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检测专题
教 师:郭大勇 博士
2002年 3月 11日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 检测的定义
? 检测的分类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视觉检测专题
视觉检测的基础
? 视觉检测的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的主要方式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电荷耦合器件( CCD)
? MOS电容的特性
1,结构
2,热平衡态特性
3,非平衡态特性
? CCD的工作原理
1、定向转移
2、三相 N沟 CCD工作原理
3、线列 CCD的工作原理
4、面阵 CCD的工作原理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预备知识 ——能带理论
? 原子能级与晶体能带
能级( Enegy Level):在孤立原子中,原子核外的电子
按照一定的壳层排列,每一壳层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每个壳
层上的电子具有分立
的能量值,也就是电子
按能级分布。为简明起
见,在表示能量高低的
图上,用一条条高低不
同的水平线表示电子的
能级,此图称为电子能
级图。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预备知识 ——能带理论
? 能带( Enegy Band)
晶体中大量的原子集合在一起,而且原子之间距离很近,以硅
为例,每立方厘米的体积内有 5× 1022个原子,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
为 0.235nm。致使离原子核较远的壳层发生交叠,壳层交叠使电子不
再局限于某个原子上,有可能转移到相邻原子的相似壳层上去,也可
能从相邻原子运动到更远的原子壳层上去,这种现象称为电子的共有
化。从而使本来处于同一能量状态的电子产生微小的能量差异,与此
相对应的能级扩展为能带。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预备知识 ——能带理论
电子共有化,能级扩展为能带示意图
a) 单个原子 b) N个原子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预备知识 ——能带理论
? 禁带( Forbidden Band):允许被电子占据的能带称为允许带,允
许带之间的范围是不允许电子占据的,此范围称为禁带。原子壳层中
的内层允许带总是被电子先占满,然后再占据能量更高的外面一层的
允许带。被电子占满的允许带称为满带,每一个能级上都没有电子的
能带称为空带。
? 价带( Valence Band):原子中最外层的电子称为价电子,与价电
子能级相对应的能带称为价带。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预备知识 ——能带理论
? 导带( Conduction Band):价带以上能量最低的允许带称为导
带。
? 导带的底能级表示为 Ec,价带的顶能级表示为 Ev,Ec与 Ev之间的
能量间隔称为禁带 Eg。
绝缘体、半导体、金属的能带图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预备知识 ——能带理论
? 导体或半导体的导电作用是通过带电粒子的运动(形成电流)
来实现的,这种电流的载体称为载流子。导体中的载流子是自
由电子,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则是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空穴
。对于不同的材料,禁带宽度不同,导带中电子的数目也不同
,从而有不同的导电性。例如,绝缘材料 SiO2的 Eg约为 5.2eV
,导带中电子极少,所以导电性不好,电阻率大于 1012Ω·cm
。半导体 Si的 Eg约为 1.1eV,导带中有一定数目的电子,从而
有一定的导电性,电阻率为 10-3— 1012Ω·cm。金属的导带与价
带有一定程度的重合,Eg=0,价电子可以在金属中自由运动
,所以导电性好,电阻率为 10-6— 10-3Ω·cm。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预备知识 ——能带理论
? 本征半导体与杂质半导体
现代固体电子与光电子器件大多由半导体材料制备,半
导体材料大多为晶体(晶体中原子有序排列,非晶体中原子无
序排列。)晶体分为单晶与多晶,
1、单晶 —— 在一块材料中,原子全部作有规则的周期排列 。
2、多晶 —— 只在很小范围内原子作有规则的排列,形成小晶
