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耐药性
第一节 抗真菌药物发展简介
? 第一个发现并被用于临床的为上世纪 30年代末,从微生
物发酵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的灰黄霉素;
? 1944年报道了唑类化合物的抗真菌作用;
? 1949年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了制霉菌素; 1956
年报道了两性霉素 B的抗真菌活性;
? 1958年灰黄霉素被用于临床;同年,上市了第一个唑类
抗真菌药物; 1960年两性霉素 B被用于临床;
? 1962年报道了氟胞嘧啶( flucytosine)的抗真菌活性;
? 1969年咪康唑和克霉唑( clotrimazole,局部)被用于
临床; 1974年依康唑被用于临床;
? 1978年描述了阿莫罗芬( amorolfine); 1979年咪康唑
parenreral制剂在英国上市;
? 1981年酮康唑口服制剂在美国得到批准上市;同
年第一个烯丙胺类药物萘替芬( naftifine)进入
临床试验;
? 1987年开始研究开发多烯类药物的脂质体制剂;
? 1988年开始试验第一个棘白菌素类
( echinocandins)药物;
? 1990~1992年氟康唑和依曲康唑开始在美国使用;
1993~1995年报道了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1995~1996年通过了第二个烯丙胺类药物特比萘芬
( terbinafine),以及通过了两性霉素 B脂质体
制剂; 1997年通过了依曲康唑口服溶液制剂;
2001年上市了第一个棘白菌素类药物 caspofungin;
? 2002年上市了第二个棘白菌素类药物 magfungin。
? 在 20世纪 80年代中叶前的近三十年来,尽管两性
霉素 B的神经毒性比较大,但由于没有更好的治疗
药物而一直作为控制临床真菌感染的主要药物。
? 直到 20世纪 80年代后期和 90年代研究开发了咪唑
类和三唑系( triazoles)抗真菌药物,使在临床
上能够有效地控制局部和系统性真菌感染疾病。
特别是三唑系的氟康唑,由于其安全有效和低毒,
在问世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仅在美国就已经治疗
了 1600多万真菌感染病人,包括 30多万 AIDS病人。
? 但随着这类药物的使用,不断有出现耐药性真菌
的报道。
? 与细菌耐药性的研究比较,对真菌耐药性的研究
还是非常有限的。
第二节
真菌耐药性与细菌耐药性的异同点
主要不同点
? 一是真菌的细胞结构和生活史与细菌的具
有较大的差别,如大多数真菌具有二倍体
性质和其生活周期较长;
? 二是药物的作用靶位不同,如大多数抗细
菌药物的作用靶位是抑制细菌细胞壁重要
组分肽聚糖的合成,而大多数抗真菌药物
的作用靶位是抑制真菌细胞膜重要组分麦
角甾醇的合成或抑制其功能的发挥。
不同抗菌药物的协同作用
? 单独使用抗细菌药物 RNA聚合酶抑制剂利福
平时无抗真菌活性,但当与两性霉素 B合并
用药时,对多种真菌具有活性。
? 产生这一协同作用的原因是由于两性霉素 B
对真菌细胞膜的作用而增加了细胞对利福
霉素的吸收。
不同抗菌药物的协同作用
? 合并使用两性霉素 B和核苷类抗真菌药物 5-
氟胞嘧啶( 5FC)于念珠菌感染的老鼠模型,
同样能够产生协同效应。
? 产生这一协同效应的原因推测为由于两性
霉素 B与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交互作用导致
细胞膜结构的改变,从而促进了 5FC的吸收。
不同抗菌药物的协同作用
? 合并使用细菌细胞壁抑制剂 ?-内酰胺类抗生素和
蛋白质抑制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肠球菌也能
够产生作用机制相似的协同作用如,体外合并使
用青霉素和链霉素于粪肠球菌时,在胞内测得的
链霉素的浓度比单独使用链霉素时的要高。
? 但是,两性霉素 B与 5FC的协同作用与上面的机制
有所不同,细菌细胞壁抑制剂 ?-内酰胺类抗生素
和蛋白质抑制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协同作用是
相继发挥的而不是同时发挥的。
耐药机制的不同点
? 到目前为止,细菌通过改变抗菌药物的分子结构,
以使药物难以到达作用靶位并与之结合而发挥抗
菌作用的耐药性机制(这是细菌对 ?-内酰胺类抗
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糖肽类抗生素等药物
产生耐药性的主要作用机制),以及改变抗菌药
物作用靶位的作用机制等,对于真菌耐药性来说,
还没有被确证。
? 尽管有一篇报道皮肤寄生的真菌能够降解制霉菌
素,但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这是造成真菌耐药性
的主要原因。
? 而已有的研究表明:抗真菌药物的作用靶位的改
变,降低药物与作用靶位的接触是真菌产生耐药
性的主要机制。
耐药机制的不同点
? 再则,从基因水平的研究来看,细菌产生
