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 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化
一、周王朝的建立
A、周族兴起 ——先周历史
B、武王克商
C、周公东征 ——灭商的继续
二、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
A、扩大与巩固王畿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井田制
三,西周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强化
第一节 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化
A、周族兴起 ——先周历史
1.周族简介
2,周人始祖弃 ——后稷
3,公刘居豳 ——“周道之兴自此始”
4,古公亶父 ——太王
一、周王朝的建立
( 1)迁至岐山之阳 ——周原
( 2)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
实始翦商。 ——,诗经 ·鲁颂 ·閟宫,
( 3)周原遗址
5,文王时期的发展 ——完成翦商准备
( 1)进攻西北,巩固后方
( 2)迁都于丰,力图东进
( 3)发展实力的政治经济措施
周公曰:,…… 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
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
遑暇食。文王不敢盘于游田。文王受命惟中
身,厥享国五十年。” ——,尚书 ·无逸,
( 孟子 ) 对曰:, 昔者文王之治岐也, 耕者
九一, 仕者世禄, 关市讥而不征, 泽梁无禁,
罪人不孥 。, ——,孟子 ·梁惠王下,
有亡,荒阅。 ——,左传, 昭公七年
西伯曰文王, 遵后稷 ﹑ 公刘之业, 则古公 ﹑
公季之法, 笃仁, 敬老, 慈少 。 礼下贤者, 日中
不暇食以待士, 士以此多归之 。 伯夷 ﹑ 叔齐在孤
竹, 闻西伯善养老, 盍往归之 。 太颠 ﹑ 闳夭 ﹑ 散
宜生 ﹑ 鬻子 ﹑ 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 。 ——,史
记 ·殷本纪,
( 4)对外进攻:
“三分天下有其二”、号称西伯
B、武王克商
1,迁都镐京
2,孟津之誓
3,牧野之战
4,设立“三监”
C、周公东征 ——灭商的继续
1,成王继位,周公辅政
2,管蔡流言,武庚叛乱
3,内弭外抚,起兵东征
A、扩大与巩固王畿
1,以镐京为中心的宗周:镇以西六师
2,以王城为中心的成周:镇以成周八师
3,营建洛邑,迁殷“顽民”
B、分封制
1,概念
二、周初大分封和宗法制、井田制
2,分封的原则与对象
与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功劳的大小(辅佐
与同盟),承认周王的统治,古帝王之后。
分封制是周人对被征服土地和人民实行
统治的一种措施,也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在
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
4,周初两次大分封
( 1)武王克商后的大分封
( 2)周公东征后的大分封
5,重要封国:
卫、宋、鲁、齐、晋、燕、吴、楚
3,分封的核心内容 ——授民授疆土
6,层层分封与分封制的典型概括: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
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
皆有等衰。 ——,左传, 桓公二年
7,评价
通过上述层层分封的办法,周天子便建
立了从上到下的以周王室宗族为中心的姬姓
家族联合异姓贵族对全国土地和人民的统治
权,同时也完成了财产和权力在统治阶级内
部的瓜分。
各方诸侯以周王为共主,对周天子有朝
拜、纳贡赋、供劳役、助出征等义务;周王
将土地和人民赐与诸侯,既有保护诸侯权利
的义务,也有剥夺诸侯爵位、削地和贬爵的
权力。
西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王权要比夏商集
中得多,对巩固西周王权有积极作用;但诸
侯国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终于造成后来春
秋战国时期 王权的衰落和诸侯权力的膨胀 。
C、宗法制
1,概念:
是西周统治者创立的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
护政治关系的上下尊卑贵贱秩序的社会政治制
度,是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基础,是调整统治阶
级内部权力、财产继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
2,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 隐公元年
3,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 1)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礼记 ·丧服小记,
( 2)尊祖敬宗
尊祖,昭穆制示意图
……


……


始祖
4,宗法制的特征
( 1)等级森严
( 2)族权与政权、财权的结合
( 3)以血缘关系维护政治关系
( 4)适用于同姓范围
5,宗法关系的补充 ——与异姓贵族的甥舅关系
敬宗:, 宗子维翰(榦),宗子维城。” ——
,诗经 ·大雅 ·板,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
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
等衰。 ——,左传, 桓公二年
7,宗法制的典型概括:
周之宗盟,异姓为后。 ——,左传, 隐公十一年
大任,大姒,大姜,大姬。 ——,国语 ·周语中,
6,一个别子或一个宗族最多同时只能有五个大
小宗(五代人)
8,评价
宗法制利用贵族的血缘关系的亲疏、
长幼、嫡庶来确立其在政治上的尊卑、贵
贱、上下等级关系,确立各级贵族的政治
经济特权范围,以防范统治阶级的内部斗
争,从而维护了各级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秩
