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授 课 计 划
第 5次课
【教学课题】: §3-4 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教学目的】: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基本术语。
【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基本术语。
处理方法:结合图详细讲解。
【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基本术语及含义。
处理方法: 比较讲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三角板
【时间分配】: 引入新课 5min
新课 80 min
小结、作业 5min
第五次课
【提示启发 引出新课】
在设计平面四杆机构时,通常需要考虑其工作特性,因为这些特性不仅能影响机构的运动性质和传力情况,而且还是一些机构的主要设计依据。
【新课内容】
§3-4平面四杆机构的几个工作特性
一、急回特性和行程速比系数
1、急回特性:在工程中,要求从动件在工作时的速度慢些,在空行程时速度快些,以缩短非工作时间,提高生产率。
当AB由AB1转至AB2 ,摇杆CD由C1D转至C2D,设所需时间t1,则C的平均速度为 ,当AB继续由AB2转至AB1 ,摇杆CD由C2D转至C1D,设所需时间t2,则C的平均速度为 ,由于,则。该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2、行程速比系数
机构的急回程度用k表示,设
k 为行程速比系数。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
由以上知,连杆机构有无急回特性取决于极位夹角。越大,k越大,急回程度越大;=0,k=1,机构无急回特性。因此,k表示急回运动的特性。
在设计具有急回特性的机构时,通常给定k,求出极位夹角。于是有 。
二、压力角、传动角
实际使用的机构,不仅要求实现预期的运动,而且要求传动时轻便省力、效率高等良好的传力性能。因此,要对机构的传力情况进行分
析。
在下图机构中,曲柄AB为原动件,摇杆CD为从动件。不计构件的惯性力、重力和运动副中的摩擦力,连杆BC为二力构件。通过连杆BC作用在CD从动件的驱动力F沿着BC方向。将力F分解为Ft 和Fn。设F与vc的夹角为。
有以上知,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Fn 和Ft 的大小,越大,Fn越大,Ft 的越小。习惯上称角度为压力角。
机构在运转过程中,角度是变化的。压力角的余角称为传动角。由以上图知,连杆与从动件的夹角的锐角也等于。越大,对传力越有利。而且也易于观察和测量,因此工程中常用传动角衡量连杆机构的传力性能。要求min≥〔〕。
三、机构的死点位置
当从动件的传动角=0或=900,驱动力对从动件的有效回转力矩为0,此时,驱动力将不能驱动机构。机构的这种位置称为死点位置。
对于传动机构来说,机构有死点位置是不利的,为了使机构能顺利通过死点,通常在曲柄轴上安装飞轮以绕过死点。对于有些机构,则利用死点位置来实现工作要求。
【小结】: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作业】: P28 2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