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复合材料基体( Matrix) 材料
一、聚合物及其分类
聚合物包括:热固性聚合物和热塑性聚合物。
1、热固性聚合物,
通常为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或固态预聚体,经加
热或加固化剂发生交联化学反应并经过凝胶化 和固
化阶段后,形成不溶、不熔的三维网状高分子。
主要包括:环氧、酚醛、双马、聚酰亚胺树脂等。
各种热固性树脂的固化反应机理不同,根据使
用要求的差异,采用的固化条件也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的固化条件有室温固化、中温固化( 120?C左右)
和高温固化( 170?C以上)。这类高分子通常为无定
型结构。具有耐热性好、刚度大、电性能、加工性
能和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
2、热塑性聚合物,
它们是一类线形或有支链的固态高分子,
可溶可熔,可反复加工而无化学变化。
包括各种通用塑料(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等)和特种耐高温
聚合物(聚酰胺、聚醚砜、聚醚醚酮等)。
这类高分子分非晶(或无定形)和结晶两类。
通常结晶度在 20-85% 之间。具有质轻、比强度高、
电绝缘、化学稳定性、耐磨润滑性好,生产效率高
等优点。与热固性聚合物相比,具有明显的力学松
弛现象;在外力作用下形变大;具有相当大的断裂
延伸率;抗冲击性能较好。
热塑性聚合物状态与温度的关系
1 — 非晶态聚合物的温度 - 形变曲线
2 — 结晶态聚合物的温度 - 形变曲线
3、常用 热固性树脂:
( 1)环氧树脂 (EP):
一种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活性环氧
基团 (—C—C—) 的低聚物 。
O
按化学结构分类如下:
缩水甘油醚 EP
—缩水甘油类 缩水甘油胺 EP
缩水甘油酯 EP
—脂环族 EP
—脂肪族 EP
环氧树脂是线型结构,必须加入固化剂使它变为
不溶不熔的网状结构才有用途。 常用的固化剂包括脂
肪族或芳香族胺类,有机多元酸或酸酐等。
按固化工艺可分为三大类:
1)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它仍在固化时发生加成
聚合反应;
2)离子型引发剂,它可分阴离子和阳离子;
3)交联剂,它能与双酚 A型环氧树脂的氢氧基进行
交联。
( 2)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BMI)
双马树脂是马来酸酐与芬香族二胺反应生成
预聚体,再高温交联而成的一类热固性树脂。
交联后的双马树脂具有不熔、不溶的特点,
有高的交联度,固化后的密度在 1.35?1.4 g/cm3
之间,玻璃化温度( Tg) 在 250 ? 300 ?C 之
间,使用温度为 150 ? 200 ?C。
热固性树脂的力学性能表
2,热塑性树脂:
1)聚醚醚酮( PEEK)
PEEK是一种半结晶型热塑性树脂,其玻璃化转变
温度为 143?C, 熔点为 334?C,结晶度一般在 20-40%,
最大结晶度为 48 % 。
PEEK在空气中的热分解温度为 650?C,加工温度在
370?420?C,室温弹性模量与环氧树脂相当,强度优于
环氧,断裂韧性极高,具有优秀的阻燃性。
PEEK基复合材料可在 250 ?C的温度下长期使用。
2)聚苯硫醚( PPS)
结晶型聚合物,耐化学腐蚀性极好,在室温不溶
任何溶剂,可长期耐热至 240 ?C。
3) 聚醚砜( PES)
非晶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225?C,可在 180?C
下长期使用;有突出的耐蠕变性、尺寸稳定性;热膨胀
系数与温度无关,无毒,不燃。
4)热塑性聚酰亚胺
聚醚酰胺( PEI),长期使用温度为 180 ?C 。
聚酰胺酰亚胺( PAI),Tg 达 280 ?C,长期使用
温度为 240 ?C 。
高聚物特征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熔点 Tm和粘流温度 Tf
在 Tg以下:为硬而脆或硬而韧的固体(玻璃态);
在 Tg附近:非晶高聚物转变成软而有弹性的橡胶态;
半晶高聚物转变成软而韧的皮革态;
热塑高聚物 Tg 基本固定;热固高聚物 Tg 随其