粒,而晶粒之间有无规则排列的晶粒界隔开 。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预备知识 ——能带理论
? 本征半导体,
结构完整、纯净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例如纯净的
硅称为本征硅。本征硅中,自由电子和空穴都是由于共价键破
裂而产生的,所以电子浓度 n等于空穴浓度 p,并称之为本征
载流子浓度 ni,ni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禁带宽度的增加而减
小,室温下硅的 ni约为 1010/cm3。
? 杂质半导体,
半导体中人为地掺入少量杂质形成掺杂半导体,杂质对
半导体导电性能影响很大。在技术上通常用控制杂质含量(即
掺杂)来控制半导体导电特性。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预备知识 ——能带理论
? N型半导体,
在四价原子硅( Si)晶体中掺入五价原子,例如磷( P)
或砷( As),形成 N型半导体。在晶格中某个硅原子被磷原子
所替代,五价原子用四个价电子与周围的四价原子形成共价键
,而多余一个电子,此多余电子受原子束缚力要比共价键上电
子所受束缚力小得多,容易被五价原子释放,游离跃迁到导带
上形成自由电子。易释放电子的原子称为施主,施主束缚电子
的能量状态称为施主能级 ED。 ED位于禁带中,较靠近材料的
导带底。 ED与 Ec间的能量差称为施主电离能。 N型半导体由施
主控制材料导电性。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预备知识 ——能带理论
杂质硅的原子图象和能带图
a) N型半导体 b) P型半导体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预备知识 ——能带理论
? P型半导体,
在四价原子硅( Si)晶体中掺入三价原子,例如硼( B)
,形成 P型半导体。晶体中某个硅原子被硼原子所替代,硼原
子的三个价电子和周围的硅原子中四个价电子要组成共价键,
形成八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尚缺一个电子。于是很容易从硅晶
体中获取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使硼原子外层多了一个电子
变成负离子,而在硅晶体中出现空穴。容易获取电子的原子称
为受主。受主获取电子的能量状态称为受主能级 EA,也位于
禁带中。在价带顶 Ev附近,EA与 Ev间能量差称为受主电离能
。 P型半导体由受主控制材料导电性。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预备知识 ——能带理论
? 热平衡态下的载流子
在一定温度下,若没有其他的外界作用,半导体中的自
由电子和空穴是由热激发产生的。电子从不断热振动的晶体中
获得一定的能量,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自由电子,同时在
价带中出现自由空穴。在热激发同时,电子也从高能量的量子
态跃迁到低能量的量子状态,向晶格放出能量,这就是载流子
的复合。在一定温度下,激发和复合两种过程形成平衡,称为
热平衡状态,此时载流子浓度即为某一稳定值。
热平衡时半导体中自由载流子浓度与两个参数有关:一
是在能带中能态(或能级)的分布,二是这些能态中每一个能
态可能被电子占据的概率。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预备知识 ——能带理论
? 非平衡态下的载流子
半导体在外界条件有变化(如受光照、外电场作用、温
度变化)时,载流子浓度要随之发生变化,此时系统的状态称
为非热平衡态。载流子浓度对于热平衡状态时浓度的增量称为
非平衡载流子。
电注入:通过半导体界面把载流子注入半导体,使热平
衡受到破坏。
光注入:光注入下产生非平衡载流子表现为价带中的电
子吸收了光子能量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同时在价带中留下等量
的空穴 。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预备知识 ——能带理论
? 输入电路是连接光电器件和电信号放大器的中间环节,它的基
本作用是为光电器件提供正常的电路工作条件,进行电参量的
变换(例如将电流和电阻转换为电压),同时完成和前置放大
器的电路匹配。输入电路的设计应根据电信号的性质、大小,
光学的和器件的噪声电平等初始条件以及输出电平和通频带等
技术要求来确定电路的连接形式和工作参数,保证光电器件和
后级电路最佳的工作状态,并最终使整个检测电路满足下列技
术要求:灵敏的光电转换能力,快速的动态响应能力,最佳
的信号检测能力,长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MOS电容的结构
