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推动经济结构 战略性调整 走新型
工业化道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
战略
分, 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三步走”的
发展战略
1979年 12月邓
小平在会见日本
首相大平正芳时,
提出了中国到本
世纪末实现现代
化的蓝图问题。
发展战略思想进 一步完善阶段
第三步战略目
标提出阶段
第一、二步战
略目标的提出
第一阶段
(1979— 1982年)
第二阶段
(1982— 1987年 )
第三阶段
(1987 — 至今 )
1、“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背景
我们确定了一个政
治目标:发展经济,到
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
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
到八百美元,
…… 在这个基
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
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第一步,从 1980
年到 1990年国民生产
总值翻一番,解决人
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 1991
年到 20世纪末国民生
产总值再翻一番,人
民生活达到小康;
第三步,到 21世纪
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
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 21世纪中叶,把我国
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战略目标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图

2000年 2050年 90年 80年
温温
饱饱
小小康

富强
(人均 800美元)
(人均 4000美元)
小康
温饱
富裕
21世纪 第一个十
年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
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十年的
努力,到 建党一百年
时,使国民经济更加
发展,各项制度更加
完善;
到 21世纪 建国
一百年 时,基本实
现现代化,建成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
主义国家。
到 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
值比 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
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
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第三步战实现略步骤的具体
规划
实现第三步战略步骤的具体规划
到 建国一百年,基本实
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到 建党一百周年,国民经
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
加完善
发展目的的人民性 2、我国
经济发
展战略
的特点 实现途径的开放性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发展速度适当
注重社会协调发展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和指标体系
总体 上达到 小康 水平,国
民经济持续增长,国家经济实
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取得重
大的突破性进展;人民生活实
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
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
我们要在二十一世纪,集
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
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
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
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
活更加殷实。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
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力争
比 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
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
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的市
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
放的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
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
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
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
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
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
民安居乐业。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
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
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
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
系。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
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
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
存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的文明发展道路。
, 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
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
是真正对人类做出了贡献;第三,
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 …… 这不但是给占世界
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
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
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
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实现城乡统筹
发展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促进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国民经济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
战略重点
产业结构的含义
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繁荣农村经











1、为奠定工业化提供资金的
原始积累
2、为轻工业提供相当份额的
工业原料
3、为工业生产的扩大补充新
的劳动力
4、为工业生产提供巨大的市

农业始终是我们国
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农
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
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
改革的根本问题。
2,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
设,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
东输、西电东送
( 1)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

( 2)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3、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
( 1)新型工业化和传统工业
化的区别与联系
( 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
特征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即科
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
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
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
工业化道路。
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
经验教训作出的重大决策;
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
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
得出的正确结论。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就是处
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
业化,是我国完成工业化任务,发
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
展的新机遇;
?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着物质基础,
对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信
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
加速。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
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
发展的产业格局。
2-1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高度重
视和正确处理的三个方面关系,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
业的关系;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2-2
4、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由来
、目标、措施及意义
2、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 1)西部问题的由来
三线建设是一种以建立战略后
方基地为目的的地区发展战略,
是我国生产力布局向西的一次战
略大转移。
( 2)西部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
东部、中西部
的自然条件
东部、中西
部人口分别
占 36.7%、
63.3%
东部、中西部面
积分别占 10.7%、
89.3%
中西部地区的草原资
源、森林资源、煤炭
资源分别占全国 94%、
51%,50%
东部、中西部的自然条件
东部上述资源
奇缺,仅占全
国的 3-8%左

各种有色金属矿藏量占 90%
( 1979— 1994
年的 15年间)
1, 0.54, 0.43
1, 0.67, 0.55
东, 中, 西部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的比例






















