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醌类化合物
Quinonoid
概述
定义——指醌类或容易转变为具有醌类性质的化合物,以及在生物合成方面与醌类有密切联系的化合物。
分布——由于醌类具有不饱和酮结构,当其分子中连接助色团后(-OH、-OMe等)多有颜色,故常作为动植物、微生物的色素而存在于自然界中。
应用——除有抗菌抗癌等生理活性而用于药品外,还应用于染料和指示剂的母体。
一、结构类型
(一)苯醌类(benzoquinones)
是醌类中最简单而重要的一类化合物。从结构上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两大类。
邻苯醌不稳定,故天然界存在的大多为对苯醌。
在醌核上多有-OH、-OMe、-Me等基团取代。
信筒子醌(embilin)存在于——白花酸藤果、木桂花等的果实中。
为橙红色板状结晶;其活性——驱除肠寄生虫(驱涤作用)
辅酶Q10(coenzymes Q10)用于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及癌症。
对苯醌类在碱性下可被次亚硫酸钠还原为氢醌(hydroquinones)。
但后者不安定,在光、热或适当氧化剂作用下,很容易被重新氧化成对苯醌类。
很多醌类化合物,正是通过这种可逆的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电子传递媒介作用,参与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氧化还原过程。
(二)萘醌类(naphthoquinones)
从结构上可分为:
迄今为止,从天然界得到的几乎均为(-萘醌类。
如:胡桃醌。
存在于——植物胡桃的叶及未成熟果实中。
熔点159;橙色针状结晶;
具有抗菌、抗癌及中枢神经镇静作用。
兰雪醌(plumbagin)
橙色结晶
活性——抗菌、止咳、祛痰
存在于——白雪花全草等植物。
(三)菲醌类(phenanthraquinones)
有两种类型:
如:丹参醌类成分
丹参醌类成分具有——抗菌及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
(四)蒽醌类(anthraquinones)
(位—— 1,4,5,8
(位—— 2,3,6,7
meso(中位)—— 9,10
依据其还原程度的不同,将其分成以下三类:
1.蒽醌衍生物
根据-OH在母核上分布的位置不同分两类:
(1)大黄素型(-OH在羰基的两侧)
如:
(2)茜草素型(-OH在一侧苯环上)
2.蒽酚(或蒽酮)衍生物
依其还原程度的不同而分为蒽酚和蒽酮。
蒽酚、蒽酮性质不稳定,故只存在于新鲜植物中。
3.二蒽酮类衍生物
依据聚合度分——二蒽酮类衍生物。
如: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有效成分——番泻苷A、B、C、D属此类成分。
二、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1.性状
颜色—— 无Ar-OH近乎于无色,助色团越多,颜色越深。
如:黄、红、橙、紫红等
天然醌类多为有色晶体(苷元、极性不大的苷类)。
存在状态:
苯醌、萘醌——多以游离状态存在;
蒽醌类——则往往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中。
2.溶解度
H2O MeOH EtOH Et2O CHCl3
游离醌 — + + + +
成 苷 +(热) + + — —
有些醌类对光不太安定,故处理时应避光。
3.挥发性
小分子的苯醌、萘醌类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可据此进行提取、精制工作。
4.升华性
游离的醌类多具有升华性,蒽衍生物在常压下加热即能长华。
5.不同pH条件下显不同的颜色
如: OH- 中性 H+
紫草 兰 紫 红
大黄 红 黄
(二)化学性质
1.酸性
醌类多具有Ar-OH的存在,故显酸性,易溶于碱水中,加酸酸化时又可重新沉淀析出——用于碱提酸沉
分子中Ar-OH的数目、位置不同则酸性强弱有差异,例如:β-羟基蒽醌,实际上为插烯酸结构,表现出与羧酸类似的酸性,见下图:
在β-羟基蒽醌中,羟基受羰基的吸电子影响,使羟基上氧原子电子密度降低,故质子解离度增高,酸性较强。
在α-羟基蒽醌中,由于羟基上的H与相邻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降低了质子的解离度,故酸性很弱。
以游离蒽醌类衍生物为例,酸性强弱将按下列顺序排列:
