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2.B 3.C 4.C 5.A 6.B 7.D 8.C 9.D 10.A
二、多选题
1.ABD 2.BD 3.ABC 4.BCD 5.ABCD
三、判断题
1.对 2.对 3.对 4.错 5.错 6.错 7.错 8.错 9.错 10.对
四、名词解释
1.文字表述法 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健全程度和执行情况的文字叙述。
2.关键控制点 是指未加控制容易产生错弊的环节。
3.不相容职务 是指那些不交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和部门来做就容易产生弊端的职务。
五、问答题
1.答:(要点)因为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执行上都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不可能发现和纠正企业经营过程中所有的错误和舞弊,换句话说就是控制风险永远都大于零,因此,对于经符合性测试认定非常健全、非常有效的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也不能完全省略实质性测试程序,而只能较多的信赖于它,相应地减少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和范围。
2.答:纵观内部控制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漫长演进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在20世纪40年代前的“内部牵制”阶段。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使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以便相互牵制,防止发生错误或弊端。内部牵制着重组织内分工的控制,它是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雏形。
(2)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初的“内部控制”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已超出了直接与会计和财务部门功能有关的内容范畴,具体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大部分。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该阶段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三个要素构成。内部控制框架这一概念跳出了“制度二分法”的圈子,特别强调了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人事和行为等控制环境的重要作用。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该阶段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由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构成。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为关注内部控制的有关各方提供了一个普遍认可、内涵统一的内部控制概念框架和评价方法,其涵盖的范围比以往任何一个概念都更为广泛。
3.答:(要点)现代审计是建立在评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抽样审计。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与利用,拓展了审计的范围、改变的审计的方法、提高了审计的效率。现代审计中,不管被审计单位规模大小,都要对其内部控制进行评审;但即使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再好,也不能完全取消审计实质性测试。
六、业务题
1.答:记录并保管总账、发出销货退回及折让的贷项通知单、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对账单由一个人负责;记录并保管应付账款明细账、记录并保管应收账款明细账由另一个人负责;记录货币资金日记账、保管,填写支票、保管并送存现金收入由第三个人负责。
2.答:(1)本例中在现金收入方面采取了以下内部控制措施:①入场券连续编号;②售票与收票工作分由不同的人执行;③入场时收票员将正副券分开并将副券投入箱中;④票箱加锁。
(2)假设售票员与收票员串通窃取现金收入,他们可能采取以下行动:①收票员收票时不撕票而将其重新交给售票员出售;②售票员出售旧票或空白票;③收票员直接收取顾客现金让其入场。
(3)对串通舞弊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检查:①观察售票员手中有无散票、旧票、空白票;②观察并试探收票人有无直接收现行为;③突击抽查在场观众有无票据正券且是否为当日场次。
(4)建议在入场券上加盖电影院公章及日期、时间、场地的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