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市场结构分析中的管理决策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正确树立市场意识,能够理解不同市场形态下的决策原则和依据,了解各种市场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和对供求双方的客观影响。
教学重点:厂商实现生产均衡的一般条件;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垄断的效率损失
教学难点:垄断厂商的效率损失如何理解;寡头垄断厂商的定价原则
引入: 我们目前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越来越深入人心!做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应该牢固树立市场意识,把握市场运行规律,掌握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管理决策方法。
市场概念及其分类
1、市场概念:最初,市场是买者与卖者们面对面地进行交易的实实在在的场所。而现在市场多是指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在这时价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格代表了消费者和厂商愿意交换各自商品的条件。它也是一种信号,它协调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买方、卖方、价格是市场三个重要的元素。
这和市场营销学中市场的概念不一样(具有特定需要和欲望,而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求或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
2、市场运行规则
市场进出规则:市场主体必须遵循一定的法规和具备一定的条件,如质量标准、卫生标准、生态标准、环境标准技术标准等等。
市场竞争规则:保证各市场主体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竞争的准则。如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反歧视、反不正当干涉等。
市场交易规则:市场必须公开;交易必须平等,反对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这是最起码的交易规则,在此基础上,依行业特点不同,还有一些其它规则。
3、市场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市场进行分类,如有形市场、无形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我们主要从市场的作用――一个市场决定一种产品的价格――这个观点出发对市场发生兴趣的,并且从这一点,把没类型的市场按其在决定价格方面的作用区分为不同的市场结构(Market Structure)。不同的市场结构表示市场以其组织和构成方面的特点影响厂商的行为和活动。为此经济学家通常根据四种因素来区分市场结构之不同类型,一是该行业包含的厂商数目之多寡;二是一个行业的各厂商所产产品之间的替代程度的大小;三是单个厂商对价格的控制程度;四是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其中,第一、二个因素是决定因素。根据这两条标准,经济分析把市场分为以下四个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如一些农产品市场比较接近)、垄断竞争市场(如一些轻工业产品、零售业)、寡头垄断市场(如钢铁、汽车、石油等产业)、完全垄断市场(公用事业、如水、电)。
市场类型
厂商数目
产品差别
价控程度
进退市场
举例
完全竞争
众多
无
无
易
农产品市场
垄断竞争
很多
有一些
有一些
较易
轻工、零售业
寡头垄断
几个
有或无
相当程度
较难
钢、汽车、石油
垄断
唯一
无替代品
很大
很难
公用业、水、电
二、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市场上厂商的行为
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一种经济分析中的抽象概念,它是指不受任何垄断因素影响的一种市场竞争状态。这种市场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与卖者,他们间的供求合力决定着市场价格,但他们是相互独立的,他们中的任何人的供求都是微乎其乎的,因此都不能决定或影响商品的价格,因而他们被称为是价格接受者。
(2)、产品是同质。所有厂商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之间没有任何差别。买者对任何厂商的产品都一样看待,并无特别的偏好,具有完全的替代性。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生产者稍微提高他的产品的卖价,所有的消费者将会转而购买他的竞争者的产品。在所有生产者的卖价相同时,消费者的购买是随机的。
(3)、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不同行业的市场之间自由流动,也可以在不同的地区之间流动。这里不存在任何法律的、社会的或资金的障碍以阻止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
