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经 学
展 济
Development
Economics
主 讲
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李雄诒 教 授
Tel,0371— 67698829
E-mail:lxy@zzti.edu.cn
第一章 序论
第一节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经济发展思想
第三节 论证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发展中国家”的界定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一、研究对象
二战以后,西方为争夺发展中国家,
兴起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的研究。可能
说,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研究一开始就带
有很明显的政治目的。
所以,发展经济学实际上是研究发展
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
返回
二,,发展中国家, 的界定
(一) 发展中国家的产生
(二) 几种界定的方法
(三) 几种分类方法
(四) 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返回
(一)发展中国家的产生
1、殖民主义和独立
2、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选择
3、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结果
返回
1,殖民主义和独立
亚洲, 非洲 和拉美等殖民地和附属
国纷纷独立, 并选择不同道路谋求经济
快速发展, 这些国家被称为发展中国家
( Developing Countries), 或者欠发达
国家 (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DCs)
或者第三世界国家 。
发展中国家主要指其产生的历史相
同 。
返回
2,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选择
( 1) 不同制度 。 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 。
( 2) 不同条件 。 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条
件, 如沿海和内陆, 港口和偏远地区 。
( 3) 不同发展思路 。 依赖他国的台湾,
韩国, 独立发展的中国 。
返回
3,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结果
( 1) 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或新兴工
业化国家, 如新加坡, 韩国 。
( 2) 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 菲律宾, 印
度尼西亚, 秘鲁 。
( 3) 开始进入工业化的国家, 如中国,
印度, 洪都拉斯 。
( 4) 极其落后国家, 如朝鲜, 蒙古, 越
南 。
返回
( 二 ) 几种界定的方法:
1,刘易斯方法:人均产出低于 1980年美元价格
2000元的国家就属于发展中国家 。
2,世界银行方法:分为低收入, 中收入国家两
类 。 1986年人均 GNP在 425美元及以下为低收
入国家, 426美元以上的为中收入国家, 对象
就区别于发达国家和高收入的石油国家 。
3,托达罗方法:托达罗定义的意义在于他提出
了发展中国家的一些, 典型化事实,, 为经济
学家所注意 。
托达罗界定的发展中国家满足一组经济特征:
a.低下的生活水平, GNP增长缓慢, 收入分
配高度不平等 。
b.低下的生产率 ( 资本, 劳动的要素收益率
非常低 ) 。
c.高的人口增长率和高的赡养率, 发展中国
家人口增长率达 2.1%,发达国家只有 0.7%,
发展中国家的赡养率是 50%,发达国家只
有其的 1/3。
d.劳动力严重就业不足和公开失业,这个比率在发
展中国家是 30%,发达国家则把 6%视为危险点。
e.对农产品及其他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
-产值结构:农业占的比重是平均 30%,发达国家
只有 8%。
-就业结构:亚非国家农业人口分别达到 70%、
54%,北美只 5%。
-出口结构:初级产品是外贸收入的主要来源。
f.在国际交往中处于受支配、依附的地位。
返回
(三)几种分类方法
1、级别分类
2、地理位置分类
3、绝对(现实)收入分类
4、相对(理论)收入分类
返回
1,级别分类
( 1) 第一世界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西欧, 北美和太平洋沿岸工业
国 。
( 2) 第二世界, 苏联和东欧的前中央
计划经济国家 。
( 3) 第三世界, 非洲, 中东, 和日本
之外的亚洲国家 。
返回目录
2,地理位置分类
( 1) 南方国家, 纬度上处于南方的发展
中国家 。
( 2) 北方国家, 纬度上处于北方的第一
和第二世界国家 。
返回目录
3、绝对(现实)收入分类
按照 1992年汇率折算成美元的人均收
入 水平,
( 1)低收入国家,675美元以下。印度,
孟加拉国,中国,大多数非洲国家。
( 2)中低收入国家,675— 2700美元。
巴基斯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埃及。
( 3)中高收入国家,2700— 8000美元。
巴西,韩国,匈牙利,阿根廷,墨西哥,
