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汽车技术状况与
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
§ 8-1 汽车技术状况与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
一、汽车的技术状况与工作能力
汽车技术状况: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性能及能测定的参数值总和。
汽车工作能力:汽车按标准文件规定的使用性能指标工作的能力。
二、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
汽车使用性能变化,是指技术状况随时间和里程的变化。
汽车的各项性能随 t,s指数规律变化:
—— 系数。
实际性能 —— 平均值
)1()( ??? tkklk eAtA
)(tAk —— 在用车性能;
1kA
—— 新车初始性能;
t —— 连续工作时间;
k
?
?
?? t
t
ktkk
k et
eAtA
1
1)(
衡量现代设备质量的三个指标。
1.使用性能:各种性能、速度、行程、精度、灵敏度等。
2.维修性能:故障要少,出故障可维修。
3.有效性:在规定条件下,在需要时刻能处于使用状态的概率。
设备质量
使用性能
(功能)
维修性能
(可靠性、维修性)
有效性
固有可靠性 使用可靠性 环境适应性
可靠性:产品(设备)在规定条件下,给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条件 设计时考虑的环境条件:温度、压力
负荷条件:机械负荷、电压、电流
运输条件:航空、铁路、公路
贮存条件:长期储存、短期储存
使用维修条件
工作方式:连续、间断
给定时间是指使用寿命期。
§ 8-2 汽车技术状态变化的影响因素
一、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基本原因
总成、零件的失效是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
1.磨损
磨损形式
a,磨料磨损:硬的磨粒夹在磨擦表面所引起的。
b,粘着磨损:滑动摩擦时两金属表面产生金属联结。
c,腐蚀磨损:金属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电化学反应,腐蚀与磨损共存。
d,表面疲劳磨损:滚动、滚动加滑动中,接触应力反复作用下,使材料磨损。
2.变形
受力的作用使零件尺寸、形状发生改变的现象。
原因:外载、温度、内应力。
3.断裂
金属完全破裂为断裂:静载、动载、疲劳。
按断裂前宏观变形量分
韧性断裂 —— 断口颜色发暗
脆性断裂 —— 断口平齐光滑
按载荷分
一次性断裂 —— 一次静、动载下断裂
疲劳性断裂 —— 反复交变载荷
4.腐蚀与气蚀(零件穴蚀)
零件受周围介质作用而引起的损坏。
1)化学腐蚀
金属与介质直接发生化学作用而引起的损坏。
2)电化学腐蚀
金属与介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引起的损坏,其起因是因为微电池作用。
合金不同结构,纯金属与氧化物。
气蚀:零件与液体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
5.老化
零件材料受物理、化学和温度变化影响而引起的缓慢损坏。
二、运用条件对汽车技术状况的影响
1.道路条件
2.运行条件
3.运输条件
4.气候条件
5.维修与驾驶技术
三、汽车故障的分类
参看“实用汽车诊断技术与设备”
§ 8-3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
一、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的
分类
1.函数变化过程(第一种变化
规律)
2.随机变化过程(第二种变化
规律)
二、第一种变化规律
),( tly ??
nn LaLaLaay ????? ?2210
naaaa ?、、,321
特点:汽车总成变化规律与 t,l 有
关,具有平缓的性质,是逐渐发展的
故障。
经验与研究表明,可用多项式方程
或指数方程表示。
式中,y—— 技术状况参数值;
a0—— y在 L=0时初始值;
L—— 工作时间或里程;
— y在 L确定的系数。
实际使用中,指数为 3,4就可以了。
例如 MA3-500 制动鼓与蹄片间隙
y=a+a1l
=0.38+0.056l
当已知 yd=1mm
万公里
三、第二种变化规律
特点:技术状况参数值达到极限状况时的行驶里程是离散的 。
1.1056.0 38.01 ???L
例,10个 MA3-500制动器达到极限状态的里程为
4.9,11,16,9.7,12,6,14,7,9,4 k km
处理这类随机事件
1.将随机数按递增、递减顺序排列
2.确定典型参数值,中位数
3.确定随机值离散度
a) 极差 =
b) 标准差
c)



X
kkmn xn xxxxX in 10321 ??????? ?
k k mXX 12m inm a x ??
kkm
n
xx
n
i
i
9.3
1
)(
1
2
?
?
?
?
?
??
9.0?? xv ?
1.0??
33.0~1.0??
33.0?
4.按下列步骤确定随机值概率特性
a) 将随机值分布列分组
b) 计算频次、频率
c) 确定概率,到达极限状态里程”事件概率
无故障工作概率:行至 X时无故障工作事件与总事件之比。
故障概率:它与 互补。
d) 故障概率密度
注意在总成,零、部件不更换的情况下,微小时间内产生的故障概率:
当 n=C 时 R(x)取微分
n
xm
n
xmnxR )(1)()( ????
)(xR
n
xmxFxFxR )()(1)()( ???
n
xmxR )(1)( ??
ndx
dm
dx
dR 10 ???
dx
dm
nxf
1)( ?
n
xmxF )()( ?
)(1)( xfdxdmndx xdF ?? ? ??? x dxxfxF )()(