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质及其运动
第二节 意识及其功能
第三节 人类社会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三、运动是物质的存
在方式
第一节 物质及其运动
一、物质观念的历史演化
四、物质运动的时空属

第一节 物质及其运动



迪卡尔
世界有两个互相
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
物质 和 精神 。
物理
世界
心理
世界
知识
世界
世界有 两个以上 的本原。
世界



波普
世界只有 一个 本原:
物质或精神。
一元论
唯物主义
一元论
唯心主义
一元论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水, 是万物的始基
古希腊朴素唯物论
泰勒士,
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的始基是, 无限者,
古希腊朴素唯物论
古希腊朴素唯物论
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 空气,
赫拉克利特:, 火,是万物的本原
古希腊朴素唯物论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阴阳说”和“八卦说”
“五行, 说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
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
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
革, 。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 水胜火,火
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
“五行, 说


水 金

阴阳、八卦说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
于是有地震, —— 伯阳父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
和。, ——
,老子,
“一阴一阳谓之道,
——,易
传,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原子 是世界的本原,物
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特
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基本观点


原子 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
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
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
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
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
基本观点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局限性
局限性
人 钟
心脏 发条
神经
关节 齿轮
游丝






人是机器
盲人摸象
片面、孤立、静止地
看问题。
局限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局限性




世界观
历史观
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范畴的含义
“实物、物质无
非是各种实物的总
和,而这个概念就
是从这一总和中抽
象出来的。,
——恩格斯
物质范畴的含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
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
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
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
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
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
物质范畴的含义
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唯心主义
一元论
二元论
唯物主义
一元论
2.物质范畴的意

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
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可知论
反映论
不可知论
先验论
物质范畴的意义
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物质 =物质
的具体形态
物质 =原子
物质 =客
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的意义
三、运动是物质的存
在方式
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
般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就最一般的意
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
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
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
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
置移动起直到思维。,,应用
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
变化。,
——恩
格斯
1.运动的含

整个自然界,从
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
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
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
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
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
动和变化中。
?? 恩格斯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太阳正带领着 9大
行星,66颗卫星、众多的
小行星以及慧星和流星体
等围绕银河系中心以每秒
250公里的速度旋转。
庞大的银河系正
在以每秒 600公里的速度
在广漠无垠的宇宙中疾驰。
太阳系全图
银河系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我们的地
球正在以每秒 30公
里的速度绕太阳旋
转。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整个生
物界和人类社会
都经历着由低级
到高级、由简单
到复杂的发展过
程。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回 乡 偶 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泰山也
在运动变化之
中。 100万年以
来,它已经长
高了几百米。
泰山日出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哲学史上,形而上学观点认为,事物在
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
动者恒动,
静者恒静。外力,
只有外力才是改变
事物运动状态的唯
一原因。
?? 牛顿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哥白尼在这一
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了
挑战书;牛顿却以关于
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设
结束了这个时期,使科
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
之中。
?? 恩格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形式 运动主体
机械运动 宏观物体
物理运动 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
化学运动 原子、离子、原子团
生物运动 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
社会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思维运动 人的大脑
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不断揭示了物
质和运动的具体联系,证实了物质和运
动密不可分。
E=MC2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
2
0
1
C
V
M
?
M=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社会运动
运动的基本形式
精神运动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社会运动
精神运动
各运动形式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退



运动的基本形式
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
状态
静止是标志
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
下、一定范围内所处
的稳定和平衡状态的
哲学范畴,静止是运
动的特殊状态。
静止的含义
静止有两种基本情
形,?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移动
?没有发生质变
静止的表现形式
运动是无条件
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
件的,因而相对的。
在相对静止中
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
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
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从辩证的观点
看来,运动表现于它
的反面,即表现在静
止中。运动应当从它
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
它的量度。
?? 恩格

?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就
无法了解运动。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物体相对静
止的可能性,暂时
的平衡状态的可能
性,是物质分化的
根本条件,因而也
是生命的根本条件。
?? 恩格

?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
的多样性。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球木星
河外星系 旋涡星系 黑 洞 行 星
细胞 高分子 地球
?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
利用事物。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道之大
出于天,天不变,
道亦不变。
?? 董仲

