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3学时)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学时) 一 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1 概念: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于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2 研究主要方面: 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公布的合理化 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发展 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核心:人地关系 李旭旦、吴传钧、张文奎等先生都有论述。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学时)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 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 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古代 :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三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等应用性强的学科。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人文化的倾向愈益明显;应用得到了加强。 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前许多地理学老前辈都进行过相应的人文地理学研究; 1949——1978年,受前苏联的影响,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 1978年以来: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和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人文地理学大发展的阶段,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发展迅速,乡村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薄弱学科也得到了发展,有专门论著出版。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学时) 一 传统方法 1、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 2、利用和编制地图 3、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 二 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利用 1、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2、遥感技术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3、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利用 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1、新三论的基本概念: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 2、研究的方法论 经验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 人本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方法论。 上述方法论中,一是注重区域和空间的概念并结合实证进行研究,二是注重人地关系的传统研究内容,即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3学时) 第一节 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0.5学时) 一 文化概念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指广义的文化概念。 我国《周易》中对文化的概念即有阐述:以文化教是中国传统的对“文化”的定义。 西方到了19世纪文化才被赋予具有影响人的行为的社会属性。 泰勒对文化的定义; 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对文化的定义。 二 文化结构* 关于文化结构,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第一,物质文化的物质性。 第二,物质文化的基础性。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制度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制度文化往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独立性就很强,非但不能随物质文化而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3、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误解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 文化的形成与特点(0.5学时) 一 人类的出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适应 文化适应 二 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1.5学时)* 一 人文的空间现象 —— 文化区 依据美国著名文化地理学家乔丹的分类,大部分人文地理学都认可的文化区可分为: 形式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 二 文化的时间现象 —— 文化的扩散 扩展扩散: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迁移扩散 三 文化生态学 ——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 环境决定论 可能论 适应论 生态论 环境感知 文化决定论 和谐论 对几种人地关系论点的重新审视。重点讲解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两种观点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四 文化整合 — 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五 文化景观 第四节 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0.5学时) 一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二 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 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四 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4学时) 第一节 人口分布(2学时)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一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测量人口密度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前述的人口算术密度(亦称粗密度)。此外,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关系,又提出了人口土地密度、人口资源密度、人口经济密度等指标。 法国地理学家还提出了比较密度的概念。比较密度指单位面积农田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 二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世界人口的88.5%集中在北半球,并且主要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区域。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30%)。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57%,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80%;而占陆地面积43%的高原地区(海拔500m以上),仅居住着世界人口的20%。 世界人口分布还表现出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为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2/3以上。 三 中国人口分布 — 胡焕庸线* 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二个特点是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三个特点是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 四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人类周围自然因素的总和即为自然环境,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也是人类创造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自然环境仍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赖以进行的基础。可以说,自然因素始终是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气候。2.地形。3.土壤。4.水体。5.矿产资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1.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2.经济发展水平。3.经济活动方式。4.交通输条件。 (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第二节 人口移动(2学时) 一 概述 (一)概念 对人口迁移(population migration)一词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但这样的定义无法涵盖通勤、季节工、旅游者、游牧民族等暂时性或不定期的人口移动。故许多学者倾向于采用内涵更为广泛的人口移动(population movement)概念。 (二)重要性 人口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区域人口动态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这一点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人口移动的形式、动机多种多样。 (三)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 到近现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新大陆的发现、产业革命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口移动的规模迅速扩大,逐步奠定了当今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二 人口迁移的形式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有史以来,不仅人口迁移的规模在扩大,而且迁移的距离也在扩大。 