呈现过,但却不能再现它呈现时的情景,它反映了普遍的熟悉感,是流畅性加工的产物。以往使用记得/知道程序的大量实验表明,绝大多数虚报率都来自“知道”(即再认)反应。采用DRM范式来引发和测量虚假再认的过程中,一般会伴随元记忆的参与。本次实验采用汉语汉字词作材料的语音相关材料探讨语音相关能否引发记忆错觉,以及关键诱饵呈现与否对被试的再认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DRM范式研究汉语双字词的语音相关及关键诱饵的呈现对记忆错觉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选取32名,男女比例均衡,标准普通话使用者,听觉正常,年龄在16-25岁之间。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
计算机、耳机、麦克风、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器和“语音错觉记忆”的实验程序。
2.实验材料
学习阶段有32个词表,一个词表有12个词,所有词的词频均保证在20以上,这些词表有的包盒盖键诱饵,有的不包含(若包含关键诱饵,它可能出现在词衷的1、6、7、12的位置上,各位置出现次数均为4);另外,这些词表有的与关键诱饵语音相关,有的无关(这里的相关是指——词表的前半部分与关键诱饵的首字音近,即语音相同,但音调是前2或3个与其相同,后面的是其他三个音调均有,更相近的音调尽量向前排;词表的后半部分与关键诱饵的尾字音近)。这样学习阶段的材料共分为4组,即“相关呈现”,“相关不呈现”,“不相关呈现”,“不相关不呈现”。平均每一组有8个词表。举例“相关不呈现”如:
灰尘 挥动 恢复 回顾 毁坏 汇款 会议
大臣 星辰 低沉 早晨 陪衬 铺陈
检测阶段有40个词,其中8个是填充材料,最终只接受32个词的结果。这32个词中8个是呈现过的关键诱饵,8个是未呈现过的关键诱饵,8个是呈现过的无关词,8个是未呈现的无关词。呈现过的词出现的位置是词表的1、6、7和12,因此无论是关键诱饵还是无关词都在这其中之一的位置上出现两次。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1.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2×2被试内设计。其中一个被试因素是关键诱饵的呈现状态,包括两个水平:呈现与不呈现;另一个被试内因素是词表与关键诱饵的关系,包括两个水平:语音相关和语音无关,本实验也是项目内设计。
2.程序
(1)学习阶段
被试进入实验室后,按照实验的安排分配到各组,主试向被试呈现或宣读学习阶段指导语如下:
“你好!
感谢你来参加我们的实验!这是一个与记忆有关的实验,目的是考察不同的记忆方法对听觉记忆效果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你会听到连续播放的一系列词语,词与词之间有两秒钟的间隔,请你在听完每个词语后大声跟读,并努力记住。中间会有35秒的休息时间,这段时间内,你要对前面听过的词语自由进行回忆。
如果对实验过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马上向主试提出。理解上述指导语后,准备开始实验。”
如果被试完全理解了指导语,便让其坐到一边,戴上耳机,由主试负责播放学习材料,中间阶段的35秒自由回忆。呈现快结束时,主试会提醒被试注意接着跟读后面的词。当32个词表全部学习完毕后,让被试坐到电脑前,进入检测阶段。
(2)测验阶段
首先,向被试呈现测验阶段指导语如下:
“你已经完成了第一步的实验。下面我们将对记忆的效果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你会听到一些词,这些词可能刚才听过,也可能没有听过。如果听过,请按‘听过’键,对没有听过的词语,则按‘没听过’键。如果你做‘听过’的判断,我们还需要你继续做出‘记得’(能够回忆)或是‘知道’(能够再认)的选择。‘记得’是指你可以有意识的回忆起听该词时的情景,‘知道’是指虽然你可以肯定曾经听过该词,但却不能想起它呈现时的情景。请在5秒钟之内尽快做出判断,超过5秒,将自动跳到下一个词。明白上述指导语后,准备开始测查实验。”
3.检测完毕后,会自动弹出一个对话框,让被试确定“检测完毕”。
随后填写被试信息,这样按照顺序依次进行下面的实验。
4.实验过程控制
由于实验设计为项目内设计,所以每一个词表有四种形式,按照被试内设计的逻辑,实验材料按拉丁方设计分为4组,但是每一个词表虽形式不同,但是却按照固定的顺序出现在不同组的材料中,这样不会产生位置效应。
实验分别在4个实验室同时进行实验,每一个实验室的材料为一种形式,在被试间抵消平衡材料可能产生的差异,至于被试进入哪个实验室接受何种材料完全是随机的。不同实验室的学习材料不同,但测验材料是相同的,由于学习材料不同使得相同的测验材料对各组意义不同,对特定一组而言是“相关呈现”,而对另一组就应该是另外三种情况下的任一种。实验的学习材料和测验材料是同一通道呈现的材料——均为听觉通道。
在学习阶段,每一个词之间间隔为2秒,当听完16个词表后会有35秒的间隔时间。测验阶段听觉呈现完每一个测验词,电脑屏幕上会视觉呈现“听过/没听过”的判断,被试按键做出反应即可,若按键做出“听过”的判断,会继续呈现“记得/知道”的判断。在测验阶段,词与词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秒。一个被试实验大约需要半小时左右。
四、结果分析
1.将被试检验和项目检验得到的“再认”及“记得/知道”反应结果填入表30-1和表30-2。
表30-1 四种条件下被试检验的再认率
相关呈现 相关不呈现 不相关呈现 不相关不呈现
(Rp) (Rup) (Urp) (Urup)
M(总值)
R(记得)
K(知道)
表30-2 四种条件下项目检验的再认率
相关呈现 相关不呈现 不相关呈现 不相关不呈现
(Rp) (Rup) (Urp) (Urup)
M(总值)
R(记得)
K(知道)
2.对被试检验结果进行成对样本的t检验,对未呈现的关键诱饵(Rup)的虚假再认率与呈现过的关键诱饵(Rp)的正确再认率差异、对未呈现过的关键诱饵(Rup)的虚假再认率和对未呈现过的不相关词(Urup)的错误再认率的差异、对呈现过的不相关词(Urp)的正确再认率和对未呈现过的不相关词(Ump)的错误再认率差异,对项目检验结果同样采用成对样本的t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3.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对呈现过的关键诱饵正确再认的记得成分、未呈现的关键诱饵虚假再认“记得”与“知道”成分、呈现过的关键诱饵正确再认的“记得”成分与未呈现的关键诱饵虚假再认的“记得”成分等进行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4.2×2实验结果进行MANOVA分析,并对显著效应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
5.分析并讨论语音相关是否可以引发记忆错觉,其强度如何?对未呈现的关键诱饵和对呈现过的关键诱饵的再认是否存在不相同的工作机制?
