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上》)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课程性质:电子信息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课程任务:
建立电路的基本概念;熟悉电路的定律和分析计算方法;掌握一定的计算技巧。
(3) 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的知识。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的一些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及各种分析方法,如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叠加定理、支路电流和回路电流分析法、节点电位分析法等;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掌握三相交流电路和谐振电路的知识;掌握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分析法。能应用以上知识进行电路的分析计算。
素质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对电路进行独立分析并讨论分析计算的结果。
能力与技术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验训练以及课程设计的训练,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会利用实验手段分析电路;熟练掌握电路实验室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会安按装一般的电路,并测量及分析结果。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模型、电路变量、基本电路元件、电压源与电流源、四种受控源、基尔霍夫定律
电路的连接:电阻的串联、并联与混联;电阻的 等效变换;电压源与电流源的连接。
线性电阻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及定理: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
正弦交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电阻、电容、电感元件上的伏安关系是相量形式;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用相量法分析复杂交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中功率及功率因素的提高;正弦交流电路的最大功率条件。
三相交流电路:三相电源;对称三相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
谐振:串联谐振、并联谐振。
互感电路:互感概念;含有互感的电路;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换路定则和电路初时值的计算;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阶跃函数和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四、实践教学环节
1)实验(16学时)
内容
参考学时
1.电工测量仪器的使用
2
2.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2
3.电路的的基本定律及定理的验证
2
4.实际元件R、L、C的参数测定
2
5.正弦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提高
2
6.三相交流电路的研究
2
7.耦合电感电路的研究
2
8.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2
总 计
16
2)实训:万用表电路的安装与调试(1周30学时)
五、学时分配
内容
讲解(课时)
实验(课时)
合计(课时)
第1章
10
2
10
第2章
10
4
10
第3章
14
2
8
第4章
12
2
6
第5章
8
2
6
第6章
6
2
4
第7章
8
2
4
第10章
12
4
6
合计
64
16
80
六、考核办法
主要为闭卷考试,将考试成绩(6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20%)综合取得总评成绩。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21世纪高职高专通用教材,宋祥娟主编《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上册)。主要参考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电路及磁路》等。
八、必要的说明:
(1)总学时数为64(理论)+16(实验)+30(实训)
(2)为加强课堂效果,本课程可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
《数字电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其与其它课程的分工和联系
1.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分工和联系
先行课程:《电路分析》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1.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及其简单设计应用;学会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其简单应用;学会脉冲波形信号的产生和整形。
2.知识要求
(1)了解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的特点;
(2)了解常用数字单元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3)理解常用数字单元电路的特性和原理;
(4)掌握数制和码制及其互相转换、逻辑函数的化简;
(5)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6)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和中规模计数器电路电路的设计方法
3.能力要求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一般数字系统的安装调试方法。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绪论
1.教学内容
1.1 概述
1.2 数制和码制
2.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 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的特点
理解:脉冲波形的主要参数
掌握: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数、8421BCD码的表示及其互相转换
逻辑代数基础
1.教学内容
2.1 概述
2.2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法
2.3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规则
2.4 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2.5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2.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常见逻辑函数及基本运算,逻辑代数的三条重要规则,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
理解:最小项的概念与编号方法,卡诺图的意义和构成原则
掌握: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转换,逻辑代数中的基本定律和基本公式,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
门电路
1.教学内容
3.1 概述
3.2 分立元件门电路
3.3 TTL集成逻辑门电路
3.4 CMOS集成逻辑门电路
3.5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应用
2.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 逻辑门电路的作用和常用类型,各类常见TTL和CMOS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应用
理解: TTL、CMOS集成逻辑门的应用常识
掌握: 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各类常见TTL和CMOS门电路的外特性
集成触发器
1.教学内容
4.1 概述
4.2 触发器的基本形式
4.3 边沿触发器
4.4 主从触发器
4.5 触发器的应用举例
2.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 触发器的基本特性和类型,无空翻触发器的类型其工作特点,触发器各种逻辑功能间的转换方法
理解: 同步触发器的结构、工作特点和存在问题
掌握: 与非门结构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逻辑功能和工作特点,其他常用触发器的工作特点、符号、逻辑功能和特性方程、波形图
