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明确财政,的职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家预算、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财政政策、财政监督等基本内容,在进一步掌握财政基本原理基础上,提高理解运用财政政策的能力。 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 (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学习应重点掌握财政范畴及财政构成要素,并理解好市场与财政的关系,明确市场失灵领域恰是政府活动的有效区,从而全面理解财政这一范畴的深刻内涵。 第一节 什么是财政(2学时) 一、财政的产生 财政既是分配范畴,又是历史范畴。财政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财政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即只有在国家产生后,财政分配才能从一般的经济分配中独立出来,才有了独立的、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再分配。 在原始社会初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没有剩余产品,没有分工和交换,没有私有制,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这一时期,由于不存在单独的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再分配,所以不会有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存在。在原始社会里没有独立意义的财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进一步发展与此相适应,出现了私有制、剥削和阶级对立。由于社会分裂为阶级,以及阶级对立的加剧,区别于氏族公社的根本标志——公共权力最终产生了,即产生了国家。 在私有制社会里,国家本身通常不直接占有生产资料,也不直接从事生产劳动,因此,它必须凭借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这样就从整个社会产品分配中,分离出一种由国家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这就是国家财政。可见,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分配,包括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财政产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国家职能的扩展,财政本身也不断发展变化。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的性质、职98不同,财政分配范围、财政的职能,以及财政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 二、财政构成要素分析 财政构成要素的分析,主要体现在财政分配的主体、客体及目的三个方面。 (一)财政分配的主体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政分配以国家分配为前提,国家的性质决定财政的性质。国家直接决定着财政的产生、发展和范围。 2.在财政分配中.国家处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 3.国家的职能决定财政分配的范围。国家职能的实现离不开财政的财力保证,国家职能范围的大小决定了财政资金的流向及其数量。 (二)财政分配的客体 财政收入主要是来源于剩余产品。理论上,只有剩余产品才可能而且需要从一般分配中独立出来,形成一种超越生产单位和个人以外的特殊分配,而且剩余产品的数量也决定了财政分配的数量界限及其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上,构成各国财政收入的主体的流转税和公司税,直接来源于企业所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但从各国的财政实践来看,财政分配的对象要宽得多,往年累积的社会财富和当年创造的社会产品均可成为财政分配的对象。 (三)财政分配的目的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通过财政分配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主要有:(1)保证执行国家职能的需要,(2)介于社会公共需要和个人需要之间在性质上难以严格划分的一些需要。(3)大型公共设施,甚至包括基础产业,如邮政、电讯、民航、铁路、公路、煤气、电力、钢铁以及城市公共设施等。 第二节 市场与财政 (2学时) 一、公共产品的界定 早在1739年,休谟就提出一个公共产品的直观概念。萨缪尔逊在一篇论文中给出一个关于纯粹公共产品的定义,他认为,所谓纯粹公共品是指这样一种产品,即“每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造成他人消费的减少。”他还用数学式给出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定义。 公共产品作为私人产品的对称,具有以下特征: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即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而不能将其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个人或集团消费。2.消费的非排他性,即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妨碍其他个人或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也不会减少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公共产品的数量或质量。3.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这里的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本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边际成本为零。4.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即提供公共产品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活动的有效区 (一)市场缺陷 1.外在性。根据向外施加的是损害还是利益,把外在性分为消极的(负的)外在性和积极性(正的)外在性。一般所说的外在性是指消极的外在性。 2.不完全竞争。对形成的自然垄断,如不加以适当的限制,就会阻碍市场经济机制的有效运作。 3.不完全性。市场的不完全性是指价格和利率的扭曲以及信息的不对称。 4.分配不平等。有效率的市场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极大不平等。 (二)政府失败 1.决策失误。由于公共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和真实信息获取的困难,常常导致政府的决策失误。2.低效率。政府具有非盈利的特点。在进行一项经济活动中,其成本和收入的性质及其关系不同于企业。这是导致政府低效率的根本原因。 (三)市场缺陷与政府活动有效区事实上,市场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常常起到比政府更好的作用。改革的现实,使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使市场成都市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角,这是改革历史的一大进步。如果将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做一全面分析的话,就会发现,政府失灵的领域,恰是市场大有作为的领域,而市场的缺陷又恰是政府经济活动的有效区。 复习与思考: 1.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2.为什么说财政分配主体是国家。 3.怎样理解市场失灵与政府活动的有效区。 4.怎样理解财政分配的目的。 第二章 财政的职能(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学习要求着重掌握财政职能的具体内容,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特别是公平与效率原则如何在财政分配中得以贯彻。 第一节 财政职能的内涵(0.6学时) 财政的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计划经济条件下,一般认为,财政具有三种职能。(1)分配资金的职能。(2)调节经济的职能。(3)监督管理职能。 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就必须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重塑国家财政的职能。,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普遍重视财政职能的研究,将其概括为: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职能;财政保持经济稳定职能。 第二节 资源配置职能 (0.5学时) 一、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通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资源置职能的内容 1.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3.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4.调节政府部门的内部资源配置。 第三节 收入分配职能 (0.7学时) 一、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收入分配是指合理的收入分配,即正确调节了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实现了收入公平的分配。 收入分配通常是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在我国,国民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一个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品扣除在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后的剩余部分,即为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创造出来之后,通过 分配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富分配格局。无论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如何,其国民收入分配都必须经过初次分配和若干次再分配等层次,简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其中,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通常是指在直接参与物质生产的各社会集团和社会成早之间进行的分配;而再次分配则是指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各种分配。 