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园 — 带 — 区辐射模式
项目负责人, 白永秀
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及企业家,
现将我们的课题研究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1,关于西部大开发模式的两点说明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的研究结论与解决的关键问题
4,有待今后继续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1,关于西部大开发模式
的两点说明
1.1 西部大开发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有一个统
一的模式, 高新技术产业园 — 带 — 区辐射模式 只
是其中之一
▲ 同东南沿海相比, 西部大开发有四个特点,
( 1) 市场经济体制 下进行的开发 。 政策倾斜的空间小,
不能寄希望于, 突变式开发,, 只能是, 渐进式开发, ;
( 2) 买方市场 下进行的开发 。 国内产品过剩, 面临着
,不开发等死, 开发有可能找死, 的双重压力;
( 3) 国土面积大, 人口多, 开发重点区域不明显 ;
( 4) 负担重, 不只是发展问题, 而且是生存问题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 同 50-60年代的西部建设相比, 西部大开发是在, 公开,
公平, 公正, 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进行的 。
西部大开发的途径是,
, 市场竞争机制 +中央政府的适度政策倾斜, ( 政策倾
斜要受到 4个方面的制约 ) 。
▲ 同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相比, 西部大开发面临的 时代背景,
国际形势, 社会制度, 区域面积, 人口数量 等不同, 西部
自身面积大, 各省区的情况极不相同 。
由于以上特点, 决定了西部大开发应当有多种模式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1.2.1 本课题的原定研究思路,
( 1)以陕西为例进行研究,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园 (区 )
为 轴心,东西以陇海线陕西段为轴建立 若干个高新产业
园(区),形成以陇海线陕西段为东西轴的 一条高新技
术产业带; 南北以榆(林) —— 安(康)铁路线为轴建
立若干个高新产业园(区),形成陕西 南北高新技术产
业带。 以两条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依托 幅射陕西东南北,
形成关中乃至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区,以此 带动陕西经济
发展。
( 2)在此基础上的研究,高新技术产业, 园 — 带 — 区,
辐射模式 在西部大开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在西部 12省
区的适用范围。
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园 -带 -区辐射图
1.2 高新技术产业园 — 带 — 区幅射模式
的原定研究思路与调整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渭南 高新产业区
长安 科技产业园(区)
安康 生物
科技产业园
西安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铜川 高新产业园
延安 生态农业
产业园 (区 )
榆林 能化工高
新产业园 (区 )
杨凌 高新农业示范区
宝鸡 高新产业园
汉中 生物
科技产业园
榆 (林 )安 (康 )铁路线
高新产业带
陇海铁路线 (关中 )
高新产业带
北
已设立
应设立
商洛 高新
产业园
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图示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1.2.2 本课题研究重点的调整
本课题原拟从模式的角度进行研究, 后按照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的建议, 将研究的重点作了相
应调整, 研究中突出了以下两个重点,
( 1) 侧重从理论上对高新技术园区创新, 机理, 进
行综合研究;
( 2) 注重研究的创新性与系统性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西安高新产业园 ( 区 ) 创新系统运作
机理
(1) 传统技术产业创新模式 (技术推动力与惯性
力论、市场竞争压力与拉力的需求推动论、技术
与市场互动作用论) 已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园
区创新的复杂性与非线性。
(2) 园区创新系统的基本构成 。 图示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园 (区 )科技
企业群
(创新核心 )
全球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
地
区
创
新
系
统
地
区
社
会
环
境
地区国民经济系统
国民经济系统
全球经济系统
·政府部门子系统
·人力资源 开发与教育
培训子系统
·情报信息
子系统
·中介服务
组织与合约
子系统
·市场开发
与营销
子系统
·科研组织子系统 ·应用与开发子系统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3) 园(区)创新系统的运作机理
▲ 园 ( 区 ) 创新系统运作机理分析
中小科技企业群是各种创新发生的策源地, 而创
新是以需求为导向,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随机发生的 。
按自利原则, 各利益主体 ( 子系统 ) 按市场规则
进行多方多次博奕并达到均衡, 使创新放大并扩散 。
在外部环境支撑下, 创新要素和诸子系统之间存
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 只有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随机
发生的各种创新, 才有可能被选择并在更大的市场空
间内扩散并产业化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园(区)创新系统运作模型
