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 Content Determination)
概 述
一, 含量测定的定义和意义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是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或仪
器分析方法对制剂中某种 ( 些 ) 有效成分或有效部
位进行的定量分析 。 并以其测定结果是否符合药品
标准的规定来判断药品的优劣, 是控制和评价药品
质量的重要方法 。
二, 含量测定方法
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
器分析法两大类 。 由于中药制剂组成复杂, 仪器
分析法更为常用 。, 中国药典, 中药制剂含量测
定方法概况见下表 。
本章重点介绍浸出物测定法, 挥发油测定法,
分光光度法, TLCS,HPLC 和 GC等 。
方法 总数 修订 新增 删除
HPLC 339 30 282 0
TLC 32 3 12 12
GC 23 3 19 0
分光光度法 18 0 3 9
滴定法 13 0 3 0
重量法 5 0 1 1
氮测定法 5 1 1 0
挥发油测定法 3 0 0 1
浸出物测定法 13 1 2 1
总计 456 37 327 23
仪
器
分
析
法
化
学
分
析
法
第一节 浸出物测定法
( Determination of Extractive)
一, 定义
浸出物测定法系根据制剂中化学成分的溶解性,
选择适当的溶剂浸提 (提取 )样品, 并测定浸出物
( 提取物 ) 的含量, 以此来控制药品的质量 。
二, 意义
这是一种较为粗略的定量分析方法 。 但对于有效成
分不明确或无法建立确切的定量分析方法的中药材及
其制剂, 尚具有一定的意义 。
,中国药典, 附录收载了三种测定方法:水溶性浸出
物测定法,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和挥发性醚浸出物测
定法 。 有的品种还采用了乙酸乙酯浸出物测定法 。
,中国药典, 收载的中成药浸出物测定品种及其规定
见表 4-18。
供试品需粉碎, 使能通过二号筛, 并混合均匀 。
类别 品名 溶剂 方法 限度 ( %)
醇溶
性浸
出物
测 定
七厘散 乙醇 热浸法 ≥ 60.0
刺五加浸膏 甲醇 热浸法 ≥ 60.0
刺五加片 甲醇 热浸法 ≥ 80mg/片
儿康宁糖浆 正丁醇 ≥ 3.0
独一味胶囊 正丁醇 ≥ 8.0
鼻窦炎口服液 正丁醇 ≥ 1.2
挥发
性醚
浸出
物测
定
午时茶颗粒 乙醚 ≥ 0.35
沉香化气丸 乙醚 ≥ 0.40
乙醚 ≥ 0.10
九味羌活丸 乙醚 ≥ 0.30
龟龄集 乙醚 ≥ 0.25
水浸出物测
定 暑症片 冷浸法 ≥ 25.0
乙酸乙脂浸
出物测定
三, 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本法系以水为溶剂, 对制剂中水溶性成分进行提取, 并计
算其在制剂中的含量 (%)。 本法包括冷浸法和热浸法 。 后者适
用于不含或少含淀粉, 粘液质等成分的样品 。
1,冷浸法
取供试品约 4g,称定重量, 臵 250~300ml的锥形瓶中, 精密
加入水 100ml,塞紧, 冷浸, 前 6小时内时时振摇, 再静臵 18
小时, 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 弃去初滤液, 精密量取滤液
20ml,臵己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 在水浴蒸干后, 于 105℃
干燥 3小时, 移臵干燥器中, 冷却 30分钟, 迅速精密称定重量,
除另有规定外, 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 W/W %) 。
含量 ( W/W %) = × 100%
mi 为水溶性浸出物重量 ( g)
ms为干燥供试品的重量 ( g) =供试品重量 ×
( 1﹣ 含水量 %))
2.热浸法 (中成药较少用 自学 )
3.实例 暑症片的水溶性浸出物测定 ( P128)
mi× 100
20 × ms
四,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本法系以甲醇, 乙醇或正丁醇为溶剂, 提取药品中相应的醇
溶性成分, 并计算其含量 ( %) 。 正丁醇浸出物测定法主要用
于含较多皂苷类成分的制剂, 更具专属性 。
1.甲醇, 乙醇浸出物的测定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 。
2.正丁醇浸出物的测定
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 。 一般说来, 水溶液制剂可直
接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数次, 合并提取液, 臵已干燥恒重的
蒸发皿中, 蒸干, 臵 105℃ 干燥 3小时, 移臵干燥皿中, 冷却 30
分钟, 迅速精密称定重量, 计算供试品中正丁醇浸出物的含量
( W/V %) 。 固体制剂可先加水溶解, 移至分液漏斗中, 用水
饱和的正丁醇提取数次, 合并提取液, 照上述方法蒸干, 干燥,
称定浸出物重量, 计算出制剂中正丁醇浸出物的含量 ( W/W
%) 。
3.注意事项
( 1) 回流加热乙醚须在水浴上进行 。
( 2) 蒸发皿中挥去乙醚须在室温下风橱中进行 。
( 3)加热挥去浸出物中挥发性成分时,应缓缓加
热至 105℃
4.实例
( 1) 儿康宁糖浆正丁醇浸出物的测定
( 2) 刺五加浸膏的甲醇浸出物测定
五, 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
本法以乙醚为溶剂, 对制剂中挥发性醚溶性成分进行提取, 并计算
其在制剂中的含量 ( W/W %) 。 本法主要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
制剂, 专属性较强 。
1.测定法
取供试品(过四号筛) 2~5g,臵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 12小时,
精密称定重量( ms),臵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除另有规定外,
加热回流提取 8小时,取乙醚液,臵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放臵,
挥去乙醚,残渣臵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 18小时,精密称定
( m1),缓缓加热至 105℃,并于 105℃ 干燥至恒重( m2)。其减失
重量即为挥发性醚浸出物的重量( m1-m2)。计算,即得。
含量 ( W/W %) = × 100%ms
m1- m2
2.实例
九味羌活丸的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
本品由羌活, 防风, 苍术, 细辛, 川芎, 白芷,
黄芩, 甘草, 地黄等九味中药组成, 其主要有效成
分为挥发油, 故测定其中挥发性醚浸出物的含量 。
第二节 挥发油测定法
(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Oil)
一, 意义
某些药品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 故, 中国药
典, 收载了挥发油测定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药品
中挥发油总量进行测定, 以控制药品质量 。 例如, 正
骨水, 牡荆油胶丸, 保妇康栓和满山红油滴丸等中挥
发油的测定 。
二, 测定原理
首先利用挥发油的挥发性用水蒸气蒸馏法将其提取
完全;再利用其较强的亲脂性与水不相溶而分层, 即
可读取油的总量并求算出含量 。
三、挥发油测定装臵 ( 图 )
四, 测定方法
供试品需粉碎后过二号至三号筛, 混匀再测定 。
1.甲法
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 1.0以下的挥发油 。 取供试品适量
( 约相当于挥发油 0.5ml~ 1.0ml), 称重 ( 准至 0.01g), 臵烧
瓶中, 加水 300ml~ 500ml( 或适量 ) 与玻璃珠数粒, 振摇混
合后, 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 。 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
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 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 。 臵电热
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 并保持微沸约 5小时,
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 放臵片刻, 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
将水缓缓放出, 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 0线上面 5mm处为止 。 放
臵 1小时以上, 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 0线平
齐, 读取挥发油量, 计算即得 。
2.乙法
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 1.0以上的挥发油。取水约
300ml与玻璃珠数粒,臵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