从某种意义上讲,财政收支活动是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重要环节。它即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活动,又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 1.通过税收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2.通过税收调节居民个人收入的水平。3.改善低收入者取得收入的条件和能力。 第四节 经济稳定职能 (0.6学时) 一、经济稳定的含义 经济稳定包括多方面的含义。通常是指:第一,充分就业。它是指有能力且原意工作的劳动者,能找到工作做。第二,物价水平稳定。第三,国际收支平衡。 二、经济稳定职能的内容 1.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2.通过财政的自动稳定 制度,实现稳定目标。3.处理好经济稳定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 第五节 公平与效率 (0.6学时) 考察财政诸职能的矛盾与协调,最终可归结为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与权衡。财政职能发挥如何,关键在于处理好财政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社会经济福利准则 社会福利准则具体体现为效率准则与公平准则。 (一)效率准则 效率实质上属于生产力范畴。效率与效益是有区别的。效益指收益超过成本或收益超过损失。效益不等于效率,只有最高效益才为效率。 (二)公平准则 公平包括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指同等经济地位的同等待遇,纵向公平即对不同经济地位的人区别对待。公平的程度如何可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来衡量。 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在西方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见是把公平与效率视为不可兼得的两个目标,要么牺牲公平以换取效率的提高,要么牺牲一些效率以实现更多的公平。 我们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平与效率并不是两上截然对立的价值体系,而是两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目标,社会主义经济必须而且能够兼顾公平与效率两个目标。 三、公平、效率与财政分配 (一)效率原则在财政分配中的贯彻; 在财政分配中贯彻效率原则,主要应当把握以下三个环节。 1.合理确定财政分配规模。2.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3.强化财政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二)公平原则在财政分配中的贯彻 1.划清市场分配和政府分配的范围和界限。2.强化个人收入的税收调节。3.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复习与思考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的界定。 2.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 3.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 4.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内容。 5.公平与效率在财政分配中是如何贯彻的。 第三章 财政支出总论 (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财政支出的分类,掌握财政支出的规模及增长趋势,特别是关于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迹应掌握财政支出效益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 (1学时) 财政支出是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所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的分配过程。通过对财政资金的分配,以满足整个社会再生产和国家各方面活动的资金需要,从而为实现国家的各种职能服务。国此,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反映了国家的政策,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一、按经济性质分类 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两大类。 1.购买支出是指政府在商品的劳务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出。2.转移支出是指敢府不获得直接经济补偿的单方面支出。 按经济性质对财政支出分类,可纵观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其一,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对资源配置及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二,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对政府及徽观经济缉织所产生的约束作用是不一样的。 二、按具体用途分类 从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看,主要包括以下各种支出项目。 1.基本建设支出、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3.简易建筑费支出。4.地质勘探费支出。5.科技三项费用支出。6.流动资金支出。7.支援农村生产支出。8.农林水利气象、工交、商业等部门事业费支出。9.城市维护费支出。10.文教卫生、科学及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11.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12,国防支出。13.行政管理费支出。14.武装警察部队支出。15.公检法支出。 三、按国家职能分类 按财政支出与国家职能的关系来划分,可以把财政支出划分 为以下几大类: 1.经济建设支出。2.社会文教支出。3.行政管理支出。4.国防支出。5.债务支出。6。其它支出。 四、按照最终用途分类 l.补偿性支出。2.消费性支出。3.积累性支出。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及增长趋势(1.5学时) 一、关于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 (一)瓦格纳定律 瓦格纳根据对19世纪西方一些国家(包括日本)政府财政经验的观察,得出了政府活动及其财政支出有不断增长趋势的结论。 (二)皮科克和韦斯曼的阶梯发展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Peacook)和韦斯曼(Wi既m8n)认为,在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政府以不变税率课征的税收收入水平也会上升,因而政府财政支出水平也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一旦发生较大社会振荡,就要求政府支出急剧增加,政府为筹措急剧增加的支出所需资金,不得不提高税收水平,以新增的政府财政支出取代了相应的水平支出部分,危机过后,政府财政支出也并不降到原来的水平。 (三)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增长理论 二人认为,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政府往往下大力增加投资,在经济发展到“发达”阶段后,公共支出主要用于提高国民素质和经济福利水平,在经济发展中期阶段,政府经济增加投资。经济起飞之后,政府支出仍保持增长。 二、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一般用两个指标来反映:绝对财政支出和相对财政支出。世界上普遍通行两大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称SNA)和国民经济平衡表现系(简称MPS),前者通行于实行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后者通行于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 三、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 1.政治原因。2.经济原因。3.社会原因。 第三节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1.5学时) 一、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1.计算效益的范围不同。2.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3.效益的表现形式不同。 二、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 (一)“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成本一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方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一效益的比率,来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的效益,确定优先采用的次序。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 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指对每个备选的财政支出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时,只计算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货币计算备选方案支出的社会效益,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 (三)“公共劳务”收费法 “公共劳务”收费法,就是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来改进“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使之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目的。 对“公共劳务”的定价,一般有四种情况,即免费;低价、平价和高价。 复习与思考 1.购买支出、转移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2.关于财政支出增长理论的内容。 3.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 4.财政支出效益的特点。 5.评价财政支出效益方法的内容。 第四章 投资性支出 (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应重点掌握投资的含义,政府投资的特点及财政投资支出范围的界定,尤其对基础产生发展的政策选择应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理解好财政农业支出的范围及原则。 