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害
?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水
稻。我国年种植面积约3000万公顷,以冬麦
为主,约占80%。单产3850kg/hm
2
, 总产1亿
吨。
? 病害一直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严重因子
之一。全世界正式记载的小麦病害约200种,
我国发生较重的麦作病害有20多种。
? 小麦病害的研究和控制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
意义。
? 真菌病害:赤霉病、 白粉病、 纹枯病、 锈病、全蚀
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等。
? 细菌病害:小麦基腐病、黑颖病、蜜穗病等。
? 病毒病:小麦梭条花叶病、小麦黄矮病、小麦丛矮
病等。
? 线虫病:小麦粒线虫病。
1.小麦病害种类
小麦病害种类
2. 我国小麦病害的发生特点及病害种类的演变
? “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是 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
上的三大病害。
? 小麦赤霉病:跨长江过黄河,向北向西推移,河
南、陕西关中、宁夏引黄灌区均有发生。
? 小麦白粉病:危害逐年加重,目前已成华北麦区主
要病害,北京、山东、河南等常年发生。
? 小麦纹枯病: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病害,自80年
代以来危害逐年加剧。
小麦赤霉病
Wheat head blight
? 赤霉病是麦类作物上的一种流行病害,尤以小麦受
害最重。
? 多发生于穗期多雨、气候潮湿地区。其中长江中下
游地区冬麦区及北方春麦区发生最重。
? 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达80~90%,甚至绝产。
? 病麦粒中含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蜀黍赤霉烯
酮等多种毒素,人、畜误食后可发生中毒,怀孕母
畜中毒后可导致流产。
? 长江中下游地区,1957~1979年23年间大流行的有
4年,中度流行的有12年。大流行年病穗率50~100
%,产量损失10~40%;中度流行年病穗率30~50
%,产量损失5~15%。
? 黑龙江省春麦区1959~1988年间大流行6次,小麦
平均减产20%以上,其中1982年损失小麦5亿多公
斤。
? 1985年河南省赤霉病大流行,发病面积5600万亩,
损失小麦8.85亿公斤;陕西关中地区发病面积640
万亩,损失小麦2.19亿公斤。
症状
? 主要发生在穗期,造成穗腐;也可在苗期引起苗
枯、基腐等症状。
? 穗腐:扬花期发生,致小穗枯死,形成干瘪粒。
后期在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色胶状霉层。高湿条件
下,粉红色霉层处产生蓝黑色小颗粒,即子囊
壳。
? 苗枯:由种子和土壤带菌引起。病苗腐烂枯死。
枯死苗基部可见粉红色霉层。
? 成熟期,有时会发生基腐和秆腐,病部可见粉红
色霉层;
病原物
? 有性态玉蜀黍赤霉 Gibberella zeae, 子囊菌亚门赤
霉属;无性态禾谷镰孢 Fusarium graminearum,
半知菌亚门镰孢属。
? 禾谷镰孢可产生大、小两种分生孢子。大孢子镰
刀形,具3~9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单细胞,无
色,聚集时粉红色。
? 子囊壳球形或近球形,散生于寄主表面或略埋
生,蓝紫色或紫黑色,顶部有乳头状突起,上有
孔口。子囊无色,棍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
孢子无色,弯纺锤形,两端钝圆,多数具有3个隔
膜。
? 生理:
高温、高湿对病原菌的生长发育有利,最适温
度为25℃ ;子囊壳的形成需要基物湿润或空气湿
度饱和,子囊和子囊壳的形成需要自然光照;
? 致病性分化:
致病性可以分化为强、中、弱三种类型,但变
异复杂,不易划分生理小种;
寄主范围
? 寄主范围很广,自然寄主有小麦、大麦、燕
