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环节动物门
( Annelida)
环节动物 —— 进化地位
? 在动物演化上发展到了一个较高阶段,是高等无脊椎
动物的开始;
? 身体出现 原始分节,出现扁平状的 疣足 ( parapodia)
和刚毛( seta);
? 普遍具有发达的 真体腔 ( coelom),相应地促进循环
系统和 后肾管 的发生,从而使各种器官系统趋向复杂
机能增强;
? 闭管式循环系统 ;
? 神经组织进一步集中,脑和腹神经索形成,构成 索式
神经系统 。感官发达,接受刺激灵敏,反应快速。
? 一种看法认为:环节动物是介于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之间的动物类群。
? 本门动物约 9000种,常见有沙蚕、蚯蚓、水蛭等 。
环节动物 —— 生物学特征
? 身体 两侧对称,具有 3个胚层,有发达的 真体
腔 和 闭管式循环系统 ;
? 身体除头部外,各体节基本相同;
? 同时体壁向外延伸成扁平状的 疣足 和 刚毛 ;
? 一些内部器官(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
统)也依体节重复排列;
? 腹部神经系统为链状,每体节有一神经节;
? 雌雄同体或异体,间接发育的种类都有 担轮幼
虫 期。
? 分布范围,
? 海洋、淡水、土壤(甚至陆地);
? 生活方式,
? 自由游泳 一般头部明显,有眼、触手等
感觉器官
? 穴居 头部、感觉器官均不发达。
? 爬行、寄生
一、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同律分节、疣足;
2、发达的真体腔;
3、闭管式循环系统;
4、后肾排泄系统;
5、链状神经系统;
6、生殖系统
同律分节
? 分节 ( metamerism) 指身体沿纵轴分成许多相似的部分,每个
部分称为一个 体节 ( segment),分节现象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
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分节是特化的开始。
? 分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形态上 的体现,即体节与体节间以体
内的隔膜( septum)相分隔,体表相应地形成节间沟,为体节的
分界。二是许多 内部器官 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 按体节
重复排列 的现象,这对促进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对环境的适
应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 环节动物的分节现象为 同律分节( homonomous metamerism) 。即
除体前端 2节及末一体节外其余名体节,形态上基本相同,称此为
同律分节。而节肢动物的分节为异律分节。即各体节的形态结构
发生明显差别,身体不同部分的体节完成不同功能,内脏各器官
也集中于一定体节中,这就是 异律分节( heteronomous
metamerism)。 异律分节为 机体分部 和 机能分工 提供了可能。
同律分节
? 分节不仅增强了运动机能,也是生理分工的开
始。如体节再进一步分化,致使动物体向更高
级发展,逐渐分化出头、胸、腹各部分有了可
能。因此 分节现象是动物发展的基础,在系统
演化中有着重要意义 。
? 分节现象的起源可能由低等蠕虫的假分节
( pseuometamerism)逐渐演变形成 。它们的
消化、生殖等内脏器官成对按体节重复排列,
当动物体作左右蠕动时,于各器官之间的体壁
处产生了褶缝,以后在前后褶缝分化出肌肉群,
于是形成了体节。
刚毛与疣足
