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教学大纲 一、前言 本课程是我校各专业的基础理论必修课。本课程主要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体制、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市场主体、市场规则、宏观调控、对外关系及经济发展等都要求结合经济改革的实际进行理论与实证的分析。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讲授与讨论、调研相结合,力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1)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2)通过教学,学生能够观察分析我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些基本问题。(3)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建构及可能变迁,有初步的认识。(4)能够掌握一至两种经济分析的方法,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构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能有较独立的分析与把握。 本课程占2学分。每周2学时,总学时为36学时。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 二、教学内容(分别把每章的内容装进去即可) 三、重点章节: 1、导论中的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理论发展; 2、第一章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关系; 3、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4、第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5、第四章第二节:市场体系; 6、第五章: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7、第七章第三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8、第八章: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9、第九章第一节: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时分配表: 1、导论:4课时 2、第一章:3课时 3、第二章:4课时 4、第三章:2课时 5、第五章:4课时 6、第六章:2课时 7、第七章:3课时 8、第八章:4课时 9、第九章:3课时 10、课堂讨论:3课时 导论 1、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作为导论,主要分析和概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过程和基本特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体制改革实践以及所推动的理论创新。学习本章,有助于对后面各章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理解和掌握;学习本章,要求读者认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学创新发展等这些基本问题。 2、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及其认识过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理论发展 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理论创新 三、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理论进展 二、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及其认识过程,需要消息讲解,本章的教学难点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理论创新,涉及较复杂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入分析。 4、主要参考书: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学习安排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为什么我国现在和将来较长一段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及其依据,提出这一论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以及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基本特征。 二、基本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及其依据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及其依据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三、大力发展生产,努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关系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和主体地位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经济健康发展,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四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三、建立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三、难点与重点 本章重点在于: 1、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容,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中国为什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这一问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何在。 2、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 3、掌握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据是什么? 4、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如何实行这样的制度。 本章难点在于: 1、为什么说中国现在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的原因是什么? 四、阅读参与书目 1、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01年第13期。 4、逢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1998年版。 6、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五、课时安排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必然选择。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理论知识,弄清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理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取向是一种必然选择,明确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框架。 本章的学习要理清思路,以掌握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特征为主,沿着从理论到实践的脉络,在比较中既要掌握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和规律,又要掌握我国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要弄清几个关键的范畴,如资源配置方式、计划调节、市场调节、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防止将社会经济制度同经济体制等同起来的错误认识。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资源配置与经济体制 一、资源配置的经济学涵义 二、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 三、市场与计划两大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 四、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耦合:混合经济 五、经济体制同经济制度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一、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二、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完善 三、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框架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内容和特征 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框的国际比较 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关于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按比例配置社会资源是一切社会化生产的共有规律,资源配置就是采用一定的调节机制,在不同用途上和不同使用者之间分配各种经济资源。资源配置方式回答以什么方式将社会资源分配到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中去,保证经济正常的运行和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和和使用,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在经济生活中,稀缺资源的配置通过经济机制(mechanism)的调节来实现。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了相应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System)是组织和管理经济的一整套具体制度和形式,是体现一个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不具有独立的社会或制度属性。 2.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作为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手段配置资源和以计划手段配置资源,各有其特有的功能和相应的积极作用、局限性。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手段,可以在任何所有制社会里相互结合、混合使用,形成混合经济体制;但作为反映经济运行规律及其特点的经济体制时,却与社会经济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 3.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取向是一种必然选择。中国之所以在经济运行体制上要求选择市场经济,其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中国社会历史上的特殊矛盾和特殊道路,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次原因;(2)中国依然存在着商品经济赖以生存的条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间接原因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要求;(3)计划与市场共同促进生产力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原因;(4)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部原因。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分配制度以及宏观调控等方面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 5.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是在借鉴和涉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特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框架,可简单归纳为三个“制度”和两大“体系”。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主要参考书目 1.马洪:《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 2.吴敬琏:《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3.[美]约瑟夫 E 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刘诗白:《刘诗白文集》(第七卷),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 6.