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分散染料及其染色
? 引言
? 分散染料的结构分类和商品加工
? 分散染料的基本性质
? 分散染料的化学结构和染色性能
引言
分散染料是一类结构简单, 水溶性低, 在水中主要以微小颗
粒成分散状态存在的非离子染料 。 它在染色时必须借助分散剂
将染料均匀地分散在染液中, 才能对各类合成纤维进行染色 。
分散染料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便已问世, 当时主要应用于
醋酯纤维的染色, 因此也被称为醋纤染料 。 近年来, 随着合成
纤维特别是聚酯纤维的迅速发展, 分散染料逐渐成为现代发展
最快的染料之一 。 目前主要用于聚酯纤维的染色和印花, 同时
也可用于 醋酯纤维以及聚酰胺纤维的染色 。 经分散染料印染加
工的化纤纺织产品, 色泽艳丽, 耐洗牢度优良, 用途广泛 。 由
于分散染料不溶于水, 对天然纤维中的棉, 麻, 毛, 丝均无染
色能力, 对粘胶纤维也几乎不沾色, 因此化纤混纺产品通常需
要用分散染料和其它适用的染料配合使用 。
分散染料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按应用性能分,主要是按
升华性能 ;另一种是按 化学结构 分。
例如瑞士山德士公司( Sandoz)的 Foron染料分为成 E,SE、
S三类,E类升华牢度低,而匀染性好; S类则相反,升华牢度
高,而匀染性差; SE类的性能介于两者之间。又如英国帝国化
学公司 (ICI)的 Dispersol染料分为五类,A类升华牢度低,主
要适用于醋酯纤维和锦纶; B,C,D适用于聚酯纤维,分别相
当于低温、中温和高温类三种。 P类则专用于印花。
升华牢度低的染料适用于载体染色;升华牢度中等的染料适
用于 125~ 140℃ 的高温染色;而升华牢度高的,由于匀染性差,
主要用于热熔染色。
按化学结构分散染料绝大部分属偶氮和蒽醌两类。目前生
产的分散染料总量的一半以上为单偶氮类,其次为蒽醌类,占
25%左右。
由于聚酯纤维排列紧密,纤维内微晶孔道狭小,使得分散染
料的上染相对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分散染料具有相对较小的分
子量。同时,由于分散染料的分子结构中不含离子化基团,为
了赋予染料一定的染着能力,分散染料其结构当中还须含有一
定数量的非离子极型基团,如 - OH,- NH2,- NHR,- CN,-
CONHR等。极性基团的存在有利于染料能以微量的单分子状态
分散在水中。
分散染料的结构分类和商品加工
偶氮类
单偶氮型
单偶氮型染料的分子量一般为 350~ 500,约占分散染料总量
的 50%。它们具有制造简便,价格低廉,色谱齐全及牢度较好
的优点。
NR 1 N N
R 2
R 3
R 4
R 5
C 2 H 4 R 6
C 2 H 4 R 7
式中,R
1
多为吸电子基团,如- NO
2
等; R
2
,R
3
为 H 或吸电子基团,如- Cl,-
Br,- CN,- CF
3
、- NO
2
、- COOCH
3
等; R4, R5 为 H 或供电子基团,如- CH
3
、- OCH
3
等; R
6
,R
7
为 H 或- CH
3
、- OH,- CN,- OCOCH
3
、- OC
2
H
5
等。
凡是分散染料的中浅色品种都属于此类, 而深色品种近年来也
发展很快 。 分散黄棕 2RFL的结构为:
NO 2 N N N
C l
C l
C 2 H 4 C N
C 2 H 4 O C 2 H 5
这类染料如固定其偶合组分, 改变其重氮组分, 可以得
到自黄到蓝的色谱 。 固定重氮组分, 变化偶合组分, 对染料
的色光有影响 。
又如有分散艳蓝 2BLS,它由下列两种组分组成:
NO 2 N N N ( C 2 H 5 ) 2
C N
C N N H C O C H
3
NO 2 N N N ( C 3 H 7 ) 2
N
C N N H C O C H
3
这个染料色泽鲜艳,酷似凡拉明蓝,而且耐晒牢度优良。
日本三菱公司的 Dianix Blue KB- FS的匀染性优良,提升
力高,染色牢度也不错。而且热溶染色时对温度的敏感性较小。
单偶氮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和化学结构的关系比较简单。
导入极性基团和增加分子量都能提高染料的升华牢度,但染料
分子的极性,能影响染料与纤维的亲合力,因此染料的极性应
该小到使它在水中具有最小的溶解度,而在纤维中具有最大的
溶解度。为了提高耐晒和耐升华牢度,必须全面衡量。
NO 2 N N N
C N
N H C O C H 3?