第一节 政府投资的一般分析 (1.5学时) 一、投资的含义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投资的含义 投资可描述为:为获了预期收入而投入资本(资本)或资源的经济活动。我国现行的国民收入统计口径是:国民收入:消费积累,传统的财政理论也习惯于将财政支出分为积累性支出与社会消费性支出。事实上,积累与投资是有区别的。 (二)投资与经济增长 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一元投资所导致的收入增长的倍数,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向变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同边际储蓄倾向呈反方向变化。 二、政府投资的特点及财政投资支出范围的界定 (一)政府投资的特点 1.投资目的不同。2.资金来源与使用规模不同。3.投资的管理形式不同。 (二)财政投资支出范围的界定 1.具有服务对象的公共性。2.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3.具有服务效益的社会性。 第二节 基础产业投资(1.5学时) 一、基础产业的重要地位 基础产业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信、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 基础产业投资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微观盈利小、社会效益大等特点,因而各国基础产生投资领域中一般以政府投资为主。 二、基础产生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基础产生的发展与政府投资融资 1.政府投融资及其特征。 政府投融资具有下述基本特征:(1)政府投融资是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这与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基础的税收及以企业、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企业、个人筹资是不同的。(2)采取金融形式有偿使用资金,投入资金要求收回本金和收取一定使用费。(3)政府投融资的目的性强。(4)政府投融资的方式和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 2.政府投融资与一般商业投融资的本质区别决定了政府投融资的内在特征。 3.政府投融资的主要机构——国家开发银行。 (二)基础产业产品和基础设施服务的政府定价与收费问题 从价格政策上讲,为鼓励基础工业部门的发展,应通过单一的市场价格刺激其发展,而对于公共基础设施来说,完全实行市场定价原则并不一定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 第三节 农业投资 (1学时) 一、农业发展应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因素。 (二)农业是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的弱质产业。 (三)农产品在供给与需求方面具有特殊性。 (四)农业内部积累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财政农业支出的范围确定及其内容 (一)财政农业支出的范围确定 1.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投资应该由财政来解决。2.财政投入农业的主要内容。(1)农林、水利、气象等方面的基本建设投资支出。(2)农林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3)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4)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5)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三、安排财政支出资金应坚持的原则 (一)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的原则。 (二)统筹兼顾与重点使用相结合的原则。 (三)财政拨款支援与减免税支援相结合的原则。 (四)资金支援与物资支援相结合的原则。 复习与思考 1.投资含义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 2.政府投资的特点是什么。 3.财政投资支出范围应如何确定。 4.如何进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5.为什么说农业发展应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 6.安排财政支出资金应坚持的原则。 第五章 社会消费支出 (3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应着重理解行政、国防支出的内涵;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的性质和内容,掌握财政在科教文卫事业领域支出的范围定位及事业费管理办法。 第一节 行政、国防支出(1.5学时) 一、行政和国防支出的性质 行政支出是国家财政甩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的经费开支。国防支出,又称国防战备费,是财政用于陆、海、空及国防建设的各种费用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可以说纯粹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支出。具有纯公共产品的性质。 二、行政管理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 1.立法机构支出,这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国会(议会)或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经费支出。2.行政支出,这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政府机构的各方面经费支出。3.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支出。 4.司法检察支出。5.外交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的增趋势分析 (三)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过快增长。 二、国防支出 (一)国防支出的内容 (二)国防支出增减因素分析 1.国防支出呈不断增长趋势。 2.国防支出中建设费比重不断提高。 3.军民结合是国防支出的发展方向。 (三)对国防支出的控制 国防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因在满足正常国防开支的前提下,加强对国防支出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计划一方案—预算”是美英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计算军事费用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可广泛地运用于军费预算上,如用于重大军事行动的资源配置,用于安排各种武器和学习工程的研究等。 第二节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1.5学时) 一、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的性质、内容 (一)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的性质 1.科教文卫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2.科教文卫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二)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的主要内容 1.科学事业支出。2.教育事业支出。3.文化事业支出。4.卫生事业支出。5.体育事业支出。6.通讯、广播事业支出,指新华通讯社及专业通讯社的事业费。 二、财政在科教文卫事业领域支出的范围定位及事业费管理办法 (一)财政在科教文卫事业领域支出、的范围定位 1.财政在科学事业领域支出范围的界定。2.财政在教育文化支出范围的界定。3.财政在卫生事业领域支出范围的界定。 (二)科教文卫事业费的管理 新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在某些方面作了重大改革。新制度改革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形式,取消了原制度将事业单位划分为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管理三种预算管理形式的规定,明确了事业单位统一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给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复习与思考: 1.行政和国防支出性质是什么。 2.如何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过快增长。 3.如何理解财政在科教文卫事业领域支出的范围定位及其管理办法。 第六章 社会保障与财政补贴 (3学时) 学习自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好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特别是应重点掌握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其改革方向。对财政补贴做一般了解。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3学时) 一、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内容 社会保障是政府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它不幸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所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支出就是政府用于为公民提供基本生活的保障的财政支出。 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一)社会保险。 根本国际劳局的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险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老年、残废及遗属保险。(2)疾病与生育保险。(3)工伤保险。(4)失业保险。 在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有;(1)老年保险。(2)伤残保险。(3)医疗、生育保险。(5)工伤保险。(6)丧葬补助。(7)行业(失业)保险。 (二)社会救济 我国的社会救济由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困难户救济。2.农村“五保户”救济。3.灾民救济。 (三)社会福利 在我国,社会福利是特指政府对盲聋哑残和鳏寡孤独等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物质帮助。 