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稳定凋萎含水量(土壤萎焉含水量)的测定
凋萎含水量(凋萎萎系数)是指作物开始水久凋萎时土壤的含水量,是土壤中作物主利用的水分的下限,一般以田间持水量和凋萎系数之间的水分为有效水。 所以,凋萎系数的测定对于农业生产或土壤改良都有重要意义,是重要的土壤水分常数之一。凋萎系数的大小与土壤质地、土壤中盐分浓度和作物种类有关。
1,测定原理
一般土壤采用生物法,在容器中栽培作物,至作物因缺水而开始永久凋萎时,测定其土壤含水量,即得凋萎系数。另一法为由土壤最大吸湿水乘上一系数后间法求得。
2,仪器设备
(1)天平:感量0.1g和0.01g各一架。
(2)木箱:内放湿锯木,使箱内水汽饱和。
(3)烧杯、烘箱、铝盒、干燥器、磁盘、玻璃管、油纸、作物种子、温度计、土壤筛(孔径1mm)、滴管和漏斗。
3,测定步骤
(1)装土。将土壤磨碎,过1mm孔径的筛子。然后装入高6—7cm:直径4—5cm的烧杯中。每一土样重复4次。烧杯装满土壤后,装土时烧杯中插入一直径0.5cm的坡璃管(玻管应较烧杯高度稍高些),以使浇水时空气由此排出。
(2)浇水或浇液。用塞有棉花的漏斗滴水入杯中(灌水量为干土重的30-40%左右),灌水时要经常转动烧杯;使水均匀浸湿土样,而空气可由杯底部经玻璃管逸出。
若表土肥力较差或作底土试验时,可灌入一定营养液,其配制方法如下:称取NH4H2PO4 2.8g、KNO3 3.5g和NH4NO3 5.4g溶于1L水中。
(3)幼苗准备。在装土前几天选好需要的种子(一般用大麦种子),放到事先用纱布或滤纸垫好的磁盘内,然后用水浸湿(水量以充足为度)。在15-20℃的室温条件下发芽,注意常灌水,发芽3-4天后即可使用。
(4)移栽。在湿润的土壤表面下2cm处种人5—6棵已出芽的种子(以后每杯留下3株即行)。盖土后,称重记载。每一烧杯上用厚纸遮盖,以免土表蒸发.
(5)培育。 将玻璃杯放到光线充足的地方(但应进免烈日直射),最好室温保持在早晨12℃,中午20℃,晚上20℃(指冬季),这样幼苗在夜间可以春化,避免后期倒伏。待幼苗生长到与杯口齐平时,杯口用蜡纸封住,纸上有孔,幼苗即由此孔长出。纸与杯壁的结合处用石蜡封起来,然后在蜡纸上盖一薄层石英砂以防生长过程中土表的蒸发。也可用溶化了的四份石蜡一份凡士林的混合剂将上面封起来,封时混合剂温度不能太高,以免植株受害。排气的玻璃管口可用棉花塞住。
(6)观察和管理。在生长过程中,每天早、中、晚要记室温和生长情况,并且隔5—6d称重一次,检查杯内生长情况,如杯内水分蒸发过多,可进行第二次灌水,当第二片子叶比第一片子叶长得较长时,证明幼根已分布于杯内的整个土体,此时可进行试验,也可最后灌一次水,并用棉花塞住玻璃管,然后将杯子放到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一直放到第一次凋萎(叶子下垂)。
当植株凋萎后,将烧杯移入保持较高湿度的木箱中(箱底上可放非常湿的锯末、青苔或水),经一昼夜后观察,如植株凋萎现象消失,就把烧杯重新放回原处,待凋萎现象再次出现后,再将烧坏置于木箱内,如此往返观察,直到植物并不复苏,就可认为植物已达到永久凋萎。
(7)取土分析。去掉石蜡封面,除去植株,以及土壤表面2cm的土层,用烘干法则定杯中余下的土壤含水最,即为凋萎含水量。
土壤凋萎含水量也可根据土壤最大吸湿水乘上系数1.5间接求得。但据研究,由于土壤及作物的不同,此系数可以变动在1.3-2.5之间。
本试验须进行四次平行测定,重复间误差不得大于±1%,取算术平均值。