麦、黑麦、水稻、玉米、高粱、棉花、甘
蔗、甜菜、茄子、番茄、豌豆、紫云英、苜
蓿等作物及冰草、稗草、狗尾草等杂草共60
余种。
病害循环
? 越冬与越夏:土壤、病残体上越夏,也可以危害
棉花、玉米等越夏。越夏后转移至玉米、水稻等
残体上,以菌丝体状态越冬。
? 初侵染源:初侵染源主要来自越冬后在病残体上
产生的子囊孢子。在大、小麦混栽区,分生孢子
也可以作为初侵染源。
? 子囊壳成熟后遇水滴或相对湿度高于98%的条件
即能释放子囊孢子,相对湿度小于95%不能释
放,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传播以本田和本地区
为主。
侵染过程:
1 侵入: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于扬花期传播至穗部,在适宜条件
下萌发,菌丝与花药壁及颖片内侧壁接触,后直接侵入,不
从气孔侵入;
2 寄主组织内的扩展:病菌侵入花药后作横向或垂直扩展;
3 潜育期:适宜条件下潜育期约为2~3天;
再侵染:
发病后病穗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在多雨条件下可迅速传播,促进病
害的扩展蔓延。作物成熟期差别大的地区,再侵染严重;
潜伏侵染:
天气干燥下,并不显症。一旦雨湿条件满足,病害即可爆发。
致病机制:
DON等毒素的作用;
发病因素
? 品种抗性及易感生育期
我国各大麦区主栽的小麦品种都是感赤霉病品
种,但感病程度有差异。品种的抗病性不是限制赤霉
病流行的主导因素。
? 菌源量
足够的菌源量是病害流行的前提。有菌源的地
区,小麦抽穗扬花期多雨,潮湿,麦穗长时间湿润则
赤霉病会大发生。
? 气候条件
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雨日、雨量和相对湿度是决定
病害能否流行的重要因素。
? 其他因素
预测预报
? 该病害流行与否及流行强度主要取决于寄主抽
穗扬花期、孢子飞散高峰及暖湿气候条件三者
的吻合程度,其中气候条件是决定流行与否的
主导因素。
防治
以抗病品种为基础,药剂防治为重点,结合农
药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南农9918
? 药剂防治:生产上缺乏抗病品种,在病害流行年
份化学防治仍是重要的防病手段。常用的药剂有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
粉剂;
? 生物防治:枯草芽孢杆菌小面积实验有一定的防
病效果;
? 农业防治:适时早播,使花期提前,避开发病有
利时期;合理灌溉、合理施肥。
小麦白粉病
Wheat powdery mildew
? 麦类白粉病分布于世界各产麦区,危害小麦、大麦
和燕麦,尤以小麦受害最重。
? 小麦白粉病过去仅在我国西南各省和山东沿海地区
发生较重。目前,已扩展到江淮、黄淮及全国主要
产麦区。
? 1981年白粉病全国大流行,发病面积近5000万亩。
被害麦田一般减产5~10%,严重的病田减产30~50
%。
症状
? 各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
危害叶鞘、茎杆和穗部;
? 叶面病斑多于叶背,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受害
重;
? 典型症状为病部表面附有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
期霉层变为灰色至灰褐色,上面散生黑色小颗粒
(闭囊壳);
? 霉层下面及周围寄主组织褪绿,病叶黄化、卷曲
并枯死;
闭囊壳
病原物
? 有性态为禾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
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子囊菌亚门布氏白
粉菌属;
? 无性态为串珠粉状孢
Oidium monilioides Nees,半知菌亚门粉孢属;
? 菌丝体表生、无色;闭囊壳球形至扁球形,暗色,
内有多个子囊,卵形至椭圆形;附属丝发育不良,
很短;分生孢子梗基部膨大呈近球形;
? 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0~100%),
适宜温度10~20 ℃;子囊孢子只有在饱和湿度下才
能形成,高湿下才可释放。
寄主范围和专化性