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
1.教学内容
5.1 概述
5.2 施密特触发器
5.3 多谐振荡器
5.4 单稳态触发器
5.5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2.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 脉冲信号产生与整形的方法,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和单稳态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工作特点和典型应用
理解: 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符号和功能
掌握: 用555定时器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方法
组合逻辑电路
1.教学内容
6.1 概述
6.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6.3 编码器
6.4 译码器
6.5 数据选择器和分配器
6.6 加法器和数值比较器
6.7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2.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数值比较器的作用
理解: 常用编码器的类型、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数据选择器、加法器的功能及其使用,竞争冒险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和消除措施
掌握: 逻辑函数的逻辑表达式、真值表、卡诺图和逻辑图表示法及其相互转换,二进制译码器、二进制编码器的功能和应用
时序逻辑电路
1.教学内容
7.1 概述
7.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7.3 计数器
7.4 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2.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 集成移位寄存器的应用
理解: 二进制计数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常用集成二进制和十进制计数器的功能及其应用,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掌握: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利用集成计数器构成N进制计数器的方法
四、实践教学环节
1.实践教学的内容及时间安排
(1)实验
实验课时共计16课时。
实验内容如下:
实验一 集成门电路功能测试(一) 2课时
实验二 集成门电路功能测试(二) 2课时
实验三 集成触发器 2课时
实验四 脉冲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 2课时
实验五 组合逻辑电路(一) 2课时
实验六 组合逻辑电路(二) 2课时
实验七 时序逻辑电路(一) 2课时
实验八 时序逻辑电路(二) 2课时
(2)课程实训
实训30学时,内容为电子秒表的安装调试,安排在第二学期进行。
2.能力目标
通过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加深对数字电路课程的理解,使学生在数字电路的基本技能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并使学生能够正确连接、安装和调试具有一定功能的数字电路,形成初步的检测和排除电路故障的能力。
五、学时分配
内容
讲课
实验
实训
合计
第一章 绪论
3
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
8
第三章 逻辑门电路
7
4
11
第四章 集成触发器
6
2
8
第五章 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
6
2
8
第六章 组合逻辑电路
9
4
13
第七章 时序逻辑电路
9
4
30
43
合计
48
16
30
94
六、考核办法
采用闭卷笔试的考试形式,学期总评成绩中,卷面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课程实训另外单独考核、计分)
七、教材与教参
1.教材:
《数字电子技术》(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志忠 主编
(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授课,自编课件)
2.参考书:
《数字电子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孙津平 主编
《模拟电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课程性质:《模拟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高专电子应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及其实践环节教学,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元器件和功能电路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掌握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电子技术发展的形势,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形成职业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及其实践环节教学,使学生获得以下电子技术知识和能力:1、 熟悉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常识,具有查阅手册、合理选用、测试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能力。2、 掌握常见模拟功能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其分析方法,具有阅读和应用能力。3、 通过实验和课程设计等电子实习、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训练,具有装配、调试常见功能电路的能力,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测电参数及电路常见故障排除能力。4、 结合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对电路进行独立分析并讨论分析计算的结果。
能力与技术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验训练以及课程设计的训练,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会利用实验手段分析电路;熟练掌握电路实验室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会安按装一般的电路,并测量及分析结果。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一) 绪论了解电子技术发展与应用概况及其地位和作用,了解本课程性质、任务、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结合课程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二) 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1、 了解半导体的结构和特性、本征半导体的特点、导电原理、杂质半导体特点、PN结的形成。2、 了解二极管的结构,熟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电路符号、伏安特性、主要参数、温度对特性的影响、简单应用。3、 熟悉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电路符号及主要参数。
4、 了解三极管结构,熟悉电路符号、电流放大作用、特性曲线、主要参数及温度对特性的影响。掌握三极管三种工作状态及其特点。
(三)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1、熟悉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及主要性能指标.2、熟悉共射基本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熟悉静态、动态、直流通路、交流通路的基本概念。3、熟悉温度对静态工作的影响,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组成和工作点稳定原理。4、会用工程估算法计算静态工作点。了解图解法,熟悉非线性失真及其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5、掌握三极管简化微变等效电路模型和微变等效电路法,会用微等效电路法求放大电路Au、 Ri 、Ro 、Aus。6、熟悉共集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其应用。7、了解共基电路组成、性能及其应用。8、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藕合方式及其特点,熟悉多级放大电路Au、 Ri 、Ro计算方法。了解常用组合放大电路的组成和特点.