? CCD是由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 MIS(金属-绝缘体-半导体)
电容阵列组成的。对于 Si-CCD,绝缘体就是硅的氧化物,因
而常称为 MOS结构。其中金属为 MOS结构的上电极,称为“
栅极”;半导体作为底电极,俗称“衬底”。两电极之间夹层
绝缘体构成电容,所以常称 MOS电容。这种电容器具有一般
电容器所没有的一些特性,CCD的工作原理即基于这些特性
,
1、热平衡态特性
2、非平衡态特性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MOS电容结构图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MOS电容的热平衡态特性
? 半导体的能带
代表电子的能
量。半导体内
的能带结构如
图,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MOS电容的热平衡态特性
? 热平衡条件下,整个系统都具有同一的 EF。然而表
面的存在影响了靠近表面的电子的运动,从而影响
了表面附近的能带结构。
1、体内原子与自由表面原子的差异
2、表面的电荷吸附
3、局域化电子能级
所有这些电荷总的效果等于是在半导体表面施
加一电场,使得体内接近界面处的电子能带发生变
化,从而使得表面层内的电荷重新分布。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MOS电容的热平衡态特性
? 根据界面上以及氧化层内有效电荷的不同半导体表
面可分为,
1、积累层 —— 负电荷
2、耗尽层 —— 正电荷
3、反型层 —— 外加正电压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MOS电容的热平衡特性
? 半导体表面上和绝缘层中都可能有电荷存在,但各
种电荷对表面层内载流子的运动有不同的作用。在
半导体与绝缘体的界面上有许多电子局域态,这些
能态可作为载流子的复合中心。根据这些能态对载
流子运动的影响不同可以将他们分为快态与慢态。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MOS电容的非平衡态特性
? 以 P型半导体为例,考虑外电场加到 MOS电容的瞬时状态:电
源正极接栅极,负极接底级,当电压足够大时使得半导体近界
面处的能带下弯进入反型层,即近界面有一层 N型导电层。在
电压加到电容器的瞬间,金属电极上即感应生成负电荷,
半导体中只有多数载流子-空穴能跟上这个变化,少数载流子
-电子的变化取决于产生复合过程,在介电驰豫时间内不会发
生变化,因此有 N个空穴从半导体近界面的表面层流向体内,
体内则有同样数目的空穴流向底电极,保持体内的电中型。而
近界面层内留下了同样数目的 离子,这时的能带结构如下
图 (a)所示。外界电压大部分降落在半导体的空间电荷层内(
Vs),只有一小部分( V0)降落在绝缘层上。这时,近界面
虽是强反型层,但电子尚没有产生,实质上是空的电子势阱。
上述状态是一个非平衡态。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nQ?
?AN
MOS电容在外加电压下表面附近的 能带结构
(a) (b)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MOS电容的非平衡态特性
? 在非平衡态后,快态可能产生电子-空穴对,体内
也由于热激发而产生电子-空穴对。产生出来的电
子将由于电场作用进入势阱,空穴则被赶入体内。
势阱内的电子增加将使该处的能带抬高,最后恢复
到热平衡状态,如上图 (b)。从平衡态的建立到达到
热平衡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时间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的工作原理
? CCD工作的主要基础就是 MOS电容的非平衡态,在
这个状态下,势阱可用来存储信号电荷,也可以用
来使信号电荷从一个势阱转移到另一个势阱内。在
一定条件下,势阱的深度随着其中的电荷量的增加
而线性地下降,CCD利用这个特性把信号电荷从一
个因带有这些电荷而变浅了的势阱中,驱入相邻的
尚未变浅的深势阱中。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的工作原理
势阱图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的工作原理
CCD单元与线阵列结构的示意图
a) CCD单元 b) CCD线阵列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的工作原理
CCD单元部分,就是一个由金属 -氧化物 -半导
体组成的电容器,简称 MOS( Metal -Oxide -
Semiconductor)结构。如果衬底接地,突然给金
属极板加一个正的电压 UG(栅极电压),则金属极
板和衬底之间就会产生一个电场。这个电场就要迫