? 小麦白粉病菌主要危害小麦,有时可危害燕
麦、黑麦及雀麦、野黑麦、冰草、鹅观草等禾
本科植物20余种。
? 明显的寄生专化性,种下可分为若干个专化
型,如小麦专化型、大麦专化型等。根据对小
麦品种的致病性差异,又可以分成多个生理小
种,对应与多个抗病基因 。
病害循环
? 越夏:白粉病菌是不耐高温的病菌。在夏季最热一
旬的平均气温24℃以下的地区白粉病以分生孢子和
菌丝体在自生麦苗上侵染和安全越夏,并在秋季为
害秋苗。而在低温干燥地区以闭囊壳混于种子间或
在病残体上越夏,成为秋苗发病的初侵染源。
? 越冬:秋苗发病后,一般都能越冬。越冬的病菌侵
染春季的小麦。
? 病菌传播:分生孢子可借助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
? 再侵染和春季流行:早春气温回升,病菌不断产生
分生孢子,对寄主进行不断的再侵染。
侵染过程
? 分生孢子落到寄主表面,在相对湿度65~100%和
气温17~22 ℃,约4小时就可以萌发;产生芽管
和附着胞;进而形成侵入栓,侵入寄主细胞,形
成吸器;
? 闭囊壳在-3~25 ℃和相对湿度0~98%的条件下
可存活1~3个月,子囊孢子侵入的最适温度为
10~20 ℃;
? 病菌是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的寄主植物上生
存,与植物“ 同生共死” 。
Crucial events at early interaction stages
susceptibility:
outbreak of disease
haustorium
conidium
appressorium
resistance:
successful defence
hypersensitive reaction (PCD)
papilla
发病因素
寄主的抗病性:
z寄主抗性类型:
1)小种专化性抗病性;
2)非小种专化性抗病性(慢白粉性或迟白粉性);
3)耐病性;
z抗病性遗传:在小麦品种与白粉病组合中,寄主抗
病基因与病菌无毒基因存在基因对基因的关系。目
前,国内外鉴定的抗病基因有 Pm1, Pm2···Pm8, Pm9
和 Pm21;
z抗病机制:
? 小麦白粉病生长的有利气象条件是中温、弱光、高
湿度。
? 气候条件:
温度:早春气温回升早且快,温度偏高,病害发
生早。
湿度:高湿有利于病菌侵染和发病。
日照:病菌分生孢子对直射阳光非常敏感。
? 其它因素:越夏区病菌初侵染菌量大,秋苗发病早
且重;越冬菌量大,翌春病害较重;植株密度大、
多施氮肥的田块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发病重。
预测预报
? 小麦白粉病预测预报方法有发病程度预测和
防治适期预测两种。
? 根据当地品种布局、施肥水平、栽培条件、
作物长势、病菌越冬菌量、春季气候条件和
病情的增长速度等,综合分析,对病害流行
程度分别作出中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报。小麦
白粉病的流行程度可分为5个等级:
防治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主要依靠抗病良种的选育和利
用,辅以药剂和栽培防病措施。
1 抗病品种的选用和利用: 南农9918 ,南京农业大学
细胞遗传研究所培育。
自80年代以来,来自黑麦的 Pm8抗性逐渐丧失,白粉
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应用染色体工程选育出对白粉
病免疫的普通小麦-簇毛麦6V(6A)异代换系。通过
将异代换系与扬麦5号杂交,将来自于簇毛麦的抗白
粉病基因定位在6V染色体短臂上,经国际小麦基因
命名委员会同意正式命名为 Pm21。后通过杂交将其
导入扬麦158,培育出丰产抗病的新品种 南农9918。
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一般不需用药防治。
2 药剂防治
使用方法有拌种和 生育期喷施。常用药剂:15%三唑酮可
湿性粉剂拌种,兼治条锈病、纹枯病等。生育期使用三
唑酮和烯唑醇喷施效果最好。但三唑酮已经产生抗药
性。国外新近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strobilurins)
菌剂,已取代三唑酮用于白粉病的防治。
3 栽培防治
越夏区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铲除自生麦苗,以减少秋苗