? 刚毛 ( seta)与 疣足 ( parapodium)是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大
多数环节动物都具有刚毛,海产种类一般有疣足。环节动物的刚
毛和疣足的出现。增强了运动功能使它们的运动更敏捷,更迅速。
无疣足无刚毛的一些种类,依靠吸盘及体空肌肉的收缩进行运动。
? 上皮内陷形成刚毛囊( seta sac),囊底部一个大的形成细胞
( formative cell)分泌几个质物质,形成 刚毛 。刚毛的功能一
是运动,二是在生殖交配时有一定作用。每一体节所具有的刚毛
数目、刚毛着生位臵及排列方式等,因种类不同而异。 是环节动
物的分类依据。
? 从环节动物并始有了 附肢形式 的疣足,疣足是体壁凸出的扁平片
状突起双层结构,体腔也伸入其中,一般每体节一对。
? 典型的疣足分成背肢( notopodium)和腹肢( ventropidium),
背肢的背侧具一指状的背须( dorsal cirrus),腹肢的腹侧有一
腹领( ventral cirrus),有触觉功能。有些种类的背须特化成
疣足鳃( parapodial gill)或鳞片等。疣足划动可游泳有运动功
能。 疣足内密布微血管网,可进行气体交换 。
刚毛与疣足
退化现象,
? 寡毛类 由于对生活方式的适应,疣足退
化,刚毛直接长在身体上。
? 蛭类 不具疣足、刚毛 。
环节动物-体腔
? 真体腔又称 次生体腔
( secondary coelom):
? 从动物的系统发生上看,
真体腔的出现比假体腔
(原体腔)晚。
? 环节动物的真体腔发生
在原肠形成后,由端细
胞法( telocells
method)形成裂体腔
( schizocoel),中胚
层在体壁与肠壁之间形
成了宽阔的空腔,而且
腔壁上包围有源于中胚
层的体腔膜
( peritoneum),体腔
内充满体腔液。
发达的真体腔
补充知识
关于体腔进化的学说,主要有两个,
? 生殖腔学说 (gonocoel theory):认为象涡虫那
样的扁形动物,有成对排列的生殖腺,在生殖细
胞排出后留下的空隙,即成为体腔的小室,所以
生殖细胞都来自体腔上皮 ;
? 肠腔学说 (enterocoel theory):认为体腔来自
消化管壁外突形成的胃囊,因此棘皮动物在胚
胎发育时期,体腔与肠相通,
真体腔的意义
? 由于消化道的壁具有肌肉,又有体腔 —— 肠可自主蠕
动,而不依身体的运动 —— 大大加强了动物的消化能
力;
? 肠壁有了中胚层的参与,为肠的进一步分化提供了条
件,同时消化管与体壁为次生体腔隔开,这就促进了
循环、排泄等器官的发生,使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
杂,各种机能更趋完善。。
? 次生体腔由体腔上皮依各体节间形成双层的隔膜,分
体腔为许多小室,各室彼此有相通。次生体腔内充满
体腔液在体腔内流动,不仅能辅助物质的运输,也与
体节的伸缩有密切关系。
闭管式循环系统
? 囊胚腔 逐渐被真体腔所取代,囊胚腔的残余部分便形
成了相互连接的血管网 —— 闭管式循环系统( 由纵行
血管和环行血管及其分枝血管组成,出现了动、静脉
和毛细血管的分化。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
终在血管内流动,不流人组织间的空隙中 );
? 血液循环有一定方向,流速较恒定,提高了运输营养
物质及携氧机能。环节动物的闭管式循环系统出现与
次生体腔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 呼吸色素, 最原始种类缺乏; 血液中含有 血红蛋白
( hemoglobin)( 血液呈红色 ), 血绿蛋白
( chlorocuorin),蚯蚓血红蛋白 ( hemerythrin)。
有的种类同时具有 1或 2种,对底栖动物十分必要。
闭管式循环系统的意义,
? 可以更有效、迅速地完成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输送。
