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成本决策理论思考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使同学们掌握成本函数和成本变化的一般规律,建立起理性决策思路,理解整体过程统筹安排的集成管理原则。
教学重点:一种可变要素和多种可变要素情况下生产者实现均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生产函数及生产均衡的图形理解
引入:前面考察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现探讨生产技术与投入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企业的成本。
管理挑战:日常生活中可见:企业销售收入翻番,但利润却不增加?
1、市场份额太小,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
2、生产控制水平低,浪费和残次品率过高;
3、生产能力过剩,冗员过多和固定成本太高
4、采购渠道单一,原材料成本过高,企业资产处置不当;
5、财务政策不好,费用报销制度漏洞百出;
6、资金成本过高,利息太重,工资水平过高
7、组织结构不合理,部门协调存在壁垒;
8、决策不当,产品或方案设计发生错误
一、成本函数
1、几种类型的成本函数及其形状:
(1)几种成本
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对应关系可以用成本函数来描述:TC=F(Q)
TC=F(Q)
AC=TC/Q
MC=ΔTC/ΔQ=TC’
AFC=FC/Q
AVC=VC/Q
SAC=STC / Q=FC/Q+VC / Q =AFC+AVC
(2)图示成本关系
SAC:
SAC是STC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斜率值的轨迹。
A点表明SAC的性质。
B点是CAS的最低点。
AVC:
AVC是TVC曲线上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值的点的轨迹。
A点表示AVC的性质。
B点是AVC的最低点。
比较:AVC(SVC/Q)在每一个Q所对应的值,都比相应的SAC(STC/Q)为小。或者说AVC在SAC曲线之下。AVC最低点时的Q值,比SAC最低点的值也要小。
AVC和SAC最低点的比较:AVC的最小值点 在SAC曲线 的最小值点之前。
MC:
MC是TVC曲线对应点导数值的轨迹,也是VC曲线导数值的轨迹,因为FC是常数。
比较:VC曲线导数的最小值所对应的Q1值在最左边,也即MC曲线首先经过最小值点。在SAC与AVC最低值所对应的Q时,该最低值也正好是该Q时的MC值。
即,MC分别与SAC或AVC曲线相交在最小值点。
AFC:
FC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就是AFC;AFC=SAC-AVC
在三线二点中SAV与AVC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就是AFC
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
A、在规模经济没有充分发挥时,SAC、AVC和SMC都呈下降,而后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都呈上升。因此,这三条曲线都呈U形。
B、SMC首先经过最低点,而后是AVC,最后是SAC。
C、SMC与SAC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E。即在E点有SMC=SAC。在此之前SMC<SAC,在此后,SMC>SAC。
D、SMC与AVC相交与AVC的最低点H。即在H点有SMC=AVC。在此之前SMC<AVC,在此后,SMC>SAC。
E、AFC:
STC与VC之间的垂直距离,就隐含着AFC;
(3)MC、AVC曲线和MP、AP曲线的关系
A、关系式:
a)AVC=wL/Q=w(L/Q)=w(1/APL)=w/APL即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产量成反比。
b)MC=d[VC(Q)]/dQ=dwL/dQ =wdL/dQ=w(1/MPL)=w/MPL
即边际成本与边际产量成反比。
B、图形
由此,当MPL上升时,MC下降;当MPL达到最大时,MC取得最小值;当MPL递减时,MC递增。并且,MPL与APL相交于APL的最高点时,也正是AVC与MC相交于AVC的最低点。
2、成本曲线的变化趋势
短期成本变化趋势
长期成本变化趋势
3、成本函数的估计——生产尺度曲线