高度耐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带有耐药
性基因的载体的相互传递所致,如质粒、
转座子和噬菌体等;
? 而对真菌耐药性的研究,目前只发现是由
于广泛与药物接触而产生的选择压力所致。
第三节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真菌耐药性机制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靶位集中在细胞表面:
干扰细胞膜的合成如唑类药物氟糠唑等和
多烯大环内酯类如两性霉素 B等;
? 干扰细胞壁中几丁质的合成如日光霉素和
多氧霉素等;
? 干扰细胞壁中 1,3-β -葡聚糖的合成如卡帕
芬净等;
? 干扰细胞表面甘露糖蛋白复合物的合成如
pradimicin等,
一、作用于真菌细胞膜的
抗真菌抗生素和合成药物
? 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这类抗真菌药物
有三种结构类型,
? 唑类;
? 多烯类;
? 烯丙胺硫代氨基甲酸酯类
( allylaminethiocarbamates)。
? 这类药物的作用靶位为真菌细胞膜的主要
组成 —— 麦角甾醇。
不同抗真菌药物的作用靶位
(一)、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中甾醇合成
的抗真菌合成药物
? 1、唑类抗真菌药物
?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这类药物包括有:咪康唑、依
康唑、酮康唑、氟康唑、依曲康唑、奥昔康唑
( oxiconazole)、酮康唑( terconazole)、噻
康唑( tioconazole)等,特别是氟康唑,由于其
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因而被广泛地使
用。
? 但是,随着这类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性真菌出
现的频率愈来愈高,从而鞭策人们不断地去开发
征服抗耐药性真菌的新一代药物。
NN
H 3 C
O
O
OO
C l
N
N
C lH
N
N
C l
酮康唑 克霉唑
NNN
N
N
O
C H 3
H 3 C
O
OO
C l
N
N
N
C lH
依曲康唑
N
N
N
F
FO H
N
N N
N
N
C l
C lO
C l
氟康唑 依康唑
N
N
O
C l
C l
C l
C l
咪康唑 奥昔康唑
O
O
O
H C lC l
NN
H 3 C
H 3 C
N
N
N
C l
C l
O
N
N
S
C l
特康唑 噻康唑
1)、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麦角甾醇作为构成真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对于维持细胞
膜的流动性、生物调节以及立体结构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构成细胞膜的甾醇应该是 C-14位去甲基 的。
? 已有的研究表明: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主要作用靶位是血红
素蛋白,该蛋白共催化抑制依赖于细胞色素 P450的羊毛甾
醇( lanosterol)的 14α -去甲基; 而当 14α -去甲基酶的
活性受到抑制,则不能合成麦角甾醇而只能累积诸如羊毛
甾醇,4,14-二甲基酵母甾醇( 4,14-
dimethylzymosterol),24-亚甲基二氢羊毛甾醇( 24-
methylenedihydrolanosterol)等 14α -甲基化的甾醇前
体,由这样的甾醇构成的真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都发生
了变化。
1)、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早期的咪康唑、依康唑和酮康唑等除了抑制 14α -
去甲基酶的活性外,对存在于膜上的其他一些有
关的酶也具有抑制活性:如用新近开发的
voriconazole处理白念珠菌时发现有酵母甾醇和
角鲨烯( squalene)的累积,但还不清楚造成这
一结果的原因是由于 voriconazole与细胞膜上的
一些与麦角甾醇合成有关的酶发生交互作用,还
是由于 14α -去甲基酶的活性被抑制后产生的次级
效应所致。
? 另外,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作用对象有关如,
氟康唑和依曲康唑除了抑制新型隐球酵母的 14α -
去甲基酶的活性外,还能够抑制将钝叶鼠曲草素
酮( obtusifolione)还原成为相应的醇
( obtusifoliol),从而导致甲基化的甾醇前体
累积。
FLU:氟康唑;
ITRA:依曲康唑;
VOR:
voriconazole;
TERB:特比萘芬
2)、真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机制