0
19.88%
15.78% 16.2%
东部 中部 西部
1979— 1994年的 15年间
, 中 西 部
地区需要加快改
革开放和开发,
发挥资源优势,
发展优势产业,
西部要,依托亚欧大
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
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
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
带面,有重点地推进开发。”
(摘自中共中央“十五”《建
议》)
( 3)西部的发展思路
东部仍要充分利用有利条
件,多利用国外的资金、资源
和市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
主动力,在更高更深层次上参
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循环;
( 4)东部发展的思路
一是
进一步提高产业素质、经
济增长质量和整体经济效益,
率先实现内涵型、资源节约型、
科技先导型的发展模式;
二是
促进地区内不同类型开
放区和北、中、南三个各具
特色的开放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
继续发挥“窗口”和“辐
射”作用,为内陆经济开辟
对外开放的通道,为中西部
地区“借船、借港、借路出
海”提供便利条件;
四是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鼓励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
高耗能、高耗原材料、大运量产业
和产品,以及各种适用技术向中西
部有关省区转移,进一步带动支援
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
五是
中部要, 以沿重要水陆交通干
线地区为重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
长点和经济带。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经营,建设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
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加大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
产业的力度,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有
竞争力的产业。”
(摘自中共中央“十五”《建议》)
( 5)中部的发展思路
十五纲要 —— 实施西部大开
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方针
,十五”期间,西部大开
发 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
力而行,统筹规划、科学论证,
重点突出、分步实施。
*西部大开发的目标
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使西部
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
破性进展,科技、教育有较大发展 。
*国家实行重点支持西部开发的政策
措施
2000年 10月,《国务院关于实
施 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
知》颁布。《通知》中明确国家将实
行重点支持西部开发的政策措施。主
要是加大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优先
安排建设项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
度等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大力
改善投资的软环境、实行税收优惠
等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进一步扩
大外商投资领域、拓宽利用外资渠
道等扩大对外对内开放的政策以及
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的政策等。
这些政策措施从 2001年 1月 1日起开
始实施。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
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积极推进城镇化,引导农村富
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及
其转变
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
本要求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1)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经
济起到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 2)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
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生产力 〓 科学技术 ×[ 生产管理 ×
( 劳动者 + 劳动工具 + 劳动对象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 3)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
代化、科学化
( 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
作用更加突出
, 高科技领
域的一个突破,
带动一批产业的
发展,我们自己
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
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
学才有希望。”
2、科教兴国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酝酿阶段。从 1975
年到 1987年党的第十三大以前。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从 1987年
10月党的第十三大到 1995年 5月 6
日公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
步的决定》。
第三阶段:发展和完善阶段。
从 1995年 9月中共中央十四届
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
议》到 1997年 9月党的十五大。
3、科教兴国的含义
4、科教兴国在整个社会发展中
的地位
( 1)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

( 2)科技、教育与政治发展的关

( 3)科技、教育与精神文明发展
的关系
5、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与未

( 1)我国科技发展中的成
就与问题
( 2)印度等国科技发展情
况简介
( 3)发展我国科技的对策
科技体制改革
一是加快改革和建
立科研、开发、生产、
营销紧密结合的机制
二是使企
业成为技术研
究开发的主体
三是加强科研院
所、高等院校和企业
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四是优化科
研组织结构
6、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和
未来
( 1)我国教育发展中的成
就和问题
( 2)我国与其他国家教育
发展的差距
( 3)我国发展教育的对策
教育体制改革
一是改革非
义务教育制度
二是高等教育
实行中央和省两级
管理,以省为主
三是优化配置和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四是探索与我国
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的
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从发展 =经济增长,前进到
发展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
污染治理,再前进到发展 =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环境保护,
直至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知识经济,即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
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
*
? 3、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 4、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 5、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的共