模型: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园区创新系统的
运行是以市场机理为前提,以创新平台为基础的 投
入 — 转换 (创新资源整合) — 产出 的过程,也是一
个不同子系统在非线性相互作用支配下相互整合、
相互配合,导致 创新发生和创新功能形成的过程。
图示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创新系统
中介服务与合约平台
外部环境平台
创新转
换系统
投入
2 3 4
1
5 6 7
产出
( 1)
( 2)
( 3)
创新发生和创新功能形成过程图示
创新
要素
创新
产品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第二部分:陕西关中地区高新产业扩散 机理 研究
(1)关中高新技术产业扩散机理分析
▲ 产业内扩散
▲ 跨行业扩散
▲ 产业群形成
(2)关中高新产业技术的空间扩散
(3)关中高新产业扩散的支撑条件分析
—— 支撑条件与阻力因素
(4)加快关中高新产业扩散的对策建议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第三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辐射带动关中
乃至陕西经济的扩散机理研究
( 1) 园区技术的扩散条件与外部条件,
供给主体 (扩散主体 );
需求主体;
扩散中介服务组织 。
( 2) 扩散对关中乃至陕西经济的渗透作用,
形成支柱产业的作用;
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作用;
改造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作用;
对民营经济的促进作用 。
第四部分:结 论 ( 略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3,本课题的研究结论
与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研究结论
3.1.1 关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 — 带 — 区辐射
模式的 基本原理,
西安 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为高新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技术供给,
强大的加工工业和门类齐全的军工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了产业
条件,促进了西安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产业化,形成了高新技术在产
业内扩散。 产业化的高新技术 在行业内扩散的基础上又形成了
空间上的扩散。高新技术的空间扩散逐步形成一系列产业群,这
些产业群 相互联系以陇海线为轴进行空间扩散已形成了高新技术
产业带。这一产业带与将要形成的榆(林) — 安(康)铁路线南北
高新产业带相交叉,向整个陕西地区辐射,带动陕西经济全面发展。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3.1.2 该模式的 作用,前瞻效应、旁侧效应、后顾
效应。
3.1.3 该模式的 优点,(1)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
产业的改造; (2)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合理化;
(3)提高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
3.1.4 该模式的 适用性,西部各省区的差异性大,
各省区应根据自已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地区经济
发展的开发模式。这一模式仅适应高等院校、科研院
所集中、工业经济基础好的地区。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3.2 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扩散机理
3.2.1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扩散机理分析
( 1) 关中高新技术的产业内扩散
▲ 电子信息技术的产业扩散, 以, 大唐电信, 为例
▲生物医药的产业扩散, 以“金花股份”公司为例
▲ 农业技术的产业扩散, 以, 杨凌高新农业示范区,
为例
结论, 企业的创新地点都是由 西安 — 西安高新区 — 陕
西地区 ; 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相结合, 互相促进; 以
一定的新产品为载体; 技术条件, 市场需求, 生产规
模三者相结合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 2)关中高新技术的跨行业扩散
▲从电子信息产业的跨行业扩散来看,扩散过程如
下,计算机产业 — 电子元器件产业 — 信息监控产业 —
其它相关产业
▲从生物制药的跨行业扩散来看,扩散过程如下:
医药制造行业 — 医疗器械行业 — 医疗包装行业 — 医药
种植行业
▲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跨行业扩散来看,
扩散过程如下,技术研究 — 农业种植业 — 农产品加工
及储藏业 — 农业设备制造业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 3)关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形成
高新技术随着产业内的扩散以及向相关产业扩散,
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产业群,
▲ 电子信息产业群 ( 通信产业;计算机产业;电子元
器件产业;信息监控系统产业等 )
▲ 生物医药产业群 ( 生物制药;医药生产等 )
▲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群 ( 水土保植, 旱作农业;畜牧
产业;良种培育, 农业生物工程;农科信息产业等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3.2.2 关中高新技术的空间扩散机理分析
空间扩散的过程如下所示,
西安高新产业园 → 产业群 (电子技术产业群、生