期的菌源。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适当增
施磷、钾肥。控制种植密度,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减
少感病计划。南方麦区注意开沟排水,北方麦区适时浇
水,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小麦纹枯病
Sharp eye spot of wheat
? 小麦纹枯病又称尖眼点病、立枯病。
? 分布广泛,遍及世界各温带小麦种植区。
? 一般病田病株率为10~20%,重病田块可
达60~80%以上,特别严重田块的枯穗率
可达20%以上。
症状
? 主要危害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
? 发病初期,在近地面的叶鞘上产生淡褐色
小点,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
状病斑。病部不断扩大,基部茎节腐烂。
病原物
? 有性态为禾谷角担菌Ceratobasidium graminearum
(Bourd.) Rogers,担子菌亚门角担菌属;
? 无性态为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dis Vander
Hoeven,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茄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也可引起小麦纹枯病。
? 菌丝多分支枝,分枝处呈直角或锐角,分枝基部稍
缢缩,分枝附近有一隔膜。禾谷丝核菌的菌丝较
细,多分隔,每细胞含两个核;茄丝核菌的菌丝
较粗,每个细胞内有3-23个核,多为4-8个核。
病害循环
?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在病残体
上越冬或越夏,成为下季初侵染源。菌
核在干燥的条件下可存活6年左右。未经
腐熟的病残体的有机肥也可传播病害。
发病因素
1 温度 20~25℃时病害发展迅速。
2 栽培条件 冬麦播种过早、过密,施氮肥过
多;病田连作等发病严重。
3 品种抗病性 抗性有一定差异。
防治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以栽培防病措施为
基础,药剂种子处理为重点、病田早春辅
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 加强田间管理
2 药剂防治
种子处理:三唑酮拌种
早春喷药:井冈霉素,甲基硫菌灵
小麦锈病又叫黄疸,有 条锈、叶锈、
秆锈三种,是我国小麦上发生最广,为害
最重的一类病害。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
Wheat rust
一. 小麦锈病的分布、危害及病害特点
1、分布:
(1)3种锈病在世界范围的分布
? 西北欧:英国、荷兰、丹麦以条锈为主, 俄罗斯欧
洲部分以叶锈为主。
? 北美、澳洲及非洲: 以秆锈为主,叶锈次之。但近
年美国太平洋沿岸及西部山区和澳大利亚条锈日益
严重。
? 亚洲东部: 三锈并重。
(2)3种锈病在中国各地的分布
? 条锈:主要在西北、华北、淮北冬麦区和西南冬麦
区和西北春麦区发生危害。20世纪50~60年代,发
生频率高,损失大,导致饥荒。
? 叶锈:主要在长江中下游麦区和四川、贵州发生
多,近年华北、东北麦区也有上升趋势。
? 秆锈:主要在东北、内蒙古春麦区和华东沿海冬麦
区危害。
? 共同特点:夏孢子堆—— 夏孢子铁锈状,冬孢子
堆黑色。
? 区别: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
二. 3种锈病的症状
三. 3种锈病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1、病原菌学名:
z 条锈:条形柄锈菌 Puccinia striiformis
z 叶锈:隐匿柄锈菌小麦转化型 P.recondita f.sp.tritici
z 秆锈: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P.graminis f.sp.tritici
