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水环境影响评价
一、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庆元县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庆元县内大小溪流纵横交错,往西流流入闽江的松源溪和竹口溪,集雨面积102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7.36立方米/秒,是该县最主要的两条支流。庆元县环境监测站自建站以来就对两条支流7个断面水质按国家规范开展监测,根据98至2002年监测结果,该县地表水水质均符合各类功能区标准。监测结果见附表6-1和6-2。但是从我们现场踏看可知,在今年极枯水期(50年一遇)时,城区河道的水质有明显污染,部分河段水质发黑发臭,说明水环境容量不容乐观。
2、兰溪桥水库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为了准确了解项目建设区域内地面水水质状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兰溪桥水库出口、水库库区、西演村下等三个断面进行水质现状监测,采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标准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479-85),对建设区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6-3。由表可知,各参数都能达到(GB3838-2002)中Ⅱ类水标准。
二、 水环境影响分析
1、上游水体对水质的影响
由于兰溪桥水库为集中式供水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其范围为:松源溪周墩桥头,自来水水泵房上游1000m(洋心桥以下段),下游200m(林业车队以上段)为水源一级保护区,洋心桥上游至西演桥为水源二级保护区。引水工程投入运行供水,饮用水水源延长至兰溪桥水库大坝上游,至新桥段为一级水源保护区;新桥上游至洋心村下游,整个库区为二级水源保护区。
据调查,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没有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业,沿岸无直接和间接排放生活污水,二级保护区沿岸有直接向水体排放生活污水600人左右,人均生活污水量按150L计,CODCr按400mg/L计,则向水体排放污染物CODCr为36kg/d,对水体只有轻微甚至无影响。
建设项目建成后,只要水源保护区内不布置产生废水污染的工业项目,水源的水质就能得到保证。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的污染增加有限,不会对水源水质造成明显影响。
2、富营养化分析
水库富营养化是由于点面污染源流入水库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加,导致水体中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降低溶解氧浓度,透明度下降,从而恶化水质,加速水库老化的一种现象。总氮、总磷的含量指标是评价水库富营养化水平的主要依据。按水利部城市供水水库水质调查评价中《水库富营养化状况氮、磷总量标准》(表6-4)判断,兰溪桥水库水质为中营养化状况。
建设地磷的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经预测分析,建设区域总磷增加量小于该水域磷容量,是环境所能承受的。
表6-4 水库营养化状况氮、磷含量标准 mg/L
污染物营养状况
总氮
总磷
贫-中
0.2-0.4
0.005-0.04
中
0.3-0.5
0.01-0.03
中-富
0.5-1.5
0.03-0.1
富
>1.5
>0.1
兰溪桥水库
0.43
<0.025
3、建设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
建设项目位于县城上游,最终纳污水体为松源溪,故应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即CODCr<100mg/L,SS<70mg/L。本项目污水主要为制水工艺中沉淀池的排污水、滤池反冲洗水以及生活污水。由于两类水的性质不同,故对两股废水分别进行预处理。
对于工艺废水,从类比调查结果来看,CODCr已基本达标,但SS超过标准,因此必须对需作进一步处理去除SS,具体处理工艺见图6-1。经过预处理后回用的工艺废水占总工艺废水量的90%,其余废水达标排放,这一污染物排放量对下游的水质影响较小,不会改变水体功能。
对于生活污水,从类比调查结果来看,主要为CODcr、SS,因此必须对需作进一步处理使CODcr、SS达标,具体处理工艺见图6-2。若CODcr、SS处理后达标,这一污染物排放量对下游的水质影响较小,不会改变水体功能。
本工程的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排水去向主要为附近农田和松源溪。由于本项目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也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一类标准(水作)的要求。此外,由于本工程年需水总量为1607万t,这部分水量直接被引走,造成坝址下游径流减少,但是由于发电尾水仍流入下游河道,因此,对坝址下游河道影响不大。
在极枯水期(50年一遇),为保证饮用水造成坝址下游基本无生态用水,将使松源溪的自然径流量大大减少,而生活污水产生量不变,造成了稀释能力的下降,水质恶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极枯水期是短暂的,一般一个月左右,此时应加强排污控制,严格达标排放。另外,松源溪为溪流型水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表6-3 水质现状监测评价结果表 单位:mg/L(PH除外)
项目部位名称
水库出口
水库库区
西演村下
指标
监测统计值
水质类别
监测统计值
水质类别
监测统计值
水质类别
pH值
7.00
Ⅱ
6.80
Ⅱ
6.84
Ⅱ
悬浮物
4
5
4
总硬度
27.92
21.01
22.19
溶解氧
8.57
7.92
8.05
高锰酸钾指数
1.67
1.68
1.66
生化需氧量
1.09
1.05
1.27
氨氮
<0.025
<0.025
<0.025
亚硝酸盐氮
<0.003
<0.003
<0.003
挥发酚
<0.002
<0.002
<0.002
总氰化物
<0.004
<0.004
<0.004
总磷
<0.025
<0.025
<0.025
电导率×102
0.15
<0.15
0.15
硫化物
<0.02
<0.02
<0.02
氟化物
0.13
0.19
0.18
色度(度)
11
9
11
浑浊度
3
3
3
总砷×10-3
<7
<7
<7
六价铬×10-3
<4
<4
<4
总铅×10-3
<5
<5
<5
总镉×10-3
<0.5
<0.5
<0.5
总铜×10-3
<0.001
<0.001
<0.001
总锌×10-3
0.039
0.048
0.041
总锰×10-3
0.061
0.034
0.036
总氮
0.39
0.43
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