马来西亚
( 4)高收入国家,英国,美国,日本。
( 5)高收入的中东石油 5国,沙特,科威
特。
( 6)特殊的以色列,新加坡,香港。
( 7)过渡状态的苏东国家。
返回目录
4、相对(理论)收入分类
按照美元计算的购买力平价人均 收入水平,
( 1)低收入国家,低于 2000美元。
( 2)中低收入国家,2000— 5000美元。
( 3)中高收入,5000— 10000美元。
( 4)高收入国家,10000美元以上。
返回目录
(四)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1,生活水平低下、贫富差距大。
2,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增长缓慢。
3,人口增长率高、平均寿命低。
4,失业严重。
5,对初级产品高度依赖。
6、社会经济呈现二元结构。
返回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概念的区分
2、增长与发展的测度
3、经济学家的几种方法
返回
1、概念的区分
(一)经济增长
Economic Growth,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
总值的总量或者人均量的增加。
衡量指标,GNP总量或人均收入。
(二)经济发展
Economic Development,除了人均收入的
增加外,还有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首先表
现为农业份额不断下降。
经济增长是手段和基础,经济发展是目的和
结果。
(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指,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 1季度,1年、
3年,5年,10年)内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
或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
通常以:
国民生产总值( GNP)、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国民收入( NI),
及其人均数值来表示。
( 2)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除了增长外,还伴随着经济
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
即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意味着随着
产出的增加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
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产出结构、产业比重、
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
人民参与等在内的所有的变化。
经济发展要表现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比
重的下降,制造业、公用事业、贸易金融、建
筑和政府管理机构的比重相应增加,伴随着结
构的变化,必须带来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
劳动力教育程度、素质水平的提高,职业类型
及其地理分布的变化。
( 3)增长是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
含数量增长又包含质量变化的概念,突出
体现在结构的变化。 要实现持续的经济发
展,经济必须得到全面的增长。但有经济
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
经济增长的结果。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
目的。
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
发展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
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条件。
在极少的情况下,如经过某种急剧的变革,
收入分配转化为比较平等,也有可能出现无增长
却有发展的情况,但这只能是短期的、局部的,
不可能是持续的、全面的。
( 4) 增长不是发展的充分条件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生产方式和
生产技术仍然是以传统为主;如果产业结
构没有什么变化,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
二元结构明显,城市化和工业化严重不平
衡;
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量积压,缺乏需求;
如果一国政府把收入增长的大部分用于建造豪华
宫殿,维持庞大的军队和官僚机构,致使普通人
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如果生活
环境遭到破坏,污染严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
健康受损;
如果收入和财富分配越来越两极分化,贫
困人口没有减少,甚至还在增加等等 。
有增长而无发展,是, 没有发展的增长, 。
返回
2、增长与发展的测度
1) 经济增长的测量 以 GNP为测量标准,
但这种测量的质量是可疑的。
优点:
它能够将国民经济的全部活动概括在一个