含-COOH > 2个以上(-OH > 1个(-OH > 2个(-OH > 1个(-OH
5%NaHCO3 5%Na2CO3 1%NaOH 5%NaOH
可用于提取分离
例:试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强弱
D> A > C > B
2.颜色反应
此类反应主要取决于醌类氧化还原性质及存在的酚-OH的性质。
(1)Feigl反应(菲格格)——醌类氧化还原过程
醌类衍生物在OH-下经加热能迅速与醛类及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原理如下:
从上述反应中可知,在反应中醌类仅起一电子传递媒介作用,醌类成分含量越高,则反应速度也越快。
试验:
(2)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
苯醌、萘醌——区别于蒽醌
无色亚甲蓝溶液用于PPC及TLC作为喷雾剂,能检出苯醌及萘醌,样品在白色背景上作为蓝色斑点出现。
(3)碱性条件下的显色反应
羟基醌类在碱性溶液中发生颜色改变,会使颜色加深。多呈橙、红、紫红色及蓝色。
Borntrager’s反应(保恩特来格)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遇碱显红~紫红色的反应。
反应机理如下:
形成了新的共轭体系
呈色反应与形成共轭体系的酚羟基和羰基有关。
所以,羟基蒽醌以及具有游离酚羟基的蒽醌苷均可呈色。
[O]
蒽酚、蒽酮、二蒽酮————蒽醌 ——呈色
氧化
例:检查中药中蒽醌类成分
(4)与活性次甲基试剂反应 (Kesting-Craven法)
苯醌、萘醌——区别于蒽醌
当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的醌环上有未被取代的位置时,即可在氨碱性下与一些含有活性次甲基试剂(如:丙二酸酯、乙酰醋酸酯等)的醇溶液反应,生成兰绿色或兰紫色。
即:
如果结构中有-OH存在,影响反应的灵敏度,速度减慢或不发生反应。
例: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能反应,哪个不能或受抑制。
醛(或酮)中的α活泼氢,在碱的作用下,失去一个氢,形成一个负碳离子,但是负碳离子旁还有一个碳氧双键,因此这个负电荷可以分配在碳氧原子之间,也就是说,发生离域的作用,使这个负离子特别稳定,也就是这个原因,α碳上的氢很容易被碱移去。
(5)与金属离子反应
在蒽醌类化合物结构中,如果有α-酚羟基或具有邻二酚羟基时,则可与Pb++、Mg++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以醋酸镁为例:
与Pb++形成的络合物在一定的pH条件下能沉淀析出,故可——精制。
与醋酸镁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可用于鉴定。
在母核上:
1个α-OH 或 1个β-OH 或 2个-OH不在同环时
(邻位有-OH)
(间位有-OH)
(对位有-OH)
据此可用于进行羟基的定位。
三、提取分离
(一)游离醌类的提取方法
1.有机溶剂提取法
2.碱提取酸沉淀法
该法可用于提取含酸性基团(Ar-OH、-COOH)的化合物。
3.水蒸气蒸馏法
适用于小分子的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
(二)游离羟基蒽醌的分离
1.pH梯度萃取法
依据结构中Ar-OH位置、数目不同,酸性强弱不同,来进行分离。
一般的分离过程如下:
2.层析法
吸附剂——硅胶、聚酰胺(Ar-OH)
*不易用氧化铝,尤其不易用碱性氧化铝——产生化学吸附
例:利用极性差异进行分离
(三)蒽醌苷与游离蒽醌衍生物的分离
苷及苷元在CHCl3中溶解度不同,苷不溶,苷元及其衍生物易溶于CHCl3故可分离。
在植物体内,苷及苷元多通过酚羟基或-COOH结合成Mg++、K+、Na+、Ca++盐形式存在,为充分提取,必须预先加酸进行酸化使之全部游离后,再进行提取。
例:
(四)蒽醌苷类的分离
由于蒽醌苷类水溶性较强,分离精制较困难,故现多用柱色谱进行分离。
柱层析载体常用有:硅胶、聚酰胺、葡萄糖凝胶、纤维素等。
分离前,多进行预处理——除部分杂质。
预处理方法:
1.铅盐法
2.溶剂法
用极性较大的溶剂将苷类从提取液中提取(萃取)出来。
四、结构鉴定
(一)衍生物的制备
1.甲基化反应
目的——保护-OH、测定-OH数目及成苷的位置。
反应条件:
(1)反应物甲基化易难:
-COOH > (-OH > Ar-OH > (-OH > R-OH
( 酸性越强,质子易解离,甲基化易 )
(2)试剂的活性
