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病害 ? 我国的杂粮作物主要有玉米、高梁、粟 及甘薯等。 ? 在长江流域地区,玉米和甘薯的种植面 积较大,以下将分别介绍玉米和甘薯上 的重要病害。 ? 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而居第三位。 全世界记载的玉米病害约160 余种,在我国 约 有40余 种。 ? 严重为害的有 玉米大斑病 、 小斑病 、 丝黑穗病 、瘤黑 粉病 、粗缩病、矮花叶病、青枯病等。 ? 近年来,玉米纹枯病蔓延迅速,成为长江中下游玉米 产区重要病害;而东北和华北部分省份的 玉米尾孢菌 叶斑病 和 弯孢菌叶斑病 的危害也日趋严重。 ? 玉米病毒病种类较多,我国常见的玉米病毒病有粗缩 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条纹病等。 玉米病害 玉米小斑病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 该病害全世界普遍发生 。1970年美国玉米小斑病大 流行,减产165亿公斤,损失约10亿美元。 ? 该病害在我国早有发生的记载,过去只在玉米生长 后期多雨年份发生较重,很少引起重视。 60年代以 后,由于推广的杂交品种感病,小斑病的危害日益 加重 ,成为玉米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 ? 主要分布在 黄河和长江流域 ,以 夏播玉米和春、夏 混播玉米 地区受害较严重。 春玉米 地区发生 较轻 。 症状 ?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抽雄后发病较重,主要危害 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病斑 初期呈 水浸状,后变 黄褐色,边缘深褐色 , 有时 病斑上 有2~3 个同心轮纹 。 病斑 呈椭圆或纺锤形 。病斑密集时连片融 合,致使叶片枯死。多雨潮湿时病斑上可见霉层。 ? 在叶片上因小种和玉米细胞质不同而有3种类型: 1) 病斑椭圆形 ,扩展 受叶脉限制 ,黄褐色,边缘深 褐色。 2) 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 ,扩展 不受叶脉限制 ,灰色 或黄色,有时病斑上出现轮纹。 3) 黄褐色坏死小斑点 ,周围有黄褐色晕圈,病斑不 扩大。 ? 前两种为感病类型,后一种为抗病类型。 玉米小斑病(左:田间危害状;右:叶片病斑) 病原物 ? 无性态为 玉蜀黍双极蠕孢 Bipolaris maydis,半知菌亚 门双极蠕孢属。 ? 有性态为 异旋孢腔菌 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子囊 菌亚门旋孢腔菌属。 ? 分生孢子梗 单根或2~3根从叶片气孔或表皮细胞间隙伸 出,直立或屈膝状,不分枝,褐色至暗绿色,具分隔。 ? 分生孢子 长椭圆形至梭形,褐色,朝一方弯曲,中间最 粗,两端渐细 脐点不外伸 。分生孢子萌发时每个细胞均 可长出芽管。 病原菌致病性分化 ? 玉米小斑病菌存在小种分化现象,主要分为 T小种、 C小种和O小种 。 ? T小种和C小种 :具专化性,分别对雄性不育的T型细 胞质和C型细胞质玉米具有强毒力。病菌小种产生大 量专化性的致病毒素,毒素也是专化的。 ? O小种 :专化性很小或没有专化性。产生少量毒素, 毒素亦不具专化性,主要侵染叶片。 ? 目前, 我国O小种 出现频率高,分布广, 为优势小 种。 寄主范围 ? 自然条件下还可以侵染高粱。 ? 人工接种可以侵染大麦、小麦、燕麦、 苏丹草、水稻、白茅、狗尾草、黑麦 草、虎尾草、马唐、纤毛鹅观草等。 病害循环 ? 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分生孢子也 可越冬,但存活率不高。初侵染源为田间或 玉米垛中未腐解的病残体。 ? 