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
再用移液管加入二甲苯 1ml,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将烧瓶
内容物加热至沸,并继续蒸馏,其速度以保持冷凝管的中
部呈冷却状态为度。 30分钟后,停止加热,放臵 15分钟以
上,读取二甲苯的容积。然后照甲法自, 取供试品适量,
起,依法测定,自油层中减去二甲苯量,即为挥发油量,
计算即得。
五, 含量计算
含量 ( V/W % ) = × 100%
含量 ( V/W % ) = × 100%
含量 ( V/W % ) = × 100%
挥发油体积 ( ml)
样品体积 ( ml)
样品重量 ( g)
挥发油密度 ( g/ml)
VO
WS
WS
VO × DO
VS
VO
VO
WS
DO
VS
第三节 可见 -紫外分光光度法
(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一、定义
根据被测物质在可见 -紫外光的特定波长处或
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定
量分析的方法称可见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紫外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紫外吸收光谱图
二、特点
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常用于中成药含测。
但本法不具分离功能,常用于总成分的测定。
三、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朗伯比尔定律
A = K C L
A为吸收度
K为吸收系数
C为溶液浓度
L为溶液厚度
四、药典收载了三种测定方法
1.吸收系数法 仅用于 UV,不需对照品。
2.对照品比较法 主要用于 Vis,需用对照品。
3.标准曲线法 主要用于 Vis,需用对照品。
(原计算分光光度法取消)
第四节 薄层扫描法
(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Scan TLCS )
一、定义
薄层扫描法( TLCS)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
对薄层色谱中有紫外或可见吸收的斑点或经照射能激发产生
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值用于药品
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特点
具有分离分析双重功能。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
较,具有多通道效应,可同时平行分离分析多个
样品;流动相用量少且选择范围宽、更换方便;
固定相为一次性使用,对样品的预处理要求不高
等优点。目前随着制板、点样、展开等操作的仪
器化及仪器性能的改进,该法检测的灵敏度,结
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均大大提高,在中药及其制
剂检验中,已成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中国药典,
中有 32个中成药品种采用该法进行含量测定。
三、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1.薄层扫描仪 中国药典采用 双波长 薄层扫描仪。
常用的有岛津 CS-930型和 CAMAG-Ⅱ 型等。
2.扫描仪工作原理
3.测定方式
( 1)吸收法
适用于有紫外(可见)吸收的成分,较常用。该法又可采
用反射法或透射法测定。理论上讲,透射法比反射法优越,
但实际工作中常用反射法,因为紫外光不能通过玻板。
( 2)荧光法
适用于有荧光性质的成分,例如小檗碱等。该法仅采用反
射法测定,其灵敏度比吸收法高。
4.测定波长
( 1)单波长
一般用于荧光测定法,即用某一波长的紫外光(激发光)
进行扫描。对玻板和斑点的质量要求较高。
( 2)双波长
主要用于吸收测定法。该法可消除背景干扰,对玻板和
斑点的质量要求不高,故较常用。测定时,样品波长( λ s)
和参比波长( λ R)依次扫描斑点,所测吸收度为
Δ A=Aλ s - Aλ R
样品波长( λ s):即被测成分的 λ max
参比波长( λ R):即被测成分的 λ min或此波长处无吸收。
5.光束扫描方式
( 1)直线扫描
适用于规则的斑点,仅用于荧光测定法。
( 2)锯齿扫描
适用于不规则的斑点,测量误差小,被测成分积分值重现性好,故吸
收测定法常用此扫描方式。
6.光源
( 1)钨灯( W)
供可见光( 350~ 800nm)测定,扫描有色成分的斑点。
( 2)氘灯( D2)
供紫外光( 200~ 400nm)测定,扫描有紫外吸收的成分斑点。
( 3)氙灯( Xe)
供荧光测定,发射不连续光谱,常用波长为 365nm。
四、含量测定方法(外标法)
TLCS含量测定有 外标法和内标法,中国药典仅采用 外标法 。
1.原理
外标法系将一定量的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加在
同一块薄层板上,展开,显色,定位,扫描被测成分和对照品
斑点,测得相应的吸收度或荧光强度积分值,根据定量关系,
计算出被测成分的含量。
2.类型
根据对照品标准曲线性质的不同,外标法又分为外标一点
法和外标两点法。
若标准曲线通过原点,采用外标一点法。
若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采用外标两点法。
外标一点法的直线方程,C = F A F 为斜率
外标两点法的直线方程:
21 FAFC ??
12
12
1 AA
CCF
?
??
12
2112
2 AA
CACAF
?
??
、
F1为斜率 F2为截距
3.操作步骤
(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点样
一般要求使用市售薄层板。
①外标一点法,至少 6个原点
对照品( R) 2个(同一质量),2R
供试品( S) 4个(同一质量)分 2组,2S1 2S2
② 外标两点法,至少 8个原点
对照品( R) 4个 分 2组 大质量的 2个,2R1
小质量的 2个,2R2
供试品( S) 4个(同一质量)分 2组,2S1 2S2
对照品与供试品应交叉点加在同一块薄层板上,目的在于消除各
种误差。测定时应保证供试品原点的量在线性范围内,必要时可
适当调整供试品溶液的点样量。
外标两点法外标一点法
( 4)展开
( 5)显色定位
供试品色谱中待测斑点的比移值( Rf值)和光谱扫描得到的
吸收光谱最大吸收与最小吸收应与对照品相符,以保证测定结
果的准确性。
( 6)扫描 应 沿展开方向 扫描,不得横向 扫描。
( 7)含量计算
①外标一点法
▲求出供试品被测成分(斑点)的质量 Ms = MR X AsA
R
Ms被测成分的质量( M n=2)
MR被测对照品的质量
As被测成分吸收度(荧光强度)积分值( A n=2)
AR被测对照品吸收度(荧光强度)积分值( A n=2)
__
_
_
▲ 求出供试品中被测成分的含量
含量( W/W) = Ms X 稀释倍数取样量
含量( W/片) =Ms X 稀释倍数 X 平均片重取样量
② 外标两点法
▲ 求出供试品斑点中被测成分的质量
Ms = ? C +V1C(V2-V1) (A-A1)(A
2-A1)
Ms被测成分的质量( mg n=2) A1对照品小点样量吸收度
V1对照品小点样量( μl) (荧光强度)积分值( A n=2 )
V2对照品大点样量( μl ) A2对照品大点样(荧光强度)
A被测成分吸收度(荧光强度) 积分值( A n=2)
积分值( A n=2) C对照液的浓度( mg/ml)-
-
-
__
五、应用实例
1.九分散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
九分散是由马钱子粉、麻黄、乳香和没药等制成。马钱子粉
中含有士的宁、番木鳖碱等生物碱,具生理活性但也有毒性,
故需控制马钱子含量。中国药典规定按干燥品计每包含马钱子
以士的宁计应为 4.5~ 5.5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 10包,混合研匀。精密称取 2g臵具塞锥形瓶中,精密
加氯仿 20ml与浓氨试液 1ml,轻轻摇匀,称重,于室温下放臵
24小时,再称重,补足氯仿减失的重量,充分振摇,滤过。精
密量取滤液 10ml,用硫酸溶液( 3→300 )分次提取,至生物
碱提尽,合并硫酸液,臵另一分液漏斗中,加浓氨试液使呈碱
性,用氯仿分次提取,合并氯仿液,蒸干,放冷,残渣中精密
加氯仿 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士的宁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 1ml含 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测定法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5μ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F254薄层板上,以甲
苯 -丙酮 -乙醇 -浓氨试液。( 16∶12∶1∶4 )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
取出,晾干。照薄层色谱法进行扫描,波长,λ s=254nm,
λ R=325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
即得。已知,AR= 19663.07,As= 20617.25,取样量 2.098g。
解答问题
①采用外标一点法还是外标两点法?