(4)、市场的参与者具有完备的信息。市场上所有的需求者和供给者都完全掌握有关市场信息,他们不仅掌握市场今天正在出现的情况,而且也了解明天、后天会发生的情况。需求者不可能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去购买,供给者也不会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去销售。生产要素在市场信息上的流动是理性的而非盲目的。
2、厂商的需求曲线
(1)价格接受者
单个竞争者是如此之小,以致于从一个完全竞争者的眼光来看该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完全水平的或是弹性无限大的。也就是说,行业价格一旦确定之后,单个竞争者只能接受这个价格,他无论销售多少数量的商品,都不会引起这种商品的市场价格的下降。单个竞争者如C若想把自己产品的价格提高到市场价格之上,哪怕是稍微
高出一点点,社会上的需求者就不会去买他的产品了。
(2)厂商的需求曲线
D
价格 S 价格
A d d
S D
行业产量 企业产量
(3)、厂商需求典型变动:要注意的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无力影响市场价格,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但晕并不意味着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是固定资产不变的。在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如经济中消费者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经济中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或者政府有关政策的作用,等等,使众多消费者的需求量和众多生产者的供给量发和变化时,供求曲线的位置就有可能发生移动,从而形成市场的新的均衡价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得到由新的价格水平出发的一条水平线。
3、厂商的行为
(1)短期决策:MC=MR=P,与之对应的P、Q即是决策点;特别强调,决策点应该在停止营业点上方。
(2)长期决策:minLAC处,对应的P和Q,视长期平均成本函数特征不一样,决策点也有不同。(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
4、完全竞争市场效率的评价
完全竞争是市场是高效率的,因为它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同时也是供求双方达到满意最大化,为什么呢?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可以达到这样一种状态:(1)厂商的生产成本达到成本曲线的最低点;(2)使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即P=MC=AC。
P=AC的最低点说明:企业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已经最充分地利用了各种生产资源,因而生产效率达到最高。资源的最充分利用既有利于生产者,也有利于经济社会。
P=MC说明:从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角度看,企业的产量水平也处于最优。因为价格代表社会对企业每一件多生产的产品的价值评价,边际成本则代表多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追加的资源的价值。如果P大于MC,说明社会评价高于资源消耗,应增加生产,未达到最优;如果P 小于MC则说明社会评价已小于资源消耗,因减少生产。
5、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一般性:利益性、排他性、强制性、风险性、自发性
特殊性:竞争的非对抗性、竞争目标的一致性、竞争范围的有限性
停业原则:企业在收刚好抵补它的可变成本或者损失正好等于固定成本,停业点就会出现。当价格低于该水平,致使收无法抵补它的可变成本时,企业就全停业以使用权其损失最小化。
厂商的供给曲线就是边际效用曲线位于停止营业点之上的部分。
MC AC AVC
M
M1
停止营业点
三、完全垄断市场与企业行为
1、不完全竞争的形式及其产生的根源
(1)垄断的条件
市场上只有叭一的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2)垄断形成的原因
自然垄断。由于自然的原因,某些行业不适合小规模分散经营,必须使用大量的投资,或使用规模很大的设备,故一家厂商就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且这些产业有一直下降的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它表明持续规模收益递增。