均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2、生物学特性:
z 条锈菌喜凉怕热, 叶锈菌温度适应范围大, 秆锈菌高低温
都敏感;
z 锈菌生活史复杂,具有转主寄生现象和多型性;
z 专性寄生菌,寄生专化性强,有明显的生理小种分化;
z 三种锈菌在我国都以夏孢子的逐代侵染完成周年循环。
小麦条锈病
Wheat stripe rust
?世界广布,我国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西南、淮
北等地的冬麦区,西北、华北、西南等地的晚熟春
麦上也有发生。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相对较轻。
?病害危害叶片,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破坏
表皮,增加蒸腾作用。
?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严重时可造成颗粒无收。
?在1950、1960及1964年三次大流行,淮北麦区发病
严重,减产10~30%。
症状
?主要发生于叶片,也危害叶鞘、茎秆和穗。
?病斑初形成褪绿条斑, 后逐渐形成隆起的疱疹斑
(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小,椭圆形,鲜黄色,
在叶脉间纵向排列成整齐的虚线条状。后期表皮
破烂,散出鲜黄色粉末(夏孢子)。
?小麦接近成熟时,在叶鞘和叶片背面形成短线条
状,扁平的黑褐色冬孢子堆,表皮不破裂。
?小麦幼苗受害后,以侵染点为中心,同心圆排列
的夏孢子堆。
病原物
?条形柄锈菌 Puccinia striiformis,担子菌亚门柄锈
菌属。
?夏孢子单细胞,球形或卵圆形,淡黄色, 表面有微
刺 ,发芽孔排列不规则。
?冬孢子梭形或棒形, 双细胞, 横隔处缢缩, 顶端平
截或略圆,褐色,下端色浅,具短柄。
?条锈病菌耐寒力强,发育与侵入需求的温度低。 菌
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 10~15℃ 。
?条锈病菌有明显的致病性分化。全世界已经鉴定出
的条锈菌生理小种近100个。我国选定了一套适合的
鉴别品种,已经鉴别出条中1号、条中29号 等30多个
生理小种。
?条锈病菌主要寄生于小麦,有些小种可以侵染大麦
和黑麦的某些品种。同时还发现14个属,72个种的
杂草寄主。
病害循环
?依靠夏孢子完成病害循环,冬孢子在病害循环中不
起作用。
?周年循环:条锈病的周年循环包括越夏、秋苗侵
染、越冬和春季流行等四个环节。
?越夏: 越夏是条锈病周年循环的关键,病菌喜凉不
耐热。
?旬均温在20℃以下地区,条锈菌可顺利越夏。在夏
季条锈菌夏孢子可通过气流传播到高寒地区,在高
寒地区寄主上度过夏季。越夏寄主包括自生麦苗,
晚熟冬麦和春麦。
?秋苗感染: 秋季(9月份),越夏区小麦收割,越夏
菌源随气流远程传播至平原冬麦区,导致秋苗感
染 。在越冬前可以形成发病中心,甚至形成病情较
重的发病基地。
?越冬: 当旬均温下降至-2℃以下后,病菌进入越冬
阶段。以潜伏菌丝在小麦叶片内越冬。
?春季流行:小麦返青后,越冬病叶中的菌丝复苏,
旬均温上升至5 ℃时, 开始产孢,持续20多天。产
生的夏孢子经气流传播到周围麦苗新叶上,逐渐扩
大侵染,春季就可造成流行。
小麦条锈病病害循环
发病因素
条锈病的流行取决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菌
源和气候条件。
?品种抗病性:大面积感病品种是病害流行的一个
关键因素。
?菌源:如秋苗发病重,冬季又比较温暖,有利于
菌源积累。
?气候条件:冬季温暖,病菌越冬率高;早春气温
偏高,春雨早。
流行预测
条锈病 在华北、西北等冬麦区的流行预测:
?冬前长期预测:根据秋季小麦苗期病情、气象预报
?早春中期预测:根据上年秋苗发病情况、冬季温
度、病菌越冬情况和早春气候条件预报
表1 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预测表
?穗期短期预测:根据当前病情及近期天气预报
4月份湿度因素 [雨露日(d)/雨量(mm)] 平均每公顷发
病中心数个
>15/>500 10~15/20~
400
<5/<20
>150
15~150
<15
大流行
大或中度流行
中度流行
大或中度流行
中度流行
轻度流行
中度流行
轻度流行
不流行
防治
