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中南民族大学社科部制作
第一节 哲学概论
?一、哲学是什么
?二、哲学的对象与性质
?三、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一、哲学是什么?
?哲学究竟是什么?
? 哲学不倦的探索,但却永远把握不到那种固定
的永恒的东西。这就构成一个悖论, 哲学
以无限和永恒为研究对象,但却
永远得不到它 。
哲学的产生 —— Wonder
? 有人说, 哲学是从仰望苍穹开始的, 。或许我
们在孩童时期会有这样的体验:一个凉风习习
的夏夜,星星满天,当你抬头仰望星空,苍穹
幽深、辽远、无边无际,刹那间,不可遏制的
神秘感与敬畏感 朝你袭来,你是那么真切
地意识到 宇宙的无限阔大和自身的极
端渺小,于是一连串的关乎宇宙和生命的问
题自然逼来。
哲学的思考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
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
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
送流水。,
? 不管是谁,当他面对浩瀚苍穹的时候,都很容
易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哲学的思考 。
一、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与政治
?2.经典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
?3.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不是政治
?(1)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它远
远高于政治
?(2)哲学政治化、工具化
2.经典哲学家及其哲学
? ( 1) 高风亮节型:苏格拉底 E:\新课件 \第一讲
哲学概论 \苏格拉底,ppt,斯宾诺莎 E:\新课件 \第一讲 哲学概论
\斯宾诺莎,ppt
? ( 2) 求知至上型:赫拉克利特 E:\新课件 \第一
讲 哲学概论 \赫拉克利特,ppt
? ( 3) 豪放不羁型:第欧根尼 E:\新课件 \第一讲
哲学概论 \第欧根尼,ppt
? ( 4) 诗意适意型:笛卡尔 E:\新课件 \第一讲 哲学
概论 \笛卡尔,ppt
? ( 5) 特立独行型:柏拉图 E:\新课件 \第一讲 哲学
概论 \柏拉图,ppt,康德 E:\新课件 \第一讲 哲学概论 \康德,ppt
3.哲学是什么
?哲学 ——, 爱,,, 智慧,
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
的世界观。
世界观
理论化
系统化
哲学
哲
学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
界
观
哲学是什么
? 哲学介乎神学与科学之
间 —— 罗素
? 与科学相比:有其理论
性,无其确定性
? 与神学相比:有其形而
上学性,无其盲目性
哲学是什么
? 哲学是对于人生的 有系统的反思 的思想
?
? —— 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
生中。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
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哲学家必须
进行哲学化;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
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
?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二、哲学的对象与性质
1.哲学的对象
?( 1)自然界,人与自然
?( 2)人类社会,人与人
?( 3)人类思维,人与自身
2.哲学的性质
( 1)时代性
( 2)阶级性
( 3)民族性
( 4)思辨性
( 5)多元性
时代性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
精华,,是, 文明的活的灵魂,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立于世界之林,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哲学理论思维。
阶级性
?哲学总是隶属于一定阶级的哲学
?一定哲学的命运总是和它所代表的阶级
的命运休戚相关
民族性
?民族性指的是民族特色,与民族
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理想信
念紧密相联
? 如:古希腊关注自然哲学、自然本性以及存在
古中国关注人伦道德
思辨性
? 因为哲学研究对象实际上囊括了整个无限的宇
宙世界, 而且每个领域的研究范围也是 无限
宽广 的 。 对于这样超出人们的可视, 可听,
可嗅, 可触的感性范围的无限对象的认识, 也
就只能运用与此相应的超验的哲学思维方法 。
哲学思维的超验性具有抽象思辨性的特
点, 它包含了想象, 玄思乃至臆测的成
分 。
多元性
? 由于哲学研究的对象具有无限性和超验性的特
性,所以对它的研究几乎可以从无限不同的视
角和层面进行。面对那无法直接把握的无限广
大的客体,我们只能从不同的方面去关照它。
由于哲学理论和方法的这种多元性,哲学带给
人的是一连串的彼此矛盾和冲突的信念、观念。
哲学的这种多元性正是它不同于其他实证科学
的特点之所在。
三、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学哲学有什么用?
最永恒的哲学问题
? 哲学有用 —— 泰勒斯
? 哲学无用 —— 泰勒斯
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哲
学家 (鼎盛年在前 585/4
年 )
Thales
知识与智慧 /为学与为道
?威尔 ·杜兰特:, 科学赋予我们知识, 只
有哲学才能赋予我们 智慧 。,
?《老子》说:, 为学日益,为道日
损 。,
古老的哲学追求精神
?,身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
现代的哲学追求精神
?周国平:, 一个人的灵魂不安于有生有
灭的肉身生活的限制, 寻求超越的途径,
不管他的寻求有无结果, 寻求本身已经
使他和肉身生活 保持了一个距离 。,
人能够成为人的学问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 人能够成
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
(不是学哲学 )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
有一定职业的人。
?哲学,特别是形上学,它的用处不是增
加实际的知识,而是 提高精神的境界 。
? —— 冯友兰
冯友兰四重境界说
?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 可能只是顺着
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 就像小
孩和原始人那样, 他做他所做的事, 而
并无觉解, 或不甚觉解 。 这样, 他所做
的事, 对于他就没有意义, 或很少意义 。
功利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
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
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
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
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道德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
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
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
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
所说,他做事是为了, 正其义不谋其
利, 。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
都是符合严 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
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
天地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
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
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
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
孟子所说的, 天民, 。有这种觉解,他
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
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
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
境界。
庄子,生命的境界层次
? 第 一 个层次 是, 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
征一国者,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就是 说 一 个 人的 知
识 可以 行使 一 官 的 官职,他的 行为 可以得到一 乡 人的
肯定,他的德行可以得到一 国 之君的 赏识,可以得到
一 国 之人的相信。使自己的行 为 合 于社会角色的典范,
并 以此 作为 自我期 许 的最 高 目 标, 将 自己生命存在的
意义放在社会的需求中, 使自己成为社会中的理想人
格 。 这种人格并非不好,问题在于他们把它当作人生
的最终目的,一生被功名拘束。
?