?形而上学不变论
两种错误倾向
人不能
两次踏进同一条
河流。
?? 赫拉克利特人连一次
也不能踏进同一条
河流。 ?? 克拉底

?相对主义诡辩论
看来人不能
两次踏进同
一条河流呀
两种错误倾向
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
?? 庄子
庄子
?相对主义诡辩论
两种错误倾向
四、物质运动的时空属性
1.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存
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时间的含义
所谓持续性,
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
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
长或短的过程。
时间的含义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持续性、
间隔性和顺序性。
1秒钟之 内:
? 蜗牛 爬行
1.5毫米;
时间的含义
? 马 奔跑 25米;
? 光波传播 30
万千米;
? 地球公转 30千米;
1秒钟之 内:
时间的含义
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
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
个先后顺序关系。
时间的含义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
顺序性。
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
时间的一维性有两层含义:
? 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
个数量;
? 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
不可逆性。
时间的特性
古人云:, 时
乎时乎不再来,,
,机不可失,时不再
来,,, 一寸光阴一
寸金,寸金难买寸光
阴,,这些都是时间
一维性的生动写照。
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
时间的特性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
质客体的广延性和并存的
秩序。
空间的含义
空间的特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它有如下两种情形:
?一是表现为一定的体积
?二是表现为一定的位置
Y
X
Z
O
?P( X1,Y1,Z1)
X1
Y1
Z1

要说明
喜玛拉雅山的空
间位置,就需要
说明它所处的经
度、纬度以及与
地面的距离即
(海拔)高度。
喜玛拉雅山
空间的特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它有如下两种情形:
?一是表现为一定的体积
?二是表现为一定的位置
一切存在的基
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
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
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
常荒诞的事情。
?? 马克思、恩格斯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
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测量时间的单位通常有年、月、日,
它们都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
地球公转 月球表面图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
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空间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
光年 是
光在一年时间里
所行驶的距离,
约为 1013公里。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
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地球到银
河系中心的距离约
为 3万光年。
银河系的直
径大约是 10万光年,中
心厚度约为 1.2万光年
银河系正面图
地球
空间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
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物质的这两种存在
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
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
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
念、抽象。 ?? 恩格

空间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
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在广义相对论中,空
间和时间的学说,即运动学,
已不再表现为同物理学的其
余部分根本无关的了。物体
的几何性状和时钟的运动都
是同引力场有关的,而引力
场本身却是由物质产生的。
?? 爱因斯坦
空间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
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
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
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
客观实在性,它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唯物主义既然
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
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
们的意识而存在,也
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
空间的客观实在性。
?? 列宁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
实在性,也否认时空的客观性。
康德认为,时间
和空间是人头脑中固有
的, 先天形式,,人通
过这种, 先天形式, 去
感知事物,才使事物具
有了时间性和空间性。 康 德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马赫断言,
时间、空间仅仅是
,感觉系列调整了
的体系,,是, 判
定方位的感觉, 。
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
实在性,也否认时空的客观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
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具
体性,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
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
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
件的,因而又是相对的。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欧几里德几何学、罗巴切夫斯基几
何学和黎曼几何学,它们分别反映了不同
范围、不同层次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
罗巴切夫斯基 黎曼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欧几里德
?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几何名称 几何性质 可作平行线 内角之和
欧氏几何 平面几何 1条 =180度
罗氏几何 双曲几何 无数条 <180度
黎氏几何 椭圆几何 0条 >180度
欧氏几何、罗氏几何、黎氏几何对比表
爱因斯坦广义
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
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
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
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
密、重力场愈强,则空
间的, 曲率, 就愈大、
时间的流逝就愈慢。
?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
重要结论,即著名的 尺
缩钟慢 效应。
2
2
1
C
V
t
t
?
?
?
2
2
1
C
Vll ???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离不开它们的相对性
黑 洞




中子星、黑
洞等天体的空
间是弯曲的
基本粒子
内部的空间
也是弯曲的
大尺度范围
的空间特点则
是平坦的
但它们都
是客观的,是
不依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
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旧唯物主义者把时空的绝对
性与相对性对立起来,分割开来,这
是完全错误的。
德谟克利
特认为,构成世
界万物的基质
?? 原子在, 虚
空, 中运动。
?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离不开它们的相对性
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绝对的、真正的和
数学上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
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
与任何其它外界事物无关地
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其
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
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
动的。 ?? 牛顿
旧唯物主义者把时空的绝对
性与相对性对立起来,分割开来,这
是完全错误的。
?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离不开它们的相对性
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经验论者深深地陷入了体
会经验的习惯之中,甚至在研究
抽象的东西的时候,还以为自己
是在感性认识的领域内, 。, 仿
佛时间根本不是小时而是其它某
种东西!空间根本不是立方米而
是其它某种东西!,
旧唯物主义者把时空的绝对
性与相对性对立起来,分割开来,这
是完全错误的。
?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离不开它们的相对性
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时间、空间的相对性也离不开它们的绝对性
现代物理学证明,真空
不空,没有物质存在的虚空是
不存在的。真空只是一种没有
实物粒子(如电子、中子、质
子等)、总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的场,即基态的量子场。
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关系 实 物 场