物医药产业群、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群) → 产业带 (西
安高新区、杨凌农业示范区、宝鸡高新区、渭南高新
区、铜川高新开发区等) → 关中高新产业区 → 陕西高
新产业区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3.2.3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扩散的支撑条件分析
( 1) 高新技术产业扩散的支撑条件分析
▲ 基础性支撑条件,西安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 强大
的加工工业和门类齐全的军工业基础以及在西部开发
中所具有区位优势;
▲ 政策支持条件,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与加快高
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策及相关政策支持;
▲ 基础设施支撑条件,陕西近年来交通条件的迅速发
展, 初步形成, 米, 字形高速公路, 铁路, 航空等全
方位, 立体化的交通与运输系统;
▲ 经验积累条件,西安高新区经过 10多年建设, 具备
了相当的产业辐射, 扩散能力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 2)关中高新技术产业扩散的阻力因素分析
▲ 资金缺口
▲ 空间布局不合理
▲ 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机制制约
3.2.4 加快关中高新技术产业扩散的对策
( 1) 制定富有激励性的人力资源政策;
( 2) 加快改革,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与扩散的主体;
( 3) 改变陕西高新技术园 ( 区 ) 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状
态;
( 4) 为高新技术的产业扩散营造良好的环境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4.有待今后继续深入研究
的几个问题
(1) 深化对园 (区 )创新系统运作机理的研究, 并进行准
确表达, 概括出模型;
(2) 从产业扩散与空间扩散的双向角度, 研究高新产业
的扩散机理以及对经济发展推动的内在机制, 特别要
加强跨地区扩散机理的研究, 并将扩散机理进一步模
型化;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3) 从西部大开发模式的角度,研究高新产业, 园 —
带 — 区, 层次递进辐射模式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与
作用以及适用范围,具体提出适用区域;
(4) 按原计划继续研究陕西东西、南北两个高新技术产
业带,重点研究陇海线高新产业带形成的规律;研究
榆 — 安线高新产业带形成的可能性与条件。在此基础
上,探讨上述两个高新产业带内的园(区)合理布局
以及各园(区)的产业特色。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谢谢各位专家,
领导及听众!
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高新技术产业园 — 带 — 区辐射模式
项目负责人, 白永秀
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及企业家,
现将我们的课题研究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1,关于西部大开发模式的两点说明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的研究结论与解决的关键问题
4,有待今后继续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1,关于西部大开发模式
的两点说明
1.1 西部大开发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有一个统
一的模式, 高新技术产业园 — 带 — 区辐射模式 只
是其中之一
▲ 同东南沿海相比, 西部大开发有四个特点,
( 1) 市场经济体制 下进行的开发 。 政策倾斜的空间小,
不能寄希望于, 突变式开发,, 只能是, 渐进式开发, ;
( 2) 买方市场 下进行的开发 。 国内产品过剩, 面临着
,不开发等死, 开发有可能找死, 的双重压力;
( 3) 国土面积大, 人口多, 开发重点区域不明显 ;
( 4) 负担重, 不只是发展问题, 而且是生存问题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 同 50-60年代的西部建设相比, 西部大开发是在, 公开,
公平, 公正, 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进行的 。
西部大开发的途径是,
, 市场竞争机制 +中央政府的适度政策倾斜, ( 政策倾
斜要受到 4个方面的制约 ) 。
▲ 同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相比, 西部大开发面临的 时代背景,
国际形势, 社会制度, 区域面积, 人口数量 等不同, 西部
自身面积大, 各省区的情况极不相同 。
由于以上特点, 决定了西部大开发应当有多种模式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1.2.1 本课题的原定研究思路,
( 1)以陕西为例进行研究,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园 (区 )
为 轴心,东西以陇海线陕西段为轴建立 若干个高新产业
园(区),形成以陇海线陕西段为东西轴的 一条高新技
术产业带; 南北以榆(林) —— 安(康)铁路线为轴建
立若干个高新产业园(区),形成陕西 南北高新技术产
业带。 以两条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依托 幅射陕西东南北,
形成关中乃至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区,以此 带动陕西经济
发展。
( 2)在此基础上的研究,高新技术产业, 园 — 带 — 区,
辐射模式 在西部大开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在西部 12省
区的适用范围。
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园 -带 -区辐射图