五、问题与讨论
1.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对记忆错觉现象可能的认知加工机制进行分析和解释。
2.根据自己对记忆错觉现象的认识和理解,阐述如何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减少记忆错觉现象的发生?
六、参考文献
[1]何海瑛,张剑,朱滢.DRM范式的关联性记忆错觉的综述研究.心理学动态,2000,8(3):6~10.
[2]杜建政,杨治良,鲁直.关联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99,22(4):310~313.
[3]张力,朱滢.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和保持.心理学报,1999,30(4):374~379.
[4]何海瑛,张剑,朱滢.注意分散对虚假再认的影响.心理学报,2001,33(1):17~22.
[5]郭力平,论记忆错觉.长沙电力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4:38~42.
[6]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55~360.
实验31 字型字号对认知加工速度的影响
一、实验背景
在人们的生活中,印刷文字的大小、字型、颜色等特征对人们认知和理解信息的速度会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是非常明显的,直接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效率。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信息载体中,文字是一种最重要的呈现方式。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加工速度,而且还对疲劳程度产生一定影响。对于文字来说,其字型、字号、颜色、呈现形式等因素,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对其传递信息的认知和理解速度。在计算机屏幕上,人们接触到各种不同字型、字号和颜色的字体,这些以不同形式呈现的文字对信息的理解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本研究所关心的核心问题。
汉字的字型因素包括7个水平,分别是:字体、正楷、行楷、隶书、魏碑、黑体和华文彩云体。字号包括3个水平,分别是24号、36号和48号。在本实验中汉字字型是被试内变量,而字号是被试间变量,实验任务是判断同义词和反义词。实验的预期为:因为宋体字在日常中的使用较为广泛,因此研究者预期人们对宋体字的加工较快,反应时较短,准确率较高。同时,实验还预期常规的字号和大字号有利于对汉字的理解与加工。从我们进行的初步研究结果看(2001),汉字加工速度有如下趋势:
1.24号字体和48号字体的各字型加工的速度无明显差异;但是它们的加工速度显
著快于36号字体的加工速度;
2.在七种字型之中,宋体、正楷、行楷的加工速度较快,而隶书、魏碑、黑体和华文彩云的加工速度较慢;
3.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比意义相反的词语的加工速度更快。
二、实验目的
研究字型字号对汉字识别速度的影响。
三、实验程序
(一)被试
选取被试48人,男女比例均衡。年龄范围为17--22岁,所有被试视力正常或矫正视力正常。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
计算机、15英寸平面真彩色显示器、“汉字字型与字号对汉字认知加工的影响”的实验程序(参见ExpPsy2000实验设计系统),指导语呈现、刺激呈现、记录反应时和错误率等全部过程均由计算机控制,被试距离显示屏幕水平距离50cm。
2.实验材料
实验采用简体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具体见附录的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
(1)词性:同义词和反义词。例如,“眠一睡”属于同义词,“近一远”属于反义词,它们分别以不同的字体和字号呈现。所有的实验材料在呈现过程中都是反习惯的(例如,“远近”是习惯的用语,而“近远”是反习惯的)。这样设计有如下三方面好处:第一,实验材料得到了匹配;第二,使被试产生两类反应,便于实验数据的记录(否则,实验只有一类反应,无法测量认知速度的数据);第三,反习惯的呈现顺序是为了防止试的自动化加工,能够更真实的考察汉字的认知加工过程。
(2)字型:实验采用七种常用字体,他们分别是宋体,正楷,行揩,隶书,魏碑,黑体和彩云。
(3)字号:选择四种字号,即12号、24号、36号、48号。
(三)实验设计
采用2(词性)×3(字号)×7(字型)的混合设计,字号为被试间变量,词性和字型为被试内变量。其中做24号字型的实验16名被试,36号字型“名被试,48号字型16名被试。
(四)实验过程
1.选择实验材料:主试在实验前打开实验用的汉字词材料,进行实验准备状态,让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并向被试说明实验要求。具体指导语如下:
“下面是一个关于汉字识别方面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屏幕中央将呈现一系列汉字,请你判断左右两个汉字的含义是同义字,还是反义字,如果是同义字,按‘Q’键做出反应,如果是反义字,按‘P’键做出反应,要求在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反应越快越好,明白上述指导语后,按‘开始实验’键进行练习实验。”
2.被试首先进行练习实验,熟悉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呈现和反应方式。
3.练习实验完毕后,直接进行正式实验,总实验次数为324次。
4.在正式实验阶段,被试每做完108个词休息2分钟,以排除由于疲劳和厌倦对实验结果产生的不利影响。
四、结果分析
按照速度准确性原则及本实验的具体要求,剔除正确率率低于75%的被试的数据和反应时大于2000ms的数据,对整理后的实验结果采用SPSS进行分析。
1.分析不同的实验处理下被试的平均反应时和正确率,并将结果填入下表31-1。
表31-1 不同字型的字号下平均反应时与正确率
词性与
宋体
正楷
行楷
隶书
魏碑
黑体
华文彩云
RT
RT
RT
RT
RT
RT
RT
(Pc)
(Pc)
(Pc)
(Pc)
(Pc)
(Pc)
(Pc)
同义词
12
24
36
48
反义词
12
24
36
48
2.分别对字型、字号和词性做多元方差分析和简单效应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分析与讨论字型、字号和词性对汉字词认知加工速度的影响。
五、问题与讨论
1.根据你自己的经验,具有什么特征的汉字更容易加工,为什么?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你的观点?
2.如何将本实验的结论运用到编辑出版业, 以使读者能够在阅读汉字信息时达到最高的效率?
六、参考文献
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68~371.