具有不可入性 具有可叠加性
具有静止质量 不具有静止质量
具有粒子性 具有波粒二象性
运动与参考系有关 运动与参考系无关
受力产生加速度 不因受力而加速


实物与场不可分离
实物与场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时间、空间的相对性也离不开它们的绝对性
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3.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 时间的无限性 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整
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的。
? 时间的有限性 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
有终、有尽有休的。
? 空间的无限性 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整
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
? 空间的有限性 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
有尽、有边有际的。
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中国古代的宣夜说,主张万物是
由气构成的,宇宙没有一定的形态,是无
限的。
有始也者,有未始
而有始也者,有未始有
夫未始有始也者。
??, 庄子 ?齐物论,
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整个宇宙之外再没有别物存在,
所以它没有什么外边,
因此它也没有终点。
…………
一个人无论站在任何地方,
在他周围总会有那无限的宇宙
向各方面伸展,……”
?? 卢克莱修
哲学家卢克莱修在其著名诗篇, 物性论,
中,曾经用绚丽的语言描述过宇宙的无限性。
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无限由有限组成,并通过有限而存在。
宇宙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
都是有限的,但是,各种具体事物的数量是无限
的,它们的转化、发展也是无穷的。正是无数有
限的具体事物,构成了无限的物质世界,
时间空间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
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
每一个有限的事物,通过自身的运动变化,
打破自己存在的界限,不断地转化为他事物,在这
种不断的转化过程中,事物就由有限进入了无限。
火箭升空 湾鳄出壳
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
古人云,, 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2 1/4 1/8 ……
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
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一方面,事物是无限可分的;
另一方面,有限的事物由无限构成。
?1.73205……
1?0.99999……
?1.4142……
?0.33333……
3
1
2 3
1? ? ? ? ? ? ? ? ?…… 0
2
1
4
1
8
1
16
1
32
1
64
1
128
1
256
1
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
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
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有限与无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实物和场是
相互联系、不可分
割的。在一定的条
件之下,二者还相
互转化。 相对论质能关系式:
E?MC2
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原子弹爆炸
的实质从哲学上看,
就是实物与场之间的
相互转化过程,是有
限与无限的相互转化
过程。
有限与无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大爆炸宇宙论认为,
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次大
爆炸,即我们的实物形态
的物质宇宙是在一百多亿
年前由于一次大爆炸而产
生的,是由完全处于能量
状态的场(真空)转化而
来的。
有限与无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第二节 意识及其功能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二、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
1、意识的起源
一、意识的起源
第二节 意识及其功能
“物质从自身中发展出
了能思维的人脑,这对机械论
来说,是纯粹偶然的事件,虽
然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处是一步
一步地决定了的,但是事实上,
进一步发展出能思维的生物,
是物质的本性,因而这是在具
备了条件 …… 的任何情况下都
必然要发生的, 。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
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
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
合乎逻辑的, 。
反应特性




水滴石穿
反应特性




岩石风化
4Fe+3O2=2Fe2O3
反应特性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
1、意识的起源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一、意识的起源
指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作用
的应答能力。
刺激感应性
刺激感应性
葵花向日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
1、意识的起源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一、意识的起源
感觉、心理
36×49
感觉、心理
感觉、心理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
1、意识的起源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人类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人类意识
无机物 反应特性 物质 岩石风化空谷回音
低等生物 刺激感应性 细胞膜 葵化向日
食人草
高等动物 感觉心理 大脑 警犬破案马做算术
人 意识 人脑 谈虎色变苹果与万有引力
物质 反应形式 反应器官 举 例
物质与物质的反应形式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一、意识的起源
狼孩卡玛拉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1.劳动实践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
劳动产生了语言
“这些正在形成中
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
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已
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
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增多,缓慢
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
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
的音节, 。
2.实践为意识提供了动力和工具
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
下,猿脑变成了人脑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二、意识的本质
人脑重量大,比重高
动物 脑重 (克 ) 比重



大猩猩
现代人
海豚

1.6
31
89
540
1500
1600
9000
1:90
1,500
1,40
1,1000
人脑产生意识的原因
人脑产生意识的原因
人脑结构复杂、机能完善
脑功能
脑分析
人脑具有独特的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
人脑产生意识的原因