序;
但是也造成了重等级和地位,而不重
德行和才能的风气,后来的许多暴君和白
痴便是 被这种制度推上君位的。
D、井田制
1,概念:
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占有与分配)
和经济基础,体现了我国奴隶社会生产关系
的主要部分。
2,土地国有与层层分封(实际占有)相结合
溥天之下,莫非 王 土;率土之滨,莫非
王 臣。 ——,诗经 ·小雅 ·北山,
封略之内,何非 君 土?食土之毛,谁非 君
臣? ——,左传, 昭公七年
(公田) 田里不鬻。 ——,礼记 ·王制,
3,土地的形状与单位
( 1)“国”中田土的形状 ——井田制的得
名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诗经 ·小雅 ·信南山,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孟子 ·滕文公上,
( 2)井田的单位:田(夫) —井 —成 —同( P84)
注意,公田收获物归上级奴隶主,私田所
得归下级奴隶主。
( 3)野中之田:
不规则,非熟田,肥瘠不等
4,井田耕作者 ——奴隶
( 1)称谓:庶人,庶民,氓,甿,人鬲,黎民
( 2)非自由人的身份,无独立的经济
( 3)田间劳作及各种劳役
( 4)“国”“野”之田即分封之田,一般
不买卖
5,井田的耕作方式:耦耕(十千维耦)
6,贡赋征收的比例与交纳者
( 1)十分之一说: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
彻,其实皆什一也。 ——,孟子 ·滕文公上,
( 2)十一分之一说: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
私百亩,同养公田。 ——,孟子 ·滕文公上,
( 3)贡赋的交纳者:
在形式上是中下级奴隶主而非奴隶。
7,两种形式私田的存在与发展
( 1)中下级奴隶主开垦的私田
( 2)逃亡奴隶和“国人”的私
田( 3)私田增多的严重影响
8,井田制的典型概括:
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
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
——,国语 ·晋语四,
9,评价
井田制奠定了西周奴隶制发展的经济基
础,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财产分配秩序,
确立了西周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而多种私田的存在与增加,也埋下了中
下级奴隶主贵族的力量逐渐强大、政权逐级
下移的祸根,从而最终使奴隶制崩溃。
1,周王朝的统治机构
周王
三公(师保)
太师
太傅
太保
太宰
司徒
司马
司空
司寇
太史等
三、西周国家机器的强化
2,军队
构成
禁卫军 ——虎贲
常备军 西六师(镇守宗周)
成周八师(镇守成周)
3,刑法:
( 1), 九刑, 的制定
( 2)五刑名称及其三千律条
4,礼乐与礼刑关系
( 1)五礼:吉(祭祀)凶(丧葬)军(军旅)
宾(外交)嘉(婚冠)
( 2)礼与刑之关系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礼记 ·曲礼上,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
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 ·富国篇,
5,对诸侯控制的加强
( 1)五服制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
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国语 ·周语上,
( 2)王室与五服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说明周王朝实力的雄厚和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第二节 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哲学、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A、敬天保民思想的形成
B、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C、科学技术的发展
D、文字、诗歌与音乐的发展
三、社会生活
第二节 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A、农业生产状况
1,农具
2,耕作方式 ——耦耕
3,休耕轮作 技术
4,施肥与除虫
B、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1,青铜器铸造与 人工冶铁制品 的出现
“天下第一剑”( P94)
2,原始瓷器的进步与 瓦 的使用
3,复杂车辆的制造
4,玉质礼器与煤玉雕刻
C、西周的商业
1,市场 与 质人 的出现
2,商品交换与奴隶贸易
3,货币贝(单位为朋)与铜(单位为锊、锾)
4,民间的物物交换
二、哲学、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A、敬天保民思想的形成
1,天命靡常。 ——,诗经 ·大雅 ·文王,
2,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周易 ·革, ]
3,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引, 泰誓, ]
4,周人的结论:
( 1)“敬天。” [,尚书 ·洛
诰, ]
( 2)“保民。” [,尚书, 之, 康诰,,梓
材, ]
( 3)“明德慎罚。” [尚书, 之, 康诰,,多
方, ]
B、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1,, 尚书 ·洪范,,五行”及其哲学意义: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
五曰土。水曰 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由于它包含着事物的存在和它的属性有它
的客观性这一合理因素,因而五行学说虽然被
笼罩着宗教的外衣,但它包含着 自发的唯物主
义因素。 ——任继愈, 中国哲学史,
2,, 周易, 的阴阳八卦