指标数字之中,因此,简单明了,通用性强,易
于收集和整理比较,例如使用实际 GNP的增长率
表示经济增长率。正因为这样,国际组织经常把
它作为划分国家类别的基本依据。
缺陷:
a.由于缺乏数据处理方面的专门人才,加上
人为的弄虚作假,数据缺乏可靠性。
b.各国的 GNP一般分以其货币按汇率用美元
来计算,结果是汇率在很多国家是固定汇率。根
据是一种判断,判断往往偏高(因为政治原因,
如果用流动汇率同样存在不稳的问题)(也有偏
低)。低估却是有利的,利于出口。
c.即使前两个问题都不存在,每个国家相对
的物价结构,用美元结算的 GNP在各国的购买力
也不一样,很难反映这个国家的实际购买力。
2)经济发展的测量
A,基本必需品的消费量
B,收入和分配的均等程度,劳伦斯曲线
C,识字率
D,健康水平
E,就业状况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90000
100000
1 9 5 2 1 9 5 8 1 9 6 4 1 9 7 0 1 9 7 6 1 9 8 2 1 9 8 8 1 9 9 4 2 0 0 0
年份
GNP (亿元)
返回
3)经济学家的几种方法
A, 哈根,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提出以上五
个方面的方法。
B,阿德尔曼和 C·T·莫里斯方法,包含 41个变量
体系。特点是在以上指标中加上社会、政治状况
的指标。
C,M·D·莫里斯提出, 实际生活质量指数便于
操作。识字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他是以
福利国家瑞典的实际指数作基准将其他国家与瑞
典比较。
返回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
经济发展思想
一、亚当 · 斯密以前的经济发展思想
二、亚当 · 斯密
三、李嘉图
四、熊彼特
返回
一,亚当 · 斯密 以前的经济发展思想
重商主义财富观就是金银等于
财富,所以当然重视外贸,这样才能
增加本国的财富,经济增长就把重点
放在外贸。
返回
二、亚当 ·斯密
1、经济增长的含意
2、经济增长的长期性质
3、收益递增(或规模收益递增)
4、资本积累
5、对外贸易
6,,自由放任,
返回
三,李嘉图
1,,两部门模型的假定,
2、模型
3、启示
1,,两部门模型的假定,
其一,土地供给是固定的,人们按优质地到劣
质地的顺序依次投入使用,所以完全符合规模递
减规律的。
其二,制造业由于存在技术进步和不受固定要
素的影响,因而服从规模递增规律。
其三,工人的工资在长期范围内是由生活必需
品的价格决定的。
其四,假定不存在政府干预,市场竞争是完全
自由的。
2、模型
随着人口的增加,劣质地不断被投入使用,结
果导致农业生产率的降低,单位产品消耗的成本决定
了产品价格。成本必然越来越高,价格也会增高,但
价格又要统一,优质地的成本低,就可以得到地租,
地租的量比例会越来越大。
另外,劣地多投入使用,成本升高,价格必需
上升,必需品价格就上升,工资也必须升高。
所以,结果是地租上升,实际工资上升,利润
则必然下降。
利润给资本积累提供刺激。
3、启示
A.在一个经济的增长当中,作为城市农
产品供应来源和工业品市场的农业占据着
极为重要的地位。一个技术进步缓慢,规
模递减的农业将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
瓶颈。
B.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
此相联一个有利于刺激资本积累的收入分
配格局对经济增长是绝对必要的。
返回
四、熊彼特( Schumpter,J.A.)
( 1883~ 1950) 美籍经济学家。 出生于奥匈帝
国,早年肄业于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和经济,1906年获
法学博士学位,随后游学伦敦,求教于 A.马歇尔。
一战前后,曾在奥国的几所大学任教,1913~ 1914
年,受聘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并被该校授以荣
誉博士学位。 1918年,曾一度出任由 K.考茨基,R.希法
亭等人领导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社会化委员会, 的顾
问。
1932年迁居美国,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逝
世。 1948~ 1949年任, 美国经济学协会, 会长。
他研究的对象是发达国家,他认为经济发展是
对现存经济关系格局的突破(静态的循环周转为经济
格局,同于新古典的静态均衡),增长是从一个静态
循环周转跃向另一个,而这之动力在于企业家的创新
(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他认为正是创新
西方就迅速发展,创新会引来模仿,以至出现大批模
仿者,形成竞争,增加投资。, 创新, 实际上是市场
动态过程当中的内在特点。因此企业家形成条件的强
调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思想。
熊彼特将技术进步划分为 3个阶段。
发明 创新源泉,是技术进步的保证
扩散 对发明在生产上的首次应用
创新 对创新的模仿或推广应用
对于发展中国家,没有发明的技术
进步,只能依赖于模仿和加速扩散,这样
可以紧随发达国家,不至太过落后 。
1,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
( 1)竞争程度。有竞争,才有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竞争越是激烈,技术创新就越必要和紧迫。如果普遍存
在垄断,仅仅依靠生产经营主体的自觉性,技术创新的
进展会非常缓慢。
( 2)企业规模。没有一定规模,技术创新的效果难