翌年,温湿度条件适宜时,病残体中的病菌 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玉 米植株上,在叶面有水膜时,萌发形成芽 管,由气孔或直接穿透叶片表皮侵入。在侵 染部位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次侵染。玉 米收获后,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 发病因素 1 寄主的抗病性 ? 目前尚未发现对玉米小斑病免疫的品种,但品种间抗 病性差异很大。 ? 同一品种的植株不同生育期及不同叶位叶片有抗性差 异。 2 气候条件 ? 气候条件中的温度、湿度、雨日和雨量与病害发生关 系密切。 3 栽培管理 ? 凡使田间湿度增大、植株生长不良的因素都有利于发 病。 ? 春玉米与夏玉米套种,可加重病害。 防治 玉米小斑病的防治以利用抗病良种为主,加强栽培管 理、减少菌源、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推广抗病良种 2) 减少菌源 3)加强 栽培管理 合理布局作物品种, 实行 玉米 —大 豆、 玉米 —麦类轮作倒茬, 合理密植, 实行秸秆还 田, 增施农家肥、氮、磷、钾合理配比。 4) 药剂防治 对玉米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区, 尤其制种 田和自交系繁育田, 玉米叶斑类病害可用75% 百菌 清400~ 500 倍液, 50% 多菌灵500 倍液, 还可用 40% 克瘟散、 50% 退菌特、 50% 敌菌灵和 25%粉 锈宁等药剂。 玉米大斑病 Northern blight of corn ? 玉米大斑病是世界各玉米产区分布较广, 为害较重的病害。我国在1899年就有记 载。 ? 玉米产区广泛发生的病害之一,主要分布 在北方玉米产区和南方玉米产区的冷凉山 区。 ? 严重发生时,一般减产15~20%,严重的达 50%以上。 症状 ? 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 主要危害叶片 ,也能危害苞 叶和叶鞘。 ? 因品种抗性不同,叶片症状可分为两种类型: 1) 在具有Ht抗性基因的品种上 初期产生椭圆形小 斑,病斑沿叶脉扩展,形成 褐色坏死条纹。 2) 在不具Ht抗性基因的品种上 产生萎蔫型病斑,病 斑逐渐沿叶脉扩展,形成 长梭形、大小不等的萎蔫 斑,病斑一般长5~10cm,宽1cm左右,后期黄褐 色。病斑常融合成不规则大斑,引起叶片早枯,潮 湿时病斑密生灰黑色霉层。 病原物 ? 有性态大斑病毛球腔菌 Setosphaeria turcica,子囊 菌亚门毛球腔菌属。 ? 无性态 大斑病凸脐蠕孢 Exserohilum turcicum, 半 知菌亚门蠕孢属。 ? 分生孢子梗 多从气孔伸出,单生或2~6根丛生,不 分枝,直立或屈膝状,具隔膜。 分生孢子 梭形。 脐 点明显凸出于基细胞向外伸出 ,孢子2~8隔膜,萌 发时两端产生芽管。 ? 大斑病菌分为玉米专化型和高粱专化型。分别对玉 米和高粱表现专化致病性。玉米专化型中存在不同 的生理小种,在我国有1号小种和2号小种。 病害循环 ? 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 第二年的初次侵染来源。 ? 在玉米生长季节,病残体中的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 或越冬的分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 片上。在适宜湿度下,分生孢子萌发,从寄主表皮 细胞直接侵入,少数从气孔侵入。 ? 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 侵染。在玉米生育期可发生多次再侵染。 1 品种抗病性 ? 1963年, Hooker发现了玉米中存在单基因抗性,并鉴定出Ht1 基因, 1977和1981年Hooker又分别报道了Ht2和Ht3基因的存 在. 1991年Bentolila等将Ht1基因在玉米第2号染色体上. 