陈东琪,李茂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第三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 学习安排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要求掌握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构成、特征及形成条件,了解企业经济行为、个人经济行为及农户的的基本经济特征,认识和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问题。 二、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市场经济微观基础概述 一、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与构成 二、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 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明确的产权界定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演变与类型 二、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与行为选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改革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经济行为 一、市场经济中个人经济行为的一般分析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经济行为选择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农户 一、农户是中国农村最基本的微观基础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农户的经济行为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2、我国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与任务;3、农户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微观基础的原因分析。 教学难点:1、对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形成条件——产权及其特征的理解;2、对企业生产行为的理解;3、对个人储蓄(投资)行为的理解。 四、阅读书目 1、科斯 企业、市场与法律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2、张春霖 企业组织与市场体制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3、常修泽 现代企业创新论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4、张维迎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五、学时安排 第四章 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的分类,每个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所起的作用,由此明确市场经济的流程。掌握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价格机制,理解交易费用的概念,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掌声市场体系的特征、分类,深入认识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个重点——建立诚信机制,反行政垄断的地方保护。了解竞争市场和非竞争市场的效率特征,了解市场规则的含义和分类。 二、教学基本内容 第四章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 第一节 市场运行机制 一、市场的要素构成及其运行流程 二、价格机制 三、交易费用理论 第二节 市场体系 一、市场体系的特征 二、市场体系的分类 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健全 第三节市场结构 一、完全竞争市场 二、非完全竞争市场 三、市场规划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是在于对交易费用的理解。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指两个或更多的交易者之间为达成和实施市场交易、安排或围绕交易合约所产生的成本。具体包括获取和评价信息;确定谈判立场;选择谈判对象;协商正式或非正式合约;监督合约。市场和企业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组织。人们选择市场这种组织形式,因为有时市场的费用低于企业的交易费用;而人们选择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有时企业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人们选择市场这种组织形式。交易成本的基本原因是契约的不确定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二是理解垄断和竞争的差别。垄断与竞争相比,有以下的区别: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生产的产量低,产品价格高,在生产中存在着效率损失。相同的需求状况和成本状况下,完全垄断市场限制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其产量更低,从而使资源的使用缺乏效率。完全垄断市场存在进入的障碍,保证了完全垄断厂商在长期内保持经济利润,并且了有效配置。完全垄断市场存在社会福利的损失。 四、主要参考书目 《资本论》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政治经济学》,刘诗白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第27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理论》,商务出版社1981年版 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三联书店1985年版 五、学时安排 第五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收入差距的度量、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演变之间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及其关系、社会保障的涵义、功能和主要内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运营等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和理论,思考转型中国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分析如何处理转型期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2、基本内容: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 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四、功能收入分配与规模收分配 第二节 收入差距 一、收入差距的产生 二、收入差距的度量 三、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 四、改革以来我国收入差距的演变 第三节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一、效率 二、公平 三、收入中的效率与公平 四、经济转中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四、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运营 五、深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在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等,需要把基本概念和内容讲解清楚。本章的教学难点在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涉及较为复杂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入分析。 4、主要参考书: (1)、克拉克:《财富的分配》,商务印书馆,1997。 (2)、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联书店,1991。 (3)、李实:《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2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3年1月。 (4)、赵人伟、李实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1999。 (5)、阿塔纳修斯 阿西马科普洛斯编:《收入分配理论》,商务印书馆,1995。 (6)阿瑟 奥肯:《平等与效率》,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5、学习安排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消费 1、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居民消费过程的基本特征,把握居民消费需要和消费需求的形成及其制约因素,了解判别居民消费需要满足程度的主要范畴——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的基本规定性。通过本章学习,要依据基本的消费经济理论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消费问题,进一步理解不断提高全体居民物质文化消费需要,不仅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增长,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 2、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中的消费 一、消费的要素及消费过程的属性 二、再生产过程中的消费 三、消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消费需要和消费需求 一、消费需要和消费需求 二、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三、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四、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消费需求增长 第三节 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 一、消费水平 二、消费结构 三、消费方式与消费生活质量 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在消费的要素及消费过程的属性、再生产过程中的消费需要和消费需求、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等,需要把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讲解清楚。本章的教学难点在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以及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消费需求增长,涉及较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深入分析。 4、主要参考书: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尹世杰 消费经济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尹世杰 消费需要论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 (4)曾令华 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5、学习安排: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课程教学应该使学生了解扩大对外经济交往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宏观要求。自从商品经济跨越了国界,便以不可扼制的势头推动着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市场的建立与扩大。在当今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孤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能够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起飞和现代化。这已为历史的经验所证明,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国际资源,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和竞争,将国民经济置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本章将阐述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关系、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价值与价格、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等内容。 