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畜, 人群中
发生, 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 流行过程的发生
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 就是 传染源, 传播途
径和畜 (人 )群易感性 。 流行过程本身又受社会
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 传染源
? 传播途径
? 畜群易感性
?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 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4.1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4.1.1 传染源 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
出体外的动物 (人 )。
? 患畜 是重要的传染源, 急性患畜藉其症状 (咳嗽,
吐, 泻 )而促进病原体的播散 ;慢性患畜可长期污染
环境 ;轻型患畜数量多而不易被发现 ;在不同传染病
中其流行病学意义各异 。
? 隐性感染者 在某些传染病 (沙门氏菌病, 猪丹毒 )中,
隐性感染者是重要传染源 。
? 病原携带者 慢性病原携带者不显出症状而长期排出
病原体, 在某些传染病 (如伤寒, 猪喘气病 )有重要
的流行病学意义 。
? 受感染的人 某些传染病, 如人型结核, 也可传给动
物, 引起严重疾病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4.1.2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 到达
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称为传播途径 。
传播途径由外界环境中各种因素所组
成, 从最简单的一个因素到包括许多因素
的复杂传播途径都可发生 。
传播途径
? 空气, 飞沫, 尘埃 主要见于以呼吸道为进
入门户的传染病, 如麻疹, 白喉等 。
? 水, 食物, 苍蝇 主要见于以消化道为进入
门户的传染病, 如伤寒, 痢疾等 。
? 用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既可传播消
化道传染病 (如痢疾 ),也可传播呼吸道传染
病 (如白喉 )。 吸血节肢动物
又称虫媒传播, 见于以
吸血节肢动物 (蚊子,
跳蚤等 )为中间宿主的
传染病如疟疾, 斑疹伤
寒等 。
传播途径
? 血液, 体液, 血制品 见于乙型肝炎, 艾滋病等 。
? 土壤 当病原体的芽袍 (如破伤风, 炭疽 )污染土壤
时, 则土壤成为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
? 垂直传播 可经胎盘, 卵及产道传播 。
乙型肝炎传播途径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4.1.3 畜 (人 )群易感性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的动物 (人 )称为易感动物 (者 ),易感动物 (者 )在某一
特定畜 (人 )群中的比例决定该畜 (人 )群的易感性 。
? 易感动物 (者 )的比例在畜 (人 )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
如果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 则传染病的
流行很容易发生 。
? 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 (如麻疹 ),经过一次
流行之后, 要待几年后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至一
定水平, 才发生另一次流行 。 这种现象称为流行的
周期性 。
? 在普遍推行人工自动免疫的干预下, 可把易感者水
平降至最低, 就能使流行不再发生 。
4.2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4.2.1 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 包括地理, 气
象称生态等条件对流行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发挥着重要
的影响 。
? 虫媒传染病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尤为明显 。 传染病的
地区性和季节性与自然因素有密切关系, 如乙型脑炎
的严格夏秋季发病分布 。
? 自然因素可直接影响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也可通过降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而促进流行过程
的发展, 如寒冷可减弱呼吸道抵抗力 。
? 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
造良好条件, 如鼠疫, 钩端螺旋体病等, 人类进入这
些地区时亦可受感染, 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4.2.2 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制度, 经济和生活条件,
以及文化水平等, 对传染病流行过程有决定性的
影响 。 社会主义制度使人民摆脱贫困落后, 走向
共同富裕道路, 也导致许多传染病被控制或消灭 。
社会因素对传播途径的影响是最显而易见的 。
? 钉螺的消灭, 饮水卫生, 粪便处理的改善, 导致
血吸虫病, 霍乱, 的被控制或消灭就是明证 。 开
发边远地区, 改造自然, 改变有利于传染病流行
的生态环境, 有效地防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说
明社会因素又作用于自然因素而影响流行过程 。
5.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 概念 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
疫源地 。 疫源地具有向外传播病原的条件 。
? 疫源地的含义要比传染源的含义广泛得多, 它除
包括传染源之外, 还包括被污染的物体, 房舍,
牧地, 活动场所, 以及这个范围内怀疑有被传染
的可疑动物群和储存宿主等 。 而传染源则仅仅是
指带有病原体和排出病原体的温血动物 。
? 在防疫方面, 对于传染源采取隔离, 治疗和处理 ;
而对于疫源地则除以上措施外, 还应包括污染环
境的消毒, 杜绝各种传播媒介, 防止易感动物感
染等一系列综合措施 。
5.1 疫源地
? 疫源地被消灭的条件 当最后一个传染源死亡, 或
痊愈后不再携带病原体, 或已离开该疫源地, 对
所污染的外界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并且经过
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不再有新病例出现时 。
? 疫源地范围大小 可分别疫点或疫区 。 通常将 范围
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
点 。 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并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 。
? 在疫源地存在的时间内, 凡是与疫源地接触的易
感动物, 都有受感染并形成新疫源地的可能 。 这
样, 一系列疫源地的相继发生, 就构成了传染病
的流行过程 。
5.2 自然疫源地
? 有些疾病的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 即使没有人类
或家畜的参与, 也可以通过传播媒介 (主要是吸
血节肢动物 )感染宿主 (主要是野生脊惟动物 )造
成流行, 并且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其后代 。 人
和家畜的感染和流行, 对其在自然界的保存来说
不是必要的, 这种现象称为 自然疫源性 。
? 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 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
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 称为自然疫源地 。
? 自然疫源性疾病原先一直是在野生动物群中传播
着的, 当 人畜由于开荒, 从事野外作业等闯进这
些生态系统时 (如原始森林, 沙漠, 草原, 深山
等荒野地区 ),在一定条件下有能感染某些自然
疫源性疾病 。
? 自然疫源性的人畜传染病有 ;流行性出血热, 森
林脑炎, 狂犬病, 伪狂犬病, 犬瘟热, 流行性乙
型脑炎, 黄热病, 非洲猪瘟, 蓝舌病, 口蹄疫,
Q热, 斑疹伤寒, 鼠疫, 布鲁氏菌病, 回归热,
钩端螺旋体病, 弓形体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