随后, Zaitlin等将Ht2基因定位在玉米8号染色体的长臂上. Simcox等用分子标记将Htn1(即HtN)也定位在第8号染色体上. ? 在过去几十年间, 我国主要针对玉米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 开展抗病育种工作, 选育的杂交种多为单抗性品种, 由此引 起病害种类及病菌生理小种不断发生变化, 致使过去未曾发 生或发生不重的病害造成严重危害。 2 气候条件 一般7-8月份,温度偏低,多雨高湿、光照不足,可造成大斑病 的发生和流行。 3 耕作制度及栽培条件 发病因素 防治方法 ?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可参考玉米小斑病的 防治. 玉米瘤黑粉病 Corn smut ? 玉米瘤黑粉病是玉米重要病害之一,分布广泛。 北方发病重于南方,山区重于平原,病害发生 早,形成的瘤大,发生在植株中上部及果穗上减 产较严重。 ? 病原: Ustilago maydis,玉米散黑粉,属担子菌 亚门、散黑粉菌属 ? 病原形态:冬孢子球形或椭圆形,暗褐色。厚 壁,表面有细刺。无休眠期,潮湿条件下即可萌 发。干燥室内保存,4年后仍有24%的冬孢子可萌 发。 症状 ? 局部侵染性病害,在整个生长期,任何地上部均可受 害。 ? 叶片或叶鞘 上可出现病瘤,叶片上病瘤较小,多如豆粒 或花生大小,常成串密生,内部很少形成黑粉。茎和气 生根也可生瘤。 ? 雄花 大部或个别小花感病形成长囊状或角状瘤。 ? 雌穗 被侵染后,多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子粒上形成病 瘤,严重的全穗形成大的畸形病瘤。 ? 病瘤为寄主组织受病菌代谢产物刺激而肿大形成 ,外被 寄主表皮所形成的膜,初白色,破裂放出冬孢子。 病害循环 ? 病菌以 冬孢子 在土壤、病残体、粪肥和种子表面 越 冬,春、夏季,越冬的冬孢子萌发, 产生担孢子和 次生担孢子,随风传播至玉米的幼嫩组织或叶鞘 内,穿透寄主表皮或从伤口侵入叶片、茎干、节 部、腋芽和雌、雄穗等幼嫩组织。侵入的菌丝在侵 入点附近表现症状。分泌生长素和吲哚乙酸,刺激 玉米细胞膨大 。冬孢子成熟后飘散,可以引起再侵 染。 发病因素及防治 发病因素: 1 气候条件: 2 耕作制度及栽培条件: 3 品种抗病性: 防治: 1 减少菌源: 2 选用抗病品种: 3 加强栽培管理: 4 种子处理: 玉米丝黑穗病 Maize head smut ?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 在我国发生普遍,其中以北方春玉米、西 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受害最重。 症状 ? 为苗期系统侵染病害,一般至穗期才表现症 状。 ? 雄穗受害多数为小花被侵染,花器变形,颖片 增长为叶片状,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形成 菌瘿外包白色膜状物。 ? 果穗受害,穗粗短,基部膨大,多不抽花丝, 全部果穗转变为菌瘿,成熟时苞叶开裂,散出 黑粉,仅留寄主丝状维管束,故名丝黑穗。 病原 ? 丝轴黑粉菌 Sphacelotheca reiliana,担子菌 亚门轴黑粉菌属。 ? 冬孢子球形或近球形,黄褐色至暗褐色, 表面有细刺。冬孢子间混有不育细胞,近 无色,表面光滑。 病害循环 ? 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粪肥及种子表面越冬, 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 种子萌发时冬孢子随之萌发,从胚芽或根侵 入,病菌在生长点定植,随植株生长而蔓延。 花芽分化时侵入花器,在雌雄穗部形成大量冬 孢子。病菌没有再侵染。 甘薯病害 ? 中国已有记载的 甘薯病害有30余种 。 ? 为害比较严重的有 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甘薯 瘟病、甘薯茎线虫病、甘薯软腐病 和 病毒病 等。 ? 