1.国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一般又有永久性和非永久性迁移之分。 2.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移居现象。其形式有三种,即地区间迁移、城乡间迁移和城市间迁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组织协调能力的增强,世界上国内人口迁移的计划性和组织性在加强。 3.人口迁移的主要空间取向。英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提出了他的7条迁移法则(包括几个空间取向)。 (二)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1.居住历史分析。居住历史分析可以看作是对个人随时间变化的迁移行为的研究。它记录了个人或一群人在其一生或两地间迁移时间内的居住地点。 2.随机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与居住史分析并行的是日益增多的地理学家,他们更多地涉足用更综合性和预测性的方法研究时间和迁移。随机方法主要关注在特定的随机概率框架内,整个区域内的迁移流随时间的变化。 三 人口迁移的机制 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 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 政治因素也能引起大规模移民。国际战争或国内战争也能引起迁移潮流。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4学时) 第一节 人口增长过程(1学时) 一 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疏散地分布着一千万原始人类。其人口发展特征包括:一是极低的人口密度。二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最后两个特征是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二 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一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农业。在此后的几千年内,农牧业基本上取代了采集和狩猎,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方式,使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亚洲西南部、亚洲东南部以及美洲中部的农业均为独立演化的观点得到认可。 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自从人类跨入农业社会之后,人口总量是比以前大幅度地增长了,但也并非是一直如此。 直至工业革命,农业社会的人口都呈现出如下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三 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就像农业革命对人口增长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样,工业革命也对人口产生了类似的空间和生态上的作用。 (一)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世界人口特征之一。但自18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死亡率的下降最早是从欧洲各国开始的,并由此引发了欧洲各国的人口变化。 (二)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在工业化早期的一个短时期内,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就逐渐下降了。 进入20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的原因,在于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妇女晋升机会增多,以及在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人们对传统家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等。 (三)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5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开始加速。据统计,世界人口在15、16、17、18世纪分别增长了28.2%、11.9%、47.5%和80.6%。可以看出,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 四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10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 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的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实现了第2个10亿的增长过程。本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开始了加速增长,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亿。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发展到40亿。 世界人口的第4个10亿过程只用了15年。从1987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用了12年便突破了60亿大关。 第二节 人口转变模式(1学时)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一 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一)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 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二)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 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二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无疑给其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 根据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差别,也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除了极端类型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它们的转变历程可能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转变模式。 三 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一)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及人口转变模式 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具有许多独特性,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依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状况,可将中国人的转变模式划分为6个阶段。 1.加速增长阶段。2.负增长阶段。3.高速增长阶段。4.减速增长阶段。5.波动增长阶段。6.持续增长阶段。 (二)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 1.死亡率维持极低水平而出生率却居高不下的成因。 2.第四阶段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因。3.第五阶段人口波动增长的成因。 第三节 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1学时) 一 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 (1)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2)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3)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4)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 二 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一)人口构成及其分类 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人口过程的特点和运动方式,人口构成可分为自然构成和社会经济构成两大类。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1.人口性别构成及其影响。2.人口年龄构成及其影响。3.人口文化构成及其影响。 三 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一)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达的欧美国家和人口出现明显老龄化趋势的国家 (二)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展中国家应对人口过快增长的措施 第四节 人口与发展(1学时) 一 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出其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 二 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成果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口对发展确有影响作用,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人口的作用会更为突出。 三 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扶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工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4学时)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2学时) 一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宴享说。 人口压力说,是以博塞洛普(E.Boszerup)为代表的。宴享说是海登(B.Hayden)提出的,其说法与人口压力说相反。 二 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一)C.O.索尔的推论 (二)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 (三)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三 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农业的形成 (二)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与原来人类长期进行的狩猎与采集活动有三点重大差异。