②采用什么方法显色定位?
③计算每包药品中马钱子的含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 求出供试品斑点中士的宁的质量
② 求出供试品中士的宁的含量
Ms = MR X =5 μl x 0.4 μg/ μl x =2.1μgAsAR 19663.0720617.25
含量( mg/包) = Ms X 稀释倍数 X 标示重量取样量
= 0.0021mg X 5ml X 20ml X 2.5g/包0.005ml X 10ml X 2.098g
= 5.0( mg/包)
2.枳实导滞丸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本品系由枳实、大黄和黄连等八味药材制成的水丸。中国
药典规定按干燥品计算,每 1g含枳实以橙皮苷( C28H34O15)
计,不得少于 20.0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 0.5g,精密称定( 0.5124g),
臵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 90ml,加热回流 4 小时,趁热滤过
至 100ml 量瓶中,用少量甲醇洗涤容器,洗液与滤液合并,
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5ml,臵 25ml量瓶中,
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 含 0.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
品溶液。
测定法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5?,对照品溶液 2 ? 与 5 ?,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
薄膜上,以甲醇为展开剂,展开,展距约 3cm,取出,晾干,喷以 1%三
氯化铝的甲醇溶液,放臵 3 小时,在紫外光灯 (365nm) 下定位。上机进行
荧光扫描,激发波长,330nm,线性扫描,测量供试品与对照品荧光强度
的积分值( AR(2 ? ) =885.7 AR (5 ? ) =979.4 AS=835.6),计算,即得。
★①聚酰胺 TLC分离黄酮类成分效果较好故选之。
②橙皮苷与 AlCl3反应显色,在 330nm紫外光下发射较强的绿色荧
光(波长,500nm)。
回答问题:
①本法采用的是吸收测定法还是荧光测定法?外标一
点法还是外标两点法?透射法还是反射法?直线扫描
还是锯齿扫描?光源是什么?
②求算枳实(橙皮苷)的含量(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并判断是否符合药典规定。
(V2-V1) (A-A1)
(A2-A1)
① 求算出斑点中橙皮苷的质量
Ms = ? C +V1C
= ? 0.05mg/ml +2ul ? 0.05mg/ml(979.4 - 885.7)(5ul- 2ul) (835.6- 885.7)
=0.0198ug(1.98 X10 mg)
② 求算出枳实(橙皮苷)在药品中的含量
含量 ( mg/g) = Ms X 稀释倍数取样量
=
-5
1.98 X10 mg X 2.5 X 10 ul X 1.0 X 10 ul-5 5 5
5ul X 5 X 10 ul X 0.5124g3
=38.6
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
(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HPLC)
一、定义
以高压液体为流动相的液相色谱分析法称为高效
液相色谱法。
二、特点
高分辨,高灵敏,快速,适用范围宽,自动化程
度高。
特别适合中药的定性定量分析,,中国药典, 中
大多 数中成药的含量测定采用此法。
三、类型
按原理分类主要有:
①键合相 HPLC
正相键合相 HPLC 少用
反相键合相 HPLC 最常用十八烷基键合固定相 (C18或 ODS)常用甲
醇 -水、乙腈 -水作为流动相
②吸附 HPLC
③ 离子交换 HPLC
④ 凝胶过滤 HPLC
⑤ 亲和 HPLC
⑥ 胶束 HPLC
⑦ 手性 HPLC
四、色谱仪及其工作原理( P图)
1.高效液相色谱仪
一般由高压输液泵、进样阀、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
理系统或色谱工作站组成。
2.工作原理
系用高压泵将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通过进
样阀注入样品溶液,流动相携带样品进入色谱柱进行分离,
被分离成分依次进入检测器,转变成相应的电信号,由数
据处理系统或色谱工作站进行处理而得到分析结果。
二、含量测定方法(外标法 )
内标法
外标法 药物分析大多采用此法
1.系统适应性试验
包括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
和拖尾因子等四个指标。其中分离度和重复性
更具实用意义。
系统适应性试验即用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对照
品和条件对色谱系统进行试验,应符合要求。
否则可对色谱分离条件作适当的调整。
( 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 n)考察柱效
在选定的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对照
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或内标物质峰的保
留时间 tR(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半高峰
宽 (Wh/2),按下式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
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
小理论板数,应改变色
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
长、载体性能、色谱柱
充填 的优劣等),使
理论板数达到要求。
2)(54.5
21
W
tn R?
( 2)分离度( R) 考察分离效果
在规定的条件下,注入对照液或供试液,记录色谱图,
按下式计算待测峰(定量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除另
有规定,分离度应大于 1.5。
21
)(2
12
WW
tt
R
RR
?
?
?
( 3)重复性 考察测量的精密度
在规定条件下,取一定量的对照液,连续进样 3~ 5次,
除另有规定外,其峰面积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 RSD)
应不大于 2.0% 。
( 4)拖尾因子( T)
考察色谱峰的对称性,保证测量的 准确度 。特别是采
用峰高法测量时,应检查待测峰的 T是否符合规定。除
另有规定外,T应在 0.95~ 1.05之间。
1
05.0
2 d
W
T h?式中,
W0.05h为 0.05峰高处的峰宽;
d1为峰极大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 。
hW05.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测定法
将上述两种溶液分别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下式计
算被测成分的含量。
( 1)求出供试液中被测成分的浓度 C供
( 2)求出药品中被测成分的 含量
C供 = C对 A
对
A供
C供 X 稀释倍数含量( W/W)=
取样量
三、应用实例
1.牛黄解毒片中黄芩的含量测定
本品由牛黄、大黄、黄芩、冰片、石膏等八味中药制成。
中国药典以 黄芩苷 为指标,采用 HPLC测定其中黄芩的含
量。
(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固定相: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流动相:甲醇 -水 -磷酸 ( 45∶55∶ 0.2),流速 1ml/min;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 315nm;理论塔板数按
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 3000。
( 2)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在 60℃ 减压干燥 4小时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
以甲醇溶解配成每 1ml中含 31.2μg的对照品溶液。
( 3)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牛黄解毒片 20片,剥去糖衣,精密称定
( 6.254g),研细,精密称取 1.045 g,加 70%乙醇
30ml,超声处理 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臵 50ml量
瓶中,用少量 70%乙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洗液滤
于同一量瓶中,加 70%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 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μl进样,
测得对照品及供试品中黄芩苷的峰面积分别为 A供 =
4340441,A对 = 3945856。
【 解答 】 ① 采用的是外标法还是内标法?
②流动相中为什么要加入少量磷酸?
③计算黄芩苷的含量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求算供试液中黄芩苷的浓度
3945856=31.2(μg/ml) × =34.3(μg/ml)
4340441
对
供
对供 A
ACC ??