使半导体表面部分的空穴离开表面入地,从而在表
面附近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耗尽区,这个耗尽区也
称为表面势阱。表面势阱的深度,近似地与极板上
所加的电压成正比(在形成反型层之前)。这时,
电子在表面处的势能为 Ep=- qUs,其中的 Us称为
表面势,即半导体表面对于衬底的电势差。如果以
某种方式(电注入或光注入)向势阱中注入电子,
则这些电子将要聚集于表面附近,称为电荷包。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的工作原理
? 电荷包的存储
因为每个 CCD单元都是一个电容器,所以它能
储存电荷。但是,当有电荷包注入时,势阱深度将
随之变浅,因为它始终要保持极板上的正电荷总量
恒等于势阱中自由电荷加上负离子的总和。每个极
板下的势阱中所能储存的最大信息电荷量 Q为
Q= CoxUG
Cox:单位面积氧化层的电容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的工作原理
? 定向转移
MOS电容阵列构成的 CCD器件具有存储与转移
信息电荷的能力,为了实现 CCD中信号电荷的转移
。首先必须使 MOS电容阵列的排列足够紧密,以致
相邻 MOS电容的势阱相互沟通,即相互耦合。通常
MOS电容电极间的间隙必须小于 3微米。其次,根
据加在 MOS电容上的电压愈高,产生的势阱愈深的
原理,通过控制相邻 MOS电容栅极电压高低来调节
势阱深浅,使信号电荷由势阱浅的地方流向势阱深
处。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的工作原理
在 CCD中电荷的转移必须按照确定方向,因此
,在 MOS阵列上所加的多路电压脉冲-时钟脉冲。
必须严格满足相位要求,使得任何时刻,势阱变化
总是朝着一个方向。比如:电荷是向右转移,则任
何时刻,当存在信号的势阱抬起时,在它右边的势
阱总比它左边的深。为了实现这种转移,在 CCD的
MOS阵列上划分成以几个相邻电容为一单元的无限
循环结构,每一个单元称为一位,将每一位中对应
位置上的电容栅极分别连到各自共同电极上,此共
同电极称为相线。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的工作原理
显然,一位 CCD中包含的电容个数即为 CCD的
相数,每相电极连接的电容个数一般来说即为 CCD
的位数,通常 CCD有二相、三相、四相等结构。
在 CCD中电荷的转移除了有确定的方向外,还
必须沿着确定路线。所以,工艺上要考虑沟道与沟
阻。电荷转移的通道称为沟道,限定沟道的部分称
为沟阻。所以 CCD器件又有 N沟与 P沟的区别 。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的工作原理
? 三相 N沟 CCD工作原理
为了理解 CCD中势阱及电荷如何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
一个位置,可观察如下图所示的 CCD中四个彼此靠得很近
的电极。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三相 CCD势阱及电荷移动图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的工作原理
三相 CCD的电荷包的转移过程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的工作原理
? CCD中电荷包的转移是由各极板下面的势阱不对称
和势阱耦合引起的。将线阵列各极板分为三组,然
后分别加以相位不同的时钟脉冲驱动,这即是所谓
的三相 CCD。这时,由于同一时刻三相脉冲的电平
不同,各极板下面所造成的势阱深度也就不同。从
而电荷包就要沿着表面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
低的地方流动。三相 CCD的时钟波形刚好互相错开
T/3周期,因此时钟电压波形每变化 T/3周期,电荷
包就要转移过一个极板,每变化一个周期,即转移
过三个极板。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的工作原理
? 二相 CCD的电荷转移
对于二相 CCD,时钟
电压波形每变化 T/2,
电荷包将转移过一个
极板,每变化一个周
期,则转移过二个极
板。由此可见,CCD
具有移位寄存器的功
能。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摄像器件
? 实用固体摄象器件都是在一块硅片上同时制作出光
电二极管阵列和 CCD移位寄存器两部分。光电二极
管阵列专门用来完成光电变换和光积分,CCD移位
寄存器专门用来完成光生电荷转移。因为这种转移
不是借助于外来的扫描,而是依靠驱动脉冲来完成
的,故也称为自扫描。根据光敏象素的排列方式,
CCD摄象器件分为线阵列和面阵列两大类。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线阵 CCD的工作原理
