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 —— 辩证
的唯物论
辩证法 —— 唯物
的辩证法
认识论 —— 辩证
唯物的认识论
第二部分 物质和实践
是什么
第三部分 联系和发展
怎么样
第四部分 认识和真理
可知否
第五部分
生产劳动和社会本质
社会结构和文明进步
社会规律和历史主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
第七讲
认识的本质及认识的辩证过程
认识论就是研究认识的本质和过
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辩证唯物
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
的、革命的反映论。
实践观
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七讲 认识的本质及认识的辩证过程
一、认识的结构和本质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第七讲 认识的本质及认识的辩证过程
一、认识的本质
(一)、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二)、认识的本质
(一)、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认识主体
认识客体


1、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
主体
客体
中介
具备一定认识能力
并从事一定实践活
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主客体相互连接,
相互作用的媒介


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
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
客体
中介
自然性
社会性
意识性
工具系统
方法系统
客观性
对象性
社会历史性


个体主体
群体主体
类主体
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
精神客体
(一)、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1,
( 1)、认识主体及其特点
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
事认识活动的人。
它有四个特点,
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实践性
认识主体必须以实践主体为基础
认识主体的基本形式:个体主体、集体主体、类主体
(一)、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 2)、认识客体及其特点
认识的客体,是指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
所指向的现实对象。
客体形式,按照自身的性质不同,可区
分为 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 和 精神客体 。
特点,
第一,客观性 —— 首要前提
第二,对象性 —— 基本特征
第三,社会历史性 —— 发展变化
第四,客体形式多样性
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
精神客体
( 3)认识中介
物质工具
观念工具
语言工具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主体 客体
实践关系
认识关系
审美关系
价值关系
认识被认识
改造被改造
体验美
感知美
创造美
有用性
效益性
基本的
首要的
决定 能动的 反作用
2、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
第一、实践关系(最基本的关系)
第二、认识关系
第三、价值关系
第四、审美关系
(二)、认识的本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主体与客体
之间的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
不仅如此,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基
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
认识
来源: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动力,
提出新课题;
创造必要条件;
提高认识能力
检验认识
真理性的标准
归宿和目的,
改造世界
(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
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你要有知识,你
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
实践。你要知道梨子
的滋味,你就得变革
梨子,亲口尝一尝。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
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结绳记事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
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
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 断向前发展。
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
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
标准
邓小平指出:, 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
辨别认识的真假,从而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
世界,这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
检验和归宿,以及认识过程
的每一环节,都依赖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
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一的和根本的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集中地表现
为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 认识 决定
促进
阻碍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具有两重性
正确的认识
错误的认识
海王星
太阳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 1846年 9月 18日, 勒维烈
预言它的位置受另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所吸引
,23日晚, 加勒果然在勒维烈位置上发现了海
王星 。
太阳系
2、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
的能动反映。
A,认识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
间的 反映 与被反映关系
红花!
(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
规定
B,认识活动是以主客体之间的 信息交流
为基础,以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为本质内
容的反映过程。
蛇!
B,杯弓蛇影
C,认识活动是 模写、选择、建构和
创造 的统一。
主体 客体
模写
选择
建构
创造
认识
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的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鬼从
何来?
体现着认识客体
的制约性
选择体现着认识
主体的目的性
是客体再现的
机制,体现认
识活动的直接
任务
是理想客体的形
成,体现着认识
活动的根本目的
( 2)、主体素质和非理性因素
在认识中的作用
身体素质
精神素质