C 2 H 5
C 2 H 5
双偶氮型
双偶氮型染料占整个分散染料的 10%左右,它们结构通式为:
其中 Ar为苯或萘或它们的衍生物。
R为- H、- OCH3、- OH、- CH3、- Cl、- NO2等基团。 R'为
- H、- CH3、- OCH3、- NH2等基团。 m,n为 1~ 2。
N N N N
R ' R
A r
nm
例如分散黄 RGFL的结构为:
该类染料的品种也多,如黄、橙、红、紫、蓝等。由于偶氮
基的增多,对纤维素纤维也有亲合力。这类染料主要用于高温
染色法及载体染色法染色,吸收性能和耐晒性能尚可,但升华
牢度较差。如在分子中导入极性基团或加大分子量,可以提高
染料的升华牢度。偶合组分上带有杂环,能够改进染料的坚牢
度。
N N N N O H
蒽醌类
蒽醌类染料在整个分散染料中的比例在 25% 左右 。 这类染料
色光鲜艳, 匀染性能良好, 日晒牢度优良, 但由于其制造复杂,
成本昂贵, 因此这类染料的使用处于逐步下降的趋势 。
鲜艳度良好是蒽醌类染料的一个突出优点 。 从化学结构来说,
它较偶氮类更为耐晒, 耐热和耐还原, 所以更加稳定 。 但如果
遇到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染料便会产生变色, 这在梅雨季节
更为显著 。
以结构而言, 蒽醌类分散染料可大致分为四类:
O
O
O H
N H R
及 其 衍 生 物
( 1 )

O
O N H R '
N H R
及 其 衍 生 物 。
( 2 )
O
O
O H
N H 2
N H 2
O H
及 其 衍 生 物 。
( 3 )
O
O N H 2
N H 2
C
O
C
O
N C H 3
带杂环蒽醌型分散染料。例如分散翠蓝
HBF
O
O
O
O
N O
2
N O
2
O
O
O C H
3
C H
3
O
C H
3
O H - K O H
混 酸
混 酸
O
O
O C H
3
C H
3
O
N O
2
N O
2
水 解
H
2
S O
4
O
O
O H
H O
N O
2
N O
2
O
O
O H
H O
N H
2
N H
2
N a S
O
O N H
2
O HN H
2
O H
B r
B r
2
H
2
S O
4
分散蓝 2BLN
分散染料中缺乏纯绿色染料,因此绝大数为拼色。但下列结
构的却为优良的纯绿色染料。
该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 R为 H,Me。
R’为 OCH3,OC2H5,NH2。
R"为吡唑基等。
O
O N H
N H R
N N R ''
C O R '
杂环类
这类染料具有独特的性质,近年来为人们注意。这类染料结
构较多,目前难以分类。主要有:
苯乙烯型
苯并味唑型
NH 5 C 2 O
C H 3
C H C C
C N
O
O C 2 H 5
C OC O
CC O
N
N C l
NC H 2 O ( C H 2 ) 3
硝基二苯胺型
氨基萘酰亚胺型
氨基萘醌亚胺型
N O 2
N H S O 2 N H
N H
ON H
O
B r
B r
H
H
C H 3N
C H 3
C
CH 2 N
O
O
除以上三大类分散染料外, 目前发展中的还有:
暂溶性分散染料
这类染料在结构中引进暂溶性基团, 在染液中先呈水溶性,
然后在染色过程中逐步分解, 以不溶性颗粒染着于纤维, 从而
可以防止染料在染色过程中产生凝聚 。
可聚合的高分子分散染料
这类染料结构中含有可聚合基团, 通过这些基团的聚合,
使染料在涤纶上的牢度有所提高 。 如高温型的金黄色染料, 其
湿处理牢度良好 。
溶剂型分散染料
这类染料在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溶解度, 可用于制造转移
印花纸用色墨和溶剂染色 。 这类染料的结构仍以偶氮和蒽醌类
为主 。 它们都有较好的耐晒和耐升华牢度, 其中黄色的更好 。
分散染料的商品加工
分散染料溶解度很低,不能直接用来染色,因此在染料出厂
前,通常必须进行商品化处理。分散染料最主要的加工工作是