了解一个产业的技术与成本结构将有助于我们分析该产业需要多少个企业来支撑,它们的规模会有多大。这里关键是发了解这个产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如果存在规模经济,企业就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至少产量可以提高到一定的程度。这就意味着较大的企业在成本上比较小的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⑴当一个产业的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出现在产量相对较低的水平上一旦企业想扩大生产超越这一点,它就会发现成本很快随之上升。因此,这个产业就可以支撑完全竞争所需的有效经营的为数众多的企业了。当企业享受了一定产量水平的规模经济,但在某一点之后,规模经济已全部实现,平均成本开始上升。但是应该注意AC曲线上升的太慢,以致不能避免完全竞争遭到破坏。该行业的总需求曲线DD所提供的市场,只能确保为数较少的企业共存,并且在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进行生产。这种成本结构就会导致寡头。
政府特许。对于紧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如军工、电信、铁路、水电等部门,国家一般都不允许随便投资,只允许专营或国营。不过这些是相对的,不同的时代,政府允许的范围是不同的,譬如,过去有盐铁专卖,现在有烟草专卖等;过去民航垄断,现在民航也引入竞争等。
专利许可
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阻碍新企业进入一个产业的各种因素。当进入壁垒很大时,这个产业的企业就很少,竞争的压力也很有限。规模经济是进入壁垒的一种很普遍的类型,除此以外,法律限制、进入的高成本、生产要素的控制等都会形成进入壁垒。
2、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需求曲线:由于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意味着,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改变市场供应量来影响和控制商品价格。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平均收益曲线(AR):平均每单位产品的售价,当然等于市场价格。AR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重合。
边际收益曲线(MR):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即是市场需求曲线,满足需求规律,从左到右下降。边际收益是指厂商多卖出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收益,或者少出售一单位产品所减少的总收益。由于垄断者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这意味着厂商的销售量每有增加,不仅最后增加的这个单位产品的卖价较前降低,全部销售量的其他各单位的卖价也较前减少,因而每增加销售一个单位产品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总是小于部位产品的卖价,这意味着边际收益曲线总是位于需求曲线的左下方。举例说明:P从7元降为6元,Q从4单位增为5单位,MR=2元。
当需求曲线是直线时,边际收益曲线也是直线。且边际收益曲线把需求曲线与价格轴之间的任何一条水平线一部分为二。当需求曲线是曲线时,边际收益曲线也是曲线(作法:在需求曲线上找三点,作切线,找对应边际收益点)。
总收益曲线:由于在每一销售量上的边际收益就是相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所以TR曲线是下开口抛物线形。
****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
当销售量增加一个单位时,由此引起的收益的变化。它可正可负,并且与需求的价格弹性有关。当需求有弹性时(大于1),边际收益为正;当需求为单位弹性时边际收益为零;当需求无弹性时(小于1)边际收益为负。
注意中点弹性为1,区分边际收益正负。
P
TR MR Q
Q
MR、P、及Ed的关系:MR=P(1-1/Ed)。证明如下:
设垄断厂商的需求函数为Q=F(P),总收益TR=PQ。
MR=dTR/dQ=P+Q*dP/dQ=P(1+Q/P*dP/dQ)
而Ed=-dQ/dP*P/Q,故,MR=P(1-1/Ed)
可见,当Ed大于1时,TR随Q增加而增加;当Ed小于1时,TR随Q增加而减少;当Ed等于1时,TR达到最大值。
3、垄断厂商的企业决策行为
(1)产量策略:由边际原则确定——分短期、长期讨论
短期均衡: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MR=SMC
你应该注意决策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并忽略过去的或沉淀的成本,不要向后看。
数量
Q
价格
P=AR
总收益
TR
总成本
TC
总利润
TP
边际收益
MR
边际成本
MP
MR与MC关系
0
200
0
145
-145
MR>MC
1
180
180
175
5
2
160
320
200
120
3
140
420
220
200
4
120
480
250
230
MR=MC
5
100
500
300
200
MR<MC
6
80
480
370
110
7
60
420
460
-40
8
40
320
570
-250
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各种图示