第一是狩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的流动,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第二是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第三是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三)人类文明的出现 1.埃及。2.巴比伦。3.印度。4.中国。5.墨西哥、玛雅和印加。 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2学时) 一 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 二 传统农业 (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subsistence agriculture)。 (二)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的传统农业的形成。2.欧洲的中世纪的农业。3.美国的殖民农业。 (三)传统农业的类型 传统农业有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为四种类型。 1.旱作农业。它包括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南部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泰加林南缘一些地方。 2.水稻农业。它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 3.地中海农业。地中海气候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亚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 4.游牧业。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多已开垦为农田种植谷物,不好的草原、和进行耕作风险大的地方,则用于放牧。 三 现代农业 (一)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在,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 商业农业是工业社会中工业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与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及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国的一些地区。 (二)现代农业的类型 现代农业的类型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六种。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8学时) 第一节 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1.5学时) 工业生产是生产上的一次比农业生产更深刻的变革。 一 科学前提与基础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定位置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的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种社会上的需求都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正是这种前提和基础条件,促使在英国出现我工业革命。 二 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于18世纪的后半期出现工业革命。当时,英国在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牌殖民主义者西班牙、葡萄牙,而且压倒了曾在17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的荷兰,走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 经过“光荣革命”(1689),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主权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执政,组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命起着重要作用。 三 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一)首先出现的纺织工业 (二)钢铁工业 (三)采煤工业 (四)运输业 (五)机械工业 (六)化学工业 (七)食品工业 第二节 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2学时) 一 工业生产的扩散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扩散主要方向是欧洲与北美。 (一)向欧洲的扩散 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是法国。 (二)向北美的扩散 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较欧洲为快。 (三)向其他地区的扩散 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二 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般称之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电气时代。 第三节 产业类型和工业区(2学时) 一 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一)伐木业 (二)捕捞业 (三)采矿业 二 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工业,经过二百多年的扩散和发展,多集中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主要是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一)北美工业区 1.新英格兰区。 2.中大西洋工业区。 3.摩霍克河谷区。 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 5.大湖西岸工业区。 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 7.东南工业区。 8.海湾工业区。 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 10.西海岸工业区。 (二)欧洲工业带 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 1.英国工业区。 2.莱茵-鲁尔工业区。 3.莱茵中部工业区。 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 (三)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俄、乌虽各自独立,但仍有较密切联系。 1.中央工业区。 2.伏尔加工业区。 3.乌克兰工业区。 4.乌拉尔工业区。 5.库兹涅茨克工业区。 (四)日本工业区 日本二战后,它却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水平,加上合理的组织,吸收清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其工业区都面向太平洋一边。 1.京滨工业区。 2.阪神工业区。 3.中京工业区。 4.北九洲工业。 (五)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1.拉美工业区。 2.亚洲工业区。 3.非洲工业区。 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 三 其它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原来的产业的划分,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外,只有第三产业,称为服务业。由于服务业务发展较快,行业太多,遂有进一步的划分。在国外,有人从第三产业中分出第四产业和第五产业。 1.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 2.第四产业。第四产业是指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这些部门的情况也反映了工业经济的发展程度。 3.第五产业。第五产业是指那些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服务业。例如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 第四节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1.5 学时) 一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条件 (二)资源条件 1.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 2.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 3.消耗能量多的企业。 4.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 5.产品需要新鲜的企业。 (三)能源条件 (四)市场条件 (五)劳动力条件 (六)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二 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一)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 (二)汽车制造业的变化 (三)微电子工业 (四)英、美产业的转移与变化 第五节 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1学时) 一 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是需求不旺与生产能力过剩。 (一)需求不旺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总是需求更多的工业产品。过去,工业发展的重要促进条件就是需求。二战后,工业生产的繁荣是人们需求兴旺的结果。 (二)生产能力过剩 现在工业化的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取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三)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遇到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往往一些国家组成一个经济集团,彼此减少或取消贸易的障碍,增加彼此的供需,使商品、资金、劳动力在其范围内自由流动,形成强大经济集体,不仅促进自身繁荣,而且加强与对手的竞争。 (四)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 二 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给各方面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它超过了过去人类的发展历史,所以人们称我们的时代为工业时代,我们的社会为工业社会,我们的文化为工业文化。 种族 民族 民俗(5学时) 第一节 种族与地理人种(2学时) 种族和民族仍然是人们在进行文化景观区的研究中划分不同的人类集团的重要概念和方法。