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政府部门
第一节 公共收入、公共支出和政府预算
?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
瓦格纳法则( Wagner‘s Law),
家庭对政府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 1,所以随着一国人均收
入的增长,公共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将增长。
公共支出包括,
( i)政府消费( G)
( ii)政府投资
(iii) 转移支付( Tr)
(iv) 公债利息支付 )( grD
)( gI
公共收入包括,
( i)个人和公司所得税(直接税)
( ii)支出税(间接税或直接税)
( iii)财产税(直接税)
( iv)国有企业利润
?政府赤字预算与公债
=>命题 1,政府预算赤字等于政府净债务的变化量。
[说明 ]:令 为政府的净金融资产存量,T为扣除转移支付后的一次
性总付税收收入,
gB
=> 命题 2,政府预算赤字等于公共部门投资和储蓄的差额。
[说明 ]:令 政府储蓄 =总税收收入 — 政府经常性支出( G+Tr+ grD
1?
)
GrDT gg ??? ? 1S 即 (7.2)
将 ( 7.2)式代入( 7.1)式得,gg SID E F ??
则有,
代入上式及 gggg
gggg
BB
IGTrBBB
11
11
D D
)(
??
??
????
?????
再将
TIGrDD E FD
TIGrDDD
gggg
gggg
??????
?????
??
??
)(D 11
11

(7.1)
?政府为预算赤字融资的途径,
( i) 向私人部门借债。
( ii)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来融资。
?引入公共部门后的经常项目概念
=>概念之一,
D E FIS
ISIS
IISS
ISCA
D E FISCA
pp
ggpp
gpgp
pp
???
????
????
??
???
)(
)()(
)()(
)(
:说明 ][
CYS
BDB
TrBQY
d
p
gp
p
d
??
??
???
???
?
*
111
1
=>概念之二,CA=Y-(C+G+I)
gp SSS
rBQY
??
?? ?* 1
,对于整个国家而言:说明 ][ 对于私人部门而言:
I)G(C-Y
I-SCA
)(
)()(
)()(
*
1
11
11
1
???
?
???
????
?????
???????
?????
??
?
??
??
?
所以
GCY
GCrBQ
GCDBrQ
GrDTCTrBQ
GrDTCY
SSS
gp
gp
g
d
gp
基于上述等式得:
=>概念之三,
G)I(C-QTB
*
1
???
?? ?

rBTBCA
第二节 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相互作用,
一次性总付税收的政策效应
1,平衡预算下政府支出增加的政策效应
?基本假设
( i) 政府税收是一次性总付税收。
( ii)家庭生活于两个时期,即时期 1和时期 2。
( iii)政府在两个时期始终维持平衡预算。
?政府支出暂时增加的政策效应
=>政策
令某政府初始时对两时期所制定的财政政策是平衡预算政策,即
均为零,现设政府拟通过税收融资来暂时增加 G,且该财
政计划满足,
21 D E F和D E F
0)(
,)(
22
11
????
????
TGii
TGi
 
且 G 维持不变) (
维持不变 S



Siv
ii i g)(
=>政策对家庭行为的影响
??? 11 TG
将下降。国民储蓄
降。在税收暂时增加使会下私人储蓄
费没有多大改变。持久收入和第一阶段消
gp
p
SS 111
1
S
S
???
?
?
=> 政策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结论,
? p p
经常项目的恶化
下降至S S
下降至S S 1 0
1 0
?
?
? 1 G
(i) 小国开放经济
S,I
图解,
CA
I
0r
0S
1S
pS0
p S1
r
( ii)资本控制经济
图解,
CA
I
0r
0S
1S
pS0
p S1
S,I
r
1r
结论,
始终为零  
上升至
下降至
下降至  
CA
r
S
SG
pp
?
?
?
??
10
10
101
r
S
S
(iii) 大国开放经济
图解,
A B
C D
I
S,I
r
 