1.2 高新技术产业园 — 带 — 区幅射模式
的原定研究思路与调整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渭南 高新产业区
长安 科技产业园(区)
安康 生物
科技产业园
西安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铜川 高新产业园
延安 生态农业
产业园 (区 )
榆林 能化工高
新产业园 (区 )
杨凌 高新农业示范区
宝鸡 高新产业园
汉中 生物
科技产业园
榆 (林 )安 (康 )铁路线
高新产业带
陇海铁路线 (关中 )
高新产业带
北
已设立
应设立
商洛 高新
产业园
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图示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1.2.2 本课题研究重点的调整
本课题原拟从模式的角度进行研究, 后按照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的建议, 将研究的重点作了相
应调整, 研究中突出了以下两个重点,
( 1) 侧重从理论上对高新技术园区创新, 机理, 进
行综合研究;
( 2) 注重研究的创新性与系统性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西安高新产业园 ( 区 ) 创新系统运作
机理
(1) 传统技术产业创新模式 (技术推动力与惯性
力论、市场竞争压力与拉力的需求推动论、技术
与市场互动作用论) 已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园
区创新的复杂性与非线性。
(2) 园区创新系统的基本构成 。 图示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园 (区 )科技
企业群
(创新核心 )
全球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
地
区
创
新
系
统
地
区
社
会
环
境
地区国民经济系统
国民经济系统
全球经济系统
·政府部门子系统
·人力资源 开发与教育
培训子系统
·情报信息
子系统
·中介服务
组织与合约
子系统
·市场开发
与营销
子系统
·科研组织子系统 ·应用与开发子系统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3) 园(区)创新系统的运作机理
▲ 园 ( 区 ) 创新系统运作机理分析
中小科技企业群是各种创新发生的策源地, 而创
新是以需求为导向,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随机发生的 。
按自利原则, 各利益主体 ( 子系统 ) 按市场规则
进行多方多次博奕并达到均衡, 使创新放大并扩散 。
在外部环境支撑下, 创新要素和诸子系统之间存
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 只有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随机
发生的各种创新, 才有可能被选择并在更大的市场空
间内扩散并产业化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园(区)创新系统运作模型
模型: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园区创新系统的
运行是以市场机理为前提,以创新平台为基础的 投
入 — 转换 (创新资源整合) — 产出 的过程,也是一
个不同子系统在非线性相互作用支配下相互整合、
相互配合,导致 创新发生和创新功能形成的过程。
图示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创新系统
中介服务与合约平台
外部环境平台
创新转
换系统
投入
2 3 4
1
5 6 7
产出
( 1)
( 2)
( 3)
创新发生和创新功能形成过程图示
创新
要素
创新
产品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第二部分:陕西关中地区高新产业扩散 机理 研究
(1)关中高新技术产业扩散机理分析
▲ 产业内扩散
▲ 跨行业扩散
▲ 产业群形成
(2)关中高新产业技术的空间扩散
(3)关中高新产业扩散的支撑条件分析
—— 支撑条件与阻力因素
(4)加快关中高新产业扩散的对策建议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第三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辐射带动关中
乃至陕西经济的扩散机理研究
( 1) 园区技术的扩散条件与外部条件,
供给主体 (扩散主体 );
需求主体;
扩散中介服务组织 。
( 2) 扩散对关中乃至陕西经济的渗透作用,
形成支柱产业的作用;
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作用;
改造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作用;
对民营经济的促进作用 。
第四部分:结 论 ( 略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3,本课题的研究结论
与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研究结论
3.1.1 关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 — 带 — 区辐射
模式的 基本原理,
西安 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为高新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技术供给,
强大的加工工业和门类齐全的军工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了产业
条件,促进了西安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产业化,形成了高新技术在产
业内扩散。 产业化的高新技术 在行业内扩散的基础上又形成了
空间上的扩散。高新技术的空间扩散逐步形成一系列产业群,这
些产业群 相互联系以陇海线为轴进行空间扩散已形成了高新技术
产业带。这一产业带与将要形成的榆(林) — 安(康)铁路线南北
高新产业带相交叉,向整个陕西地区辐射,带动陕西经济全面发展。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3.1.2 该模式的 作用,前瞻效应、旁侧效应、后顾