交联度的增加而增加,当交联度很高时,达到 Tg后
无明显的软化现象。
Tm( 结晶),Tf( 非晶):成为高粘度的流体。
温度及加载速度对高聚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二、金属
1、用于 450 ?C以下的轻金属基体(铝、镁及其合金)
1-1 铝及其合金,
面心立方结构,无同素异构转变。熔点为 660?C,
密度 2.7g/cm3。 塑性优异,导热、导电性能好;化学
活性高,强度不高。铝合金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铜、
镁、锌、锰和硅等。 可分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
(Z L)。 变形铝合金可分为, 防锈铝 (LF),硬铝( LY)
,超硬铝 (LC),锻铝( LD)。
★ 固溶处理:是指通过加热使合金中第二相完全
溶入 ?相中,并通过扩散均匀化,以
固溶强化方式强化合金。
★ 淬火:是指固溶处理后用水或其它介质将合金
急冷至室温,获得最大饱和度的均匀固
溶体。
★ 时效处理:指通过过饱和度固溶体的分解,析出
介稳定的第二相 (过渡 相 )并弥散分
布。通过时效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明显提高。
铝合金的相图
1-2 镁及其合金,
镁具有密排六方结构,密度为 1,74g / cm3。
镁的强度和模量都很低,但比强度、比模量较高。
其室温和低温塑性较低,但高温塑性好,可进行各
种形式的热变形加工。
镁的合金化也是利用固溶强化和时效强化来提
高合金的常温和高温性能。其合金化元素有铝、锌
、锆、锰和稀土等。镁合金主要有 Mg-AL-Zn系和
Mg-Zn-Zr系,分变形镁合金和铸造镁合金。
镁 -铝合金相图
镁 -锌合金相图
2、用于 450?700 ?C复合材料的金属基体
(钛及其合金)
钛的密度为 4.51g/cm3, 熔点 1678?C,热膨胀
系数 7.35?10-6/K,导电和导热性差,耐腐蚀性良
好。 钛有两种同素异构结构。 882.5?C 以下为密
排六方结构( ?-Ti); 882.5 ?C 以上至熔点为体
心立方结构( ?-Ti)。
钛合金复合材料中常用钛及钛合金成分及性能
3、用于 1000 ?C高温复合材料的金属基体
3-1 高温合金
高温合金是铁基、镍基和钴基高温合金的总
称,在高温下具有很的持久、蠕变和疲劳强度。
为了获得高强度与高蠕变抗力,合金元素必
须保证产 生在高温下强而稳定的显微组织。
强化方式,固溶强化、弥散强化和析出硬化。
例如:奥氏体基体和弥散分布于其中的强化相
形成高温合金。
其中:强化相可以是碳化物相、金属间化合物
相或稳定化合物质点。
★ 铁基高温合金:可做中温使用的另部件,
如 700?C以下使用的发动机涡轮盘,作为
高温板材的固溶强化型铁基高温合金的
使用温度在 900?C 以下。
高温合金基体的力学性能
★ 镍基合金:用来制造使用温度更高的、受力
苛刻的热端部件,如涡轮叶片、导向叶片、
燃烧室等。
★ 钴基高温合金广泛用作导向叶片,具有良好的
抗热腐蚀性和抗冷热疲劳性能。
3 - 2 金属间化合物 ( Intermetallic Compound )
概念: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类金属之间形成的
中间相化合物。
决定金属间化合物相结构的主要因素有电负性、
尺寸因素和电子浓度等。
金属间化合物可分结构金属间化合物和功能金
属间化合物两大类。
常见 AB,A2B,A3B,A5B3,A7B6型等化合物;
根据组成元素,可分为铝化物、硅化物和铍化物。
金属间化合物晶体结构虽然复杂,但从原子
结合上仍具有金属特性。然而其电子云分布并非
完全均匀,存在一定方向性,具有某种程度的共
价键特征,导致熔点升高及原子间键出现方向性
。金属间化合物往往具有一定的固溶度,偏离当
量成分,有序度降低,缺陷增加。
例如,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低密度、
高强度、高刚度、以及良好的高温、抗蠕变和
抗氧化性能。
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一般分 ? 2-Ti3Al和
? - TiAl两类。
三、陶瓷
陶瓷是金属与与非金属的固体化合物,
以离子键(如 MgO,Al2O3),共价键(金刚
石,Si3N4,BN) 以及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混合