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及栽培防治为附的综合
防治措施。
? 抗病品种:
“郑麦9203 ”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培
育,高产、稳产、矮秆、抗倒、抗病、优质等特点。
? 药剂防治:在感病品种种植区,或病害流行年份,药剂
防治是减轻病害损失的重要措施,主要要控制秋苗病情
和春季流行。三唑酮(粉锈宁)是目前最常用的药剂。
拌种或叶面喷施。
? 栽培管理:适期播种、铲除越夏区的自生麦苗、合理施
肥、合理灌溉、合理密植。
小麦叶锈病
Wheat leaf rust
? 主要在长江中下游麦区和四川、贵州发生
多。近年来华北、西北及东北许多地区发
病严重。抗叶锈品种较少。
症状
? 病害通常只危害叶片,偶危害叶鞘,很少危
害茎秆和穗部。
? 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排列不
整齐,表皮破裂后,散出 黄褐色粉末(夏孢
子 )。
? 后期在叶片背面散生暗褐色至深褐色椭圆形
冬孢子堆。
病原物
? 隐匿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Puccinia recondita
f.sp.tritici,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 病菌具转主寄主,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
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唐松草和小乌头为叶锈
菌的转主寄主,其上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在我
国,其转主寄主未被证实,病菌仅以夏孢子完成病
害循环,冬孢子不起作用。
? 夏孢子单细胞,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表面有微
刺。冬孢子双胞,椭圆形至棍棒形,暗色,顶端平
截或倾斜。
病害循环及防治
病害循环:叶锈病菌越夏和越冬的地区较广,在我国
大部分麦区,小麦收获后,病菌转移至自生麦苗上
越夏,冬麦秋播出土后,病菌又从自生麦苗上转移
到秋苗上危害、以菌丝体在叶组织内越冬。
防治:参见小麦条锈病部分
小麦秆锈病
Wheat stem rust
? 在我国主要发生在东北、内蒙古等地的春麦区,长
江、淮河流域、以及南方各省的冬麦区。
? 流行年份病害发展迅速,危害重。可在短期内造成
较大损失,近30年来,由于抗病品种的推广种植,
一直未引起重大危害。
症状
? 主要危害叶鞘、 茎秆及 叶片基部,严重时麦穗颖片
和麦芒上也有发生。
? 夏孢子堆较大,深褐色、长椭圆形,排列不规则。
表皮破裂很早并外翻,露出大量锈褐色夏孢子。
? 小麦成熟前,在夏孢子堆中或附近产生黑色冬孢子
堆 。发生在叶片上的夏孢子堆穿透力较强,正反两
面均会出现孢子堆,背面的孢子堆比叶片正面大。
病原物
? 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graminis f.sp. tritici,
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 具转主寄主,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
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侵染小檗和 十大功劳等寄
主,其上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
? 夏孢子:单细胞,卵圆形或长椭圆形,红褐色,
? 冬孢子:双细胞,棍棒形,褐色表面光滑,柄较
长 。
病害循环
? 小麦秆锈病菌夏孢子不耐寒冷,主要在福建、广东
等东南沿海地区和云南南部地区越冬。
? 春、夏季,越冬区的菌源自南向北、向西逐步传
播,经由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到东北、西北及内蒙
古等地春麦区,造成全国大范围的春、夏季流行。
? 杆锈病菌主要在西北、西南等高寒地区的晚熟春小
麦和自生麦苗上越夏,也可在部分平原麦区如山东
胶东、江苏淮北等地冬小麦自生麦苗上越夏。
? 至于越夏菌源如何于秋季到达越冬基地,以及病菌