注意:并不是说垄断厂商一定总是能获得利润,它也可能亏损,也可能出现停止营业。如图几种情况:
E
d
MR
出现亏损的原因:可能是即定的生产规模的成本过高(表现为相应的成本曲线的位置过高),也可能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表现为相应的需求曲线的位置过低)。
垄断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因为随着厂商所面临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厂商的价格和产量之间 存在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那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垄断厂商不存在有规律的供给曲线。
长期均衡:垄断厂商达于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垄断厂商排除了其他厂商进入的可能性,因此,与完全竞争厂商不同,如果垄断厂商在短期内获得利润,那么,他的利润在长期内都是可以保持和拥有的。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对生产的调整一般可以有三种可能的结果:一种是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亏损的,但在长期,又不存在一个可以使它获得利润(或至少使亏损为零)的最优生产规模,于是,该厂商退出生产。二种是,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亏损的,在长期内,它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摆脱了亏损的境况,甚至获得利润。三种是垄断厂商在短期内利用即定的生产规模获得了利润,在长期中,它通过对生产规模的调整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润。
应该注意的是,垄断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生产点不一定在LAC的最低点。
(2)价格策略:尽可能实行差别定价——分一级差别定价、二级差别定价、三级差别定价讨论
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价格岐视)
垄断厂商实施差别定价的目的是增加利润,将原属于消费者剩余的利润转移到自己手中来,这种事例有,医生根据病人不同的富裕程度,收费不同;国内外市场上的售价不同;高峰用电价格不同;等等。
实施差别定价的前提条件
生产者必须有一定的垄断权力;市场必须有某些不完善之处,不同的市场或市场的各个部分之间必须能有效地分割开;各个市场上的需求弹性必须各不相同。
差别定价的几种类型
一级差别定价:对每一单位产品分别定价。可把全部消费者剩余占有。
二级差别定价:同一市场需求曲线的不同阶段定价。部分占有消费者剩余。
三级差别定价:针对不同对象(需求弹性不同)分别定价。增加销量。
实行差别定价的意义
价格差别使得向特定市场提供商品和劳务成为可能。当一种商品的单一定价无法低偿总成本时,价格差别也许能够使这种商品的供给成为可能。差别定价使某些商品消费趋于合理,可以减少设备闲置,促进总成本降低和生产效率提高。
4、垄断市场的效率评价
与完全竞争相比,垄断导致了效率损失,损害了社会福利水平。它首先表现在,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即,垄断情况下,产量小而价格高。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产品的均衡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P=MC,下面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当每种产品的价格都等于其边际成本,意味着生产资源在其各种用途上的配置是最有效率的。反之,在垄断条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垄断者索取的价格)必然超过产品的边际成本,而这一点表示,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生产资源没有被最优配置。
完全竞争也有其缺点,第一,在完全竞争条件,某个厂商发明新技术发展新产品,将很快被竞争者仿效,容易挫伤技术进步的积极性。第二,有些产品规模经济十分显著,如果由许多规模很小的厂商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可能很高。反之一个或少数几个垄断者进行大规模生产可能以较低的价格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产品。
对垄断的管制措施:
法律法规;
价格控制:边际成本定价:按生产的边际成本来定价即按P=MC,而不是MR=MC。此时,产量和价格由需求曲线和MC曲线的交点决定。有局限性,因为厂商可能是亏损的,如图。充分成本定价(或称平均成本定价):按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产量和价格。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决策问题
市场特点:第一、有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第二、厂商数量众多;第三、规模较小,进入和退出比较容易。