附:同义词和反义词词表
反义词:
美丑,远近,早晚,冬夏,春秋,松紧,买卖,动静,成败,强弱,水火,沉浮,男女,是非,上下,甘苦,旱涝,香臭,贫富,矛盾,涨落,肥瘦,左右,前后,天地,单双,轻重,薄厚,冷暖,高低,敌友,起卧,利弊,开关,悲欢,离合,繁简,粗细,干湿,祸福,阴阳,黑白,父母,真假,取舍,空实,贵贱,曲直,软硬,来去,生死,主仆,问答,里外,增减,升降,异同,公私,对错,奖惩,新旧,枪炮,彼此
同义词:
花草,牛羊,桌椅,浏览,观看,山川,土地,河流,虎豹,豺狼,鬼神,杨柳,树林,耕种,鸡鸭,千万,行进,朋友,衣服,分秒,香甜,凉爽,说讲,雨雪,霜露,路途,纺织,糟糠,舰艇,门窗,海洋,睡眠,聋哑,疼痛,牙齿,长久,释放,烟雾,根本,依靠,严厉,平静,攻击,田地,认识,扩张,共同,朴素,关闭,厌倦,夺取,通达,歪斜,尘土,早晨,伙伴,周全,危险,斗争,困乏,凤凰,规矩,脉络
选词说明:上述双字词选自《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国家浯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编,语文出版社出版)中的高频常用字。
实验32 中文阅读中的字形和语音加工
一、实验背景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对文字加工提出的双通道模型(Dual-route Models)的理论,人们通常通过两种方式获得字词的意义:第一种方式是由字形激活字义,第二种方式是从字形激活语音,再由语音激活有关的字义。很多西方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语音在文字辨识中可能扮演某种媒介的角色。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字形与字音关系不仅不明显,而且不稳定,缺乏确定的规律性,汉字的辨识是以语音为媒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刘亭芳采用联想学习法,首次对汉字做了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发现汉字字形对字义的影响大于字音对字义的影响。郭可教、杨奇志(1995)通过汉字认知的“复脑效应”的实验研究,发现字形为单侧脑功能优势,而字音、字义为两侧脑功能优势,字音与字义加工时间上无差异。艾伟(1923,1924)研究汉字的“型”与“音”在学习上的不同作用时发现,汉语学习中形义与形声联结同时形成,但形义联结更持久。也有人提出对汉字的加工与词频有关,如果是高频字(词),则是直接由字形到字义的加工,如果是低频字(词),则须语音转录再进行语义加工。
武宁宁、舒华等(1998)用按键移动窗口法探讨浯音和字形在汉浯阅读中的作用。他们选取文章中的动词作为关键词,用音同形不同或形似音不同及形音皆不同的字替换。结果发现:在错字后第一、二个字上,被试的阅读反应时延长;同音错词和形似错词同时引起反应时的延长;同音词引起的反应时延长的效应消失较早、也较彻底。该研究表明:(1)对语音和字形的加工是即时的;(2)语音和字形在正常阅读的字词识别早期同样起作用;(3)语音引导恢复错误的能力强于字形。从该实验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成人读者对于同音错词和形似错词能够同样觉察,而且同音词还有利于错误的恢复。这与宋华等的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差异(初学阅读者主要依靠浯音,熟练阅读者主要依靠字形),研究者认为这种差异主要是由方法引起的,移动窗口的方法进行的是即时性研究,反映的是即时状态,因而与校对任务(考察非即时加工)研究的加工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并不矛盾。但移动窗口的方法与正常阅读存在差距,必须逐字阅读,而且眼睛不能回扫,这些特点可能会迫使读者较多地使用语音信息,从而扩大了语音的作用。因此词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解释语音、字形在汉浯阅读中的作用。
本实验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鼠标移动窗口的方法探讨语音与字形的即时加工问题。由于动词在汉语句子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移动窗口方法的特点以及汉语字词的特点,采用双字词为关键词得到的结果有时很难解释,所以本实验采用动词为关键词,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上与武宁宁等人的研究相似。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字形和浯音加工在中文阅读中所起作用:实验采用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通过让被试移动鼠标以阅读计算机屏幕逐字呈现的短文,并记录文中个别单字呈现时间,作为反映阅读及时加工的因变量,以此来考察文章状况(原字、同音字、形似字和无关字)和阅读位置(关键字前一字、关键字、关键字后一字、后二字、后三字、句尾)对单词阅读时间的影响,从而得到中文阅读中,语音和字形加工在哪一阶段起作用?起作用的机制?字形和语音两者哪个作用更显著?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选择本科生被试30名,母语均为汉语,无阅读障碍,视觉或矫正视力正常。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计算机、移动窗口实验程序。
2.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是16个关键动词,这些关键词分别包含在16篇40—70字之间的短文中。每个关键词如“烧”有三种类型的替代词: (1)同音动词,如“捎”;(2)形似动词,如“绕”;(3)既不同音也不形似的动词,如“唱”。替代词与原词在频率、笔画数等方面尽可能匹配或一致,且无语义联系。这样,关键词共四类。实验之前对所有关键词进行预测,确认其在正常句中可接受程度,是原词最高,同音与形似字相等,音异形异词最低。
短文举例如下:
“我刚从国外回到家,家里的燃料是木炭,后来烧的是煤粉捏的大煤球,不但灰大烟大,而且碎纸、劈柴、洋火,样样不能离。”(关键词:绕、捎、绕、唱)。
16篇短文和4类型关键词按拉丁方设计搭配为4组,并加入16篇长度相当的短文作为填充,形成4组实验材料。每个被试须读32篇短文,其顺序随机排列。
(三)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两因素4×6被试内实验设计,自变量为文章状况(原字、同音字、形似字、音异形异字)和阅读位置(关键字前一字、关键字、关键字后一字、关键字后二字、后三宇及句尾等六水平),均为被试内变量。
因变量为单字阅读时间。
(四)实验程序
每个被试单独在计算机实验室中以微暗的光度进行实验。
1.实验前向被试说明实验的目的,讲解实验的基本要求,进行练习实验,然后准备进行正式实验。
2.正式实验时,首先给被试呈现如下指导浯:
“下面是一个阅读实验,开始实验时, 用鼠标移动屏幕上的光标,每点击一次鼠标时,前面的一个字(或词)消失,同时光标所指位置将出现一个宇或标点,直至短文结束。请在保证理解句子和短文的情况下尽快阅读,每读完四篇短文,将出现与短文顺序对应的有关阅读理解的判断题,请你做出正确的回答,然后休息一分钟后进行下一次实验。明白上述指导语后,按任意键先开始进行下面的实验。”
3.屏幕每次呈现4-7行文字,每行10个字,关键词不出现在边角位置。计算机自动记录每个单字的阅读时间。
四、结果分析
选取正确率80%以上,单字阅读时间在50ms 1500ms之间的被试数据作为有效数据,进行如下分析:
1.统计各种实验状况下单字的平均反应时,并进行4×6的方差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2.对文章状况的不同位置分别作方差分析,考察哪一位置差异显著。
3.根据上述分析,考察语音和字形的加工是即时的还是继时的,并讨论被试采用的加工策略。
五、问题与讨论
1.字形与语音加工研究的意义。
2.查阅有关资料文献,分析汉语言中字形与语音加工的机制。
六、参考文献
[1]宋华,张厚粱,舒华.在中文阅读中宇音、字形的作用及其发展转换.心理学报,1995,27:139~143.