二、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的内在联系 (一)社会保障与国家财政收支的相关性 (二)我国财政直接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 1.抚恤事业支出。2.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支出。3.离休费、退休费支出。4.其它社会保障支出。 三、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 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险计划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从国内外综合考察,可供选择的社会保险计划的筹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现收现付制。2.完全基金式。3.部分基金式。 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上,我们认为:不宜选择现收现付式及完全基金式,在目前只宜选择部分基金式的筹资模式。因为: 1.现收现付式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2.完全基金式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 1.社会保险覆盖面过于狭窄,社会性差。2.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不高。3.社会保障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4.社会保障工作缺乏法律基础。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 1.建立符合社会保险发展规律并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社会保障体系。2.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3.发挥财政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的作用。4.加强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 复习与思考 1.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2.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其改革方向是什么。 第七章 财政收入总论 (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应重点掌握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及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界限,理解财政收入的内涵、收入形式及财政收结构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内涵与形式 (1学时) 一、财政政收入的内涵 财政收入,即是一个过程,又是一定量的资金。财政分配包括两个阶段,即收入和支出。财政收入,作为一个过程,它是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即组织收入、筹集资金阶段。作为一定量的资金,它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货币表明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 二、财政收入的形式 财政收入的形式是指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具体方式,即来自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财政收通过什么方式上交给国家。 (一)税收收入 (二)国有企业收入 (1)利润上缴形式。(2)承包上缴利润收。(3)股息,红利收入。(4)租赁收入。 (三)债务收入 债务收入是财政以信用的方式筹集的收入。包括政府在国内外发行的各种公债券,以及政府向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和商业银行的直接借款等。 (四)其他收入 (1)事业收入,(2)规费收入,(3)罚没收入,(4)国家资源管理收,(5)公产收入。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2学时) 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财政收入的规模在我国通常用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来表示。 财政收入 =剩余产品率×财政集中率  国民收入   影响剩余产品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技术进步程度,二是工资水平。 1.技术进步是影响与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2.劳动力再生产费用是决定剩余产品价值率高低的又一重要因素。 影响财政集中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包括: 1.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2.经济管理体制的模式和分配政策。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界限 (一)财政收入规模及数量的最高限与最低限 1.财政收入增长的最高限不能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量。2.财政收入数量的最低限量不能低于上午财政收入水平。 (二)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界限 研究的合理界限,主要有两种方法: 1.经验数据法。2.要素分析法。 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1学时) 一、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1.补偿基础C中的折旧可以成为财政收入。2.劳动者个人收入V提供财政收入服务增长。3.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 1.农业部门财政收入。2.工业部门的财政收入。3.商业部门的财政收入。4.交通运输业的财政收入。5.服务部门的财政收入。 三、财政收人的所有制构成 财政收入按经济成分分类,有来自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收入、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收入、私营经济的收入、个体经济的收入、外资企业的收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收入等。 复习与思考: 1.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哪些 2.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3.如何界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界限 4.如何进行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 第八章 税收原理 (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应着重掌握税收的范畴,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及其税收 中性的内容,理解国际税收相关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1学时)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用法律手段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与国家紧密联系的。税收是一个经济范畴,它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或一个经济过程,体现的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主要形式,且这种分配具有无偿性,即对个体纳税人不具有直接返还性。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 (一)税收的强制性 (二)税收的无偿性 (三)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才构成税收。 第二节 税收的分类 (0.6学时) 一、按课税对象分类 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可将我国现行税种分为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课税、财产课税和行为课税:五大类。 二、按税勿能否转嫁分类按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税收可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可将税收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四、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与从量税。五,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 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宏观税率是国际通用的衡量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影响宏观税率的主要因素有: 1.生产力发展水平。2.政府职能的大小。3.政治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 (二)最佳税率 拉弗曲线形象地说明了税率与经济增长及政府税收收入之间的一般关系。 1.高税率不一定就能取得高收入。2.获取同样多的税收,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3.税率与税收收入及经济》6长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佳税率,并应以这个最佳税率作为税制设计的依据。 (一)税负转嫁的含义 一般认为,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纳税后,通过流通过程,将税收部分或全部地转移给他人负担,自己少负担或不负担的一种经的结果。 (二)税负转嫁的方式 一般说来,税负转嫁方式有以下几种: 1.前转(或叫顺转)。2.后(或叫逆转)它是指税收负担向后转移。3.散转(或叫混转)它是指税收转嫁是前转和后转的混合。4.消转。它是指纳税人无法将税负转嫁或后转的情况下。税收负担在国民收入的增加中自行消化。 (三)税负转嫁的条件 1.商品价格变动是税负转嫁存在的基本条件。2.商品供求弹性是税负转嫁的约束条件。3.课税范围宽窄与征税对象的不同对税负转嫁的程度的影响。4.生产者的谋求利润目标与税负转嫁的关系。 第四节 税收的中性(1学时) 一、税收中性的含义 (一)税收中性的含义 税收的中性就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它的基本含义为: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它’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 (二)税收中性的相对性 二、税收中性不排斥税收调控 (一)税收调控的支点是市场缺陷 综合起来市场缺陷可归结为两类:一类是现代经济学所描述的诸多表现。