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消化与吸收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概述消化和吸收,
消化 digestion
食物在消化道被分解成为可吸收的小分子。
机械性消化,消化道肌肉 研磨、推送、混合化学性消化,消化酶 化学分解吸收 absorption
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 血液 和 淋巴液 。
消化道平滑肌的 生理特性
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2,富有伸展性
3,紧张性
4,自动节律性运动
5,对不同刺激敏感性不同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16.2胃内消化
Gastric digestion
16.2.1胃液分泌
16.2.1.1胃液 的性质、成分和作用性质,无色、酸性( pH0,9-1.5)
组成,无机物,HCL,NaCl,KCl、碳酸氢盐有机物:消化酶、粘蛋白分泌量,1.5~2.5L/d
(1)盐酸来源:壁细胞分泌形式,
游离酸 110~135mmol/L
结合酸 15~30mmol/L 总酸 125~165mmol/L
空腹,0~5mmol/h
受刺激,20~25mmol/h
盐酸的作用,1,激活 胃蛋白酶原
2,提供胃蛋白酶分解蛋白所需的 酸性环境
3,使食物中 蛋白质变性
4,进入小肠后引起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等 释放
5,进入十二指肠利于小肠对 Fe2+和 Ca2+的 吸收
(2)胃蛋白酶原主细胞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
HCL
PH 2.0~3.5
蛋白质 眎,胨和氨基酸+
+
(3) 黏液胃粘膜上皮泌酸腺、粘液细胞、贲门和幽门腺体胃粘膜上皮泌酸腺、粘液颈细胞、贲门幽门腺体 碳酸氢盐,胃粘膜非泌酸细胞成分,胃粘液主要成分:糖蛋白特点,粘滞性(水 30-260倍)、可以形成凝胶
1,不溶性粘液:胃上皮细胞分泌,主要含 HCO3 -
2,可溶性粘液:腺体细胞分泌,含糖蛋白。
作用,构成屏障,保护胃黏膜。
胃 粘液屏障,由上述二者构成的凝胶层,对盐酸起酸碱中和作用。
胃 粘膜屏障,上皮细胞腔面粘膜的紧密连接,可阻止 H+
扩散进入细胞。
[H+]增高,酒精、胆酸、阿司匹林 可破坏粘膜屏障。
胃粘液、粘膜屏障
(4) 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属糖蛋白。
促进维生素 B12的吸收缺乏内因子,造成 VB12不能与受体结合而影响吸收,导致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16.2.1.2 胃液分泌的调节进食是胃酸分泌调节的启动环节。
(1)神经性调节,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中枢,延髓,下丘脑,边缘叶,大脑皮层,
(2)体液性调节
A,胃泌素,
B,盐酸,脂肪,
抑制胃液的分泌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幽门 G细胞 胃泌素壁细胞分泌 ↑
食物入胃
16.2.1.3 影响胃酸分泌的药物乙酰胆碱 (+),毛果芸香碱 (+)
阿托品 (--)
组胺 (+)
皮质激素 (+)
中药对胃酸分泌的影响
16.2.2 胃的运动
16.2.2.1 胃的运动形式:
1)容受性舒张
2)紧张性收缩
3)蠕动
16.2.2.2 胃运动的调节
(1)神经性调节,交感神经 (--)
迷走神经 (+)
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胃壁 (+)
大脑皮层
(2)体液性调节胃泌素 (+)
促胰液素,抑胃肽 (--)
16.2.2.3 胃的排空
1,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胃内容物 壁内神经 X-X反射 胃运动化学感受器 GC 促胃液素
2,十二指肠内因素抑制胃排空
( 1)肠 -胃反射,(D,pH3.5~4)
( 2)体液调节 (CCK,Sec,抑胃肽)
16.2.3 呕吐(反射)
机械 X,IX X,SN 胃、小肠感受器 呕吐中枢 收缩 食物排出化学 SN 隔 N脊 N 隔肌腹肌
(舌根、咽、胃、肠、泌尿、生殖、视、内耳、前庭)
16.3 小肠内消化概要,小肠是消化吸收最重要的阶段。
