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粘着磨损
⒈ 定义:
实际上是相互接触表面上的微凸体不断地形成
粘着接点 和 接点断裂 而导致摩擦表面破坏并形
成 磨屑 的过程。
最常见 的磨损形式,如一固体材料在另一固体
材料表面上滑动或压入其表面后被拉开时。
以小颗粒状形式、存在 粘附和反粘附 现象
§ 1 粘着磨损的特点与分类
举例:
1、真空中洁净的硬钢压在黄铜块上后分开,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明显看到分散的黄铜粒嵌
在钢表面。
2、黄铜圆销在旋转的钢制圆盘上滑动,可看
到钢盘表面被涂抹上一层黄铜。如果用显微镜
观察可看到分散的转移特性。
3、巴克莱用单晶体碳化硅与各种金属相摩擦,
第一组球形碳化硅滑块在金属平面滑动;
第二组球形金属滑块在碳化硅平面滑动。
⑴ 轻微磨损
⑵ 涂抹
⑶ 擦伤 ( 胶合或咬合 )
⑷ 撕脱 ( 或咬焊 )
⑸ 咬死
2,根据摩擦表面的破坏程度,常
把粘着磨损区分为 5类:
§ 3 粘着机理
?两洁净金属表面相互接触会形成强的 金属接点 ;
?当表面粗糙的两固体,在法向压力作用下相互
接触时,一小部分微凸体的顶峰受到很大压应
力,当达到了流动压力时,就发生 塑性变形 。
?当表面洁净时,两固体表面的粒子随着距离的
缩短,将先后出现物理和化学键,当两表面上
有成片的粒子相结合,就形成 凸体桥,即接点。
?齐曼 Ziman 胶体模型,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云类似于粘结液,能够把
金属表面上靠得很近的正离子结合起来,形
成金属键,粘着强度 基本决定于界面上的电
子密度。
?如果两固体的内聚功不同,而粘着功的大小
又介于两者之间,则 断裂 将发生在内聚功较
小的固体内。
?影响固体间的粘着的 两个主要因素,
?一个 是表面上的氧化膜或其他污染膜;
?往往会被表面变形,特别是剪切应力所破坏,显
露出新鲜表面而被粘着;
?另一个 是弹性应力恢复效应。
?接触区接点在形成过程中被强烈的加工硬化,当
载荷卸除后,界面发生弹性变形,此时周边的连
接桥处于拉应力状态,由于延性不足而被拉断,
所以只有一部分接点被保留下来;
?对于大多数金属(即使完全净化的表面),
由于弹性应力恢复效应,在卸除法向载荷之
后,粘着面积比预计的值小的 解决措施?
?可在卸载前通过 接点退火,使加工硬化后微
凸体桥的延性增加,获得很大的法向粘着。
?当法向载荷存在时,对试样施加切向应力,
由于法向和切向 应力复合 的结果,使接触面积
增大,粘着点增大。
?结晶表面间的结晶位向影响粘着,
?具有完全 配合 的位向,很容易发生粘着;位向 失
配 时,必须提供能量才能使界面形成强固粘着;
?能量 可以是热量或塑性变形功;(如:低温比高
温需要更多的塑变才能形成界面间强固粘着。)
?金属晶体结构 (如密排面、滑移方向)影响界面
上塑性变形,所以对粘着也有很大影响。
?一般滑移系增加,滑移概率增加,开始 易滑移,
位错形成位错接点后阻碍滑移,易焊合,微凸体
加工硬化后难断开,使粘着增大。
?材料间的溶解度和互溶性影响粘着,
?38种金属对钢在真空中 实验,溶解度极小或者和
铁组成金属化合物的材料不易粘着;
?原因:接点的形成和生长与在原子范畴内发生扩
散有关。虽然时间较短,但微凸体接触瞬间,温
度很高,使接点能够生长。
?上述理论也适用于非金属材料间及非金属材料与
金属间的粘着作用,
?粘着的本质,
?例如:两片洁净的铜表面被压紧在一起,微凸体
上原子靠近,甚至 靠近 到本身原子间的距离程度,
此时无法区分界面上原子属于那边,所以界面间
的力就和其基体内部原子力具有相同性质。
?但由于相遇铜晶格间的错配,界面总有 缺陷,使
接触区粘着变弱;塑性流动和热扩散可以使缺陷
消除,同时界面就不存在了。
?接触区的粘着强度 相当 于材料本身强度。
?粘着的本质,
?对于异类合金可以应用如上推理;
?若不形成合金,则界面力可能为两金属内部原子
力的平均值如(铟 -金),若形成合金则相互作用
性质比较复杂 。
?强固粘着是 原子间力 的结果,可以看作是整个固
体内部的原子力处理;
?如果实践中没发现强固粘着,则主要是由于粘染
膜和弹性应力恢复效应影响。
§ 4 粘着磨损的模型和定律
一、粘着磨损的发生
1)界面比滑动表面中任一金属都弱,则剪切发生
在界面上,并且磨损极小。(如锡 -钢)
2)界面比滑动表面中一金属强而弱于另一个,则
剪切发生在较软金属表层上,并且磨屑粘附到硬
金属表面上。(如铝 -钢)
3)界面比滑动表面中一金属强,偶而也强于另一
个,则较软金属明显转移到硬金属上,偶而也会
撕下硬金属。(如铜 -钢)
4)界面比滑动表面中任一金属都强,则剪切发生
在界面不远处。(如同种金属间滑动)
?上述情况磨损量相差很大!