将染料充分研磨,选择适当的助剂(主要为分散剂)制成易于
成高度分散和稳定悬浮液的染料商品。研磨时将染料、分散剂、
和其它助剂等与水混合均匀,配成浆状液,送入砂磨机进行砂
磨,直到取样观察细度并测试扩散性能达到合格,然后喷雾干
燥,再经混配、标准化,达到商品规格。
商品分散染料必须满足 分散性、细度及稳定性 三个方面的要
求,即:染料在水中能迅速分散,成为均匀稳定的胶体状悬浮
液;染料颗粒直径在 1微米左右;染料在放置及高温染色时,
不发生凝聚或焦油化现象。
在选用分散剂和其它助剂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它们的分散能力,还要注意它们
对染料的晶体状态、色泽鲜艳度等方面的影响。一种分散剂对不同分散染料的分散
能力是不完全相同的。有时同一种商品牌号的分散染料所用的分散剂也不一样,有
的甚至选用几种分散剂来拼用。
分散剂和染料晶面间主要通过分子间力相互吸引,随着温度升高,颗粒热运动
加剧,分散剂保护层变薄,染料容易发生结集。因此制备染液时温度不能太高,搅
拌也不能过于激烈。
目前,商品分散染料形态很多,有浆状、粉状、液状和颗粒状等形态。浆状和
液状使用方便,但运输成本较高;粉状容易造成粉尘污染;颗粒状染料是通过造粒
加工而成的均匀的空心小球,配液时容易分散,不易飞扬,是比较理想的形态。
还应指出,有许多分散染料商品也是由几个染料混合而成的。这样不仅可以满
足拼色的需要,而且往往还可以获得更好的染色性能。
分散染料的基本性质
溶解特性
分散染料的结构当中不含如 - SO3H,- COOH等 水溶性基团,
而具 有一定数量的非离子极型基团, 如- OH,- NH2,- NHR、
- CN,- CONHR等 。 这些基团的存在决定了分散染料在染色条
件下 具有一定的微溶性, 约为直接染料的 0.01% 。 尽管如此,
分散染料在染色时仍必须依靠分散剂才能均匀分散在染浴中 。
一些分散染料的溶解度见表 11-1。 由表可看出, 具有 - OH等极
性基团的染料溶解度较高, 而分子量大, 含极性基团少的染料
溶解度较低 。 增加温度是提高染料溶解度最简捷的方法, 但各
种染料之间差异较大, 一般来说, 溶解度大的, 随增加得多一
些, 反之则较少 。
表 11- 1 一些分散染料的物理性质
在水中溶解度
(毫克 / 升)染料结构 分子量
熔点
(℃)
颜色
(在醋
纤上) 25 ℃ 80 ℃
NO
2
N N N ( C
2
H
4
O H )
2
330 206 红 0,4 18.0
NO
2
N N N ( C
2
H
5
)
2
O C H
3
327 139 红 < 0.1 1,2
NO
2
N N N ( C
2
H
5
O H )
2
O C H
3
360 155 红 7.1 240.2
O
O
N H
2
O H
239 211 蓝光红 0.2 7.5
O
O N H
2
N H
2
N H
2
N H
2
268 > 300 蓝 0.9 6.0
O
O
N H C H
3
N H
328 148 蓝 < 0.2 < 0.2
商品分散染料中含有大量分散剂等助剂,分散剂与染料溶解
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除了能使染料以细小晶体分散在染
液中呈稳定的悬浮液外,当超过临界胶束浓度后,还会形成微
小的胶束,将部分染料溶解在胶束中,发生所谓增溶现象,从
而增加染料在溶液中的表观浓度。分散剂的增溶作用随着染料
结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一般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提
高溶解度好几倍,有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分散染料的溶解
度提高很多,但是它们对温度十分敏感,那就是提高的程度随
着温度升高而下降。此外,染料溶解度也会随分散剂浓度的增
高而增大 。
结晶现象
分散染料在水中的分散状态,由于受到时间、温度及染浴中