是否还可在其他地区越冬等问题,尚待研究。
防治
? 病害防治参见小麦条锈病防治方法。
小麦散黑穗病
Wheat loose smut
? 小麦散黑穗病普遍发生于各国产麦区。
? 我国各地具有发生,以长江流域冬麦区及东北春麦
区发生较重。
? 一般年份发生较轻,但近年部分地区有加重趋势。
症状
? 主要为害穗部,病株比健株稍矮,抽穗略早。
? 最初抽出的病穗外面包有一层薄膜,不久自行破
裂,散出黑色粉末,大部分病穗整个穗子变为黑
粉,即冬孢子。也有少数小穗仍为健全的,留在
穗子的上半部。
小麦散黑穗病病穗
大麦散黑穗病病穗
病原物
? 小麦散黑粉菌 Ustilago tritici (Pers.) Jens., 担子菌
亚门黑粉菌属;
? 裸黑粉菌 Ustilago nuda (Jens.) Roster危害大麦;
? 两菌形态相似。冬孢子球形至近球形,偶有不规则
形,棕褐色或褐色,半边色深,另半边色浅,表面
有微刺。
? 小麦黑粉菌萌发时,由色泽较浅的部分伸出先菌
丝。先菌丝产生分隔,形成4个细胞,每个细胞分别
生出单核的分枝菌丝。只有异宗的+、-单核菌丝
融合后产生的双核菌丝才具有侵染能力。
发病规律
? 为典型的种传病害,小麦扬花时,病菌的冬
孢子随风传到健康穗上,侵入并潜伏在种子
胚内。当年不表现症状,当带菌的种子萌发
时,菌丝体随上胚轴向上生长直至侵染到穗
部,产生大量冬孢子形成黑穗。
? 当年病穗发生轻重与上年小麦扬花期雨水多
少呈正相关,雨水多就重,反之则轻。
小麦散黑粉病病害循环
防治
1. 农业措施 :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建立无
病留种田,抽穗前注意检查并及时拔除病株进
行销毁,种子田远离大田小麦300米以外。
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石灰水浸种,方法是用
生石灰1千克加清水l00千克,浸麦种60~70千
克,注意水要高出种子10~15厘米。浸种2~4
天,摊开晾干后备播。
3. 药剂拌种: 用种子量0.03%(有效成分)的
粉锈宁或0.015%~0.2%的羟锈宁拌种,或用
75%萎锈灵150克或100%萎锈灵l00克拌麦种
50千克。
小麦腥黑穗病
Wheat common smut
? 除南部极少数地区外各麦区都有发生。过去在东
北、西北、内蒙古、华北、山东和西南的高寒地
带发病较为严重。
? 在我国有网腥黑穗菌和 光腥黑穗菌两种。前者除
小麦外还侵害黑麦,后者只侵害小麦。
? 病菌产生的有毒物质三甲胺的污染会降低面粉品
质,使面粉不能食用,或引起动物中毒;
症状
? 病株一般比健株矮小,分孽增多。
? 病穗略显暗绿色,颖壳和麦芒稍向外张开,露出
部分病粒。病粒比好麦粒粗短,初为暗绿色,以
后变为灰黑色或淡灰色,外面包着一层灰白色
膜,里面充满鱼腥味的黑粉(病菌的厚垣孢子),
所以俗称腥乌麦或臭黑疽。
? 病穗常有鱼腥恶臭味(挥发性的三甲胺)。
左: T.caries引起的症状;
右: T.foetida引起的症状
T.Indica引起的症状
印度腥黑穗病是我国入境植物检疫对象
上:正常的麦粒;
下(左): T.foetida引起的病粒;下(右):T.caries 引起的病粒;
病原物
? 小麦网腥黑粉菌( Tilletia caries)和小麦光腥黑粉菌
(Tilletia foetida);
? 两种腥黑穗菌的区别:网腥黑穗病菌厚垣孢子的表
面有网状花纹,光腥黑穗病菌的表面是光滑的。
? 两种病菌在我国各省均有发生,光腥主要分布在华
北和西北各省,网腥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中和西南
各省,长江流域均有发生;
? 冬孢子萌发时,产生不分隔的管状担子,顶端产
生细长、线形担孢子。担孢子数4~20个,不同性
别的单核担孢子常成“ H”形结合,形成双核体,然
后萌发形成双核侵染丝侵入寄主。
? 低温有利于病菌冬孢子的萌发,高温、高湿则不
利。最适温度为16~20 ℃ ,最低温度为0~
1℃,最高温度为25~29 ℃。光照可以刺激冬孢
子的萌发;
粉状或带胶合状的孢子堆大
都产生在植物的子房内,常
有腥味;冬孢子萌发时,产
生无隔膜的先菌丝,顶端产
生成束的担孢子。不同性别
的单核担孢子常成 “H”形结
合,形成双核体,然后萌发
形成双核侵染丝侵入寄主。
腥黑粉菌属(Tilletia)
发病规律
? 小麦腥黑穗病属单循环系统侵染性病害,即苗期侵
染,后期呈现症状,1年只侵染1次。种子带菌是传
播的主要途径,
? 初侵染源:
1)带菌种子:小麦脱粒时,病粒破裂,孢子飞散
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夏或越冬,是传病的主要途径。
2)土壤带菌:落在土中的病菌孢子存活时间较
长,也可传病;
3)粪肥带菌:有些地区用混有病菌的麦糠、麦
秸、淘麦水等沤粪或喂牲口,使粪肥中带有病菌,
施入麦地,可以传病。
? 小麦播种后,粘附在种子表面或粪肥、土壤
中的病菌孢子发芽并侵入小麦幼芽, 由叶鞘
侵入并达生长点。以后病菌以菌丝的形态在
植株体内随小麦的生长而生长,最后到达穗
部侵入开始分化的幼穗,破坏穗部的正常发
育。至抽穗时,在子房内的菌丝又形成黑色
的厚垣孢子,充满整个麦粒。
? 病菌只能侵害未出土的幼芽, 播种愈深,出
土愈慢,发病愈重。
? 土壤温度在5~12 ℃、土壤湿度中等、含水
量在40%时,最容易侵染。冬麦迟播,春麦
早播,发病较重。
小麦腥黑穗病病害循环
防治
1. 植物检疫:不从病区调运种子。
2. 农业措施:适时足墒下种,施足底肥,促苗早出
土;粪肥腐熟。
3. 药剂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粉剂l00克或70%甲
基托布津粉剂50克,拌麦种50千克。每666.7平方
米用70%敌克松粉剂400克,加干细土30千克混匀
后与拌过药剂的种子混播。
4.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饱满、高产、抗病品种。
小麦全蚀病
Wheat take—all
?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发生历史悠久,分布比较广泛
的病害,几乎所有小麦种植区均有发生;我国目
前有18个省有全蚀病的发生报道;
?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轻则减产1~2
成;重则减产5成以上,甚至绝产;有所谓的 “自
然衰退” 现象。
症状
? 小麦全蚀病之称,是来自田间大量死苗的现象;
? 病菌只危害寄主的根部和颈基部第一、二节处;
? 幼苗受害,初生根和根茎变黑褐色,次生根也有大量
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联合,整个根系死亡,造成死
苗。潮湿条件下,茎基部1~2节变成褐色 “黑脚” ;
? 发病后期在潮湿条件下,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侧布满
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 “黑膏药” , “黑膏药” 和匍
匐菌丝是诊断全蚀病的主要依据;
? 高湿时,叶鞘部可以形成子囊壳,突破表皮,呈小黑
点状。
病原物
? 禾顶囊壳小麦变种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子囊菌亚门顶囊壳属;
? 菌丝体初无色,后变成粟褐色,多呈锐角分枝,
近平行伸展,形成带状体或菌索,菌丝分枝处,
常在主、侧枝各生一横隔,成“ V”字形, 是主要鉴
别特征;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无性态,在寄主
成熟后产生子囊壳;
? 适温为19~24 ℃,相对湿度80~90%为宜;
? 寄主范围广,可侵害小麦、大麦、黑麦、玉米、
水稻、粟、看麦娘等多种禾本科植物。
小麦全蚀病菌
病害循环
?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混杂
于种子间和粪肥中越冬、越夏。
? 播种后,病菌多从麦苗根毛处侵入。麦子返
青后,菌丝沿根扩展。
发病因素
? 全蚀病的自然消退(take-all decline)。
? 除连作与病害发生有关外,土壤贫瘠,
尤其缺磷的田快,发病较重。
防治
采用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 植物检疫:
2 选育高产耐病品种:至今未发现抗病品种。
3 加强栽培管理:适当增施磷肥和有机肥。
4 化学防治:种子处理、秋季防治和春季防
治。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硫菌灵等。
5 生物防治:荧光假单胞、木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