环节动物-后肾排泄系统
后肾排泄系统
? 多数为后肾管。 来源
于外胚层 。是两端开
口的管状结构( 体壁
小肾管 ) 每体节 1对或
多对,
其结构为,
? 肾口,开口在体腔内,
多细胞的纤毛漏斗。
? 排泄管,布满血管。
? 肾孔(排泄孔),穿
过节间膜,开口在下
一节的体壁。
机能上的分工:
? 喇叭口收集 体腔液 内
的代谢废物;
? 血液 中的代谢废物也
在血管网处进入肾管,
并重吸收某些盐离子、
水分。
? 隔膜、咽小肾管 开口
于肠道内。
功能,排泄体腔中的代谢
产物,也可排除血液
中的代谢产物和水分。
链状神经系统( nerve cord)
神经系统
? 由 1对 脑神经节 ( cerebral ganglia),也称 咽上神经节
( epipharyngeal ganglia) —— 围咽神经环
( circumpharyngeal connective)( 连接脑和咽下神经
节) —— 1对 咽下神经节 ( subpharyngeal ganglia) ——
腹神经索 ( ventral nerve cord)组成。 腹神经索在每个
体节有一对神经节,成为贯穿全身的链状 ( nerve chain)
神经系统。
? 各神经节有神经( 2- 5条 侧神经 )支配相应部位。形成了
中枢 ( central),交感 ( sympathetic),外周
( peripheral)神经系统。
? 神经索中一般有 5条 巨大神经纤维,冲动传导速度 = 数倍、
十几倍。因此。身体的任何部位受到刺激,巨大神经纤维
的传导可引起所有体节同时收缩使虫体迅速逃避。
意义, 神经系统进一步集中,致使动物反应迅速,动作协调。
感觉器官
? 感觉器官发达(多毛类):有眼(感
光)、化学感受器、平衡囊等。
? 陆生种类的感觉器官一般不发达,主要
是体表的感觉细胞感受外界刺激。
? 绝大多数
雌雄异体,
有性生殖:
? 生殖细胞
体腔上皮
发生;
? 生殖管 起
源于体腔
膜向外突
出的体腔
管。
? 生殖系统
图示







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
生殖器官仅限于体前部少数体节内,结构复杂 。
? 雌性生殖器官:有 卵巢 1对 (由许多极细的卵巢管组成,位第 13体节前隔
膜后侧),卵漏斗一对 (位第 13体节后隔膜前侧,后接短的 两输卵管 )。
两输卵管在第 14体节腹侧腹神经索下会合,开口于此腹中线,称 雌生殖
孔 。另有 纳精翼 3对,位第 7,8,9体节内。为储存精子之处。纳精囊孔开
口子 6/ 7,7/ 8,8/9体节之间腹面两侧。
? 雄性生殖器官,精巢 2对,位第 10及 11体节内的 精巢囊 ( seminal sac)
内,精漏斗 2对,紧靠精巢下方,前端膨大,口具纤毛,后接细的 输精
管 。 2管于第 13体节内合为一条,向后伸,开口于第 18体节两侧,为 雄性
生殖孔 。 前列腺一对,位雄生殖孔一侧,前列腺管开口于输精管未端,
分泌粘波与精子的活动和营养有关、精巢囊与其后第 11及 12体节内的 贮
精囊 相通,贮精囊内充满营养液。精巢产生精细胞后,先入贮精囊内发育,
待形成精子,再回到精巢囊,经精漏斗由输精管输出。
? 蚯蚓 的精子与卵不同时成熟,故生殖时为 异体受精,有 交配现象 。
? 蚯蚓为 直接发育, 无幼虫期 。受精卵经完全不均等卵裂,发育成有腔囊
胚,以内陷法形成原肠胚。经 2一 3周即孵化出小蚯蚓,破茧而出。
担轮幼虫( trochophore)
? 陆生和淡水生活的环节动物为直接发育,
无幼虫期。
? 海产种类的个体发生中,经螺旋卵裂、
囊胚、原肠胚(内陷法),发育成为担
轮幼虫,再经过变态成为成虫。
? 单轮幼虫期及其变态在动物进化上具有
重要意义。
代表动物 —— 环毛蚓( Pheretima)
1。外部形态
? 雌雄同体,同律分节,头不明显。
? 主要结构有,口、刚毛 (除 1,2节外,每节 1圈刚毛),生殖带(第 14— 16节,色暗肿胀),雌性生殖孔 ( 1个,在第 14体节腹