种族和民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民俗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与种族和民族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另一方面,民俗也是文化景观的构成因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内涵十分丰富,它往往能综合地体现出一个文化景观区的许多“个性”特征。 一 种族的起源 (一)种族的起源 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也称人种。 1.多源论。2.一源论。 (二)种族与环境 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 肤色是人类形态最一般的特征,它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有关。 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地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徨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的身体趋向于细长。 地理环境对人的鼻子、眼形和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亦有影响。 环境对各种族的身体特征影响是巨大的,而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黑皮肤、长四肢等)亦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除此之外,社会环境对其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 种族的划分 (一)划分种族的标志 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形、面部轮郭、身高等人体表面的一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 (二)世界种族划分 最初的人种划分是以肤色为主。从生物学观点出发,根据肤色将人种分为三类:黄种、白种和黑种。也有人主张将澳大利亚作为棕种分出,共分四类。 1.白色种族群。2.黄色种族群。3.黑色种族群。4.棕色种族群。 三 地理人种 一些学者考虑到人种的混合,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地理人种。 在地理人种以下又分地域人种和小人种。地域人种是人种的基本进化单位。 世界地理人种分成以下几类 (一)亚洲地理人种 (二)欧洲地理人种 (三)非洲地理人种 (四)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 (五)印度地理人种 (六)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其余的三个地理人种为美拉尼西北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 四 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种族主义者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类,有权统治其它种族。 第二节 民族(2学时) 一 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民族的形成 一般认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部落(族)和民族三个发展阶段。民族是比氏族、部族(落)更高级的人群共同体。民族的出现是氏族部落制度瓦解的结果。 (二)民族的特征 (1)共同语言。 (2)共同的地域。 (3)共同的经济生活。 (4)共同心理素质。 二 世界民族的分布 (一)世界主要民族及其分布 汉族、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德意志人、比哈尔人、旁遮普人、墨西哥人、爪哇人、意大利族、朝鲜族。 (二)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 我国民族的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汉族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甚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三 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民族自形成时就发生着不断的迁移和集聚。 (一)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 (二)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 (三)西班牙人和葡萄芽人向拉丁美洲迁移 (四)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 (五)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 四 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任何一个民族,很少能够完全与外界处于长期孤立的状态,而都要与其它民族的文化相接触,并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整合。 (一)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 (二)西班牙人在垃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 (三)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 第三节 民俗与文化(1学时) 民俗即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指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我国古代称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做“风”,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习俗叫做“俗”。 一 民俗的形成与特点 (一)民俗的形成 民俗是在长期社会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亦保留着不同社会历史的阶段性。 许多民俗则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有些民俗则是由宗教信仰而产生的,总之,民俗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它从各个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并经过长期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它对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二)民俗的特点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一些特征。 二 民俗与环境 其中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一)民居 1.建筑材料。 2.建筑布局。 3.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 (二)饮食民俗 饮食民俗与居住地的自然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三)服饰民俗 三 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在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甚至掩盖了传统文化。如欧洲和北美,流行文化几乎是完全淹没了民间文化,而在日本,则是传统文化(艺会、相扑、茶道)和流行文化(洋服、摇滚乐、棒球)并存。 就国际经济文化而言,世界流行文化主要有足球、服装、快餐、流行音乐。 第八章 语言地理(6学时) 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与发展(1.5学时) 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 一 语言的产生 一般认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 二 语言的本质特征 (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二)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 (三)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 (四)语言是符号系统 三 语言的发展 (一)英语的形成和发展 (二)汉语的发展 1.北方方言的形成一发展。 2.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3.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4.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5.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6.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7.客家方言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1.5学时) 一 世界语言谱系 谱系分类法是语言分类中应用最广的方法。 (一)语系 (二)语族 (三)语支 (四)语种 二 世界主要语言分布 (一)印欧语系 1.日耳曼语族。 (1)英语。(2)西日耳曼语。(3)北日耳曼语。 2.罗曼语族。 (1)法语。(2)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3)意大利语。(4)其它语言。 3.斯拉夫语族。 (1)东斯拉夫语。(2)西斯拉夫语。(3)南斯拉夫语。 4.印度-伊朗语族。 (二)汉-藏语系 1.汉语。 2.汉-藏语系的其它语言。 (1)藏缅语族。(2)苗瑶语族。(3)壮侗语族。 3.其它地位未定的语言。 (三)闪-含语系 闪-含语系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及北非、西亚的一些语言。 (四)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五)非洲语言 (六)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七)其它语言 第三节 语言的扩散与影响(2学时) 一 语言传播特性 语言一旦形成,总要由其起源地向外传播,达到一定的使用范围,包括人群和地区的范围,才不至于消亡,才能地使用的人群和地区中随着其生产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发展。语言的传播通常由迁移和扩展两种方式来实现。迁移传播一般由使用该种语言的人由甲地迁往乙地而形成。例如,扩展扩散则是指文化通过人群的迁移,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 (一)外延性 (二)连续性 (三)层序性 (四)复合性 (五)竞争性 (六)演化性 (七)阶层性 二 语言的传播与环境 语言发展,主要是指语言结构体系的变化。