CH3I > (CH3)2SO4 > CH2N2
(3)溶剂——溶剂的极性强,甲基化能力增强
例:曲菌素的甲基化反应
2.乙酰化反应
(1)反应物的活性:
R-OH > (-OH > (-OH
强 弱(易与羰基形成氢键)
(亲核性越强,越容易被酰化)
(2)酰化试剂的活性
乙酰氯 > 醋酐 > 酯 > 冰醋酸
CH3COCl (CH3CO)2O CH3COOR CH3COOH
(3)催化剂的催化能力—— 吡啶 > 浓硫酸
例:曲菌素的乙酰化反应
(二)波谱学方法
1.紫外光谱(UV)
(1)苯醌类的紫外吸收特征
(2)萘醌类的紫外吸收特征
主要有四个吸收峰:
引入助色团(如-OH,-OMe)使相应吸收峰——红移
醌环上引入助色团——影响257nm——红移(不影响苯环引起的吸收)
苯环上引入(-OH——影响335nm——红移到427nm
(3)蒽醌类的紫外吸收特征
蒽醌有四个吸收峰:
羟基蒽醌类有五个主要吸收带(比母核多230nm强吸收峰)
第 Ⅰ 峰—— 230 nm左右
第 Ⅱ 峰—— 240 ~ 260 nm (苯样结构引起)
第 Ⅲ 峰—— 262 ~ 295 nm (醌样结构引起)
第 Ⅳ 峰—— 305 ~ 389 nm (苯样结构引起)
第 Ⅴ 峰—— > 400 nm (醌样结构中 >C=O引起)
-OH取代将影响相应的吸收带向红位移
吸收带的具体峰位与吸收强度与母核上取代基的性质、数量及排列方式有关。(详见教材)
2.醌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IR)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红外区域有:
VC=O 1675 ~ 1653 cm-1 (伸缩振动)
V-OH 3600 ~ 3130 cm-1 (伸缩振动)
V芳环 1600 ~ 1480 cm-1 (骨架振动)
母核上无取代—— 两个>C=O只给出一个吸收峰:1675cm-1
芳环上引入一个(-OH时,给出两个>C=O吸收峰:
1675 ~ 1647 (游离>C=O)
1637 ~ 1608 (缔合>C=O)
3.醌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光谱(NMR)
1H-NMR
(1)醌环上的质子(苯醌和萘醌)
当醌环上有一个供电取代基时,将使醌环上其它质子移向高场。位移幅度大小如下顺序:
(2)芳环质子
具有芳氢的只有萘醌(最多4个)及蒽醌(最多8个)。可分为α-H及β-H组。
当有取代基时,峰的数目及峰位都将改变。
13C-NMR
13C-NMR已经广泛用于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并通过测定大量数据,已经累积了一些经验规律。
(1)1,4-萘醌类
①醌环上取代基的影响;
如:C3-OH或-OR(烷氧基)取代——引起C3向低场移约20ppm;
C2向高场移约30ppm。
②苯环上取代基的影响;
(2)9,10-蒽醌类
一侧苯环上有取代,另一侧苯环无取代时,无取代苯环各碳移位值变化较小,即取代基的跨环影响不大。
4.醌类化合物的质谱(MS)
主要特征如下:
(1)分子离子峰通常为基峰;
(2)失去1~2分子CO;
(3)特征碎片峰:(m/z)
P-苯醌——82、80、54、52
1,4-萘醌——104、76、50
9,10-蒽醌——180、152、90、76
五、生物活性
(一)泻下作用
如:大黄中主要泻下成分为——二蒽酮类成分
(二)抗菌作用
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等具有此作用
(三)其它作用
抑制大鼠乳癌及艾氏腹水癌有明显作用
对cAMP磷酸二酯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在历史上,醌类化合物曾在染料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最知名的蒽醌染料是茜素,是一种早为古埃及人和古波斯人所知道的天然染料。它存在于亚洲的茜草根中。
早在700年时茜草在欧洲已成为商品,并且在欧洲移植,于1868年年产量已增至约7万吨。虽然茜素在1826年才第一次被分离出来,但所有早期测定其结构的尝试均告失败。1868年格雷柏和利伯曼最终确定了茜素的结构,并合成了它。合成的茜素不久把天然茜素驱逐出市场,结果对西欧的农业经济造成相当的影响。由于合成染料代替了天然染料后,人们对醌类化合物的兴趣逐渐减少,甚至不予理会。直至有人发现了醌类化合物的生理作用,才再度引起人们对这类化合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