局部发生且为害较重的有 甘薯根结线虫病、甘薯疮 痂病、甘薯蔓割病 和甘薯紫纹羽病 等; ? 为害较轻,或偶尔发生的,有甘薯黑痣病、甘薯爪 哇黑腐病、甘薯拟黑斑病、甘薯炭腐病、甘薯干腐 病、甘薯菌核病、甘薯白绢病、甘薯叶斑病、甘薯 斑点病等。 甘薯黑斑病 ? 甘薯黑斑病又称 黑疤病,俗称 “黑膏药 ”病; ? 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世界 各甘薯产区均有发生。也是我国各甘薯生产区普 病而严重的病害。 ? 我国每年因该病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 5~ 10%。 ? 此病不仅在生产上造成严重损失,而且病薯含有 毒物质 [黑疱霉酮( ipomeamarone)等呋喃萜类有 毒物质 ],可致人畜中毒,甚至死亡。 症状 ? 本病在甘薯苗床、大田和贮藏期皆可发生, 主要为害块根及幼苗茎基部,不侵染地上部 分; ? 薯苗染病,多在近地表茎基部现近圆形、黑 色凹陷斑,其幼茎、须根亦变黑腐烂,终致 死苗 “烂床 ” ,严重时病部产生灰色霉层。 ? 大田期和贮藏期薯块染病初呈黑色小圆斑, 扩大后呈不规则形轮廓明显略凹陷的黑绿色 病疤,病疤上初生灰色霉状物,后生黑色刺 毛状物,病薯具苦味,贮藏期可继续蔓延, 造成烂窖。 甘薯黑斑病病薯 病原 ? 有性态为 甘薯长喙壳 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 et Hals.,子囊菌亚门长 喙壳属。 ? 子囊壳 黑色具长喙,呈长颈烧瓶状。子囊近梨 形。子囊孢子 “钢盔 ”状,单胞,无色。 ? 无性态产生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分生孢子由菌 丝顶端或侧面的孢子梗上生成。 分生孢子 杆状至 “哑铃 ”状,单胞,无色, 厚垣孢子 近球形,单 胞,厚壁,暗褐色。 ? 病菌生长适温 23~29℃,最适酸碱度 pH6.6。分生 孢子寿命较短;厚垣孢子和子囊孢子寿命较长。 甘薯长喙壳 1-分生孢子; 2 厚垣孢子; 3-子囊与子囊孢子; 4-子囊壳 发病规律 ? 病菌以厚垣孢子、子囊孢子和菌丝体在 贮藏病薯或苗床及大田的土壤内越冬, 成为翌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源。 ? 病害可通过种薯或种苗调运而远距离传 播。 ? 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 , 也可从薯块上芽 眼、皮孔、根眼侵入。病菌能直接侵入 幼苗根基,形成发病中心。 发病因素 ? 病害的发生流行与窖内、苗床或大田的生态条件、 耕作制度、品种等因素 有密切关系。 ? 温度在 10℃以上就能侵染,土温在 15~ 30 ℃均可发 病,最适温度为 25℃。土壤含水量在14~60%之间, 病害随湿度的增加而加重。一般地,地势低洼、土 壤粘重的重茬地或多雨年份易发病; ? 连作苗床和大田发病较重; ? 薯块受伤或受冻害易发病; ? 储藏期窖温高,湿度大,通风不好时发病重; ? 品种抗病性有差异,但尚未发现免疫品种。 防治方法 防治上应抓住 种薯 、种苗 两个关键环节,应采取以 减少 初侵染源为主 、防重于治的综防措施。具体应抓好下 述环节: (1)限制初侵染源的传播 黑斑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病薯 和病苗,控制病薯病苗的传入是防病的重要环节。 (2)抓好 安全贮藏种薯 无病种田的薯快应单收并用新窖 贮藏,薯块入窖前应严格剔除病薯和伤薯。 (3)培育无病壮苗 温汤浸种或种薯用50% 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 1000倍液浸孢5分钟。 (4)薯苗剪后 用50% 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浸苗 10分钟,要求药液浸至种藤l/3一l/2处。 (5)选用 抗病品种 ,建立无病留种基地 甘薯茎线虫病 ? 甘薯茎线虫病又叫糠心病,是国内植物 检疫对象之一。 ? 