以迅速表达出来,对生产经营主体的诱惑力可能不够大。
企业的规模大,广阔的获利前景能产生足够刺激。
( 3)信息传播速度。信息传播越快,创新越容
易被模仿,创新能够带来的超额利润维持的越短。要
想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必须不断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创
新。
( 4)企业家群体。受到过良好训练的企业家越多,
创新的可能性越大。没有受到过良好训练,仅仅依靠
冒险,如利用投机、黑社会等非法手段起家的企业家,
往往限制竞争破坏创新环境。
( 5)信贷支持。发明要进入生产和市场,必须有
资金支持。发明者对于自己的发明最为中意,但是要
通过申请专利等方式卖掉发明,存在时间差距和认识
差距。如果发明者自己能够支配一定的资金或生产要
素,就会非常迅速地将发明转化为创新。
2,企业家的作用
熊彼特强调创新的力量来自企业家的创新活动。
企业家处于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
业家,动力是个别企业对垄断利润的追逐和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能够对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比原有技术
更有效率,带来更多的利润。驱动企业家去从事创新活
动除了追逐超额利润外,还有三种力量:
★发现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愿望;
★征服困难和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
★创造和发挥自己才能带来的快乐。
在这三种力量的联合推动下,企业家具有一种战斗的冲
动,一种非物质的精神力量,即企业家精神。
返回
第三节 论证经济发展的
基本思路
发展经济学并无完整成熟的体系, 只是一
些流派的集合 。
? 一种是新古典的思路
? 一种是结构主义
? 一种是激进主义, 又称马克思主义
? 一种是新制度学派的思路
复习思考题返回
第一种:新古典主义思路 ( Neoclassical Approach)
特 点,他们承认以稀缺, 配臵, 效率为范式的新古
典主义同样适合于发展中国家 。
代表人物:
英,鲍尔 ( Peter Bauer), 瓦伊纳 ( 怀纳 ), 哈伯勒,
舒尔兹 ( 传统农业的转型 ), 明特 ( Hla Myint), 巴
拉沙 ( Bela Balassa) 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东亚地区 。
1,新古典的基本假定及其方法
2,对经济发展的看法
3,对经济发展机制的看法
4,对国际贸易的看法
1、新古典的基本假定及其方法
第一,经济主体的资源禀赋( endowment)是
稳定的。
第二,行为主体的行为准则是理性的。(理性
在经济学中是最大化原则)
第三,市场竞争是完全而充分的。 根据这三
个假定,推出一般均衡体系。即阿罗 — 德布鲁理
伦,形成新古典的核心。但这里的本质特点是静
态配臵,他们不研究过程,只研究实现目标需要
什么条件。
研究方法就是均衡方法。
2、对经济发展的看法
这里是指发展过程
a.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
b.发展是和谐和互惠的过程。
c.经济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
3、对经济发展机制的看法
市场机制的 3个优点:
a.有助于有效的配臵资源,并提供对
经济增长刺激。
b,市场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市场
既可实现政府的目标,又可避免政府干
预的低效率和腐化。
c.它可以提供广泛的信息而又花费最
小的信息成本。
4、对国际贸易的看法
,来自交换的收益, ( gains from trade)。
在国内交换是如此,国际交换当然也如此,交换
由估价不同而形成。这个思想已经形成一种完整
的理论。, 赫克歇尔 — 俄林, 理论,也叫, 要素
赋与理论, 。
他们也提出要保护幼稚工业( infant
industry)。为此设臵关税也是应该的。但总的
趋势在他们是肯定自由贸易的。, 自由贸易和诚
实无欺一样是一种最好的政策。,
返回
第二种:结构主义的思路
(Structuralism Approach)
结构主义使用的核心要领和方法大都来自
新、旧古典主义。不同的是这些核心要领在这里
只占次要或边缘部位。他们推翻的是新古典主义
的结论而不是全部,钱纳里认为区别体现在全部
假设上而不体现在任何其他方面。
代表人物,阿瑟 ·刘易斯、罗森斯坦 ·罗丹、
纳克斯、缪西达尔。
刘易斯的, 二元结构模型,,拉尼斯等
,二元结构模型, 的修正、钱纳里的, 发展格局,
经验分析产业、地区。
返回
第三种:新制度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的看法
新古典思路之外,在当代一个新兴的学派有
独到的见解,并且对发展中国家有针对性,这就
是新制度学派的理论。这个理论的分析框架所依
凭的是新古典的基本假定,即理性行为假定,所
使用的规范和方法也是新古典的,但其结论却是:
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技术因素,而是
制度因素。
返回
◆ 1、诺斯的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
◆ 2、奥尔森的利益集团作用理论
◆ 3、林毅夫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理论
1、诺斯的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
制度经济学的根本特征是强调制度安排在经济运行