需求曲线:企业自认的需求曲线;市场份额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者的短期均衡。
产量和价格决策:
短期均衡的条件永远都是,MR=SMC。
短期内可以获得经济利润。但长期内由于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故有零经济利润。
长期均衡:MR=LMC=SMC; AR=LAC=SAC
在垄断竞争的长期均衡点,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但经济利润已经下降到零。
短期: 长期:
与垄断厂商一样,垄断竞争厂商没有有规律的供给曲线。
垄断竞争的批评
(1)生产能力过剩
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中,厂商总是将产量调整到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使生产设备的利用达到最高效率。但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总是处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尚处于下降的阶段中(与AC相切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所以,厂商并没有使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由于行业内厂商人数过多,每个厂商的市场份额不足以充分利用生产设备,存在着生产能力的过剩。
纯粹从经济意义上来说,生产能力过剩是垄断竞争市场的一个缺陷。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完全竞争市场未必优于垄断竞争市场的。如果所有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涌向市场的都是毫无风格、个性可言的同质产品,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该是多么的单调?也许,生产能力过剩是为了获取一个多样化、丰富多彩的消费社会的必要代价。
(2)效率非最优
在长期均衡中,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从而小于产品价格,所以,扩大产量的边际成本要小于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说,继续提高产量能有助于社会总福利的提高。
不过,与垄断市场相比,以价格和边际成本的差距来衡量的效用损失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相对较小,因为垄断竞争市场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弹性比较大,从价格和边际成本的关系MC=MR=P(1—1/Ed)来看,需求弹性越大,边际成本与价格的差距就越小,当Ed趋近于无穷大(即完全竞争市场)时,两者趋于相等。
(3)非价格竞争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可以努力压低价格来吸引顾客,但事实上厂商更偏好另外一些非价格手段,如改进产品性能、精心设计包装、提后售后服务、强烈广告攻势等扩大市场销售,这些手段统称为非价格竞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都是同质的,这些非价格竞争自然无从谈起。
进行非价格竞争的厂商目的依然是利润极大化。例如,如果顾客愿意为改进质量的产品多支付的价格要大于进行这种质量改进所需要的边际成本,那么厂商会很乐意提供改进后的产品。因此边际成本一边际收益分析法可以扩展到非价格竞争领域,请您相信,某位提供“三包”售后服务的厂商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才这样做的。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非价格竞争是一件好事,这种竞争的存在,使市场更接近竞争性的市场,并使厂商努力迎合消费者各种各样的需求。,但也有一些人认为,非价格竞争最后的结果是加强了各个厂商的垄断,因为通过广告、定点服务等措施厂商能够培养和提高消费者对他这种牌号商品的“忠诚度”,事实上使需求曲线
“变陡”了。因此,对于广告大家看法是不一致的。
广告是非论。这是一个规范经济学的问题,不好一概而论,广告的好处在于,为社会节约了搜索成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同时加强了竞争,消费者得到实惠,增加了销量,实现了规模效益。另一方面来看,容易造成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消耗了社会有限的资源等等。
五、寡头垄断厂商的决策问题
1、市场特点
寡占行业是生产高度集中的一种行业。寡占行业各厂商的产品可以像完全竞争行业一样是同质的,如木材、水泥、铁路设备、铜、铅等等,也可以像垄断竞争行业一样,各厂商的产品质量型号等方面各有一定的差别,如汽车、香烟、家用电器之类的个人消费品。
为数不多的几家垄断厂商在市场容量中占有很大份额这一点,决定了寡占行业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一个独有的特点,这就是垄断者之间存在着被认识到的相互依赖性。每一厂商在决定其行为时都有不确定性,因此寡头垄断理论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可决定的。也就是说,寡占理论对于寡占者和寡占行业在达于均衡时会有什么价格和产量,无法作出确切的答案。我们只能假设三种情况,即不相互勾结、非正式勾结、正式勾结。