该病在田间直接危害地下薯块和地上茎 蔓,在储藏期引起烂窖,育苗期引起烂 床,受害后减产 10~ 50%,严重时绝 收。 症状 ? 甘薯茎线虫病主要为害甘薯块根、茎蔓及秧 苗。秧苗根部受害,在表皮上生有褐色晕 斑,秧苗发育不良、矮小发黄。茎部症状多 在髓部,初为白色,后变为褐色干腐状。 ? 块根症状有糠心型和糠皮型。糠心型,由染 病茎蔓中的线虫向下侵入薯块,病薯外表与 健康甘薯无异,但薯块内部全变成褐白相间 的干腐;糠皮型,线虫自土中直接侵人薯 块,使内部组织变褐发软,呈块状褐斑或小 型龟裂。严重发病时,两种症状可以混合发 生。 甘薯茎线虫病病薯剖面 甘薯茎线虫病 病薯后期症状 病原 ? 毁灭茎线虫 (Ditylenchus detructor Thorne) , 线虫,垫刃线虫科茎线虫属。最早在马铃薯 上发现,导致马铃薯腐烂,又称马铃薯腐烂 线虫。 ? 雌雄虫均呈线形,食道垫刃型。 ? 发育适温为 25~ 30℃。- 15 ℃停止活动。 ? 本线虫已报道的寄主植物达 70多种。除为害 甘薯外,还为害马铃薯、薄荷、当归等作物 和杂草。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 1. 雄虫 2. 雄虫头部 3. 雄虫交合刺 4. 雌虫 5. 雌虫头部 6-7. 侧带区示 6条刻线 8. 雄虫 9. 雌虫 (仿Gerald Thorne, 1961) 发病规律 ? 甘薯茎线虫以卵、幼虫和成虫在薯块中 越冬,也可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和肥料 内越冬。 ? 线虫能从薯苗末端侵入或从新结薯块表 皮直接侵入。此病主要以种薯、种苗传 播,也可借雨水和农具短距离传播。 ? 最适温度 25-30℃,最高 35℃。湿润、疏 松的沙质土利于线虫活动为害,极端潮 湿、干燥的土壤不宜其活动。 防治方法 1. 严格执行内检 不从病区调运种薯。 2. 清除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 3. 轮作 与高梁、玉米或棉花轮作 3年。 4. 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壮苗 种薯用 51-54℃温 汤浸种,苗床用净土或用 3%呋喃丹颗粒剂 0.5千克 /平方米处理,以培育无病壮苗。 5. 选用抗病品种 6. 土壤处理 可选药剂有 5%涕灭威颗粒剂、 3%甲基 异柳磷颗粒剂、 3%克百威颗粒剂或 5%灭线磷颗粒 剂。 甘薯根腐病 ? 甘薯根腐病又称烂根病,是近年发生较 重的一种病害,山东、河南、河北、江 苏、安徽、陕西等地发生较重。 ? 由甘薯腐皮镰孢 [Fusarium solani (Mart.)Sacc.f.sp.batatas Mcglure]引起, 除为害甘薯外,还为害牵牛花、田旋花 等旋花科植物。 症状 ? 主要发生在大田期。为害幼苗,先从须根尖 端或中部开始,局部变黑坏死,以后扩展至 全根变黑腐烂,并蔓延至地下茎,形成褐色 凹陷纵裂的病斑,皮下组织疏松。 ? 地上秧蔓节间缩短、矮化,叶片发黄。发病 轻的,入秋后秧蔓上大量现蕾开花;发病重 的。地下根茎全部变黑腐烂,主茎由下而上 干枯,以致全株枯死。病薯块表面粗糙,布 满大小不等的黑褐色病斑,中后期龟裂,皮 下组织变黑。 甘薯根腐病病苗 病原 发病规律 ?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成 为翌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源。其次,病菌也可在粪 肥、病薯和病苗上越冬。 ? 病菌在土壤中至少可存活 4年以上,以 0~ 25 cm耕 作层中数量最大。薯苗扦插后,菌丝先从甘薯根 尖入侵,逐渐向上蔓延至根、茎。田间病菌主要 通过流水和耕作活动传播。 ? 根腐病的发病温度为 21~ 30℃,土壤含水量在 10%以下,对病害发生发展有利。 ? 一般沙土地比粘土地发病重,连作地比轮作地发 病重。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良种 如徐薯 18、郑州红 4号。 2. 