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 论
一、何谓组织学和胚胎学
⒈ 组织学(histology)
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
细胞 + 间质 → 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
器官→系统
⒉ 胚胎学(embryology)
研究个体发生、发育及其机理的学科
二、研究技术
精子 受精 分裂、分化、发育
合子 胎儿
卵子
⒈ 一般光镜技术
⑴石蜡切片步骤:
取材、固定、包埋、薄切(5~10μm)、染色
⑵HE 染色
①苏木精(hematoxylin) :为碱性染料,将核染成紫蓝色(嗜碱性)
②伊红(eosin)
⒉ 电镜技术
⑴ 透射电镜:
电镜下所见结构称超微结构;电子密度高和电子密度低
⑵ 扫描电镜:喷镀金属膜,扫描成像;适用于观察细胞表面结构
⒊ 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
⑴ 一般组化:
例:PAS染色法
:为酸性染料,将胞质染成粉红色(嗜酸性)
步骤:取材、固定、包埋、超薄切片(50~80nm)、电子染色;
原理: 组织切片 + 化学试剂 → 原位有色沉淀产物
1
2
多糖或糖蛋白
过碘酸
多醛
Schiff
紫红色沉淀
⑵ 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
原理: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结合原理,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多肽或蛋白质
步骤:制备抗体、标记抗体(用荧光素、辣根过 氧化物酶等标记)、检测抗
原
⒋ 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
将离体细胞或组织在培养基中培养,以观察各种理化、生物因素对细胞的影响
人体发育总论
一、 概述
1.受精标志性个体的产生,受精地点在输卵管壶腹部
2.人体发生或胚胎发生:从受精到胎儿出世,历时 38 周。
前八周称胚(embryo),后三十周称胎(fetus)
二、生殖细胞和受精
1. 生殖细胞(germ cell):又称配子(gamete),为单倍体(haploid)
⑴ 精子(sperm, spermatozoon)
① 染色体组型为 23,x 或 23,y
② 精子的结构:
头 细胞膜
顶体:含顶体酶、透明质酸酶等
核
尾 轴丝(9+2 微管)贯穿全长
中段有线粒体鞘
③ 精子获能(capacitation)和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
精子获能:在女性生殖管道内获得受精能 力的系列生理变化过程.受精
后的精子发生超激活和暴露与受精相关的受体
顶体反应:精子膜与顶体外膜多点融合,释放顶体酶
2
3
⑵ 卵子(ovum):
卵冠丘复合体
①次级卵母细胞(oocyte):处于 II 中期,
②透明带(zona pellucida):ZP3 有精子识别位点
③放射冠(corona radiata):由卵泡细胞构成
2. 受精(fertilization)
⑴受精时间和地点:排卵后 24 小时内;输卵管壶腹部
⑵受精过程
① 精子与卵细胞相互作用:精子释放顶体酶,穿越放射冠
② 精子与透明带相互作用:精子与 ZP3 识别,穿越透明带
③ 精子与卵母细胞相互作用
精子膜和卵子膜识别、融合
精子核和部分胞质进入卵母细胞内
透明带反应和卵膜阻断现象
雄原核和雌原核形成并融合
(3)受精意义
① 恢复 46 条染色体
② 决定胎儿性别
③ 使合子富有生命力
三、胚胎的早期发育
1. 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 滋养层
合子 桑椹胚 胚泡 胚泡腔
内细胞群
2.胚泡植入
⑴时间:受精后 5-6 天开始,11-12 天完成
部位 正常:子宫体和底,常见子宫后壁
异常:前置胎盘和宫外孕
3
4
⑵过程 极端滋养层分泌蛋白酶溶解内膜形成小缺口,胚泡由此埋入