[2]武宁宁,舒华,周晓林等.移动窗口条件下语音、字形信息在汉语阅读中的作用.心理学报,1998,30:154~159.
[3]黄健辉.中文阅读中的字形与语音加工.心理学报,2000,1.
第三部分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实验33 验证韦伯定律
一、实验背景
一个物体的重量,面积,长度等要有多大的变化,人们才能知觉到其差异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韦伯(E.H. Weber)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他发现,人们知觉到物体在某方面的变化,并不取决于该物体变化的绝对量,而取决于它变化的相对量。例如,30g的重量只要增加1克就能感觉到重量上的变化,而300g的重量要让人们感觉到重量上的变化,只增加lg就不够了,它要增加10g才能感觉出比较重。这就是说,对重量变化的感受能力不能以一个绝对量来表示,而要说明它与原来重量的相对值。原来的重量小(如30g),只需一个小的变化(如lg)就可感觉到差别,原来的重量大(如300g),就需要一个较大的变化(如10g),才能感觉到差别。韦伯还发现,同类感觉的刚刚可觉察到的差别(just noticable djfference,简称j. n. d., 或用△I表示)与原来刺激强度(I)的比例是恒定的,即=K。K重量=1/30,K视=1/100,K响度=1/10。这种在同一感觉道内相对差别阈限保持恒定的现象叫做韦伯定律,K叫做韦伯分数,或韦伯比例。
二、实验目的
这是一个设计型实验,使用极限法计算判别阈限以验证韦伯定律。
三、实验设计参考
1.选定仪器和材料
容器(口杯、铝桶、信封、牛奶盒)、填充容器的物品(硬币、砂子或法码)和秤——普通的秤(或许不够准确,最好是邮政用秤)。通常重量控制在中等程度,5-24盎司。
2.选定标准刺激:
往容器x1内注入填充物至1/8处,往另一容器x2内轻轻添加稍多一些填充物。请一位朋友举起两个容器,并告诉你哪一个较重。开始时,被试会说两个容器一样重。继续向稍重容器内注入填充物,直到被试报告说较重为止。不要让被试看到你填充的是哪个容器,不准用同一只手提起容器。一旦确定了较重的容器,则作为标准刺激。
3.计算j. n. d
再向一只新容器x3中添加物品,直到被试感到它比标准刺激稍重时为止。△I=Gx3-Gx2
4.分别计算被试对多个标准刺激的j. n. d的平均值△I和韦伯分数(△I/I):重复上述2, 3两个过程。
四、结果分析
1.以△I为横坐标,以△I/I为纵坐标画图。
2.根据图说明被试对重量的辨别是否符合韦后定律。
3.比较不同被试的韦伯分数,并说明谁对重量辨别的能力强些。
五、问题与讨论
1.如何确定符合韦伯定律的重量范围?
2.对不同感觉道的感受性如何进行比较?
六、参考文献
[1]武德沃斯,施洛斯贝各著,曹日昌等译.实验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2]Geldard.F.A.The Human Senese.(2nd ed.),N.Y.:John Wiley and Sons,1972.
[3]Scharf,B.(Ed).Experimental Sensory Psychology.Glenview,Illinois:Scott,Foresman and Co.,1975.
实验34 斯特鲁效应
一、实验背景
无觉察知觉研究的历史是悠久而争论不休的历史(Eriksen,1960),斯特鲁效应是以斯特鲁来命名的,1935年他首次报告了这个效应。标准的斯特鲁试验如图7-10所示。被试看一列单词,然后很快说出书写每个单词所用墨水的颜色。与说出中性无色单词(如用红墨水写的房子)的速度相比,当词和墨水颜色不一致时(如用蓝墨水写的红字),说出颜色的速度要慢但当词和色一致时(如用绿色写绿字)速度要快一些。斯特鲁效应就是指在词、色一致或不一致情况下,说出颜色的快慢。
图34-1 用于斯特鲁实验中的刺激
从上至下准确的反应应为“黑”、“白”、“黑”.被试的任务是浇出墨水的颜色,忽略颜色单词。
二、实验目的
这是一个设计型实验,验证斯特鲁效应的可能性和条件。
三、实验设计参考
设计一:实验仪器和材料可以选用一些索引标准卡、彩色笔和有秒针的表,如果有秒表更好。拿16张卡,用彩色笔写上与彩色笔颜色一致的颜色名,如用绿色笔写绿等。如你有八种彩色笔,那每种颜色就写两遍。在其他16张卡上,写与彩色笔颜色不同的颜色——也就是说,用绿色笔写红。你的刺激现在准备好了。从两打卡片中任选一打,说出每一张卡片上颜色的名称,记录16张卡片共花费多少时间。然后重复做另一打。
设计二:你研究斯特鲁效应的另一个方法是用数字作刺激。看看你的被试读出一长串数字所花的时间,这些数是由重复l一4的多个数字构成。然后看被试计算一串字符的个数所花的时间,这串字符要和前一串一样长,你要用一个符号,如美元符号使其自成一列。现在准备的是斯特鲁试验的不一致条件。写出一列长度和前两列一样长的式子,其中刺激如2222、11、3和444。被试的任务是说出字符的个数,也就是说,看见2222说“4”。
四、结果分析
对于实验设计一,比较色、名一致与不一致两打的时间差异。
五、问题与讨论
1.完善第二种实验设计。
2.对于设计二,把刺激自上而下呈现,让你的被试读出所有刺激。这增加了难度,且使反应速度降低。这对操作斯特鲁效应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
六、参考文献
B·H·坎特威茨,H·L·罗迪格,D·G·埃尔姆斯著,郭秀艳等译.实验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实验35 速度—准确性权衡
一、实验背景
在操作的速度和准确性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当你急于做某件事时,你更可能出差错;相反,当你试图准确地完成某件事时,如完成学期论文,为达到预期的准确性,你必须放慢工作速度。心理学家将这一关系称为速度—准确性权衡。
这一关系可以用锡奥斯(1975)年做的一个实验加以说明,他的实验中,被试所要完成的任务相当简单,只需说出呈现在屏幕上的某个数字。自变量是数字出现的概率(相对频数),变化范围在0.2(在呈现次数中有20%的机会出现该数字)到0.8之间。这一实验的反应时结果如图35-1所示。为此,锡奥斯得出结论,认为刺激出现的概率对反应时没有影响。
图35-1 锡奥斯实验结果
图35-1中,反应时和错误率是刺激呈现概率的函数尽管反应时是恒定的,但错误率随着刺激呈现概率的提高而降低。