2、不勾结的寡占市场决策
1、古诺模型
2、斯威齐模型
此时,厂商一般不轻易变动价格,因为他有一条折拐的需求曲线。美国的保罗。斯齐威1939年提出的寡占模型。
市场价格具有刚性。
3、勾结的寡头垄断市场决策:
(1)非正式勾结
此时为了减少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各自独立地决策的不确定性,以保护各自的利润或阻止局外人参入,从而保持已有的垄断权力,通常采取相互支持、协调行动的行为方式。此时虽然不搞正式的协议,但大多是非正式的大家黩然同意一些“行动准则”,如相互承认削价倾销是违反职业道德的,相互尊重对方的市场份额和销售范围,使用同一种计算价格认可已经运行了的价格形式和方式等等。这时的市场价格和产量,通常有两种方式确定。
价格领袖制:此时一个行业通常由一家最大的厂商率先制定价格,其余跟进。
成本加利润定价:
在估计的平均成本基础上加上固定百分率的利润。
(2)、正式勾结的寡头对市场的影响
寡头勾结的界定:两个或更多的企业共同确定它们的价格或产量在它们之间瓜分市场,或者共同制定其他生产决策。
寡头勾结的原因:在经历了灾难性的价格战之后,企业必然会认识到每一次削价都被竞争者的削价所抵消。因此,寡头A可能会假设其他寡头也会索取相似的价格,从而估计它的需求曲线DD。当各企业相互勾结以确定一种共同的价格时,价格将非常接近于单个垄断者的情况。如图:
寡头勾结的形式:卡特尔(指一个行业中各厂商通过签订协议,共同确定价格、产量、市场份额等事项)、托拉斯、经合组织及其它非契约合作等等。定价可实行协商定价或价格领袖制。
寡头勾结的结果:勾结的寡头会产生与垄断相同的经济效果。他们需要按协议瓜分市场。
阻碍寡头勾结的因素:第一,在大多数国家勾结是非法的,例如:美国的谢尔曼法、克莱顿法(捆绑性契约限制)、联邦贸易委员会;我国的鼓励竞争限制垄断条例。第二、卡特尔内部的每一家厂商都有强烈的欺骗动机。卡特尔的高价格是通过限制产量来实现的,但每个成员都希望只享受卡特尔的好处一一高价格,而不付出代价——限制产量。如果只有一家厂商偷偷违反协定,那么总产量超出限产量不多,价格还能维持在高水平,但这家厂商的利润可以有很大增长。因此,从每家厂商自己的利益出发,会希望将产量扩张到MR=MC,但若所有厂商都这样做,市场总供给量会增加到Q2,价格会暴跌至P2,造成卡特尔的崩溃。由于卡特尔都是非公开的串谋,无法依靠法律和契约来对那些违反卡特尔协定的成员实施有效的惩罚,如何使所有成员遵守限产协定是卡特尔的最大难题。第三,卡特尔成员之间在重大决策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我们假设的卡特尔中所有成员都是完全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成本曲线,因此,产量的分配、市场的瓜分和利润的分享都是很容易达成一致的。但如果厂商规模大小各异,成本高低悬殊,发展目标不同,那么要达成以上协议就十分困难了。卡特尔的成员们总是为了市场份额、利润分配等问题各执一词,吵嚷不休。第四、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许多公司不仅要应付国内竞争,还要迎接外国企业的激烈挑战。卡特尔的高利润会引致外来厂商进入。如果卡特尔成功地通过限产来提价,但若卡特尔无法阻止外来厂商进入,外来厂商会迅速填补完全竞争产量与卡特尔产量之间的空白,所以卡特尔最后非但失去了垄断利润,而旦将自己的市场份额拱手送给了外来厂商。
上述四个因素是困扰卡特尔的三个难题,不过在我们下“卡特尔不会成功”这个结论前,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近代以来最著名的卡特尔——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欧佩克(OPEC)。
MC AC
MR DD
关于欧佩克的兴衰。1960年,当5个产油国(伊拉克、沙特、伊朗、科威特、委内瑞拉)组成该组织时很少有人关心这个问题,即使到1973年成员国扩大到了13个(依次为,卡塔尔、印尼、利比亚、加蓬、厄瓜多尔、阿联酋、阿尔及利亚,依然没有引起世人的注意。戏剧性的变化发生在1973年的阿一以战争,为了报复以色列和西方世界,几乎完全由阿拉伯国家组成的欧佩克骤然大幅度削减石油出口,致使世界原油价格从1973年的2。91美元/桶,暴涨至1974年的10。77美元/桶。这一意外事件让欧佩克看到了组建卡特尔的诱人前景,因此,即使战争结束后,欧佩克继续执行限产保价政策。1978年,伊朗发生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成立伊朗共和国),这个原来占欧佩克石油出口对20%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石油生产陷于瘫痪,紧接着两伊战争爆发,许多石油设施受到破坏,世界石油价格进一步在80年代初上升到4O美元/桶左右。所以,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欧佩克让世人领教了卡特尔的威力,作为一个成功的卡特尔的特例,欧佩克须将其成功归于以下几个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一、石油的需求弹性在短期内是很低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石油价格是如此低廉,人们从没考虑过节约能源。