线阵列固体摄象器件基本结构简图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线阵 CCD的工作原理
? 对于线阵列 CCD摄象器件来说,不论是三相的还是
二相的,都有单侧传输和双侧传输两种结构形式。
单侧传输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但电荷包转移所经过
的极板数多,传输效率低。双侧传输的特点是结构
复杂一些,但电荷包转移所经过的极板数只是单侧
传输的一半,所以损耗小,传输效率高。一般光敏
元位数少的片子,多采用单侧传输结构,而位数多
的片子,则多采用双侧传输结构。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线阵 CCD的工作原理
? 光电二极管阵列和 CCD移位寄存器统一集成在一块
半导体硅片上,分别由不同的脉冲驱动。设衬底为
P- Si,光电二极管阵列中各单元彼此被 SiO2隔离
开,排成一行,每个光电二极管即为一个象素。各
光电二极管的光电变换作用和光生电荷的存储作用
,与分立元件时的原理相同。如图中 Φp(行扫描电
压)为高电平时,各光电二极管为反偏置,光生的
电子空穴对中的空穴被 PN结的内电场推斥,通过衬
底入地,而电子则积存于 PN结的耗尽区中。在入射
光的持续照射下,内电场的分离作用也在持续地进
行,从而即可得到光生电荷的积累。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线阵 CCD的工作原理
? 转移栅( Φx)由铝条或多晶硅构成,转移栅接低电
平时,在它下面的衬底中将形成高势垒,使光电二
极管阵列与 CCD移位寄存器彼此隔离。转移栅接高
电平时,它下面衬底中的势垒被拆除,成为光生电
荷(电荷包)流入 CCD的通道。这时,电荷包并行
地流入 CCD移位寄存器,接着,在驱动脉冲的作用
下,电荷包按着它在 CCD中的空间顺序,通过输出
机构串行地转移出去 。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线阵 CCD的工作原理
? 对于二相 CCD,时钟电压波形,每变化 T/2,电荷
包将转移过一个极板,变化一个周期,则转移过二
个极板。因为二相 CCD是二个极板对应着一个光敏
元,所以时钟波形变化一个周期,电荷包所转移过
的空间距离也是一个光敏元的中心距。对于三相
CCD,时钟电压波形每变化 T/3周期,电荷包就要
转移过一个极板,每变化一个周期,即转移过三个
极板,时钟电压波形变化一个周期,电荷包所转移
过的空间距离,正好是一个光敏元的中心距。这就
是线阵列固体摄象器件大致的工作过程 。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面阵 CCD的工作原理
二维固体摄象器件电荷包帧转移结构图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面阵 CCD的工作原理
? 二维固体摄象器件中,电荷包转移情况与线阵列器件类似,只
是它的形式较多。有的结构简单,但摄象质量不好,有的摄象
质量好些,但驱动电路复杂,目前比较常用的形式是帧转移结
构。光敏区是由光敏 CCD阵列构成的,其作用是光电变换和
在自扫描正程时间内进行光积分,暂存区是由遮光的 CCD构
成的,它的位数和光敏区一一对应,其作用是在自扫描逆程时
间内,迅速地将光敏区里整帧的电荷包转移到它里面暂存起来
。然后,光敏区开始进行第二帧的光积分,而暂存区则利用这
个时间,将电荷包一次一行地转移给 CCD移位寄存器,变为
串行信号输出。当 CCD移位寄存器将其中的电荷包输出完了
以后,暂存区里的电荷包再向下移动一行给 CCD移位寄存器
。当暂存区中的电荷包全部转移完毕后,再进行第二帧转移。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器件电荷包输出机构
? 利用二极管的输出机构
? 选通积分型输出机构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器件电荷包输出机构
? 二极管机构中,与 Φ1Φ2Φ3相连的电极称为栅极,与 OG相连
的电极称为输出栅,输出栅的右边就是输出二极管。输出栅和
其它栅极一样,加正电压时,它下面的半导体表面也产生势阱
。它的势阱介于 Φ3的势阱和输出二极管耗尽区之间,能够把
二者连通起来,因此可以通过改变 OG上所加的电压来控制它
下面的通道。例如,电荷包已由 Φ2转入 Φ3,当 Φ3下的势阱由
深变浅的同时,OG下的势陇正好也比较深,这时 Φ3势阱中的
电荷包就能够通过 OG下的势阱流入输出二极管的耗尽区。因
输出二极管是反偏置的,内部有很强的自建电场,因此电荷包
一进入二极管的耗尽区,即可被迅速地拉走,成为输出回路的
电子流。因此,在没有电荷包输出时,a点为高电平,而有电
荷包输出时,因为电子流通过负载电阻要产生电压降,a点则
为低电平,a点电压降低的程度正比于电荷包所携带的电量,