滋养层分化成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
内膜缺口修复
⑶蜕膜反应和蜕膜
植入时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
蜕膜反应:植入后内膜进一步增厚、血供更丰富、腺体分泌更旺盛
蜕膜:可分基蜕膜、包蜕膜、壁蜕膜
3.胚层的形成
⑴二胚层胚盘的形成
内细胞群 上胚层(羊膜腔的底) 胚盘:为胚体发生的原基
下胚层(卵黄囊的顶)
滋养层:由细胞滋养层形成胚外中胚层
胚泡腔:改称胚外体腔
⑵三胚层胚盘的形成
原条 深部细胞增生、进入下胚层 内胚层
其余细胞增生、内陷、迁移 中胚层(泄殖腔膜和口咽膜处无)
原结(原条头端) 头突 脊索管 脊索
上胚层 外胚层
⒋ 胚层分化和胚体形成
⑴外胚层的分化
中轴部外胚层增厚 神经板 神经褶 神经管:中枢神经系统原基
神经沟
神经嵴:分化为周围神经系统、肾上腺髓质
体表外胚层:分化为表皮及附属器等
⑵中胚层的分化
4
5
轴旁中胚层 体节:分化为真皮、中轴骨、骨骼肌
间介中胚层:为泌尿生殖系统的原基
侧中胚层 体壁中胚层:分化为体壁的骨骼、肌肉和结缔组织
原始体腔:分割为心包腔、胸膜腔和腹膜腔
脏壁中胚层:分化为消化、呼吸道管壁的肌组织和结缔组织
#间充质:中胚层形成的胚胎性结缔组织,由间充质细胞和基质组成
⑶内胚层的分化和体形建立
胚盘 侧褶(外胚层生长快和羊膜腔的扩展) 圆柱状“ C”形胚体
头、尾褶(胚盘中轴生长快)
内胚层 原始消化管:为消化管、消化腺和呼吸系统的原基
⒌ 胎膜与胎盘
⑴胎膜
①绒毛膜 初级绒毛干
次级绒毛干: 细胞滋养层壳,使绒毛与蜕膜紧密连接
三级绒毛干
﹟平滑绒毛膜和丛密绒毛膜
②羊膜囊
▽随胚盘头尾褶和侧褶向腹面包卷;
▽羊膜腔的扩展使羊膜、平滑绒毛膜、包蜕膜和壁蜕膜融合, 胚
外体腔和子宫腔消失,子宫内仅存羊膜腔
▽羊水 早期由羊膜上皮分泌,晚期胎儿尿液注入
正常 1000-1500ml,过多(﹥2000ml)或过少(﹤500ml)可
能与某些先天畸形有关
检测羊水标本可了解胎儿性别、诊断先天畸形和遗传疾病
③卵黄囊 卵黄囊的顶(内胚层)形成原始消化管
胚外中胚层发生造血干细胞
内胚层发生原始生殖细胞
5
6
④尿囊: 尿囊血管 脐血管
尿囊根部 参与膀胱形成
⑤脐带:由羊膜包绕体蒂、尿囊和卵黄管而成,正常长 40-60cm
⑵ 胎盘
①构成: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和母体的底蜕膜构成
②形态结构
胎儿面:光滑、覆有羊膜,中央附着脐带;可见放射状的脐血管
母体面:粗糙,可见胎盘小叶;绒毛间隙和胎盘隔
③血液循环:
子宫螺旋动脉 脐动脉
母体循环 绒毛间隙 绒毛毛细血管 胎儿循环
子宫小静脉 脐静脉
④胎盘膜(胎盘屏障)
合体滋养层
细胞滋养层(发育后期消失)
基膜
绒毛结缔组织
内皮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
④ 胎盘功能:
物质交换
屏障作用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内分泌作用 绒毛膜促乳腺生长激素
孕激素、雌激素
6
7
精子 滋养层
+ 受精卵→卵裂球→桑葚胚→胚泡 内细胞群
卵 胚泡腔
外胚层 → N板 N管
(羊膜囊 ) ↑ N嵴
上胚层 → 原条 →原结→原凹→脊索
↗ ↘ ↓ 体节
内细胞群 胚盘 胚内中胚层 间介中胚层
↘ ↗ 侧板中胚层
下胚层 →内胚层→原始消化管
(卵黄囊 )
胚泡
↓植入 底蜕膜
子宫内膜→蜕膜 包蜕膜
壁蜕膜
双胎、联胎和多胎
一、 双胎
单卵孪生
双卵孪生
二、 联胎:联体双胎
对称型:头联体双胎、臀联体双胎、胸联体双胎
7
8
不对称型:寄生胎、胎中胎
三、 多胎
一次妊娠两个以上胚胎
先天性畸形
一、 病因
(一)遗传因素
1. 基因突变
2. 染色体畸变
(二)环境因素
1. 生物性致病因子
2. 物理性致病因子
3. 化学性致病因子
4. 某些药物
5. 其他致畸因子
(三)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
二、胚胎畸形的易发期: 3~ 8 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