在不考虑错误反应的情况下,这一结论似乎十分合理。但是,当把错误率也考虑进去时,另一种解释就出现了(Pachella,1974)。3%的错误率看似不高,但想想这个任务是多么简单:被试所需做的仅仅是说出看到的数字,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实在是轻而易举。更糟糕的是,错误率随自变量(刺激出现概率)而发生系统的变化。当刺激呈现概率最低时,反应的错误率最高(6%);并且随呈现概率的提高,错误率逐渐降低。那么,如果在各种刺激呈现概率条件中,使错为降低低呈现频率时的错误率,必须增加反应时。帕奇勒(1974)提出,在刺激呈现概率为0.2的条件下,要降低2%的错误率,反应时必须增加100毫秒。因此,一旦将错误率考虑进去,刺激呈现概率不影响反应时的结论必然受到质疑。
这里的基本问题在于只选择了反应时作为因变量。由于反应时部分地依赖于错误率,因此,我们必须同时将速度和准确性都考虑为因变量。简言之,反应时不是一个单一变量,而是一个包含多个变量的因变量。当各自变量水平上的错误率保持恒定时,反应时称为单一因变量;但在一般情况下,必须同时考虑反应时及错误率两个因变量。
二、实验目的
验证速度—准确性权衡的关系,了解这一关系成立的条件。
三、实验设计参考
需要一枝铅笔、一张报纸、一个计时器和一位帮手。若有一位朋友帮你计时再好不过,否则以带有蜂鸣器的计时器代替也行。将计时器设置在30秒处。现在,请你以一种轻松自在的速度,浏览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并划掉文章中出现的每一个字母“e”,至30秒时停止,并计算你所划掉的字母。这是你的基线数。(填入表35-1)。接下来,仍将时间设置在30秒处,但将需要划掉字母的行数比上述完成的行数增加10%。第三次,操作相同,但行数比基线数减少10%,即这一次进行的速度比较慢。然后,比基线行数增加15%,重复上述作业;最后,行数比基线减少15%。
表35-1 速度—准确性权衡的经验测定
行数 正确删除的 遗漏的字 总字母数 百分比
字母数(1) 母数(2) (1)+(2) (2)/[(1)+(2)]
基线(B)
B+10%
B-10%
B+15%
B-15%
四、结果分析
针对上述完成的五个文章段落,计算你应该删掉的字母数以及你实际删掉的字母数。以你所删掉的字母数除以所应删除的字母总数,并计算你的错误率或百分比。
五、问题与讨论
回到当你努力加快速度以删掉更多的字母时,你是否系统地发生了更多的错误,从而表明速度和准确性之间存在某种权衡?
六、参考文献
[1]B·H·坎特威茨,H·L·罗迪格,D·G·埃尔姆斯著,郭秀艳等译.实验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孟庆茂,常建华.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4]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实验36 小学阅读困难学生在自然阅读中信息加工特点
一、实验背景
随着特殊教育观念的变化,在发达国家,阅读困难儿童已被纳入了特殊教育的对象,并成为特殊教育最大的研究领域。阅读这一复杂的认知过程,众多的阅读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类:拉伯格和萨姆尔认为阅读是由低级的小单位字母处理发展到高级的词组整体处理过程,而读词理解是关键,因而阅读是“自下而上”的模式;高尔曼则认为:人们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和社会经历影响着对书面文字的理解,而只需要很少关于文字方面的信息。提出了“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鲁梅哈特指出,阅读过程本质上既不是自上而下,也不是自下而上的,阅读活动就是同时使用所有这些感觉知识和非感觉知识的结果,是不断交叉相互作用的过程。最新近的研究报告,1997年亨特(Hunt,1997)提出,“阅读过程中主要有两种加工活动:词句的解码和材料的连贯整合(coherency and integration),其中材料的连贯整合加工方式是阅读较高阶段。”
教师对阅读过程的理解和观点,对阅读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和内容的选择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选择最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对阅读困难学生进行矫治,我们必须充分地了解阅读困难者的阅读过程。
二、实验设计参考
(一)被试
在某市市区普小五年级学生中,由任课至少一年的语文教师进行评估选取阅读困难学生(智力正常、教育机会、文化背景正常,无情绪、感官障碍;连续三次期中、期末语文考试的阅读成绩低于正常学生1.5—2.0SD)30人。再随机抽取阅读水平正常学生30人,构成阅读正常组和阅读困难组(文中简称,正常组、困难组)。
(二)实验步骤
①阅读实验:材料,一篇500字左右生字量和难度水平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水平的叙事文章(由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师共同商定)。指导语:“请大家读这篇文章,时间只有5分钟。”
②阅读后收回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座位上休息,欣赏音乐(10分钟)。
③阅渎测验:测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字词信息的保持,共14题,随机排列。指导语:“现在请大家根据刚才所读的文章回答问卷,如果遇到不会的,可以不回答,否则错了要扣分的。时间只有10分钟,要抓紧时间,开始。”
①测查生字量。个别进行,将原阅读材料递给被试,指导语:“现在请你出声地朗读这篇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告诉老师,开始。”记录下学生读错的或不认识的字词,统计其数量。
三、分析结果
1.正常组与困难组生字量的有无差异?分析原因。
2.正常组与困难组阅读成绩有无差异?分析原因。
3.阅读正常学生生字多组与生字少组学生信息保持情况如何?
4.阅读困难学生生字多组和生字少组学生信息保持情况如何?
四、参考文献
喻红梅,魏华忠.小学五年级阅读困难学生自然阅读中信息加工特点.心理科学,2003,26(3):558~559.