所以这个电压变化即是输出信号。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器件电荷包输出机构
? 选通积分型输出机构 V1为复位管,R1为限流电阻,
V2为输出管,R2为负载电阻,C为等效电容。电荷
包输出前,要先给 V1的栅极加一窄的复位脉冲 ΦR,
这时,V1导通,C被充电到电源电压,V2管的源极
S2的电压也跟随上升接近于电源电压。 ΦR变为低电
平以后,V1截止,但 V2在栅极电压的控制下仍为导
通状态。当电荷包经过输出栅 OG流过来时,C被放
电,V2的源极电压也跟随下降,下降的程度则正比
于电荷包所携带的电量,即构成输出信号。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成像器件的特性参数
1、转移效率
2、时钟频率上下限
3、暗电流
4、响应率
5、光谱特性
6、噪声
7、调制传递函数
8、动态范围与线性度
9、损耗率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成像器件的特性参数
? 转移效率 η
电荷包从一个势阱向另一个势阱中转移,不是
立即的和全部的,而是有一个过程。为了描述电荷
包转移的不完全性,引入转移效率的概念。在一定
的时钟脉冲驱动下,设电荷包的原电量为 Q0,转移
到下一个势阱时电荷包的电量为 Q1,则转移效率 η
定义为
η=Q1/Q0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成像器件的特性参数
? 损耗率 ε
ε表示残留于原势阱中的电量与原电量之比,故
ε=1-η
如果线阵列 CCD共有 n个极板,则总效率为 ηn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成像器件的特性参数
引起电荷包转移不完全的主要原因是表面态对
电子的俘获和时钟频率过高,所以表面沟道 CCD在
使用时,为了减少损耗,提高转移效率,常采用偏
置电荷技术,即在接收信息电荷之前,就先给每个
势阱都输入一定量的背景电荷,使表面态填满。这
样,即使是零信息,势阱中也有一定量的电荷。因
此,也称这种技术为“胖零( fat zero)”技术。另
外,体内沟道 CCD采取体内沟道的传输形式,有效
避免了表面态俘获,提高了转移效率和速度。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成像器件的特性参数
? 时钟频率的上、下限
CCD是利用极板下半导体表面势阱的变化来
储存和转移信息电荷的,所以它必须工作于非热平
衡态。时钟频率过低,热生载流子就会混入到信息
电荷包中去而引起失真,时钟频率过高,电荷包来
不及完全转移,势阱形状就变了,这样,残留于原
势阱中的电荷就必然多,损耗率就必然大。因此,
使用时,对时种频率的上、下限要有一个大致的估
计。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成像器件的特性参数
? 时钟频率的下限 f下
f下 决定于非平衡载流子的平均寿命 τ,一般为毫
秒量级。电荷包在相邻两电极之间的转移时间 t,应
小于 τ,对于三相 CCD,电荷包从前一个势阱转移
到后一个势阱所需的时间为 T/3,所以
f下 > 1/3τ
对于二相 CCD,
f下 > 1/2τ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成像器件的特性参数
? 时钟频率的上限 f上
f上 决定于电荷包转移的损耗率 ε,就是说,电荷
包的转移要有足够的时间,电荷包转移所需的时间
应使之小于所允许的值。时钟频率上限 f上 可作如下
估算,设 τD为 CCD势阱中电量因热扩散作用衰减的
时间常数,与材料和极板的结构有关,一般为 10-8s
级。若使 ε不大于要求的 ε0值,则对于三相 CCD有
f上 ≤-1/(3τDlnε0)
对于二相 CCD有
f上 ≤-1/(2τDlnε0)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成像器件的特性参数
? 光谱特性
现在固件摄象器件中的感光元件都是用半导体
硅材料来作的,所以灵敏范围为 0.4~ 1.15μm左右
,但光谱特性曲线不象单个硅光电二极管那么锐利
,峰值波长为 0.65~ 0.9μm左右。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成像器件的特性参数
CCD的光谱特性与光电特性曲线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成像器件的特性参数
? 光电特性
在低照度下,CCD的输出电压与照度有良好的
线性关系。照度超过 1001x以后,输出有饱和现象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思考
? 1,CCD器件中的电荷包为什么会沿着半导
体表面转移,以三相或二相 CCD为例具体研
究一下它的转移过程。
? 2、为什么 CCD必须在动态下工作?其驱动
脉冲的上、下限受哪些条件限制,应如何估
算?
