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署是在( )。A.1979年B.1980年C.1982年D.1984年 2、我国外交战略的基本目标是( )。A.互不干涉内政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D.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3、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A.国体B.政体C.国家结构形式D.政党组织形式 4、( )首次使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D.党的十五大 5、未来的世界格局是( )。A.单极的世界B.两极的世界C.无极的世界D.多极的世界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要靠教育,也要靠( )。A.惩罚B.疏导C.法制D.纪律 7、相对和平时期,提高军队战斗力归根到底要靠( )。A.打仗B.教育训练C.科学技术D.装备现代化 8、党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团结一致向前看 9、第一次完整明确表述“一国两制”的概念是在(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D.十一届三中全会 10、社会主义人权最首要的权利是( )。A.政治权B.生存权C.经济权D.自由权 二、多项选择 1、党的基本路线( )。A.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全局工作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B.集中概括了党的基本政治主张和根本任务C.是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总纲D.是根据社会基本矛盾制定的 2、国际新秩序的具体内容包括( )。A.国际经济新秩序B.国际军事新秩序C.国际文化新秩序D.国际政治新秩序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包括( )。A.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B.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C.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D.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过这个阶段 4、社会主义改革是(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C.改革现有基本制度存在的弊端D.改革现有的具体体制存在的弊端 5、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包括( )。A.立法权B.独立的司法权C.行政管理权D.独立的终审权 三、填空 1、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_______,________。” 2、一国是两制的____,实现祖国统一是“一国两制”的____。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利用____________两种资源,开拓_______________两个市场,学会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套本领。 4、邓小平在1992年著名的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____________,资本主义也有_________________;市场经济不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也有_____________。计划和市场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历史阶段,______________又揭示了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采取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点的外交政策和方针。 7、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____、___________。 8、现阶段,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9、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_______________。 10、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__________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_________优势。 四、简答 1、简述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2、简述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3、简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要求。 4、简述我国“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5、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五、论述 1、联系实际谈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六、判断 1、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实质,是军队建设转入国家经济建设的轨道。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本世纪中叶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展阶段。 4、股份制作为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必为资本主义所独有。 5、香港特别行政区具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七、材料分析 1、 材料: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但是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的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我们今后必须按照具体情况继续解决好这些矛盾。 邓小平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一、单项选择 1.D 2.C 3.A 4.B 5.D 6.C 7.B 8.C 9.C 10.B 二、多项选择 1.ABC 2.AD 3.ABCD 4.ABD 5.ABCD 三、填空 1 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2 前提 ,核心 3 国际和国内,国内和国外,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4 社会主义,计划,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手段 5 邓小平理论,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 6 不屈从,不结盟,不划线,不对抗 7 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8 富强,民主,文明 9 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0 邓小平理论,思想政治 四、简答 1 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结晶,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团结稳定的环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 2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教育为本,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4 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5 ⑴人民代表选举制度。 ⑵人民代表大会组织运行制度。 ⑶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⑷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关系。 ⑸人大代表的监督和罢免制度。 五、论述 1 ⑴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 ⑵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针。 ⑶两个文明一起抓,关键是要做到“两手都要硬”。 ⑷必须纠正两个文明建设中存在的“自发论”、“代价论”、“指标软硬论”等错误认识。 ⑸正确理解和认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克服“一手软,一手硬”的不协调、不配合现象。 ⑹在工作实践中,切实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 六、判断 1 (×)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实质,是利用大仗一时打不起来的有利时机,把军队和国防建设从应付全面战争的被动局面转到积极加强现代化建设上来,转到抓好军队的根本建设和长远建设上来。 2 (√) 3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4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均可以用。 5 (√) 七、材料分析 1 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人民要求的体制和环节的变革,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