化学性消化,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参与机械性消化,小肠的运动。
16.3.1 胰液及其分泌小肠内消化小肠内消化
16.3.1.1 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胰液的无机成分和作用:
水、碳酸氢盐( HCO3-+ H + H2CO3)
2,胰液中的有机成分和作用:
( 1) 胰淀粉酶,淀粉 →麦芽糖,葡萄糖
( 2) 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蛋白质胰蛋白酶肠致活酶
+
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酸、组织液多肽,氨系酸
( 3) 胰脂肪酶,脂肪 →甘油、脂肪酸胰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小肠内消化一、胰液的分泌 16.3.1.2 胰液分泌的调节
1、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
( 1)促胰液素
( 2)缩胆囊素
3、反馈性调节:
16.3.2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小肠内消化
16.3.2.1 胆汁的性质、成分、作用
*胆汁中无消化酶
*胆盐 是胆汁中参与消化和吸收作用的主要成分小肠内消化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16.3.2.3 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1,神经调节口 V,VII 大脑 GC 促胃液素食物 胃 中枢 X 肝细胞 胆汁 排出肠 IX,X( 延髓) 胆囊收缩括约肌开
2,体液调节
( 1)胆盐 (胆盐 的肠肝循环)
( 2)胆囊收缩素
( 3)促胰液素
( 4)胃泌素
16.3.4 小肠运动及其调节
16.3.4.1 小肠运动的形式,
1、分节运动
2、蠕动蠕动冲,逆蠕动
3、紧张性收缩
16.3.4.2 小肠运动的调节
1,自身调节慢波 控制节律,快波 引起收缩。
2,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肠肌间神经丛控制小肠收缩。
A,胆碱能 兴奋性神经元 — Ach— 小肠收缩 。
B,NANC抑制性神经元 — NA,YIP,GIH
— 小肠舒张 。
C,胃 -回肠 反射、胃 -肠 反射、结肠 -小肠 反射。
3,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A,延髓 迷走 神经 — 小肠 收缩 。
B,交感神经节 交感 神经 — 小肠 舒张 。
C,交感、迷走神经 — 肠神经系统。
4,体液因素的调节促胃液素,5-HT,CCK和胃动素 —
小肠 收缩 。
促胰液素、胰高血糖素,VIP、抑胃肽 —
小肠 舒张 。
16.4 大肠的功能
16.4.1 大肠的分泌与细菌活动
16.4.2 大肠运动与排便
1,蠕动
2,分节推进运动
3,袋状往返运动
4,集团蠕动,胃 — 结肠反射十二指肠 — 结肠反射排便反射大脑
(副交感)
直肠 盆 N 排便 盆 N 直肠内压 腹下 N 中枢 腹下 N 肛门内括约肌肉
> 25~50 (交感) 排便
mmHg 阴部 N 肛门外括约肌肉
(躯体 N)
隔肌、腹肌 腹内压
16.5 吸 收
1、消化道各个部位的吸收特点:
口腔,食管:无吸收胃,酒精、少量水十二指肠、空肠,糖、蛋白质、脂肪回肠,胆盐、维生素 B12,HCO3-
结肠,水、盐
2、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A、巨大的吸收面积 (200 m2 )
B、小肠中食物已被消化为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C、食糜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 (3-8h)
E N D
思考题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有哪些?
2,胃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如何?
3,胃粘膜屏障?胃粘液屏障?胃的容受性舒张?
4,胃排空是如何控制的?
5,消化期胃液分泌的特点?
6,胰液的成分和作用如何?
7,胆盐的作用?何为胆盐的肠 — 肝 循环?
8,小肠的运动形式有哪些?
9,大肠的运动形式有哪些?