当油价一夜暴涨,生产者和消费者无法马上改变已有的高耗能的轿车、取暖设施、生产设备等,所以欧佩克略微限产就会带来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第二、欧佩克成员国数目不大,但其石油产量占了全世界的20%以上,其中4个核心国家(沙特、科威特、伊朗和委内瑞拉)又占了欧佩克石油储量的四分之三以上。这给欧佩克带来两个有利条件:一是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供给弹性很小,在70年代,其它地区油田基本上已满负荷运转,而开发新油田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外来厂商进入的危险并不大;二是成员阿不多,核心国更少,卡特尔内部协调问题还不难解决。再加上这是一个有政府作后盾的合法卡特尔,其稳定性非私人地下卡特尔可比。 第三、石油这种产品产量的可控性很强。石油理在地下,不会消失、不会腐烂,产量多少完全可以控制,即使开采出来,运输、贮藏成本也不太高,出口量也很容易控制。从这一点,大家也可以明白为什么受欧佩克成功的启发和鼓舞而成立的中美洲香蕉卡特尔就不那么成功。
然而,从1982年起,形势发生了逆转,前面提到的卡特尔四大难题开始起作用。首先,卡特尔内部欺骗时有发生,使实际产量大大超过限产计划,并且几个国家一直为市场份额的分配争执不休,从80年代起,产量配额对各个国家的约束力越来越小;其次,世界其它地区的石油产量在高价格的鼓励下开始高速增长,如墨西哥
油田、阿拉斯加油田等,即使开发成本是中东油田二十多倍的英国北海油田在油价超过三十美元/桶时也开始盈利,从1977年到1985年,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上升了60%以上;最后,欧佩克的限产保价政策将消费者在短期内的低需求弹性在长期内“拉”大了,消费者的节能措施和寻找五油替代品的努力大大降低了对高价石
油的需求。从I982年起,油价开始节节下滑,从32美元下降到1984年的27美元,到1987年又降至18美元,此后一直在15~18美元附近波动。
欧佩克是否彻底失败了,我们暂且不下这个结论,像中东这样的政治、经济、军事敏感地区总是不乏戏剧性事件,不过,目前的欧佩克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风。然而,任何一个短期供、需弹性都很小的市场总是会经历剧烈的价格波动。
4、博奕论(game theory)简介
博奕论(game theory)又称作对策论,所分析的是两个以上的比赛者或参与者选择能够共同影响每一参加者的行动或战略的方式,从中找出最优战略。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维纳什所说:战略性思维是在了解对手在做与相同的事时战胜对手的一门艺术。这就是博弈论的研究主题。如田忌赛马的故事。
博:局戏也,六箸十二矢,赌博工具。奕,围棋也,斗智游戏。Game,游戏,对策。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齐宣王问匡倩日:“儒者博乎?”日:“不也”,王日“何也”匡倩对日:“博贵枭,胜者必杀枭,杀枭者,是杀所类也,儒者以为不义,故不博也”。”
(1)占优策略与占优均衡:
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博奕者采用何种战略,该博奕者的唯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例如: SAX的价格
正常价格 低价格
A* ¥10
¥10
B --¥100
--¥10
C --¥10
--¥100
D --¥50
--¥50
此时,采用正常价格对两个企业来讲都是一种占优战略。此时称为占优均衡。
博弈均衡:在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的这样一种状态。
占优均衡: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2)纳什均衡:
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或者说,在其他博弈者的战略给定时,没有一方还能改善自己的获利状况。也就是说,在博弈者A的战略已定时,另一个对手不可能做得更好。此时也被称为非合作均衡(因为每一方选择战略时都没有共谋,他们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战略,而不考虑社会福利或任何其他群体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而反之不然。对立的每一方的决策都依赖于对方的决策。
(3)囚犯的困境
(4)重复博弈
例如: SAX价格
高价格 正常价格
A ¥200
¥100
B ¥150
--¥20
C --¥30
¥150
D ¥10
¥10
在经济学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寡头的相互影响、工会与管理层的讨价还价、国家的贸易政策、国际环境协议等问题。在不完全竞争领域中一些重要的结论如下:
*随着不全作或竞争性数量的增加,一个产业的价格和产量趋向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出情况。
*如果企业决定相互勾结,而不是相互竞争,那么,市场价格和数量接近于垄断所产生的效果。
*多数情况下不存在寡头稳定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