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合作教程
南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
陈 晓 峰
第一章 国际经济合作引言
(背景介绍)
第一节 国际经济合作
第二节 当前国际经济合作中必须
重视的几大问题
第一节 国际经济合作
国门开放是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
经济的必由之路
提高国际经济合作的规模和水平是提高一个国
家或地区综合竞争能力和综合发展实力的关键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是当代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
烈的新趋势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刻的政治背
景和经济需求
我国政府管理机制表现
政府管理无所不包
政府管理计划经济化,不肯给市场经济充足的
发展空间
水分经济、数字经济、泡沫经济层出不穷
政府管理经济和调控经济的行政色彩浓厚,给
经济增长带来极大的危害
官僚主义严重膨胀
腐败问题逐渐根深蒂固
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体现,
以国际货币基金 (IMF),世界银行 (IBRD)和世界贸易组织 (WTO)为
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及其他国际经济、区域经济组织在国际经
济发展和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突出
以西方七国经济首脑会议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协调的功能迅速增强
以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经济活动成为世界经济活动
的主宰力量
由上述三个方面所制定、形成和实践操作的一系列国际经济竞争
和合作的法规、法律、国际惯例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规范功能明
显增强
遍布全球的国际经济信息网络四通八达,使国际经济竞争成为现
实,并使国际经济合作有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国际经济国际化发展对国际关系、国家主权、经贸政策、货币汇
率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具有
深刻的 政治背景和经济需求
国际竞争的普遍加剧
国际商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
国际技术贸易发展迅速,并在发展成为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主
导力量
国际竞争的“国家意志”倾向不可低估
利用外资成为所有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主要政策选择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竞争和合作中的地位十分突出
世界区域经济增长的,倒挂,现象,表明国际经济合作具有充分
的市场需求
第二节 当前国际经济合作中
必须重视的几大问题
关于利用外资的代价和评价指标体系问题
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对民族工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和扶持
国家特别是民族支柱工业如何走好国际经济合作之路
中国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中做好积极应对
,反倾销, 工作
唤醒我国从事进出口企业的“商标开路”战略意识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利用外资能力的科学评
价体系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是否引进、消化和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
是否符合我国的国家产业政策体系
是否提高了我国国有经济整体运行质量
是否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是否有利地促进和确保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壮大
是否大幅度地提高了相关企业的增长活力
是否促进了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的实现
是否具有比较完善有竞争能力的工业产权扩张能力
是否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国际经济合作渠道和途径
是否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利用外资政策体系、法规体系和管理
体制
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对民族工业需要什
么样的支持或扶持
必须强调,国际经济合作中必须摆正“发展民族经济”与“保护
民族工业”的位置
在国际经济合作中不应把“发展民族工业”和“保护民族工业”
作为“雷区”来看待
发展民族工业的主要责任者是国内企业,而保护民族工业的主要
责任则是中央政府。所需条件,A,有效的产业政策体系; B,有
力的法律、法规体系; C,有为的政府职能支持,诸如政府相关
职能和行为的转换和创新,打击走私的力度和决心、严惩假冒伪
劣产品的能力和决心、严肃法纪的行政形象、打击腐败的力度和
勇气等; D,社会舆论环境的支持条件。 E,公众的支持条件,如
提倡国货
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概述
第一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及其含义
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与方式
第四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五节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及
其含义
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世界上的主权国家、国际经
济组织和其他的自然人及法人为了共同利益,
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前者)所进行的
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为主要
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关于其概念,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取得一致(定
义多达 4- 5种)(参见教材),这些定义从不
同侧面揭示了国际经济合作的内涵。目前关于
其外延的确定意见还不一致。
如何理解上述概念
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经
济协作活动(经济活动、经济政策协调)
是不同国家的自然人与法人相互之间的
合作,不同于国内各地区间的经济协作
是不同国家在生产领域里的相互协作
是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是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而且形式灵
活多样(与传统的国际贸易不同)
主要特点
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的行为主体
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的原则(平等互利)
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范围
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点和优势选择