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 : (一)地理集团的影响 (二)行政区划的影响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四)经济条件的影响 三 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一)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 (二)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三)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四)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五)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 (六)多语言国家出现 第四节 语言景观(1学时) 各地区各民族呈现出不同的语言景观,除不同语种发音语调不同之外,文字和地名表现得尤为突出。 世界文字及其特点 (一)文字的本质特征 (二)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 二 地名景观 地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也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名景观有以下特点: ( 特殊性。( 变异性。 (一) 我国的地名景观 反映自然环境方面 反映经济活动方面 反映历史方面 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 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 (二) 西方国家的地名景观 美国。2.其它国家。 第九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6学时) 宗教不仅影响到这些国家的政治,也建造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包括各类宗教建筑、宗教仪规、宗教节日、宗教禁忌、宗教习俗等。这些伴随宗教信仰而出现的人文景观大大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内涵,甚至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 第一节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1.5学时) 一 宗教的定义以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 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也是一处文化现象。 二 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第一,原始宗教的存在并没有特定的时段,具有这一类型特征的宗教可以出现在数千年以前,也可以存在于今天世界上的某些部落中。第二,原始宗教无需探讨“摇篮”或源地问题,一般认为各地原始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大多都是自生的,基本不存在一种信仰最初在一群人中产生,然后通过思想输出传播到其他人群中这样的现象。 三 民族宗教 当原始部落向落联盟、国家形式发展时,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为人们仰之而不能及的权力代表,随之部落中出现了主神、次神的区别,诸神的神威都转移到某一主神身上,使之成为至高无上的神明,这时的宗教也从原始宗教形式转向古代宗教。 (一)犹太教 (二)印度教 (三)道教 (四)儒教 (五)神道教 四 世界三大宗教 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而言。 (一)佛教 (二)基督教 (三)伊斯兰教 第二节 宗教的传播与分布(2学时) 一 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与主要宗教的传播 导致宗教传播一般有如下几种因素:移民、传播、领土竞争和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 二 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 政治组织和政治势力是影响文化现象空间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政治势力的扩张与衰退往往决定着文化地理界线的进退,在各类文化现象之中,宗教对于政治的依附程度更高,受政治影响造成的空间变化特征也更明显。 (一)神权政治 (二)政府与宗教 (三)民族与宗教 三 宗教组织 宗教组织是宗教存在的民要前提。宗教组织不但执行对地方宗教事物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系、守教仪式的参与,而且往往成为传教、布道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宗教组织本身虽然并不能造成宗教景观,但是却是宗教地理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媒介。 在各类宗教中天主教的宗教组织可称是最严密的。而同样是世界性宗教的佛教却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教区。伊斯兰教更没有传教的教士,信仰的传播多数在征服区内实现,或通过商贸活动。 四 主要宗教的分布区 到目前为止,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澳洲等地,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 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 第三节 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1.5学时) 宗教与其它文化现象一样,其产生、发展都与地理环境有丰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不但影响到宗教习俗、宗教禁忌、宗教思想,甚至对一种宗教的起源直接发生作用。任何宗教无论其中含有多少虚幻的内容,但本质的东西仍要在人们生存的环境中提取,特定的地理环境既构成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基础,也决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与宗教范围。 一 守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但地域性的环境差异仍然对宗教信仰以及宗教风俗起着一定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原始宗教与民间崇拜中尤其突出,通常在处于产族阶段的人们中,宗教几乎完全表现为一种生态仪式,成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媒介。 二 宗教与文化 由宗教而产生的文化是多方面的,除在在视觉、听觉上可以感到的文化类型外,观念与特定崇拜物也会造成一种文化现象。 三 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宗教仪式是宗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宗教礼仪、宗教节日等。在一些守教中各类礼仪,特别是节日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第四节 宗教景观(1学时)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文化内涵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反过来宗教一旦形成,又会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 建筑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宗教文化景观。 一 基督教堂 二 伊斯兰清真寺 三 佛教寺庙 第十章 聚落地理(5学时) 第一节 聚落(2学时)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一 起源和发展 在原始社会,人们是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的,当然也不可能有城市,人类最早的城市出现与三次社会大分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西方城市的发展 西方城市发展始于希腊。 罗马时代,城市获得更大发展。 在罗马时代,在城市发展上,重要进展是通过罗马控制区的扩大,把城市带到欧洲的广大地区。 (二)中国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发展。 秦统一的首都咸阳、汉长安城,以及唐长安城、宋开封城、杭州城,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城市内部功能已相当齐全。 元、明、清三朝,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北京。它代表了我国封建礼制的典型,城分内、外城。内城大体呈方形,内有皇城,皇城内有内宫城,即紫禁志。城内建筑以宫城为中心,沿中轴对称,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分列宫城四周;宫城后有钟、鼓楼;内城四周又分列有日坛、月坛、天坛、地坛。城内街道呈棋盘式,民宅沿胡同排列,一般以四合院为基本格局。 2.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解放后,我国的经济有较大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与极大的推动力,但也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其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期发展阶段。1949年解放以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从1952年到1960年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与经济大发展,城市和建制镇分别从1951年的157个和1896个增加到1960年的197个(城市数)和1961年的4429人(建制镇数,缺1960年数字)。 第二阶段是1961年至1977年。这段时期由于经济困难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经济情况为下降、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8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城市发展速度也是空前的。 (三)村落的发展 1.原始的居住地。 2.古代村落。 3.城市兴起后农村聚落的发展。 4.现代村落的发展。 二 城镇标准 (一)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人口数量、密度不同,划分标准也很不一致。 1.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 2.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 3.规定首都或某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 4.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其非农业人口比例规定城镇标准。 5.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 (二)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建国50年来,设置市的标准基本没变,而设置镇的标准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化。 城市。2.镇。 (三)聚落体系 城市体系。 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等级规模法则。 1913年奥尔巴哈(F.Auerbach)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通常人口规模居第2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居第1位城市人口的一半,第3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下类推。