键结合在一起。
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通常由晶相、玻璃
相和气相(孔)等不同的相组成。
优点:陶瓷材料具有熔点高、硬度大、化学稳定
性好、耐高温、耐磨损、耐氧化和腐蚀、比重小
强度和模量高等优点,可在各种苛刻的环境下工
作;另一方面,陶瓷材料在磁、电、光、热等方
面的性能和用途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是非常重
要的功能材料。
陶瓷材料的致命弱点:是脆性大、韧性差,常因
存在裂纹、空隙、杂质等缺陷而引起不可预测的
灾难性后果。
陶瓷基复合材料是改变其脆性、提高韧
性的有效途径。用于复合材料陶瓷基体主要
有氧化物( Al2O3等)、氮化物( Si3N4等)和
碳化物( SiC等)。
1,氧化物陶瓷
氧化物陶瓷主要有 Al2O3,MgO,SiO2,ZrO2和
莫来石( 3Al2O32SiO2) 陶瓷等。
其熔点在 1700?C以上,主要为单相多晶结构,
还可能有少量气相(气孔)。微晶氧化物的强度
较高;粗晶结构时,晶界残余应力较大,对强度
不利。氧化物陶瓷的强度随环境温度升高而降低。
这类材料应避免在高应力和高温环境下使用。这
是因为 Al2O3和 ZrO2的抗热震性差; SiO2在高温下
容易发生蠕变和相变等。
2,非氧化物陶瓷
主要有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和硅化物。
特点:是耐火性和耐磨性好,硬度高,但脆
性也很强。碳化物、硼化物的抗热氧
化温度约 900-1000?C,氮化物略低些
,硅化物的表面能形成氧化硅膜,所
以抗热氧化温度可达 1300-1700?C。
★ 氮化硅( Si3N4) 属六方晶系,有 ?,?两种
晶相。其强度和硬度高、抗热震和抗高温蠕变
性好、摩擦系数小,具有良好的耐(酸、碱和
有色金属)腐蚀(侵蚀)性。抗氧化温度可达
1000?C,电绝缘性好。
★ ?-SiC属六方晶系,?- SiC属等轴晶系。
高温强度高,具有很高的热传导能力以及较
好的热稳定性、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蠕变性。
★ 氮化硼具有两种结构:
A,类似石墨的六方结构,可作为高温自润滑材料
在高温( 1360?C) 和高压作用下可转变成立方
结构的 ?-氮化硼。
B,?-氮化硼立方结构,耐热温度高达 2000?C,
硬度极高,可作为金刚石的代用品。
4,玻璃陶瓷(微晶玻璃)
许多无机玻璃可通过适当的热处理使其由非
晶态转变为晶态,这一过程称为反玻璃化。对于
某些玻璃反玻璃化过程可以控制,最后能够形成
无残余应力的微晶玻璃。这种材料成为玻璃陶瓷。
密度为 2.0-2.8g/cm3,
弯曲强度为 70-350MPa,
弹性模量为 80-140GPa。
玻璃陶瓷具有热膨胀系数小,力学性能好
和导热系数较大等特点。
如:锂铝硅( Li2O-Al203-SiO2,LAS) 玻璃
陶瓷的热膨胀系数几乎为零,耐热好。
镁铝硅( MgO-Al203-SiO2,MAS) 玻璃陶瓷
的硬度高,耐磨性好。
四、碳(石墨)
熔点,3550?C( 超过 3500?C开始升华);
沸点,4200?C。
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
比重:无定形碳为 1.88、石墨为 2.25,
金刚石为 3.51。
第六章 复合材料增强剂 (Reinforcement)
纤维及其织物、晶须、颗粒
一、复合材料增强剂的特点(图 7–1)
1、具有很低的比重;
2、组成这些化合物的元素都处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第三周期;
3、它们大多数都是以结合力很强的共价键结合;
4、具有很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和高温稳定性。
不同复合材料增强剂的强度和模量
二、纤维
1、无机纤维
1-1、玻璃纤维( Glass Fiber)
玻璃纤维是由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硅酸盐经
熔融后以快的速度抽丝而成。质地柔软,可纺
织成各种玻璃布、带等。伸长率和热膨胀系数
小,耐腐蚀,耐高温性能较好,价格便宜,品
种多。缺点是不耐磨、易折断,易受机械损伤。
性能 纤维类



A


C

介电
D


E

强度
S

纤维
R

模量
M
拉伸强度,
GPa
3.1 3.1 2.5 3.