( 1)八卦及其相互关系
( 2)“阴阳”的矛盾对立及其哲学意
义 ——阳— —阴
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阳性等特性
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阴代表消极、退守、
柔弱、阴性和具这些特性的事物。世界就是
在两种对抗性的物质势力(阴阳)运动推移
之下孳生着、发展着。任继愈, 中国哲学史,
天地是万物生成的总根源这一观念的哲学意义
( 3)“阴阳” 所体现的矛盾转化
与质量互变观念
以乾卦为例:
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
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
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 ——,易 ·乾,
事物刚开始时,变化的迹象不显著,继续
发展下去,变化就深刻化、剧烈化,发展到最
后阶段,超过了它最适宜发展的阶段,它就带
来了相反的结果。事物本来是有前途的,过了
它的极限,它反而没有前途了。
——任继愈, 中国哲学史,
C、科学技术的发展
1,数学知识的普及
2,天文历法的进步
( 1)二十八宿的观测与季节的确定
( 2)最早的有准确日期的日食记录
( 3)日月合朔为一月开端的最早记录
( 4)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圭表
4,中医分科与理论
D、文字、诗歌与音乐的发展
1,文字:周原甲骨文、西周金文,,史籀,
2,西周典籍:, 周书, 与, 逸周书,
3,, 诗经,,名称、组成、内容、影响
4,音乐
3,地图的广泛运用
三、社会生活
A、饮食与服饰
1,主食、菜馔(荤、素)、饮料(酒)、水果
2,贵族的钟鸣鼎食与礼制的繁缛
3,首服与衣裳
B、居室与宫寝
1平民的居室:
( 1)半地穴式房屋
( 2)土窑式房屋
2,贵族的宫殿与宗庙
C,生育礼与冠礼
2,三次加冠( guān)
3,加冠的意义
D、婚礼
1,婚姻的原则:同姓不婚、匪媒不得
2,婚嫁的程序( P104):
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1,生育之礼
E、丧礼
1,招魂
2,举办丧事:饭含 (hàn)、小殓、大殓
3,棺椁的等级
F、宗教信仰
1,西周早期盛行的龟卜
2,中后期盛行以, 周易, 为指导的筮法(蓍卜)
3,巫觋地位和作用的削弱
第三节 西周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西周的衰亡
一、西周世系与西周史分期
二、西周中期社会危机的加剧
三、西周王朝的衰亡
附 1:西周史考点
附 2:原始社会史与三代史参考书
下接春秋
第三节 西周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西周的衰亡
武王 —成王 —康王 —昭王 —穆王 —恭(共)
王 —懿王 —孝王(共王之弟) —夷王(懿王
之子) —厉王 —共和行政 —宣王(厉王之
子) —幽王
B、西周史分期:
1,建立、巩固与强盛期,武王 ——康王
2,维持与守成期,昭王 ——共王
3,衰落与灭亡期,懿王 ——幽王
一、西周世系与西周史分期
A、世系:
二、西周中期社会危机的加剧
A、西周中期与周边各族的矛盾和冲突
1,楚国的崛起与昭王南征不复
2,周穆王西征犬戎与南征徐奄诸部
附 3,周厉王与淮夷的战争
B、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和矛盾的加深
1,贵族的没落与新贵的产生
2,土地的出租与转让
3,上下级贵族间的诉讼纠纷
4,士的悲惨处境
C、统治阶级与民众的矛盾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不狩不猎,胡
瞻尔庭有县貆兮? ——,诗经 ·魏风 ·伐檀,
硕鼠硕鼠,勿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
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
得我所。 ——,诗经 ·魏风 ·硕鼠,
三、西周王朝的衰亡
A,西周进入衰落期
懿王 时,戎狄交侵,周王朝不能抵御,
一度迁都犬丘(今陕西兴平),标志着
西周进入衰落期。此前的中期,虽也与
周边部族有战争,但大多能取胜。
B、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
1,厉王专利,国人困苦
2,厉王弭谤,道路以目
3,国人暴动,厉王奔彘
4,共和行政( B.C.841年)
C、宣王“中兴”与民族矛盾的加
剧 1,玁(猃)狁南侵,宣王北伐
2,南伐荆楚,西征西戎
3,宣王“中兴”的回光返照
( 1)伐戎失败,南国之师全军覆灭
( 2)不藉千亩
( 3)料民于太原
( 4)强迫鲁国废嫡立少,诸侯离心
D、骊山烽火,西周灭亡
1,幽王继位,百川沸腾
2,用虢石父,国人怨愤
3,宠褒姒,废申后;立伯服,废太子宜臼
4,申侯联合缯、犬戎,占镐京,杀幽王于
骊山
E、西周积年:
B.C.1046——B.C.771, 历十二王,276年
1,西周史分期;
2,与国家理论有关的知识点;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
4,五行、阴阳八卦的哲学意义;
5,婚礼六程序;
6,市场与质人;
7,西周的耦耕、瓦、中华第一剑。
考点
参考书:
1,, 史记,
2,, 左传,
3,, 国语,
4,, 尚书,
5,, 诗经,
6,, 周易,
9,宋兆麟, 中国原始社会史,
10,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
国家的起源,
11,孙淼, 夏商史稿,
12,孟世凯, 夏商史话,
13,黎虎, 夏商周史话,
14,许倬云, 西周史,
15,王宇信, 西周史话,
16,杨宽, 西周史,
7,王玉哲, 中
华远古史,
8,胡厚宣, 殷
商史,
宗法制示意图
……
天子(宗子)
……
诸侯等(别子 )
天子(宗子)
……
诸侯(宗子)
……
卿(宗子)
……
大夫(宗子)
士(宗子) 庶人(别子)
士 ( 别子)
大夫(别子)
卿(别子)
诸侯(别子)
……
诸侯(别子)
天子
天:乾(三连) ——————
地:坤(六断) — —
雷:震(仰盂)
火:离(中虚)
风:巽(下断)
泽:兑(上缺)
水:坎(中满)
山:艮(覆碗)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