1S
 0S
 r 1
 0r
**,IS
*r
*A *B
*C *D
*0I
*0S
结论,
。 扩至 目盈余由 国外经常项
,扩至 大国经常项目赤字由A
上升至r 世界利率从r
下降至S S
私人储蓄下降
1 0
1 0
* * * * C A
CD B
D B
?
?
?
? 1 G ?
?政府支出持久性增加的政策效应
?政策
令 某政府初始时对两时期所制定的财政政策是平衡预算政策,即
均为零,现设政府拟通过税收融资持久性增加 G,且该
财政计划满足,
21 D E F和D E F
维持不变。 和 S
,G 和 G 2 1
g g ii
i
2 1 S ) (
) ( 。 且 T T G G 2 1 2 1 ? ? ? ? ? ? ? ? ?
=>政策对家庭行为的影响
保持不变。 +S =S S
保持不变。 下降,而 C
持久收入的下降。
。 且 和 和



1 1 ?
?
?
? ? ? ? ? ? ? ?
p p
T T T G
1 1
2 1 2 1 2 1
S
,T G
=>政策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和 G 2 1 G
均无影响。 或, 对S
保持不变
1 r
1
CA
S
?
? ? ?
2,2.李嘉图等价
?李嘉图等价原理
?只要政府税收的现值保持不变,税收的时间路径对家庭预算
约束没有影响,从而也不会影响私人消费支出。
?李嘉图等价原理的推论,
=>在家庭生活于两时期的框架下,给定政府消费支出,,政府
投资支出 和第二期政府债务,则税收的时间路径对家
庭预算约束 没有影响。
 和 21 GG
和  ggI 21 I g2D
[证 ] 在家庭生活于两时期框架下,
r
D
r
T
T
r
IG
IG
TIGrDD
gg
g
gggg
?
?
?
??
?
?
??
?????
111
4.73.7
D
22
1
22
11
222112
)是结合起来得:)式和(再将(
( 7.3)
( 7.4)
,0D 0 ?g令
111 TIG g ???g1 D则
ggg IIGG
22121 D及、、、显然,当 给定时,税收现值也得以确定,从而
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得知此时税收的时间路径对家庭预算约束没有
影响。
?李嘉图等价原理的政策意义
=>政府支出不变时减税政策对国民储蓄没有影响,从而也不影响
经常项目和利率。
由于政府会通过将第二期税收增加 来偿还第一期的
债务, 所以实施减税后 仍为零。
 1)1( Tr ??
1 T  ? g2D
( i),且政府初始时对两时期制定了平衡预算政策,
即,
0D 0 ?g令
021222111 ?????? gggg DDTITIG, , G
[说明 ],
现假设政府拟通过债务筹资使其在支出不变的情况下将 减

 
 1T
1T ?