其它物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一种重要的现象是结晶的增长。
染料制造工厂虽然设法使染料粒子大小均匀,但实际上很困难。
当分散染料颗粒在 l?m时,肯定存在着大于 l?m和小于 l?m的染
料粒子。在溶解时,优先得到溶解的是颗粒较小的染料,而大
颗粒的染料却会吸附从过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的染料,结果是
晶体逐渐增加。通过周期性的升温和冷却,这种现象不仅加速
而且更为剧烈。
染料结晶增长的情况还会在配制染液时发生 。 因为颗粒小的
染料溶解度高, 颗粒大的溶解度低, 所以, 如果染液温度降低,
容易变成过饱和状态, 已溶解的染料有可能析出或发生晶体增
长 。 如果一种染料能形成几种晶型, 则染料还会发生晶型转变,
由较不稳定的晶型转变成较稳定的晶型 。 变成稳定的晶型后,
染料的上染速率和平衡百分率都会下降 。
在染深色时, 染浴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染料, 如果染浴温度
不是逐渐下降而是突然冷却, 那么在饱和染浴中已溶解的染料
就会在少量尚未溶解的染料粒子周围结晶出来 。 从实践中发现,
染浴中的分散剂能起到稳定作用, 并能抑制染料晶体的增长 。
染色特性
分散染料主要是低分子的偶氮, 蒽醌及二苯胺等的衍生物 。
从染料分子结构来看是属于非离子型的, 但含有羟基, 偶氮基,
氨基, 芳香胺基, 芳香亚胺基, 甲氧基, 乙氧基, 二乙醇胺基
等极性基团, 这些基团使染料分子带有适当的极性, 赋予染料
对涤纶的染着能力 。
分散染料对涤纶的染色过程为:首先, 分散染料在 水中主要
以微小颗粒成分散状态存在, 且染料微小晶体, 染料聚集体,
分散剂胶束中的染料和染浴中的染料分子处于相互平衡之中 。
染色时, 染料分子吸附在纤维表面, 最后进入纤维空隙 ( 所谓
自由体积 ) 而向内部扩散 。 决定染色作用的基本因素是染料的
相对亲合力, 扩散特性和结合能力 。 涤纶对染料扩散的阻力很
大, 因此要在高温下进行染色 。
分散染料对涤纶的染着,主要依靠分子间范德华力相互吸引。
由于染料分子结构上某些极性基团 (如- OH、- NH2、- NHR等 )
的存在可以供给质子,与涤纶分子大量存在的吸质子基团 >C=
O可以形成氢键结合:
此外,染料分子上供电子基团与吸电子基团使染料分子偶极
化,这样与纤维 >C= O基团形成偶极矩:
NN O 2 N N H
H
O C
O
C H 2
C e l l
NN N N
H H
O C
O
C H 2
C e l l
O
O
δδ
涤纶无定形区约占 40% 。 无定形区和结晶区边缘的分子链都
有可能和染料结合 。 分散染料在涤纶上的染色饱和值是很高的,
可以染得深色 。 但在实际生产中, 要获得深色需要耗用大量分
散染料, 因此高浓度的分散染料的利用率较低, 也就是说染料
得色深度与耗用染料的数量不是直线关系, 这就是所谓染料提
升力的问题 。 造成这种染深色困难的原因主要是涤纶纤维的分
子结构太紧密, 阻碍染料分子扩散 。
分散染料的化学结构和染色性能
化学结构与染料颜色的关系
偶氮分散染料中,染料颜色的深浅与染料分子的共轭系统
和它的偶极性有关,染料分子偶极性的强弱又与重氮组份上
取代基以及偶合组份上取代基的性质有关。
重氮组份上有吸电子取代基,染料颜色加深,加深的程度
随取代基的数目、位置、和吸电子的能力大小而变化。如果
没有空间阻碍,吸电子取代基数目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
深色效应越显著。吸电子取代基在偶氮基的对位效果最强。
下述基团深色效应的强弱依次为:
— NO2 > — CN > — COCH3 >— Cl > — H
NR 1 N N
R 2
R 3
R 4
R 5
C 2 H 4 R 6
C 2 H 4 R 7
如果重氮组份的苯环换成杂环, 颜色显著变深 。 杂环中再具
有吸电子基, 深色效应更强 。 例如下述两只染料, 偶合组分相