▲ 求算药品中黄芩苷的含量
黄芩苷( mg/片) = C供 × 稀释倍数 × 平均片重取样量
=
34.3( μg/ml) × 10 × 50ml× 312.7mg/片
1045mg =0.51
-3
2.藿香正气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量的测定
本品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等十味中药制成的
液体制剂,每支装 10ml(标示装量)。其中厚朴为要药之一,
故, 中国药典, 采用 HPLC,以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总量为指标,
控制厚朴的含量。
(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 -乙腈 -水
( 50:2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 294nm。理论板数按厚朴酚
峰计算应不低于 5000。
(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厚朴酚、和厚朴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分别加甲醇制
成每 1ml含厚朴酚 0.2mg、和厚朴酚 0.1mg的溶液,摇匀,即得。
(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装量项下的本品 5ml,加盐酸 2滴,用氯仿振摇提取 3次,每次 10ml,
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精密稀释至 10ml,精密量取 5ml,臵
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 4)测定法
精密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 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根据对照品的
峰面积( AR厚 AR和 )以及供试品中被测成分的峰面积( AS厚 AS和 )计算厚朴
的含量。本品每支含厚朴以厚朴酚( C18H18O2 )及和厚朴酚( C18H18O2)的
总量计,不得少于 5.8mg。
2.和厚朴酚 3.厚朴酚 5.6.其他成分峰
混合对照品, 和厚朴酚 厚朴酚 样品
【 解答 】 ① 采用的是外标法还是内标法?②为什么要酸化样品溶
液,再用氯仿萃取?③计算厚朴的含量 (保留两位有效字)。
【 含量计算 】
① 分别求算供试液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浓度( mg/ml)
②分别求算药品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 mg/支)
③求算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 总量
(参考习题集第六章第 37题 三黄片中大黄的含量测定)
对
供
对供 A
ACC ??
C对为厚朴酚或和厚朴酚对照溶液的浓度;
A供为供试品中厚朴酚或和厚朴酚的峰面积;
A对为对照品厚朴酚或和厚朴酚的峰面积。
含量( mg/支) = 5ml × 5ml ( 取样量)C供 mg/ml × 10ml × 10ml× 标示装量 ml/支
四、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流动相需用微孔滤膜( 0.45μm )滤过并脱气才可使用。
2.开泵后,先打开冲洗键( PURGE)进行泵排气。然后将流动
相接入色谱柱充分冲洗平衡,待基线稳定后方可进样。
3.测试溶液需用微孔滤膜( 0.45μm )滤过。
4.使用键合硅胶柱,流动相的 PH值应控制在 2~ 8,否则色谱
柱很容易损坏。
5.由于 C18链在水相环境中不易保持伸展状态,故对于使用 C18
柱的反相色谱系统,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比例通常应不低于 5
%。否则 C18链的随机卷曲将导致组分保留值的改变,造成色
谱系统的不稳定。
6.工作完毕,应先后用水和甲醇充分冲洗液路系统,尤其是使
用了含盐的流动相,更应充分冲洗。
第六节 气相色谱法
( Gas Chromatography GC)
一、定义
以气体为流动相(亦称载气)的色谱分析法
称气相色谱法( GC)。
二、特点
分离效能高、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
度快等。在主要用于中药制剂中挥发油及其他
挥发性组分的含量测定,还可用于水分、乙醇
量的测定。但本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它对挥
发性差或遇热易分解破坏的物质难以分析。
三、分类
1.按固定相状态分类:气固 GC、气液 GC
2.按分离原理分类:吸附 GC、分配 GC
3.按色谱柱分类:填充柱 GC、毛细管柱 GC (分
辨率高( n>10 )常用于农残分析)
四、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加热分析样品使其气化,由载气带入色谱柱,由于各组分
在固定相与载气间分配系数不同,故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不同,
经一段时间后彼此得到分离,再依次被载气带入检测器,将各
组分的浓度或质量转换成电信号并记录成色谱图,根据色谱图
的峰高或峰面积而进行定量分析。
五、含量测定
内标法 常用于药物分析。
外标法 少用,因为 GC进样量小,造成的误差较大。
1.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试验
( 1)色谱条件
主要包括载气、色谱柱、检测器、固定液(相)测试温度、
进样量、载体等。其中检测器种类、固定液品种、以及色谱
柱的材质不得改变,其它的如柱子的内径和长度、载体的种
类和粒度、固定液涂布的浓度、载气的流速、柱温、进样量、
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可适当改变,以适应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
求。
① 载气,一般为 N2,还可用 H2,He。
②色谱柱,玻璃柱和不锈钢柱。
③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氢焰检测器 FID)
适合有机物检测,灵敏度高,应用广泛。
热导检测器( TCD)
无机物、有机物均可检测,灵 敏度较低,用于水分测定。
电子捕获检测器( ECD)
适合含卤素、硫、氮等电 负性强的元素的化合物测定。
用于农残测定。
④ 柱填料,
吸附剂:硅胶、氧化铝等。较少用。
高分子多孔小球:常用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的。气固吸附 GC
例如甲(乙)醇量、水分的测定。
涂渍固定液的载体(多用):常用经酸洗并硅烷化的硅藻土(
红色载体,白色载体)属气液分配 GC。
⑤固定液,常用甲基聚硅氧烷(如 SE-30,OV-17等),聚乙
二醇(如 PEG-20等),一般涂布浓度为 5~ 25% 。
( 2)系统适应性试验(同 HPLC)
2.内标法(同乙醇量测定法)
( 1)标准液的制备
( 2)供试液的制备
( 3)校正因子( f)的测定
内标法 特有 的参数。
内标法测定时,同一检测器对不同(被测成分和内标物)具
有不同的响应值,故不能用峰面积直接计算的被测成分的含量,
要引入校正因子。
校正因子( f ) 药典中采用的是相对重量校正因子( fw)。
其定义为:被测成分( i)单位峰面积所相当的物质量( Mi/Ai)
是内标物( s)单位峰面积所相当的物质量( Ms/As)的多少倍。
内标物的选择原则,①应是样品中不存在的纯物质。②加
入量应接近于被测成分。③其色谱峰应位于被测成分色谱峰附
近且与之完全分离。
Mi/Aifw =
Ms/As
六、应用实例
十滴水软胶囊中樟脑含量的测定
本品由樟脑, 干姜, 大黄, 小茴香, 肉桂, 辣椒, 桉油等
七味中药制成, 樟脑 是其主成分之一, 具 升华性, 故采用气
相色谱法, 以樟脑为对照品, 薄荷脑为内标物, 对其进行含
量测定 。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聚乙二醇 ( PEG) -20M为固定相, 涂布浓度为 10%,柱
温 150℃ 。 理论塔板数按樟脑峰计算应不低于 2000,樟脑峰
与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大于 2。
2.校正因子测定
精密称取樟脑对照品 ( r) 50mg,臵 10ml量瓶中, 精密
加入薄荷脑内标物质 (s)50mg,加无水乙醇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 1 ~ 2μl, 注入气相色谱仪, Ar=211948、
As=215835,计算校正因子 (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 。
3.测定法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 混匀, 取 0.8g,精密称定
( 0.7956g), 臵具塞试管中, 用无水乙醇提取 5次, 每次
4ml,分取乙醇提取液, 合并, 转移至 25ml量瓶中, 精密
加入薄荷脑 125mg,使溶解, 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
匀, 作为供试品溶液 (i+ s)。 精密量取 1~ 2μl, 注入气相
色谱仪测定, Ai= 108685,As= 123544,计算即得 ( 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 )。
解答问题 ①本法属于气液分配 GC还是气固吸附 GC?
②使用哪种载气?哪种检测器?
③采用的是外标法还是内标法?