? 真菌对唑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作用机
制是由于药物的作用靶酶结构发生修饰,
或是降低了这类药物与靶酶接触的机会,
或是两者同时兼之。
? 还没有发现由于药物结构被修饰而造成耐
药性的作用机制。
1:靶酶过量产生; 2:药物结构被改变; 3:药物被外排蛋白泵出;
4:药物在细胞壁水平 /细胞膜水平被阻止; 5:细胞由于药物的作用而产生的
补偿途径以使细胞保持活性; 6:某些能够将钝化的药物转化为活性药物的酶
被抑制; 7:细胞产生某些能够降解药物的酶并分泌至胞外。
真菌对唑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
作用机制 原因 备注
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 14α -甾醇去甲基酶)
靶位发生改变致使药物不能
与之结合,但不改变与
外源底物的结合能力
靶位有活性,但对药物的亲
和力降低
甾醇生物合成改变 缺乏△ 5,6-去饱和酶 导致 14α -甲基 fecosterol
的积累,而不是麦角甾
醇的积累
胞内靶酶合成量减低 细胞膜中脂和甾醇改变,特
异性药物外排泵过量表
达( CDR1,PDR5和 BEN)
透过细胞膜的能力降低;主
动外排泵
靶酶合成量增加 靶酶拷贝数增加 麦角甾醇过量合成,导致氟
康唑和依曲康唑的交叉
耐药性
2、烯丙胺类抗真菌药物
? 1)、烯丙胺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虽然与其他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抗
真菌药物的结构不同,烯丙胺类的特比萘
芬和萘替芬的作用机制也是抑制麦角甾醇
的生物合成。
? 特比萘芬在体内外对皮肤真菌具有很强的
抗菌活性,并对某些唑类抗菌药物产生耐
药性的菌株也有效。
N
C H 3 C ( C H 3 ) 3N
C H
3
特比萘芬 萘替芬
特比萘芬和萘替芬的化学结构
(二)、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中甾醇合成的多
烯类抗真菌抗生素
1、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在早期研究多烯类药物对敏感菌的作用过
程中,通过外源加入甾醇类物质能够明显
降低培养物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支持了
多烯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是通过与细胞膜上
的甾醇作用来实现的这一观点。
? 由于药物首先与外源加入的甾醇物质发生
生物化学作用,而使细胞膜上的甾醇免遭
药物的作用。
1、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抗生素发挥作用时首先与膜结合,其结合程度与膜
内甾醇含量成正比。
? 结合后生成的膜 —— 抗生素复合物,使细胞质膜结
构发生改变,在膜脂质双层中形成由多烯大环内酯
抗生素与胆固醇结合的环状化合物,构成亲水通道,
致使细胞内容物向胞外泄漏。
? 所泄漏的物质种类与抗生素的性质、浓度及作用
时间有关,如钾离子、无机磷、有机磷、氨基酸、
磷酸酯直至核酸、蛋白等,从而产生杀菌作用。
1、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利用这一特性,结合使用一些原先不能通过
真菌胞膜的药物,使其发挥作用,菲律宾菌
素与甾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在膜内发生
重排,以至膜结构破坏成为碎片,从而使真
菌被杀死。
? 这类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是由于其对细胞质
膜脂质双层中的固醇类结合专一性不强而
损伤正常人体细胞所引起的。
A:由两性霉素 B在细胞膜上产生的孔道;
B,两性霉素 B与细胞膜上的胆甾醇以氢键的形式结合,从而
破坏细胞膜的结构产生孔道
两性霉素 B的应用
? 两性霉素 B适用于治疗大多数深部真菌病,如隐球
菌、假丝菌、曲霉菌、毛霉菌、球孢子菌、膜组
织胞浆菌和芽生菌等引起的各种脏器和全身感染;
也可用于治疗皮肤和粘膜真菌病,以及使用广谱抗
生素时预防并发真菌病。两性霉素 B可作为全身
或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如隐球菌脑膜炎、真
菌性菌血症、真菌性心内膜炎、肺部真菌感染、
真菌性肠炎、真菌性角膜溃病及阴道炎等。
两性霉素 B的应用
? 尽管两性霉素 B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抗真菌药物,但
由于其较窄的治疗指数( therapeutic index),
使其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改变
这一不足,近年来,对两性霉素 B脂质体的研究取
得了很大的成功。
? 目前已经有多种两性霉素 B脂质体剂型被用于临床,