中的关键性作用。一般而言,在现代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
时,是把制度因素排除在外的。其中往往把经济增长率中
不能解释的, 余值, 归用于技术创新。丹尼森在研究增长
率时,把西方九国的国民收入增长率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把应计算的因素都计算后,(即各自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增长率中仍有, 余值, 。于是人们把它归于技术创
新,(这较普遍),舒尔兹把它归于, 人力资本,,而新
制度经济学将它归为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
2、奥尔森的利益集团作用理论
奥尔森以一个全新的角度,以利益集团的形成
和发展及其影响为契机,分析了战后很多国家的兴衰。
其基本思想是:利益集团的发展和强大会增加
社会交易成本,降低社会经济效益,成为经济增长的
阻碍。反之,利益集团的削弱和重组则会促进经济增
长。奥尔森的理论实际讲的是经济运行中的不平等现
象的消极作用,本质上这是一个制度安排的问题,反
思中国这个理论同样是非常有意义。如国有企业,企
业的垄断,特殊利益等。
缺陷是利益集团在形成之初亦可能产生积极作
用,如中国非国有利益集团。
3、林毅夫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
该理论强调的是在一个渐进改革的发展中国
家关键在改变原有的发展战略,而重新选择比较
优势发展战略并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是发展必
由之路。其特色是重视政府政策方向的选择及宏
观的把握。这一点也许更符合中国这些年来的经
济发展的典型化事实。
返回
复习思考题: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
2.简要评价亚当 ·斯密的经济发展思想
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
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4.概述发展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流
派与观点。
埃塞俄比亚某广场
纪念碑
返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天安门
返回
亚当 ·斯密 ( Adam Smith)
(1723-1790)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代表英国
工场手工业已高度发展、产业革命开始时期资
产阶级的利益。在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
讲授文学、逻辑学、道德哲学。一度游法,结
识魁奈和杜尔哥等。 1776年发表其代表作, 国
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 国富论
,)。从人类利己心出发,以经济自由为中心
思想,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第一次系统地
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相当正确地表
示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关联,但又把它
的外表现象庸俗地加以叙述。认为劳动是财富
的源泉和价值的尺度,是他的一大功绩;但又
说价值由工资、利润和地租所构成,则为庸俗
的生产费用说开其端。在分配论上,科学的成
分和错误的见解亦同时并存,既说利润是劳动
者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又说利润是企业主
服务或资本职能的报酬。主张自由竞争,抨击
重商主义,对英国经济政策曾起过重大作用。
另一重要著作是, 道德情操论, 。(引自, 辞
海, P2204页)
返回
李嘉图 ( David Ricardo)
1772-1823
英国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完成者。曾从事证券交易活动,后参加当时
经济问题争论,代表产业资产阶级利益,反
对英格兰银行发行不兑现的银行券,要求稳
定通货;反对谷物法,和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的马尔萨斯相对立。在经济理论上,制定了
在资产阶级眼界内所能达到的最彻底的劳动
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说明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内部联系,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
益的冲突,对经济学科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但他还不明确劳动的二重性和价值与交换价
值的内在联系,混淆了价值和生产价格等,
因而未能解决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平
均利润论等所存在的矛盾。 1819年曾被选为
下院议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鼓吹自由贸
易。主要著作有,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引自, 辞海, P1534)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