4
4.58 4.4 3.5
弹性模量,
GPa
73 74 55 71 85 86 110
延伸率,% 3.6 3.37 4.6 5.2
密度,g/cm3 2.4
6
2.4
6
2.14 2.
5
2.5 2.55 2.89
玻 璃 纤 维 品 种 性 能 一 览 表
1-2、碳纤维
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固相反应转变而成的
纤维状聚合物碳。含碳量 95%左右的称为碳纤维;
含碳量 99%左右的称为石墨纤维。碳纤维比重小,
比强度、比模量大见下表,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好,成本低,批生产量大,是一类极为重要的高
性能增强剂。
制备碳纤维的主要原材料有人造丝(粘胶纤维)
聚丙烯腈( PAN) 纤维和沥青( Pitch) 等。
经过分为五个阶段:
1)拉丝:湿法、干法或熔融纺丝法。
2)牵伸:通常在 100 ? 300 ?C范围内进行,
控制着最终纤维的模量。
3)稳定:在 400?C加热氧化。显著地降低热
失重,保证高度石墨和取得更好的性能。
4)碳化:在 1000?2000 ?C 范围内进行。
5)石墨化:在 2000 ? 3000?C范围内进行。
碳纤维制备工艺流程
PAN基碳纤维制备工艺流程,
PAN原丝
空气中预氧化,
施张力使纤维
伸长约 10% 。
(200?300?C)
1150?惰气中碳化 1h,
施张力约 0.5N/束。
碳纤维 (低模高强 )
2100?C石墨化惰气
中 1分钟,施张力约
1?2N/ 束。
石墨纤维
(高模高强 )
碳化过程:
有机化合物在惰性气氛中加热到 1000-
1500?C时,非碳原子(氮、氢、氧等)将逐
步被驱除,碳含量逐步增加,固相间发生一
系列脱氢、环化、交链和缩聚等化学反应,
此阶段称为脱碳过程,形成由小的乱层石墨
晶体组成的碳纤维。
石墨化过程:
当温度升到 2000 ?3000?C时,非碳
原子进一步排除,反应形成的芳环平面
逐步增加,排列也较规则,取向度显著
提高,由二维乱层石墨结构向三维有序
结构转化,此阶段称为石墨化过程。形
成的石墨纤维弹性模量大大提高。
碳纤维热处理温度与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关系
不同品种碳纤维的力学性能
2、陶瓷纤维
2-1、硼纤维( Boron Fiber)
制备工艺:化学气相沉积( CVD)。
2BCl 3 + 3H 2 ? 2B ? + 6HCl ?
中心是碳纤维或钨纤维
典型性能:
直径,100?140?m; 抗张强度,3500MPa
弹性模量,390GPa; 密度,2.68g/cm3
状态:连续单丝。
硼纤维抗氧化和高温性能较差,在 400?C时可保
持室温强度的 80% ;在高于 500?C的氧化气氛中几分
钟其强度就迅速下降;在 650?C时将失去所有的性能。
同时其成本也较高,成本下降的潜力也不大。
室温下硼纤维的化学稳定性好,但表面具有
活性,不需要处理就可与树脂复合,其复合材料
具有较高的层间剪切强度。对于含氮化合物亲和
力大于含氧化合物。但在高温下易与大多数金属
反应,需要在纤维表面沉积保护涂层,如 SiC和
B4C等。
硼纤维主要用于聚合物基和铝基复合材料。
2-2、氧化铝纤维 (Alumina Fiber )
氧化铝纤维是多晶纤维,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以
及耐热性和抗氧化性。制备氧化铝纤维的方法较多,
有 ? -,? -,?-Al2O3 连续纤维和 ?-Al2O3 短纤维。
? -Al2O3 与树脂及熔融金属的相容性好,氧化铝纤
维主要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缺点是密度较大。
纤 维 比 重
(g/cm3)
直 径
(?m)
拉伸强度
(MPa)
拉伸模

(GPa)
最高使用
温度( ?C)
熔 点
( ?C)
Tyco法 3,99 250 2400 460 2000 2040
三 M法 2.5 11 1750 150 1300 2040
ICI法 3.4 3 1000 100 1600 2040
Du Pont法 3.9 20 1400 300 1100 2040
住友化学法 3.2 9 2600 250 1300 2040
各 种 氧 化 铝 纤 维 的 性 能
2-3、碳化硅纤维
碳化硅纤维具有很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耐腐
蚀、抗热震、热膨胀系数小、热传导系数大等优点
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高温性能,其室温性能
可保持到 1200?C。其成本下降的潜力很大。适合于
制备树脂、金属及陶瓷基复合材料。
碳化硅纤维的制备方法有先驱体转化法和
CVD法两种。
1)先驱体转化法
1975 年由日本矢岛教授首先研制成功。有
Nicalon( 尼卡隆) 和 Tyranno( 奇拉隆)两种商品。
纤维呈束状,每束 500根左右,每根纤维 10?m左右。
聚碳硅烷 纺丝 聚碳硅烷纤维
N2下高温处理Nicalon( 尼卡隆)
2) CVD法制备 SiC纤维
直径,100 ? 140 ?m; 抗张强度,3500MPa
弹性模量,400GPa; 密度:
3.0?3.4g/cm3
状态:连续单丝。
制备方法:
将基体丝连续通过玻璃管状反应器,并在加热
到 1200 ~ 1300?C的同时通入适量的氯硅烷与氢气的
混合反应气体反应气体在热丝上发生热解反应生成
SiC
CH3 SiCl3 + H2 ? SiC? + HCl? + ???
