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组成 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细胞
第三节 血液凝固
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
重点,血液的功能;促凝、抗凝措施
难点,血液凝固的机理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一, 血液的组成
( 一 ) 血液 血浆 和 血细胞
( 二 )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 血浆, 抗凝剂处理过的血液经离心沉淀后, 上
层液体部分
? 血清, 血液不作抗凝处理, 所凝固的血块不久
紧缩, 析出的淡黄色清亮液体
( 三 ) PCV,每 100份血液中 RBC所占的容积
百分比 (34— 45%)。
二, 血液的理化特性
颜色 密度 气味 粘滞性
( 一 ) 血浆渗透压
1, 血浆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晶体物质, 电解质构成 。
99,5%
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构成 。 0.5%
作用,有利于血管中保留水分 。
附注:等渗溶液, 高渗溶液, 低渗溶液,
等张溶液
? 等渗溶液:与细胞和血浆渗透压相等的
溶液 。
? 高渗溶液:大于细胞和血浆渗透压的溶
液 。
? 低渗溶液:小于细胞和血浆渗透压的溶
液 。
? 等张溶液:血细胞悬浮于其中, 其形态
和大小不发生改变的溶液 。
?
( 二 ) 血液的酸碱度
PH,7.35----7.45 耐受极限,6.9----7.8
1, 血液缓冲物质
血浆 红细胞
NaHCO3/H2CO3 KHb/HHb
Na2HPO4/NaH2PO4 KHb-O2 /HHb -O2
蛋白质 -钠 /蛋白质
2, 其他器官酸碱调节
呼吸, 排出 CO2,调节血浆中 H2CO3
肾脏, 排出酸性物质,收回 NaHCO3
三, 血量
? 循环血量
? 储备血量, 肝, 脾, 肺及皮下
血量的相对稳定 血压, 器官供血
? 一次失血
<10% 不影响健康
<20% 影响正常活动,恢复慢
>33% 危及生命
四, 血浆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
㈠ 血浆组成
水 (90— 92%)
血浆 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
溶质 (8— 10%) (2---3%)
血浆蛋白 (5— 8%)
? 清蛋白 (白蛋白 ) α-球蛋白
? 球蛋白 β-球蛋白
? 纤维蛋白原 γ-球蛋白
㈡ 血浆蛋白功能
? 清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 数量大,分子量小
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75%)
2,构成组织蛋白的原料
3,作为运输载体 ( 水溶性低的物质 )
? 球蛋白
1,免疫性抗体
2,运输载体 ( 脂类, 脂溶性维生素等 )
? 纤维蛋白原 参与血凝
第三节 血细胞
一, 红细胞 ( RBC)
( 一 ) 特性
1, 膜的选择通透性
2,渗透脆性 与 溶血
渗透脆性, RBC在低渗溶液中破裂溶血的
特性 。
溶血,当血浆渗透压低于 RBC渗透压时,
RBC吸水渐涨大, 终将破裂释放出
血红蛋白
其它溶血因素,
机械振荡, 突然低温, 过酸或碱, 酒精
3,悬浮稳定性和沉降率
? 悬浮稳定性,RBC均匀悬浮于血浆中
不易下沉的特性 。
? 血沉:一定时间内 RBC在血液中下沉
的速度 。
( 二 ) 功能
1,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Hb + O2 HbO2 HHb
Hb + CO2 氨基甲酸 — Hb Hb
异常情况, 亚硝酸盐 CO
2,酸碱缓冲功能
( 三 ) 红细胞的生成
1, 部位:骨髓
2, 原料:蛋白质 珠蛋白
铁 血红素
3, 促进因子:叶酸, 铜离子, 维生素 B12
4, 生成的调节
缺氧或失血 肾脏产生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进骨髓内原血母细胞分化及血红蛋
白的合成,释放成熟红细胞 血中红细胞
二, 白细胞
( 一 ) 分类
嗜中性白细胞
颗粒细胞 嗜碱性白细胞
嗜酸性白细胞
单核细胞
无颗粒细胞
淋巴细胞 ( T细胞, B细胞 )
(二 ) 特性
1, 渗出性 3, 化学趋向性
2, 变形运动 4, 吞噬作用
( 三 ) 功能
嗜中性白细胞,
a,吞噬外来细菌
b,吞噬机体本身坏死组织及衰老红细胞
单核细胞, a,吞噬并杀死寄生于细胞内的细菌
b,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
嗜酸性粒细胞, a,缓解过敏反应
b,限制炎症过程
嗜碱性白细胞, a,舒张血管,增强通透性,有利
于其它白细胞的游走和吞噬
b,抗凝血, 炎症
淋巴细胞,
骨髓 B细胞 浆细胞 Ig
抗原激活
胸腺 T细胞 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
破坏抗原及异体组织
三, 血小板功能
( 一 ) 参与凝血过程
( 二 ) 参与止血过程
( 三 ) 溶解纤维蛋白
( 四 ) 保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第四节 血液凝固
一, 定义,血液由液体状态凝结成血块的过程,
本质, 是血浆中可溶性 纤维蛋白原 转变为
不溶性丝状 纤维蛋白, 并网罗血细
胞,形成血块的过程 。
二, 凝血过程
1,凝血酶原激活物 的形成
2,凝血酶原转变为 凝血酶
3,纤维蛋白原转变为 纤维蛋白
? 凝血时间,从血液流出血管到出现丝状纤维蛋白所需
的时间 。
三, 血液中的抗凝物质和纤维蛋白溶解
系统
( 一 ) 抗凝物质
? 1, 肝素
? 2, 抗凝血酶
( 二 )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血凝快形成后 血小板, 肾等释放 纤溶酶原
激活物 激活血块中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水解,血凝快分解液化
四, 抗凝和促凝措施
( 一 ) 抗凝
? 1, 去钙离子法 草酸钾, 草酸铵, 柠檬酸钠
? 2, 脱纤维法
? 3, 肝素
? 4, 双香豆素
? ( 二 ) 缓凝
1, 低温
2, 与光滑面接触
? ( 三 ) 促凝
1, 接触面粗糙
2, 一定范围加热
3, 维生素 K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 1,血型
? 2,血型的应用:
诊断异性孪生不育、预防新生仔畜溶血病、
组织移植相容性、输血等
3,输血的原则
血型鉴定 同型血相输
交叉配血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