劳动器官
感觉器官
思维器官
认知结构
非理性因素
理性思维
科学知识
价值观念
意志、情感
灵感、直觉

理性思维是指认识过程中的感性反映形式
和理性反映形式,包括感觉、知觉、表象、
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形式。
理性思维
感觉 知觉 表象 概念 判断 推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理性思维
A,非理性因素 是相对理性因素而言,主要包
括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需求等非认识能
力的心理要素和幻想、想象、直觉、顿悟、灵
感等非逻辑的性的思维方式。
B,非理性因素 特点 是:非逻辑性、不以语言
为媒介。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的作用
C,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驱动
诱导
激发
参照
调节
升华
情 感
兴 趣
特殊情感和经历
主体的内在尺度
思 维 定 势
真、善、美
诺贝尔奖为何没有数学奖?
情感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马克思为真理奋斗了一生
意志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莱特兄弟由天上的飞鹰想到了飞机
想象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魏格纳与大陆飘移说
直觉、灵感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
学认识论的区别
A,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
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
先验论。
先验论认为:人的认
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
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
西,是先天就有的。它
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
物”的认识路线。
B,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
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主体
客体
主体
实践
客体
缺点,
缺乏实践
观点和辩证
观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
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
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矛盾的辩证发
展过程。
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从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
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无限
发展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实践 —— 感性认识 —— 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
感性认识认识的起点或认识的初
级阶段
感性认识有 感觉、知觉、表象 三
种形式
表象
再现 事物
表象 是在知觉的
基础上形成的感
性形象。
知觉 是对事物表
面现象和外部联
系的综合反映。
感觉 是客观事
物作用于人的
感官而引起的
一种最简单的
反映形式。
感觉,
硬!
红!
甜!
知觉
苹果 =红 +甜 +硬 +
……
感性认识的特点
A,直接性,
B,形象性,
C,表面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及其形式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的飞跃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
思维形式。
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
A,概念的含义,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
否定的思维形式。
水果
苹果是水果。 西红柿不是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
B,判断的含义,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
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理性认识的形式,
C,推理的含义,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帝国主义是反动派
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
二是抽象性
三是概括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一方面,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发展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既不存在纯
粹的感性认识,也不存在纯粹的理性认识。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F=GM1M2/R2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有待于发展到
来源于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舍罕王赏麦
舍罕国王:当
然可以 ……?!
班 ·达依尔:
陛下,我只
要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8,446,744,073,709,551,615颗
小麦
这花是 红 的。
感觉
判断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第谷 开普勒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A,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B,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培根
A,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料
B,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蚂蚁、蜘蛛、蜜蜂的比喻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认识的能动作
用,不但表现于从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
识之能动的飞跃,
更重要的还须表现
于从理性的认识到
革命的实践这一个
飞跃。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辨证关系的错误
错误
理论上 实践上
夸大理性认识重要性,
否定感性认识作用,理
性认识可以不依赖感性
认识
夸大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
认识可以停留在感性认
识上














(二)、从认识到实践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运动并没
有结束,还必须使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之中,
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A,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
检验和发展。
亚里斯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
造世界的目的。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A,理论本身是正确的。
B,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观念。
C,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
件。
D,理论要要为群众所掌握。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无限
发展
1、认识过程的复杂性
认识过程的复杂性
关于地球的形状,古代有人认为天是圆的,地球是
方的(即所谓, 天圆地方, 说)。 16世纪麦哲伦环
球航行成功,人们才普遍地认识到地球是圆形的。
麦哲伦
认识过程的复杂性
发明家爱迪生,试
验了 1600多种材料,
经历了 8000多次的
失败,才找到了合
适的电灯灯丝。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2、认识过程的上升性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认
识永无止境, 无限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认识和再认识,
才能对一个复杂的事物或现象形成完
整, 正确的认识 。
认识过程的 上升性
实践、认识、再
实践、再认识,这种
形式,循环往复以至
无穷,而实践和认识
之每循环的内容,都
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
的程度。
再认识,是主体对已知的认识客体、已有
的认识成果的继续认识和重新认识。
牛顿:光
是“粒子
”。 惠更斯:
光是波。
爱因斯坦:光既
有粒子性,又有
波动性。
认识过程的 上升性
对 光的本性 再认识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哲
学的知行观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
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
行先知后,躬行出真知;
学以致用,知的目的在于行;
知以行为验证标准;行以知为指导;
知行统一,不可偏废。
知行先后;知行分合;
知行难易;知行轻重 。
知 行 认识 实践
孔子
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强调知对行的指
导,和把知变为行的重
要,反对言行不一。
荀子
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
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
学之于行之而止矣。
行之,明也。
“行”是认识的最后归宿
朱熹
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
论先后,
当以致知之在行前;
论轻重,
当以力行为重。
西汉 ——董仲舒
凡人欲舍行为,
皆以其知先规
而后为之。
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
明 —— 王守仁
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只说一个知,已有行在,
只说一个行,已有知在,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
明清时期 — 王夫之
“知行相资以为用,
并进而有功。”
“行可兼知,而知
不可兼行。”
“行必统知”
肯定在知和行的矛盾中,
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是知行统一的基础。
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正确论述知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