从而有效地改善了高剂量使用时对哺乳细胞的毒
性。
? 因为在脂质体中,药物能够定向地到达真菌细胞
膜,与细胞膜中麦角甾醇发生作用。
C H
3
O
O
O H O H O H O
H
3
C
H O
H
3
C
O H
O H
C O O H
H
O H
O H
O
C H 3
O H
N H 2
O
O H
两性霉素 B
C H
3
O
O
O H O H O H O H O
H
3
C
H O
H
3
C
O H
O H
O H
C O O H
O C H
3
O H
N H
2O H
O
N y s t a t i n A
1
两性霉素 B和制霉菌素 A1的化学结构
2、真菌对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 Fryberg在研究一组耐药性白念珠菌时发现:
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途径受阻,而耐药性的高低与细胞膜中累
积的麦角甾醇中间体的种类有关,如累积
?8-甾醇中间体的菌株对多烯类药物的耐受
性程度比累积 ?7-甾醇中间体的菌株的耐受
性要高,而其又比累积 ?5,7-甾醇中间体
的菌株的耐受性要高。
2、真菌对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产生
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 Kelly等对两株(一株是用药前,另一株为用药后)
来自于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失败的爱滋病病人的新
型隐球酵母( Cryptococcus neformans)进行了
研究,发现菌株的耐药性与细胞膜中甾醇的种类
有关:用药后采集的一株耐药菌,其因为缺失 ?8,
7-甾醇异构酶而导致麦角甾 -5,8,22-二烯醇、麦
角甾 -8,22-二烯醇,fecosterol和麦角甾 -8-烯醇
的累积,而没有麦角甾醇的合成(其是用药前菌
株细胞膜的主要甾醇成分)。
2、真菌对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产生
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 最近,Mbongo等进行两性霉素 B对杜氏利什
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的耐药性
研究发现:其细胞膜中的麦角甾醇结构发
生了改变,致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发生了变
化以及减低了药物对细胞膜的亲和力。
2、真菌对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产生
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 尽管早在 20世纪 70年代初,Capek和 Simek
报道了在皮肤寄生的真菌中有一种诱导酶
系统能够降解制霉菌素,但至今还没有发
现类似的报道。因此,由于药物结构被修
饰或被破坏不是造成真菌耐药性的主要作
用机制。同样,由于多烯类药物不需进入
菌体胞内发挥作用,因此,外排机制似乎
也不是产生耐药性的主要作用机制。
(三)、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中
鞘磷脂的抗真菌抗生素
? 鞘磷脂是真菌和哺乳动物细胞膜必要的组成成分,借其
信号传导来控制细胞的分裂、增殖和凋亡。已经发现的
这类抗真菌抗生素有:来源于出芽短梗霉
( Aureobasidium pullulans)代谢产物的
aureobasidins、来源于小单胞菌的 rustmicin
( galbonolide A)和 galbonolide B、来源于哥斯达利
加植物真菌的 khafrefungin,以及来源于其他微生物代
谢产物的多球壳菌素( myriocin)、脂黄菌素
( lipoxamycin)、鞘脂菌素( sphingofungins)和绿
啶菌素( vindofungins),另外,由真菌代谢产物分离
得到的澳苍螺菌素( australifungin)可以抑制神经鞘
氨醇 N-乙酰转移酶(此酶使神经鞘氨醇酯化为神经酰
胺)。
èí ?? ?£ ?¨ ?? A £? ?? °± ?á
?? °± ?á èí ?? ?£ 3a ò? ??
ò? ??
?ê ?? ?ú ??
3 £- ía é? ?- ?ê °± ′?
3 £- ía é? ?- ?ê °± ′? ?1 ?- ??
é? ?- ?ê °± ′?
é? ?- ?£ °2
C o A
é? ?- ?ê °± ′? N £- òò ?£ 3a ò? ??
ò? ??
?? 2? ?Y ?ú ??
?? ′? á3 ??
I P C o? 3é ??
ò? ??
?ì ±ú ?1 ?? A
?? ′? á3 ?? é? ?- ?£ °2 £¨ I P C £?
£?
?ê ?? ì? ?? ′? á3 ?? é? ?- ?£ °2 £¨ M I P C £?
?? ′? á3 ??
£?
?ê á3 ??