(四)集成运放基础及负反馈电路1、了解直接藕合电路存在问题、零点漂移产生原因及其抑制措施。2、掌握差分放大器组成、抑制零漂原理。熟悉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及其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概念。会对任意信号进行分解。3、熟悉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思路及四种组态、共模特性、差模特性。4、了解常见恒流源电路组成。5、熟悉集成运放特点及其内电路框图、电路符号、理想运放概念。了解集成电路分类、外形、命名方法。.6、熟悉反馈、反馈深度和深度负反馈的概念。掌握反馈的分类及其判别方法。7、熟悉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影响。了解负反馈电路产生自激震荡条件及其消除方法。
(五)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1、掌握运放理想特性、非理想特性、线性应用条件及其”虚短”、“虚断”特性。了解运放主要参数。2、掌握运放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性能、特点。3、掌握求和、积分、微分运算电路的组成及其输入输出关系。6、掌握集成运算非线性应用条件及其特点。掌握单值滞回电压比较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会计算阈值电压,会画电压传输特性图,根据ui波形能给出uo波形。了解集成电压比较器基础知识。7、了解由运放组成的方波、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发生器电路及其性能特点。8、了解特殊集成运放及其应用。
(六)功率放大电路1、了解功放电路特点、分类、对功率电路要求。熟悉低频功放电路主要技术指标。2、熟悉OCL、OTL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参数估算方法。3、熟悉交越失真产生原因,了解消除交越失真方法。4、熟悉复合管组成原则。5、了解常用集成功率放大器(LA4102LM386T等)引脚功能,了解其主要技术指标。熟悉集成功放应用电路组成、外接元器件作用,会估算闭环增益。(七)正弦波振荡电路1、掌握振荡电路和自激振荡电路的振幅平衡条件、相位平衡条件,熟悉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方法。会用振荡电路起振条件判断电路是否起振。了解表征频率稳定性的主要参数:频率准确度、相对频准确度的涵义。2、了解RC串并联网络频率特性。熟悉文氏桥式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组成。掌握振荡频率估算方法。熟悉起振条件,稳幅措施。了解RC稳相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振荡频率估算及起振条件。3、了解LC并联回路频率特性,熟悉变压器反馈式、电感三点式、电容三点式及其改进的LC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且会估算振荡频率。4、了解石英晶体结构和晶体压电效应,熟悉石英谐振器电路符号、性能参数。熟悉晶体振荡电路组成、石英晶体使用注意事项。(八)直流稳压电源1、桥式单相半波整流、桥式整流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全波整流电路组成、工作原理;会估算整流电路直流电压、选择整流二极管;了解整流电路纹波系数概念;掌握全波、桥式整流电路中二极管的正确装接方法;了解倍压整流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适用场合。2、熟悉电容滤波电路工作原理,会估算输出电压,选用二极管和电解电容;了解LC滤波电路组成,熟悉RC-滤波电路组成,会估算输出电压。3、熟悉稳压电源主要性能指标。熟悉并联稳压电路组成、适用场合、稳压原理和元器件选择方法,会分析并联稳压电路简单故障。4、了解串联反馈型分立元件稳压电路组成、稳压原理及输出电压计算方法。5、熟悉三端线性集成稳压器分类、主要参数、型号命名涵义、管脚排列;掌握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电路组成和基本应用;熟悉扩大输出电流、电压电路组成及使用注意事项;会估算输出电压,能正确选用集成稳压器及外接元器件。6、熟悉三端集成稳压器基本应用电路组成,外接元器件作用。会估算输出电压调节范围,会正确选用元器件。
四、实践教学环节
(一)实验项目和课时分配实验课单独设课,建议实验项目及课时分配见下表。
序号
实 验 项 目
学时数
1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
2
2
共射放大电路性能测试
4
3
集成运放应用电路设计,安装与测试
4
4
波形产生电路设计,组装与测试
4
5
集成稳压器电源电路安装与性能测试
2
合计学时数
16
(二)课程设计要求进行设计,采用万能制电路板安装、调试,写出报告,抽题答辩,时间为1周。题目: 逻辑信号电平测试器(包含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制作:用集成运放组成电路进行设计、制作。
五、学时分配
序号
内容
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
实验
基础
选用
绪论
?
?
2?
一
半导体二极管
6
?
2
二
三极管
6
0
0
三
放大电路基础
20
?
4
四
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基本运算电路
16
?
2
五
线性集成电路的应用
2
2
七
信号产生电路
10
?
2
八
直流稳压电源
6
?
2
共计
64
2
16
六、考核办法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结合平时成绩与实验成绩,卷面成绩占60%,平时成绩就占20%,实验成绩占20%。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建议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胡宴如主编《模拟电子技术》。
主要参考书: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主编,高教出版社
《电子线路(模拟部分)》谢广新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第四版),康华光主编,高教出版社
八、必要的说明
1、本大纲适用于电类专业。其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和《电路分析》。总学时数为64(理论)+16(实验)+30(实训)。2、模拟电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加强实验和课程实训的教学,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为重视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建议课程实训成绩单列,并设一周,要求完成上述所有内容;可提前布置任务,动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任务。3、 为提高教学质量,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电子课件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