? 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是严峻的现实所迫。
美国人拉兹洛,1998年 6月 1日在伦敦发表了
题为“我们正对大自然做什么?”的演说,
他在
? 演说中列举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字,
如每分钟有 21公顷( 52英亩)的热带森
林被砍伐,50吨肥沃的表层土被风吹走,
1.2万吨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层中,主
要是由于 3.5725万桶石油作为工商业燃料
被烧掉造成的。每小时有 685公顷( 1696
英亩)农用旱地荒漠化了,每年大约是
500~700万公顷。每 5小时有一种物种灭
绝,人类在生物学上称为“裸猿
``````每天有 25万吨硫酸以酸雨形
式落在北半球,有 60吨塑料包装袋和
372吨鱼网被抛进大海。
每天有 55人因农药而中毒,大约
有 7万不同种类的化学药品侵入人们的
生活环境,并以每年多出大约 1000种
的速度增长。每天世界人口增加 23万,
主要在贫困的国家和最贫困地区。每
天可饮用水
供应量在减少,1970年人均占有量为 1.7万立方米,
1998年只有 7500立方米;若不采取补救措施
? 2050年世界将有 2/3人面临饮用水缺乏危机。
大气层不断受到污染:在原始自然界中,大
气中氧气含量占总容量的 38%,本世纪中叶
其比例是 23%,而现在平均为 19%~21%,
城市则下降到 17%;而降至 6%~7%,人的
生命就无法维持了。若不采取补救措施,再
过 200余年,大气中氧气含量就会降到人生
命无法维持的 6%~7%水平。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 1830年 10亿; 1930年 20亿,用
了 100年; 1960年 30亿,只用
了 30年; 1975年 40亿,用了 15
年; 1987年 50亿仅用了 12年;
1999年 60亿,也仅用了 12年;
照此速度 2050年世界人口极有
可能达到 89亿。
6、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们粗暴地改变了生存空
间:森林瘦了,沙漠大了,河
流脏了,动物哭了,空气浑了,
洪水怒了( 1998年洪水灾害造
成的损失达 2600亿人民币之
多)。
一是我国人口多、
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决
定了在现代化建设中必
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我国是人口众多,
资源相对不足
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
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
二是社会的长期发展
要求保护好资源和环境
(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人口战略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开
发人力资源
资源战略
建立资源节约
型国民经济体系
环境战略
建立与发展阶
段相适应的环保体

经济发展战略
尽快实现由粗
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确立以经济为中心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
1、用 50年的时间,全面达到世界
中等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进入世界可持续发展能力前 20名国
家行列。
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科技进步的
贡献率达到 70%以上
3,单位能耗和资源消耗所创造
的价值在 2000年基础上提高 10-
12倍
4、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85岁(每
10年提高 3岁)
5、人文发展指数进入世界前 50
名(平均每年提高一个序位)
6,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在 12年以
上(每 10年提高 1.2年 )
7、能有效地克服人口、粮食、能
源、资源、生态环境等制约可持
续发展的瓶颈
8、确保中国的食物安全、经济安
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
安全
9,2030年实现人口数量的“零增
长”
10,2040年实现能源、资源消耗
的“零增长”
11,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的
零增长,全面进入可持续发展的
良性循环
“九五”,大事要览
( 7)最盛大的庆典
1999年 10月 1日,首都各界
庆祝建国 5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
门广场隆重举行。
( 5)最英雄的壮举
1998年 6月中旬至 9月上旬全
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取
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
( 3)最重要的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
表大会 1997年 9月中旬在北京举行。
( 1)最严峻的挑战
1997年夏,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 10)最激动的时刻
中国政府 1999年 12月 20日恢
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 8)最艰苦的谈判
1999年 11月 15日,中美两国
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署双
边协议。
( 6)最重大的决策
年 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
全会明确提出, 国家要实施西部
大开发战略, 。
( 4)最壮观的截流
1997年 11月 8日,长江三峡
工程大江截流成功。
( 2)最激情的瞬间
中国政府 1997年 7月 1日恢复
对香港行使主权。
( 9)最遥远的航行
1999年 11月 20日,我国第一
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 神舟, 号
实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