前面有梅林,到那里吃梅子。
人脑具有独特的第二信号系统
人脑产生意识的原因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二、意识的本质
“观念的东西
不外是移入人的头
脑并在人的头脑中
改造过的物质的东
西而已, 。
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
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
专靠了神思,所谓 ‘ 天马行空 ’
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
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
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
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
尺而已, 。
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1、意识的结构
三、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意识的结构
是指意识的客体
和主体之间的特定关系,
即, 意识到的对象, 和
,意识着的主体, 之间
的特定关系。
意识的结构
根据意识的主体不同,可以把
意识分为 个人意识 和 群体意识 。
意识的结构
根据意识的对象不同,可以把
意识分为 对象意识 和 自我意识 。
意识的结构
根据意识的水平不同,可以把
意识分为 潜意识 和 显意识, 日
常意识 和 意识形式 。
不知不觉到家中 弗洛伊德
意识的结构
根据意识的性质不同,可以把
意识分为 知, 情, 意 三种形式。
2、意识的功能
1、意识的结构
三、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思想等等是主观
的东西,做或行是主观见
之于客观东西,都是人类
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
性,我们名之曰 ‘ 自觉的
能动性 ’,是人之所以区
别于物的特点。,
意识活动的目的
性和有计划性
意识的功能
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
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想象
F=GM1M2/R2
意识的功能
意识通过实践对客
观世界进行改造
意识的功能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
的控制
意识的功能
第三节 人类实践活动
一、实践及其构成要素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形式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四、基于实践的世界统一性
一、实践及其构成要素
1、实践的含义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指人自觉
能动地改造现存世界的
感性对象性活动,是人
及其社会历史不断地生
成和发展的机制和形式,
也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实践的内涵
? 凡是实践,都是人的感性对象的活动,
弄清时间的“感性的对象性”是正确的理
解和把握实践的关键。实践的,感性,和
,对象性,是两种密切关联而又不同的属
性。
实践的感性和对象性
? 感性 是人与周围世界直接
接触所产生的各种具体而生动
的感觉。但人不仅是感性的的
对象,更是感性活动的主体。
只有在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中
,感性才能获得认得类属性,
感性的能动性与受动性才能既
分化有统一,感性的业才能成
为人与周围世界敞开的通道。
? 对象性 有两方面
? 一个方面,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本
身就包含对象性的力量,即人的生命
力量是认得意识和意志的对象,能够
为人的意识和意志所呈现,引发和控
制。人的具体的意识内容也可以成为
人反思的对象;
? 另一个方面,实践以人为主体,
还要以外在的自然事物或其他人为对
象,即主体的生命力量总某个特定的
客体。而这两方面的对象性是统一的

实践的双重属性
? 实践作为人有意识的进行的感性对象
性的活动,总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
性,受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制约。
? 实践具有主体性和客体性双重特性。
? 主体客体的关系
实践的主体性
? 实践的主体性是人的主体性在实践活动
中具体体现和发挥。
? 人作为实践主体的主体性包括主观性,
自觉性,自主性,自为性和创造性。
主体性的三方面
? 首先,就实践起点来说,他必定要“从主
体出发”,体现主体的需要和目的。
? 其次,就实践的展开来说,它必定是主
体力量的现实发挥,是主体有意识地指向对象
化的活动。
? 再次,从实践的结果而言,它必须又回
到主体,符合主体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实践的客体性
? 实践的客体性主要是指实践作为对象
性活动的受动性或被制约性,指实践活动
必须依据“对象的尺度”来展开,应当“
合规律的”地进行。实践的客体性以现实
的形式包含,体现着可观性。
主体客体的关系
在实践中,主体和客体通过一定的中介互相作用,互相规定,互相转化 。
? 一方面,主体通过
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
量转化为对象物,主
体的本质力量投入,
凝聚和转化在客体中
,使客体按照主题的
需要和意志发生形式
和性质的变化,这就
是主体客体化。
? 另一方面,在主体
作用于客体的同时也
接受客体的影响和作
用,,客体从客观对
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
主体的结构的因素或
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
,客体变成主体的一
部分,这就是客体主
体化。
一、实践及其构成要素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要素
?实践主体
实践主体
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
第三题 实践是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一、实践及其构成要素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要素
?实践主体?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
是指进入实践领域、为主
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
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第三题 实践是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一、实践及其构成要素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要素
?实践主体
?实践客体
?实践手段
实践手段
是指将实践主体和客
体现实地连续起来的各种
工具系统及其操作、控制
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手段
作为肢体延长的体能放大工
具系统
作为智力延伸的智能放
大工具系统
第三题 实践是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一、实践及其构成要素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要素
?主、客体的实践关系
3、实践的运行机制
主、客体的实践关系
实践
实践
主体
实践
手段
实践
客体
主体客体化
客体主体化
实践的运行机制
确立目
的方案
实施实
践方案
对照检
验评价
进行反
馈调节
一、实践及其构成要素
1、实践的基本特征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形式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现实性
实践
主体
实践
客体
实践
工具 客观现实
实践的基本特征
自觉能动性
愚公移山
实践的基本特征
社会历史性
第三题 实践是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一、实践及其构成要素
1、实践的基本特征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形式
2、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
实践的基本形式
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
实践的基本形式
科学实践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1.世界有无共同的本质
? 2.世界能否在人的活动中实现具体的现实
的统一
四、基于实践的世界统一性
? 1.世界的统一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之间的统
一,是多样性的统一
? 2.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统摄一切具体物质形
态的客观现实性
? 3.基于实践的世界的统一性是一个永无止
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