鞘磷脂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一些药物的作用位点
(四)、作用于真菌细胞表面结构
的其他抗真菌抗生素
? Bacillomycin F,L 和 iturin A等的作用机制为影响
细胞膜表面张力,形成膜表面小孔,从而导致胞内钾
离子和其他有用离子的泄露。
? Syringomycin E (SE),syringostantin A和
syringotoxin B等的作用机制为增加钾、氢和钙等离
子的转膜流出,以及增加植物和酵母质膜的膜电位。
? SE形成电位敏感的离子通道,改变蛋白磷酸化和 H+-
ATP酶活性。 Syringomycins对酵母的结合位点为麦角
甾醇。
iturin A的化学结构( Iturine
A, R = alkyl)
(四)、作用于真菌细胞表面结构
的其他抗真菌抗生素
? 很多细菌和真菌能够产生许多具有抗真菌活性的肽类
化合物。这些肽类抗真菌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干
扰真菌细胞的表面结构。
? 另外,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一些哺乳类的细胞中
和昆虫的细胞中存有被称为抗菌肽的一类物质,其具
有很强的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
? 有些已经能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微生物系统中制备。
这些抗菌肽对真菌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溶解细胞壁,从
而达到抗菌作用。
一些细菌和真菌所产生的肽类抗真菌抗生素的一些特性
一些哺乳类细胞中产生的抗真菌肽类物质的有关特性
一些昆虫细胞中产生的抗菌肽的特性
植物来源的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多肽
二、作用于真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真菌抗生素
? 真菌细胞壁中含有特殊的甘露聚糖、几丁质,α -和 β -葡
聚糖成分,这就为寻找具有毒性差异抗真菌药物提供了基
本思路和方法。
? 尤其是对 β -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
果。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仅发现脂肽类如棘白菌素类
( echinocandins)和阜孢杀菌素类( papulacandins)两
类结构的化合物具有抑制( 1,3) -β -葡聚糖合成酶的活
性。
? 最近以来,从微生物发酵代谢产物中陆续发现了多种不同
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这一生物活性如,pneumocandins类、
牟伦多菌素类( mulundocandins)和萜类化合物等。
(一)作用于真菌细胞壁中葡聚糖合成的抗真菌抗生素
1,Echinocandins类药物的发现
? Echinocandins是 20世纪 70年代发现的一种天然产
物,能够非竞争性地抑制 β -1,3-葡聚糖合成酶的
活性。
? Echinocandin这一名称最初指的是一类具有相同
的环状多肽核心和不同的脂肪酸侧链的环状脂肽
类天然抗真菌产物,而现在 echinocandin家族则
包括 echinocandins,cilofungin、
pneumocandins,aculeucins,mulundocandin以
及 WF11899等成员。
? 其中 echinocandins和 pneumocandins类药物是研
究得最为深入并且已经得到临床应用的两类抗真
菌药物。
一)作用于真菌细胞壁中葡聚糖合成的抗真菌抗生素
1,Echinocandins及 Pneumocandins类药物的发现
? Pneumocandins是由 Zalerion arboricola
( ATCC20868)产生的一类天然产物。
? 由于这是一类对卡氏肺囊虫( Pneumocystis
carinii)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因此被命名为
pneumocandins。 Zalerion Arboricola最初是在
1972年由 Buczacki从受伤或者腐烂的松树伤口处
分离得到的,这种菌能够抑制引起树干溃烂的
Trichoscyphella wilkommii的生长,后来默克公
司的研究人员又从西班牙马德里附近的池塘中分
离得到这种菌,并且利用 HPLC生物自显影技术对
其发酵液进行研究,最终获得了 pneumocandins类
化合物。
2,Echinocandins及 Pneumocandins类药物
的结构及分类
? 1) Echinocandins
? Echinocandins主要有三种类型,B,C以及 D,其