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的时间与周期特点
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研究对象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是国际经
济合作的实质内容。因此我们应当以生产要素
在世界范围内的配置为对象,研究以各种形式
出现的生产要素移动的规律和在这一领域进行
国际经济协调的有效机制。
关于生产要素:二要素论 ~三要素论 ~五要素论
(资本、劳动、技术、土地、企业家经营才能)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包含着两层意思:生产要
素在国家间的直接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重
点);指以商品为外在形态在国际间展开的间
接移动。
研究对象
研究国际经济合作产生与发展的理论依

研究宏观国际经济合作
研究微观国际经济合作
与国际贸易的异同(比较)
— 共 性,
都是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形式(参与国
际分工,获得比较优势利益)
都与生产要素相关(生产要素禀赋各种
了国际经济合作中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
形式和结构类型)
都与国际性的商品生产有关
常常会结合在一起(组成综合性国际经
济活动)
与国际贸易的异同(比较)
— 区 别,
研究对象不同
所采取的方式不同(交易形式、表现形
式)
国际经济合作的期限较长
可以获得独特的经济效益,发挥国际贸
易所难以发挥的作用 (要面临贸易壁垒、保
护主义、限制性商业惯例等影响 )
第三节 国际经济合作类型与方式
目前,人们一般认为国际经济合作应包
括以下几种类型,
1、广义和狭义的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合
作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经济范畴。
2、宏观国际经济合作与微观国际经济合作
3、多边国际经济合作与双边国际经济合作
4、垂直型与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八种(各种教材的分类有所差异),
1、国际直接投资合作( FDI)
,三资, /,走出去,,, 引进来,
2、国际间接投资合作
国际借贷投资、国际证券投资
3、国际科技合作
有偿转让 (国际技术贸易)、无偿转让(科技交
流和技术援助)
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内容)
4、国际劳务合作
包括:国际工程承包、劳务直接输入与输出,国际旅
游、国际咨询以及三来一补业务等
5、国际土地合作
土地资源产生的, 相对性, 国际转移
6、国际经济信息与经济管理合作
7、国际经济援助
8、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
第四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经济合作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际经济合作得以迅速崛起的原因分析,(1)世
界性科学技术革命的直接推动作用。 60年代世
界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A.科学 技术革命的群体
性而非单一性; B.现代 科学技术革命的生产力功
能实现了历史性的惊人突破; C.科学技术 革命促
进了跨国企业发展的进一步国际化和规模化; D.
科学 技术革命使世界性、区域性产业结构转移有
了内在需求和可能,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
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等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
国家间的阶梯性转移; (2)世界政治格局调整的
有利条件; (3)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外部动力
第四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
主要动因,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及其影响(直接动因)
2、跨国公司的大发展(重要载体)
3、战后国际分工的新特征
4、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国家间的相互依赖
a,生产国际化 b,市场国际化 c,资
本国际化 d,经济调节国际化
5、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竞争更加激烈 (资本市场的买方竞争、在劳动
力要素市场则是卖方竞争市场)
集团化的趋势 (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
经济合作形式多样化( 非股权式投资,BOT
投资方式、联合研发、带资承包工程劳务支付形
式的补偿贸易 ……,跨国性经济特区等)
经济政策协调经常化、制度化趋势
国际经济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互通有无,
符合一般经济规律;推动了国际科学技术的合作开发;密切
了各国间的共同投资
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
弥补各国自然资源禀赋上的差异;弥补各国在资金上的暂时
不足 ;弥补各国在劳动力上的供求失衡;弥补各国在技术开
发上的不足
国际经济合作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
国际经济合作能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规模经济效益水平;
能使社会资源得到市场化、最有效的合理配置;能提高一个
国家或地区对外开发层次和能力;能提高国际市场的开拓能
力和竞争水平
第五节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发展概况
我国加快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必要性
我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本概况:几个发展阶
段。
( 1)摸索、抗争与起步阶段;
( 2)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初步的国际经济技术合
作阶段;
( 3)基本停滞和盲目发展阶段;
( 4)持续增长阶段
我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本原则
持续增长阶段
形成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对外开放的大体系和新
格局,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使我国国
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成
从“复关”到加入 WTO的积极努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1)利用外资规
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 2)国
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富有竞争力;( 3)技术引
进规模迅速提高,技术出口开始起步;( 4)国际经济
技术援助进一步发展;( 5)境外投资发展迅速;( 6)
国际旅游合作发展方兴未艾
我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本原则
平等互利
讲求实效
形式多样
共同发展
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及特点分析
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及方式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的环境分析和风险分析