另一类就是凯恩斯所揭示的“合成谬误”所导致的宏观经济不稳定。 鉴于市场机制上的上述缺陷,因而进行政府的经济调控是十分必要的。 (二)税收的经济调控作用 税收的经济调控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税收可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二是税收可以调节产业结构,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三是税收可以调节各种收入,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三、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偏差协调 (一)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偏差 通过上述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内涵分析,不难看出二者是存 在偏差的;即税收中性与资源的市场配置相适应,而税收调控与政府的干预相适应。 (二)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切合点 1.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切点。2.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合点。 (三)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有效协调。 1.不断加深地税收中性与税收控调的理论认识。2.不断实践税收中性与税收控调的有效协调。3.不断完善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关系。 第五节 国际税收 (0.4学时) 一、国际税收的概念 (一)国际税收及产生条件 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在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二)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 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二者的联系区别上。 二、国际重复征税 (一)国际重免征税 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在同时期内,对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或税源征收相伺或类似的税收。 (二)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 所得的国际重复征税是由不同国家的税收管辖权益加在同一所得之上弓I起的。这种交又重叠表现在: 1.不同税收管辖权的重叠。2。同种税收管辖权的重叠。 (三)国际重复征税的消极影响。 三、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 在这种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途径中,各国采取的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免税法。2.扣除法。3.低税法。4.抵免法。 复习与思考 1.税收的基本特征。 2.税负转嫁的条件。 3.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偏差协调。 4.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 第九章 税收制度 (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应重点掌握税收制度构成要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农业税,理解资源课税及财产行为课税。 第一节 税收制度概述 (0.6学时) 一、税收制度的组成 对税收制度存在着两个不同角度的理解。一种理解认为,税收制度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组成与结构问题。另一种理解认为,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和纳税人向国家纳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二、我国税制的历史演进 第一阶段:1950年统一全国税政,建立新税制。 第二阶段:1953年修订税制。 第三阶段;1958年改革工同税制和统一全国农业税; 第四阶段;1973年进一步改革工商税制,试行工商税。 第五阶段:1979年至1993年期间的税制改革。 第六阶段:1994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全面的、结构性的税制改革。 1.流转税制的改革。2.企业所得税制的改革。3.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4.其他税种的改革。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学时) 一、纳税人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二、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征税的根据,即确定根据什么征税,是纳税的客体。 三、税率 税率是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税串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起着调节收入的作用。因此,税率是税收政策和制度的中心环节,我国现行税率可以分为三种: (一)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又可分为三种: 1.单一比例税率。2.差别比例税率。3.幅度比例税率。 (二)幂进税率 累进税率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串两种。 (三)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是按单位课税对象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税额,而不采取百分比的形式。 四、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指对处于运动中的,课税对象所选定的应该交纳税款环节。 五,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单位和个人缴纳税款的期限。 六、附加,加成和减免 附加和加成是属于加重纳税人负担的措施。 属于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措施有:减税、免税及规定起征点和免征横。七、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违章处理是税法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保证了税法的贯彻执行。 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除采用批评教育方法外,可E别不同情况,采用以下四种方式处理: 1.加收滞纳金。2.处以罚金。3.强行扣环。4.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节 流转课税 (1.2学时) 流转税是指以商品或劳务买卖的流转额为课征对象的一类税收。流转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课征普遭。第二,税额与价格关系密切。第三,实行比例税率。第四,计征简便。 一、增值税。 (一)增值税的特点及优点 1.实行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和税负不均的问题。2.增值税能够适应经济结构的各种变化,从而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3.实际增值税有利于上、下游关税企业在纳税上的相互监督。4.实行增值税有利于商品的出口迫税,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增值税的主要内容 1.征税范围和纳税人。2.税率。增值税税率采用三档税率。 3.计税办法。增值税按购进扣税法计算应纳税额;实行根据发货票注明税金进行税款抵扣制度。 二、消费税 (一)消费税的特点 (一)征税范围小;2,实行一次课征制。3.调节功能强。4.税负具有转嫁性。 (二)消费税的主要内容 1.征税范围和纳税人…我国选择了五种类型的消费品列入消费税征税范围。2.税目和税率。消费税采取列举税目的方式,共设置了11个税目。3.计税依据和计算方法。消费税实行价内税,即以含有消费税税金而不含增值税税金的消费品价格为计税依据。 三、营业税 营业税是以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属于流转税。 1.征税范围和纳税人。2.税率。营业税设置三档税率。 四、关税 关系是国家对进出本国国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种。屑于流转得税。我国分为进口税和出口税,由海关负责征收。 第四节 所得课税(1.2学时) 所得课税又称收益课税,是以所得额(亦称收益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所得课税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税源普遍,课征有弹性。第二,税负不易转嫁。第三,税负较为公平。第四,计税方法复杂,稽征管理难度大。 一、企业所得税 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课税对象和纳税人。2.税率。我国内资企业所得税实行 33%的比例税率。3.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 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是中国向在其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从其境内取得应税所得的外国企业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1.课税对象与纳税。外国投资企业和外国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商投资企业,另一类为外国企业。2.税率。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采用比例税率。 三、个人所得税 1.纳税人和课税对象。2.税率。个人所得税采取分项定率,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形式并存。 四、农(牧)业税 我国现行的农(牧)业税主要有: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 (一)农业税 农业税是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益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个税种。 农业税主要内容包括: 1.课税对象及纳税人。农业税的课税对象是农业收入,凡从事农业生产并拥有上述收入的农民、国营农场、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辛个体农业劳动者,都是农业税的纳税义务人。2.税率。