10,长期服用广谱抗菌素为何有出血倾向?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概述消化和吸收,
消化 digestion
食物在消化道被分解成为可吸收的小分子。
机械性消化,消化道肌肉 研磨、推送、混合化学性消化,消化酶 化学分解吸收 absorption
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 血液 和 淋巴液 。
消化道平滑肌的 生理特性
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2,富有伸展性
3,紧张性
4,自动节律性运动
5,对不同刺激敏感性不同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16.2胃内消化
Gastric digestion
16.2.1胃液分泌
16.2.1.1胃液 的性质、成分和作用性质,无色、酸性( pH0,9-1.5)
组成,无机物,HCL,NaCl,KCl、碳酸氢盐有机物:消化酶、粘蛋白分泌量,1.5~2.5L/d
(1)盐酸来源:壁细胞分泌形式,
游离酸 110~135mmol/L
结合酸 15~30mmol/L 总酸 125~165mmol/L
空腹,0~5mmol/h
受刺激,20~25mmol/h
盐酸的作用,1,激活 胃蛋白酶原
2,提供胃蛋白酶分解蛋白所需的 酸性环境
3,使食物中 蛋白质变性
4,进入小肠后引起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等 释放
5,进入十二指肠利于小肠对 Fe2+和 Ca2+的 吸收
(2)胃蛋白酶原主细胞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
HCL
PH 2.0~3.5
蛋白质 眎,胨和氨基酸+
+
(3) 黏液胃粘膜上皮泌酸腺、粘液细胞、贲门和幽门腺体胃粘膜上皮泌酸腺、粘液颈细胞、贲门幽门腺体 碳酸氢盐,胃粘膜非泌酸细胞成分,胃粘液主要成分:糖蛋白特点,粘滞性(水 30-260倍)、可以形成凝胶
1,不溶性粘液:胃上皮细胞分泌,主要含 HCO3 -
2,可溶性粘液:腺体细胞分泌,含糖蛋白。
作用,构成屏障,保护胃黏膜。
胃 粘液屏障,由上述二者构成的凝胶层,对盐酸起酸碱中和作用。
胃 粘膜屏障,上皮细胞腔面粘膜的紧密连接,可阻止 H+
扩散进入细胞。
[H+]增高,酒精、胆酸、阿司匹林 可破坏粘膜屏障。
胃粘液、粘膜屏障
(4) 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属糖蛋白。
促进维生素 B12的吸收缺乏内因子,造成 VB12不能与受体结合而影响吸收,导致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16.2.1.2 胃液分泌的调节进食是胃酸分泌调节的启动环节。
(1)神经性调节,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中枢,延髓,下丘脑,边缘叶,大脑皮层,
(2)体液性调节
A,胃泌素,
B,盐酸,脂肪,
抑制胃液的分泌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幽门 G细胞 胃泌素壁细胞分泌 ↑
食物入胃
16.2.1.3 影响胃酸分泌的药物乙酰胆碱 (+),毛果芸香碱 (+)
阿托品 (--)
组胺 (+)
皮质激素 (+)
中药对胃酸分泌的影响
16.2.2 胃的运动
16.2.2.1 胃的运动形式:
1)容受性舒张
2)紧张性收缩
3)蠕动
16.2.2.2 胃运动的调节
(1)神经性调节,交感神经 (--)
迷走神经 (+)
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胃壁 (+)
大脑皮层
(2)体液性调节胃泌素 (+)
促胰液素,抑胃肽 (--)
16.2.2.3 胃的排空
1,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胃内容物 壁内神经 X-X反射 胃运动化学感受器 GC 促胃液素
2,十二指肠内因素抑制胃排空
( 1)肠 -胃反射,(D,pH3.5~4)
( 2)体液调节 (CCK,Sec,抑胃肽)
16.2.3 呕吐(反射)
机械 X,IX X,SN 胃、小肠感受器 呕吐中枢 收缩 食物排出化学 SN 隔 N脊 N 隔肌腹肌
(舌根、咽、胃、肠、泌尿、生殖、视、内耳、前庭)
16.3 小肠内消化概要,小肠是消化吸收最重要的阶段。
化学性消化,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参与机械性消化,小肠的运动。