④求算樟脑的含量。药典规定,本品每粒含樟脑
不得少于 53mg。(平均粒重 0.425g/粒)
求算校正因子( f)
f =(As/AR) X(MR / Ms )
= (215835/ 211948)/(50mg/50mg)
= 1.108
求算供试液中樟脑的浓度 Ci( mg/ml)
Ci= f Cs=1.108 X X 5mg/ml=6.30 mg/mlAsAi 123544108685
求算药品中樟脑的含量( mg/粒)
含量= 795.6mg6.30mg/ml X 25ml X 425mg/粒
= 84
( Content Determination)
概 述
一, 含量测定的定义和意义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是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或仪
器分析方法对制剂中某种 ( 些 ) 有效成分或有效部
位进行的定量分析 。 并以其测定结果是否符合药品
标准的规定来判断药品的优劣, 是控制和评价药品
质量的重要方法 。
二, 含量测定方法
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
器分析法两大类 。 由于中药制剂组成复杂, 仪器
分析法更为常用 。, 中国药典, 中药制剂含量测
定方法概况见下表 。
本章重点介绍浸出物测定法, 挥发油测定法,
分光光度法, TLCS,HPLC 和 GC等 。
方法 总数 修订 新增 删除
HPLC 339 30 282 0
TLC 32 3 12 12
GC 23 3 19 0
分光光度法 18 0 3 9
滴定法 13 0 3 0
重量法 5 0 1 1
氮测定法 5 1 1 0
挥发油测定法 3 0 0 1
浸出物测定法 13 1 2 1
总计 456 37 327 23
仪
器
分
析
法
化
学
分
析
法
第一节 浸出物测定法
( Determination of Extractive)
一, 定义
浸出物测定法系根据制剂中化学成分的溶解性,
选择适当的溶剂浸提 (提取 )样品, 并测定浸出物
( 提取物 ) 的含量, 以此来控制药品的质量 。
二, 意义
这是一种较为粗略的定量分析方法 。 但对于有效成
分不明确或无法建立确切的定量分析方法的中药材及
其制剂, 尚具有一定的意义 。
,中国药典, 附录收载了三种测定方法:水溶性浸出
物测定法,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和挥发性醚浸出物测
定法 。 有的品种还采用了乙酸乙酯浸出物测定法 。
,中国药典, 收载的中成药浸出物测定品种及其规定
见表 4-18。
供试品需粉碎, 使能通过二号筛, 并混合均匀 。
类别 品名 溶剂 方法 限度 ( %)
醇溶
性浸
出物
测 定
七厘散 乙醇 热浸法 ≥ 60.0
刺五加浸膏 甲醇 热浸法 ≥ 60.0
刺五加片 甲醇 热浸法 ≥ 80mg/片
儿康宁糖浆 正丁醇 ≥ 3.0
独一味胶囊 正丁醇 ≥ 8.0
鼻窦炎口服液 正丁醇 ≥ 1.2
挥发
性醚
浸出
物测
定
午时茶颗粒 乙醚 ≥ 0.35
沉香化气丸 乙醚 ≥ 0.40
乙醚 ≥ 0.10
九味羌活丸 乙醚 ≥ 0.30
龟龄集 乙醚 ≥ 0.25
水浸出物测
定 暑症片 冷浸法 ≥ 25.0
乙酸乙脂浸
出物测定
三, 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本法系以水为溶剂, 对制剂中水溶性成分进行提取, 并计
算其在制剂中的含量 (%)。 本法包括冷浸法和热浸法 。 后者适
用于不含或少含淀粉, 粘液质等成分的样品 。
1,冷浸法
取供试品约 4g,称定重量, 臵 250~300ml的锥形瓶中, 精密
加入水 100ml,塞紧, 冷浸, 前 6小时内时时振摇, 再静臵 18
小时, 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 弃去初滤液, 精密量取滤液
20ml,臵己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 在水浴蒸干后, 于 105℃
干燥 3小时, 移臵干燥器中, 冷却 30分钟, 迅速精密称定重量,
除另有规定外, 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 W/W %) 。
含量 ( W/W %) = × 100%
mi 为水溶性浸出物重量 ( g)
ms为干燥供试品的重量 ( g) =供试品重量 ×
( 1﹣ 含水量 %))
2.热浸法 (中成药较少用 自学 )
3.实例 暑症片的水溶性浸出物测定 ( P128)
mi× 100
20 × ms
四,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本法系以甲醇, 乙醇或正丁醇为溶剂, 提取药品中相应的醇
溶性成分, 并计算其含量 ( %) 。 正丁醇浸出物测定法主要用
于含较多皂苷类成分的制剂, 更具专属性 。
1.甲醇, 乙醇浸出物的测定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 。
2.正丁醇浸出物的测定
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 。 一般说来, 水溶液制剂可直
接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数次, 合并提取液, 臵已干燥恒重的
蒸发皿中, 蒸干, 臵 105℃ 干燥 3小时, 移臵干燥皿中, 冷却 30
分钟, 迅速精密称定重量, 计算供试品中正丁醇浸出物的含量
( W/V %) 。 固体制剂可先加水溶解, 移至分液漏斗中, 用水
饱和的正丁醇提取数次, 合并提取液, 照上述方法蒸干, 干燥,
称定浸出物重量, 计算出制剂中正丁醇浸出物的含量 ( W/W
%) 。
3.注意事项
( 1) 回流加热乙醚须在水浴上进行 。
( 2) 蒸发皿中挥去乙醚须在室温下风橱中进行 。
( 3)加热挥去浸出物中挥发性成分时,应缓缓加
热至 105℃
4.实例
( 1) 儿康宁糖浆正丁醇浸出物的测定
( 2) 刺五加浸膏的甲醇浸出物测定
五, 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
本法以乙醚为溶剂, 对制剂中挥发性醚溶性成分进行提取, 并计算
其在制剂中的含量 ( W/W %) 。 本法主要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
制剂, 专属性较强 。
1.测定法
取供试品(过四号筛) 2~5g,臵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 12小时,
精密称定重量( ms),臵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除另有规定外,
加热回流提取 8小时,取乙醚液,臵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放臵,
挥去乙醚,残渣臵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 18小时,精密称定
( m1),缓缓加热至 105℃,并于 105℃ 干燥至恒重( m2)。其减失
重量即为挥发性醚浸出物的重量( m1-m2)。计算,即得。
含量 ( W/W %) = × 100%ms
m1- m2
2.实例
九味羌活丸的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
本品由羌活, 防风, 苍术, 细辛, 川芎, 白芷,
黄芩, 甘草, 地黄等九味中药组成, 其主要有效成
分为挥发油, 故测定其中挥发性醚浸出物的含量 。
第二节 挥发油测定法
(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Oil)
一, 意义
某些药品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 故, 中国药
典, 收载了挥发油测定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药品
中挥发油总量进行测定, 以控制药品质量 。 例如, 正
骨水, 牡荆油胶丸, 保妇康栓和满山红油滴丸等中挥
发油的测定 。
二, 测定原理
首先利用挥发油的挥发性用水蒸气蒸馏法将其提取
完全;再利用其较强的亲脂性与水不相溶而分层, 即
可读取油的总量并求算出含量 。
三、挥发油测定装臵 ( 图 )
四, 测定方法
供试品需粉碎后过二号至三号筛, 混匀再测定 。
1.甲法
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 1.0以下的挥发油 。 取供试品适量
( 约相当于挥发油 0.5ml~ 1.0ml), 称重 ( 准至 0.01g), 臵烧
瓶中, 加水 300ml~ 500ml( 或适量 ) 与玻璃珠数粒, 振摇混
合后, 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 。 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
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 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 。 臵电热
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 并保持微沸约 5小时,
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 放臵片刻, 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
将水缓缓放出, 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 0线上面 5mm处为止 。 放
臵 1小时以上, 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 0线平
齐, 读取挥发油量, 计算即得 。
2.乙法