农业税的税率采用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二)农业特产税 (三)牧业税 第五节 资源课税(0.5学时) 一、资源税 资源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其资源和开发条件的差别,形成的级差收入所征收的一种税。 二、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是以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为课征对象的一种税,它是1994年税制改革中新开征的一个税种。 第六节 财产税和行为税(0.5学时) 一、财产税 财产税是对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就其数量或价值额征收的一类税收。财产税以财产的存在为前提。 我国现行财产税有房产税、契税,并拟开征遗产税。这里主要理解房产税和契税。 (一)房产税 房产税以房产为课征对象,是按照房价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征收的一种税。 (二)契税 契税是在房屋买卖、典当,赠与或交换发生产权转移变动,当事人双方订立契约时,由承受人缴纳的一种税。 二、行为税 (一)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是对一切建设单位和个人用各种资金安捧的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征收的一种特定目的税。 (二)城乡维护建设税 城乡维护建设税是以生产经营收入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 复习与思考: 1.税收制度的组成。 2.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3.增值税的特点及优点。 4.消费税的特点。 5.所得课税的特点。 第十章 国有资产收人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应重点掌握国有资产收入的内容与形式,现行的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理解国有资产的分类及其作用。 第一节 国有资产及其作用(0.5学时) 一、国有资产的分类 为了深入分析国有资产的内涵,有必要对国有资产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1.按国有资产的形成方式分类,可分为自然形成资产和人类加工资产两大类。2.按国有资产是否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可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3.按国有资产有无实物形成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4.按国有资产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5.按国有资产所在地域分类,可分为境内和境外资产两大灶。 二、国有资产的作用 1.发挥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2.发挥了调节经济运行的导向作用。3.为我国财政收入提供了财力保障作用。4.发挥了提高人民物资文化生活水平的保证作用。 第二节 国有资产收入的内容与形式 (1学时)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形式 1.上交利润。2.上交租金。3.上交股利。4.上交资产占用费。二、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 二、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 1.国家通过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出售、拍卖、兼并等方式取得资产产权转让收入的一部分作为财政收入。2.国家通过国有资产使用权转让而取得的国有资产使用权转让收入,也是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三、国有资产投资借款归还收人 1.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2.对外贷款归还收入,指外国政府归还我国政府贷款的收入 第三节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1.5学时) 一、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沿革 (一)建国后到1978年以前实行统收统支制度 (二)1978年开始实行企业基金制度 (三)1979年——1982年实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 (四)1983年开始实行“利改税”制度 (五)1987年——1992年实行承包制、租赁制和股份制改革 二、现行的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 1.实行税利分流,规范企业所得税制。2.取消对国有企业征收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和预算调节基金。3.改税前还贷为税后还贷。 4.国家采取多种形式收取国有投资收益。 第十一章 国 债 (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应重点掌握国债的含义及特征,国家的功能,国债的负担与限度,国债的发行与偿还。了解国债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国债的特征及功能 (0.6学时) 一、国家的含义及特征 (一)国债的含义 国债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有偿形式,它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借款)的方法,来筹集一部分财政资金,以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 (二)国债的特征 1.有偿性;2 7灵活性。3.自愿性。 二、国债的产生与发展 国债是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财政范踌,它的出现比税收要晚得多。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国债发行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的1950年,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第二阶段是1954年至1958年,为了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分五次发行了总额为3546亿元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第三阶段是1979年以后,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从1981年起重新开始发行国债。 三、国债的功能 (一)弥补财政赤字 (二)筹集建设资金 (三)调节经济运行 第二节 国债的负担和限度 (1.2学时) 一、国债的负担 政府发行国债必然涉及债负担问题,对国债负担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1.承购者的负担。2.发行者的负担。3.纳税人的负担。4.后代的负担。 二、国债的限度 国债的限度导源于国债的负担。由于国债会形成一种社会负担。因而国债必须有一定的限度。 1.国债规模首先受认购者负担能力的制约。 国债发行额 ≤ 居民货币总收入-居民基本生产必需支出  全体企业数  全体企业数  2.国债规模受国家偿债能力的制约。3.国债收入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果也影响国债的规模。 第三节 国债制度及管理 (1.2学时) 一、国债的种类与结构 (一)国债的种类 1.按发行地域不同,公债可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2.按举债方式不同,公债可以分为强制公债与自由公债。3.按发行期限不同,公愤可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与长期公债。4.按发生主体不同,公债可分为中央政府公债和地方政府公债。 (二)国债的结构 国债结构这里仅从期限结构和特有者结构进行分析。 1.长、中、短期国债的搭配。2.国债持有者结构的选择。 三、国债的发行与偿还 (一)国债的发行方法 1.公募法。2。包销法。3.摊派法。4.公卖法。 (二)国债的发行条件 要促成国债发行,必须对国债确定一定能使双方共同接受的发行条件。主要包括;国债的发行价格、期限、利率等。 1.发行价格。公债发行价格一般有三种:即平价发行、折价发行和溢价发行。 2.期限。3.利率。确定国债利经的依据有以下几个因素: (1)市场利率水平”。(2)银行储蓄利率。(3)政府信用。(4)社会资金供求状况。(5)公债不付息期长短。 (三)国债的偿还。 1.买销偿还法。2.比例偿还法。3.轮次偿还法。4.抽签偿还 法。 国家偿债资金的取得有多种形式: 1.基金偿还。2.预算盈余偿还。3.国债调换偿还。4.预算列 支偿还。 复习与思考: 1.国债的特征。 2.国债的功能。 3.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4.国债的发行与偿还方法。 第十二章 国家预算 (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应重点掌握国家预算的原则,国家预算的类别,我国实行复式预算的意义,复式预算编制原则及内容,国家预算的编制方法及执行以及如何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理解国家预算及预算外资金的性质、范围、特点。 第一节 国家预算 (0.5学时) 一、国家预算的产生与发展 国家预算是国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它是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国家预算又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这是从国家预算同综合财政计划以至整个国民经济计划的关系讲的。 二、国家预算的原则 1.公开性。2.完整性。3.统一性。4.可靠性。5.年度性。6.法律性。 三、国家预算的职能 1.分配集中性财力。2.调节与平衡。3.监督和制约。 四、国家预算的类别 国家预算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2.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3.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4.项目预算、绩效预算与基金预算。5.原预算、调整预算与暂定预算。 第二节 复式预算 (1学时) 一、一种新型的国家预算形式复式预算是指全面反映国家预算年度内性质不同的预算收支动,由两个以上的系列所形成的计划。 我国实行复式预算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健全财政职能。第二,有利于提高财政分配的透明度。第三,有利于强化预算约束机构,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第四,有利于经济财政体制的配套改革。 三、复武预算编制原则及内容 我国复式预算的编制原则主要有: 第一,坚持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将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职能所需的经费预算与国有资产的经营预算严格区分开来。 第二,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顺序,将“吃饭”性预算与建设性预算区别开来。 