并沉积在热丝上形成带有芯(丝)材的连续 SiC纤维
各种 SiC纤维的性能比较
纤维 密度
( g/cm3)
弹性模量
( GPa)
拉伸强度
( MPa)
比模量
( GPa/g/cm3)
比强度
( MPa/g/cm3)
Nicalon
CVD-W芯
CVD-C芯
Tyranno
晶须
2.60
3.4
3.0
2.4
3.2
250
400
400
280
700
2500
3600
3600
2400
~ 20000
96.2
117.6
133.3
116.7
218.8
961.5
1058.8
1200.0
1000.0
~6250.0
三、晶须( Whisker)
晶须是指具有一定长径比和截面积小于
52?10-5cm2的单晶纤维材料。其直径为 0.1
到几个微米,长度为数十到数千微米。但
具有实用价值的晶须的直径约为 1-10微米,
长径比在 5–100之间。晶须是含缺陷很少
的单晶纤维,其拉伸强度接近其纯晶体的
理论强度。
ZnO晶须微观形貌
SiC晶须微观形貌
晶须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 CVD) 法、
溶胶 -凝胶法、气液固法、液相生长法、固相生
长法和原位生长法等。
制备陶瓷晶须经常采用 CVD法。
即通过气体原料在高温下反应,并沉积在衬底上
而长成晶须。
例如 CVD 法制备 SiC 晶须的基本反应式为:
CH3 SiCl3( g) + H2 ? SiC? + HCl( g)
CVD 法制备难溶金属氮化物和碳化物的基本
反应式为:
2MCl4( g) + 4H2 +N2 = 2MN( s) ?+ 8HCl( g)
MCl4( g) + CH2 = MC( s) ? + 4HCl( g)
VLS 法制备 SiC 晶须的过程是:在预选高温将
触媒固体颗粒( ?30?m) 熔化成液态触媒球,通
入气相源 (H2,CH4,SiO),气相中的碳、硅原子
被液球吸收溶解形成过饱和的碳硅溶液,以 SiC
的形式沉积在支撑衬底上。沉积不断进行,晶须
不断生长,触媒球被生长着的晶须抬起,继续吸
收、溶解和沉积。
固相生长法的典型实例
利用稻壳法制备 SiC晶须
具体反应是:
稻壳 (700-900?C, 无氧气氛 )?SiO2(s) + C(s)
SiO2( s) + 3C( s) ? SiC ?+ 2 CO (g)
晶须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且许多
晶须具有各种特殊性能,可用来制备各种性能
优异的功能复合材料。
晶须的成本较高,影响其应用。目前已开
发出许多低成本晶须,如 K2Ti 6O13等。另外晶
须在基体材料中的分散工艺也是目前需要解决
的问题之一。
四、颗粒( Particle)
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热、耐磨、耐高温
的陶瓷和石墨等非金属颗粒,加入到基体材料中
起提高耐磨、耐热、强度、模量和韧性的作用。
其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
另外,还有一种颗粒增强体称为延性颗粒增
强体( Ductile Particle Reinforcement),主要为
金属颗粒,一般是加入到陶瓷基体和玻璃陶瓷基
体中起到增韧作用。如 Al2O3中加入 Al,Ni,WC中
加入 Co等。金属颗粒的加入使材料的韧性显著提
高,但高温力学性能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