面中央),雄性生殖孔 ( 1对,第 18节腹面两侧),纳精囊孔 ( 3
对),背孔 (在背线处)。
2。内部构造
( 1) 体壁及真体腔
? 体壁:
角质膜,较薄,由胶原纤维和非纤维层构成,上有小孔。
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分泌形成角质膜。有腺细胞、感光细
胞、感觉细胞。
肌肉层,环肌、纵肌。
壁体腔膜,单层扁平细胞组成。
代表动物 —— 环毛蚓( Pheretima)
? 真体腔:真体腔广阔,充满液体,被隔膜依体节分隔
成小室。
( 2)消化系统
? 消化管纵行于体腔中央,穿过隔膜,管壁肌肉发达,
增强蠕动和消化机能。消化管分化为:
口 ———— 咽 ———— 食道 ———— 砂囊 ————
分泌酶初步消化 有食道腺,中和酸性物质 肌肉发达内有角质膜
? 胃 ———— 肠 ———— 肛门
初步消化 黄色细胞、盲肠 1对,消化吸收
代表动物 —— 环毛蚓( Pheretima)
( 3)循环系统
? 纵血管,背血管( 1条,后向前流动)、腹血管( 1条,从前向后流动)
和食道侧血管( 2条);
? 环血管:心脏 4— 5对,连背腹血管,可搏动,有瓣膜。从背向腹流动;
? 微血管
代表动物 —— 环毛蚓( Pheretima)
( 4)呼吸和排泄
? 为 体表呼吸, 皮下 有 微血管 进行 气体交换,要求体表湿润(由背
孔分泌体腔液)。
? 排泄器官为 后肾管, 每节有极多 的小肾管。
( 5)神经系统
? 典型的 链状神经系统 。
( 6)生殖和发育
?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
? 雌性生殖系统,1对卵巢、卵漏斗、输卵管、雌性生殖孔、受精
囊 3对。
? 雄性生殖系统,2对精巢囊、精巢、精漏斗、储精囊、输精管、
雄性生殖孔。 1对 前列腺,分泌物与精子活动有关 。
? 直接发育,无幼虫期 。
环节动物门的分类
? 约 9000多种,分三纲:
1、多毛纲;
2、寡毛纲;
3、蛭纲
环节动物门的分类
系统 多毛纲 寡毛纲 蛭纲
头部 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运动 疣足 刚毛 无刚毛和疣足
生殖 无生殖环带
雌雄异体
有生殖环带
雌雄同体
有生殖环带
雌雄同体
发育 担轮幼虫 直接发育 直接发育
习性 海洋生活 大多陆生 多淡水
暂时性体外寄

多毛纲( Polychaeta)
? 约 6000种,为较原始的类群。
? 绝大多数 海洋生活,极少数淡水生活;
? 头部 感觉器官相对发达;
? 具有 疣足 ;
? 雌雄异体,无生殖环带; 发育经担轮幼虫 。
? 常见种类,沙蚕( Nereis)、巢沙蚕
( Dlopatra)
多毛类的担轮幼虫
寡毛纲( Oligochaeta)
? 约 3000余种,
? 一般认为是海产穴居的原始环节动物侵入淡水和陆地
而发展起来的。
? 身体 分节而不分区, 疣足退化, 体表具刚毛 ;
? 雌雄同体,性成熟时体表形成 环带 ( Clitellum),交
配时两虫互相授精,卵产于环带中,脱落成 卵茧
( cocoon),直接发育。
? 根据生殖腺、环带及刚毛构造等分三目(带丝蚓目、
额蚓目、单向蚓目)。
? 常见种类,杜拉蚓( Drawida),环毛蚓
( Pheretima)。
蚯蚓的作用
? 土壤中的蚯蚓对土壤的形成、肥力有重要作用:
? 以植物残体、其它有机物为食;
? 穴居习性每年使下层约 0.5- 5cm厚的土壤被翻到表层
? —— 形成疏松的土壤表层 —— 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提
高蓄积雨水的能力。
? 使 土壤微生物 的数量增加 5- 10倍 。
? 综合作用,
? 加速土壤中有机物的进一步分解;
? 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腐殖化过程;
? 最终极大地增加了土壤肥力 —— 蚯蚓数量=土壤地肥
力水平 !
