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试用支路分析法求题1(24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和电流ix。 1(25 试用支路分析法求题1(25图所示电路中受控电压源输出的功率。   题 1-24 图 题 1-25 图 2(1 试用叠加定理求题2(1图所示电路中各电阻支路的电流I1、I2、I3和I4。 2(2 试用叠加定理求题2(2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和电流Ix。   题 2(1 图 题 2(2 图 2(3 试用叠加定理求题2(3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2(4 试用叠加定理求题2(4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x和电流Ix。   题 2(3 图 题 2(4 图  题 2(5 图  题 2(6 图 2(5 在题2(5图中,(a) N为仅由线性电阻构成的网络。当u1 =2 V, u2 =3 V时,ix =20 A; 而当u1 = (2 V, u2 = 1 V时,ix = 0。求u1=u2=5 V时的电流ix。(b)若将N换为含有独立源的网络,当u1 = u2 = 0时,ix = (10 A,且上述已知条件仍然适用,再求当u1 = u2 = 5 V时的电流ix。 2(6 对于题2(6图所示电路, (1) 当u1 = 90 V时,求us和ux; (2) 当u1 = 30 V时,求us和ux; (3) 当us = 30 V时,求u1和ux; (4) 当ux = 20 V时,求us和u1; 2(7 已知题2(7图所示电路中的网络N是由线性电阻组成。当is=1 A,us=2 V时,i=5 A;当is = (2 A,us = 4 V时,u = 24 V。试求当is = 2 A,us = 6 V时的电压u。 2(8 对于题2(8图所示电路,已知U0 =2.5 V,试用戴维宁定理求解电阻R。   题 2(7 图 题 2(8 图 2(9 对于题2(9图所示电路,求:(1)虚线右边部分电路的端口等效电阻;(2)图示电流I;(3)最后用替代定理求图示电流I0。 2(10 在题2(10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x 支路的电流为0.5A,试求Rx。 2(11 在题2(11图所示电路中,已知I = 1.4 A,求电压控电流源输出的功率。    题 2(9 图 题 2(10 图 题 2(11 图 2(12 设题2(12图所示电路中已知元件N为:    (a) 1A的电流源 (b) 2V的电压源 (c) 电压控电压源 求以上三种不同情况下的电压Ux。  题 2(12 图 2(13 试求题2(13图所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 2-14 求题2-14图所示电路中ab两端左侧电路的戴维南宁等效电路,并解出流过右侧电阻中的电流Ix。 2(15 求题2(15图所示电路的诺顿等效电路。 2(16 用戴维宁定理求题2(16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a) (b) 题 2(13 图 题 2(14 图   题 2(15 图 题 2(16 图 2(17 求题2(17图所示电路中ab端口左部的戴维宁等效电路,并进而求出电流I。 2(18 在题2(18图所示电路中,线性网络N的端口电压电流关系式为I = ((3U+6) A,求支路电流Ix。   题 2(17 图 题 2(18 图   题 2-19 图 题 2(20 图 2(19 设在题2-19图所示电路中,N为仅由电阻组成的无源线性网络。当R2=2 (,Us=6 V时,测得I1=2 A,U2=2 V。如果当=4 (,=10 V时,又测得=3 A,试根据上述数据求出2。 2(20 在题2(20图所示电阻网络中,电压源的电压Us及电阻R2、R3之值可调。在Us、R2、R3为两组不同数值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两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 (1) 当Us=3 V,R2=20 (,R3=5 (时,I1=1.2 A,U2=2 V,I3=0.2 A。 (2) 当(,(时,。 求在第二种情况下的电流。 2(21 对题2(21图所示网络进行两次测量。第一次在1、1(端间加上电流源is, 2、2(端开路[见图(a)],测得i5 = 0.1is, i6=0.4is。第二次以同一电流源接到2、2(端,1、1(端开路[见图(b)],测得=0.1is, =0.2is。试求电阻R1之值。   (a) (b) 题 2(21 图 2(22 对题2(22图所示电阻网络进行两次测量。第一次在1、1(端间加上电压源us,2、2(端短路[见图(a)],测得电阻R11上的电压为u11=0.2us,第二次在2、2(端间加上同一电压源us,1、1(端短路[见图(b)],测得电阻R1上电压,电阻R8上的电压=0.5us。试求电阻R3之值。   (a) (b) 题 2(22 图 2(23 试用互易定理的第三种形式求出题2(23图所示直流电阻网络中电流表的读数(电流表的内阻可忽略不计)。 *2(24 试用互易定理求题2(24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如果去掉右边的短路线,试问代之以什么元件可使流过此支路的电流为零。   题 2(23 图 题 2(24 图 2(25 试求题2(25图所示电路中各电源输出的功率。 2(26 试求题2(26图所示电路中各电源输出的功率。   题 2-25 图 题 2-26 图 2(27 利用电源转移与有伴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27图所示两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及诺顿等效电路。   (a) (b) 题 2(27图 2(28 试求题2(28图所示电路中的支路电流I。 2(29 试用戴维宁模型与诺顿模型的等效变换求题2(29图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并分别求出两激励源输出的功率及各电阻吸收的功率。 2(30 求题2(30图所示电路中受控源吸收的功率。    题 2(28 图 题 2(29 图 题 2(30 图 2(31 求题2(31图所示电路中的各未知电流I1、I2、I3和I4。 2(32 求题2(32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a。 2(33 求题2(33图所示电路中受控电压源输出的功率。    题 2(31 图 题 2(32 图 题 2(33 图 2(34 求题2(34图所示电路中各激励源输出功率的总和。   (a) (b) 题 2(34 图 2(35 为求无源二端网络的端口等效电阻,可在输入端施加一个电流源I,用节点分析法求出输入端电压U,然后按来求解,如题2-35图所示。试求此电阻网络的端口等效电阻R。 2(36 无源二端网络的端口等效电阻也可采用在输入端施加电压源,从而寻求输入端电流响应的方法来推求,如题2(36图所示。试求图中所示的端口等效电阻。   题 2(35 图 题 2(36 图 2(37 求题2(37图所示电路中受控源输出的功率。  题 2(37 图 2(38 求题2(38图所示电路中的支路电流I1、I2和I3。 *2(39 求题2(39图所示电路中8A电流源的端电压U。   题 2-38 图 题 2-39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