又因为政府支出在减税时保持不变,所以根据“推论”知减税政
策对家庭预算约束没有影响,从而
的影响。
变化和将不受T和CC 21 21 T
11111
111111
SS
)(S)(
CGQS
CTQGTii
pg
p
?????
?????
 得知:
和 根据S g1
由于支出不变时的减税不影响,所以也不影响国民储
蓄,从而也不影响经常项目和利率。 21
C和C
?李嘉图等价原理的局限
( i) 公共部门可能比家庭具有更长的借债视界。
( ii)流动性受限制。
( iii)存在不确定性。
第三节 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相互作用,
非一次性总付税收的政策效应
?非一次性总付税收的额外经济损失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结论,
税收会扭曲家庭和企业在其经济决策过程中所面临的相对价格,
从而扭曲人们的选择行为,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最终导致额
外经济损失。
=> 宏观经济学的经验结论,
以个人所得税为例,MTR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工作量普遍降低。
总供给减少。
?最佳税收制度, 巴罗( Barro)的建议
?建议,政府应该实行长期保持不变的税制,因为边际税率保持
不变的税制比起边际税率忽高忽低的税制扭曲成本要低。
?实现途径,通过在政府支出较高的时期增加预算赤字和公债使
预算跨时期得到平衡,而不是在每一个时期都保持
平衡,从而使各时期税率维持在相同水平。
?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拉弗 ( Laffer)曲线
=> 总税收收入函数单调性之谜,
t 对努力工作既有收入效应,又有替代效应。
t 时 Y(t)即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t 时 T=tY(t)即可能增加,又可能减少。
?拉弗的推断,
从零税收开始,t的提高会带来总税收收入的增加,但在达到某
一点之后,税率再提高会使总税收收入减少。
=>拉弗曲线,
t
T
0 1
0t
政策含义, 如果高税率对创造收入造成严重负激励,那么政府按高
税率收取的税收收入很可能低于按低税率收取的收入。
第八章 货币需求
第一节 货币:定义、职能和度量
?货币的定义
?货币是指在商品交易中被广泛接受用来作为支付手段的那种
,东西,,如现金、支票账户等。
?种类,(i) 商品货币,如金银、牲畜等。
( ii)信用货币,即由贵金属或其他商品支持的纸币。
( iii)法定货币,即没有商品支持从而没有内在价值
的纸币。
?货币的职能
( i)交易媒介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能够避免物物交易所要求的需求的双重
偶合,从而节约交易费用。
( ii)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可简化相对价格的决定,从而节约交易费用。
( iii)储藏手段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被赋予对资源的支配权,从而可以廉价地
充当财富储藏手段。
?货币的度量
( i)货币层次的划分
=>划分的依据,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在其价值没有任何损失的条件下迅速
兑换为现金的能力。
=>货币供应量指标类别,
3M
1M = 流通中的现金 +支票存款 +转账信用卡存款
M 2
=
1M
+储蓄存款
=
M 2
+其它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票据等)
( ii)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指标的界定
1M
= 流通中的现金 +企业活期存款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农村存款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 2
=
1M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
的存款 +信托类存款 +其它存款
3M
=
M 2
+金融债权 +商业票据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
第二节 货币经济和家庭预算约束
1,货币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名义变量与价格
?若干名义变量的定义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 Q
实际可支配收入为
TrBQY d ??? ? 1
用实际量度量)(其中 1B ?
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为 PQ
名义可支配收入为
PTiBPQPY d ??? ? 1
)B( 1 用名义量度量其中 ?
PCPYPS d
P
??
名义私人储蓄为
CYS dP ??
实际私人储蓄为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定义,
实际利率,现在增加一单位产出去购买金融资产在下期所能多消
费的产出数量。
名义利率,现在增加一单位货币去购买金融资产在下期所能多获
的货币数量。
=>两者之间的关系,
得:P:由 说明
P
PP
Pir
?
?
??
?
?
?
1
1
1
?][
?
1
1 ?1
?
? ?? P
P
P ( 8.1)
:根据实际利率的定义得
1
)1(1
?
???
P
iPr ( 8.2)
)式得:)式代入(将( 1.88, 2
1
?1
11
??
???
P
ir 11 ?P?-1r ?? ?? Pr,即
1?1 ??? Pr作为一种近似计算,
2,货币经济下的家庭预算约束
?假设
( i)家庭生活于两个时期,最初和最终都不持有资产,
0M 2020 ???? BBM即
( ii)家庭储蓄既可以用于投资,也可以用于积累债券,还可以用于
积累货币,
)(即 11 )(P ?? ????? MMBBPIS P
( iii)货币利率为零。
?预算约束
1122222
111111111
)1()(
)()(
MBiTQPCP
MBIPTQPCP
?????
?????
家庭第二期消费为:
家庭第一期消费为:
( 8.3)
( 8.4)
将( 8.3)式和( 8.4)式结合起来得,
i
iM
i
TQPITQP
i
CPCP
???
?????
?? 11
)()(
1
1222
1111
22
11
1
1
1
222
111
1
22
1 )1()1(
)(
)(
)1( Pi
iM
Pi
TQP
ITQ
Pi
CP
C
?
?
?
?
????
?
?
:该式两边同除以 1P
( 8.5)
又因为
r
P
M
i
r
TQ
ITQ
r
C
P
iP
r
?
?
?
?
????
?
?
?
??
1
)(
1
)(
1
C
8, 5
)1(
1
2
1
22
111
2
1
2
1
)式可写为:,所以(
即 两时期家庭预算约束。
第三节 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
1.鲍莫尔 — 托宾模型( the Baumol---Tobin Model)
?家庭持有作为“劣势资产”的货币的收益和成本
收益,
方便未来的交易,即可节省
出售生息资产以获取货币所
必须承担的交易费。
成本,
损失掉持有生息资产所获得的
利息收入。
=>两难选择,
若增加货币持有量 交易费减少,但利息损失增加。
而若减少货币持有量 利息损失减少,但交易费增加。
?鲍莫尔 —— 托宾模型的基本假设
( i)家庭每月的名义收入为 PQ,在月初全部自动存入不能直接
用之进行交易的生息储蓄账户。
( ii)家庭在一个月当中去 N次银行,每次取款额为,并且
在一月中的每个 N分之一时间段内按固定支出率逐渐化完,
全月总支出等于全月总收入 PQ。
( iii)家庭每次前往银行的取款成本为固定成本 Pb。
N
PQ
N
PQ
?鲍莫尔 — 托宾模型的数学表述
i
bQPM D
2?最优货币持有量
[证明 ],
N P b
N
PQi ??
??
)
2
(
TC 交易成本放弃的利息总成本
则得:令,0 ??? NTC 0)1)(2)(1( 2 ??? NiP QPb
b
iQN
2
* ?从而,最优取款次数 
i
bQ
P
N
PQ
D
22
1
M
*
??
?
)(
最佳平均货币持有量最优货币持有量
[图解 ],
0 *M
dM 每次提款金额
)MPQP b ( d?交易成本
)2Mi( d?利息损失
TC
)2( PQi
Pb
PQ
成本
?鲍莫尔 — 托宾模型的基本结论
?价格水平的变化对名义货币持有量有同方向相同程度的影响。
(家庭没有“货币幻觉”)
?实际收入增加会提高货币的意愿持有量,但货币需求的实际
收入弹性小于 1(即货币持有量存在规模经济)。
[说明 ],
1
2
1
)
)
2
(
)(
2
)(
2
1
(
)
2
)(
2
()
2
)(
2
1
(
.
2
M
2
1
??
?
?
?
?
?
?
?
i
bQ
P
Q
i
b
P
i
bQ
P
Q
i
b
i
bQ
P
M
Q
Q
M
i
bQ
P
D
D
f o r Q
D