CCD检测系统的典型应用实例
? CCD用于钢管内径的检测
在钢铁工业中,为了保证管类产品的质量,提
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不仅要检查钢管的外径,
还要检查钢管的内径。目前国内的厂家大多停留在
用量规检测管径的水平上,且只能检验钢管两端的
口径。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采用光电仪
器来检测钢管内径。这里我们介绍一种应用线阵
CCD作传感器的测量钢管内径的光电检测装置。使
用此装置可以检测内径 60- 110mm、长度 20m以内
的各种不同规格的钢管内径和圆度,仪器分辨率为
0.001mm,测量误差小于 0.02mm。装置行进速度
为 1m/s,每个检测位置测径时间为 10ms左右。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检测系统的典型应用实例
? 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
检测装置主要由牵引车、光电测头、光电信息
处理电路、微机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等四部分组成
。检测装置工作时,首先由牵引车 Ⅰ 带动光电测头
Ⅱ 在被检测钢管 Ⅲ 内移动。每次移动量可根据被检
测钢管的长度预先设定。牵引车移动至给定的距离
后制动,这时光电测头内的两个硬质合金触头 2自
动弹出与被检测钢管 Ⅲ 的内表面接触进行检测。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检测系统的典型应用实例
内径检测原理框图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检测系统的典型应用实例
钢管内径检测装置结构图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检测系统的典型应用实例
? 在检测装置中,光电测头是整个检测系统中的关键部分,由光
发射器 1、触头 2、测刀 3、光学成像系统 4和 CCD 5以及机壳 6
组成。光学系统如图所示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检测系统的典型应用实例
? 上图又分为光发射器、光学成像系统两个子系统。
光发射器由白炽灯 1、毛玻璃 2、聚光镜组 3、小孔
光阑 4和准直镜组 5组成;成像系统采用 2.13倍的倒
置望远镜,目镜 7的结构参数与准直镜 5完全相同,
两者对称的分置在测刀 6的两侧。在目镜 7和物镜 9
的公共焦点处,装设小孔光阑 8,用于滤掉杂散光
。 10为线阵 CCD。 CCD象素数要求为 5000像元,
像元尺寸为 7微米。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检测系统的典型应用实例
? 光电信息处理电子学系统
从下图可以看出,当光发射器发出的光遇到测
刀后,一部分光被测刀遮挡,另一部分光则携带被
测钢管内径尺寸信息,经光学系统后被 CCD接收。
这种光信息通过 CCD转换,将携带尺寸的空间分布
的光信息转换为时域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后送入
微机,再经微机数据处理,可以给出测量结果。光
电信息处理电路由时钟驱动电路、输出信息处理电
路、特征信息提取与处理电路、峰值跟随保持电路
、逻辑控制及接口电路等组成。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检测系统的典型应用实例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
CCD检测系统的典型应用实例
? 微机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
检测与测试技术基础 —— 视觉检测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