这种人口规模规律,称为等级规模法则(rank-size rule)。1949年济普夫(G.K.zipf)更加明确了这一规律,因此称之为奥尔巴哈-济普夫法则。 (2)首位城市法则。 (3)农村聚落体系。 农村聚落体系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第二节 城市(2学时) 一 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般说来,影响城市区位条件的是防卫与交通。 (一)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 1.在利用河流方面。 2.在利用海洋方面作为防卫的有利条件有半岛、岛与内港。 3.制高点和隘口。 (二)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城市吸引范围和服务范围主浊决定其城市的规模、作用、地位及未来发的关键因素。然而,吸引范围与服务范围又与交通条件和交通工具有密切联系。 1.城市与水运的关系。 2.城市与陆运的关系。 3.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 二 城市与自然环境 (一)地质环境与城市 地质条件特别突出的是地震,这是对城市造成巨大灾害的一种力量。 (二)地形与城市 城市的建设与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关系十分密切。一般说来,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 (三)气候与城市 气候与城市关系很大,如多雨地区要考虑防洪与排水,寒冷地区要注意取暖、防冻。特别突出的要注意城市本身所带来的严重气候影响问题。 第一是热岛效应问题。 其次是排水。 (四)水资源与城市 城市一方面需要大量供水,另一方面又要大量排水,特别是排除污水,如不加处理也会给下游城市及周围地区带来严重问题。 (五)城市的生物环境 创造优美的文化景观与田园风光的城市 三 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一)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动力分两方面,即集聚力和离散力。集聚力主浊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市中心集聚;离散力则是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 1.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下面二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2.离散力。离散力是由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 第一是经济条件方面。第二是社会条件方面。 (二)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2.扇形模型。3.多核模型。 四 城市景观与感知 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景观。除了少数平地起来的城市外,都是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因此,它有丰富的内涵。城市内的各种建筑,不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它也反映一种艺术上的美,也是一种文化的反映。其布局,有的在整体上,有的在局部上,呈现出一种文化上的意识。总之,城市景观有丰富的内涵,是应注意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城市景观 在城市景观中,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其次,城市景观往往与著名的建筑物相联系,该建筑也就成为该城市的标志与象征。第三是城市的格局。第四是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所形成的风格。 (二)城市感知 从城市景观来说,对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第三节 集镇与农村(1学时) 一 集 镇 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 (一)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 (二)集市 在农村聚落研究中,集市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 乡 村 在聚落分类中通常是从特定的需要出发,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特征为基础,拟定适当的指标而作出的。 (一)一般类型的乡村 按形态对乡村聚落进分类,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类型: 1.密集型农村聚落。 2.分散型农村聚落。 3.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二)活动型村落 (三)特殊类型 1.美国单户型。2.集体家场型。3.经营性农场 第十一章 旅游地理(6学时) 第一节 旅游业的兴起(1学时) 一 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和其后的罗马帝国的兴起,和个城邦国之间公务、贸易、考察等活动频繁,促进了人们的旅行活动。在当时,宗教旅游盛行,提洛岛、特尔裴和奥林匹斯山都是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 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盛行到圣地—麦加的朝觐活动,也对旅游活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3世纪以来,由于贸易的发展,旅游活动更加频繁起来。 到了十五六世纪,在欧洲,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了对外扩张和寻找香料、黄金的“大航海”活动,科学考察和探险旅游极为盛行。“地理大发展”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旅游活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 大众旅游的发展 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于7月5日组织了一批540的旅游团从莱斯特到拉夫马勒参加禁酒大会,每人收取票费1先令。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 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布法罗建造了第一座商业饭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飞机和汽车的普及,使人们出游更加方便快捷,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游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消费活动,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二节 旅游的区域特征(1学时) 一 客源地(origin)与目的地(destination) 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旅游表现为客流和信息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流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 (一)客源地(origin) 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二)目的地(destination) 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经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 (三)交通连接 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 尽管,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常常利用已有的基础交通线路(并非为旅游而修建的交通线),但是,旅游者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地的分布来选择组合自己的交通线路和交通方式。交通线路和旅游线路高度统一,表现在一般旅行社推出的旅游产品即是以交通线路把各旅游地和景点串联拼合起来,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即通常说的旅游产品)向市场销售。 二 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 (一)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达的国家。 (二)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如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第三节 旅游者动机与决策(1.5学时) 一 旅游动机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 (一)概念 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旅游动机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因此旅游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学与行为学概念,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形成的基础。 (二)旅游动机的类型 1.田中喜一分类法。 2.麦金托什分类法。 (三)影响因素 1.影响个人产生旅游动机的因素。 (1)性别、年龄及身体状况对旅游动机的影响。 (2)经济能力及余暇时间。 (3)心理因素。 (4)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因素。 二 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在外出旅游之前,人们首先要收集和种有关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主要偏好,作出决定,这个过程称为旅游决策行为。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和旅游偏好。 (一)感知环境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二)最大效益原则 人们在作旅游决策时,倾向于追求在资金和闲暇时间限制下的最大旅游效益,这种效益受感知环境限制,因此,严格来说,人们追求的最大旅游效益永远只能是最满意而不是最优的。 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2.最大的信息收集量。 (1)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 (2)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 (三)旅游偏好 旅游的偏好,可以从年龄、职业、学历三方面去研究。 1.年龄。人的个性随着年龄和生活经历在不断发展变化。 2.职业。由于职业的不同,影响了人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人们爱好的差异。 3.学历。不同的学历反映旅游者听受的教育不同,大学、中等学校和小学三者在影响人的个性方面有极大的差异。 