,得:根据
=> 利率上升会造成货币需求下降,且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
。21?
=>提款成本增加会造成货币需求上升,且货币需求的提款成本弹性
为 。
2
1
2.货币收入周转率
?货币收入周转率的定义
=> 货币收入周转率是指在既定时期内,为支持名义总收入价值,
单位货币的流通次数,即国民收入对货币需求量的比率。
?货币收入周转率的决定因素
i
bQ P D
2 M ? b
iQ
M
PQ
D
2 V ? ? 所以货币收入周转率 因为
结论,( i) i V
(ii) Q V
(iii) 技术进步及金融管制放松
b V
(iv) P对 V 没有影响
?非货币主义与货币主义之争
非货币主义,
( i) V受 i,Q及 b的影响。
( ii) M的变化在短期内
可能影响 P和 Q。
货币主义,
( i) V是常量,Q是外生
变量。
( ii)控制 M是控制价格
水平的关键。
第九章 货币供给过程
第一节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供给
1.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作为垄断发行货币的银行
即,在不允换货币体系中,中央银行垄断货币的发行,并通过国
家强制使其所发行的货币得以在全国范围流通。
=>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使政府掌握一种收入来源:铸币收入。
?作为银行的银行
( i)集中保管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 ii)办理全国范围内商业银行间的资金清算。
( iii)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
?作为政府的银行
( i) 代理国库,即经办政府财政预算收支,充当政府的出纳。
( ii)充当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政府金融事物,如国债
的发行与还本付息、外汇的买卖业务等。
( iii)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即直接向国家财政提供贷款或透支。
=> 中央银行极可能沦为政府弥补预算赤字的工具,从而使货币
发行失控。
(iv) 执行金融行政管理,并通过货币政策实现其对金融领域乃至
整个经济的宏观调节。
2.中央银行改变基础货币的三种途径
?定义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 Mh),指流通中所有的通货(钞票
和铸币)的价值( CU)加上私人银行的储备( R),
即 Mh=CU+R,
=>每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能够决定高能货币的供给。
?途径
中央银行
贴现贷款
基础货币
外汇市场 公开市场业务
[说明 ]:( i)在公开市场上,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导致高能货币
供给增加,反之则导致高能货币供给减少。
( ii)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贴现率,改变私人银行从贴现窗口所获
取的贷款数量,从而同等程度地影响基础货币。
( iii) 在固定汇率制和肮脏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既可以买进外汇
以增加高能货币供给,又可以卖出外汇以减少高能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能够准确
预测这种操作对货币
基础的影响
优点
要求政府债券市场
有足够的交易量
缺点
不能预测贴现率政策
对高能货币的确切影响
缺陷
2,高能货币供给与政府预算约束
?高能货币存量变动的基本等式
令,为中央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存量。
为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存量。
为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所作的贷款存量。
E为按每单位外币可兑本国货币的数量来度量的汇率。
cL
*cB
gcD
则 高能货币存量的变化,
)()()( 1* 1*11 ???? ??????? ccccgcgc LLBBEDDMhMh
( 9.1)
在资本控制下,由于
)式将变为:,所以( 1.9* 1* ??? cc BBTB
)()()( 111 ??? ?????? ccgcgc LLTBEDDMhMh
?政府预算赤字的融资途径
忽略贴现窗口,( 9.1)式可变为,
)()()(
D-DD E F
)()()(
)()(
)()(
D
)()(
*
1
*
11
1
*
1
*
11
11
11
1
*
1
*
11
???
?
???
??
??
?
???
??????
?
??????
????
????
??
?????
cc
g
p
g
p
cc
g
p
g
p
g
p
g
p
g
c
g
c
g
p
g
c
g
p
g
c
cc
g
c
g
c
BBEDDMhMh
BBEDDMhMh
DDDD
DDDD
DDEF
BBEMhMhDD