实验37 交流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合作行为的影响
一、实验背景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合作具有“共同目标”和“个体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两大基本要素及“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同一性”的特征。从合作的结构上分析,合作包括合作认知、合作情感、合作技能和合作行为四个方面,合作行为是一个人合作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合作的最终体现。交流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认知过程,已有的关于交流对合作行为影响的研究多是探讨交流的内容。然而,交流过程不仅涉及交流的内容,还包括交流所采取的方式。迄今关于交流方式对合作行为影响的研究极少,而从发展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不同的交流方式对不同年龄被试合作行为影响。
本研究的假设为:1.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的合作行为越来越多。2. 不同交流方式对被合作行为的影响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影响的差异越来越显著。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为设计实验。考察交流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合作行为的影响。以下仅提供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三、实验设计参考
(一)被试
随机抽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学生。被试智力、听力、语言表达能力均正常。
(二)材料
4cm×3cm的封塑卡片,每套12张。每张卡片的左上角印有字母C或D,卡片的中间印有实验游戏得分规则。
(三)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5×(年级)×4(交流方式)被试间二因素实验设计。其中年级变量包括小学二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和大学二年级五个水平。交流方式变量包括“既能看见也能说话”(方式1)、“能说话但不能看见”(方式2)、“能看见但不能说话”(方式3)和“既不能说话也不能看见”(方式4)四个水平。
(四)实验步骤
在一间只有主试和被试的房间内放一张桌子和三把椅子,两名被试分别坐在桌子的两边,主试坐在桌子的一侧。在不同的交流方式条件下,“看得见”指两名被试面对面坐着,“看不见”指两名被试背对背坐着,“能说话”指两名被试按实验要求进行交流,“不能说话”指两名被试根据实验要求不做任何交流。指导语如下:
“现在请大家来做一个出卡片游戏,每两人为一组,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每次游戏时两人各出一张卡片,如果两人都出C,则各得3分;如果一个出C,一个出D,则出C者得1分,出D者得4分;如果两人都出D,则两人都得0分。”
游戏结束后对得分最高的前十名分发奖品。游戏共进行三轮,每轮6次,共18次。每两次游戏间隔半分钟,每两轮中间休息3分钟,每次游戏结束时都会公布你们两人的选择结果。
交流预告:
对方式1、2组:休息时间你们要对如何出卡片进行讨论。对方式3、4组:休息时间你们不许说话。
合作行为:被试在实验游戏中选择标有字母“C”的卡片。
1.单向合作分数 每个被试在重复性游戏中做出C选择的累积分数。分数越高表示个体合作行为越多。
2.双向合作分数 每对被试在重复性游戏中连续做出CC选择的几何累积分数。分数越高表示同时合作行为越多。
四、结果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由学生完成。
五、问题与讨论
1.交流方式对不同年龄合作行为的影响有无差异?分析原因?
2.影响合作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六、参考文献
赵俊茹,李幼德.交流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合作行为影响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3,26(3):545~546.
实验38 小学生品牌再认能力的发展
一、实验背景
品牌再认是指消费者面对各种品牌,能从中认出某一个或某些曾感知过或使用过的品牌。市场上同类产品繁多,而且往往只有少数特征不同。对于消费者来说,分辨它们并不是件易事。广告品牌的再认旨在引起或保持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以便购买时考虑该品牌产品。倘若广告品牌的再认水平较低,消费者就难以引起或保持对该品牌产品的认识,进而就会影响其对该品牌产品的购买甚至根本就不会考虑购买。研究小学生的品牌再认能力有助于当前市场的培育和未来市场的开拓。
二、实验设计参考
(一)被试
不同生源、家庭背景、经济收入、年级、性别的小学生被试。
(二)程序
两天中分别给小学生看两个电视片。第一天的电视片中穿插了12个产品广告;第二天的电视片中穿插了24个产品广告,其中包括第一天片中出现的12个产品广告。第二天学生看完电视片后,呈现电视产品广告中的24个品牌产品名称给学生,要求他们指出第一天电视片中出现的品牌产品。每再认出一个得一分。
三、结果分析
以品牌再认能力为因变量,以年级、性别、经济收入、家庭背景、生源等为自变量,分别考察的品牌再认能力的发展及差异。
四、参考文献
[1]陆跃祥,林崇德,彭华茂.中小学生品牌再认能力发展水平研究.心理科学,2001,24(2):215~216.
第四部分 演示实验
实验39 注意的分配
一、实验背景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注意分配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的。贾斯特罗等人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一边用一只手急速地敲打时,能更快地加数和读书。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要有熟练的技能技巧。也就是说,在同时进行的多项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需要集中注意于该活动上,而其余动作必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可以不费思索地稍加留心即能完成。条件之二有赖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联系。如果它们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同时进行几种活动要困难些;当只有它们之间形成某种反应系统、组织更有合理性时,注意的分配才容易完成。
注意的分配能力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得到训练发展的,新生儿不具备注意分配能力。婴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在与成人交往中,需要视觉、听觉、动觉协调进行,也需要伴随着记忆、想象、情感、意志活动,注意分配能力得到发展。注意的分配能力是从事复杂劳动的必要条件。例如:驾驶员、运动员、乐队指挥、教师等的工作都需要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差错。在体育运动中,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时要对他们的注意分配能力进行专门训练,如进行技术动作分配训练、视一动协调训练等。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可以在实验室用注意分配仪做,也可以是一个演示实验。主要目的是验证注意分配的可能性与条件。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
(二)仪器和材料
纸和笔、秒表,或用注意分配仪。
(三)程序
1.主试对大家说:
“你们每个人都会同时做两件事吗?很多人都回答说‘会’。但你知道自己同时做两件事的能力有多强吗?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注意分配的实验。实验分6次做,每次做30s,中间休息5次,每次休息也是30s。一共做6min就做完了。现在请每个人都准备好纸和笔,并在纸上画6个横格,每格记一次实验的结果。”
2.等大家准备好后又说:
“现在做第一次实验,我先告诉你们怎么做。等我说完后咸‘开始’口令时才正式开始做,现在只听我说。这次要求每个人尽快地从1开始数数。要念出声来,念清楚,一定要顺次序,不能漏,也不能跳。念两位数时只发两个音,如‘24’,而不要念成‘二十四’;念到100时再从1开始。请每个人都要严格按照这个规定做,否则结果就不准确了。”
等大家都明白怎样做以后,主试喊“开始”,同时开动秒表。到30s时喊“停”,同时让每人记下自己念到的最后一个数字。
3.休息30s后主试又说:
“现在做第二次实验。先听我说,这次要求每个人从1开始,尽快地每次3,连续地写下去,即1, 4, 7 ……。”
其余操作同上。
4.休息后主试再说:
“现在开始第三次实验。这次要把上两次的工作同时做,即一面口里数数,一面连续写加3的数字。要尽量快,但不能出错或漏写,如果自己发现错了,要立刻改正,否则将来计算结果时还得扣除掉。请注意,一定要又快又准,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不要慌。”
其余操作同上。
5.第四次重复第三次实验的内容。
6.第五次重复第二次实验的内容。
7.第六次重复第一次实验的内容。
四、结果分析
1.让每个被试按六次实验分别统计念和写的数学的个数。念的个数按每发出一个音为一个数计算,如念到90,就是念了10+80×2=170个数;念到112,就是20+92×2=204个数。如有错或漏的情况,就从总数中减去错或漏的个数。
2.计算做一件事时的工作效率:
30s内平均念的个数(A)=第一次和第六次结果的平均值
30s内平均写的个数(B)=第二次和第五次结果的平均值
3.计算同时做两件事的工作效率:
30s内平均念的个数(A’)=第三、四次念的个数平均值
30s内平均写的个数(B’)=第三、四次写的个数平均值
4.用下列公式计算注意分配值:
现用表39-1举例说明被试甲的结果。
表39-1 被试甲的结果
顺序
单 独 做
同 时 做
念
写
念
写
1
204
—
—
—
2
—
35
—
—
3
—
—
170
35
4
—
—
188
37
5
—
47
—
—
6
202
—
—
—
X
203
41
179
36
注意分配值=
被试甲在念和写时有注意分配(因为0.77>0.50),但他只有部分的注意分配(因为完全注意分配值=1,那时,同时工作的效率与单独工作的效率相等),同时还有注意转移(有时只念,有时只写)。
五、问题与讨论
1.本实验为什么要做六部分,如果只用前面三次的结果会发生什么问题?