同, 重氮组份是氨基噻吩衍生物, 在染料 ( 1) 的 3位引入吸电
子基 — NO2使其变为染料 ( 2), 则最大吸收波长由 502nm增长到
603nm,N NN
C 2 H 5
C H 2 C H ( O H ) C H 2 O H
C HC H
C
S
CC H 3 C
O
2
1
34
5
λ m a x = 5 0 2 n m ( 红 色 )
( 1 )
N NN
C 2 H 5
C H 2 C H ( O H ) C H 2 O H
CC H
C
S
CC H 3 C
O N O 2
2
1
34
5
λ m a x = 6 0 3 n m ( 绿 蓝 色 )
( 2 )
单偶氮染料的偶合组分主要是 N— 取代苯胺衍生物 。 在氨基
的邻位和间位引入取代基对颜色也有影响, 间位的影响比邻位
更大一些 。 供电子基产生深色效应, 吸电子基产生浅色效应,
与重氮组分的情况正好相反 。 例如:
N NN
C 2 H 5
C H 2 C H 2 O H
C H 3
NC H
C
S
CO 2 N
N
C 2 H 5
C H 2 C H 2 O H
N
C 2 H 5
C H 2 C H 2 O H
C l
λ m a x
= 5 8 0 n m
λ m a x
= 6 0 0 n m
λ m a x
= 5 7 7 n m
( 紫 色 )
( 蓝 色 )
( 紫 色 )
同理,改变偶合组分氨基上的取代基,也会引起深色或浅色
效应,例如:
NO 2 N
C l
N N
C H 2 C H 2
C H 2 C H 2
R 1
R 2
R 1 R 2 λ m a x ( n m )
4 7 4 ( 橙 色 )
4 9 9 ( 红 色 )
5 2 5 ( 紫 色 )
C N C N
C N H
O H H
在苯环的一定位置上,如果取代基的体积较大,则可能会产
生空间障碍。例如在偶合组分氨基邻位存在体积较大的取代基
时,氨基氮原子的孤对电子很难和苯环的 π 电子云重叠,深色
效应减弱。例如:
NO 2 N N N
C H 3
C H 3
R 1
R 2
R 1 R 2 λ m a x ( n m )
4 7 5
4 3 8
4 2 3
H
H
C H 3
H
C H 3
C H 3
由此可以看出, 在氨基邻位取代基体积越大, 吸收波长越
短 。 同理, 在重氮组分重氮基的邻位, 引入一些体积较大的取
代基, 也会因空间阻碍降低深色效应 。 例如:
NO
2
N N N
C
2
H
5
C
2
H
4
C N
R
1
R
2
R
1
R 2 λ
m a x ( n m )
4 5 3
4 9 8
5 0 6
5 4 0
H
C N
C N
H
B r
B r
C N
N O
2
二, 化学结构与染料日晒牢度的关系
偶氮染料在有氧气存在下, 在非蛋白质纤维上的光化学反
应首先生成氧化偶氮化合物, 然后发生瓦拉西 ( Wallach) 重
排, 生成羟基偶氮染料, 再进一步发生光水解反应, 生成醌和
肼衍生物:
NY N X
O 2
h v
NY N X

O
Y N
N
H — O
X
Y N
N
OH
X重 排
h v
H 2 O
h v
Y N H N H 2 + O
O
X
生成的醌和肼衍生物还会进一步发生反应 。 由于偶氮染料分
子中的偶氮基的光化学变化是一个氧化反应, 偶氮基氮原子的
电子云密度越高, 将越易发生反应, 所以在苯环上引入供电子
基 ( - NH2,- OCH3等 ) 往往会降低分散染料的日晒牢度 。 引入
吸电子基 ( - NO2,- Cl等 ) 则可提高日晒牢度, 例如:
NO 2 N N N ( C H 3 ) 2 日 晒 牢 度 4 - 5 级
NO 2 N N N H 2 日 晒 牢 度 5 - 6 级
— N(CH3)2基的供电子能力比 — NH2强,故日晒牢度低一点,
同理,在重氮组分上引入吸电子基,除了个别情况外,日晒牢
度随吸电子性增强而提高,例如下式染料:
R
NO 2 N N N
C 2 H 5
C 2 H 4 C N
R基团和日晒牢度的关系为:
R,— CN> — Cl> — H> — CH3> — OCH3> NO2