这样,
( 9.2)
[说明 ],( i)政府可通过印制货币(即中央银行用高能货币购买
国债)、向私人部门借债以及减少外汇储备这三种
途径为预算赤字融资。
( ii)通过中央银行购买国债来为赤资融资(即赤字货币
化)从本质上是政府通过通货膨胀税为它的支出筹措
资金。
?政府预算约束
政府预算的一般形式,
gg
cc
g
p
g
p
iDTIGP
BBEMhMhDD
1
*
1
*
11
)(
)()(
?
???
????
????? )(
gggg iDTIGPDD 11 )( ?? ?????
)式得:)式代入(将( 9, 39, 2
( 9.3)
( 9.4)
又因为, ( i)政府对银行持有公债不支付利息。
( ii)政府可获得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利息。
)()(
)()(
*
1
*
1
*
1
*
11
??
???
?????
?????
c
g
p
g
cc
g
p
g
p
BiEiDTIGP
BBEMhMhDD )(
)式可写为:所以( 9, 4
即 包含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在内的公共部门预算约束。
第二节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
1,货币乘数: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过程
?相关概念的界定
=> 货币供给 =流通中的通货( CU) +在银行系统的活期存款( D) 1M
?非银行公众持有货币的方式
其选择偏好记为通
货对存款的比率,
D
CUC
d ?
方式,
( i) 持有通货
( ii)持有活期存款
=>私人商业银行持有储备金的原因
原因,
( i)法律的要求
( ii)满足客户的要求
其中,储备 — 存款比率,
D
Rr
d ?
?货币乘数
假设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购买 100元国债,即, 且
,,%10%25 ?? dd rC
100?? Mh
则货币乘数可解释如下,
( i)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过程
第一轮 100 20 80 8 72 100
第二轮 14.4 57.5 5.8 51.8 72
第三轮 10.4 41.4 4.1 37.3 51.8
第四轮 7.5 29.8 3.0 26.8 37.3
第五轮 5.4 21.4 2.1 19.3 26.8
总计 71.4 285.7 357.1
Mh? CU? D? R? L?
1M?
(ii) 货币乘数计算