第二 个层 次是, 有己,
?, 而宋 荣 子 犹然 笑之。且 举 世而 誉 之而不加 劝,
举 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 内外之分, 辨 乎 荣
辱 之竟,斯以矣。, 宋 荣 子 虽 然做到了 无 功 无
名,但是他仍然不能做到, 无 己, 。因 为 有己,
所以 还 有自己 与 別人的分別,才会对 第一 层 人
,犹 然笑之, 。因此 庄 子才 会说他, 犹 有未 树
也, 。
第三 个层 次是, 无己而有待,
?, 夫列子欲 风 而行,泠然 善也,旬有五日而 后
反。彼 于 致福者,未 数数 然也。此 虽免 乎行,
犹 有所待者也。,
? 列子是 道家 的人物,做到了, 无 功 无 名,, 做
到了, 无 己,, 他可以乘 风 而行,看 起来 好像
是可以 逍遥游于四方,其 实 仍要等待 起风时才
能 乘 风 而去 。这 些在 庄 子眼中,都不是真正的
逍遥 。
第 四个层次 是, 无待,
?, 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 气之辨,以 游无穷
者,彼且 呜呼待哉 !故曰, 至人 无 己, 神人 无
功,圣 人 无 名, 。
? 到达 第 四个层 次的人 已经 是 融合于 自然之中,
摆脱 了 内外 的 观念,已经达到无待的境界了。
庄子四重境界说
? 有功, 有名, 有己的, 社会 理想人格,
? 无 功 无 名但仍有己的宋 荣 子
? 无 功 无 名 无 己但仍有待的列子
? 超脫一切的, 至人, 神人,圣 人, 境界 。庄子
提出 这 四 种 境界,让 世人 认识 自己的定位,并
作为 超越自己的 标准。
如何才能 达到无待?
? 首先 是, 忘我,, 进入绝对 的境地 。 第一步 便
是忘掉名相 。 名相的 对 立, 比 较与 分別,束缚
了人心 。 如果只 重视名称,便 会 有所 执著,便
会 有 比较,想分出高下,贵贱,使人失落了 心
灵 的自由 与 自在 。
其次是超脱生死
? 人一生中最放不下的 是 生命。 庄子 妻子
死去,惠子去 吊唁, 庄子却鼓盆 而歌。
惠子 认为庄 子沒有情意,而 庄子说,生
命由 气变 而有形,形 变 而有生,生命的
消逝 是自然之理,如同春夏秋 冬四时更
替 一 样, 没有 什 么 好 悲伤 的。 庄子 提出
了 许 多 寓言, 说 明 死亡并 不如想像中可
怕。因此,生命 并没有 什 么值得执著,
应当顺 其自然。
哲学境界
?哲学的最根本的三大问题是,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我要向哪里去?
——,苏菲的世界》
人生的抉择
?做快乐的猪?
?还是痛苦的人?
哲学无用论
?以工具论哲学,则哲学无用
?哲学,尤其是形上学,若是试图给予实
际的信息,就会变成废话。 —— 冯友兰
无用之用
?,庄子 ·逍遥游》:, 惠子谓庄子曰,‘ 魏王贻我大瓠
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
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
为其无用而掊之。 ’ 庄子曰,‘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
之,请买其方以百金。聚族而谋曰:, 我世世为洴澼
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
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战,
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
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
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
哲学无用的魅力
?,哲学不谈价值,它既不能为你的理论
上的困惑、生活中的难题提供完整的答
案,也不是学者和文化人的摇钱树,更
不是政治工具,哲学它只能向你揭示你
身处其中的世界存在的意义,哲学的魅
力在于它是一种 永恒意义的追寻,问
题比答案更重要, —— 周国平
哲学无用的魅力
?, 哲学的本质并不在于
对真理的掌握,而在于
对真理的探究,哲学意
味着追寻,对于哲学来
说,问题比答案更
为重要 。,
? — 雅斯贝尔斯
?
哲学无用的魅力
? 哲学问题不是用来回答的,而是用来 形成思
想和生活的诱惑的 。
? 哲学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 它是无解的 。
? —— 赵汀阳
结语:
?为人们提供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为人们提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
?为人们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乃至
安身立命的态度提供精神支柱和理论导
向
学习哲学的目的
? 培养创造性思维
? 启迪批判性思维
哲学 —— 爱智慧
?,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理论
视野,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提升学生的
理论境界,,并以追问, 哲学究竟是什么,
为主线,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入哲学思
考。
? —— 孙正聿《哲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