第三,建设性预算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建设规模要适度,投资结构要合理。 第四,复式预算的编制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一)试行的复式预算包括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 (二)改进后的复式预算主要包括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 第三节 分级预算 (1学时) 所谓分级预算,也可以称作级次预算或职权预算,它与分级财:政相一致。 一、建立分级预算的依据 建立分级预算的依据主要是: 1.职权范围。2.区域消费构成。3.地区利益补偿。 二、分级预算的层次 (一)中央预算 (二)地方预算 (三)汇总性财政预算 第四节 国家预算的编制与执行(0.5学时) 一、国家预算的编制 (一)编制国家预算的准备工作 (二)编制国家预算的主要方法 1.基数法。2. 因素分析法。3. 比例法。 4. 以收定支法。 (三)国家预算的编制审批程度 二、国家预算的执行 预算调整,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原定国家预算的收支指标或项目所做的改变。这种调整方法有以下几种: 1.经费流用。2. 动用预备费。3. 预算的追加和追减。4. 预算的划转。 三、国家决算 (一)国家决算的意义 (二)国家决算的编制 (三)国家决算的报送与审批 第五节 预算外资金(1学时) 一、预算外资金的性质、范围和特点 我国目前在社会财力运行中的预算外资金主要包括五大类:1. 政府职能部门自收自支、自行管理、自主分配的预算外资金。2. 垄断性行业国有企业凭借国家职能取得的预算外资金。3. 社会团体自行收取和管理的预算外资金。4. 企业主管部门掌管的预算外资金。5.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合理调整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和减税门利所形成的预算外资金。 二、预算外资金的沿革与发展 根据地说,预算外资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到“文革”。 第二阶段是“文革”到1993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到1993年。 第三阶段是1993年至今。 三、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预算外资金的性质、特点及现状,我国目前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应做好如下几点: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禁止将预算内资金转移预算外。2. 将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3. 严格界定预算外资金管理范围。4.加强收费、基金管理,严格控制预算外资金规模。5. 预算外资金要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6. 加强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管理。7. 严格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严禁违反规定乱支挪用。8.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与处罚制度。9. 各级政府必须要加大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力度。 复习与思考: 1.国家预算的原则。 2.国家预算的类别。 3.我国实行复式预算的意义。 4.国家预算的调节办法。 5.如何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第十三章 预算管理体制(3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应重点掌握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实义、内容以及我国现行的分税分级预算管理体制及其完善。了解分级包干体制及预算分析。 第一节 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和实质(0.5学时) 一、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 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主要包括(1)确定预算管理体制的主体和级次,一般是一级政权即构成一级预算管理主体;(2)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3)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4)预算调节制度与方法。 二、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 各级预算主体在财政分配关系中的独立程度以及集权与分权的问题即始终是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决定财权和财力集中和分散程度的主要因素有: 1.国家性质与职能。2. 国家政权结构。3. 国家经济体制。4. 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程度。 第二节 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0.5学时) 一、高度集中的预算管理体制 二、以中央集权为主,适当下放财权的体制 这种体制的特点是,财权财力主要集中在中央,同时给地方一定的财权机动财力,但比较小。我国在1980年以前的多数年份里,实行的是这种类型的预算管理体制。但各个年份集中和分权的程度有所不同,办法也不尽相同。这种体制有利于中央适当集中财力进行重点建设,但仍集中过多统得过死,从而不利于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三、中央对地方实行多种形式的预算包干体制 四、分税分级预算管理体制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0.5学时) 一、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主体和组织 目前,根据当前我国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域的划分,我国预算分为中央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设区的市(自治洲)预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镇)预算、乡(民族乡、镇)预算五级管理。 二、预算管理权限 明确各级预算管理部门的预算管理权限,是稿好预算管理的前提条件,也是预算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对国家各级权力机关、政府机关、各级财政部门以及各预算具体执行部门和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权,做了明确规定。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管理权限。2.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预处管理职权。3. 各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4. 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权限。 三、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一)划分收支应遵循的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建立预算管理体制的原则。2.贯彻财权和事权统一的原则。3. 贯彻收支挂钩,责权利结合的原则 (二)预算收支划分的方法 1.预算收入划分的基本方法。 (1)统收统支。(2)分类分成。(3)总额分成。(4)大包干办法。(5)分税制方法,即按税种来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 四、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基数法。2.因素法。3. “一年一变,以支定收”和“几年不变,以收定支”。4. 补助金制。 第四节 分级包干体制的基本情况(0.5学时) 一、“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 1.按照经济管理体制规定的隶属关系,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支范围。2. 合理确定地方财政的收支基数和上解或补助数额。 3.地方的收入分成比例,上缴比例和补助数额确定后,原则上5年不变。 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 1.收支范围。2. 收支基数的确定。3. 地方预算平衡办法。 三、改进包干办法 1.收入递增包干。2. 总额分成。3. 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4. 上解额递增包干。5. 定额上解。6. 定额补助。 四、分级包干体制的利弊分析 第五节 分税分级的预算管理体制(1学时) 一、分税制的概述 (一)分税制的概念和内容 (二)分税制的类型 1.彻底型分税制。2. 适度型分税制。 (三)分税制的特点 1.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2. 维护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3. 各级财政拥用自己独立的主体税种。4. 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 二、我国现行的分税分级预算管理体制 (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2. 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3. 坚持统一政策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4. 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二)分税分级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范围的划分。2. 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3. 实行分级预算,自求收支平衡。4. 建立中央预算对地方预算的调控机制。 三、我国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1.推进各级政府事权改革。2. 进一步进顺中央、地方税收收入分配关系。3. 建立规范的转移移支付制度。 复习与思考: 1.预算管理体制的词义与实质 2.预算管理体制的主体与组织 3.预算调节制度与方法 4.分税制含义及特点。 5.我国现行的分税分级预算管理体制及其完善方法。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3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应重点掌握财政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坚持财政平衡的意义及实现现政平衡的途径。了解财政平衡学说,掌握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系。 