中 echinocandin B是最主要的类型,它是由构巢
曲霉( Aspergilus nidulans)和 A.rugulosus产
生的。
? Echinocandins主要是对卡氏肺囊虫和白假丝酵母
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是由于其酰基侧链的存
在,因此具有一定的溶血毒性,故而这一类抗生
素还未被应用于临床。
2) Echinocandin类似物
? 由于天然存在的 echinocandins类药物具有较大的
毒性,因此人们通过对其进行结构改造,获得了
一些具有抗真菌活性的 echinocandin衍生物(被
命名为 LY复合物)。
? 其中最主要的是 LY121019( cilofungin)和
LY303366( anidulafungin)。前者由于其毒性和
剂型(不溶于水)问题以及对卡氏肺囊虫肺炎
( PCP)的活性较低,目前已经终止了研究开发;
后者已经进入 Ⅲ 期临床阶段。
Echinocandin B和 anidulafungin的化学结构
WF11899A和米卡芬 净
? 在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筛选抗真菌抗生素的过程
中,从 Coleophoma empetri F-11899的发酵液中
发现了具有类似 echinocandin的脂肽化合物 FR-
901379( WF11899A),该化合物具有水溶性的特
性。其环脂肽结构上带有一个磺酸基团和在 N-末
端带有一个脂肪酰基团。
? 它在体内对白念珠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但弥
散性曲霉感染小鼠模型上无效。
? 根据对 echinocandin结构改造获得的信息:环脂
肽结构 N-末端的脂肪酰基的不同,其药物的抗菌
活性和毒性的改变很大,由此对 FR-901379进行
了大量的结构修饰,最终获得了米卡芬净
( micafungin,FK463)。
从微生物代谢产物 FR-901379制备米卡芬净的过程
Pneumocandins和卡帕芬净
? 卡帕芬净( L743872,Mk-0991,
caspofungin)为 pneumocandin B0的半合
成衍生物,已经在 2001年由默克公司
( Merk& Co.)在美国作为一种抗真菌药物
(主要为曲霉)推出上市。
Pneumocandin B0 和 caspofungin的化学结构
Echinocandins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其主要作用机理是能够非竞争性的抑制真
菌细胞壁中 β -1,3-葡聚糖合成酶的活性,
进而引起真菌细胞壁的裂解以及细胞内外
渗透压的改变从而将真菌细胞彻底杀死。
Echinocandins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只存在于真菌细胞而哺乳动物细胞中所不具备的
细胞壁其主要的大分子成分是几丁质,β -葡聚糖
和壳聚糖。
? 其中由几丁质和 β -葡聚糖纤维所构成的骨架结构
主要起着维持细胞形状和保持细胞强度的作用,
而壳聚糖则存在于这一骨架结构之中,主要与细
胞的抗原性、多孔性有关,另外象在白假丝酵母
中还与细胞的吸附性有关。
? 葡聚糖分子是由多个( ≥ 60)葡萄糖残基通过 β -
1,3键 连接起来的螺旋长链,有时也会出现通过
β -1,6键连接的侧链。
Echinocandins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Echinocandins和 pneumocandins类药物能
够使正在生长的敏感菌的菌丝或芽体尖端
的细胞壁合成部位处发生裂解。
? 引起裂解的原因主要是 β -1,3葡聚糖的合
成受到了抑制。而 β -1,3葡聚糖的合成是
由一个较大的复合物催化完成
真菌细胞膜上 β -( 1,3) -D-葡聚糖合成酶复合物
( Fks1和 Fks2)以及其他一些参与调节网络的蛋白
β -( 1,3) -D-葡聚糖合成酶
? Fks1的转录受到细胞周期的调节,它与细胞壁的重建相连;
Fks2的转录依赖于钙调蛋白。一个关键的调节蛋白似乎是
Rho1,它不仅与 Fks蛋白发生交互作用,同时与蛋白激酶 C
( Pkc1)发生作用。
? 这个蛋白在酵母的肌动蛋白( actin)细胞骨架装配途径
和有丝分裂活化蛋白(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MAP)
激酶级联放大中,是一个研究的比较透彻的调节蛋白。由
于 Rho1蛋白与多种蛋白发生交互作用,因而认为该蛋白是
一个关键的开关,它启动或终止 β -( 1,3) -D-葡聚糖的
合成。
? Rho1似乎依赖于鸟嘌呤 -核苷交换因子,其由 Rom1和 Rom2
蛋白提供。 Rom2通过与细胞壁有关的信号糖蛋白 Wsc1和
Mid2活化。 Rho1蛋白的活化不仅激活 β -( 1,3) -D-葡聚
糖合成酶,同时激活 MAP激酶级联放大和影响肌动蛋白的
合成。
真菌细胞的表面结构
经过棘白菌素类化合物作用后( 1,3) -β -D-葡聚糖合成酶活性被