蛭纲( Hirudinea)
? 约 500多种 ;
? 形态与寡毛纲种类有许多相似:
? 如头部无触手、触须,无疣足,雌雄同体,环带、卵
茧。
? 但体节数目少且固定(一般 34节,少数 17,31节),
无刚毛;
? 有 次生性体环,身体前后两端各有1 吸盘 ;
? 体腔常为 葡萄状组织 所填塞 —— 体腔退化消失,转为
血窦 。
? 多生活淡水,少数海产。
? 常见,棘蛭( Acanthobdella)、医蛭( Hirudo
medicinalis)、金线蛭( Whitmania)

















环节动物的系统发展
1.环节动物的起源有 2个学说:
? 认为 起源于扁形动物涡虫纲 。是根据某些环节动物的
成虫和担轮幼虫都具有管细胞的原肾管,这与扁形动
物的由焰细胞构成的原肾管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环节
动物多毛类个体发生中卵裂为螺旋式,这与涡虫纲的
多肠目相同;环节动物的担轮幼虫与扁形动物涡虫纲
的牟勒氏幼虫在形态上相似;涡虫纲三肠类某些涡虫
的肠、神经、生殖腺等均显有原始分节现象。
? 认为 起源于似担轮幼虫式的假想祖先担轮动物 。是根
据环节动物多毛类在个体发生中具有担轮幼虫,而且
这种假想的担轮幼虫与轮虫动物门的一种球轮虫非常
相似。
环节动物的系统发展
2.各纲之间的关系:
? 多毛类比较原始。生殖腺由体腔上皮产生,具
担轮幼虫。
? 寡毛类可能是多毛类适应穴居或土壤生活的结
果,如疣足消失,头部不明显。
? 蛭类与寡毛类的亲缘关系较近。蛭类中棘蛭类
的体腔发达,有血管,体前端数体节有刚毛,
这与寡毛类相似;寡毛类中某些寄生性的蛭形
蚓,口腔有颚,体末有吸盘,与蛭类相似。
小 结
? 广泛分布在水中和陆地上。
? 身体两侧对称,3个胚层,身体同律分节,有
发达的真体腔和闭管式的神经系统,体壁形成
疣足和刚毛,神经系统为链状神经系统。
? 多毛纲头部明显,有眼和触手等感觉器官,是
环节动物中最原始的种类;穴居的寡毛类头部
和感觉器官不发达;蛭类的身体有 吸盘,体
腔被间质所占据,形成血窦。
? 海洋中的生活种类都有担轮幼虫期。
经济意义
1.鱼类及禽畜类的天然饵料(担轮幼虫、
沙蚕类、水蚓类、蚯蚓等);
2。改良土壤的动物资源(蚯蚓等);
3。海洋污染及水体冷暖的指示动物(多毛
类等)
4。医学上的应用。
几个重要问题
1。真体腔的形成、与假体腔的区别以及生物学意义。
? 中胚层在体壁与肠壁之间的腔;
? 腔壁上包围有体腔膜;
? 体腔内充满体腔液;
? 裂腔法形成真体腔;
? 在系统发生上比假体腔出现的晚。
2。同律分节及其生物学意义。
3。后肾型排泄系统的特点。
4。环节动物不同类群之间的区别。
思考题
1。环节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特征?身体分节和次生体腔的
出现在动物演化上有何重要意义?
2。环节动物分为几纲,各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比较沙蚕、蚯蚓和蛭的主要结构的异同。
4。从多毛类、寡毛类和蛭的形态特征,试述其对各自生
活方式的适应性。
5。了解蛭类的次生体腔的演变与血循环系统的关系。
6。试述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
7。试述环节动物的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