轮作 重病田实行 3年以上轮作,可与花生、 芝麻、棉花、玉米、谷子等作物轮作。 3. 加强栽培管理 春薯适当早栽,有灌溉条件 的地方应在栽植返苗后普浇 1次水,以提高 抗病力。夏薯在麦收后力争早栽,并及时浇 水。深耕翻土,增施有机肥,不施带菌肥。 甘薯病毒病 ? 世界上已报道的甘薯病毒病有20种,在中国 发生的有5种,即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病、甘 薯潜隐病毒病、甘薯黄矮病毒病、甘薯明脉 病毒病和甘薯丛枝病毒病,其中,以甘薯羽 状斑驳病毒病最重要。 症状 我国甘薯病毒病症状 与毒原种类、甘薯品种、生育 阶段及环境条件有关。 可分6种类型 。 一 叶片褪绿斑点型 苗期及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明脉或轻微 褪绿半透明斑,生长后期,斑点四周变为紫褐色或形成 紫环斑,多数品种 沿脉形成紫色羽状纹 。 二 花叶型 苗期染病初期叶脉呈网状透明,后沿叶脉形成 黄绿相间的不规则花叶斑纹。 三 卷叶型 叶片边缘上卷,严重时卷成杯状。 四 叶片皱缩型 病苗叶片少,叶缘不整齐或扭曲,有与中 脉平行的褪绿半透明斑。 五 叶片黄化型 形成叶片黄色及网状黄脉。 六 薯块龟裂型 薯块上产生黑褐色或黄褐色龟裂纹,排列 成横带状或贮藏后内部薯肉木栓化,剖开病薯可见肉质 部具黄褐色斑块。 病原 我国甘薯上主要毒原有: ? 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简称SPFMV, 称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马铃薯Y病毒属 (Potyvirus)。病毒粒子弯曲长杆状,长830— 850nm。其株系有褐裂病毒(SPRCV)、内木栓病毒 (SPICV)、褪绿叶斑病毒(SPLSV)。该病毒可由机械 和蚜虫传毒。 ? Sweet potat01atent virus简称SPLV,称甘薯潜隐 病毒 。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病毒粒子为 弯曲长杆状,长约700一750nm,蚜虫、粉虱不能传 毒。 ? Sweet potato yellow dwarf virus简称 SPYDV,称 甘 薯黄矮病毒 。 ? Sweetpotato veinclearing virus简称 SPVCV,称 甘 薯明脉病毒 。 ? 除上述毒原外,甘薯上还分离到烟草花叶病毒、黄 瓜花叶病毒、烟草条纹病毒 (TSV)等毒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 薯苗、薯块均可带毒,进行远距离传播。 ? 经由机械或蚜虫、烟粉虱及嫁接等途径传播。 ? 其发生和流行程度取决于种薯、种苗带毒率和各种 传毒介体种群数量、活力、其传毒效能及甘薯品种 的抗性。 ? 此外还与土壤、耕作制度、栽植期有关。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杜绝毒源,以控制病害的蔓延和发展。 (2)选用抗病毒病品种及其脱毒苗如徐薯18号、鲁薯3 号、鲁薯7号、北京553等。此外,Tis2498对甘薯明 脉病毒具较强的抗性。 (3)用组织培养法进行茎尖脱毒,培养无病种薯、种 苗。 (4)大田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后补栽健苗。 (5)加强薯田管理,提高抗病力。 (6)药剂防治 及时防治粉虱、蚜虫等传媒介体昆虫。 发病初期喷洒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或5%菌毒清可 湿性粉剂、83增抗剂、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15 %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隔7~10天1次,连用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