抑制的真菌细胞,其细胞学和超微结构发生变化如,有假菌丝生成、
细胞壁增厚以及子细胞不能从母细胞分离。另外,细胞对渗透性变
得敏感,同时由于子细胞的顶端生长而不能从母细胞分离,最终造
成细胞溶解。
不同剂量的 anidulafungin对白念珠菌
(感染兔子中取出)细胞形态改变的显微结构
三种新型抗真菌抗生素的比较
商品名 开发商 代号 化学名 分子式 分子量 上市日
期及
国家
给药途径
Caspofungin 德国默

L743872

MK-
0991
Pneumocandin
B0
C57H98N10O19 1226.7 2001年,
美国
静脉注射、
呼吸
吸入
Micafungin 日本藤

FK-463 Pneumocandin
A0
C56H70N9NaO23S 1291.4 2002年,
日本
静脉注射
Anidulafungi
n
美国礼

LY303366 Echinocandin
B
C58H73N7O17 1139.5 Ⅲ 期临

静脉注射
临床应用
? 此类药物能够快速地不可逆地抑制真菌细胞壁中葡聚糖
的合成,这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因此这类药物可以有效的用于杀灭对氮唑类和两性霉素
B产生抗性的真菌。
? 没有溶血毒性以及较少的药物相互作用也使得这类药物
比传统的抗真菌药物具有更大的优势。
? 到目前为止,这类药物的主要缺点是:由于分子量太大
因而不能口服使用,只能通过静脉注射使用;其抗菌谱
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在临床实验中这两类药物的首要
作用菌为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但是从其作用机制来看
此类药物应该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
真菌对 echinocandins类及 pneumocandins类
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 FKS1基因发生突变的菌株,其对脂肽类抗菌药物
的耐受性非常高(比敏感菌高十倍以上) ;
? FKS2基因发生突变的菌株,其不影响对药物的敏
感性 ;
? 推测酿酒酵母对脂肽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
要是 FKS1基因的改变所致,这一基因编码的蛋白
是真菌细胞壁葡聚糖合成酶的主要成分,也是药
物作用的主要靶位。
其他一些作用于( 1,3) -β -D-葡聚糖合成酶的抗真菌抗生素
其他一些作用于( 1,3) -β -D-葡聚糖合成酶
的抗真菌抗生素
(二)作用于真菌细胞壁中
几丁质合成的抗真菌抗生素
? 许多能抗病原真菌的或杀虫的抗生素,多半具有抑
制几丁质生物合成的作用。
? 多氧霉素 D是真菌细胞壁几丁质合成酶最有效的抑
制剂,它的化学结构与合成几丁质的二磷酸尿嘧啶
核苷 -N-乙酰葡萄糖胺 (UDP-NAG)相类似,是一个极
强的竞争性抑制剂。
? 日光霉素 是由唐德链霉菌( S.tendae)产生的、
结构类似于多氧霉素的核苷类抗生素。它通过二
肽渗透酶进入靶细胞,能抑制真菌几丁质的合成,
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杀虫杀菌农用抗生素,近期研究
表明其有可能作为抗真菌药用于临床。
I:日光霉素 X; II:日光霉素 Z
(三)、以细胞壁中甘露聚糖
为作用靶位的抗真菌抗生素
? 甘露聚糖是真菌壁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多糖,
它主要是通过 N-乙酰-葡糖胺残基上的 β
-( 1,4)二糖共价地连接在蛋白质上形成
甘露聚糖蛋白复合物。
? 在其细胞膜的糖化合物中,甘露聚糖的含
量高达 50%以上,在真菌细胞壁的外周,这
种糖蛋白的含量最高,其构成这种细胞的
主要抗原,它可以作为抗菌药物的作用靶
位。
benanomycins和普那米星( pradimicins)
? 已经发现的 benanomycins和普那米星
( pradimicins),被认为是作用于甘露聚糖蛋白
的抗真菌抗生素。
? 其作用机制是,这类抗生素首先在钙离子存在时,
其游离的羧基与细胞表面甘露聚糖蛋白的糖部分
形成复合物,接着对细胞壁产生作用,引起胞内
钾离子的流失,最终使真菌细胞溶解。
? 但是,至今还没有发现单一甘露聚糖蛋白的缺失
会导致细胞的死亡,提示以此作为抗真菌药物的
筛选靶位值得进一步研究。
Ppradimicins类的化学结构
三、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真菌抗生素
? 粪壳菌素( sordarin)早在 1971年就作为抗真菌
抗生素从 Sordaria araneosa 代谢产物中分离获
得,但其作用机制在 20多年后,从 Graphium
putredinis代谢产物和 Penicillium
minioluteum代谢产物中分别分离获得结构类似物