2.在你听课记笔记时有没有注意分配发生?或者只是注意转移?为什么?
3.在实践中有哪些工作需要具备注意分配的能力?
4.你能提出另外的具体办法来测量注意分配能力吗?
六、参考文献
[1]武德沃斯·施洛斯贝格著,曹日昌等译.实验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87-90.
[2]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456~458.
实验40 注意的集中
一、实验背景
注意的集中,指的是注意能较长时间集中于一定的对象而没有松弛或分散的现象。注意的集中与对象的数量、性质,与主体的心理倾向性、健康状况等有关。
二、实验目的
这是一个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注意的集中在学习与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并评定注意集中的能力。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
(二)仪器与材料
简单算术计算题三道(见程序),记录纸。
(三)程序
1.主试给被试指导语:“我念三道简单的算术题。你们要注意听,心算解题。不能询问,也不要出声地说出计算过程与答案。我每读完一道题后,说‘写’的时候,你们就立刻把心算的结果记在纸上。注意!开始!”
主试读题时要清楚、缓慢。题目带虚线的地方,表示要停顿。
2.主试读第一题:“给你两个两位数:82和68,第二个两位数中的第一个数字乘第一个两位数中的第二个数字……,得到的乘积用第二个两位数中的第一个数字除……写!……”
待被试写完停笔,再读第二题。
3.主试读第二题:“给你两个两位数;82和68,每二个两位数中的第一个数字加上第一个两位数中的第二个数字……,得到的和除以第二个两位数中的第二个数字……写!”……
待被试写完停笔,再读第三题。
4.主试念第三题:“给你的数是:56和92,第一个两位数中的第二个数字用第二个两位数的第二个数字来除……,得到的商乘以第一个两位数中的第二个数字……写!”
四、结果分析
1.以解对的记“+”,解错的记“—”,则被试在实验过程中注意集中性的表现在四种情况:①第一题至第三题均正确,表明实验过程中的注意集中;②第一题(+)、第二(+)、第三题(—),表明实验过程中注意有某些削弱;③第一题(+)、第二题(一)、第三题(+),表明注意不稳定;④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表明注意转移相对慢一些。按注意集中性的上述四种情况统计出全班被试的人数分配。
2.根据实验材料,列出注意集中性的四种情况的男、女人数分配。
五、问题与讨论
1.注意集中性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注意集中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注意集中性有无性别差异?为什么?
六、参考文献
黄希庭,俞文钊.心理学实验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15~216.
实验41 双手动作平衡
一、实验目的
演示手优势现象,测定双手动作速度的差异。
二、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学生。
(二)仪器和材料
一张白纸上、下各印两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分10×10个黑色小方格,一个小方格的面积是5×5mm2。
红色笔、秒表或有秒针的手表。
(三)程序
1.发给每个被试一张印有小格的纸,并对他们说:
“现在我们做一个用手打点的实验。手拿红色笔,手臂悬空,在每个小格中打上一点。如果点到格外或正好打到格上算错,要重新再打一点更正。两只手都要做,左子在左边的两个正方形中打点,从正方形的右上角开始向下打,打完第一列接着从第二列的最下一格向上打。打完第二列再从第三列的最上一格向下打。就这样转着打下去。右手在右边两个正方形中打点,从左上角开始向下打,同样转着打下去。试试看哪只手打得快一些。实验分4次做完,一次打100个点,也就是正好打满一个正方形。”
等被试都弄清楚怎样打点以后,再对他们说:
“现在开始第一次实验,请用左手打点,开始时各人先看一下自己的手表是几分,再等到秒针走到12上时马上开始按刚才说的办法在左上方的小格中打点,要尽量打得又快又准。记住,错了要补打一次。打完最后一个小格马上看表,记下用了多少秒钟。休息1min后再开始第二次实验。”
2.用同样的方法依次用右手、左手各打点100次。中间休息两次,每次1min。每打完100下记下所用的时间(s)。
三、结果分析
1.分别计算左右手两次打点所用时间的平均值。
2.分别统计全班左手优势(<=的人数,右手优势(>)的人数和两手平衡(=)的人数。
四、问题与讨论
1.你在本实验中取得的数据与你的自我观察是否一致?如不一致为什么?
2.如果有某种工作需要选择双手操作能力强的人,你认为可以用本实验的指标来选择人员吗?应如何检验它的有效性?
3.全班被试双手平衡性有无差异?应如何了解形成差异的原因?
4.本实验为什么要分4次进行?如果左右手各做一次会有什么后果?
5.本实验所记时间包括看表所用的时间,这是否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为什么?
五、参考文献
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467~468.