?由于界面为截面积最小处,且存在大量缺陷,故
强度较低,断裂 一般 发生在界面处。
?实验表明,材料副在滑动中形成 大磨屑 的少于接
点总数的 5%。
?磨屑形成过程的图解
?格林伍德 Greenwood和泰伯 Tabor
?用不同金属与塑料的两维模型说明微凸体及其剪
切。指出:某些情况,特别是接点平面与滑动方
向不平行时,将形成粘附磨屑。
?由于原始表面粗糙或在滑动过程中变粗糙,使不
平行性一定存在。
?芬恩 Feng:若接点与滑动方向平行,在滑动过
程中使接点变粗糙,则切屑易形成。
?较硬材料也会形成磨屑:
?大多数情况磨屑发生在较软金属内部且形成较多、
较大的磨屑;
?事实证明,较硬材料也会形成磨屑
?可能是较硬材料内部也有局部的低硬度区,同时
较软材料表面也存在高硬度区,所以使较硬材料
形成磨屑。
二、粘着磨损的原子模型(汤姆林逊模型)
原子 俘获而生 的磨损:
摩擦表面十分接近时,原子相互排斥,被排
斥原子不仅回到原来位臵,另一方面一个原
子也会从平衡位臵被驱逐出来并粘附在另一
表面的原子上,而不回到原来位臵。
可以用俘获过程中形成原子配对的能量消耗
来推导:
3
6
dm ?
?
??
?
?? ??
lEEn C/?
nmM ?
由于每对中只有 一个原子 被俘获,总质量 不是 2nm 。
lE
dE
lE
EmM
cc 6
3??
??
dp
lE c?? ?
P为平均排斥力
α为原子分开概率
?
??
?
p
dE
M
2
6
?
? ?42m a x d
p
y ??
pp 2m a x ?
2
8
d
p
y ??
Pmax为最大排斥力
?
??
?
??
??
?
E
H
E
M
y
41
3
4
??
H为金属的硬度
表明总磨损量与金属硬度成反比,基本合理
磨损与摩擦系数成反比,不合理。
三、磨损定律(阿查德)
用屈服应力与滑动距离来表达体积磨损 WV
载荷增大使真实接触面积通过两个途径增大:
1、原来接触点的接触面积增大
2、新的接触点增多
y
t
LA
?3?
L为法向载荷
σy为被磨损材料的屈服应力
)3(3 ??
LK
S
W V ?
SaKnW V 30 )32( ??
由于 3σy=H,H为软材料的硬度,得到
如下方程
23 ????
y
L?
20 6 ???
y
Ln ?
H
LK
S
W V
3
?
阿查德方程
体积磨损量和载荷与滑动距离成正比,
与材料硬度成正比
K为粘着磨损系数,决定于摩擦条件和摩
擦副的材料
§ 5 材料的转移和摩屑形成过程
一、初生磨屑的特征
粘着磨损先是微凸体发生粘着,然后是磨屑的
粘附与脱落。
格林 Green,1955蜡泥塑料制作大型模型接点;
格林伍德和泰伯,金属接点,粘着 -剪切实验;
象铜等硬、脆(相对而言)接点,剪切多数横
过颈部;
象铅等延性好接点,被撕开并缩成螺纹性;
结论:
延性高的金属的初始磨屑比延性低的金
属大得多;
加工硬化金属形成的有效磨损比延性金
属小的多。
二、材料的转移
当软表面和硬表面摩擦时,软表面的材料
将粘附到硬表面;
金属转移肉眼可看到,详细情况可在显微
镜上观察,定性;
盖格 -密勒计数器,发光;定性分析 — 证明
了金属相互作用时的接点形成理论;
自动放射照相法 — 沉积物的分散特性,定
量分析 ;
微量天平 — 分期测量、重量变化、接点大
小、真实接触面积、精度差。
1,铜在钢上的摩擦
克列其 Kerridge、兰卡斯特 Lacster,放射活
化寻迹法。黄铜圆销 -旋转钢盘(未活化),
盖格 -密勒记数器记录转移过程,
转移
磨损
无润滑
有润滑
时间




2.钢在钢上摩擦
退火钢的圆销 — 淬火钢圆环上滑动,在产生磨
屑前转移膜已被氧化,因此产生磨屑的速度决
定于氧化的速度。
钢磨屑形成是多阶段的过程;
最初磨屑是从已涂敷在圆盘上的金属脱落而成,
由于法向载荷只由较少数的接触点支承,此阶
段磨屑尺寸较大。
随滑移时间延长,接点生长、金属转移、磨损
继续进行,但磨屑逐渐变小,
?无润滑曲线表明:开始黄铜很快转移到钢盘上,
属于“磨合”阶段,“磨合”终止后,磨屑从界
面脱落;当磨损率达到稳定时,转移量为常数;
?有润滑曲线表明:转移速度因润滑而变慢;
?转移和磨损的情况类似,且斜率相同;