凋萎含水量(凋萎萎系数)是指作物开始水久凋萎时土壤的含水量,是土壤中作物主利用的水分的下限,一般以田间持水量和凋萎系数之间的水分为有效水。 所以,凋萎系数的测定对于农业生产或土壤改良都有重要意义,是重要的土壤水分常数之一。凋萎系数的大小与土壤质地、土壤中盐分浓度和作物种类有关。
1,测定原理
一般土壤采用生物法,在容器中栽培作物,至作物因缺水而开始永久凋萎时,测定其土壤含水量,即得凋萎系数。另一法为由土壤最大吸湿水乘上一系数后间法求得。
2,仪器设备
(1)天平:感量0.1g和0.01g各一架。
(2)木箱:内放湿锯木,使箱内水汽饱和。
(3)烧杯、烘箱、铝盒、干燥器、磁盘、玻璃管、油纸、作物种子、温度计、土壤筛(孔径1mm)、滴管和漏斗。
3,测定步骤
(1)装土。将土壤磨碎,过1mm孔径的筛子。然后装入高6—7cm:直径4—5cm的烧杯中。每一土样重复4次。烧杯装满土壤后,装土时烧杯中插入一直径0.5cm的坡璃管(玻管应较烧杯高度稍高些),以使浇水时空气由此排出。
(2)浇水或浇液。用塞有棉花的漏斗滴水入杯中(灌水量为干土重的30-40%左右),灌水时要经常转动烧杯;使水均匀浸湿土样,而空气可由杯底部经玻璃管逸出。
若表土肥力较差或作底土试验时,可灌入一定营养液,其配制方法如下:称取NH4H2PO4 2.8g、KNO3 3.5g和NH4NO3 5.4g溶于1L水中。
(3)幼苗准备。在装土前几天选好需要的种子(一般用大麦种子),放到事先用纱布或滤纸垫好的磁盘内,然后用水浸湿(水量以充足为度)。在15-20℃的室温条件下发芽,注意常灌水,发芽3-4天后即可使用。
(4)移栽。在湿润的土壤表面下2cm处种人5—6棵已出芽的种子(以后每杯留下3株即行)。盖土后,称重记载。每一烧杯上用厚纸遮盖,以免土表蒸发.
(5)培育。 将玻璃杯放到光线充足的地方(但应进免烈日直射),最好室温保持在早晨12℃,中午20℃,晚上20℃(指冬季),这样幼苗在夜间可以春化,避免后期倒伏。待幼苗生长到与杯口齐平时,杯口用蜡纸封住,纸上有孔,幼苗即由此孔长出。纸与杯壁的结合处用石蜡封起来,然后在蜡纸上盖一薄层石英砂以防生长过程中土表的蒸发。也可用溶化了的四份石蜡一份凡士林的混合剂将上面封起来,封时混合剂温度不能太高,以免植株受害。排气的玻璃管口可用棉花塞住。
(6)观察和管理。在生长过程中,每天早、中、晚要记室温和生长情况,并且隔5—6d称重一次,检查杯内生长情况,如杯内水分蒸发过多,可进行第二次灌水,当第二片子叶比第一片子叶长得较长时,证明幼根已分布于杯内的整个土体,此时可进行试验,也可最后灌一次水,并用棉花塞住玻璃管,然后将杯子放到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一直放到第一次凋萎(叶子下垂)。
当植株凋萎后,将烧杯移入保持较高湿度的木箱中(箱底上可放非常湿的锯末、青苔或水),经一昼夜后观察,如植株凋萎现象消失,就把烧杯重新放回原处,待凋萎现象再次出现后,再将烧坏置于木箱内,如此往返观察,直到植物并不复苏,就可认为植物已达到永久凋萎。
(7)取土分析。去掉石蜡封面,除去植株,以及土壤表面2cm的土层,用烘干法则定杯中余下的土壤含水最,即为凋萎含水量。
土壤凋萎含水量也可根据土壤最大吸湿水乘上系数1.5间接求得。但据研究,由于土壤及作物的不同,此系数可以变动在1.3-2.5之间。
本试验须进行四次平行测定,重复间误差不得大于±1%,取算术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