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1学时) 一、财政平衡的含义 (1)对财政平衡的理解不能绝对化 (2)要从静态平衡角度理解财政平衡。 (3)研究财政平衡要从全局出发,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 二、财政赤字的含义 按什么标准计算赤字的数额问题,通常有以下两种口径: (1)赤字(结余)=经济收入-经常支出 (2)赤字(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支出) 三、财政赤字的类型 西方经济学中,通常按照产生赤字的原因和经济背景,将财政赤字划分为两种类型:结构性的财政赤字和周期性的财政赤字。 四、坚持财政平衡的意义 1.财政平衡的裨是国家财政筹集的财政资金与其集中掌握的社会产品之间的平衡。 2.财政和银行是国家分配资金的两大渠道。 3.社会主主初级阶段的经济属资源约束型经济,财政收支是否平衡,对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过程中,制约社会总供求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五、实现财政平衡的途径 (1)坚持“收入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 (2)预算支出的安排,坚持题量力而行。 (3)增产节约,增收节支。 (4)加强和健全财政立法强化国家预算约束。 六、我国经济中的赤字问题 我国一贯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法。但在不少年份出现了财政赤字。 这些赤字可以说都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赤字,它们在很大的程度上属于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代价或机会成本。 七、财政赤字与货币供应量 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量间有一定的联系,这主要是轩为财政赤字通过政府向银行的借款或透支来弥补。 八、财政赤字与国债发行 发行国债弥补政府财政赤字是世界各国的普遍作法,并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弥补途径。但是,发行国债弥补赤字实际是借新还老债,俩伤会随着赤字的增长百增长。而债务的还本付息加重财政的负担。 第二节 财政平衡学说(1学时) 一、我国“四平”理论简介及评价 1.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平衡。 2.财政,信贷和外汇收支的平衡。 3.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的综合平衡。 二、西方财政平衡学说简价 1.年度平衡理论 2.周期平衡论 3.功能财政论 三、我国关于财政赤字的讨论 1.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问题。 2.关于我国财政赤字形成的原因。 3.关于对财政赤字经济影响的讨论。 四、西方经济学对赤字问题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 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1学时) 一、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含义 二、财政平衡的社会总供求平衡 (一)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构成 (二)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系 三、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 四、财政赤字,财政结余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复习与思考: 1.财政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 2.坚持财政平衡的意义。 3.实现财政平衡的途径。 4.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如何。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3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应重点掌握财政政策的含义涵义、财政政策的功能、财政政策的目标、主体、工具以及财政政策与贷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1学时) 一、财政政策的涵义及分类 所谓财政政策,是政府依据宏观经济规律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系的一系列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称。 财政政策,按照不同标准可以进行各种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按财政收入、支出和管理活动分类,财政政策可分为税收政策、支出政策、投资政策、财政信用政策、补贴政策、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国有资产政策、国家预算政策等等。2.按财政收支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分类,财政政策可分为总量政策和个量政策。3.按财政政策的长短期目标划分,可分长期财政政策和短期财政政策。4.按调节方式分类,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二、制定财政政策的依据和原则 (一)制定财政政策的依据 (二)制定财政政策的原则 统筹规划原则。标本兼治原则。长短结合原则。综合治理原则。 三、财政政策的功能 财政政策具有以下四个基本功能: 1.导向功能。2. 协调功能。3. 控制功能。4. 稳定功能。 财政的发展功能,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通过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2.财政政策对技术创新具有推进作用.3. 制度创新的发展,其实质是通过改革旧的体制,解放生产力。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1学时) 一、财政政策目标 通常把我国的财政政策目标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价相对稳定。2. 收入的合理分析。3. 经济适度增长。4. 逐步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二、财政政策主体 政策主体指的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政策主体的行为是否规范,对于政策功能的发挥和政策效应的大小都具有影响作用。 三、财政政策工具 (一)国家预算 (二)税收 (三)国债 (四)财政投资 (五)财政补贴 (六)财政后备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1学时) 一、货币政策简介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系 1.政策总体目标的一致性。2. 两种政策调控同为货币调控。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1.政策主体不同。2.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3. 政策调控机理与实效不同。 复习与思考: 1.财政政策的功能。 2.财政政策的目标、主体、工具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第十六章 财政监督(1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应重点掌握财政监督的内容与形式。理解财政监督的涵义及意义作用。 第一节 财政监督的意义和作用(0.5学时) 一、财政监督的涵义 财政监督,是指在进行财政分配与财政收支管理活动中,依照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所进行的经济监督。 二、财政监督的意义作用 第一,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正确贯彻和执行,保证国家财力合理分配。 第二,促进企业和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促进财经秩序的根本好转。 第二节 财政监督的内容和形式(0.5学时) 一、财政监督的内容 (一)预算监督 (二)财务监督 (三)纳税监督 (四)审计监督 二、财政监督的形式 1.按时间程序划分,也就是按工作进行时序,一般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三种形式。 2.按监督的目的要求可分为一般监督和重点监督。 3.按监督的系统关系划分自我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4.按监督的组织形式划分国家监督、社会监督与群众监督。 5.按监督机构的性质划分为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与行政监督。 复习与思考: 1.财政监督的内容。 2.财政监督的形式。 参考书目: 1.《财政学》,陈其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2.《财政理论与政策选择》,席克正、杨君昌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 3.《公共财政学》[美]阿图·埃克斯坦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 4.《新编财政学》邰霖、李俊生编著,中国审计出版社,1996年。 5.《公共经济教程》,华民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6.《公共支出管理》·A·普雷姆詹德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 7.《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理查·A·穆斯格雷夫皮吉·B·穆斯 雷夫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 8.《税收经济学》西蒙詹姆斯 克里斯托弗诺布斯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 9.《财政学认谈》刘溶沧、杨文刚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10.《国债运行机制研究》高培勇著,务印书馆。 时数分配 54学时 章 数 讲授 讨论  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 4   第二章 财政的职能 3   第三章 财政支出论 4   第四章 投资性支出 4   第五章 社会消费支出 3   第六章 社会保障与财政补贴 3   第七章 财政收入总论 4   第八章 税收原理 4   第九章 税收制度 5   第十章 国有资产收入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 3   第十一章 国债 3   第十二章 国家预算 4   第十三章 国家管理体制 3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 3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 3   第十六章 财政监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