效应。
3.1.3 该模式的 优点,(1)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
产业的改造; (2)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合理化;
(3)提高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
3.1.4 该模式的 适用性,西部各省区的差异性大,
各省区应根据自已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地区经济
发展的开发模式。这一模式仅适应高等院校、科研院
所集中、工业经济基础好的地区。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3.2 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扩散机理
3.2.1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扩散机理分析
( 1) 关中高新技术的产业内扩散
▲ 电子信息技术的产业扩散, 以, 大唐电信, 为例
▲生物医药的产业扩散, 以“金花股份”公司为例
▲ 农业技术的产业扩散, 以, 杨凌高新农业示范区,
为例
结论, 企业的创新地点都是由 西安 — 西安高新区 — 陕
西地区 ; 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相结合, 互相促进; 以
一定的新产品为载体; 技术条件, 市场需求, 生产规
模三者相结合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 2)关中高新技术的跨行业扩散
▲从电子信息产业的跨行业扩散来看,扩散过程如
下,计算机产业 — 电子元器件产业 — 信息监控产业 —
其它相关产业
▲从生物制药的跨行业扩散来看,扩散过程如下:
医药制造行业 — 医疗器械行业 — 医疗包装行业 — 医药
种植行业
▲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跨行业扩散来看,
扩散过程如下,技术研究 — 农业种植业 — 农产品加工
及储藏业 — 农业设备制造业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 3)关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形成
高新技术随着产业内的扩散以及向相关产业扩散,
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产业群,
▲ 电子信息产业群 ( 通信产业;计算机产业;电子元
器件产业;信息监控系统产业等 )
▲ 生物医药产业群 ( 生物制药;医药生产等 )
▲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群 ( 水土保植, 旱作农业;畜牧
产业;良种培育, 农业生物工程;农科信息产业等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3.2.2 关中高新技术的空间扩散机理分析
空间扩散的过程如下所示,
西安高新产业园 → 产业群 (电子技术产业群、生
物医药产业群、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群) → 产业带 (西
安高新区、杨凌农业示范区、宝鸡高新区、渭南高新
区、铜川高新开发区等) → 关中高新产业区 → 陕西高
新产业区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3.2.3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扩散的支撑条件分析
( 1) 高新技术产业扩散的支撑条件分析
▲ 基础性支撑条件,西安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 强大
的加工工业和门类齐全的军工业基础以及在西部开发
中所具有区位优势;
▲ 政策支持条件,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与加快高
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策及相关政策支持;
▲ 基础设施支撑条件,陕西近年来交通条件的迅速发
展, 初步形成, 米, 字形高速公路, 铁路, 航空等全
方位, 立体化的交通与运输系统;
▲ 经验积累条件,西安高新区经过 10多年建设, 具备
了相当的产业辐射, 扩散能力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 2)关中高新技术产业扩散的阻力因素分析
▲ 资金缺口
▲ 空间布局不合理
▲ 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机制制约
3.2.4 加快关中高新技术产业扩散的对策
( 1) 制定富有激励性的人力资源政策;
( 2) 加快改革,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与扩散的主体;
( 3) 改变陕西高新技术园 ( 区 ) 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状
态;
( 4) 为高新技术的产业扩散营造良好的环境 。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4.有待今后继续深入研究
的几个问题
(1) 深化对园 (区 )创新系统运作机理的研究, 并进行准
确表达, 概括出模型;
(2) 从产业扩散与空间扩散的双向角度, 研究高新产业
的扩散机理以及对经济发展推动的内在机制, 特别要
加强跨地区扩散机理的研究, 并将扩散机理进一步模
型化;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3) 从西部大开发模式的角度,研究高新产业, 园 —
带 — 区, 层次递进辐射模式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与
作用以及适用范围,具体提出适用区域;
(4) 按原计划继续研究陕西东西、南北两个高新技术产
业带,重点研究陇海线高新产业带形成的规律;研究
榆 — 安线高新产业带形成的可能性与条件。在此基础
上,探讨上述两个高新产业带内的园(区)合理布局
以及各园(区)的产业特色。
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园 -带 -区辐射模式
谢谢各位专家,
领导及听众!
恳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