第四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地(1.5学时) 一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②是对旅游业具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常用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有:①体验性评价。②技术性评价。③综合性评价。 二 旅游地 从目前我国旅游地的开发类型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 (一)风景名胜区 (二)自然保护区 (三)历史文化名城与古迹 (四)国家森林公园 (五)国家旅游度假区 (六)主题公园 第五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1学时) 一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一)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1.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 2.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 3.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二)旅游与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从传统农业经济转化为现代化工业经济需大量的资本、外汇或贷款,但是发展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的传统,不能满足经济转化所需要的大量外汇,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 (三)旅游与收支平衡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 (四)旅游与就业 一般认为,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性的行业。 旅游业是一项季节波动较大的行业,旅游就业也会受到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五)旅游与税收 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在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还能够带来盈利,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从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主要通过税收形式。 (六)旅游与经济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七)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1.旅游过度超前发展。 2.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二 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一)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 1.独立关系。 2.冲突关系。 3.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二)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与植物。 2.旅游与水质量。 3.旅游与大气质量。 4.旅游与野生动物。 5.旅游与地质。 (三)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 (1)建筑污染。(2)带状发展和蔓延。(3)基础设施超负荷。(4)与本地居民隔离。(5)交通堵塞。 2.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三 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一)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 (二)示范效应 (三)旅游和社会道德 (四)旅游与宗教 (五)旅游与语言 (六)旅游与健康 四 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 (一)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 1.游客。2.时间、空间和交流。3.文化经纪人。 (二)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品为例 1.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2.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 第十二章 行为地理(3学时) 行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第一节 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1学时) 一 环境知觉与认知 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波特斯(J.d.Poteous)认为有三处环境,即现象环境(自然客体)、个人环境(现象环境的感知)和条件环境(影响行为的文化信仰和意愿)。索南费尔德(J.Sonnenfeld)还提出对环境进行知觉的四个层次:地理层次(环境)、作用层次·对人施加影响的环境部分)、知觉层次(人以直接、间接经验认识到的环境部分)和行为层次(诱发行为的环境部分)。 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二 地理物象 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地理物象呈距离衰减的规律性。地理物象也具有动态性特征。 三 物象评价与行为 对地理物象的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动机产生和决策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人心理图谱(mental map,亦称意境地图)的分析入手。 当然,人们也可以把大脑中的心理图谱简单地描绘出来,即形成地理物象简图(或称空间图式),这种简图具有可解释性和可读性。 第二节 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1学时) 一 行为空间 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二 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 (一)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为了探求人们日常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问题,瑞典学者哈格斯坦德(T.Hagerstrand)创立了时空棱柱体模式,主要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 (二)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1.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与购物行为空间。 2.商业环境与物行为空间。 3.居住地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4.社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三)交际与闲暇活动行为空间 朋友、同事、邻里和亲属之间的交际活动是闲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际活动行为空间也有其规律性。 三 人类迁移活动的行为空间 1.迁移的距离偏移。2.迁移的方向偏移。 第三节 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1学时) 一 行为矩阵模型 普雷德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发展了美国史密斯(D.M.Smith)的空间成本曲线和获利边际理论,认为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佳区位上,这与企业家个人行为因素,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关。 二 报偿矩阵模型 美国艾萨德(W.Isard)在《区域科学导论》著作中,继承和发展了韦伯、廖什等人的区位理论,对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行为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用专门章节论述了区位决策问题,建立了报偿矩阵。 第十三章 政治地理(5学时) 第一节 政治地理要素(1.5学时) 一 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如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等)的社会文化现象,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 二 政治地理单元 这幅政治地图的基本结构表明,政治地理单元主要分为三个级别:一是国家级的,即具有确定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如美国、中国、英国、列支敦士登等);二是国际级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北约、东盟、联全另等)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如美国的州、县、市,中国的省、市、县等)。 三 政治地理结构 政治地理结构可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 (一)政治空间结构 政治空间结构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和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 (二)政治实力结构 政治实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 四 政治地理过程 政治地理过程十分复杂,概括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扩散 (二)政治整合 (三)政治分离 (四)主权的变化 第二节 国家政治地理特征(1.5学时) 一 国家的基本特征 (一)拥有确定的领土 (二)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三)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四)拥有主权 二 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是一国活动,尤其是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 (一)领土规模 美国地理学家M.I.格拉斯纳根据领土大小对当今世界上的国家作了如下分类:面积超过2.5×106km2的为特大国,1.5×105~3.5×105 km2的为中等国,3.5×105~2.5×106 km2的为大国。 (二)领土形状 和领土规模一样,世界各国的领土形状也有很大差异。按形状特点可分为六类:一类为坚实型;一类为狭长型;一类为分离型;一类为穿孔型;一类为飞地型。 (三)领土位置 国家领土的地理位置差异很大。由于海陆位置差异,不沿海国家(如法国、荷兰等)、岛屿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以及内陆国家(如蒙古、阿富汗等)之别。 三 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一)首都 (二)核心区 (1)起源型核心区。