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 1.0以上的挥发油。取水约
300ml与玻璃珠数粒,臵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
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
再用移液管加入二甲苯 1ml,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将烧瓶
内容物加热至沸,并继续蒸馏,其速度以保持冷凝管的中
部呈冷却状态为度。 30分钟后,停止加热,放臵 15分钟以
上,读取二甲苯的容积。然后照甲法自, 取供试品适量,
起,依法测定,自油层中减去二甲苯量,即为挥发油量,
计算即得。
五, 含量计算
含量 ( V/W % ) = × 100%
含量 ( V/W % ) = × 100%
含量 ( V/W % ) = × 100%
挥发油体积 ( ml)
样品体积 ( ml)
样品重量 ( g)
挥发油密度 ( g/ml)
VO
WS
WS
VO × DO
VS
VO
VO
WS
DO
VS
第三节 可见 -紫外分光光度法
(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一、定义
根据被测物质在可见 -紫外光的特定波长处或
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定
量分析的方法称可见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紫外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紫外吸收光谱图
二、特点
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常用于中成药含测。
但本法不具分离功能,常用于总成分的测定。
三、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朗伯比尔定律
A = K C L
A为吸收度
K为吸收系数
C为溶液浓度
L为溶液厚度
四、药典收载了三种测定方法
1.吸收系数法 仅用于 UV,不需对照品。
2.对照品比较法 主要用于 Vis,需用对照品。
3.标准曲线法 主要用于 Vis,需用对照品。
(原计算分光光度法取消)
第四节 薄层扫描法
(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Scan TLCS )
一、定义
薄层扫描法( TLCS)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
对薄层色谱中有紫外或可见吸收的斑点或经照射能激发产生
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值用于药品
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特点
具有分离分析双重功能。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
较,具有多通道效应,可同时平行分离分析多个
样品;流动相用量少且选择范围宽、更换方便;
固定相为一次性使用,对样品的预处理要求不高
等优点。目前随着制板、点样、展开等操作的仪
器化及仪器性能的改进,该法检测的灵敏度,结
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均大大提高,在中药及其制
剂检验中,已成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中国药典,
中有 32个中成药品种采用该法进行含量测定。
三、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1.薄层扫描仪 中国药典采用 双波长 薄层扫描仪。
常用的有岛津 CS-930型和 CAMAG-Ⅱ 型等。
2.扫描仪工作原理
3.测定方式
( 1)吸收法
适用于有紫外(可见)吸收的成分,较常用。该法又可采
用反射法或透射法测定。理论上讲,透射法比反射法优越,
但实际工作中常用反射法,因为紫外光不能通过玻板。
( 2)荧光法
适用于有荧光性质的成分,例如小檗碱等。该法仅采用反
射法测定,其灵敏度比吸收法高。
4.测定波长
( 1)单波长
一般用于荧光测定法,即用某一波长的紫外光(激发光)
进行扫描。对玻板和斑点的质量要求较高。
( 2)双波长
主要用于吸收测定法。该法可消除背景干扰,对玻板和
斑点的质量要求不高,故较常用。测定时,样品波长( λ s)
和参比波长( λ R)依次扫描斑点,所测吸收度为
Δ A=Aλ s - Aλ R
样品波长( λ s):即被测成分的 λ max
参比波长( λ R):即被测成分的 λ min或此波长处无吸收。
5.光束扫描方式
( 1)直线扫描
适用于规则的斑点,仅用于荧光测定法。
( 2)锯齿扫描
适用于不规则的斑点,测量误差小,被测成分积分值重现性好,故吸
收测定法常用此扫描方式。
6.光源
( 1)钨灯( W)
供可见光( 350~ 800nm)测定,扫描有色成分的斑点。
( 2)氘灯( D2)
供紫外光( 200~ 400nm)测定,扫描有紫外吸收的成分斑点。
( 3)氙灯( Xe)
供荧光测定,发射不连续光谱,常用波长为 365nm。
四、含量测定方法(外标法)
TLCS含量测定有 外标法和内标法,中国药典仅采用 外标法 。
1.原理
外标法系将一定量的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加在
同一块薄层板上,展开,显色,定位,扫描被测成分和对照品
斑点,测得相应的吸收度或荧光强度积分值,根据定量关系,
计算出被测成分的含量。
2.类型
根据对照品标准曲线性质的不同,外标法又分为外标一点
法和外标两点法。
若标准曲线通过原点,采用外标一点法。
若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采用外标两点法。
外标一点法的直线方程,C = F A F 为斜率
外标两点法的直线方程:
21 FAFC ??
12
12
1 AA
CCF
?
??
12
2112
2 AA
CACAF
?
??
、
F1为斜率 F2为截距
3.操作步骤
(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点样
一般要求使用市售薄层板。
①外标一点法,至少 6个原点
对照品( R) 2个(同一质量),2R
供试品( S) 4个(同一质量)分 2组,2S1 2S2
② 外标两点法,至少 8个原点
对照品( R) 4个 分 2组 大质量的 2个,2R1
小质量的 2个,2R2
供试品( S) 4个(同一质量)分 2组,2S1 2S2
对照品与供试品应交叉点加在同一块薄层板上,目的在于消除各
种误差。测定时应保证供试品原点的量在线性范围内,必要时可
适当调整供试品溶液的点样量。
外标两点法外标一点法
( 4)展开
( 5)显色定位
供试品色谱中待测斑点的比移值( Rf值)和光谱扫描得到的
吸收光谱最大吸收与最小吸收应与对照品相符,以保证测定结
果的准确性。
( 6)扫描 应 沿展开方向 扫描,不得横向 扫描。
( 7)含量计算
①外标一点法
▲求出供试品被测成分(斑点)的质量 Ms = MR X AsA
R
Ms被测成分的质量( M n=2)
MR被测对照品的质量
As被测成分吸收度(荧光强度)积分值( A n=2)
AR被测对照品吸收度(荧光强度)积分值( A n=2)
__
_
_
▲ 求出供试品中被测成分的含量
含量( W/W) = Ms X 稀释倍数取样量
含量( W/片) =Ms X 稀释倍数 X 平均片重取样量
② 外标两点法
▲ 求出供试品斑点中被测成分的质量
Ms = ? C +V1C(V2-V1) (A-A1)(A
2-A1)
Ms被测成分的质量( mg n=2) A1对照品小点样量吸收度
V1对照品小点样量( μl) (荧光强度)积分值( A n=2 )
V2对照品大点样量( μl ) A2对照品大点样(荧光强度)
A被测成分吸收度(荧光强度) 积分值( A n=2)
积分值( A n=2) C对照液的浓度( mg/ml)-
-
-
__
五、应用实例
1.九分散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
九分散是由马钱子粉、麻黄、乳香和没药等制成。马钱子粉
中含有士的宁、番木鳖碱等生物碱,具生理活性但也有毒性,
故需控制马钱子含量。中国药典规定按干燥品计每包含马钱子
以士的宁计应为 4.5~ 5.5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 10包,混合研匀。精密称取 2g臵具塞锥形瓶中,精密
加氯仿 20ml与浓氨试液 1ml,轻轻摇匀,称重,于室温下放臵
24小时,再称重,补足氯仿减失的重量,充分振摇,滤过。精
密量取滤液 10ml,用硫酸溶液( 3→300 )分次提取,至生物
碱提尽,合并硫酸液,臵另一分液漏斗中,加浓氨试液使呈碱
性,用氯仿分次提取,合并氯仿液,蒸干,放冷,残渣中精密
加氯仿 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士的宁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 1ml含 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测定法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5μ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F254薄层板上,以甲
苯 -丙酮 -乙醇 -浓氨试液。( 16∶12∶1∶4 )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
取出,晾干。照薄层色谱法进行扫描,波长,λ s=254nm,
λ R=325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
即得。已知,AR= 19663.07,As= 20617.25,取样量 2.098g。
解答问题
①采用外标一点法还是外标两点法?