GR135402和 BE31405后才得以了解。
? 来源于蜡状芽孢杆菌( Bacillus cereus )代谢
产物的 cispentacin和西唐链霉菌( Streptomyces
setonii)代谢产物的 FR109615,以及它们的结构
类似物如 BAY108888似乎具有双重作用模式。
? Cispentacin既能够干扰氨基酸的传输,也能够干
扰氨基酸代谢的调节。
粪壳菌素和 Cispentacin的化学结构
四、抑制电子传递的抗真菌抗生素
? 抗霉素 A和来源于链霉菌 517-02代谢产物的 UK2A和
UK3A,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抗生素。它
们对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具有抑制作用,从
而干扰线粒体的有氧呼吸,引起真菌细胞的死亡。
? 已经从粘细菌的代谢产物中发现了 20多种具有这
种作用机制的抗真菌化合物。
? 来源于海洋粘细菌 Haliangium luteum代谢产物的
Haliangicin,能够专一性地在呼吸链复合物 III
内抑制电子的传递。
一些具有抑制电子传递作用的
抗真菌抗生素的化学结构
五、作用于核酸合成的抗真菌药物
1、抗真菌合成药物 5-氟胞嘧啶
? 5-氟胞嘧啶( flucytosine,5FC)在渗透酶的帮助下进入
真菌细胞,一旦进入胞内,则通过胞嘧啶脱氨酶转化成为
5-氟鸟嘧啶( 5FU),随后,通过 UMP-焦磷酸酶转化为 5-
氟鸟苷酸( FUMP),其进一步被磷酸化后掺入到 RNA,最
终破坏蛋白质的合成。
? 5FU也能够被转化为 5-氟脱氧鸟嘧啶单磷酸,其能够抑制
参与 DNA合成和细胞核分裂的胸苷酸合成酶。
? 因此,5FU的抗菌作用机制涉及到干扰嘧啶的代谢,RNA和
DNA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等,
5-氟胞嘧啶的化学结构
N H N H
2 2
F FN N
O H O
N N
H
耐药性
? 真菌对 5FC产生耐药性的主要作用机制是由于降低
了药物的吸收(即失去了渗透酶的活性),或是
失去了将该药物转化为 FUMP的能力。
?
? 有较多的研究表明:当真菌由于缺少胞嘧啶脱氨
酶或鸟苷磷酸核糖基转移酶,使 5FC不能转化为
FUMP时,则足以对该药物产生耐药性。
? 胞嘧啶脱氨酶和 UPRTase构成嘧啶补救途径,而在
正常环境下嘧啶是从头合成的,因此对菌体的生
长不是必需的。
? 在大多数临床和实验室分离的对 5FC产生耐药性的
白念珠菌和新型隐球酵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不
能合成嘧啶补救途径的酶。
2
? 灰霉素是 (Grisaofulvin)由 A.E.Oxford等
于 1939年首先发现,从而开创了抗真菌抗生
素的历史。
? 灰黄霉素于 1958年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仍
是一个广泛应用的抗皮肤真菌抗生素。
作用机制
?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具有鸟嘌呤相似结构的
灰黄霉素以竞争性抑制作用干扰真菌细胞
的 DNA合成,从而抑制其生长。
? 它作用于敏感真菌后可致菌丝肿胀成球形,
细胞壁丧失完整性,胞浆膜则近乎消失,仅
遗留少量皱缩的残余物和巨大的脂类贮存
颗粒。
? 它对生长期的真菌菌丝作用更强。
临床应用
? 口服灰黄霉素后沉积于皮肤角质层,并与皮肤毛囊
及甲、爪的蛋白质相结合,防止癣菌的继续侵入,
最后病原体随皮肤和毛发的自然或人工脱落而离
开人体。
? 临床中还未见有耐药菌出现。
? 它对寄生性浅部霉菌 (皮肤丝状菌 )的作用最显著,
可用于头癣、叠瓦癣及手足甲癣等体表霉菌感染
的治疗。
灰黄霉素和鸟嘌呤的化学结构
第四节 抗真菌抗生素研究展望
? 尽管对于如何预防和控制真菌耐药性发展的问题还没有
建立有效的方法,但可以参照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性发
展的策略,即
? 1)谨慎地使用各种抗真菌药物;
? 2)使用合适的剂量进行治疗,避免长期使用低剂量治
疗;
? 3)尽可能结合多种已有的药物进行治疗;
? 4)对病因学比较清楚的疾病,要选择某种合适的药物
治疗;
? 5)建立真菌耐药性检测系统,了解和掌握真菌耐药性
的发展趋势和频率。
? 由于对真菌疾病的用药规律以及感染真菌的快速诊断都
还没有确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还没有有效的预防和
控制的方法。
新药筛选靶位 包括,
? 1)针对胞内代谢的中间产物如核酸、氨基
酸和多胺代谢;
? 2)针对微管功能如影响微管聚集或干扰微
管结构完整性;
? 3)针对细胞信号传导如影响蛋白激酶和磷
酸酶系统;
? 4)针对真菌繁殖周期如影响细胞分裂等;
? 5)针对真菌毒力如改变毒力基因调节等。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