1, 357
7, 285
..,4, 41 6, 57 80
4, 71
..,4, 10 4, 14 20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CU M
D
CU
货币乘数,
5 7 1.3
1
?
?
??
??
Mh
M
结论:既定存量的高能货币能带来比他大得多的,因为商业 银
行能够创造货币。
1M
2,货币供给的理论模型
1M
11 ?????
dd
d
rC
C
?模型,
货币供给 是高能货币存量 的某一倍数,即,
其中 为货币乘数,且
MhM ??1Mh
?
[推导 ],
根据,( i)
(ii) RCUMh DCUM ?? ?? 1
可得,111 ?
?
?
?
?
?
?
?
?
?
dd
d
rC
C
D
R
D
CU
D
D
D
CU
RCU
DCU
Mh
M

111 ???????
dd
d
rC
CMhM,  其中
?模型中的三个外生变量
( i)高能货币存量 Mh
???
???
1M M h
M 1Mh
图析,
中央银行
法定准备率
法定储备
市场利率 贴现率 银行间拆借利率
持有超额储备
的机会成本
储备不足时
借款成本
超额储备 商业银行储备
(ii)储备对存款比率
的决定因素
dr
dr
 M
 M
1d

??????
??????
r
r d
(iii) 通货对存款的比率
dC
dC
的决定因素,
市场利率
公众对银行清偿
能力的信心
???
???
 C d
dCi
i
???
???
信心
信心 
d
d
C
C
??????  M 1dC
??????  M C 1d而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
=> 可控制变量与不可控制变量
可控制变量,
( i) 基础货币 Mh
(ii) 法定准备率
( iii) 贴现率
不可控制变量,
( i) 储备对存款比率
(ii) 通货对存款比率 dr
dC
结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但不能完全控制它。
=>货币供给控制目标变量的选择:非货币主义与货币主义的分歧
非货币主义,
?1M 控制利率 (目标变量) 控制
? 影响产出、就业
及价格水平等。
货币主义,
等。  就业、产出
 控制价格水平,
)  (目标变量
控制货币增长率控制
?
?1M
第三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
1,当价格是确立货币市场均衡的唯一变量时
?均衡的决定
均衡条件,sD MMhYiPfM ???? ),(
图解,
M
P
A
0P
DM
SM
0M
?货币供给的扰动与均衡的变动
设 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购买债券以增加货币供给,从而旧
的均衡被破坏,则新的均衡可以下面四种方式恢复,
( i)以价格上升的方式。
(ii) 以利率下降的方式。
Ds
D
MM
MP
??
???
说明,图解,
1M
P
M
A
0P
DM
0M
B 1P
sM1sM0
说明,
 =MM





DS

?
??
????? Vi
1M M
P
A
0P
DM
0M
B
sM1sM0
1DM
图解,
( iii)以收入增加的方式。
DSD MMM
Y
VY
????
??? )(
说明,
1 M
0M
M
P
A
0P
DM
B
sM1sM0
1DM
图解,
(iv)以 M内生下降的方式。
M的增加被 M的内
剩下降抵消
说明,
1M
0M
M
P
A
0P
DM
sM1sM0
图解,
2.当利率是确定货币市场均衡的唯一变量时
均衡
S
D
M
Mh
YiPfM
?
??
? ),(
M
A
i
DM
0M
0i
SM
均衡的变动
M
A
i
DM
0M
0i
SM
1A
1M
1i
SM1
1
1 AA MM
SS
移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