②采用什么方法显色定位?
③计算每包药品中马钱子的含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 求出供试品斑点中士的宁的质量
② 求出供试品中士的宁的含量
Ms = MR X =5 μl x 0.4 μg/ μl x =2.1μgAsAR 19663.0720617.25
含量( mg/包) = Ms X 稀释倍数 X 标示重量取样量
= 0.0021mg X 5ml X 20ml X 2.5g/包0.005ml X 10ml X 2.098g
= 5.0( mg/包)
2.枳实导滞丸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本品系由枳实、大黄和黄连等八味药材制成的水丸。中国
药典规定按干燥品计算,每 1g含枳实以橙皮苷( C28H34O15)
计,不得少于 20.0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 0.5g,精密称定( 0.5124g),
臵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 90ml,加热回流 4 小时,趁热滤过
至 100ml 量瓶中,用少量甲醇洗涤容器,洗液与滤液合并,
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5ml,臵 25ml量瓶中,
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 含 0.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
品溶液。
测定法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5?,对照品溶液 2 ? 与 5 ?,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
薄膜上,以甲醇为展开剂,展开,展距约 3cm,取出,晾干,喷以 1%三
氯化铝的甲醇溶液,放臵 3 小时,在紫外光灯 (365nm) 下定位。上机进行
荧光扫描,激发波长,330nm,线性扫描,测量供试品与对照品荧光强度
的积分值( AR(2 ? ) =885.7 AR (5 ? ) =979.4 AS=835.6),计算,即得。
★①聚酰胺 TLC分离黄酮类成分效果较好故选之。
②橙皮苷与 AlCl3反应显色,在 330nm紫外光下发射较强的绿色荧
光(波长,500nm)。
回答问题:
①本法采用的是吸收测定法还是荧光测定法?外标一
点法还是外标两点法?透射法还是反射法?直线扫描
还是锯齿扫描?光源是什么?
②求算枳实(橙皮苷)的含量(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并判断是否符合药典规定。
(V2-V1) (A-A1)
(A2-A1)
① 求算出斑点中橙皮苷的质量
Ms = ? C +V1C
= ? 0.05mg/ml +2ul ? 0.05mg/ml(979.4 - 885.7)(5ul- 2ul) (835.6- 885.7)
=0.0198ug(1.98 X10 mg)
② 求算出枳实(橙皮苷)在药品中的含量
含量 ( mg/g) = Ms X 稀释倍数取样量
=
-5
1.98 X10 mg X 2.5 X 10 ul X 1.0 X 10 ul-5 5 5
5ul X 5 X 10 ul X 0.5124g3
=38.6
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
(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HPLC)
一、定义
以高压液体为流动相的液相色谱分析法称为高效
液相色谱法。
二、特点
高分辨,高灵敏,快速,适用范围宽,自动化程
度高。
特别适合中药的定性定量分析,,中国药典, 中
大多 数中成药的含量测定采用此法。
三、类型
按原理分类主要有:
①键合相 HPLC
正相键合相 HPLC 少用
反相键合相 HPLC 最常用十八烷基键合固定相 (C18或 ODS)常用甲
醇 -水、乙腈 -水作为流动相
②吸附 HPLC
③ 离子交换 HPLC
④ 凝胶过滤 HPLC
⑤ 亲和 HPLC
⑥ 胶束 HPLC
⑦ 手性 HPLC
四、色谱仪及其工作原理( P图)
1.高效液相色谱仪
一般由高压输液泵、进样阀、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
理系统或色谱工作站组成。
2.工作原理
系用高压泵将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通过进
样阀注入样品溶液,流动相携带样品进入色谱柱进行分离,
被分离成分依次进入检测器,转变成相应的电信号,由数
据处理系统或色谱工作站进行处理而得到分析结果。
二、含量测定方法(外标法 )
内标法
外标法 药物分析大多采用此法
1.系统适应性试验
包括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
和拖尾因子等四个指标。其中分离度和重复性
更具实用意义。
系统适应性试验即用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对照
品和条件对色谱系统进行试验,应符合要求。
否则可对色谱分离条件作适当的调整。
( 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 n)考察柱效
在选定的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对照
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或内标物质峰的保
留时间 tR(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半高峰
宽 (Wh/2),按下式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
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
小理论板数,应改变色
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
长、载体性能、色谱柱
充填 的优劣等),使
理论板数达到要求。
2)(54.5
21
W
tn R?
( 2)分离度( R) 考察分离效果
在规定的条件下,注入对照液或供试液,记录色谱图,
按下式计算待测峰(定量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除另
有规定,分离度应大于 1.5。
21
)(2
12
WW
tt
R
RR
?
?
?
( 3)重复性 考察测量的精密度
在规定条件下,取一定量的对照液,连续进样 3~ 5次,
除另有规定外,其峰面积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 RSD)
应不大于 2.0% 。
( 4)拖尾因子( T)
考察色谱峰的对称性,保证测量的 准确度 。特别是采
用峰高法测量时,应检查待测峰的 T是否符合规定。除
另有规定外,T应在 0.95~ 1.05之间。
1
05.0
2 d
W
T h?式中,
W0.05h为 0.05峰高处的峰宽;
d1为峰极大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 。
hW05.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测定法
将上述两种溶液分别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下式计
算被测成分的含量。
( 1)求出供试液中被测成分的浓度 C供
( 2)求出药品中被测成分的 含量
C供 = C对 A
对
A供
C供 X 稀释倍数含量( W/W)=
取样量
三、应用实例
1.牛黄解毒片中黄芩的含量测定
本品由牛黄、大黄、黄芩、冰片、石膏等八味中药制成。
中国药典以 黄芩苷 为指标,采用 HPLC测定其中黄芩的含
量。
(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固定相: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流动相:甲醇 -水 -磷酸 ( 45∶55∶ 0.2),流速 1ml/min;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 315nm;理论塔板数按
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 3000。
( 2)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在 60℃ 减压干燥 4小时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
以甲醇溶解配成每 1ml中含 31.2μg的对照品溶液。
( 3)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牛黄解毒片 20片,剥去糖衣,精密称定
( 6.254g),研细,精密称取 1.045 g,加 70%乙醇
30ml,超声处理 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臵 50ml量
瓶中,用少量 70%乙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洗液滤
于同一量瓶中,加 70%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 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μl进样,
测得对照品及供试品中黄芩苷的峰面积分别为 A供 =
4340441,A对 = 3945856。
【 解答 】 ① 采用的是外标法还是内标法?
②流动相中为什么要加入少量磷酸?
③计算黄芩苷的含量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求算供试液中黄芩苷的浓度
3945856=31.2(μg/ml) × =34.3(μg/ml)
4340441
对
供
对供 A
ACC ??