国际直接投资的国际惯例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和
特点分析
国际直接投资(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的概念:国际直接投资系指投资者通过对外国
或地区的直接投资建立不同形式的企业,将资
本用于他国生产经营活动,并通过直接控制或
参与其生产经营管理以取得高额利润的一种国
际投资方式和投资行为
是一种以控制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
对外投资。一般又称为对外直接投资( FDI)
特点分析
以投资者掌握国际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权
(原材料的采购权;劳动者使用权;财务管理权;
销售管理权;技术开发权)为核心
以赚取高额利润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海外投资形式
投资周期长,风险大(一般与项目的生命周期相
关 ……,然而对东道国可降低风险)
能带动技术出口和管理经验的国际传播(促进技术
进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尤其是跨国公司
的, 技术外溢, 作用)
能促进接受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引导投
资方向,改善投资结构 …,增强其出口竞争能力)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
私人对外投资的比重迅速增大 (当今国际资本流动的
最重要形式)
投资的方向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美国、欧
共体等在资本流入与流出方面的领先)
在投资部门结构上由传统的采掘业向制造业、第三
产业、高技术产业转移
发展中国家开始走上国际直接投资的舞台( OPEC
成员国-中东国家、亚洲, 四小龙, 及中国的崛起)
直接投资的形式多样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
投资形式需求的差异)
国际直接投资的核心问题 ———拥有对
投资企业的控制权,而大多数以股权参
与下的控制权为主要形式。 IMF认为,在
所投资的企业中拥有 25%或更多的投票
权,可以作为控制所有权的合理标准。
法国的外资政策规定,拥有 20%的所有
权为合格外国直接投资的最低标准,而
美国只要求拥有外国企业股权的 10%以
上者,即为直接投资。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及方式
类型(动机 /目的),
资源目标型(资源导向型);
市场目标型;
成本目标型;
风险目标型;
技术目标型;
优惠政策目标型;
全球战略型(跨国经营化战略导向型)
这些动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企业本身
优势及其所处的客观经济社会环境特点
分析上述国际直接投资动机或类型时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FDI的动机比较多的是从必要性的角度分析的,而
对可能性方面考虑的比较少
上述各种投资的动机都是 FDI的经济动机,并未考
虑政治与军事方面的动机。
FDI的根本动机和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各种类型
的 FDI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不同途径与方式
FDI的动机是可以相互交叉,多个并存的
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是不同的
FDI的主要形式(建立方式)
创办新企业方式(绿地投资)或称股权式投资
方式,通过投入资本或技术建立新企业的形式。
兼并、购买企业方式 (M&A),是指外国投资者
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取得东道国某企业的全部
或部分所有权的投资行为。(收购公司、目标
公司)
非股权式投资方式(非股权式安排),它不以
持有股权为主要目的,其主要形式有技术授权、
生产合同、管理合同等
非股权式投资方式
是跨国公司的重要国际直接投资形式,成为
合作经营与合作开发的主要形式
技术授权是跨国公司将其专利权、商标权、专有
技术转让给东道国企业使用,从中收取专利和技
术使用费
生产合同是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签订的产品供应合
同,而跨国公司并不负责其生产活动,但需投入
一定的资本
管理合同是东道国将企业经营权交于跨国公司,
而跨国公司将其先进的管理技术运用于该企业,
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
经典作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马、列的研究)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市场不完全性、垄断优势)
? 市场不完全性产生的原因;垄断优势的构成;案例分析
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维农把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创
新、成熟和标准化阶段,不同阶段决定了不同的
投资、贸易及区位选择战略;
? PLC成长战略的地区转移一般规律:最初生产该
产品的发达国家 — >其他发达国家 — >新兴工业
化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其他国家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
小岛清比较优势理论
? 边际产业投资论
? 美日比较(对外直接投资)
巴克利与卡森的内部化理论
? 内部化的概念
? 内部化理论的核心及其假设基础
? 市场内部化的决定因素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第四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环境分
析和风险分析
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概念分析:所谓国际直
接投资环境 (Investment climate),是指能影
响和决定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政治因素、自
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条件相互依
赖、相互制约、相互完善的综合体,是指在
国际直接投资过程中影响国际资本运动的东
道国的外部综合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特点
利用外资政策是国际投资环境的核心:利用外资
的鼓励性条款及相对应的限制性条款
投资环境的综合性:影响和决定国际投资环境的
主要因素有四个(政治、自然、经济、社会)
投资环境的整体性
国际投资环境一般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投资环境的地区性
投资环境的动态性
国际投资环境的构成分析
政治与法律子系统因素
经济子系统因素
社会子系统因素
风险分析
经济风险(主观风险):经营风险;金融
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
非经济风险(客观风险):政治风险;政
策风险;法律风险;
降低风险的措施:投资多元化
第五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国际惯例
国际合资经营惯例
合作与独资企业惯例
国际合资经营惯例
共同投资惯例:法律组织结构;出资比例;投资期
限;出资转让
共同管理惯例:管理机构的设置;事实控制问题;
共负盈亏惯例:会计与审计制度;盈亏处理
共担风险惯例:不可抗力;国有化或征收
合资程序与审批惯例: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谈
判;审批机构;审批程序;
合作与合资企业惯例
投资上的不同
经营管理方式的不同
收益分配上的不同
投资回收方式的不同
剩余资产处理方式的不同
风险承担上的不同
独资与合资惯例比较
共同投资与自投全本
共同经营与自主经营
共负盈亏与自负盈亏
共担风险与自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