二、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关系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目前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推进现代化的共同趋势和历史潮流。 (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是国际市场产生的前提,而国际市场又是国际分工的表现。 (三)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国际经济关系,一方面,当代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合用的意愿正在增强;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领域一样存着竞争。 第二节 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价值与价格 (一)国际价值是国际价格的基础。国际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国际经济实践中,表现为不同商品间的交换比率,并受到国际经济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二)进入国际市场进行交换的商品是由不同国家生产出来的,由于各国的生产条件、平均劳动强度不同,相同的劳动时间、劳动量所生产的产品数量相应地也会不同,这就会造成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所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不同,因而国民价值不尽相同,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也具有不同的价值量。 (三)国际市场价值是一在一定条件下的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它是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围绕国际价值上下波动。 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对外贸易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 (二)对外资本交流,是指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包括资本在国家之间的流入流出(资本输入与资本输出)两个方面。 (三)对外技术交流是指生产技术和技术设备在国家(地区)与国家(地区)之间的流动。 (四)对外承包工程是指一个国家的承包公司承揽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和私人企业的建设项目、物资采购和其他承包项目。它是国际非贸易合作的一种形式。 (五)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的特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教学的重点是: 1、影响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因素、国际分工理论、国际经济关系;2、国际价值、国际市场价格;3、我国的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资本交流、我国的国际技术交流、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发展我国的国际旅游业。 本章教学的难点是: 1、国际分工理论、国际经济关系;2、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价值与价格;3、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包括我国的对外贸易。 五、主要参考书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英]亚当 斯密:《国富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3、[英]大卫 李嘉图:《政治经济这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6月。 4、[瑞典]贝蒂尔 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5、[美]保罗 A 萨缪尔森,威廉 D 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版(上)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3。 6、[美]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7、[美]曼昆著,《经济学》,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六、学时分配 第八章 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一、教学目的要求 任何国家的经济都由无数个微观的个体的经济个量构成一个客观的国民经济总量,表现为经济总量的运行。本章的学习目的,就是分析、了解这种国民经济总量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通过分析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是分析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运动,以及宏观经济中就业与失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两大矛盾现象,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在特点及要求,明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意义以及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主要政策。 二、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一、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含义 二、影响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因素 三、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与不平衡 第二节 就业、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就业与失业问题 二、通货膨胀及其影响 三、通货紧缩及其影响 第三节 政府与宏观调控 一、政府为什么要介入市场? 二、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三、宏观调控的目标 四、宏观调控的方式与手段 第四节 宏观调控政策 一、财政政策 二、货币政策 三、产业政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主要重点是: 1、影响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因素 2、失业的主要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 4、政府客观调控的目标 本章的主要难点是: 1、对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与不平衡的理解 2、通货膨胀有哪些类型?其生成原因是什么? 3、政府为什么要介入市场? 4、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结合方式与运用目的 四、主要参考书目 1、逢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张维达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伍柏麟、尹伯成主编:《经济学基础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美]保罗 萨缪尔森,威廉 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麦格劳 希尔出版社公司,1999 5、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6、魏杰:《市场经济前沿问题——现代经济运行方式》,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7、司春林、王安宇:《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分析》,上海几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五、学时分配 第九章 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同学们理解和明白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情况,比如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现状及问题等,掌握我国在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经济政策:比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本章时,需要掌握: (1)为什么是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2)阐述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类型及其转变,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性。 (3)分析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和区别。 (4)了解什么是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在转型中的两大问题:新型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 (5)掌握产业结构演化的两大要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 (6)指出什么是区域结构协调发展与优化,了解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 (7)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 【基本内容】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 二、经济增长方式:含义、类型及其转变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二、考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 三、二元经济结构及其转型:新型工业发展 四、二元经济结构及其转型:城市化发展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变动与优化 一、产业结构演化:合理化与高度化 二、区域结构协调发展与优化 第四节 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发展新模式: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难点】 重点: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涵义、特征及其之间的联系;2、我国经济发展中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以及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城市化发展;3、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及其演变规律,我国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发展和优化的具体要求和思路;4、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 难点:1、理解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性;2、分析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和区别。 【参考书】 1、《产业经济学》,简新华 魏珊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2、《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张敦富、覃成林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马传栋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4、《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李萍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 6、《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1世纪发展主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7、《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谭崇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8、〈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陈德华 王裕国 程民选等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 【学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