蒽醌分散染料的光褪色机制更加复杂 。 氨基蒽醌在有氧气存
在下, 光褪色的第一阶段可能是生成羟胺化合物 。 因此蒽醌核
上氨基碱性越强, 染料日晒牢度就越差 。 例如下列染料的日晒
牢度和取代基 R的关系为,O
O
N H 2
R
O C H 3 < N H C H 3 < N H 2 < N H < S
< N H C O < S
N
C
S
R,
对于 1-氨基 -4-羟基蒽醌来说,虽然氨基和羟基都是供电子
基,由于羟基和氨基都可以和羰基形成内分子氢键,染料日晒
牢度却仍然较好。
同理,在 2位上引入吸电子基,如 — Cl,— Br,— CF3等可提
高染料的日晒牢度,例如分散红 3B,在涤纶上日晒牢度在 6级
以上,其结构式如下:
O
O
N H
R
H
H
O
O
N H 2
O H
O
化学结构与升华牢度的关系
分散染料染涤纶或涤 /棉混纺织物时, 主要采用热熔法和高
温高压法, 尤以热熔法更为普遍, 因此要求染料具有较好的耐
升华牢度 。 作为重要性能指标, 所谓, 升华牢度, 是指染料在
高温染色时由于升华而脱离纤维的程度 。
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主要和染料分子的极性, 分子量大小有
关 。 极性基的极性越强, 数目越多, 芳环共平面性越强, 分子
间作用力就越大, 升华牢度也就越好 。 染料分子量越大, 也不
易升华 。 此外, 染料所处状态对升华难易也有一定的影响, 染
料颗粒大, 晶格稳定, 不易升华 。 在纤维上则还和纤维分子间
的结合力有关, 结合力越强越不易升华 。
改善染料的升华牢度可在染料分子中引入适当的极性基团或
增加染料的分子量 。 例如下式偶氮染料随着重氮组分上取代基
R的极性增加, 染料的升华牢度也相应增高 。
改善染料的升华牢度可在染料分子中引入适当的极性基团或
增加染料的分子量。例如下式偶氮染料随着重氮组分上取代基
R的极性增加,染料的升华牢度也相应增高。
其顺序为:
R
NO 2 N N N
C 2 H 5
C 2 H 4 C N
R,— NO2 ≈ — CN> — Cl≈ — OCH3> — H ≈ — CH3
同理,在偶合组分中引入极性取代基,也可提高染料的升华
牢度。例如下式染料随氨基上的 R1和 R2的极性不同,染料的升
华牢度也不相同,升华牢度与取代基的极性有以下关系:
C l
NO 2 N N N
C 2 H 4 R 1
C 2 H 4 R 2
R1=R2=H < R1=H,R2=OH < R1=OH,R2=CN < R1=R2=CN
下式蒽醌型分散染料,随着 R基团的变化,升华牢度有以下
次序:
O
O
N H
R
H
O C H 3 < N H 2 ≈ N H C H 3 < S
< N H C O < S
N
C
S
≈O HR, ≈
N H
增加分散染料取代基的极性和分子量都有一定的限度 。 极
性基团过多, 极性过强, 不但会难于获得所需的色泽, 而且会
改变染料对纤维的染色性能, 降低对疏水性合成纤维的亲和力 。
增加分子量则往往会降低染料的上染速率, 使染料需要在更高
的温度下染色 。 如前所述, 除了改变染料的化学结构外, 染料
在纤维上的分布状态也会影响升华牢度 。 染色时, 应该提高染
料的透染程度, 来获得良好的升华牢度 。
1、分散染料主要用于 _____________纤维的染色。它们的结
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料在染
浴中主要以 ___________状态存在。我国根据分散染料的升华
牢度和染色性能,将其分成 ____,____,____型,其中 ___型
适用于高温高压染色法,___型适用于高温热熔染色法。
2、常用哪些染色牢度来表征 分散 染料的染色性能。分析如
下通式的偶氮型分散染料结构中取代基对染料颜色和染色坚牢
度的影响。
- N = N -NO 2 -
R 1
R 2 N H C O C H 3
- N
R 3
R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