实验42 听觉的数字记忆广度
一、实验目的
这是一个演示实验,集体测定大学生对数字的记忆广度,学习计算记忆广度的方法。
二、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学生。
(二)仪器和材料
数字录音磁带,从5位数字到16位数字各3个,数字必须是随机组合的。
(三)程序
1.对全体被试说:
“请大家做一个记忆实验。先听我念数字,我一个敷字一个数字地念要求你们听时尽量顺着次序记住每个数字。等我念完一组数宇说‘写’时,你们就赶快写出刚才听过的数字。接着我再念第二组数宇,照这样一共要做很多组。一组数字最短的是s住,最长的是16位。位数相同的数字连续做三组.每次我念数字前2s说‘听’,你们就注意地听和记,我念完一组数字说‘写’,你们就赶快默写刚才听到的数宇,一次写成一行,顺次序写下去.请你们拿好笔,准备好纸,现在开始实验。”
指示语可以录成音,也可以由主试当场说。等大家听明白后开始做实验。念数字的速度是1s念一个,给被试默写的时间是一个数字1.5s。
2.在实验过程中,主试若发现有对某位数字连续三次都回忆不完全,可以先让他停止实验,以免产生烦躁情绪。
3.连续做完36组数字后休息5分钟。
三、结果分析
1.再放一次录音磁带,让每个被试依次核对自己默写的数字,在正确再现的数字旁打钩。核对完毕,统计正确再现的次数。
2.用下列公式计算效字记忆广度:
四、问题与讨论
1.如果听数字时用分组、默念,附加意义等办法,是否对保持有好处?为什么?
2.在计算记忆广度以后,对默写过的数字你还能回忆起来吗?为什么?
3.了解全班被试数字记忆广度的个体差异,试说明其可能的原因。
4.计算记忆广度的另一种方法是:同位数字正确再现次数达到50%时算通过,与本实验的计算方法相比,哪一种计算方法较好?
五、参考文献
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460~461.
实验43 意志努力的程度
一、实验目的
这是一个演示实验。意志努力表现在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对困难的克服之中。人所遇到的困难是极为多样化的,意志努力的表现形式是很不同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人对不断增长着的肌肉疲乏感的忍受性,来评定意志努力的程度。
二、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
(二)仪器与材料
体操哑铃(一千克重),扩音听诊器,两只秒表,记录纸(表43-1)。
表43-1 意志努力实验记录
姓名: 班: 日期:
阶段 秒表读数 脉搏次数 观察到的行为表现
平静时
开始举重
“有点疲乏”
“疲乏”
“很疲乏”
“快不行了”
“很快就不行了”
放下哑铃
(三)实验程序
1.无比赛气氛下的测试:
实验开始前,先测出被试平静时l0秒钟内的脉搏次数。主试的助手站在被试的左边,继续听诊其脉搏。主试发出指导语如下:
“我给你一个哑铃。请你用右手拿着它,作侧平举动作,要尽量坚持平稳地举着。当你开始感到疲乏时,就说‘开始有点疲乏’。当你感到‘疲乏’‘很疲乏’‘快不行了’,就照实地说出来。明白了吗?(回答问题)。好,请拿起哑铃,开始侧平举!”
这时主试按动秒表计时。当被试说出各种自我感觉时,记录自实验开始以来经历的时间和被试的行为表现。主试的助手在被试说出某种自我感觉后,立即统计出10秒钟内的心跳次数。当被试放下哑铃时,主试停止计时。实验后询问被试的内心感觉。
2.有比赛气氛下的测试:
隔一天后,让程序1中的被试与体力基本相当的另一位被试比赛。以程序l的方式对后一位被试作实验。对于前一位被试除实施程序1外,还告知对手的成绩,当他感到“快不行了”时又呈现秒表上的计时,鼓励他超过对手。
三、结果分析
1.列表比较在有无比赛气氛下出现多种疲乏感时的脉搏次数。
2.算出并列表比较在有无比赛气氛下出现各种疲乏感的速度和坚持举重的时间。
四、问题与讨论
1.怎样用实验结果来评定意志的努力程度?
2.比赛气氛为什么会增进意志努力?
3.意志努力的外部表现和内省报告的一致性如何?
五、参考文献
章志光.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目 录
绪论 心理实验中的各种变量 1
第一部分 经典心理实验 5
第一章 传统心理物理法 5
实验1 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 5
实验2 平均差误法测量长度差别阈限 9
实验3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量表 11
实验4 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13
实验5 肤觉两点阈的测定 16
第二章 学习与记忆实验 19
实验6 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 19
实验7 短时记忆保持量的测定 21
实验8 延迟时间对系列范畴系列位置效应的影响 24
实验9 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 27
实验10 材料呈现形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 29
实验11 学习迁移的实验研究 33
实验12 视觉与听觉跨通道学习的系列位置效应 38
第三章 经典的信息加工实验 42
实验13 认知方式的测量方法——棒框实验 42
实验14 认知方式对表象心理旋转的影响 44
第二部分:表象心理旋转实验 47
实验15 句子类型对理解速度的影响(一) 49
实验16 句子类型对理解速度的影响(二) 52
实验17 轮廓比较与命名的信息加工过程 56
第三部分 应用心理实验 61
第一章 信号检测论与反应时测量技术 61
实验18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61
实验19 简单反应时 64
实验20 选择反应时 66
实验21 线索与刺激特征相容性对刺激识别的影响 70
实验22 视觉暗适应过程的测定 75
第五章 社会影响与人的因素 78
实验23 从众行为 78
实验24 大学生的需要 81
实验25 团体内的竞争和合作 83
实验26 团体的人际关系 85
第六章 记忆遗忘与认知加工等实验 88
实验27 认知方式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88
实验28 中英文词语之间启动效应的研究 92
实验29 图形信息有意遗忘的研究 95
实验30 语音关联对错误再认的影响 98
实验31 字型字号对认知加工速度的影响 102
实验32 中文阅读中的字形和语音加工 106
第三部分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109
实验33 验证韦伯定律 109
实验34 斯特鲁效应 110
实验35 速度—准确性权衡 112
实验36 小学阅读困难学生在自然阅读中信息加工特点 115
实验37 交流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合作行为的影响 116
实验38 小学生品牌再认能力的发展 118
第四部分 演示实验 120
实验39 注意的分配 120
实验40 注意的集中 123
实验41 双手动作平衡 124
实验42 听觉的数字记忆广度 126
实验43 意志努力的程度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