?黄铜对钢的磨损有两个明显阶段,
?黄铜转移沉积到钢表面、黄铜磨损形成磨屑阶段;
?当金属的转移量和磨屑形成量相等时,平衡。
磨屑脱落机理:
开始时,黄铜沉积在钢上,继续滑动时,由于
不断地遭遇,沉积物增长及至到达一临界尺寸,
变从界面脱落下来成为磨屑。
铜在钢上滑动时,摩擦热小,磨损过程中没有
氧化物参加。
自由磨屑产生的速度决定于金属从销钉转移到
圆盘的频繁程度。
最后阶段是由另外一种磨损机理起作用:
金属转移仍然存在;
但磨损过程与金属转移无关;
磨屑的高度比下面钢的微凸体高度还大;
磨屑由 100?大小的颗粒聚合而成,有氧化物存在;
转移(粘着)和磨粒磨损同时在起作用。
3.转移量
?放射性物质示踪方法(在非活性表面);
?自动射线照相法测涂敷磨屑的大小和分布;
?磨屑是不连续的碎片,
?不同金属组合,滑动时金属的转移量属于同
一数量级,与硬度无关;
?无润滑相同金属副的转移量比不同金属副的
转移量大 40多倍;
三、磨屑的形成过程
加藤 /日本 /1979/SEM/动态分析
根据扫描电镜连续观察,发现两种不同的典
型粘着磨屑形成过程。
4 20
试样尺寸
θ
1.片状屑的形成过程
①施加法向载荷,静止接触,接点形成。
②施加切向力,接点塑性长大到不发生滑动的极限状态。此时
塑性区为 ABC;
③滑移在滑移线 AC上发生,形成舌状物 ABCB’并形成新的接
触面 AA’。
④由于剪切作用,滑移舌状物 ABCB’弯曲,同时形成第二个
塑性区 A’B’C’,接触面是 A’B’。
⑤滑移片状物以同样方式连续形成,并在滑移舌状物的根部出
现裂纹。
⑥滑移发生在接触表面,并形成转移的片状屑。
总结:
两种粘着磨屑形成过程;
粘着转移磨屑形成过程使磨屑端面上具有
剪切波纹和剪切撕裂的特征;
尖锐的微凸体比圆钝的微凸体更易形成这
两种类型的磨屑。
2,不规则磨屑的形成过程
①施加法向载荷使两微凸体形成接点。
②施加切向力,使接点塑性长大到不发生滑动的极限态,并产
生塑性区 ABC。
③在 AD位置出现裂纹,BC凸出是由于塑性变形。
④第二个塑性区 DC’E从裂纹顶部相应接触面 DC’延伸。
⑤剪切裂纹扩展,微观滑移在第二个滑移线上产生,并形成第
三个塑变区。
⑥以同样方式继续下去,最后形成不规则形状的磨屑。
§ 6 轻微磨损、严重磨损、零件磨损特性
一、轻微磨损和严重磨损
载荷



严重磨损
轻度磨损
载荷低于 5N,磨损
沿下面曲线变化;
载荷高于 10N,磨
损沿上面曲线变化;
中间载荷时,磨损
在两曲线间波动。
轻微磨损区 的磨屑是黑色粉末,磨损表面
变成象抛光一样而且损伤微小,且电阻较
高,约 1Ω;
严重磨损区 的磨屑是片状的,且磨损表面
损伤严重;(润滑状态情况类似)
软钢 — 硬钢:
轻微磨损时,磨屑基本都是金属氧化物;
严重磨损时,磨屑主要为金属屑片。
二、机械零件磨损的特性
时间



剧烈磨损稳定磨损跑合
a
b
o
磨损的三个阶段
1.跑合(或磨和)阶段
新的摩擦副由于机加工造成的表面粗糙度,
使开始时的接触面积较小,在磨合阶段使表
面磨得平滑,软表面发生塑性流动,真实接
触面积逐渐增大,最终达到平衡尺寸。
如果两表面都是硬的,则高的凸点被磨去,
表面变为平坦。
总之,使磨损速率减缓,进入稳定阶段。
2.稳定磨损阶段
接触面积增大,金属材料因塑性变形而发
生加工硬化及形成表面氧化膜,使表面耐
磨性提高,是零件正常运转阶段。
3.剧烈磨损阶段
磨损剧烈增加,机械效率急降,精度丧失,
出现震动和噪音,温升增加,最终将导致
零件失效。
§ 7 影响粘着磨损的因素
一、载荷的影响
二、滑动速度的影响
三、温度的影响
1,摩擦副材料的性能
2,表面沾染膜形成
3,润滑剂的性能
四、材料性能的影响
1,配对材料的互溶性或冶金相容性
2,材料的塑性和脆性
3,金相组织
4,晶体结构
5,硬度
五、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六、表面膜的影响
1,氧化膜
2,边界润滑膜
3,固体润滑膜
4,其他表面膜或表面涂层 (如软金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