16.3.1 胰液及其分泌小肠内消化小肠内消化
16.3.1.1 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胰液的无机成分和作用:
水、碳酸氢盐( HCO3-+ H + H2CO3)
2,胰液中的有机成分和作用:
( 1) 胰淀粉酶,淀粉 →麦芽糖,葡萄糖
( 2) 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蛋白质胰蛋白酶肠致活酶
+
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酸、组织液多肽,氨系酸
( 3) 胰脂肪酶,脂肪 →甘油、脂肪酸胰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小肠内消化一、胰液的分泌 16.3.1.2 胰液分泌的调节
1、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
( 1)促胰液素
( 2)缩胆囊素
3、反馈性调节:
16.3.2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小肠内消化
16.3.2.1 胆汁的性质、成分、作用
*胆汁中无消化酶
*胆盐 是胆汁中参与消化和吸收作用的主要成分小肠内消化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16.3.2.3 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1,神经调节口 V,VII 大脑 GC 促胃液素食物 胃 中枢 X 肝细胞 胆汁 排出肠 IX,X( 延髓) 胆囊收缩括约肌开
2,体液调节
( 1)胆盐 (胆盐 的肠肝循环)
( 2)胆囊收缩素
( 3)促胰液素
( 4)胃泌素
16.3.4 小肠运动及其调节
16.3.4.1 小肠运动的形式,
1、分节运动
2、蠕动蠕动冲,逆蠕动
3、紧张性收缩
16.3.4.2 小肠运动的调节
1,自身调节慢波 控制节律,快波 引起收缩。
2,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肠肌间神经丛控制小肠收缩。
A,胆碱能 兴奋性神经元 — Ach— 小肠收缩 。
B,NANC抑制性神经元 — NA,YIP,GIH
— 小肠舒张 。
C,胃 -回肠 反射、胃 -肠 反射、结肠 -小肠 反射。
3,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A,延髓 迷走 神经 — 小肠 收缩 。
B,交感神经节 交感 神经 — 小肠 舒张 。
C,交感、迷走神经 — 肠神经系统。
4,体液因素的调节促胃液素,5-HT,CCK和胃动素 —
小肠 收缩 。
促胰液素、胰高血糖素,VIP、抑胃肽 —
小肠 舒张 。
16.4 大肠的功能
16.4.1 大肠的分泌与细菌活动
16.4.2 大肠运动与排便
1,蠕动
2,分节推进运动
3,袋状往返运动
4,集团蠕动,胃 — 结肠反射十二指肠 — 结肠反射排便反射大脑
(副交感)
直肠 盆 N 排便 盆 N 直肠内压 腹下 N 中枢 腹下 N 肛门内括约肌肉
> 25~50 (交感) 排便
mmHg 阴部 N 肛门外括约肌肉
(躯体 N)
隔肌、腹肌 腹内压
16.5 吸 收
1、消化道各个部位的吸收特点:
口腔,食管:无吸收胃,酒精、少量水十二指肠、空肠,糖、蛋白质、脂肪回肠,胆盐、维生素 B12,HCO3-
结肠,水、盐
2、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A、巨大的吸收面积 (200 m2 )
B、小肠中食物已被消化为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C、食糜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 (3-8h)
E N D
思考题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有哪些?
2,胃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如何?
3,胃粘膜屏障?胃粘液屏障?胃的容受性舒张?
4,胃排空是如何控制的?
5,消化期胃液分泌的特点?
6,胰液的成分和作用如何?
7,胆盐的作用?何为胆盐的肠 — 肝 循环?
8,小肠的运动形式有哪些?
9,大肠的运动形式有哪些?
10,长期服用广谱抗菌素为何有出血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