成本函数从价值投入贩关系上提示我们,并不是产量越大,效益就越高,这有利于确立集约型发展观念。但成本函数一般比较麻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成本函数可利用初等代数中的幂函数来表达,一般称为生产尺度曲线,其数学表达式为:C=aKb
我们从经验数据中可以估计出成本函数来,具体方法是,先将它转化为线性函数,然后利用前面所学过的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来求解。那么,如何将其转化为线性函数呢?两边取对数即可:lgC=lga+blgK ,令C’=lgC;a’=lga,K’=lgK,则得:C’=a’+bK’
例1:见课本P159
二、关于盈亏分析法(cost volume profit,简称CVP)与边际分析法
也称量本利分析法
盈亏平衡点:总收入=总支出的点
单价*数量=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即:P*Q=F+V*Q
得到:Q=F/(P-V)
例2:P160
现实中的问题不会像例中那样简单,但是从中给我们的启发是一致的。战略不同,所最佳采用的生产点也不同,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边际管理的原则:MR=MC
推导与论证
三、关于沉淀成本和机会成本的不同对待方式
有的成本(如办公楼、汽车、计算机)可以通过出售或出租在较大程度上回收,属于可回收成本;有的不可回收,属于沉淀成本(sunk costs)。如广告、办公楼的企业标志、特殊设计的专用设备、企业并购中雇佣财务、法律、会计公司成本等。
基本原则:进行面向未来决策时不应考虑沉没成本。例如,当未来市场和赢利预期表明企业应当退出某个市场时,不应因沉没成本而改变或推延决策。
对于机会成本“斤斤计较”,相反,经济学家主张对沉淀成本采取“随它去”的超脱态度:
讨论:交响乐演出票价难题
交响乐团每月在周六演出两场,每场演出一个新曲目.演出成本如下:
固定间接费用: 1500(元)
排练费用: 4500
演出费用: 2000
变动费用(如门票、节目单、服务费用):每个座位 1(元)
目前每场票价10元;座位1100个;若全部售出,总收入 11000,总成本=1500 +4500+2000+1100=9100,每场演出利润=1900
但是,通常只能售出900张门票,演出收入=9000;成本=8900;每场演出利润=100;每张票成本=8900/900=9.89
问题:交响乐团的业务经理如何提高乐团的利润?
交响乐团每月在周六演出两场,每场演出一个新曲目.演出成本如下:
固定间接费用: 1500(元)
排练费用: 4500
演出费用: 2000
变动费用(如门票、节目单、服务费用):每个座位 1(元)
目前每场票价10元;座位1100个;若全部售出,总收入 11000,总成本=1500 +4500+2000+1100=9100,每场演出利润=1900
但是,通常只能售出900张门票,演出收入=9000;成本=8900;每场演出利润=100;每张票成本=8900/900=9.89
问题:交响乐团的业务经理如何提高乐团的利润?
方案1:在开演前一个半小时向学生出售优惠票,票价4元。估计能多售200张票
方案2:在周日日场重复周六的演出,票价6元。估计能售出700张票,扣除由于观看日场演出而不再观看周六演出的150个观众,实际多售出550张票
方案3:在其他2个周六增开新的音乐会,票价10元。估计能售出800张票,其中包含了100个放弃观看原来周六演出的观众,实际多售出700张票。
方案比较: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单价(元)
4
6
10
数量(张)
200
700
800
收入
800
4200
8000
放弃的其它收入
0
1500
1000
收入增加
800
2700
7000
追加的排练费用
0
0
4500
追加的演出费用
0
2000
2000
追加的变动成本
200
550
700
增量成本
200
2550
7200
净利润贡献
600
200
-200
四、集成管理
1、集成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1)定义:集成管理就是要通过科学而巧妙的创造性思维,从新的角度和层面来对待各种资源要素,拓展管理的视野和疆域,提高各项管理要素的交融度,以利于优化和增强管理对象的有序性。
(2)特点:
模糊性:
非线性相关性:
动态开放性:
和谐有序性:
管理柔性化
2、集成管理的功能
有助于优势面和优势度的结合,提高综合竞争
有助于有开资源和无形资源的结合,提高集约发展能力
有助于人脑与电脑的结合,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有助于管理手段和管理哲理的结合,提高管理创新能力
3、集成管理的类型
基于技术平台的集成管理
基于市场平台的集成管理
基于知识平台的集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