(2)经济型核心区。 四 边界与边疆 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总是有一条边界线与其邻国分开。这条线一方面表示是两国共有的分界线,另一方面表示其线内是其主权管辖范围。 由于边疆地区缺乏明确界线,往往随其势力而变动。一国力量强大,而对方又较弱时,边界带就向弱方移动,因而成为潜在的冲突地区。 第三节 国家权力(1学时) 国家权力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 一 国家权力要素 (一)领土空间 1.地理位置。2.领土面积。 (二)自然资源 (三)人口资源 (四)经济水平 (五)军事力量 (六)科学技术 (七)国民士气 (八)政府的质量 1.政治性质。2.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3.政府的机构和效能。4.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二 国家实力分析 (一)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一个定量估计分析国力的公式,即“国力方程”。 (二)“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 第四节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1 学时) 一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一)欧洲的殖民扩张 (二)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 (三)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 (四)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第一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 2.第二阶段:一强多极的多极化格局。两极对抗的格局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而逐渐解体,形成了多极化的格局。 (1)对两极格局第一个重要冲击就是新中国的崛起。 (2)日本和亚太地区的迅速崛起是对两极格局的又一重大冲击。 (3)西欧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两极对抗格局。 (4)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反霸斗争的展开。 (5)世界经济的全球性互依和区域化、集团化从总体上改变了两极格局的性质。 (6)东欧的巨变,苏联的解体,使两极对抗格局不复存在,代之以一强多极的全球格局。 二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一)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忆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 (二)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1.二战前全球格局中的核心行为。 2.二战后格局的核心行为。 三、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 (一)马汉的“海权论” (二)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 (三)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 (四)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 第十四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3学时) 在人地关系中,我们选择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第二是世界一体化中的合与分的人地关系,即从人地关系角度探索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第三是文化景观。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问题(1学时) 一 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 (一)对资源的压力 1.土地资源退化。2.水资源短缺。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4.矿产资源的消耗剧增。 (二)引起的环境问题 1.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2.温室效庆与全球变暖。3.臭氧层遭破坏。4.水体污染加剧。 (三)引起的社会问题 二 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霜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 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 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任务 1.人地关系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2.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当地的人地关系。 3.可持续发展教育。 第二节 世界新的政治地理格局中的人地关系(1学时) 一 世界之交的政治地理新现实 (一)一强多极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初见端倪 (二)前苏联与东欧巨变中的冲击波 1.前苏联的变化。 (1)俄罗斯与乌克兰之争。(2)摩尔多瓦内战。(3)车臣的两次战争。 2.前南斯拉夫的变化。 二 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 (一)国家间的联合趋势 1.欧洲共同体。2.东南亚国家联盟。3.其它国际性组织。 (二)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 三 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 (一)理想的民族国家并不多 (二)人与地的焦点所在 第三节 文化景观研究与文化景观建设(1学时) 一 阿米什人生产中的节能农业村 二 客家人土楼中的传统文化 三 万丰村——一个共同富裕的城市村落 四 文化景观的建设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3学时) 1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学时) 1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学时) 1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学时) 2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3学时) 3 第一节 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0.5学时) 3 第二节 文化的形成与特点(0.5学时) 4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1.5学时)* 4 第四节 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0.5学时) 5 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4学时) 5 第一节 人口分布(2学时) 5 第二节 人口移动(2学时) 6 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4学时) 7 第一节 人口增长过程(1学时) 7 第二节 人口转变模式(1学时) 9 第三节 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1学时) 10 第四节 人口与发展(1学时) 10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4学时) 10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2学时) 10 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2学时) 11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8学时) 12 第一节 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1.5学时) 12 第二节 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2学时) 13 第三节 产业类型和工业区(2学时) 13 第四节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1.5 学时) 15 第五节 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1学时) 15 第七章 种族 民族 民俗(5学时) 16 第一节 种族与地理人种(2学时) 16 第二节 民族(2学时) 18 第三节 民俗与文化(1学时) 19 第八章 语言地理(6学时) 20 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与发展(1.5学时) 20 第二节 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1.5学时) 20 第三节 语言的扩散与影响(2学时) 21 第四节 语言景观(1学时) 22 第九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6学时) 23 第一节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1.5学时) 23 第二节 宗教的传播与分布(2学时) 24 第三节 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1.5学时) 24 第四节 宗教景观(1学时) 25 第十章 聚落地理(5学时) 25 第一节 聚落(2学时) 25 第二节 城市(2学时) 27 第三节 集镇与农村(1学时) 28 第十一章 旅游地理(6学时) 29 第一节 旅游业的兴起(1学时) 29 第二节 旅游的区域特征(1学时) 30 第三节 旅游者动机与决策(1.5学时) 30 第四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地(1.5学时) 31 第五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1学时) 32 第十二章 行为地理(3学时) 34 第一节 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1学时) 34 第二节 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1学时) 34 第三节 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1学时) 35 第十三章 政治地理(5学时) 35 第一节 政治地理要素(1.5学时) 35 第二节 国家政治地理特征(1.5学时) 36 第三节 国家权力(1学时) 37 第四节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1 学时) 38 第十四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3学时) 38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问题(1学时) 39 第二节 世界新的政治地理格局中的人地关系(1学时) 39 第三节 文化景观研究与文化景观建设(1学时)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