▲ 求算药品中黄芩苷的含量
黄芩苷( mg/片) = C供 × 稀释倍数 × 平均片重取样量
=
34.3( μg/ml) × 10 × 50ml× 312.7mg/片
1045mg =0.51
-3
2.藿香正气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量的测定
本品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等十味中药制成的
液体制剂,每支装 10ml(标示装量)。其中厚朴为要药之一,
故, 中国药典, 采用 HPLC,以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总量为指标,
控制厚朴的含量。
(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 -乙腈 -水
( 50:2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 294nm。理论板数按厚朴酚
峰计算应不低于 5000。
(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厚朴酚、和厚朴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分别加甲醇制
成每 1ml含厚朴酚 0.2mg、和厚朴酚 0.1mg的溶液,摇匀,即得。
(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装量项下的本品 5ml,加盐酸 2滴,用氯仿振摇提取 3次,每次 10ml,
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精密稀释至 10ml,精密量取 5ml,臵
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 4)测定法
精密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 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根据对照品的
峰面积( AR厚 AR和 )以及供试品中被测成分的峰面积( AS厚 AS和 )计算厚朴
的含量。本品每支含厚朴以厚朴酚( C18H18O2 )及和厚朴酚( C18H18O2)的
总量计,不得少于 5.8mg。
2.和厚朴酚 3.厚朴酚 5.6.其他成分峰
混合对照品, 和厚朴酚 厚朴酚 样品
【 解答 】 ① 采用的是外标法还是内标法?②为什么要酸化样品溶
液,再用氯仿萃取?③计算厚朴的含量 (保留两位有效字)。
【 含量计算 】
① 分别求算供试液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浓度( mg/ml)
②分别求算药品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 mg/支)
③求算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 总量
(参考习题集第六章第 37题 三黄片中大黄的含量测定)
对
供
对供 A
ACC ??
C对为厚朴酚或和厚朴酚对照溶液的浓度;
A供为供试品中厚朴酚或和厚朴酚的峰面积;
A对为对照品厚朴酚或和厚朴酚的峰面积。
含量( mg/支) = 5ml × 5ml ( 取样量)C供 mg/ml × 10ml × 10ml× 标示装量 ml/支
四、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流动相需用微孔滤膜( 0.45μm )滤过并脱气才可使用。
2.开泵后,先打开冲洗键( PURGE)进行泵排气。然后将流动
相接入色谱柱充分冲洗平衡,待基线稳定后方可进样。
3.测试溶液需用微孔滤膜( 0.45μm )滤过。
4.使用键合硅胶柱,流动相的 PH值应控制在 2~ 8,否则色谱
柱很容易损坏。
5.由于 C18链在水相环境中不易保持伸展状态,故对于使用 C18
柱的反相色谱系统,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比例通常应不低于 5
%。否则 C18链的随机卷曲将导致组分保留值的改变,造成色
谱系统的不稳定。
6.工作完毕,应先后用水和甲醇充分冲洗液路系统,尤其是使
用了含盐的流动相,更应充分冲洗。
第六节 气相色谱法
( Gas Chromatography GC)
一、定义
以气体为流动相(亦称载气)的色谱分析法
称气相色谱法( GC)。
二、特点
分离效能高、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
度快等。在主要用于中药制剂中挥发油及其他
挥发性组分的含量测定,还可用于水分、乙醇
量的测定。但本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它对挥
发性差或遇热易分解破坏的物质难以分析。
三、分类
1.按固定相状态分类:气固 GC、气液 GC
2.按分离原理分类:吸附 GC、分配 GC
3.按色谱柱分类:填充柱 GC、毛细管柱 GC (分
辨率高( n>10 )常用于农残分析)
四、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加热分析样品使其气化,由载气带入色谱柱,由于各组分
在固定相与载气间分配系数不同,故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不同,
经一段时间后彼此得到分离,再依次被载气带入检测器,将各
组分的浓度或质量转换成电信号并记录成色谱图,根据色谱图
的峰高或峰面积而进行定量分析。
五、含量测定
内标法 常用于药物分析。
外标法 少用,因为 GC进样量小,造成的误差较大。
1.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试验
( 1)色谱条件
主要包括载气、色谱柱、检测器、固定液(相)测试温度、
进样量、载体等。其中检测器种类、固定液品种、以及色谱
柱的材质不得改变,其它的如柱子的内径和长度、载体的种
类和粒度、固定液涂布的浓度、载气的流速、柱温、进样量、
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可适当改变,以适应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
求。
① 载气,一般为 N2,还可用 H2,He。
②色谱柱,玻璃柱和不锈钢柱。
③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氢焰检测器 FID)
适合有机物检测,灵敏度高,应用广泛。
热导检测器( TCD)
无机物、有机物均可检测,灵 敏度较低,用于水分测定。
电子捕获检测器( ECD)
适合含卤素、硫、氮等电 负性强的元素的化合物测定。
用于农残测定。
④ 柱填料,
吸附剂:硅胶、氧化铝等。较少用。
高分子多孔小球:常用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的。气固吸附 GC
例如甲(乙)醇量、水分的测定。
涂渍固定液的载体(多用):常用经酸洗并硅烷化的硅藻土(
红色载体,白色载体)属气液分配 GC。
⑤固定液,常用甲基聚硅氧烷(如 SE-30,OV-17等),聚乙
二醇(如 PEG-20等),一般涂布浓度为 5~ 25% 。
( 2)系统适应性试验(同 HPLC)
2.内标法(同乙醇量测定法)
( 1)标准液的制备
( 2)供试液的制备
( 3)校正因子( f)的测定
内标法 特有 的参数。
内标法测定时,同一检测器对不同(被测成分和内标物)具
有不同的响应值,故不能用峰面积直接计算的被测成分的含量,
要引入校正因子。
校正因子( f ) 药典中采用的是相对重量校正因子( fw)。
其定义为:被测成分( i)单位峰面积所相当的物质量( Mi/Ai)
是内标物( s)单位峰面积所相当的物质量( Ms/As)的多少倍。
内标物的选择原则,①应是样品中不存在的纯物质。②加
入量应接近于被测成分。③其色谱峰应位于被测成分色谱峰附
近且与之完全分离。
Mi/Aifw =
Ms/As
六、应用实例
十滴水软胶囊中樟脑含量的测定
本品由樟脑, 干姜, 大黄, 小茴香, 肉桂, 辣椒, 桉油等
七味中药制成, 樟脑 是其主成分之一, 具 升华性, 故采用气
相色谱法, 以樟脑为对照品, 薄荷脑为内标物, 对其进行含
量测定 。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聚乙二醇 ( PEG) -20M为固定相, 涂布浓度为 10%,柱
温 150℃ 。 理论塔板数按樟脑峰计算应不低于 2000,樟脑峰
与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大于 2。
2.校正因子测定
精密称取樟脑对照品 ( r) 50mg,臵 10ml量瓶中, 精密
加入薄荷脑内标物质 (s)50mg,加无水乙醇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 1 ~ 2μl, 注入气相色谱仪, Ar=211948、
As=215835,计算校正因子 (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 。
3.测定法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 混匀, 取 0.8g,精密称定
( 0.7956g), 臵具塞试管中, 用无水乙醇提取 5次, 每次
4ml,分取乙醇提取液, 合并, 转移至 25ml量瓶中, 精密
加入薄荷脑 125mg,使溶解, 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
匀, 作为供试品溶液 (i+ s)。 精密量取 1~ 2μl, 注入气相
色谱仪测定, Ai= 108685,As= 123544,计算即得 ( 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 )。
解答问题 ①本法属于气液分配 GC还是气固吸附 GC?
②使用哪种载气?哪种检测器?
③采用的是外标法还是内标法?
④求算樟脑的含量。药典规定,本品每粒含樟脑
不得少于 53mg。(平均粒重 0.425g/粒)
求算校正因子( f)
f =(As/AR) X(MR / Ms )
= (215835/ 211948)/(50mg/50mg)
= 1.108
求算供试液中樟脑的浓度 Ci( mg/ml)
Ci= f Cs=1.108 X X 5mg/ml=6.30 mg/mlAsAi 123544108685
求算药品中樟脑的含量( mg/粒)
含量= 795.6mg6.30mg/ml X 25ml X 425mg/粒
=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